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练习: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综合检测(一)
单元综合检测(一) (时间:45 分钟,分值: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2019·豫西名校高一联考)“祈谷”是商周时期专门祭祀上帝祈求农业丰收的祀典。 周朝时,籍田、亲蚕等“祈谷”之礼已充分制度化。秦汉时期,逐步建立起以祭祀农神和籍 田为中心的农事祀典制度。这反映出( ) A.商周政制在后代被严格遵从 B.重农抑商从商周始一直推行 C.古代社会经济以农桑为主体 D.敬天法祖思想始终根深蒂固 解析:选 C。根据周朝时“祈谷”之礼已充分制度化以及秦汉时期“逐步建立起以祭祀 农神和籍田为中心的农事祀典制度”可知,周朝时期和秦汉都非常重视“祈谷”活动,而“祈 谷”是古代中国祈求农业丰收的祀典,说明古代社会经济以农桑为主体,故选 C 项。 2.(2019·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一期中)北宋以后,北方水利工程项目日趋减少,南 部各省如江苏、浙江、福建则快速增加,甚至明代的湖南与云南也增加了许多水利工程。关 于上述变化的正确解读是( ) A.显示政府对南方农业生产的重视 B.可看出粮食作物生产重心的转移 C.水利工程大多位于人口迁出地区 D.上述省份都是工商业发达的地方 解析:选 B。北宋以后北方经济发展缓慢,水利工程减少;南方各省包括后来明代的湖 南、云南等地农业经济发达,从而导致水利工程的增多,可见北宋以后粮食作物生产重心的 转移,故答案为 B 项。 3.(2019·洛阳高一统考)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 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 ) A.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C.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D.都实行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 解析:选 C。商周时期,生产力低下,实行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铁犁 牛耕出现,小农经济发展,两种耕作方式均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故选 C 项。 4.(2019·桂林高一联考)先秦典籍《周礼·考工记》中载:“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发 明)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天有时, 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手工业( ) A.有独特的工艺造物文化 B.推崇行业间的分工协作 C.工匠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D.注重对生产工具的改进 解析:选 A。“有独特的工艺造物文化”与材料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 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相符,故选 A 项。材料信息不能体现行业间的分工协作,B 项 错误;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工匠地位低,C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生产 工具的改进,D 项错误。 5.(2019·汉中高一质检)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 确的是( ) A.图一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 B.图二可作为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 C.图三反映了东汉时期地方政府对水利灌溉工具的重视 D.图四是西汉海昏侯发行的五铢钱 解析:选 B。素纱单衣是西汉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历经两千年仍完整无缺,反映出汉代 丝织业的高超工艺,故选 B 项。司母戊鼎是商代青铜器,A 项错误;水排是冶铁工具,并 非灌溉工具,C 项错误;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铸五铢钱,D 项错误。 6.(2019·四川四市高一联考)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 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 ) A.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B.家庭手工业注重面向市场 C.世俗拜金主义之风盛行 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 解析:选 B。据材料“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可知,当 时江南地区家庭手工业注重面向市场,故选 B 项。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A 项错误;材料“‘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只能说明农户重视商业利润,但不能说拜金, C 项错误;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表现是出现雇佣劳动,材料中没有涉及这一生产关系,D 项错误。 7.(2019·佛山高一质检)战国城市有固定的产品交易场所——市。据史书记载,“市” 上有金铺、粮铺、珠宝玉器铺、绸布铺、皮铺等,促使城市手工业竞相为“末作奇巧”,生 产“悦在好玩”之品。此记载表明当时( ) A.工商业以迎合贵族的需要为主 B.手工业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C.私有制促成手工业兴盛 D.从事商业利润丰厚 解析:选 A。由材料“城市手工业竞相为‘末作奇巧’,生产‘悦在好玩’之品”,可 知工商业以迎合贵族的需要为主,故选 A 项。从材料看,商业促成了手工业的精巧,B 项 错误;材料与私有制无关,C 项错误;材料未反映商业利润问题,D 项错误。 8.(2019·赣州高一期末)《燕翼诒谋录》记载:“东京相国寺乃瓦市(指临时设立的集 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正房对面和两侧的小屋子)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 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由此可知,宋代东京( ) A.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B.城市治安出现了混乱 C.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D.政府重视商业税征收 解析:选 C。材料“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 由于此”说明城市经济职能增强,故选 C 项。 9.(2019·湛江高一期末)2000 年前后,多位学者到徐闻县考察,发现汉代“万岁”瓦 当、汉墓等文物遗存,结合古代文献记载,你认为徐闻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最早可以 从哪个朝代开始( ) A.夏朝 B.西汉 C.宋朝 D.清朝 解析:选 B。在徐闻县发现了汉代“万岁”瓦当、汉墓等,说明汉代的时候就已经有海 上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所以最早可以从西汉开始,故选 B 项。 10.(2019·龙岩高一期末)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宋朝初年采取“田 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便出现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 辟”的景象。这表明宋朝的土地政策( ) A.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导致了社会矛盾急剧恶化 D.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力役 解析:选 A。材料反映了宋代不抑土地兼并带来经济发展的景象,由此可知允许土地私 有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故选 A 项。材料反映的是人口增长、农业发展,没有体现商品 经济发展,B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土地私有带来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没有体现其导致社 会矛盾恶化,C 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人口增加和农业发展,没有体现农民赋税减轻,D 项 错误。 11.(2019·中原名校高一联考)下表是摘引自古代史书中有关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些历史 叙述。据此可得出的共同结论是( ) 出处 论述 《后汉书》 杜诗“迁南阳太守……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 百姓 便之……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 《汉书·元帝纪》 “以三辅、太常、郡国公田及苑可省者,振业贫民。