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十二课题三十二 百家争鸣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十二课题三十二 百家争鸣学案

‎[循框图——理清主要史实]‎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背术语——规范答题用语]‎ ‎(1)春秋战国时期剧烈的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2)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战国时期,经过孟子和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3)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儒学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4)宋明时期,儒学从佛、道之中吸取了有益的内容,构建了理学体系。‎ ‎(5)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6)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卓越贡献。‎ ‎(7)《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历史上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 ‎(8)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魏晋南北朝时期自觉的书法艺术形成,日益市民化。‎ ‎(9)中国有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也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于一体。‎ ‎(10)古代中国,戏曲独树一帜,剧种多样,剧目繁多,在民间、宫廷均得到发展,其中京剧被誉称为“国粹”,至今不衰。‎ 课题三十二 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条件 ‎ ‎1.春秋战国时期剧烈的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经济:铁器和牛耕普遍使用,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土地私有制出现,井田制瓦解。‎ ‎3.政治: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国家分裂,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 ‎4.文化:各国纷纷网罗人才,学术环境宽松活泼;原先处于社会底层的士人阶层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重用;私学兴起使“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大批人才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对社会问题发表见解。‎ ‎[注] “争鸣”意指各学派根据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本质是寻求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途径。‎ ‎[注]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使文化下移,“士”阶层活跃起来。‎ ‎[联]‎ 牛耕和铁器的推广 ‎ ⇓‎ 生产力发展 ‎ ⇓‎ 社会变革(包括土地制度、阶级关系、政治制度)‎ ‎ ⇓‎ 思想文化空前发展 ‎ ⇓‎ ‎“百家争鸣”‎ ‎[拓] 从“累累若丧家之犬”“孔老二”到“万世师表”“至圣”“素王”“至圣先师”,孔子可真是经得起多少诋毁,就担得起多少赞美。‎ ‎[辩] “仁”与“仁政”的不同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孟子将其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注]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充分体现了社会管理者的榜样示范作用。‎ ‎[注] 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大自然的规律为人类造福。‎ ‎[注]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体现辩证法思想。‎ 以柔克刚!‎ 二、主要派别及主张 ‎(一)儒家——中国古代道德学说的建构 ‎1.孔子 核心是“仁”‎ ‎“仁”的基本出发点是爱人;实现“仁”的途径是道德自觉,推己及人;目的是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 以“礼”治国 强调等级和秩序 调整“礼”和“仁”的方法 中庸。既贵贱分明又温情和谐。达到中庸的做法是“和而不同”‎ 以“德”治民 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思想 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不耻下问,学以致用,温故而知新等 世界观 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2.孟子 ‎“仁政”‎ 孟子把孔子“仁”的学说发展为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主张施行“仁政”(思想核心)。实质是建立小农经济;内容是给农民以土地,不犯农时,宽刑减税 民本思想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主张 ‎“性本善”‎ 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以要实行“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倡导“养浩 然之气”‎ 他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大丈夫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天道”与“人 道”的关系 认为“天道”与“人道”是统一的,二者融合在诚信道德原则的基础上 ‎3.荀子 政见 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礼法兼施,王霸并用),以德服人 民本思想 看到了人民的巨大力量,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 ‎“性恶论”‎ 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礼法并用,使人向善 唯物思想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观点 对“礼”‎ 的认识 对“礼”的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二)道家——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建构 ‎1.老子 核心思 想:“道”‎ 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道”是永恒不变的;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辩证法 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是在不停运动,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反的两面并不断转化,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无为”‎ 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小国寡民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有消极悲观的态度,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注] 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 ‎[拓] 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统治者重视的原因:‎ ‎(1)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2)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变法改革,致力耕战,孔子恢复周礼、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他们的需要。