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论述类文本阅读B卷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论述类文本阅读B卷含解析

1 第七单元 论述类文本阅读(B 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如果没有乡村文化,那么乡村也就成为一潭死水,无从 振兴了。如果乡村的振兴只是在乡村建设几间民宿,开上几个咖啡馆,让一些城里人到乡村来换换 空气,尽管可以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但是却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振兴的 核心是乡村文化的振兴。 文化赋予了生活的意义。乡土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同时又超越了个体,是文化将这些个体连接 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赋予乡村生活的价值。比如乡土社会中有许多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 的意义。在人们庆祝这些节日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生者与亡者保持了沟通,成为联系密 切的共同体。文化也赋予乡村社会以秩序。在乡村社会中,文化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比如要养成 尊老爱幼的风气就需要有尊老爱幼的文化氛围。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社会变化相对比较缓慢,老 年人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可以教导青年人,因此老年人在社会中具有较高的地位。但是到了现代社会, 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有很多渠道获取知识,受过现代教育的年轻人更容易利用这些渠道 获取知识,要维持年轻人对老年尊重,就需要文化力量。乡村文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基础。西 方国家在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的快速发展是以乡村社会的消亡为代价的。与西方国 家不同,东方社会都希望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保留乡村,如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台湾地区,在高 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都曾经以不同名义推动乡村的振兴,希望避免西方乡村消亡的道路。东 方社会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护乡村文化。 中国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乡风文明,通过文化建设,实现乡村的和谐和有序发展,因此 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先行。文化先行可以从物质层面做起。但是,物质层面乡村文化建设只是手段, 不是目的,乡村文化建设不能停留在物质文化建设上。有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只是停留在物质建设 上,精神文化建设没有跟上,物质文化也就很快消失了。在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要推动乡村公共 事务的治理。公共事务就是大家参与来管大家的事情,乡村振兴乡村居民相互之间协作,协作的过 程就会有更多公共的事务需要大家去参与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逐渐完善乡村的各种制度。比 如现在许多村庄制定有村规民约,这就是处理村庄公共事务的手段,但是要避免为了制定村规民约 而制定村规民约,要让村规民约真正发挥作用。乡风文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结合起来。 我们可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村文化是相通的,通过政府推动和村民参与,在乡村建 立起良好的社会风气。 (摘编自王晓毅《乡村振兴,文化建设要先行》)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乡村文化能使乡村充满生机活力,同时也是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B. 节日文化具有联通意义,可使乡村中的个体连成整体,人与自然成为共同体。 C. 在维持乡村良好秩序和实现乡村和谐有序发展上,文化是一种重要的力量。 D. 乡村振兴必须经历一个先物质、经济层面,再到精神、制度等层面的过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 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D 项,“必须经历”不当,选项对应信息在 原文最后一段,文中说的是“中国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乡风文明……需要文化先行。文化先 行可以从物质层面做起”,而不是“必须经历”。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本文从乡村文化在乡村社会的核心地位说起,引出振兴乡村文化这一论题。 B. 本文从生活意义、社会秩序和振兴基础三方面论述乡村文化对乡村的作用。 C. 本文通过东西方对乡村不同态度的比较,意在揭示东西方乡村文化的不同。 D. 本文在论证中,以不少篇幅阐述在乡村振兴中应如何践行文化先行的做法。 【答案】C 【解析】C 项,“意在揭示东西方乡村文化的不同”不当,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作者意在 说明“东方社会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护乡村文化”。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与西方国家不同,东方社会城市化和保留乡村不存在矛盾,可避免此长彼消的现象。 B. 建设乡风文明,既必须着眼于乡村文化的建设,又应该具有更高更广的理论视野。 C. 乡村振兴要文化先行,文化先行的意义之一在于确保乡村社会可持续、良性地发展。 