赀不满千钱者赋贷 种、食”;“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赋” 《汉书·文帝纪》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A.汉代政府推行轻徭薄赋 B.汉代区域农业发展不平衡 C.汉代政府实施重农政策 D.汉代手工业技术获得发展 解析:选 C。“铸为农器”“勿租赋”“亲率群臣农以劝之”,都反映出汉代政府实施 重农政策,故选 C 项。材料杜诗“铸为农器”,强调的是提高耕作技术,与汉代政府推行 轻徭薄赋无关,A 项错误;材料杜诗“铸为农器”,强调的是提高耕作技术,与汉代区域农 业发展不平衡无关,B 项错误;材料汉元帝“勿租赋”,强调的是推行轻徭薄赋,与汉代手 工业技术获得发展无关,D 项错误。 12.(2019·淮安高一期末)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一段描述:“在广州,外人也 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 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段描述反映清政府( ) A.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B.绝对禁止中外贸易 C.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选 D。清政府对外贸易中的种种限制,反映出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选 D 项。材料描述了清政府对广州十三行外国商人的规定,与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无关,A 项错 误;材料中清政府对外贸易政策,是限制而非绝对禁止中外贸易,B 项错误;材料中清政府 的规定与重农无关,C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6 分,共 52 分) 13.(2019·景洪高一期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 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 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 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 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雍正皇帝 材料四 《苏州府志》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状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 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吴县志》记载清代苏州情况是:“各账房除自行设机督织外,大都以经纬交与织工, 各就织工居处雇匠织造,谓之机户。” 《清稗类钞》记载:“(账房)散放丝经,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 《凤麓小志》记载:“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恃账房为生。” 《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 力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指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5 分) (2)根据材料二、三,比较一下黄宗羲的观点和雍正皇帝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 (5 分) (3)材料四主要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反映的本质是什么? (10 分) (4)材料三中雍正皇帝的观点对材料四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6 分) 解析:(1)图一反映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图二反映农耕的模式,图三反映“男耕女织” 的经营方式,据此分析归纳即可。(2)由材料二中的“盖皆本者”可知黄宗羲认为农工商皆 为本,由材料三中的“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可知雍正皇帝认为农业为本, 商业为末。(3)首先,由材料四中的“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可知材料所述现象;其次, 由现象归纳本质。(4)材料三中雍正皇帝的观点“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是“重 农抑商”政策的强化,据此分析其作用。 答案:(1)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一种自然经济形态。 (2)黄宗羲认为农工商业皆为本业;而雍正皇帝认为农业为本业,工商等业皆为末业。 (3)现象:苏州地区纺织业较发达,机户和工匠之间存在着雇佣关系。 本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4)“重农抑商”政策维护了自然经济的稳定,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14.(2019·南京高一调研)坊市制是中国古代官府对城区规划和市场管理的制度。它在 中国历史上存在达千年之久,其变迁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代坊市制进一步完善,汉代长安城内“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 别隧分,人不得顾,车彖得旋,阗城溢郭,傍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唐代达 到了顶峰,诗人白居易描述了坊市制下长安城整齐划一的概貌:“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 如种菜畦”。市、坊严格分开并将居民区用围墙圈起来,实行坊里邻保制、按时启闭坊门制、 宵禁制等有利于加强对城市居民的管理和控制。……政府还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忽略了各地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唐律疏议》规定:“凡官私斗、 秤、度尺,每年八月诣寺校印署,无或差谬,然后听用之。”“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 行滥、短狭而卖者,各杖六十;得利计赃重者,计利准盗窃论。贩卖者,亦如之”。 ——摘编自肖建乐 《唐代坊市制度及其历史定位》 材料二 唐制,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居州县郭内者为坊,郭外者为村,里、村、坊皆 有正。里正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坊正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 ——岑仲勉《隋唐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汉唐时期坊市治理的主要特征。(6 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汉唐时期坊市制度的影响”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20 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解析:第(1)问从时间、空间、监管等方面回答。据材料一“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 如种菜畦”得出空间限制;据材料一“按时启闭坊门制、宵禁制等有利于加强对城市居民的 管理和控制”得出具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据材料一“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和“凡官私 斗、秤、度尺,每年八月诣寺校印署,无或差谬,然后听用之”得出政府严格监管。 (2)结 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首先,明确观点:汉唐时期坊市制度的影响;然后,结合史实从积极影 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坊市制度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答案:(1)特点: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政府监管。 (2)论文 论点 论据 坊市制度的积极影响 有利于城市的治安与稳定;有助于城市整体规划;有利于 维护交易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赋役征收 坊市制度的消极影响 忽略了各地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消费者的实际需要;不 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的自由 结论:坊市制度有双重作用,在前期以积极为主,后期以消极为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