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23讲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改革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23讲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改革教案

第23讲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改革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2014·课标全国Ⅰ,34)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特点 ‎2.(2013·课标全国Ⅰ,35)苏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80年代改革的比较 ‎“斯大林模式”‎ ‎1.(2016·课标全国Ⅱ,34)斯大林模式下的工业化成就 ‎2.(2015·课标全国Ⅱ,34)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及弊端 ‎3.(2013·课标全国Ⅱ,33)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 ‎4.(2013·课标全国Ⅱ,35)斯大林经济模式的形成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2017·课标全国Ⅰ,3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2.(2017·课标全国Ⅱ,35)《赫鲁晓夫》回忆录的史学价值 ‎3.(2017·课标全国Ⅲ,34)苏联农业政策的变化 考点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教材补充 ‎『史论观点』 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比较 列宁从俄国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行新经济政策,培育农贸市场,逐步引导农民走合作社的道路。邓小平沿着列宁的思想,首先在农村推行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经济,从而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 ‎——刘秀红《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之比较》‎ 考点二 斯大林模式 教材补充 ‎『历史概念』 集体农庄 它是十月革命后,苏联劳动农民自愿组成的集体经济组织。集体农庄的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庄员所有。土地国家所有,由农庄永久使用。集体农庄实行按劳分配,并允许庄员经营规定的宅旁园地和家庭副业。‎ ‎『史论观点』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影响 通过实行全盘的农业集体化,苏联政府终于能够像在工业领域一样,以指令性的计划控制农业生产,保证能够从农业中获取足够的资金来支持苏联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农业的投入长期不足,导致了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滞后。农业问题越来越成为苏联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考点三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教材补充 ‎『历史概念』 物质利益原则 是社会主义经济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要求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和经营中,实行统筹兼顾,实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三者结合,使每个经济单位和劳动者从自身物质利益上关心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史论观点』 苏联解体的原因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没有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的特殊性,错误地认为资本主义进入最后灭亡的总危机阶级,改变了列宁时期极其有益的探索,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最终导致苏联的剧变。‎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巧学妙用]‎ ‎[思维导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易错易误] 新经济政策不是发展资本主义 新经济政策是将发展资本主义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它是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在部分企业中,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从而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深化理解]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深化理解] 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 [图示识史] 巧记斯大林模式 ‎[漫画解史]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该漫画揭示出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发展失衡。‎ ‎【漫画寻史】 种植玉米运动 ‎★赫鲁晓夫改革提倡垦荒,盲目开展种植玉米运动,体现了改革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思维导图]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和挫折 ‎[图说历史] 苏联三次改革的特点 ‎[自主学习答案]‎ 考点一 ①余粮征集制 ②国家分配 ③强制劳动 ④暴动 ⑤政治危机 ‎⑥固定的粮食税 ⑦私人小企业 ⑧自由贸易 ⑨社会主义 考点二 ①集体所有制 ②指令性 ③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考点三 ①玉米 ②物质利益 ③经营自主权 ④军备竞赛 ⑤公有制 ⑥重工业 考法1 史论阐述类——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作用 ‎【考题1】 (2014·课标全国Ⅰ,34)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答案 D ‎『』‎ ‎★明立意 从新经济政策的特点角度考查史料实证。‎ ‎★抓关键 “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与新经济政策中允许外国资本家来经营本国企业的做法相似。‎ ‎★清误区 本题属于文字信息类试题,难度适中。