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铜仁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开学考试 语 文 试 卷 ‎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勤劳是华夏子孙的传统美德。中国人的劳动精神一代代传承,离不开对中国传统劳动观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弘扬劳动精神,是当下国人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国人建立文化自信的一个历史基点。‎ ‎  ②人类劳动发展分为奴役劳动、谋生劳动、体面劳动、自由劳动四个阶段。对人类社会劳动的认知和热爱,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多有论及。《大戴礼·武王践祚·履屡铭》中写道:“慎之劳,则富。”强调的是财富和劳动的关系。自古以来,对劳动的肯定和赞美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古今药石·续自警篇》中写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是勤可以免饥寒也。”意思是人们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缺乏衣服与食物,勤劳能够让人避免饥饿与寒冷。先秦儒家关注“礼制”,为中国古人构建了一种脱离田间生产的劳动价值理论;后世儒家分离了“劳”和“思”两个概念。正如孟子所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表明劳心和劳力都属于“劳”的范畴。墨家本就是劳动者的学派,它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建立劳动为本位的积极性劳动伦理的范式,这体现了劳动和知识的有机结合。《墨子》中有“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还蕴含着中国社会福利、劳动保障思想的萌芽。佛、道两家对于劳动和农业所持的消极态度,常常遭到治国者的批评,法儒两家主张繁衍人口,认为劳动力是发展生产的根本保证,孟子曾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民思想,经过长期的文化大融合,儒、释、道、墨、法等多家思想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勤于劳动”被看作是“修齐治平”的根本性的道德品质,深深滋养着一代代华夏儿女的精神心田。‎ ‎  ③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生活本身和精神意境,诗人妙作可窥一斑。诗人李绅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融洽地将珍惜食物与辛勤劳动结合起来,一直影响塑造着中国人的勤俭节约的美德。诗人王维写道:“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这首《春中田园作》的前四句展现出了古代人们愉快劳动的情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可见,劳动不仅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劳动的协作性还可以培养人的互助和团结精神。自强不息是古代劳动人民战胜困难的智慧之源。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反应在各个领域:巍峨长城、巧夺天工的都江堰、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等等,尽责、乐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这些遗宝成为历史的烙印和华夏子孙精神的内核。‎ ‎④伟大梦想不是等来的、喊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人们的辛勤劳动。国家、社会、企业各界需要提供更有利的劳动保障,更好的劳动条件,让每一个劳动者都能体面劳动,使劳动尊严得到维护、劳动价值得以实现,更好地营造平等劳动,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的正能量的社会氛围,鼓励人们不断创造出新的内生动力。只要我们守护中华劳动伦理的深厚底蕴,弘扬工匠精神和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劳动美德,一代代的劳动者就必定能创造伟大的历史,不断开创未来美好生活。‎ ‎(摘自‎2019年6月3日光明日报夏月明《弘扬中华传统勤劳美德》)‎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的劳动观念是在一代代不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传承的。‎ B.儒家特别是先秦之后的儒家继续发展了劳动观念,表现出对劳力者的鄙视。‎ C.劳动可以塑造勤俭节约的美德,还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团结精神。‎ D.守护好中华劳动伦理,弘扬劳动精神和美德,劳动者就定能创造美好未来。‎ ‎2.下列对于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重点论述了各学派的劳动观对中国传统劳动观念形成的影响和意义。‎ B.第二段提出孟子有重民思想是为了证明法儒两家对人口和劳动力非常重视 C.