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01)
哈三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 高二学年第二模块考试语文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阅读题(66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天才与灵感 朱光潜 灵感既然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那不就无法可以用人力来解释么?从前人大半以为灵感非人力,以为它是神灵的感动和启示。但是从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后,这种神秘的解释就不能成立了。 什么叫做“潜意识”呢?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就属于潜意识。意识既不能察觉到,我们何以知道它存在呢?变态心理中有许多事实可以为凭。比如说催眠,受催眠者可以谈话、做事、写文章、做数学题,但是醒过来后对于催眠状态中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往往完全不知道。此外还有许多精神病人现出“两重人格”。心理学家根据许多类似事实,断定人于意识之外又有潜意识,在潜意识中也可以运用意志、思想,受催眠者和精神病人便是如此。在通常健全心理中,意识压倒潜意识,只让它在暗中活动。在变态心理中,意识和潜意识交替来去。它们完全分裂开来,意识活动时潜意识便沉下去,潜意识涌现时,便把意识淹没。 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据心理学家的实验,在进步停顿时,你如果索性不练习,把它丢开去做旁的事,过些时候再起手来写,字仍然比停顿以前较进步。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为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功夫没有错用的,你自己以为劳而不获,其实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所以心理学家有“夏天学溜冰,冬天学泅水”的说法。 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贵常说他的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在街头闲逛时无意中得来的。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过有一个人向来没有在数学上用功夫,猛然在街头闲逛时发明数学上的重要原则。在罗马落水的如果不是素习音乐的柏辽兹,跳出水时也决不会随口唱出一曲乐调。他的乐调是费过两年的潜意识酝酿的。 艺术家往往在他的艺术范围之外下功夫,在别种艺术之中玩索得一种意象,让它沉在潜意识里去酝酿一番,然后再用他的本行艺术的媒介把它翻译出来。王羲之的书法相传是从看鹅掌拨水得来的。法国大雕刻家罗丹也说道:“你问我在什么地方学来的雕刻?在深林里看树,在路上看云,我在到处学,只是不在学校里。” 从这些实例看,我们可知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推广一点说,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 (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灵感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的,它完全不靠人力,也非人力,它是 神灵的感动和启示。 B.在通常健全心理中,意识压倒潜意识,只让它在暗中活动;在变态心理中,意 识和潜意识完全分裂开来。 C.灵感是意识活动的表现之一,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灵感作为意识 上的收获常在意识和潜意识中交替出现。 D.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所以我们在练 字中出现瓶颈时就要学会放弃。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意识之外有潜意识,潜意识是指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在潜意识 中也可以运用意志、思想。 B.“夏天学溜冰,冬天学泅水”的说法之所以正确,是因为功夫没有错用的,你仍 然会于无形中收到效果。 C.潘嘉贵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在街头闲逛时无意中得来的,文中引用此事例,意 在说明灵感有“突如其来”的特点。 D.