考生容易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确立这一历史史实认知不清,1936年,苏联才正式确立计划经济体制,B项“突破”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 ‎『』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1)所有制形式:允许私有制的存在,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 ‎(2)分配形式:实行按劳分配。‎ ‎(3)流通领域:允许自由贸易。‎ ‎(4)过渡方式:按经济规律办事,从直接过渡转变为逐步过渡。‎ ‎(5)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向社会主义过渡。‎ 考法2 史料主旨类——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及意义 ‎【考题2】 (2016·课标全国Ⅱ,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答案 B ‎『』‎ ‎★明立意 从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 ‎★抓关键 理清一个变化:“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到“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 ‎★清误区 本题属于因果关系类试题,难度较小。在30年代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考生误认为吸引美国人的是苏联受经济危机的破坏小,而题干史料强调的是一五计划前后美国人的不同认识。‎ ‎『』 斯大林模式的意义 ‎(1)建立和巩固了苏联社会主义成果。‎ ‎(2)开辟了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生产力发展,建成社会主义强国。‎ ‎(3)为打败法西斯,夺取卫国战争胜利作出贡献。‎ ‎(4)扩大了苏联社会主义的世界影响,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考法3 史料主题类——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史料一 下表是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大事年表。‎ 年份 事件 ‎1929年 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专门设立外国咨询局,负责引进技术工作;10月签订70多个外国技术援助协议 ‎1930年 联共(布)十六大通过“进一步推广……聘请外国工程师、技师和熟练工人的做法”的决议 ‎1931年 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3销往苏联 ‎1932年 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联工作的外国专家近2 000人,技术人员10 000多人;共派遣2 000多人次出国考察、学习,购买外国技术书刊 ‎1933年 苏联和美国正式建交;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与外国签订“技术援助协议”124个 ‎1934年 苏联加入国际联盟 ‎——据《苏联经济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整理 史料二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其特点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以增强国防实力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钱乘旦等著《世界现代化进程》‎ ‎『』 ‎ ‎(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10分)‎ 提示 条件:创造了稳定宽松的国际环境;提供了设备、技术、资金和人才;证明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可行性,有利于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强化。‎ ‎(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的特点。(15分)‎ 提示 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工业化模式过度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导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具有高度的独立自主性。『』 根据史料一关键信息可知,经济大危机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稳定宽松的国际环境,提供了技术、设备、资金、人才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强化创造了条件。根据史料二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特点是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利益、具有高度的独立自主性等。‎ ‎『』 苏联与西方国家工业化道路的不同及原因 ‎(1)不同 ‎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 ‎②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高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的。‎ ‎③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消灭了剥削阶级,所以没有阶级分化,而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阶级分化。‎ ‎(2)原因 ‎①社会制度不同。苏联是社会主义制度,西方国家是资本主义制度。‎ ‎②社会历史进程不同。资本主义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进程,苏联工业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次试验。‎ ‎③起步的经济基础不同。苏联的工业化是在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薄弱、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进行的。‎ ‎(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陕西榆林质检)“我们处于空前未有的破产状况,我们不得不在大战之后又承受一系列内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任何其他可能性,而只有立即实行最大限度的垄断。”列宁这番话主要针对的是(  )‎ A.余粮征集制的实行 B.固定粮食税的实行 C.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D.土地国有化的实行 解析 据材料“我们不得不在大战之后又承受一系列内战,……而只有立即实行最大限度的垄断”可知这与苏俄内战时期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关,列宁这番话主要针对的是余粮征集制的实行,故A项正确。