第三段多处使用引用论证的方法来论证劳动创造了生活和丰富的精神意境。‎ D.本文在内容上层层深入,由勤劳的历史意义论及其对当下民族复兴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要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弘扬劳动精神,中国人就建立起文化自信。‎ B.人类劳动有多个阶段,而强调财富和劳动的关系属于谋生劳动的发展阶段。‎ C.佛、道两家对劳动和农业态度消极,这使他们很难受到历代治国者的肯定。‎ D.民族复兴需要辛勤的劳动者,所以国家和社会各界应保护劳动者的积极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 今年春节,有个国产电影非常火,这是一部科幻片,讲的是太阳系面临毁灭,人类为了生存,要带着地球去流浪,花2500年时间在宇宙中重新找一个星系定居,可是在途经木星的时候,却遭遇了生死险情,最后通过全人类的齐心协力和英雄的自我牺牲,成功闯关,继续漫漫征程。这部电影就是《流浪地球》。它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大片。‎ ‎《流浪地球》的科幻热,还带动了科学热。在中国科技馆,《流浪地球》已经被收藏为首部科幻影片,现在,每周在这里,都会举行解密《流浪地球》里面科学知识的大讲堂。‎ 中国科技馆馆长殷皓表示:“我们要把电影当中涉及到的一些科学知识,给公众和孩子讲清楚,比如说AI技术,比如说我们的无人机,比如说汽车无人驾驶。”‎ 同时,在业内看来,《流浪地球》的火爆,对下一步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摘编自央视网《<流浪地球>火爆, <焦点访谈>告诉你它赢在哪》,2019、2、26)‎ 材料二 :‎ ‎《科技日报》北京‎9月6日电(记者操秀英):国新办6日就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和2018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安排举行发布会。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部长白希在会上表示,最新的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发现,截至2018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8.47%,正接近2020年底达到10%的目标。‎ 据介绍,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是决定国家整体素质的重要指标,至少10%的公民具备科学素养是该国家成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节点。发布于2015年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了6.20%。白希介绍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稳步提升,但数据也反映出我国公众科学素质发展中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下一步将进一步缩小差距,力争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摘编自《科技日报》:《调查显示:不到9%的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2018、9、7)‎ 材料三 ‎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未映先热,在贺岁档票房预售中排名第一。观众对影片的期待,可能主要来自题材——一个荒诞离奇的科幻故事。近年来,国产科幻题材的电影其实并不多见,影片预售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说明已经有了一定的观众基础和科普土壤。‎ 随着社会进步,科普的方式在不断更新。从传统的阅读科普读物,到科技兴趣社区的出现,再到现在蓬勃发展的短视频科普,知识传播方式不断革新,同时也让科学知识可以触达更多的人。人才的支撑同样重要,越来越多专业人士参与科普,加之政府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这些变化正源源不断地为科普事业注入新的生机,让其活力奔涌。‎ 近日,以“中科院之声”抖音引领的“科抖”爆红,这些以传播知识、普及科学为主的小视频,累计发布超过300万,累计播放量已超过3388亿次;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的一位医生弹唱“心电图之歌”,将急救知识唱给更多人,视频上传后,短时间内点击量超过26万次;北京林业大学的师生,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植物知识,努力让公众读懂每一抹绿色……正是这些科普力量,架起了一座座连接公众与知识的桥梁,催生了科普的春天。‎ 公众科学热情的点燃,离不开科普人士的耕耘和付出。中国“天眼”正式建成启用,引来无数网友赞叹;嫦娥四号降落月球背面,一张看似普通的月面照片刷爆了朋友圈。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发现,都会引来无数围观。潺潺小溪,终成大河。这些科普的努力,不仅能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勇气和信心,还能激励更多专业人士深耕科普。‎ ‎ (摘编自《人民日报》:《走出实验室,科普圈新粉》,2019、1、31)‎ ‎4.