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黑龙江省大庆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共计50分) 本卷共25 小题,每小题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 B.百家争鸣促进了文化的统一 C.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发展与交流 D.文化发展呈现出趋同的特点 2、中国古代的五德终始说,包括土木金火水五行相胜(相克)与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两个系统。作为一种解释王朝更替和历史变易的学说,它用以弥补政权更替中自然证据的不足。根据下图,推断秦、汉两朝的德性应是 A.火德、土德 B.金德、火德 C.水德、土德 D.土德、木德 3、某思想家认为:“亲以厚爱关子于安利而不听,君以无爱利求民之死力而令行。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故母厚爱处,子多败,推爱也; 父薄爱教答,子多善,用严也。”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的治国理念是 A.无为而治 B.礼法并用 C.礼乐仁政 D.严刑峻法 4、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西汉自宣、元以后,任职丞相者共18 人,其中就有14 人以明习经学起家。上述现象 A.是“独尊儒术”的结果 B.表明经学己成为统治思想 C.说明丞相素质得到了提升 D.有助于广大平民参与政治 5、儒学在与佛教、道教的斗争中发现自身的弱点—— 对宇宙本体缺乏系统思考,缺乏思辨色彩,所以有人引佛入儒、引道入儒,儒、佛、道三教合一,产生理学(新儒学)。由此可知理学 A.关注社会现实,提倡忍耐顺从 B.坚信因果轮回,重视气节品格 C.崇尚积极入世,提倡为政以德 D.重视哲学思辨,思考宇宙自然 6、“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绝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心外无理 B.心即理也 C.格物致知 D.发明本心 7、顾炎武谈到:“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这表明顾炎武 A.反对君主专制 B.主张工商皆本 C.倡导经世致用 D.批判程朱理学 8、古书多以绵长的卷轴形式呈现,到宋朝则多为单页,并“作蝴蝶装,直立架中如西书式,糊浆极坚牢”。藏书者也随之显著增多,家藏万卷甚至十万卷者大有人在。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造纸术的改进 B.装订技术的提高 C.印刷术的革新 D.科举制的盛行 9、走一个圆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路”,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就是在宫廷或富贵人家。这反映了中国戏剧 A.,时空自由的特点 B.表演受限制于舞台 C.内容丰富文武兼备 D.象征虚拟的表意性 10、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A.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 B.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 C.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 D.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 11、春秋战国时期,采用了杠杆原理的桔槔得到了普遍应用。隋唐时期,人们发明了类似于不倒翁的行酒令的工具,俗称“酒胡子”。明代利用声音反射原理建造了天坛“ 回音壁”。(如右图所示)这些现象反映了 A.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主要应用于生产 B.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呈现多样性 C.明代科技更加注重总结 D.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偏离了正确方向 12、春秋战国时代的名家代表人之一的公孙龙,有一天骑着一匹白马要进城,该城门的看守官说,依照规定马不可以进城。于是公孙龙就开始他的论证一“白马非马”,最后他说服了守城官,于是就骑着他的(不是马的)白马进城了。下列古希腊哲学家中和公孙龙风格类似的是 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3、 表2 国别 人物 观点或名言 国别 人物 观点或名言 希腊 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中国 孔子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孟子 人之初,性本善 表2 反映出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是 A.都重视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的研究 B.都重视对自然和客观世界的研究 C.都重视对人类自身或人性的研究 D.都重视对人和人的道德品质研究 14、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写道:农民是最好的公民——因为没有太多的财产,所以他们总是忙于生产,极少参加公民大会。……只要从参与政治生活中得不到更多的好处,他们就对参与公共事务和统治国家没有什么兴趣。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主张 A.积极参与政治的公民才是好公民 B.城邦国家只需要少数贤人来管理 C.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利和参会人数 D.根据财产多寡重新划分公民等级 15、当代学者伯尔曼这样评价路德改革的意义:“在路德主义获得成功的地方,教会逐渐地被作为无形的、无政治意义的和无法律意义的东西: 仅有的主权和法律(政治意义上的)是世俗王国或公国的主权和法律。”学者这样评价是因为马丁·路德改革 A.摧毁了宗教神学对西欧人民的精神统治 B.有利于欧洲民族意识和民族国家的形成 C.简化了宗教仪式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得到德意志境内国王和贵族的大力支持 16、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批判宗教神学 C.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 D.促进思想解放 17、 表3 年份 颁奖总数 主要国家 徳 英 法 美 1901〜1920 61 19 8 10 2 1921〜1940 70 17 15 5 11 1941〜1960 88 6 15 0 42 1961〜1980 125 8 21 6 65 1981〜2000 127 14 7 4 72 从表3 《1901~200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获奖人数统计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 B.欧洲国家长期拥有世界科技优势 C.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科技合作加强 D.美国取代欧洲成为世界科学中心 18、英国物理学家奈斯说:“物质的基本粒子其运动不像是铁道上平滑走过的火车,而像是田野中跳跃的袋鼠。”该理论 A.冲破宗教神学束缚 B.揭示宇宙运行规律 C.深化微观世界认识 D.颠覆经典力学体系 19、《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理论反思》中提到:近代流行过“道的文化与器的文化”论调,他们借助《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提法,指出道的文化是形而上的,器的文化是形而下的,形而上的是核心,形而下的是辅助。持这种论调者的意图是 A.坚决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 B.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C.倡导借鉴西方的政治制度 D.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 20、19 世纪90 年代,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下列各项,属于当时梁启超所言的是 A.“变法之本,在育人才……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B.“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 C. “物尽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D.“冲决君主之罗,冲决伦常之罗” 21、1919 年,李大钊发文赞成“由人类以至禽善都有他的生存权,依协合与友谊的精神构成社会本身的法则”的道理,从人类互助进化的过程来看,他认为这是“由个人主义向协合与平等的方面走的一个长路程”1921年,梁漱溟发文,公开打出“东方化”和“新孔学”的旗帜。这反映了 A.新文化运动阵营开始分裂 B.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国的道路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D.