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北省邯郸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邯郸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 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该学者意在说明周代 A. 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特征 B. 周天子丧失天下共主地位 C. 分封制不利于维系其统治 D. 王权专制受到了诸侯制约 【答案】A 【解析】根据关键信息“控制力有限”“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些都表明西周政治上分散性的特征,故选A;材料无法体现周天子丧失天下共主的信息,B排除;分封制维护了西周的统治,排除C;西周尚未形成专制政体,排除D。 2.汉武帝在位的五十多年里,一共用了十三个丞相,善终者极少,要么被杀、要么被迫自杀。以至于到了汉武帝统治后期,公孙贺听说他要被皇帝任命为丞相,直接吓得痛哭流涕。下列属于汉武帝削弱相权的措施是 A. 颁布“推恩令” B. 设立中朝 C. 实行察举制 D. 推行刺史制度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削弱相权的措施是设立中朝,通过中朝牵制外朝,故选B;“推恩令”是为了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实行察举制是为了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刺史制度是监察制度,且刺史的职责是监察地方郡、国长官,与削弱相权无关,排除CD。 3.如图为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据此可知,北宋中央机构改革 A. 消除了地方割据隐患 B. 强化了君主专制 C. 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 D. 避免了权臣擅权 【答案】B 【解析】北宋中央机构的改革体现了分化事权的特点,通过分化事权,削弱了相权,从而加强了君主专制,故选B;题干所示为中央权力的分配,意在加强君主专制,并没有涉及地方问题,排除A;C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4.雍正统治期间,颁布谕旨:“督抚以及州县,或品行端方,或操守清廉,或才具敏练者,各据真知灼见,从公具折密奏。”据此可知,这一制度的实施 A. 压抑了地方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B. 导致政治生态环境渐趋黑暗 C. 强化了皇权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D. 完善了地方政府的特务制度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清代的密折制度,该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C;ABD材料信息都无法体现,排除。 5.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侨民在居留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只由其本国在居留国的领事或法庭依照其本国法律审理,而居留国却不能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这一规定 A. 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企图 B.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C. 抹杀了列强发动战争的本质 D. 使中国完全失去了外交自由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B项正确;题干和商品输出无关,也没有列强发动战争的相关信息,排除AC项;材料所述不是外交的内容,且“完全失去”也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 6.在近代某次战争结束后,列强还要求清朝地方官吏负有镇压排外群众的责任。清政府根据各国提出的惩办祸首名单及处理意见,判决支持义和团的一些保守派或者自杀,或者斩首,或者革职。这次列强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分别是 A. 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 甲午中日战争、反割台斗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 【答案】D 【解析】根据“列强还要求清朝地方官吏负有镇压排外群众的责任”“判决支持义和团的一些保守派或者自杀,或者斩首,或者革职”可知,材料信息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要求严惩反对列强的政府官员和义和团运动,故D项正确;ABC项均不符合史实,排除。 7.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的一秘密文件说道:“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基于此,日本政府 A. 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 B. 挑起了日俄战争 C. 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D. 策划了卢沟桥事变 【答案】C 【解析】材料关键信息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初,此时日本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需要对外扩张转移国内矛盾,因此1931年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故选C;甲午中日战争时间是1894年,日俄战争是1904年,排除AB;“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指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8.如图是北洋政府所下达的某电报电文,和该电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武昌起义 B. 北伐战争 C. 五四运动 D. 西安事变 【答案】C 【解析】图片关键信息是罢免了曹汝霖、陆宗與和章宗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历史事件和五四运动有关,故选C;武昌起义反抗的是清王朝的统治,A排除;北伐战争主要打击的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为首的北洋军阀,B排除;西安事变是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兵谏事件,D排除。 9.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该纲领的提出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 找到了革命的正确道路 B. 尚未认清中国的国情 C. 摆脱了苏俄模式的影响 D. 开始从幼稚走向成熟 【答案】B 【解析】中共一大仍然把资产阶级定性为革命的敌人,要埋葬资本主义制度,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人照搬了马克思理论的相关内容,没有认识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特征,也没有认识到中国革命依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故选B;AC不符合史实,排除;遵义会议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排除D。 10.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毛泽东意在论证 A. 井冈山革命道路的正确性 B.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C.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 D. 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切性 【答案】A 【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当时在中国已经出现了大批的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已经形成,但是党内对于该道路是否适合中国国情,仍然有争论,毛泽东的文章意在阐述该道路的正确性,故选A;1924-1927年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不是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也不是论述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切性,排除CD。 11.如图是中国某“会议”代表组成人数示意图。这次会议 A. 成为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B.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C. 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至城市 D.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答案】D 【解析】 图片反映出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据此可知,这次会议是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故选D;A是遵义会议,B是中共七大,C是七届二中全会,ABC都是共产党党内会议,不符合题意,排除。 12.某条约规定:“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该条约签定的直接背景是 A. 朝鲜战争的爆发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新中国的成立 D.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答案】C 【解析】材料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内容,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背景是新中国的成立,故选C;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1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AB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13.