D. 在村规民约的制定上,只有村民团结协作,积极参与决策,才能发挥其独特作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 2 答案。A 项,无中生有。“东方社会城市化和保留乡村不存在矛盾,可避免此长彼消的现象”主观 臆断,文中没有依据。文中只提到“东方社会都希望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保留乡村”“希望避免 西方乡村消亡的道路”,据此推不出选项中的结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传统工艺及其器具产品历来是用与美的完美结合典范,凝结着人类自身的生活智慧,线条优雅、 纹样工整、器形端庄、功能适度、取材天然。工艺本身的造物之美以及器具所折射出的文化传承肌 理,历时久远却仍能让人闻其芳香,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情趣,这一鲜明的特性到了当下,却恰恰成 了一把双刃剑,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并且极大地制约了传统工艺的发展。 传统工艺多采用一些纯天然的材质进行手工制作,不管是编扎工艺所用的竹、藤,还是雕刻工 艺所用的玉石、原木,从产品个体而言都非常绿色环保,生产过程以及消费过程也很少产生污染。 但从大的生态环境发展以及传统工艺可持续发展角度着眼,不断地索取以及依赖天然材质,不仅是 对自然界的一种极大破坏,同时也给传统工艺的发展留下来隐患。一旦资源耗尽枯竭,传统工艺也 就失去了其生存最基本的基础环境,发展与传承就捉襟见肘,工艺衰退也就不可避免。 传统工艺素以制作精美细致著称,故而技艺较为繁琐堆砌,很多传世的传统工艺品有着现代人 难以想象的美,这是古人时日用器具的品质追求以及其审美特性的一种极大表现,也因此吸引了很 大一部分人的目光。可是也不难发现,传统工艺背后所隐藏的精雕细琢的艺术追求固然令人赞叹与 欣赏,但从根本上说这一审美特性在现代生活中已经缺乏根基,因其与现代人追求简约的审美情趣 与需求完全相悖,市场低迷在所难免。 此外,传统工艺传承方式中占很大一部分比例的是口口相传的师徒制,技师与传人之间的面对 面长时间授艺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技艺传承的完整性,但这种传承方式也相对脆弱,极易出现人才断 层与流失,使得传统工艺的发展潜藏了极大的不稳定性。在没有大工业生产普及、也没有那么多外 在从业诱惑的年代,经年累月的从业训练可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工艺传人,但到了现代,经 济成本与时间成本核算直接导致传统工艺后继乏人,面临“人在技在,人亡艺绝”的困境,传承之 路越走越窄。 因此,传统工艺传承,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深入挖掘现代生活需求,通过要素整合创新提供 更合理有用的产品,使传统工艺借由这些产品重新走进并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成为其密不可分的一 部分,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 (摘编自梁玲琳、朱麒宇《再论中国传统工艺传承中的要素整合创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传统工艺品将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这一鲜明的特性既是优势也是劣势。 B. 依赖天然的材质,使得传统工艺的发展与传承捉襟见肘,进而导致工艺衰退。 C. 精雕细琢是传统工艺的艺术追求,但这种审美特性与现代人的追求相去甚远。 D. 师徒制曾是传统工艺传承的主要方式,但这种方式在现代社会却陷入了绝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选项 A 项“传统工艺品将实用性与艺术性完 美结合”错,原文第一节是“工艺本身的造物之美以及器具所折射出的文化传承肌理,历时久远却 仍能让人闻其芳香,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情趣,这一鲜明的特性到了当下,却恰恰成了一把双刃剑, 既是优势也是劣势”;B 项,由原文第二节“但从大的生态环境发展以及传统工艺可持续发展角度 着眼,不断地索取以及依赖天然材质,不仅是时自然界的一种极大破坏,同时也给传统工艺的发展 留下来隐患。一旦资源耗尽枯竭,传统工艺也就失去了其生存最基本的基础环境,发展与传承就捉 襟见肘,工艺衰退也就不可避免”可知,因果推断不当;D 项,由原文第四节“但到了现代,经济 成本与时间成本核算直接导致传统工艺后继乏人,面临‘人在技在,人亡艺绝’的困境,传承之路 越走越窄”可知,“陷入了绝境”不当,夸大文意。 2. 下列对原文论述方面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文章从材质特性、审美特性、传承特性等三个角度阐述传统工艺的发展问题。 B. 文章综合运用了分点阐述与辩证说理的方法,但没有列举典型事例进行论证。 C. 文章在论述中先阐述了传统工艺的优点,然后再揭示出这些优点背后的隐忧。 D. 文章针对传统工艺存在的问题,先总后分,逐层分析,最后提出总体解决方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的论证方式和效果的考查。题中 D 选项“先总后分”错误,文章前四节分别 阐述了传统工艺的四个问题“特征上的优势和劣势”“依赖天然材质,一旦资源耗尽枯竭,就失去 了其生存最基本的基础环境,发展与传承就捉襟见肘,工艺衰退也就不可避免”“传统工艺精雕细 琢的艺术追求从根本上说这一审美特性在现代生活中已经缺乏根基,因其与现代人追求简约的审美 情趣与需求完全相悖,市场低迷在所难免”“现代,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核算直接导致传统工艺后 继乏人”,综合总的问题给予解决措施,并没有“先总后分”的顺序。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如果自然资源不会耗尽枯竭传统工艺的发展与传承问题就可以不用担心。 B. 产品是传统工艺的最终承载者,它可以带着传统工艺重新走进现代人生活。 C. 只有顺应上时代需求,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才是真正的文化传承。 D. 制约传统工艺传承的因素有很多,围绕工艺本身特性进行分析只是一种视角。