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大学附属中学2017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冲刺宝典:专题四 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长沙大学附属中学2017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冲刺宝典:专题四 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

专题四 《经济生活》之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 ‎【考情分析】‎ 高频考点 命题规律 备考建议 市场调节 及其弊端 ‎3年17考,多以当前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作用的具体事例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及市场调节的三个弊端 ‎ 知识:一条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个关系(市场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三个重点(资源配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外开放),四大措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措施) ‎ 热点: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带一路”、人民币纳入SDR、美联储加息等 市场秩序 ‎3年8考,以选择题为主,常与《经济生活》其他专题的知识结合起来考查,凸显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如在考查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的有关知识时,渗透对诚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考查 ‎ 宏观调控 ‎3年31考,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涉及,主要考查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作用;国家宏观调控的三个手段中的经济手段是常考点,考查时还往往要求考生区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3年6考,常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呈现,以典型地区、企业经济发展的事例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知识结合起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 对外开放 ‎3年4考,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要求考生结合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汇率、经济全球化等知识,分析我国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 ‎【脉络考向】‎ ‎【考点整合】‎ 十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⑴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⑵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⑶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等进行的。‎ ‎⑷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①市场能够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②‎ 面对市场竞争,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 ‎⑸市场失灵。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⑹维护市场秩序。‎ ‎1)为什么要维护市场秩序 ‎①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②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损害其他经营者的正当权益,影响自己的经济利益,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导致经济衰退。‎ ‎③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会影响到正常的市场秩序。‎ ‎④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有利于维护企业经营者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 ‎2)维护市场秩序的措施 ‎①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②严格实施市场竞争、市场准入和市场交易规则,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 ‎③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④企业:要遵守市场规则,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⑤消费者:必须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增强权利意识、法律意识,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拓展14: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 ‎⑴“调不着”:对一些非商品性生产部门,市场不能调节,如国防、治安、消防、社会治安和社会救济部门等。‎ ‎⑵“调不动”:如地区差别、经济总量平衡、财政收支平衡、产业结构或产品结构的平衡、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等市场“调不动”,必须借助强大的外部力量才能奏效。‎ ‎⑶“不能调”:有些产品不能靠市场调节,如枪支弹药、麻醉品、不健康书刊等不能依靠市场调节。‎ ‎⑷“调不准”:市场调节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会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⑴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③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⑷加强科学的宏观调控 ‎①原因:‎ a.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需要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b.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c.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 ‎②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③手段: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A、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B、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 C、行政手段――国家通过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等措施,来影响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拓展15:宏观调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⑴生产:通过财政和税收手段,对商品价格进行干预,引导企业生产。同时通过行政命令和立法,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⑵分配: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 ‎⑶交换:货币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媒介,国家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控制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 ‎⑷消费:通过调整消费税和实施财政补贴,引导消费趋向,如提高白酒的消费税,提高奢侈品的消费税,降低低排量汽车的购置税,通过影响价格,引导消费趋向。‎ ‎⑸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技进步,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⑹对外开放水平:国家可以通过调节进出口关税,合理调节和引导对外贸易发展,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外贸经济发展方式。‎ ‎『答题模板9』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命题 ‎●设问模式 ‎1.如何发挥市场作用。‎ ‎2.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原因。‎ ‎●答题要素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怎样更好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 思路提示】市场机制+市场体系+市场秩序+市场主体+宏观调控 ‎⑴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充分发挥价格、供求、竞争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⑵完善市场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⑶规范市场秩序: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⑷培育、规范市场主体:发挥企业作用,培育合格市场主体;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⑸改善宏观调控:尊重市场规律,放宽市场准入,创新管理。‎ ‎2.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阐释某某变化的原因。‎ ‎【 思路提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市场决定性作用+宏观调控 答题要素:‎ ‎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⑵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调动各种经济成分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调动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积极性,正确处理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⑷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⑸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调整和改善宏观调控,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激发了市场活力。‎ 十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⑴经济发展:‎ ‎①发展方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②居民收入: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③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④现代化(即“新四化”):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⑵社会发展:包括人民生活、公共服务、就业、分配、社保、住房等六个方面。‎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在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⑶环境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为什么)‎ ‎⑴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⑵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⑶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⑷有利于打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⑸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⑹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或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⑴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①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②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③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④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①重要性: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②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⑶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①重要性: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②要求:“一点二靠四化区域发展”。