‎ 答案 A ‎ ‎2.(2018·江西赣州模拟)1920年末至1921年初,农民暴动席卷西西伯利亚、坦波夫省和沃罗涅日省、伏尔加河中游地区、顿河流域、库班、乌克兰和中亚等地。到1921年有50多起大规模农民起义发生,几乎没有一个省份不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所谓的“盗匪”。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是(  )‎ A.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 B. 苏俄国内战争加剧了社会矛盾 C.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到反动派蛊惑 D. 余粮征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苏俄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暴动,反映了农民的不满;农民不满的原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实行余粮征集制对农民的剥夺,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故选D项。材料强调农民暴动,‎ ‎ 而不是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A项错误;不是国内战争加剧了社会矛盾,而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社会矛盾,B项错误;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社会矛盾,发生农民暴动,C项错误。‎ 答案 D ‎3.(2018·海南海口调研)苏俄共产党员科尔恰什金曾说道:“两年多来,人民在苏维埃制度下忍饥挨饿,而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投奔并将投靠邓尼金和高尔察克,从而延长国内战争。”这反映出(  )‎ A.德国军队大举入侵苏俄领土 B.政府的继续参战造成了粮荒 C.新生苏维埃政权隐藏着危机 D.农业集体化政策出现了失误 解析 材料“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反映出苏俄内战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农民利益,农民有可能投靠叛乱势力,新生苏维埃政权隐藏着危机,故C项正确。‎ 答案 C ‎4.(2017·黑龙江哈尔滨质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包括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尝试。列宁一度认为,旧的俄罗斯经济,可以直接过渡到按共产主义原则进行国家生产和分配。但实践使列宁认识到这是行不通的,于是列宁领导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这种新政策(  )‎ A.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战胜危机 B.利用市场规律恢复和发展经济 C.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为主要特点 D.完成了农业向集体化的转变 解析 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战胜危机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规律恢复和发展经济,故B项正确;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为主要特点的是斯大林模式在工业上的表现,故C项错误;完成了农业向集体化的转变是集体农庄实行的结果,故D项错误。‎ 答案 B ‎5.(2017·山东菏泽模拟)1917年,列宁指出,俄国存在农民经济、小商品生产、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到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时,列宁重申了这一观点。这表明苏俄(  )‎ A.已经重新定义私有经济的作用 B.并未对战时共产主义予以否定 C.国民经济已经恢复到战前水平 D.向社会主义过渡完全宣告失败 解析 据材料“1917年,列宁指出,俄国存在农民经济、小商品生产、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到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时,列宁重申了这一观点”这五种经济成分中,四种存在私有成分,故选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项错误;材料中也没有涉及国民经济已经恢复的问题,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D项错误。‎ 答案 A ‎6.(2018·河南郑州检测)1927年前后,俄罗斯联邦集体农庄与个体农庄每100俄亩(约1.09平方千米)的装备对比如下表所示:‎ 播种机(台)‎ 收割机(台)‎ 役畜(头)‎ 集体农庄 ‎2.2‎ ‎2.07‎ ‎13.78‎ 个体农庄 ‎0.356‎ ‎0.689‎ ‎17‎ 这说明与个体农庄相比,俄罗斯联邦的集体农庄(  )‎ A.顺应了所有制改革的要求  B.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C.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D.基本完成农业机械化 解析 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表中数据表明,俄罗斯联邦集体农庄与个体农庄相比,机械化水平更高,这说明集体农庄顺应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故C项正确。‎ 答案 C ‎7.(2018·河南开封模拟)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指出:“我们的工业和我们的经济现状决定暂时不能不向农民征收这种额外税……我们的政策应当是逐渐缩小这种‘剪刀差’……从而在几年以后完全取消对农民的这种额外税。”这一表述的主要意图是(  )‎ A.强调不均衡发展工业、农业的正确性 B.强调苏联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紧迫性 C.指出推行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的必要性 D.说明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紧迫性 解析 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的工业和我们的经济现状决定暂时不能不向农民征收这种额外税”,说明苏联为发展工业而对农民征收额外税;“我们的政策应当是逐渐缩小这种‘剪刀差’……从而在几年以后完全取消对农民的这种额外税”,说明斯大林认为工业化实现后才能取消额外税。材料表明斯大林在为优先发展工业而牺牲农业极力辩护,故A项正确。B、C两项在材料中均不能体现。D项误读材料。‎ 答案 A ‎8.(2017·山西太原高三模拟)1933~1934年苏联粮食产区的小麦交售价格是每公斤3.2~9.4戈比,而每公斤面粉的零售价格是35~60戈比。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 A.