2019届一轮复习论述实用类文本阅读教案(浙江)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论述实用类文本阅读教案(浙江)7

‎2019届一轮复习 论述实用类文本阅读 教案(浙江)‎ 题型二 信息要点筛选提炼 对于实用类、论述类文本来说,信息主要是指文章的基本内容,比如基本概念、新的见解、文中用作论据的叙述性或说明性材料、对概念的阐述以及表明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筛选信息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或按照一定的标准,经过辨别、梳理,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提炼信息,就是将从文中筛选出的相对分散的相关信息集中起来,并进行加工组合,形成一个较为条理化、系统化的信息链。‎ ‎[常见设问方式]‎ ‎(2015·浙江高考)在文章末尾,作者认为“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 ‎(2015·江苏高考)罗丹给雕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2015·重庆高考)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传统技艺“生产性保护”的途径是什么?请举例说明除了生产性保护以外,还可以怎样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 ‎(2014·福建高考)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述阅历与读书的关系。‎ ‎(2013·浙江高考)概括传统建筑能传承下来的原因。‎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文章论述×××和×××,请简要分析二者的主要区别。‎ ‎(2)×××与×××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意概括。‎ ‎[例三] (2015·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内部言语并不是外部言语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功能。它仍然是一种言语,也就是说,与词语相联结的思维。但是在外部言语中,思维是由词来体现的,而在内部言语中,随着词语产生思维,词语就消亡了。内部言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纯粹的意义来思维的。它是一种动态的、转移的、不稳定的东西,在词和思维之间波动着,而词和思维或多或少是稳定的,或多或少描绘了言语思维的组成成分。只有在考察了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以后(这是一个比内部言语更加内在的层面),才能理解言语思维的真正性质和位置。‎ 这个层面就是思维本身。每种思维都创造了一种联结,完成了一种功能,解决了一个问题。思维的流动并不同时伴随着言语的展开。这两个过程不是同一的,在思维单位和言语单位之间也不存在刻板的一致性。当一种思维过程流产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指出的,当一种思维“不再进入词语”时,这种情况尤其明显。思维有其自己的结构。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并非易事。‎ 思维和言语不一样,思维并不是由彼此独立的单位所组成。当我想与别人交流下面的思想,即今天我见到一名赤足的男孩身穿蓝衬衫沿着街道奔跑,我并不把其中每个项目(item)分别对待:即男孩、衬衫、衬衫的蓝颜色、他的奔跑、不穿鞋子等。我把所有这一切在一次思维中构想出来,但是表述时却用分别开来的词语。一个讲话者往往要花几分钟时间才能将一个思想展现出来。在讲话者的心中,整个思维是立刻呈现的,但是在言语中,它必须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相继展开来。我们可以把思维比作一朵乌云洒下一阵词的雨点。由于思维在言语中没有它的自动对应物(automatic counterpart),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必须通过意义。在我们的言语中,始终存在着隐蔽的思维,即潜台词。由于从思维向言语的直接过渡是不可能的,因此始终存在思维不可表达性的悲哀:‎ 内心将如何表达它自己?‎ 他人将如何理解?(F.尤契夫)‎ 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是不可能的,不仅在生理上不可能,而且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交流只能用迂回的方式才能达到。‎ ‎(选自列夫·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有删节)‎ 在文章末尾,作者认为“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 ‎[自主尝试]  ‎ ‎[解题指导] 首先要整体理解文本,找到回答此题的关键:“内心将如何表达它自己”,即言语不能完全地表达思维;“他人将如何理解”,即思维交流要借助言语之类的中介;“在我们的言语中,始终存在着隐蔽的思维”“存在思维不可表达性的悲哀”,即思维并不总表现为言语。因此说“心灵与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 ‎[参考答案] ①心灵(思维)的交流,需要借助言语之类的中介。②思维并不总是表达为言语。③言语不能完备地表达思维。‎ ‎[解题方略]‎ 信息要点筛选提炼“3步走”‎ 第一步,研读标题、开头、结尾,然后抓各段中心句、过渡句及一些标志性词语,读懂各自然段内容,进而把握全文内容,这就要明确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1)从文章的基本概念中获取信息。‎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往往要运用或涉及一些概念,文中的基本概念的含义就是文章的重要信息。‎ ‎(2)从重要的语句中获取信息。‎ 如上面[例三]文本中的“内心将如何表达它自己”给我们的信息是“言语不能完全地表达思维”。‎ ‎(3)从引述的材料中获取信息。‎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中的一些叙述性或引述性材料往往明示或隐含着一定的信息。这也是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上面[例三]文本中的“他人将如何理解”这句话,也隐含一定的有效信息。‎ 第二步,根据题干要求,寻找并圈定答题区域——确定区域遵循“就近”原则,凡是题干语句所在的地方,均是答题要点密集的地方;同时要扩大范围,这个范围是指题干原句或原句中的关键词出现的地方。‎ 第三步,在正确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截取关键词句,合并归类,找全信息点。(最好让答案条理化)‎ 题型三 观点态度概括分析 所谓观点,就是作者对事物所持的看法;所谓态度,就是指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包括肯定与否定、爱与憎、褒与贬,以及某种程度的保留等。