‎ A、“一点二靠”: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B、“四化”: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C、“区域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⑷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要求:①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②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⑸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求:①坚持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③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拓展16:从其他角度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举措 ‎⑴从资源配置角度分析 ‎  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 ‎②促进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③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⑵从经济生活主体角度分析 ‎①国家: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宏观调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引导资源合理配置。‎ ‎  ②企业: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转变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生产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③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拓展17:推进科技创新的措施 ‎⑴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推进科技创新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⑵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推进科技创新离不开财政的支持。‎ ‎⑶推进科技创新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⑷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科技创新过程中人财物的配置,推进科技创新。‎ ‎⑸国家要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经济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驱动。‎ ‎⑹推进科技创新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拓展18: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⑴凡是看到涉及自主创新、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城乡协调、节能环保、区域协调等主题的材料,均可以用科学发展观这一知识点来分析。‎ ‎⑵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①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 ‎②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③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 第一,全面发展: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布局。 ‎ 第二,协调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第三,可持续发展: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④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拓展19:科学发展观在不同模块中的体现 ‎⑴经济生活: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⑵政治生活:科学发展观主要体现在党和政府的具体行为中,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体现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体现了党的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民主执政的执政方式,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⑶文化生活: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发展、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上。‎ ‎⑷生活与哲学:从唯物论上看,涉及意识的作用,按客观规律办事。从辩证法上看,体现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从唯物史观上看,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社会意识的作用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答题模板10』有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命题 ‎●设问模式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应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结合材料,请你就如何促进该省(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谈谈你的建议。‎ ‎●答题要素 ‎1.结合材料谈谈应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思路提示】市场调节(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创新+经济结构调整+城乡发展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对外开放 ‎⑴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加强宏观调控,通过相应措施做好引导。‎ ‎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⑷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⑸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⑹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⑺深化对外开放。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十五、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理论即对外经济理论 ‎1.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 ‎⑴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⑵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⑶载体: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 ‎⑷实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⑸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⑹消极影响:一是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二是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⑺如何应对: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同时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 ‎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⑴消费者:①有利于丰富消费市场,提高消费水平;②有利于拉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 ‎⑵企业:①有利于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②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经营战略,坚持市场多元化;③有利于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树立竞争优势;④有利于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培育自主品牌;⑤有利于学会运用世贸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⑥有利于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规避贸易壁垒。‎ ‎⑶国民经济发展:①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②有利于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③有利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出口、投资和消费的比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④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弥补我国资源不足,推动经济结构转变;⑤有利于扩大外需,拉动出口,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3.如何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⑴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⑵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⑶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 ‎⑷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⑸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实施“走出去”战略(这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⑹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⑺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要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 ‎⑻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和国外两个大局,促进国内与国外的协调发展。‎ ‎⑼企业要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学会利用规则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树立竞争新优势,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优化产品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坚持市场多元化道路,科学应对国际风险,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立足国内市场开发;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注重产品质量,提高报务水平,履行社会责任;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海外投资和办厂,合理规避贸易风险。‎ 拓展20: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必要性:‎ ‎⑴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⑶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⑷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答题模板11』有关“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命题 ‎●设问模式 ‎1.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新形势下我国应如何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运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知识,谈谈作为民营企业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3.