抵制欧美国家农产品倾销    B.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C.实施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    D.城乡间经济交流频繁 解析 题干没有体现粮食进口的信息,故A项错误;苏联是1936年确立计划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题干信息表明通过粮食交售价格与面粉销售价格的差价,获取资金发展工业,故C项正确;“城乡间经济交流频繁”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C ‎9.(2018·江西九江“十校”联考)这一体制的关键问题是教条主义地理解、照搬马克思主义,没有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忽视苏联社会发展阶段的落后状态,盲目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在经济上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上忽视民主。这一体制(  )‎ A.是取得国内战争胜利的保障 B.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C.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D.开创了全新的工业化模式 解析 ‎ 斯大林模式实行计划经济,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开创了与西方不同的工业化模式,故选D项。取得国内战争胜利的保障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以小生产者为主的苏俄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C项错误。‎ 答案 D ‎10.(2018·陕西咸阳调研)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小资产阶级是大资产阶级的萌芽。这些观点(  )‎ A.实质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 B.与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一致 C.直接推动了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淡化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 解析 据材料中,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可以看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借鉴资本主义成分,而固守自己的理论,故A项正确;材料中与列宁新经济政策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1936年苏联颁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标志斯大林模式的建立,所以材料不是直接促成,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强化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故D项错误。‎ 答案 A ‎11.(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1956年,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尽管十月革命后已经有39年,战争结束也有11年了……改善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是完全必要的……瞧瞧集体农庄的庄园,各个集体农庄庄员的庭院吧——一无所有。”针对此现象,当时的苏联政府(  )‎ A.加强了对农业部门的管理 B.推行固定的粮食税 C.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D.采用市场手段调节农业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50年代苏联集体农庄没落,农民生活水平低下。为此,赫鲁晓夫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推广种植玉米,故C项正确。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政府放宽了对农业部门的管理,故A项错误;“固定的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而新经济政策此前已被取消,故B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时期,采用市场手段调节农业,故D项错误。‎ 答案 C ‎12.(2017·山东青岛统测)二战后苏联实际上并没有加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苏联经济主要还是在苏联和东欧那个小范围里循环,经济慢慢停滞下来。苏联在全球化浪潮中并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相反被边缘化了。苏联被边缘化(  )‎ A.根源于两极对峙格局  B.西方和平演变的结果 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D.苏联改革的失误所导致 解析 苏联在斯大林去世之后,虽然其后几位领导人都对这种僵化的“斯大林体制”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改革,但都未能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最终致使苏联被日益边缘化,故选D。苏联长期游离于世界大市场之外是由于其长期推行高度集中和排斥市场货币关系的“斯大林体制”,而非根源于两极对峙,A项错误;西方的“和平演变”是导致苏东剧变重要的外部原因,但并非是苏联被边缘化的原因,B项错误;苏联的边缘化与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并没有直接的关系,C项错误。‎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7·湖北荆州模拟)(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3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告农民书》说:“今后,粮食征收制废除,代替它的是对农产品的实物税。实物税会少于粮食征收制的数额。”同年,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提出:在保持土地国有化的前提下,巩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并给农民以选择土地使用形式的自由。1922年5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准许土地的劳动出租(土地使用权的临时转让)和辅助性地使用雇佣劳动。同年10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通过《土地法典》,进一步放宽了土地的出租期限和使用雇佣劳动的范围,把租佃土地的期限延长到12年,并允许在承租土地上使用雇佣劳动力。