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电影《流浪地球》之所以火爆,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情节设置惊险,观众为影片表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和英雄的自我牺牲精神所感动。 ‎ B. 从2015年到2018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提高了2.27%,并有望在2020年达到10%的目标。‎ C. 《流浪地球》被中国科技馆收藏,既是对影片艺术价值的肯定,也是因为这是对公众进行科普的良好契机。‎ D. 从《疯狂外星人》到《流浪地球》引发观映热,说明我国科普土壤已经具备一定基础。‎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的科普方式主要是以科普读物进行,但这一传播知识的方式限制了更多的人获取科学知识。‎ B.中国公众科学素质发展中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低于世界先进水平,这与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整体科技水平欠发达有关。‎ C. “中科院之声”以传播知识、普及科学为主的小视频,获得了惊人的点击量,说明我国公众对科学探索有着极大的勇气和信心。‎ D. 每一次科学的重大发现,都会引发网友的无数围观,表现了中国公众对国家科技进步的赞叹与期待。‎ ‎6.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看法和建议。(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呼兰河传(节选)‎ 萧 红 邻居家磨房里边住着冯歪嘴子。‎ 那磨房的窗子临着我家的后园。我家的后园四周的墙根上,都种着倭瓜、西葫芦或是黄瓜等类会爬蔓子的植物;倭瓜爬上墙头了,在墙头上开起花来了,有的竟越过了高墙爬到街上去,向着大街开了一朵火黄的黄花。‎ 因此那磨房的窗子上,也就爬满了那顶会爬蔓子的黄瓜了。黄瓜的小细蔓,细得像银丝似的,太阳一来了的时候,那小细蔓闪眼湛亮,那蔓梢干净得好像用黄蜡抽成的丝子,一棵黄瓜秧上伸出来无数的这样的丝子。丝蔓的尖顶每棵都是掉转头来向回卷曲着,好像是说它们虽然勇敢,大树,野草,墙头,窗棂,到处的乱爬,但到底它们也怀着恐惧的心理。‎ 太阳一出来了,那些在夜里冷清清的丝蔓,一变而为温暖了。于是它们向前发展的速率更快了,好像眼看着那丝蔓就长了,就向前跑去了。因为种在磨房窗根下的黄瓜秧,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根,等到第三天就在窗根上开花了。‎ 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 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 从此那磨房里边的磨馆就见不着天日了。磨房就有一张窗子,而今被黄瓜掩遮得风雨不透。从此那磨房里黑沉沉的,园里,园外,分成两个世界了。冯歪嘴子就被分到花园以外去了。‎ 但是从外边看起来,那窗子实在好看,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满窗是黄瓜了。‎ 还有一棵倭瓜秧,也顺着磨房的窗子爬到房顶去了,就在房檐上结了一个大倭瓜。那倭瓜不像是从秧子上长出来的,好像是由人搬着坐在那屋瓦上晒太阳似的。实在好看。‎ 夏天,我在后园玩的时候,冯歪嘴子就喊我,他向我要黄瓜。‎ 我就摘了黄瓜,从窗子递进去。那窗子被黄瓜秧封闭得严密得很,冯歪嘴子用手扒开那满窗的叶子,从一条小缝中伸出手来把黄瓜拿进去。‎ 有时候,他停止了打他的梆子。他问我,黄瓜长了多大了?西红柿红了没有?他与这后园只隔了一张窗子,就像关着多远似的。‎ 祖父在园子里的时候,他和祖父谈话。他说拉着磨的小驴,驴蹄子坏了,一走一痴。祖父说请个兽医给它看看。冯至嘴子说,看过了,也不见好。祖父问那驴吃的什么药?冯歪嘴子说是吃的黄瓜子拌高梁醋。‎ 冯至嘴子在窗里,祖父在窗外,祖父看不见冯歪嘴子,冯歪嘴子看不见祖父。‎ 有的时候,祖父走远了,回屋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磨房的墙根下边坐着玩,我听到了冯歪嘴子还说:‎ ‎“老太爷今年没下乡去看看哪!”‎ 有的时候,我听了这话,我故意的不出声,听听他往下还说什么。‎ 有的时候,我心里觉得可笑,忍也不能忍住,我就跳了起来了,用手敲打着窗子,笑得我把窗上挂着的黄瓜都敲打掉了。而后我一溜烟地跑进屋去,把这情形告诉了祖父。祖父也一样和我似的,笑得不能停了,眼睛笑出眼泪来。但是总是说,不要笑啦,不要笑啦,看他听见。有的时候祖父竟把后门关起来再笑。祖父怕冯歪嘴子听见了不好意思。‎ 秋天,大榆树的叶子黄了,墙头上的狗尾草干倒了,园里一天一天地荒凉起来了。‎ 这时候冯歪嘴子的窗子也露出来了。因为那些纠缠缠的黄瓜秧也都蔫败了,舍弃了窗模而脱落下来了。‎ 于是站在后因里就可看到冯歪嘴子,扒着窗子就可以看到在拉磨的小驴。那小驴竖着耳朵,戴着眼平。走了三五步就响一次鼻子,每一抬脚那只后腿就有点痛,每一停下来,小驴就用三条腿站着。‎ 冯歪嘴子说小驴的一条腿坏了。‎ 这窗子上的黄瓜秩一干掉了,磨房里的冯歪嘴子就天天可以看到的。‎ 冯至嘴子喝酒了,冯歪嘴子睡觉了,冯歪嘴子打柳子了,冯歪嘴子拉胡琴了,冯歪嘴子唱唱本了,冯歪嘴子摇风车了。只要一执着那窗台,就什么都可以看见的。‎ 一到了秋天,新鲜粘米一下来的时候,冯歪嘴子就三天一拉磨,两天一粒粘糕。黄米粘糕,撒上大云豆。一层黄,一层红,黄的金黄,红的通红。三个铜板一条,两个铜板一片的用刀切着卖。愿意加红糖的有红糖,愿意加白糖的有白糖。加了糖不另要钱。‎ 冯至嘴子推着单轮车在街上一走,小孩子们就在后边跟了一大帮,有的花钱买,有的围着看。‎ 祖父最喜欢吃这粘糕,母亲也喜欢,而我更喜欢。母亲有时让老厨子去买,有的时候让我去买。