‎ ‎[注] 儒家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辩] “性善论”强调扩充自己固有的善性以完善人格;“性恶论”强调用礼乐规范自己,通过后天接受教育以完善人格。二者表面截然相反,其实本质是一致的。‎ ‎[辩] 荀子提倡的“礼”不同于孔孟,而是主张靠行政强制使人“向善”‎ ‎[注] “无为而治”强调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补]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论六家要旨》‎ ‎2.庄子 思想核心 ‎“道”是世界的最高原则 ‎“齐物”‎ 就是万物齐一,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宇宙间一切事物,如生死寿夭,是非得失,物我有无,都应当同等看待 ‎“逍遥”‎ 就是对事物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要做到逍遥,就要“无所恃”,不要受各种条件左右。主张用超越功利的方法去追求精神自由,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逍遥”‎ 社会观 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社会不公 顺应自然 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对自然状态的破坏,无利而有害。因此,人必须顺应自然 哲学思想 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的主要特点 ‎[拓] 由于社会地位、思考方式和学统承继上的差异,先秦诸子在学派风格上具有先明的个性特征。‎ ‎[注]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注] “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成语体现了要变革的思想。‎ ‎[注] 学问是什么?学问就是学着认识问题,没有学问的人并非肚里没有道理,脑里没有理论,而是心里没有问题。‎ ‎——梁漱溟 ‎(三)墨家思想 ‎1.“兼爱”(核心思想):墨子也把“兼爱”称为“仁”,但与孔子的“仁”有很大差异。孔子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有等级差别的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而墨子主张的“兼爱”则是没有差别的爱(“爱人若爱其身”),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 ‎2.“非攻”:反对不义战争,主张各国和平共处。以墨子为首的墨者为宣传和平四处奔走。‎ ‎3.“尚贤”:尊重有才德的人,反对任人唯亲。‎ ‎4.“尚力”:强调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提倡节俭:主张“节用”“节葬”,反对奢侈浪费。‎ ‎5.非命(反对儒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非乐(反对娱乐)、尚同(集权主义,“一同天下之义”)。‎ ‎(四)法家思想 ‎1.思想 集权观 加强君主集权,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改革观 社会在发展,政治要改革,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 政见 ‎“法”“术”“势”相结合,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震慑臣民 法治观 以法治国,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2.影响 ‎(1)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对中国专制主义政体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了重大作用。‎ ‎(2)汉代以来,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但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外儒内法”),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3)严刑峻法等主张,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限制了人们的自由,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三、“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活跃了思想、传播了文化,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后世各种思想文化的渊源。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构成了传统哲学的基础,法家变革的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联] 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庄子则主张顺应自然,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体现了“儒道争锋”。‎ ‎[注]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体现了尚贤的主张。‎ ‎[辩]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不能等同于今天的“法治”思想,前者是为了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集权,是专制王权的统治手段,法律是用来统治人民的;后者是要实现人民意志,否定任何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补] 战国后期,“百家争鸣”转入了总结阶段。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兼儒、墨,合名、法”‎ ‎,将诸子百家的思想融合在一起。这一方面是文化创新的表现,另一方面是政治上由封建割据走向全国统一趋势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反映。‎ 重难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思想 ‎[解读] 《孔子讲学图》中,孔子盘坐于台席,弟子跪坐于四周。众弟子年龄悬殊,衣着各异。图片反映了孔子重视“礼”,同时也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史料一 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①。‎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②。‎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③。”‎ 史料二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④。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⑤。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⑥。‎ ‎——摘编自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探究] (1)史料一中三段材料分别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儒、法、墨三家怎样的思想主张?