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要找到我们用很大的力量才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以外,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 ‎——摘自王斯德《20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二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政府与有关农场主个别签订自愿缩减耕地面积的合同,停耕的土地作为国家的租地,付给农场主租金;停耕地部分所减少的产量,由政府付给农场主货币作为补偿。政府通过同农产品加工商签订销售协议,并以1910~1914年的工农产品价格水平(称为平价)作为农产品支持价格的标准,以维护农产品价格。据统计,1932~1935年,美国政府直接拨款支付给农场主的费用高达15亿美元,政府同时缩减了数千万英亩耕地。‎ ‎——摘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对苏俄农业发展的主要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15分)‎ 答案 (1)影响:减轻农民负担,给予农民一定的土地使用权,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允许土地转让和雇佣劳动,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集约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加强工农业生产联系,有利于推动城乡经济互动,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10分)‎ ‎(2)相同:都尊重经济规律的客观作用;都注重了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都有效缓和了农业生产危机。(6分)‎ 不同:①背景和目的不同:前者是基于粮食产量不足,目的在于增加粮食生产;后者是因为粮食生产相对过剩,目的在于压缩生产规模,稳定农产品价格。(3分)‎ ‎②手段不同:前者主要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引导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后者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和财政支持,干预生产规模和产品价格。(3分)‎ ‎③性质不同:前者维护小农的利益,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巩固了工人阶级政权;后者维护大农场主的利益,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维护了资产阶级统治。(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14.(2017·江西调研)(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1928~1980年苏联居民的阶级(阶层)构成(%)‎ ‎    年份  ‎ 阶层    ‎ ‎1928‎ ‎1939‎ ‎1959‎ ‎1970‎ ‎1975‎ ‎1979‎ ‎1980‎ 工人和职员 ‎ ‎17.6‎ ‎50.2‎ ‎68.3‎ ‎79.5‎ ‎82.9‎ ‎85.1‎ ‎87.9‎ 工人 ‎ ‎12.4‎ ‎32.5‎ ‎48.2‎ ‎56.8‎ ‎60.9‎ ‎60.0‎ ‎61.7‎ 职员 ‎ ‎12.4‎ ‎17.7‎ ‎20.1‎ ‎22.7‎ ‎22.0‎ ‎25.1‎ ‎26.2‎ 集体农民 ‎ ‎2.9‎ ‎47.2‎ ‎31.4‎ ‎20.5‎ ‎17.1‎ ‎14.9‎ ‎12.1‎ 个体手工业 ‎ ‎74.9‎ ‎2.6‎ ‎0.3‎ ‎0.0‎ ‎0.0‎ ‎0.0‎ ‎0.0‎ ‎(注:1928年,苏联尚有4.6%的地主。资料来源:贾春增、辽宁社科院社会学所《阶级、阶层及社会流动》等整理)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苏联居民的阶级(阶层)构成及其变化进行探讨。(12分)(要求:至少形成一个观点,并史论结合进行概括分析,史料与史实要相互印证)‎ 解析 首先,提出观点:苏联居民的阶级(阶层)构成反映了一定时期苏联政治、经济、社会等状况,而所学知识主要侧重于苏联的经济方面,所以所提观点要围绕经济方面;苏联阶级(阶层)的变化则反映了苏联经济结构和制度的变化,围绕苏联居民的阶级(阶层)构成及其变化,提出一个具体的观点。然后,对苏联居民的阶级(阶层)构成及变化进行探讨,结合所学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等知识,分析对应的经济结构和制度变化的原因,并分析这种构成及变化对苏联的经济建设、苏联的解体所起到的作用。‎ 答案 示例 观点1:苏联工人和职员比重持续增长,第二产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主导。(2分)1928~1939年,苏联工人及职员人数大幅度增长,是国家片面发展重工业并实现工业化的结果。(3分)苏联工业化取得了突出成就,但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相对滞后,国民经济畸形发展;(3分)形成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重工业与轻工业、军用工业与民用工业等结构性矛盾,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导致苏联社会矛盾的尖锐。(4分) ‎ 观点2:苏联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畸形发展。(2分)苏联工人和职员增长迅速,表明工业化、城市化成就显著;(2分)集体农民在1939年有较大增长,地主阶级被消灭,表明农业集体化得以实现;此后集体农民持续下降,表明苏联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3分)但苏联片面重视重工业、军事工业,最终导致国民经济畸形发展,(2分)激化了工人与农民、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重工业与轻工业、第二产业与第一、三产业等矛盾,成为苏联解体的内在隐患。(3分) ‎ 观点3:苏联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地位,个体经济很快被消灭。(2分 ‎)苏联推行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形成了公有制、集体所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单一所有制结构。(3分)公有制经济中,工业经济不断扩张,农业经济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提高了苏联的工业化程度。(3分)但由于缺乏多种所有制经济作为补充,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滞后;(2分)这些结构性矛盾和产业结构的缺陷,后来虽然有所改革,但未从根本上解决,最终导致苏联社会矛盾尖锐,最终引发苏联解体。(2分) ‎ ‎(示例只作为评卷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依据。学生答题时,言之有理,论之有据,酌情给分。但本大题学生总得分不得超过1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