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 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 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 3 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题中 A 项“如果自然资源不会耗尽枯竭传统工艺的发展与传承问题就可以不用担心”错误,资源耗 尽只是传统工艺发展众多问题中的一个,文章中还提到“特征上的劣势”“传统工艺精雕细琢的艺 术追求”“后继乏人”等制约其传承的问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我国的家训文化最早产生于周代,之后陆续出现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代表著作。家训文化在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族风气等方 面作用十分突出。古人一方面强调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向贤德之人学习;另一方面,也身体力行, 将家风形成文字,使之能够代代相承。 家训文化绵延至今,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风曾经潜移默化地影响 着人们的心灵。当下,发掘家训文化的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的文化精神,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 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家训包含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的内容,兼及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传统 家训文化的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家风重陶与个体自觉并举。传统家训一般流传于家族内部,是特定历史时期,某个家族的全体 成员需要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家训代表着祖先对后人、族长对族人、长辈对幼辈在关于为人处世、 待人接物等方面的重要教诲和训示。全族成员都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家训,维护良好家风。 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并用。“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 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 道德和社会秩序。古代家训强调礼法并重,既有劝导性教育,更要加之以强制性的惩罚,以训诫没 有遵循家规之人,从而维护家训的尊严。 榜样示范与言传身教并重。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这与古人在教育方 面讲求以身示范、身体力行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是较为一致的。他们都是通过言传身教,营造正 面而健康的家庭氛围,以期对晚辈的人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风熏陶深深融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影响颇为深远。家训文化展现了道德的力量,与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诸多内在一致性,弘扬家风对于引导人民群众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内涵 和深刻的价值追求。良好家风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亦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丰 富滋养,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传承优秀家训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进步 则社会进步。要使精神文明建设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要更注重家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 而形成施教导民、上下和合的良好局面。 (摘编自王西维《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内心、精 神、思想及其生活。 B.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意蕴丰富,在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均有其行为规范,它还包括传统 文化及其价值倾向。 C.我国的家训文化在周代就已经产生,家训文化的作用非常明显,如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 成良好家族风气等。 D.传统家训文化教育,讲求的不外乎是家风熏陶与个体自觉、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榜样示范与言 传身教三方面结合。 【答案】C 【解析】A 原文在“潜移默化”前有“曾经”加以限制。B“及其价值倾向”错,原文是说“和主流 价值观”。D“不外乎”过于绝对,原文是说“主要体现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举《女诫》《颜氏家训》《家范》家训代表著作之例,旨在论证家训文化早已有之。 B.文章摆事实,讲道理,正反论证,有力地阐述了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 C.文章论证了发掘家训文化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文化精神、弘扬家风的现实意义。 D.文章阐述古代家训的劝导性功能和强制性作用,旨在论证古代家训强调礼与法并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 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B 项说“正反论证” 错,文章没有进行反面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进一步注重家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施教导民、上下和合的良好局面,是使精神文明建 设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的前提。 