‎ ‎(2)史料二中司马谈是怎样评价儒、墨、法三家思想的?‎ ‎[解读]‎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①‎ 统治者要有爱民、利民之心方能得民心 ‎②‎ ‎“用其死”“尽其力”体现了统治的严厉性 ‎③‎ 主张国与国之间、家与家之间、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处 ‎④‎ 儒家注重社会人伦秩序,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⑤‎ 墨家倡导节俭,注重农业发展,不可废 ‎⑥‎ 法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 两个设问均是针对史料的直接设问,其答案可结合所获取的信息逐条概括。‎ ‎[提示] (1)儒家的“仁政”思想;法家的严刑峻法治理国家的思想;墨家的“兼爱”思想。‎ ‎(2)评价:儒家思想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墨家思想有利于“强本节用”;法家思想有利于“正君臣上下”。‎ ‎[系统认知]‎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比较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代表立场 是没落贵族立场,代表的是文士 是平民立场,代表的是武士 是小农阶级立场,代表的是隐士 是新兴地主立场,代表的是谋士 救世根据 认为是社会秩序出了问题,主张通过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来恢复西周礼乐秩序 认为是社会秩序有问题,主张建立平等、“兼爱”的社会 认为不能人为制定秩序,主张顺从自然规律 认为旧秩序已经被淘汰,主张通过改革建立新秩序 治国理念 推崇“人治”,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王道”‎ ‎“兼爱”‎ ‎“非攻”‎ 主张“无为而治”,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即所谓“帝道”‎ 提倡“法治”,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霸道”‎ ‎(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变法的理论武器。‎ ‎(4)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 ‎[随堂巩固训练]‎ ‎1.(2018·全国卷Ⅰ)《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 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读懂] 《墨子》中的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科学知识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当时社会生产的研究和总结,主要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做对] 选 ‎2.(2018·北京高考)“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读懂] “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的意思是,依靠武力假借仁义之名而统一天下的叫“霸”,依靠仁义之名而统一天下的叫作“王”,这与甲骨文“王”内涵不同(不同/相同),孟子的观点体现出儒家强调“德”的作用,强调教化(德行)的政治理念。‎ ‎[做对] 选 ‎3.(2018·浙江4月选考)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 A.民贵君轻的主张     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C.克己复礼的思想 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读懂] 材料中“尚贤、尚同”“节用、节葬”是先秦墨子(孟子/墨子)的思想主张,这体现了讲求实际功利(追求自由/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做对] 选 ‎1.(2019·绵阳一模)《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这反映了孔子(  )‎ 解析:‎ 选A 针对春秋战国分封制逐渐走向瓦解,为维护等级秩序,孔子作《春秋》,体现了经世致用的观念,故A项正确;孔子作《春秋》体现历史为现实服务,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提及现实政治的变化促使孔子作史,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孔子的道德理想和政治诉求,故D项错误。‎ ‎2.(2018·河南中原名校联考)战国时期齐宣王多次向孟子问政,甚至像齐伐燕这样的重大决策,也向孟子征求意见。后因彼此政见不合,孟子要离开齐国,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这反映出(  )‎ 解析:选D 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齐国的政治氛围的宽松,故A项错误;材料“彼此政见不合”是孟子离开齐国的原因,与受排斥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齐宣王多次向孟子问政”反映出儒家思想仍然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故C项错误;材料“向孟子问政”“尽量挽留”,反映出当时士阶层在政治上的活跃,社会地位凸显,故D项正确。‎ ‎3.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提出“仁”和“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孟子认为道德修养是圣人才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提出君子“至德”的实现是遵循道德的结果。据此可知,他们都强调(  )‎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可知,孔子、孟子以及荀子三位思想家都注重道德修养在个体价值中的重要作用,故A项正确;封建社会不可能也从来就未实现过所谓的独立平等,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社会和谐的相关提及,且说法绝对,故C项错误;材料中根本就没有对所谓诸侯国君的相关提及,而且这种表述也根本不符合常识和逻辑,故D项错误。‎ ‎4.(2019·三明一模)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的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的是(  )‎ 解析:选D 材料很明显并不仅仅是对单纯的学术氛围的提及,故A项错误;“百家争鸣”同样是表面而非本质现象,故B项错误;士的崛起以及养士风气虽然在材料中也有所提及,但并不是材料涉及的重点,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的宗旨”可知代表不同社会阶层的诸子百家都在试图运用自己的学术主张来服务于现实政治,故D项正确。‎ ‎5.《史记·儒林传》记述了当时的学术源流:“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鲁高堂生,言《易》自淄川田生。言《春秋》于齐鲁自胡毋生,于赵自董仲舒。”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解析:选D 材料说明儒家经典主要源于今山东附近。焚书坑儒属于打压儒家文化的现象,故A项错误;西汉“罢黜百家”能够体现儒家的正统地位但不能改变儒家经典的起源地,故B项错误;汉代关中地区的经济最为发达,故C项错误;“百家争鸣”时期儒家文化盛于齐鲁,故D项正确。‎ ‎6.