结合某企业在对外开放战略上的成功案例,说明我国应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答题要素 ‎1.我国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 思路提示】开放战略+转变发展方式+形成竞争性优势+“引进来”“走出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⑴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⑵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养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⑶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 ‎⑷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⑸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 ‎2.伴随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针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反倾销、贸易调查等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增多,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或如何应对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正确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 思路提示】企业经营措施+世贸规则+市场多元化+“走出去”+市场开发+产品结构 ‎ ⑴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与管理创新,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注重企业信誉和形象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坚持走自主品牌发展道路。‎ ‎⑵要具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规则的本领,积极向世贸组织应诉,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⑶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立足扩大内需,同时积极生产适合出口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扩大产品出口。‎ ‎⑷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对外投资办厂等“走出去”措施,规避所在国的贸易保护措施。‎ ‎⑸转变外贸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3.面对经济全球化,分析我国不断加强国际经贸合作的经济意义?‎ ‎【 思路提示】资源配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全球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⑴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国际经济竞争力。‎ ‎⑵有利于加快形成新的外贸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⑶有利于推动我国的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和提高效益的方向转变。‎ ‎⑷有利于我国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及国际经济危机的挑战。‎ 十九、经济意义 ㈠对国家 1. 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 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3. 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4. 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5. 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稳外需,促进经济增长;‎ 6. 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稳定,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7. 有利于充分发挥财政在……方面的作用(具体哪一点可根据材料);‎ 8. 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9. 有利于充分发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在内的宏观调控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0. 有利于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1. 有利于扩大对外经济联系,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经济优势互补,共赢、多赢;等等。‎ 12. 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3. 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 15. 有利于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 16. 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世界经济的发展,建立国际经济新循序。‎ 17. 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18. 有利于扩大就业、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19. 有利于稳定物价,维护金融安全。‎ ㈡对企业 1. 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2. 有利于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 3. 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增加经济效益;‎ 4. 有利于企业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等。‎ 5. 有利于降低消耗,减少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㈢对个人 1. 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 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3. 有利于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4. 有利于劳动者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5. 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等。‎ 6.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生活水平。‎ 7. 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提高消费水平。‎ ‎『方法技巧3』如何分析经济意义 1) 可以立足经济主体来分析,即强调对个人(或消费者)、企业和国家的影响;‎ 2) 可以立足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来分析,即强调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影响;‎ 3) 可以立足资源配置来分析,即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影响。‎ ‎【高考选择题易错集锦】‎ 1. 中央政府定价范围大幅缩减,这一举措的目的是消除政府对价格的干预。‎ 2. 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表明政府有责任更多地介入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 1. 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旨在降低商品价格,增加商品销售量。‎ 2. 针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违规经营”等问题,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改进互联网安全技术。‎ 3. 为治理空气污染,政府可采取的经济措施是限制企业和居民对机动车的购买和使用。‎ 4. 为解决低价药物的供给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生产低价药物企业经营管理干预的力度。‎ 5. 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政策,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居民同步富裕。‎ 6. 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应坚持速度优先,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7. 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应扩大城市规模,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8. 农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下降表明农业的基础地位在逐渐减弱。‎ 9. 服务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 从根本上治理污染应将污染产业转移到其他落后国家。‎ 10. 从根本上治理污染应抵制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财政、税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12. 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 社会道德在市场中起支配作用。‎ 13. 法律法规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污染是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治理。‎ 14.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把增加物质消耗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15. 我国应该调整产业结构,放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 16. 我国之所以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因为了它是基础性产业。‎ 17. 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法律手段,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18.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19. 必须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步富裕。‎ 20. 市场规则仅仅规范经营者。‎ 21. 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有特征。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增加就业。‎ 22. 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过程是一种平衡的发展过程。 GDP是衡量经济增长与成绩的唯一指标。‎ 23. 全球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依赖于国际投资。‎ 24. 经济全球化只会使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25.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26. 我国服务贸易处于逆差状态,是因为我国服务贸易个性化强,容易遭遇贸易壁垒。‎ 27. 对外直接投资取代商品出口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形式。‎ 1. 降低进口关税能鼓励企业海外投资。 对外开放战略应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 2. 为了缓解国际贸易摩擦,我国可以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 3. 美国频频发起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主要是因为美国需要缩小与中国的贸易逆差。‎ 4. 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出路在于“引进来”。‎ 5.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对外开放是提高自力更生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6.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把对外开放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