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艺术家应该尽可能地不局限于本行小范围之内下 功夫,从而获得灵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现实生活中,练习做诗文的人大半都知道“败兴”的味道。这里的“兴”就是灵 感,“败兴”的味道之一就有灵感突如其去的味道。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名言,其中的“神”即灵感,“破万卷”即 功夫,这句话也印证了文中“灵感是从功夫出来”的结论。 C.虽然绝大多数发明大半是在无意中得来的,但是从来没有人向来不用功,就能轻而易举地等来灵感,从而获得成功。 D.王羲之观鹅掌拨水、罗丹看树看云等例子说明,艺术家在别种艺术潜意识中酝酿 的东西,最后往往能在他的本行艺术中表现出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人生边上,还有更远 潘启雯 《我们仨》问世四年后,96岁高龄的杨绛先生推出了《走到人生边上》,年近百岁的老人,居然还有如此真挚的思考与坦然的心态。乍看书名,自然就会联想到钱钟书先生的旧作《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先生说:“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他要把有关思索写下的文字,当作写在人生边上的文字。斯人已逝,这“人生边上”的文字竟又由他的夫人杨绛先生续写着。从《写在人生边上》到《走到人生边上》,是生命暖流中两个相戚灵魂的长相守望,如此这般的“夫唱妇随”,令人感动莫名。 人到关键时刻,总会想些根本性问题。杨绛先生说:“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我已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就什么都没有了吗……”“站在人生的边缘上”的先生还在回望一生,追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走到了人生边上,自己想不明白,就想问问人,而我可以问的人已经走了,只有在内心深处自己问自己。”她的追问,让我们看到了不竭的生命活力。人生的智慧来源于对人生的追问,对人生不断地追问,是保持生命活力的最好方式。“我试图摆脱一切成见,按照合理的规律,合乎逻辑的推理,依靠实际生活经验,自己思考。我要从平时不在意的地方,发现问题,解答问题。这样一步一步自问自答,看能探索多远……”的确,先生的思考显得特别有意义,只有追问与思考才能让我们认清一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走到人生边上》的“注释”部分读来倍感亲切,是我们熟悉的风格、喜爱的笔墨。如果说正文是理性的,它就是感性的;正文部分是抽象的,它就是具体的。这是一组从容大气的散文,记的是一些令先生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恰恰印证了正文里面看似抽象的一些观点。《她的自述》里,秀秀讲的一个家族几代人的故事,不就是“人生实苦”吗?可爱的劳神父不正是锻炼自己灵魂的典型吗?最令人唏嘘的是《比邻双鹊》,那对喜鹊夫妇在一年的时间里演绎了什么样的悲欢离合?其内容呈现的善与恶、是与非,又无不与前半部的文本相契合照应。 杨绛先生,抛开了“角色”与“形式”的束缚,带我们走进了一个新的思想领域。在《我们仨》中,先生用“古驿道”暗喻人生似旅途;在《走到人生边上》中,作者同样喻人生为渐行渐远的旅程。《我们仨》,是先生对亲情的追忆;《走到人生边上》,是她思考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等哲学命题。《我们仨》是至情之作,读者要用情去阅读,追随作者歌哭,体味人间至爱,达于至真。《走到人生边上》是至理之作,读者要用心去阅读,追随作者思考,求索人生真谛,止于至善。 在《走到人生边上》里,杨绛先生是位阅历丰富的智慧老人,把自己平生所见的奇闻轶事娓娓道来;是位求知若渴的学子,对于根本的问题执拗地刨根问底。没有令人头疼的概念,更没有复杂曲折的逻辑推理,先生只坦率明白地问与答、追问与思考,解自己的惑。在生命的通道里,她比我们走得更深更远,听一听她的话语,我们会找到关于人生的新的答案。 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96岁高龄的杨绛先生推出了《走到人生边上》,很显然,先生是以此作纪念逝去的钱钟书先生,生命暖流中两个灵魂的长相守望,令人感动。 B.人到关键时刻,总会想些根本性问题。杨绛先生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回望一生,思索人生“根本性问题”的方式是追问与思考。 C.作者在第三段举了《她的自述》等例子,以此说明“注释”部分与前半部分的文本虽有不同,但其内容呈现的善恶、是非和前半部分是相契合照应的。 D.作者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和《走到人生边上》进行比较,意在表明两部作品在内容和风格上截然不同,对比鲜明。 E.《走到人生边上》是96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关于人生的哲学思考和坦率解惑,因为杨绛先生认为人生是一部大书,她要把有关思索写下来。 