‎ 不过买了来是有数的,一人只能吃手掌那么大的一片,不准多吃,吃多了怕不能消化。祖父一边吃着,一边说够了够了,意思是怕我多吃。母亲吃完了也说够了,意思是怕我还要买。其实我真的觉得不够,觉得再吃两块也还不多呢!不过经别人这样一说,我也就没有什么办法了,也就不好意思喊着再去买,但是实在话是没有吃够的。‎ 当我在大门外玩的时候,推着单轮车的冯歪嘴子总是在那块粘糕上切下一片来送给我吃,于是我就接受了。‎ 当我在院子里玩的时候,冯至嘴子一喊着“粘糕”“粘糕”地从大墙外经过,我就爬上墙头去了。‎ 因为西南角上的那段土墙,因为年久了出了一个豁,我就扒着那墙豁往外看着。果然冯歪嘴子推着粘糕的单轮车由远而近了。来到我的旁边,就问着:‎ ‎“要吃一片吗?”‎ 而我也不说吃,也不说不吃。但我也不从墙头上下来,还是若无其事地呆在那里。‎ 冯至嘴子把车子一停,于是切好一片粘糕送上来了。‎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呼兰河传》这一选段的语言生动活泼,句式上长短交错,语调轻快,传达出叙述者的喜悦之情。‎ B.文中划线部分,使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黄瓜蔓蓬勃的生命活力,而且每句都用“了”字,反复强调黄瓜生长迅速。‎ C.给冯歪嘴子摘递黄瓜,可见“我”的友善。“故意的不出声”,逗冯歪嘴子说话,表又现出“我”调皮可爱的一面。‎ D.“我”在描绘冯歪嘴子做的事情时说“冯至嘴子喝酒了,冯歪嘴子睡觉了,冯歪嘴子打柳子了,冯歪嘴子拉胡琴了。”写出“我”的幼稚,没有礼貌。‎ ‎8.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6分)‎ ‎9.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磨房里外”还是“冯歪嘴子”?为什么?(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情表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③,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注:①醮(jiào):古时称妇女出嫁。②烝(zhēng)烝:淳厚。③谯周:人名。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B.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C.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D.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态度诚恳,措辞谦恭。‎ B.“期功强近”中的“期”指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指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C.“察臣孝廉”的“察”‎ 是推荐的意思,这是古代的察举制,汉代开始,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担任官职。‎ D.“除臣洗马”中的“除”是授予官职,“拜臣郎中”的“拜”也是授予官职,两者没有实质的区别,可以换用。‎ ‎12.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密叙述自身遭遇的不幸、祖母疾病在身的困境,以及与祖母的深厚感情和亲密关系,旨在以此作为请求暂缓赴任的理由,以期得到晋武帝的同情和谅解。‎ B.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为李密尽孝祖母找到了依据,同时也为他不能立即奉诏赴职做了言之有理的开脱。‎ C.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是臣尽忠于皇上之日长,而尽孝于祖母之日尤短,这又把效忠皇上和报养祖母二者做了对比,既要并行不悖,又要先后缓急,说得真诚恳切,情深意长。‎ D.《陈情表》主要以情动人,作者陈述了他的苦情、亲情、忠情及怨恨上司之情,情真意切,令人怜悯,最终打动了晋武帝,让他在家侍奉祖母。‎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 ‎ ‎(2)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殒首,死当结草。‎ ‎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小题,9分) ‎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14~15题。‎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①。‎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②,不敢叹风尘③。‎ 注 ①及辰:及时,正赶上时候。这里指过年之前能够返家。②低徊:迟疑徘徊,扪心自问。‎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上句直写母亲的爱心,下句写久别的儿子岁暮之际回家团聚时母亲的喜悦心情。‎ B. 母亲为儿子细细缝好御寒的冬衣,儿子时时捎去嘘寒问暖的家信。‎ ‎ C. 诗中叙写母亲与儿子相见时的情景,一“怜”一“问”,慈爱之心,跃然纸上。 D. 该诗是一首表现骨肉亲情的诗作,颂扬了母爱的深厚和伟大。‎ ‎15.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面对母亲的嘘寒问暖怎样的心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 。”