B.“三纲五常”强调君、父、夫分别为臣、子、妻的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旨在 以此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 C.现代教育理念肯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子女的首所学校。这一理念与古人讲求以身示 范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基本一致。 D.优秀的家风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所蕴含的基本精神,将成为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源泉。 【答案】D 【解析】本题 D 项曲解文意。原文是说“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提供源源 不断的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与“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意思不一样,前者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强调的是一种未然,后者的“与时俱 进和创新发展”强调的是一种已然。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①纪元前后,世界有两个中心:罗马帝国与秦汉帝国。公元前 331 年,亚历山大东征到兴都库 什山(在今阿富汗境内),在那里建立了“极远的亚历山大城”。此后的希腊化时代,从地中海到伊 朗高原,以亚历山大亚里(在埃及的尼罗河口)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相对一体化的世界,一个世纪以 4 后,在东方,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华夏九州也建成了一个政治文化一体化的世界。 在这两个世界中间,横亘看从小兴安岭到喜马拉雅山脉的一系列隆起的大山,像一道由雪峰和高山 组成的天然屏障,只有一些险隘的山口,维持着两个世界间微弱的交通。中华国由秦入汉后,开始 向西北扩张,一直扩张到中亚。于是,两个世界中心——长安和罗马,借助丝绸之路开始了频繁的 交流沟通。此后就是漫长的 20 个世纪。罗马帝国分裂之后,再也没能在旧址上重建,而中华帝国则 由秦汉、隋唐、宋元,一直到明清,其间虽有阶段性的分裂动乱,但广土众民、天下一统、思想一 贯,则是现实中的常态。从张骞出使西域到马戛尔尼出使中国,这 20 个世纪是“世界走向中国”的 时代。 ②如果说秦汉帝国只是当时世界的两个中心之一,那么后来的盛世大唐则是当时世界的中心。 罗马帝国衰败以后,再也没有复原,而秦汉帝国的遗产被完整地继承下来。经过近四个世纪的战乱 之后,隋唐重新统一了中华,在秦汉帝国的版图上重建了一个胡汉混血的世界帝国。长安再次成为 世界之都。于是,四邻番邦归附贡献,万里商贾远来贸易;波斯的流亡贵族、大食的商人教士、日 本的留学生、东非或爪哇的“昆仑奴”和睦居住在同一座都市里;吐蕃的马匹,阿拉伯的鸵鸟,天 竺的孔雀,波斯的铜器,爪哇的犀牛,高丽的贡纸,井然陈列在同一处市面上;佛教徒、道教徒、 景教徒、摩尼教徒、拜火教徒与前来避难的伊斯兰教徒在毗邻的寺庙里相安礼拜。作为帝国之都的 长安,有世界胸怀与气象。 ③大唐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其文治武功的影响,西到印度,东及朝鲜、日本。西北的大山 被翻越,征战、和亲、贡纳,贸易将大唐文明远播到吐蕃与波斯。中华文化在东亚传播,由中国而 朝鲜、日本,由越南而南洋诸岛,华夏文化圈到唐代基本形成。公元第一个千年,整个东亚东南亚 都经历了一个“华夏化”的过程,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超越国家与民族、战争与敌意的“华夏 文化圈”。礼制天下、世界大同的儒家思想,为这个文化圈奠定了共同的价值基础。汉字为这个文 化共同体提供了语言基础,建立在儒学科举、唐朝律令、汉传佛教基础上的共同的政教制度,为这 个文明创立了统一的制度体系。此阶段中华文化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创立了一个代表着当时最 先进文化的“华夏文化圈”。 (摘编自彭艳华《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光明日报》2017 年 07 月 08 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纪元前后罗马帝国与秦汉帝国先后分别成为世界的中心,二者之间只有微弱的联系。 B. 从秦汉到明清,中国始终保持着华夏一体化世界,保持了广土众民,天下一统状态。 C. 盛唐成为世界中心后,长安是世界之都,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商人、物产及所有宗教。 D. 公元后第一个千年,中国创立了华夏文化圈,是此阶段中华文化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答案】D 【解析】A 项,“只有微弱联系”只是初期;B 顶,“始终保持着华夏一体化世界”错;C 项,“所 有宗教”错。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文章开头对比了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崛起的方式及过程,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B. 第一段按照时间顺序。阐述了世界文明中心的产生、发展与兴衰的过程,思路清晰。 C. 第二段论证“大唐是世界的中心”这一观点,运用了大量具体的实例,增强了说服力。 D. 文章的写作思路遵循时代发展的脉络,符合了历史规律,使论述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 【答案】A 【解析】A 项“文章开头对比了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崛起的方式及过程”错,文章并没有对两种文 明进行对比。 3.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一种文化只有不断融合、吸收别国文化,才能不断强大,才能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B. 儒家思想的价值基础,汉字语言基础及科举等政教制度,使大唐成为当时的世界中心。 