5.“年近百岁的老人,居然还有如此真挚的思考与坦然的心态”,阅读全文,说说老人思考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观点。(4分) 答: 6.“在生命的通道里”,杨绛先生为什么“比我们走得更深更远”?请结合文本简 要分析。(4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丢失的香柚 梁晓声 “大串联”时期,我从哈尔滨到了成都,住气象学校,那一年我才17岁,头一次孤独离家远行,全凭“红卫兵”袖章做“护身符”。 我第二天病倒了。接连多日,合衣裹着一床破棉絮,蜷在铺了一张席子的水泥地的一角发高烧。 高烧初退那天,我睁眼看到一张忧郁而文秀的姑娘的脸。她正俯视我。我知道,她就是在我病中服侍我的人。又见她戴着“红卫兵”袖章,愈觉得她可亲。 我说:“谢谢你,大姐。”看去她比我大二三岁。 一丝悱然的淡淡的微笑浮现在她脸上。 她问:“你为什么一个人从大北方串联到大南方来呀?” 我告诉她,我并不想到这里来和什么人串联。我父亲在乐山工作,我几年没见他的面了,想他!我委托她替我给父亲拍一封电报,要父亲来接我。 隔日,我能挣扎着起身了,她又来看望我,交给了我父亲的回电——写着“速回哈”三个字。 我失望到顶点,哭了。 她劝慰我:“你应该听从你父亲的话,别叫他替你担心。乐山正武斗,乱极了!” 我这时才发现,她戴的不是“红卫兵”袖章,是黑纱。 我说:“怎么回去呢?我只剩几毛钱了!”虽然乘火车是免费的,可千里迢迢,身上总需要带点钱啊! 她沉吟片刻,一只手缓缓地伸进衣兜,掏出5元钱来,惭愧地说:“我是这所学校的学生,‘黑五类’。我父亲刚去世,每月只给我9元生活费,就剩这5元钱了,你收下吧!”她将钱塞在我手里,拿起笤帚,打扫厕所去了。 我第二天临行时,她又来送我。走到气象学校大门口,她站住了,低声说:“我只能送你到这儿,他们不许我迈出大门。”她从书包里掏出一个柚子给了我:“路上带着,顶一壶水。” 空气里弥漫着柚香。我说:“大姐,你给我留个通信地址吧!” 她注视了我一会儿,低声问:“你会给我写信吗?” 我说:“会的!” 她那么高兴,便从她的小笔记本上扯下一页纸,认认真真给我写下了一个地址,交给我时,她说:“你们哈尔滨不是有座天鹅雕塑吗?你在它前边照张像寄给我,好吗?” 我默默点了一下头。我走出很远,转身看,见她仍呆呆地站在那里,目送着我。 路途中缺水,我嘴唇干裂了,却舍不得吃那个柚子。在北京转车时,它被偷走了。 回到哈尔滨的第二天,我就到松花江畔去照像。天鹅雕塑已砸毁了。满地碎片。一片片仿佛都有生命,淌着血。 我不愿让她知道天鹅雕塑砸毁了,就没给她写信…… 去年,听说哈尔滨的天鹅雕塑又复雕了,我专程回了一次哈尔滨,在天鹅雕塑旁照了一张像,彩色的。按照那页发黄的小纸片上的地址,给那位铭记在我心中的大姐写了一封信,信中夹着照片。 信退回来了。信封上,粗硬的圆珠笔字写的是——“查无此人”。 她哪里去了? 想到有那么多我的同龄人“消失”在十年动乱之中了,我的心便不由得悲哀起来。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这篇小说使用了一些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概念,如“大串联”、“黑五类”、“红卫兵”、“武斗”等,突出特定时期的典型社会环境。 B.“我”从哈尔滨“串联”到成都,不是为了“革命”,而是去探望很久不见的父亲,这表明“我”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境界不高。 C.“大姐”对“我”照顾有加,而“我”却并没有及时寄照片过去,“我”对自己没能信守承诺而深感愧疚。 D.这篇小说语言平实,人物对话自然平实,即便如此却能清晰地展示人物性格,揭示深刻的主题,以小见大,发人深省。 E.这篇小说以时间为序组织情节,行文质朴自然,它虽然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却显得真实亲切,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 8.小说题目“丢失的香柚”有何深刻寓意,请简要概括。(4分) 答: 9.小说中的“大姐”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1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汉兵起,异为王莽拒汉。光武略地颍川,异间出行属县,为汉兵所执。时异从兄孝从光武,因荐异,得召见。及光武为司隶校尉,道经父城,异等即开门奉牛、酒迎。及王郎起,光武自蓟东南驰,晨夜草舍,至饶阳无蒌亭。时天寒烈,众皆饥疲,异上豆粥。光武使异别收河间兵。还,拜偏将军。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建武三年春,大司徒邓禹要异共攻赤眉。异曰:“异与贼相拒且数十日,虽屡获雄将,余众尚多,可稍以恩信相诱,难卒用兵破也。”禹不从。大战移日,赤眉阳败,弃辎重走。车皆载土,以豆覆其上,兵士饥,争取之。赤眉引军还击,禹军溃乱。异兵救之,赤眉小却。异以士卒饥倦,可且休,禹不听,复战,大为所败,死伤者三千余人。异复坚壁,收其散卒,与贼约期会战。使壮士变服与赤眉同,伏于道侧。