‎ ‎(2)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 , ”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解酒消愁的无奈之感。‎ ‎(3)《荀子·劝学》中举列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 ”,踮起脚尖极目远望,也“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题。‎ ‎“ ,时节如流。”新的一年已经到了。2019年,我们将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披荆斩棘,70年 。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 ,(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2019年,有机遇也有挑战,大家还要一起拼搏、一起奋斗。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要落地生根,让企业 。要真诚尊重各种人才,充分激发他们创新创造活力。要倾听基层干部心声,让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有干劲、有奔头。农村100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要如期完成,还得咬定目标使劲干。要关爱退役军人,他们为保家卫国作出了贡献。这个时候,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还在辛勤工作,我们要感谢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大家辛苦了。‎ 放眼全球,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促进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诚意和善意不会变,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我们将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岁月不居 风雨兼程 风吹浪打 轻装上阵 B.沧海桑田 风雨同舟 风起云涌 轻装简从 C.岁月不居 风雨同舟 风吹浪打 轻装简从 D.沧海桑田 风雨兼程 风起云涌 轻装上阵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纵使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促进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诚意和善意不会变,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 B.纵使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诚意和善意不会变。‎ C.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诚意和善意不会变,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 D.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诚意和善意不会变。‎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只要紧紧依靠人民 B.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 C.人民都要紧紧依靠我们 D.人民只要紧紧依靠我们 ‎20、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21.下面一段话是抗战时期张大爷表达的取信线路信息,假如你是接头人,请将这个信息用书面文字转述给我党情报员,以便他顺利取信。要求:信息准确,文字简明,字数不超过 25 字。(6 分)‎ 你从这里出发,就要走过一座桥,过桥后呢,你就到了桥那头,然后呢,你就看到一堵墙了,你就从墙根下走,一直走,一直走,走到墙根尽头,这个时候呀,你要向你的右手边看,就会看到远处有一个亭子,你就走到亭子里去歇气,那儿有一条石凳子,倒在地上的,你要取的那封信嘛,就在那个凳子底下藏起的。‎ 四、写作(60分)‎ 弗罗斯特曾经写下这样的诗句:“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选择一条路,也就意味着要舍弃另一条,人生其实一直都在做选择。正是在选择什么与放弃什么的决定中,我们走出了不同的人生轨迹。‎ 这个暑假,在同学们必读的五本书中,你们一定发现了书中的“他”或“她”总是陷入两难的选择,是“生存”还是“死亡”;是“忠君”还是“侠义”;是“情感”还是“理智”;是“束缚”还是“自由”……选择真的是很残酷的事情,因为这不止是在对与错之间的选择,有时还是在两个深渊中的徘徊。书中的“他”或“她”因为选择有了不一样的人生。‎ ‎“他(她)”的选择是否让你扼腕叹息又或是佩服称赞,请你从《哈姆雷特》、《牡丹亭》、《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中,任选两本书中“他(她)”,谈谈你对“他(她)”选择的看法。题目自拟,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铜仁一中2019学年度高二年级开学考试试卷答案 语文 ‎1.B(“表现出对劳力者的鄙视”错,应该是把“劳心”也归为“劳动”的范畴)‎ ‎2.C(不是引用论证,是举例论证。)