C. 世界文化中心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产生与衰亡的过程,只有不断发展才能长久保持。 D. 中华文化有过令人自豪的繁荣时期,为世界作出过重要贡献,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 【答案】B 【解析】原文是说“儒家思想的价值基础、汉字语言基础及科举等政教制度”不是大唐成为世界中 心的原因,只是“为这个文明创立了统一的制度体系”。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近十五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 92 万个,并正以每天 1.6 个的速度持续递减。12 月 10 日发 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列出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 开发、“空心村”现象等。 有人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使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暧暧 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意境。然而现实中,为了保护古村落,却往往不得不与时间赛跑。有 的村子年久失修;有的村民翻新住房,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全村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儿童;有 的地方把古村落当“摇钱树”,随意搭建破坏古貌……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感叹的那样:“每座 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村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汉书》所言“或久无害,稍 筑室宅,遂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会学家林耀华在《金翼》里所言“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 的朴素信仰,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写道:“从 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里,“乡土”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千百年来农 业社会发展特点的集大成。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 之时,也离不开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因而,保护村落、振兴乡村,就成了追索“从哪里来”的 方式,也成为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 5 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 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贵州黎平铜关侗寨被称为“时光边 缘的古村落”,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民居有着 700 多年历史。然而,在纳入国家保护试点后, 有的村民却因木房子容易起火,不愿再建民族特色的木居。这启示我们,保护要见物,更要见人。 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只有传统村落更加 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对村落的保护才有更坚实的基础。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 城镇化的目标所在。对许多一辈子种田劳作的村民来说,村子就是他们的家;对拥挤在钢筋混凝土 森林中的人们而言,乡村又何尝不是精神的归宿?村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只是,这样的变 化不应是衰败,而应是成长。惟其如此,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摘编自盛玉雷《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生活在城市,会经常遐想乡村的恬淡意境,其重要原因是多数人的根在乡村。 B.想要解决“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问题,就要在保护村落的同时推进城镇化。 C.保护古村落,不是要关注实体建筑,而是要关注村民生活,使其成为受益者。 D.只要村落不断变化成长,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守护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答案】A 【解析】B 项强调“保护村落同时推进城镇化”错,根据第三段结尾部分内容可知,文章意在强调 保护好古村落。C 项“不是……而是”关系错,原文为“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 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D 项“只要……就”关系错误,原文为“唯其如此,才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从现实中古村落锐减现象写起,提出聚焦村民生活质量保护古村落的建议。 B.第三段通过引用《汉书》中的名言,点明了中华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的特点。 C.铜关侗寨的事例从反面印证了保护古村落见物更要见人,保护的基础才更坚实。 D.围绕“守护好村落,才能守护好乡愁留住根”的论点,作者分析了原因及做法。 【答案】B 【解析】B 项引用《汉书》中的名言,点明了村落对于中华文明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近些年来传统村落数量锐减,其中缘由包括过度商业开发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 B.