保守主义思想在中国迅速发展 22、“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是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目前要注意的是,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上面材料引自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论联合政府》 D.《新民主主义论》 23、下列有关中国科技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反映出中国古代在预测地地震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B.图二反映出中国为和平利用核能做出了卓越贡献 C.图三反映出“文化大革命”促进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 D.图四反映出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4、如下图所示,图示中系列1系列2 和系列3分别代表的可能是 16 世纪巴黎书刊发行情况统计表 A.印刷本总数、神学典籍、古典暨复古作品 B.手抄本总数、神学典籍、科学著作 C.手抄本总数、科学著作、古典暨复古作品 D.印刷本总数、神学典籍、科学著作 25、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这就是英国诗人拜伦笔下的“拜伦式英雄”。这些“拜伦式英雄”的出现反映了 A.光荣革命时代的理性之光 B.启蒙运动时代的梦幻理想 C.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D.电气时代社会的黑暗现实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计50 分) 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际上,哲人们并不把自己看做法国人或欧洲人,而是把自己看做人类的成员。他们试图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他们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人生而自由。然而他自此处处背负着锁链。……人,一旦明白事理,就是自主的;对自身的生存手段,他拥有唯一的决断,他因此成为自己的主人。” ——卢梭《社全契约论》 材料三 “让(英国)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名字灭绝;让我们不是听别人,而是听诚实的公民的话;他们是坦率的、坚定的朋友,是 人类权利和美洲自由的、独立的国家的勇敢的拥护者。” ——潘惠《常识》1776年1月 材料四“每个人,只要他不违反正义法则,就可以完全自由地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身利益,就可以完全自由地以自己勤奋和资本与其他任何人即任何社会阶层的人的勤奋和资本相竞争。君主就完全给免除了一种职责。”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 (1)材料一表明,影响哲人们提出新思想的因素是什么? 这些“哲人们”发现了哪些“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6 分) (2)依据材料二、三、四,结合所学知识,阐明启蒙运动对欧美社会发展的影响。(6 分) 27、(20分) 善观水者,必观其澜。明末清初以来,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一些有识之士,勇立潮头,审时度势,引领时代。下列代表人物的言论所体现的思想作为时代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代表人物 生活年代 言论 顾炎武 1613-1682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日知录》 魏源 1794-1857 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害也。——《海国图志》 陈独秀 1879-1942 本志主旨,固不丰批评时政,青年修养,亦不在讨论政治,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新青年》3卷5号《答顾克刚》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三位代表人物解决社会问题的主张。(12分) (2)根据材料,联系明清以来历史发展的趋势,简析有识之士引领时代的原因。(8分) 28、(18分)2011年10月,随着美国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的离世,一句络帖子迅速走红: “上帝有三个苹果:一个诱感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并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看世界的方式。”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序言里,牛顿写道:理性力学应当是研究任何力所引起的运动和产生任何运动的力的科学。因此,本书被命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因为,自然哲学的一切难题都涉及通过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自然力,再通过这些自然力来解释其他现象。 材料二 爱因斯坦与牛顿的对话(虚拟) 爱因斯坦:你真伟大,你建立了牛顿力学框架体系,相对论中存在的问题都被你指了出来。 牛顿:你比我更伟大,相对论在许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和量子力学一起,已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包容了我的三条运动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 爱因斯坦:你我的理论都有瑕疵。 牛顿:哪有十全十美的理论,大家不用我们的理论,他们没有别的理论可用,圣人、神仙也要犯错误,你我都是凡人,你我的身躯已经融入了自然界,但是,你我的灵魂还留在人间。 ——毛民义:相对论站 材料三 “科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到近代日本翻译西方著作,翻译英文science的时候,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使用。 ——百度名片 (1)材料中被“砸醒”后的牛顿的伟大发现是什么?牛顿的“众多发现”在人类文明史上产生了什么巨大的历史作用?(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力学体系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他们留给人类的“灵魂”是什么?(5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意义的“科学”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6分) 一、选择题 l-5 DCDAD 6-10CCCDA 11-15 BBCBB 16-20 CDCBA 21-25 BBDAC 二、非选择题 26、(12 分) (1)因素: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法则:社会契约论、分权学说等。(6分) (2)启蒙思想引领欧美进入资本主义的全面发展时代。政治上,启蒙思想向封建势力发起猛烈攻击,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基础,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 经济上,提出了自由主义思想,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思想上,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6分) 27、(20分) (1)顾炎武:宋明理学脱离社会现实,明末文风空疏; 提倡崇实致用的学风。 魏源: 西方列强入侵,清廷昧于大势,对西方文明缺乏正确认识;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陈独秀: 民族危机严重,北洋军阀专制统治,民主共和徒有虚名;关注国命存亡,提倡思想启蒙。(12分) (2)趋势: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封建制度衰落,列强侵略不断加深,西学东渐。原因:关注现实,以天下为己任;顺应时代,开拓创新;文化自觉,富于批判精神;才学卓越,善于吸纳其他文明。(8分) 28、(18分) (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作用: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成为17 世纪科学革命的主要成就; 促进了近代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开展与启蒙运动的兴起。(7分) (2) 关系: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与发展。 灵魂:科学探索精神。(5分) (3)政治:进化论成为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思想武器; 经济:利用西方先进科技,发展近代工业,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思想:民主、科学的口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诉求。(6 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