‎ ‎3.D(A.表述绝对B.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提及财富和劳动建立关系,属于人类社会的哪个发展阶段。C.强加因果。治国者所批评是佛道两家思想中对劳动和农业的消极态度,但这并不代表佛、道两家不能受到治国者的肯定。) ‎ ‎4.A(从整体材料来看,《流浪地球》火爆的最主要原因是它在科幻电影方面的成就突出)‎ ‎5.C(强加因果,材料三第③段以“科科”等视频爆红为例,主要要说明这些科普方式架起了连接公众与知识的桥梁,催生了科普的春天)‎ ‎6.答:看法:①提高公民科学素养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一个国家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关键;②提高公民科学素养非常紧迫,因为目前我国整体科学素养不高,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每点2分,共4分)‎ 建议:①政府大力扶持科普工作;②专业机构积极参与,专业人士耕耘和付出;③借助新媒体技术用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传播科学知识。(每点1分,答对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7.D写出“我”的天真幼稚,“没有礼貌”错 ‎8.(6分)①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自然、亲切。‎ ‎②通过孩子的视角,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同时儿童有限的视角给读者思考的空间。‎ ‎③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 ‎④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传神。‎ ‎9.(6分)选“磨房里外”。‎ 理由: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空间。②小说通过“磨房里外”来架构故事情节。③富有意蕴:磨房外的后园是个童话般的美好世界,磨房内则是艰难的现实世界,但“我”与冯歪嘴子能够友好相处。‎ 选“冯歪嘴子”。‎ 理由:①他是本文的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②本文通过冯歪嘴子这一形象牵出小说其他人物,串联故事情节。③关涉小说主旨:寄托了对善良又寂寞的底层劳动者的亲近和同情。‎ 10、 C 10、 D 解析:拜”和“除”虽然都是授予官职,但“除”一般是免去原官,再授予新职,而“拜”没有这种用法。‎ ‎12、D没有“怨恨上司之情”‎ ‎13、(1)而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夙:早;婴:绕;床褥:床垫;汤药:吃饭喝药;废离:停止侍奉或者离开过她,每点一分)‎ ‎ (2)或许能够使刘氏侥幸地寿终。我活着愿意为陛下献出生命,死了也愿意像结草老人那样报答陛下之恩。‎ ‎(庶:或许;卒:终;当:愿意;陨首:献出生命;结草:报恩,每点一分) ‎ ‎14、B. “时时捎去嘘寒问暖的家信”的人是母亲而不是儿子,从尾联儿子的“愧”可以看出。‎ ‎15.在慈爱的母亲面前,诗人心中百感交集:一方面,对母亲充满了感激和敬爱;(2分)‎ 另一方面,感到十分内疚,由于自己出门在外未能在母亲膝下承欢尽孝,深感未尽到人子的责任,从而辜负了母亲的拳拳之心。因此,不敢诉说自己旅途的艰辛。(2分)‎ 除了惭愧之外,此处也含有担心直言远行的劳顿,会使母亲更加心疼的含义。(2分)‎ ‎16.(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7.A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选自孔融《论盛孝章书》,指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沧海桑田,比喻人世间事物变化极大,或者变化较快。风雨同舟,比喻共同度过困难。风雨兼程,指不管遇到刮风下雨,都夜以继日,以加倍速度赶路。风吹浪打,比喻遇到险恶的情况或严峻的考验。风起云涌,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轻装上阵,为了行动便利,只携带轻便的装备上战场。也比喻去除思想顾虑,轻松地投入到工作或学习中。轻装简从,指有地位的人出门时,行装简单,跟随的人不多。‎ ‎18.D 考察关联词使用和语序。连词“无论”与“如何”相搭配,表示在任何假设条件下,结论都不会改变。“纵使”,就是“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经常与“也”搭配;根据语意的递进关系,“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应在“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之前,同时,根据逻辑顺序,应先“维护世界和平”再“促进共同发展”。‎ ‎19.B “都要”与前文的“不管”搭配,“只要”多与“就”相搭配;根据语意,主语应该是“我们”(党和政府)依靠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推进伟大事业。‎ ‎20、1.“堵住”改为“堵塞”2.“管子”改为“管道”3.“换掉”改为“更换”4.“打算”改为“计划”或“拟定于”5.“正遇上”改为“恰逢”‎ ‎21.示例:过桥,顺墙根,向右,见一亭,亭中一倒凳,其下有信。(6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