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属性,即使在城镇化的今天它也有重要意义。 C.冯骥才的感叹恰恰反映出作家对城镇化大潮来势凶猛、古村落保护时间紧迫的担忧。 D.美丽乡村之所以成为城市人的精神归宿,是因为往上数三代,中国人都来自乡村。 【答案】D 【解析】范围失当,原文是多数来自农村。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中国美学在城市与乡村之间 刘成纪 一般认为,中国美学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其审美主要指向乡村、田园和自然山水。实际上, 对乡村、田园、自然山水的歌吟固然是中国美学和艺术的价值选择,但这并不足以减损城市对人的 审美创造和审美取向的主导性。在传统中国,城市既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美的制 造和传播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形成的向心力和吸纳能力,使跨越血缘、族际、地域的文明共同体 得以形成。城市,从美学角度讲,已因能工巧匠的聚集而成为精美器具的集散地,因政治、经济和 文化的强势而成为区域性审美风尚的主导者和审美标准的制定者。 虽然城市构成了传统中国美和艺术的一个制造中心,但历代文学、艺术家在情感领域,似乎又 对城市生活并不认同,他们更乐于肯定自然的审美价值。像诗歌中的田园山水传统、绘画中的山水 花鸟画传统,就是这种审美取向的反映。以摹写自然见长的山水田园诗画,所表现的并不是真正意 义上的乡居生活,而是城中士人关于乡村的心灵映像。中国历史上的田园山水诗画,大抵也不过是 以城市为视角对乡居生活的想象性重构。 同样,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不论人工构建的城市在中国美学史中占据着何等重要的位置, 自然山水田园又毕竟主导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甚至被赋予了作为精神家园的神圣价值。要理解这 种矛盾,笔者认为,必须深入洞悉古代士人的生存命运。中国社会自春秋始,士人阶层渐趋独立。 这一徘徊于城乡、官民之间的知识群体,一方面为实现政治抱负必须走向城市,但在精神领域却依 然保持着对故乡的固恋和忠诚。其中,童年式的乡村记忆固然重要,但城市作为功利、欲望、快乐 的麇集之地,也同样让人难以舍离。这种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是中国传统士人的基本精神性状,中 国美学也正是在这种双向选择中表现出鲜明的城乡二元性。在当代中国,这种现象并没有消失,而 是以更加剧烈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中国美学保持了最持久的张力。它所依托的文明形态,既非纯粹乡村,也 非纯粹城市,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微妙的平衡。人,无论居于乡野渴望都市,还是立于都市回望乡 村,均意味着两者对人而言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它们共同昭示了一种可能的完美生活。对于中国美 学而言,这种城乡二元并置的审美选择仍然只是美的现实形态,而不是理想形态。在理想层面,则 要进一步克服分离,寻求美学的城乡二元结构的融合或统一。在中国美学史上,这种努力是存在的, 主要体现为文人造园运动。生活于城市的士人通过园林筑造,为自己营造出乡居生活的审美幻象, 从而使原乡焦虑得到抚慰。与此一致,现代城市美学中的“园林城市”观念,其目的也不仅仅是解 决城市的绿化问题,更要通过将乡村元素植入城市,使城市获得家园感。 (选自《光明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城市主导着中国的审美创造和审美取向,而中国美学的审美对象则主要是乡村、田园、自然山水。 B. 城市因能工巧匠的聚集而成为精美器具的集散地,也因而成为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6 C. 城市因其对周边地区有向心力和吸纳力,从而形成跨越血缘、族际、地域的文明共同体,进而成 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D. 城市之所以能成为区域性审美风尚的主导者和审美标准的制定者,是因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 的强势地位。 【答案】B 【解析】B 项,因能工巧匠的聚集而成为精美器具的集散地,使城市成为“美的制造和传播中心”, 而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 山水田园诗画,以摹写自然见长,表现的是城市市民想象中的乡村生活,而不是真正的农村人的 乡居生活。 B. 中国传统的田园山水诗、山水花鸟画,似乎并不认同城市生活,而更乐于肯定自然的审美价值。 C. 在中国历史上,山水田园诗画,大都是作者从城市的角度想象乡居生活,再依据作者所想象的景 象进行的再创造。 D. 虽然城市在中国美学史上非常重要,但是自然山水田园还是主导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甚至被赋 予了作为精神家园的神圣价值。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 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B 项文章第二段以诗 歌和绘画中的传统为例,证明的是历代文学、艺术家对自然的审美价值的肯定。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在城乡、官民之间徘徊的士人阶层,为实现政治抱负而走向城市,同时对故乡依然保持固恋和忠 诚。 B. 中国传统士人的基本精神性状是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既难忘童年式的乡村记忆,也难于舍弃聚集 功利、欲望、快乐的城市。 C. 从中国美学上说,城乡二元并置的审美选择不是理想形态,只是美的现实形态,在理想层面要寻 求美学的城乡二元结构的融合或统一。 D. 现代城市美学中“园林城市”观念是绿化城市,把乡村元素植入城市,为以后文学家、艺术家放 弃乡村生活、提升自己审美价值提供条件。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 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 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本题 D 项“为以后文学 家、艺术家放弃乡村生活,提升自己审美价值提供条件”,无中生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