约瑟夫·奈在论及新中国民主时说道:“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 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答案】A 【解析】关键信息是“根本制度”,结合所学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选A;BCD均不属于根本政治制度,属于基本政治制度,排除。 14.如图是1950—1970年间联合国大会上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的票数。由此可见 A. 西方放弃了对华的外交封锁 B. 外交上的意识形态淡化 C. 中国的国际地位正稳步上升 D. 社会主义阵营迅速壮大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国家数量稳步上升,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国际地位在稳步上升,故选C;A项中“放弃了”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意识形态的信息,也没有社会主义阵营的信息,排除BD。 15.如图是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政府提出处理中非事务的“五不”原则。“五不”原则的提出 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在对非投资融资中谋取政治私利。 A. 意在建立睦邻友好的外交关系 B. 有利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C. 说明非洲在国际上影响力扩大 D. 加速了非洲殖民统治瓦解 【答案】B 【解析】“五不”原则反映了中国在新时期平等交往、互惠互利的精神,这一原则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故选B;中国与非洲不相邻,排除A;中国提出“五不”原则与非洲在国际上影响力无关,排除C;非洲殖民体系早已经瓦解,排除D。 16.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共同反对“台独”,促进统一。可见,海峡两岸稳定的政治基础是 A. “一国两制”的构想 B. “一个中国”的原则 C. “和平统一”的方针 D. “政治协商”的制度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针对台湾提出的,“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维护两岸的共同政治基础,故选B;AC项的说法不准确,不属于两岸稳定的政治基础,排除;“政治协商”是统一战线政策,与材料无关,排除D。 17.伯里克利在某次演讲中说道:“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改革举措是 A. 按照财产多寡划分自由民等级 B. 制定“陶片放逐法” C. 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选区 D. 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答案】D 【解析】根据“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可知,材料表明伯里克利意在加强雅典的民主制,D项属于伯里克利改革的内容,故选D;A是梭伦改革内容,BC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排除。 18.下表是不同时期罗马法的相关内容。这反映了罗马法 时间 内容 公元前445年 废除贵族和平民不得通婚的禁令 公元前367年 确立两名执政官执政的制度 公元前320年 要求执政官中必须有一名为平民 A. 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B. 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 C. 蕴含了自然法的精神 D. 打破了贵族统治的局面 【答案】C 【解析】根据“废除贵族和平民不得通婚的禁令”“两名执政官执政”“执政官中必须有一名为平民”可知,材料体现了自然法公平理性的精神,故选C;罗马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点,但材料并未体现,排除A;B项材料无法体现,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19.1701年,英国颁布《王位继承法》,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并且把包括王位继承和大法官的任命等重大问题的决定都掌握在议会手中。这一法令的颁布 A. 激化了国王和议会的矛盾 B. 调整了中央权力机构 C. 进一步扩大了议会的权力 D. 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议会的权力进一步强化,国王的权力进一步受到限制,故选C;国王和议会矛盾并未因此而激化,排除A;材料并未涉及中央权力机构的调整,排除B;“光荣革命”后,国王还保留着行政权,1721年责任内阁制的建立,国王行政权被剥夺,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排除D。 20.源于英国乡村的自治传统造就了北美地区民主发育的沃土;包含民主精神的清教教义推动民主思想的发展;法国的启蒙思想对北美革命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可以用来说明美国 A. 建国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 B. 照搬了欧洲的民主制度 C. 近代政体创建具有优越性 D. 坚持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答案】A 【解析】根据“英国乡村的自治传统造就了北美地区民主发育的沃土”“清教教义推动民主思想的发展”“启蒙思想对北美革命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可知,材料说明美国建国的思想基础有深厚渊源,故选A;美国没有照搬欧洲的民主制度,排除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是由殖民地过渡来的,排除D。 21.钱乘旦在谈到法国的政治制度时说:“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法兰西共和国的真正起始!”法国确立共和制的根本原因是 A. 共和党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B. 法国启蒙思想的深入开展 C. 法国大革命的巨大推动力 D. 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答案】D 【解析】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城市居民开始更多的接受共和思想,皇权思想也逐渐消退,故选D;法国“一票共和”,表明共和党并不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排除A;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的标志是1875年宪法的颁布,促使该宪法颁布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发展,BC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22.1871年4月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任免帝国首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可决定其免职”“皇帝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这些规定说明德国 A. 尚未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B. 拥有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 C. 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 社会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 【答案】C 【解析】根据“皇帝任免帝国首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可决定其免职”“皇帝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可知,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很大的权力,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选C;德国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标志着德国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建立,排除A;B项符合史实,但材料没有相关信息,排除;材料未涉及德国的社会结构问题,排除D。 23.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美国掀起了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反共、排外运动;而此时,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开始了“清洗内部敌人”的运动。这表明 A. 意识形态的对立加剧 B. 美苏争霸局面开始出现 C. 两极格局形势复杂化 D. 两大军事集团正式建立 【答案】A 【解析】材料显示美国掀起“反共、排外运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开展“清洗内部敌人”,表明意识形态的对立加剧,A正确;美苏争霸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排除B;1955年“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两极格局也最终形成,排除CD。 24.如图是某学者对苏联解体后世界形势认识的示意图。该学者意在说明 A. 两极格局下美国仍居优势地位 B. 世界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C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逆转 D. 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答案】B 【解析】图示信息很明显反映的是苏联解体后形成的“一超多强”格局,故选B;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排除A;图片所示“一超多强”的局面有利于推进多极化的进程,排除C;D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察举”是汉代一种新的选官形式。当时针对岁举中出现的“选举不实”等现象,对官吏进行严格“考校”,通过监察、举助、弹治,严厉惩治不称职官吏,“举吏不实”也成为罪名。“举非其人,并正举主之罪”,即推荐者也必须承担责任。