旦日,赤眉使万人攻异前部,异裁出兵以救之。贼见势弱,遂悉众攻异,异乃纵兵大战。日昃,贼气衰,伏兵卒起,衣服相乱,赤眉不复识别,众遂惊溃。追击,大破于崤底。异自以久在外,不自安,上书思慕阙廷,愿亲帷幄,帝不许。后人有章言异专制关中,号为“咸阳王”。帝使以章示异。异惶惧,上书谢。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 夏,遣诸将上陇,为隗嚣所败,乃诏异军栒邑。未至,隗嚣乘胜使其将行巡将二万余人下陇,因遣巡取栒邑。异即驰兵,欲先据之。潜往闭城,偃旗鼓。行巡不知,驰赴之。异乘其不意,卒击鼓建旗而出。巡军惊乱奔走,追击数十里,大破之。异上书言状,不敢自伐。九年春,诸将共攻冀,不肯拔,欲且还休兵,异固持不动,常为众军锋,病发,薨于军。 节选自《后汉书·冯异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 B.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 C.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 D.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光武: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光武”就是对东汉皇帝刘秀褒扬的谥号。 B.建武: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文中的“建武”即是年号。 C.帷幄:帷幄指室内悬挂的帐幕、帷幔,也可以指帝王,天子居处必设帷幄,故称。有时借指天子决策之处或将帅的幕府、军帐。文中是指第一个含义。 D.薨:古代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有时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为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冯异曾为王莽旧吏,后经人推荐被刘秀召见。之后成为光武帝独当一面的一员大将。“上豆粥”一事可见其与光武帝为患难之交。 B.冯异为人谦虚,居功不傲。每当诸将领谈论功劳时,冯异常躲避在大树下,军中称他为“大树将军”。士兵也都愿意跟随他,光武帝也因此事称赞他。 C.冯异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在最初攻打赤眉时,冯异认为士卒饥倦,应该休息,不宜出战。邓禹没听他的意见,继续出战,而赤眉军失败,弃辎重而逃。 D.光武帝对冯异非常信任。他呈奏章希望在朝廷任职,光武帝没准许。后来冯异回京城住了多日,才回驻地。皇帝命冯异妻子儿女随行,以示不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5分) 异与贼相拒且数十日,虽屡获雄将,余众尚多,可稍以恩信相诱,难卒用兵破也。(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普天乐·秋怀 张可久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14.对本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该曲选取西风、驿马、落月、书灯、红叶等意象,这些意象色调幽冷,惨淡孤寂,呈现出凄清苍凉的特点,从而凸显出作者的伤心之绪。 B.本曲突出手法是情景交融。前六句在静谧幽美的景物描写中表现作者的失意和无人赏识的凄苦情状。 C.最后三句用严子陵富春江垂钓和季鹰思故乡莼菜、鲈鱼脍两个典故来表现作者对自己曾经苦苦追求功名的否定和嘲笑。 D.这首元曲刻画出一个失意者形象。主人公终年为功名忙碌奔波,却始终抑郁落拓、不能施展抱负。 15.此曲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2) ,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最是一年春好处,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定乎内外之分, 。(庄子《逍遥游》) (5)楼船夜雪瓜洲渡, 。(陆游《书愤》) (6) ,义士还家尽锦衣。(李白《越中览古》) (7)《蜀相》中直接表达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的一句是 。 (8)《春望》中表现作者对亲人深切思念的句子是 。 第Ⅱ卷 表达题(84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①要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抱残守缺,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 ②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③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是各有千秋。 ④许多同学在写给材料作文时,不注重对材料进行整体分析,目无全牛、断章取义,对材料理解片面,立意偏颇,作文自然无法得到认可。 ⑤石钟山,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 ⑥重庆商品展示交易会今日在国博中心开幕,农产品展区众多商户在现场批发促销,副食品展区买一送一等优惠活动也琳琅满目。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只有那些懂得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围绕产业生态建设,打造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家电产品的企业,才能巩固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市场地位。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D.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 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志愿服务是一项以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为参与前提的社会事业, 。这项事业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A.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重在出钱而不是出力 B.重在出钱而不是出力,致力于弥补市场服务和政府服务的不足 C.重在出力而不是出钱,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 D.致力于弥补市场服务和政府服务的不足,重在出力而不是出钱 2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①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表被动 ②莫不中音:合乎 B.①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违背 ②善刀而藏之:通“缮”,拭擦 C.①行李之往来:古指出使的人 ②齐楚之精英:古指金玉珍宝 D.①道芷阳间行:名作状,在道路上 ②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驻扎 21.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夫晋,何厌之有? A.技经肯綮之未尝 B.竖子不足与谋 C.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战国策》,西汉刘向考订整理的国别体史书;《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 B.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它主要经历了汉大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注重“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刘勰语)。 C.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18岁、女15岁)取字,名和字应该为近义词或同义词。称名表示厌恶、轻视,称字则有尊敬意味。 D.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2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6分) 书法不仅是写字,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 ① (明智/睿智)的方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 ② (标准/标杆)。文化不能遗传和移植, ③ 不能复制和再生,文化素养必须从小培养,培养必须不断坚持,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 ④ 是一辈子,孜孜不倦、点滴积累,耳濡目染、薪火相传,不然 ⑤ 。 (1)为①②两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处。(2分) 答: (2)在③④两处分别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以使上下文衔接紧密。(2分) 答: (3)在⑤处填入一句话,使语段表意完整。(不超过15字) (2分) 答: 四、写作(60分) 24.下面是丁聪先生的一幅漫画《两代人的反应》,请根据漫画展现的内容,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漫画的内容,结合现实展开写作。 ②角度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B。(A,依据第1段“但是从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后,这种神秘的解释就不能成立了”可知A项说法错误,属于断章取义。C,灵感不属于意识活动,同时,根据第3段“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可知“灵感”并非“常在意识和潜意识中交替来去而出现”。D,曲解原意。选项中“放弃”有误,原文第3段是“在进步停顿时,你如果索性不练习,把它丢开去做旁的事,过些时候再起手来写,字仍然比停顿以前较进步”。) 2.C。( 曲解原意。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贵的例子不是说明灵感具有突如其来的特点,而是与后文“从来没有一个人向来没有在数学上用功夫,猛然在街头闲逛时发明数学上的重要原则”形成一个相互呼应的关系,说明“灵感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的观点。) 3.C。 (无中生有,原文中没有强调出“绝大多数”发明都来自于灵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4.BC。4分,每项2分。(A,“很显然先生是以此作纪念逝去的钱钟书先生”无中生有,文章没有依据证明此点;D,“意在表明两部作品在内容和风格上截然不同,对比鲜明”不合文意,作者客观陈述了二者的异同;E,强加因果。) 5.(4分)老人思考的根本问题:人生的价值(或“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1分) 具体的观点:①人生实苦;②锻炼自己的灵魂;③人生有悲欢离合。(3分) 6.(4分)①阅历丰富,且注意“平时不在意的地方”(或:注意人生的细微之处);②思考深刻,“对于根本的问题执拗地刨根问底”;③心态坦然,坦率明白地追问与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④摆脱一切成见,抛开“角色”与“形式”的束缚,进入新的思想领域;⑤热爱生命和生活,追求至爱、至真、至善。(每点2分,要结合文本简要解析,答对两点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7.AD。每项2分。(B,“这表明‘我’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境界不高”说法有误;C,“深感愧疚”于文无据;E,本文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 8.香柚象征着美好的心灵,纯洁伟大的爱心,珍贵的情谊等;(2分)“丢失的香柚”寓指美好的心灵、纯洁伟大的爱心的丧失;(2分)“丢失的香柚”也象征着我对这种失去的失望和无奈。(2分)(答对两点即可) 9.善良、有爱心。照顾病中的“我”,赠予“我”钱和香柚;(2分)真诚懂事。劝慰“我”听父亲的话。(2分)乐观,在逆境中向往美好。让“我”帮助拍天鹅雕像的照片。(2分)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10.A。(“谦退不伐”是冯异为人,不能断开,“引车避道”是冯异的举动,不能断开。) 11.C。(文中的“帷幄”是第二个含义。) 12.C。(“在最初攻打赤眉时,冯异认为士卒饥倦,应该休息,不宜出战”不当,在最初攻打赤眉时,冯异认为敌人“余众尚多…难卒用兵破也”,不宜出战。“而赤眉军失败”不当,是“赤眉军阳败”,“阳”,假装意。) 13.(1)我和敌军已经相持近几十天了,虽然屡次俘获猛将,但赤眉军还有很多的兵马,我们可以慢慢用恩惠信用去诱使他们顺服,难以一下子就用兵攻破他们。 (且,将近;“以”用;“相诱”,诱使他们;“卒”通“猝”,立刻。以上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冯异字公孙,颍川郡父城县人。汉兵初起时,冯异为王莽抵御汉军。光武抢占颍川时,冯异乘间隙到所管辖的属县巡察,被汉军抓获。当时冯异的堂兄冯孝跟随着光武,于是举荐冯异,得到了召见’等到光武担任司隶校尉,途经父城时,冯异等人随即打开城门奉上牛酒相迎。等到王郎起兵,光武从蓟城城东快速南下,昼夜兼行,草草休息,来到了饶阳的无蒌亭。当时天寒地冻,众人饥渴疲惫,冯异送来了豆粥。光武帝派冯异另去聚集河间的军马。冯异回来后,就被封为偏将军。冯异为人谦让,从不自夸,路上与其他将领相遇,总是让自己的车到路边避让。进退都做好标记。每次军队停下来作短暂休息时,将领们都围坐在一起讲论战功,冯异却经常独自避坐大树之下,因此在军中有“大树将军”的称号。士兵们都说愿意跟从大树将军,光武因此称赞他。 建武三年春,大司徒邓禹邀请冯异一同攻打赤眉军。冯异说:“ 我和敌军已经相持近几十天了,虽然屡次俘获猛将,但赤眉军还有很多的兵马,我们可以慢慢用恩惠信用去诱使他们顺服,难以一下子就用兵攻破他们。”邓禹不听,和赤眉大战一整天,赤眉假装失败,丢下军需车辆逃走。车上装满了土,上面用豆子覆盖着,士兵饥饿,争相抢夺。赤眉军回头痛击,邓禹溃不成军。