实用类、论述类文本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对论述的社会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是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也就是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作者的思想和世界观的反映。可分为直露的观点态度和含蓄的观点态度。‎ ‎1.直露的观点态度 直露的观点态度在文章中许多显眼的地方就能看出来:(1)通过标题来体现;(2)通过开篇的中心句来体现;(3)通过反复出现的提示性的语句来体现;(4)通过篇末的总结性的语句来体现;(5)通过文中极富感情的抒情句来体现。‎ ‎2.含蓄的观点态度 含蓄的观点态度多注意以下方面:(1)注意文章所表达内容的象征意味;(2)注意对文章中修辞格运用的理解;(3)注意文章使用的联想和想象的手法;(4)注意作者所处的时代特点和作者的人生经历。‎ ‎[常见设问方式]‎ ‎(2014·浙江高考)文中既说视觉文化中的观看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又说“景象社会”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为什么?‎ ‎(2014·广东高考)如果一个时代的艺术与哲学不发达,那么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会以什么形式实现呢?为什么?‎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 ‎(2)“×××”有哪些内涵?文章主要提倡哪层内涵?为什么?‎ ‎[例四] (2014·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视觉文化在现代引起了很多学科领域的学者的重视,艺术家、社会学家、美学家、哲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尝试理解这一文化现象。‎ 从事某一艺术领域创作与研究的艺术家和学者,较早地关注视觉文化。虽然他们从事艺术创作与研究的领域不一,但是他们都认为视觉观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英国著名的美术理论家、艺术家贡布里希认为,看就是图式的透射,一个艺术家决不会用“纯真之眼”去观察世界,否则他的眼睛不是被物像所刺伤,就是无法理解世界。‎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上海同济大学从事艺术设计的一位教授,看到世贸大楼被袭击而倒下的画面,他感觉:“双子大楼象征着男人,它的倒塌就像一个男人被摧毁了,这将是美国永远的痛。”这是多么独特敏锐的视觉感受!‎ 关于视觉文化,对世界产生相当影响的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成名作《第三次浪潮》中,用“三种文盲”的概念给予了最好的解释。他说,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产生“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影像文化文盲”。文字文化文盲是农业社会的产物,而计算机文化文盲、影像文化文盲则是工业社会,特别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 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论述更为系统。在这方面,英国的文艺美学家伊格尔顿大声疾呼,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文化符号趋于图像霸权已是不争的事实。图像的生产深刻地涉及现代社会的政治、科技、商业、美学四大主题。‎ 中央电视台某年度全年的广告收入近90亿元,而世界著名的传媒集团维亚康姆的MTV一个频道当年的广告收入就接近这个数字,这让许多人不解:为什么一个仅是播放MTV的频道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这就是视觉文化社会带来的必然结果。它所反映的深层问题是,在视觉文化时代,人们需要一种视觉快感。MTV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这一切正好契合了视觉快感的要求。‎ 哲学家们在这方面的论述就可以称得上有些振聋发聩了。当然,这种振聋发聩效应的获得绝非是学术“呐喊”所致,而是学术“深刻”所在。‎ 海德格尔在上世纪30年代就曾说过: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法国哲学家居伊·德波在《景象社会》一文中,大胆宣布了“景象社会”的到来。尔后,他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奠定了他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地位。他认为世界转化为形象,就是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在景象社会中,视觉具有优先性和至上性,它压倒了其他感觉,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 ‎(选自孟建《让眼睛学会思考》,有删改)‎ 文中既说视觉文化中的观看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又说“景象社会”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为什么?‎ ‎[自主尝试]  ‎ ‎[解题指导] 回答该题需要紧扣问题本身,从三个方面着手:一要总括“不矛盾”的原因,“主动发现”和“被动的行为”是从不同角度来说的;二要阐明“主动发现”的意思,从文章第二、三段中可以概括提炼出来;三要阐明“被动的行为”的意思,可以从文章的最后一段概括提炼出来。‎ ‎[参考答案] ①两种说法是从个体和社会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的,所以不矛盾。②“主动发现”是指个人可以通过学习,主动以图式透射来观察、理解世界。③“被动的行为”是指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画面平面的、碎片化的特点,加上视觉的优先性和至上性,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 ‎[解题方略]‎ ‎“1分析”“4理解”,准确把握观点态度 ‎1分析 是指分析题干的要求,即确定题干是要求从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角度分析语句的意思还是要求直接写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4理解 ‎(1)理解观点句。实用类、论述类文本中的观点句指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段落的中心句等,考生阅读文章时要注重分析、理解这些语句表达的意思以及与作者观点态度的关系。‎ ‎(2)理解事实论据。事实论据是用来论证作者在文中观点的论据,理解事实论据,能够帮助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3)理解引用句。实用类、论述类文本中使用引用手法的语句多是用来证明作者的观点的,考生要重点理解。‎ ‎(4)理解标志句。这里的标志句指的是使用标志性词语(如“认为”“以为”“感到”等)的句子,这些语句往往能体现出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生要注重把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