民间谣谚等社会舆论对选官腐败现象的谴责,也对社会政治生活有积极的影响。 ——摘编自王子今《两汉防范选官腐败的历史镜鉴》 材料二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使得社会各阶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官僚队伍,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科举制开始于隋文帝开皇七年,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评价中国的科举制:“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街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摘编自谢宝富《科举制的是是非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察举制的具体做法,并概括汉代解决“选举不实”问题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国古代的科举制。 【答案】(1)做法: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 措施:对所选官吏严格“考校”,防止“选举不实”;明确推荐者的责任;通过多种形式,严惩渎职官吏;注重社会舆论对选官腐败现象的谴责。 (2)简评:积极性: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是相对公平公正的选官方式;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促成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等等。消极性:助长了功利主义读书观;不利于培养读书人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 【解析】(1)做法:根据所学可知,察举制是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措施:根据“对官吏进行严格‘考校’”得出对所选官吏严格“考校”,防止“选举不实”;根据“推荐者也必须承担责任”得出明确推荐者的责任;根据“通过监察、举助、弹治,严厉惩治不称职官吏”得出通过多种形式,严惩渎职官吏;根据“民间谣谚等社会舆论对选官腐败现象的谴责”得出注重社会舆论对选官腐败现象的谴责。 (2)简评:积极性:根据“使得社会各阶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官僚队伍”得出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根据“使得社会各阶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官僚队伍”得出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根据“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得出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根据“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得出促成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等等。消极性:根据“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得出助长了功利主义读书观,不利于培养读书人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共中央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这次会议还做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调整,强调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一切愿意为共产主义主张而奋斗的人,无论出身如何,都可以入党。 ——摘编自安振华《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 材料二 在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全国抗日浪潮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36年7月13日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表示要“御侮救亡”。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指示,指出:“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并随时准备派代表与国民党谈判。”同年12月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的策略。通过谈判,蒋介石表示停止“剿”共,一致抗日。 ——摘编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大辞海》 材料三 为着取消敌人的阴谋之借口,为着解除一切善意的怀疑者之误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有披沥(注:开诚相见,尽所欲言之意)自己对于民族解放事业的赤忱之必要。因此,中共中央再次郑重向全国宣言: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摘编自国民党中央通讯社1937年9月22日公布的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公布《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3)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制定政策时所依据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答案】(1)变化: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 原因:民族矛盾加剧;蒋介石调整对外政策,表示“御侮救亡”;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确立。 (2)历史背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民党抗战态度的转变;淞沪会战爆发,国民政府受到严重威胁;中国共产党积极主张合作抗日。 意义:国共合作最终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推动了全民族团结抗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核心:实事求是。 【解析】(1)变化:根据“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得出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原因:根据“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得出民族矛盾加剧;根据“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表示要‘御侮救亡’”得出蒋介石调整对外政策,表示“御侮救亡”;根据“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并随时准备派代表与国民党谈判”得出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确立。 (2)历史背景:结合所学,可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民党抗战态度的转变、淞沪会战爆发,国民政府受到严重威胁、中国共产党积极主张合作抗日等角度分析总结。意义:结合所学,可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推动全民族团结抗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等角度总结回答。 (3)核心:综合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制定政策时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19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下这句名言,把人类的解放事业寄托于无产阶级身上。23年后,这个“幽灵”在法国巴黎让世人更清楚地认识了她的力量。俄国十月革命通过武装斗争,率先在资本主义世界打开了一个缺口,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观察上面四幅图片,就其中两幅或多幅图片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示例一图1、图2观点:工人运动的发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说明: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政治和经济上的不平等加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发生三大工人运动,打击了资产阶级,显示了无产阶级的力量,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奠定了阶级和实践基础;空想社会主义等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以后,国际工人运动形成了不可抗拒的潮流。 示例二图2、图4观点:马克思主义由理想成为了现实。 说明:随着一战的进行,俄国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列宁主义,并以此作为俄国革命的指导思想;1917年11月6日 ,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树立了榜样。 (注:示例仅作为评分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如学生有其他答案且符合题意亦可) 【解析】 可选取图1、图2,提出观点:工人运动的发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说明:结合所学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可从工业革命的开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欧洲发生三大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奠定了阶级和实践基础;空想社会主义等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等分析说明。可选取图3、图4,提出观点马克思主义由理想成为了现实。说明:结合所学从十月革命的过程和意义进行分析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