冯异率军相救,赤眉军才稍稍后撤。冯异认为士兵饥饿疲倦,可以暂且休战,邓禹不听从,又投入战斗,结果惨败,死伤了三千多人。冯异又加固了壁垒,聚集逃散的士兵,召集各营堡数万兵马,和敌军约定日期会战。冯异派壮士穿上和赤眉军一样的服装,埋伏在路旁。第二天一早,赤眉军派出万人部队攻打冯异前锋部队,冯异稍微派出一些兵力前去援救。赤眉军见他们势力单薄,就全军出动攻打冯异,冯异于是全力出击,大战赤眉。太阳快要落山时,赤眉军士气衰退,这时埋伏的士兵突然冲出,他们的衣服和赤眉军混在一起,赤眉军无法识别敌我,很快就惊恐崩溃了。冯异乘胜追击,在崤底大败赤眉,冯异自己觉得长久在外征战,心里不踏实,就上书表白渴望回归朝廷之心,愿意亲自侍奉皇帝,光武帝不允许。后来有人上书说冯异在关中十分专制,称他为“咸阳王”。武帝把奏章给冯异看,冯异十分惶恐,上书谢罪。之后光武帝多次宴请冯异,商议收复蜀地之事,过了十几天,就命令冯异带着妻子儿女返回关中. 夏天,派遣诸将前往陇,被隗嚣打败,光武就诏命冯异进军栒邑。还没有到,隗嚣乘胜派他的将领王元、行巡率领二万多人下陇,因而分遣行巡攻取栒邑。冯异即刻驱兵,准备抢先占据栒邑。就暗中进城关闭城门,偃旗息鼓,行巡不知道,奔往栒邑。冯异乘其不意,骤然击鼓建旗杀出,行巡军惊慌错乱四散逃跑,冯异追击数十里,大破行巡军。冯异上书说明情况,不敢自夸其功。九年春,众将领一同攻打冀州,不能攻克,想暂且撤退休整军队,冯异坚持不动摇,时常充任各支兵马的先锋。第二年夏天,他疾病发作,死在军中。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4.B。(3分)(B,静谧幽美错。) 15.①思乡的愁情:如,“西风驿马,落月书灯,笑我飘零”句; ②年华已逝的伤感:如,“不饶人白发星星”句; ③不得志的感伤,解析略;④心生归隐之情,解析略; (任意答出三点并结合诗歌分析给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16.(1)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4)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5)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6)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7)《蜀相》中表达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的一句是:长使英雄泪满襟。 (8)《春望》中表现作者对亲人深切思念的句子是:家书抵万金。 三、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7.C。(①抱残守缺,指舍不得扔下破旧东西,用在此处正确;③各有千秋,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正确;⑤叹为观止,感叹眼前事物达到最好,正确; ②反戈一击,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此处不合语境;④望文生义,目无全牛指技艺高超;⑥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用在此处对象不当。) 18.B。(A,“打造用户需求为导向”介词残缺,加“以”; C,结构混乱。应为“这类形象会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D,“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有歧义。) 19.C。(由前文“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为参与前提”可知“重在出力而不是出钱”才合乎事理,排除A、B;且“重在”强调原则,“致力于”强调做法,故原则应在前,排除D。另外,从客观事例看,后一分句也应“政府”在先,可排除B、D。) 20.D。(道,名作动,取道。) 21.A。(A项与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B,省略句;C,定语后置句;D,判断句。) 22.C。(错误有三:①男子成年应为20岁;②名和字通常有意义上的联系,可以是近义词,也可以是反义词;③称名除表示厌恶、轻视意味外,还可用于自称或作传、介绍。) 23.(1)①睿智②标杆(2分,每词1分。睿智,侧重认识透彻;明智,侧重选择得当。标杆,就是样板;标准,用于衡量事物的准则。) (2)③也④甚至(每词1分,共2分。“也”,表示并列;“甚至”,表示递进。) (3)⑤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2分,意思对即可。) 四、写作 24.【立意参考】重点谈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可以从欣赏者的角度谈继承、扬弃与创新;也可以从相关部门的角度,谈传统文化怎样融入现代生活,以使人们喜闻乐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