墨子说:“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必将(  )‎ 解析:选B 材料的意思是官吏和百姓的地位贵贱不应该长久保持不变,有能力的就举荐为官,没有能力的就被免官为民,墨子的这一理想一旦被社会接受,必将加速社会流动,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7.《荀子·富国篇》中提到:“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解析:选C 根据材料可知用礼治理统治阶级,用法统治百姓,区别对待,这样就加强了对统治阶级和百姓的约束统治,也维护了封建等级制度,故C项正确。‎ ‎[课时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而他的弟子曾参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儒家(  )‎ A.强调学养与修养并重 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C.以“仁”为思想核心 D.注重追求功名的官本位思想 解析:选B 材料“学而优则仕”体现儒家认为学习好并有余力的人应当做官为百姓服务,“士不可以不弘毅……不亦远乎”体现了儒家把践行仁义道德作为毕生的宏愿,故B项正确。‎ ‎2.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道家(  )‎ A.反对掠夺,拯民疾苦     B.追求平等,无为而治 C.避世出尘,提倡包容 D.遵循规律,和谐处世 解析:选D 反对掠夺,拯民疾苦,是墨家的主张,故A项错误;道家并不主张追求平等,故B项错误;道家虽然消极处世,“无所不容”,但绝不是与世完全无争,而是要缓和斗争,在“无为”的前提下达到统治的目标,故C项错误;根据“道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可知道家遵循规律,和谐处世,故D项正确。‎ ‎3.古代某思想家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该思想家的流派是(  )‎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解析:选B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与材料中的“法术”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该思想家主张治理国家不能只靠教化而必须依靠“法术”和“规矩”,属于法家以法治国的思想,故B项正确;墨家主张“兼爱”“尚贤”“非攻”,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道家主张统治者“无为而治”,与材料主张相去甚远,故D项错误。‎ ‎4.(2019·合肥一模)易中天说:“从____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____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____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____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横线处依次应为(  )‎ A.孔子 墨子 孟子 韩非子 B.孔子 孟子 墨子 韩非子 C.墨子 韩非子 孔子 孟子 D.墨子 孔子 韩非子 孟子 解析:选B 据材料“爱心”结合所学可知,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正气”依据所学,孟子主张“养浩然之气”;“热血”依据所学,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强调无等级差别的爱;“冷眼”依据所学,法家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坚持以法治国。故B项正确。‎ ‎5.(2019·晋城一模)春秋战国之际,一部分没落贵族从旧体制中游离出来,部分知识文化的庶人由社会下层升浮上去,即所谓“士庶合流”,士逐渐从有职之人变成处于游离状态——即“士无定主”的游士。这一现象(  )‎ A.表明分封制逐渐崩溃   B.推动了当时社会思想解放 C.导致了社会秩序动荡 D.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解析:选B 结合所学,“士”是分封宗法制下统治集团里最底层的统治力量,“有职之人”反映宗法制下的世官体制,反映的是宗法制逐渐崩溃,故A项错误;由材料“部分知识文化的庶人由社会下层升浮上去”可知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的活跃,推动了思想解放,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犁牛耕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礼崩乐坏导致社会秩序动荡,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士”阶层而非新兴地主阶级,故D项错误。‎ ‎6.(2019·资阳模拟)《吕氏春秋》载:“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天子必执一,所以抟之也。一则治,两则乱。”“攻无道而伐之义,则福莫大焉,黔首利莫厚焉。”材料表达的思想(  )‎ A.与孔子“仁”“礼”思想一致 B.适应了国家统一的趋势 C.为汉初治理国家提供了指导思想 D.是黎民百姓的政治呼声 解析:选B 孔子“仁”突出“爱人”“克己复礼”,“礼”强调恢复“周礼”等级秩序,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所以一之也……一则治,两则乱”,强调大一统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汉初的指导思想是“无为而治”,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黔首利莫厚焉”,说明国家统一对百姓的利厚,故D项错误。‎ ‎7.(2019·重庆模拟)中国文化经夏商周不断的“损巫益礼”,最终由周公确立了“敬德保民”的周礼文化体系,孔子则进一步扬弃了周礼文化中“神道设教”等内容,奠定了儒学之本。这说明(  )‎ A.儒家学派创始于周公 B.先秦文化具有人文色彩 C.儒学与周礼完全对立 D.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 解析:选B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而非周公,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先是周公确立了“敬德保民”的周礼文化体系,而后又有孔子进一步扬弃了周礼文化中“神道设教”等内容,这些都充分显示出先秦文化“重人轻神”的特点,故B项正确;孔子向来是十分推崇和维护周礼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关系的相关论证,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5分)‎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摘编自《孟子》‎ 材料二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摘编自《荀子》‎ 材料三 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摘编自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孟子和荀子观点的不同之处。(8分)‎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麦迪逊和荀子观点的共同之处。(8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性的看法及人性在治理国家和规范社会方面的见解。(9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得出人们都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反映了孟子“人性善”的伦理观,政治上主张仁政;根据材料二信息得出人们生而好利、疾恶、好声色的主张,反映了荀子“人性恶”的伦理观,政治上主张礼法并重。第(2)问,从人性论与政治主张两方面概括即可。第(3)问,依据第(1)、(2)问综合回答。‎ 答案:(1)不同之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统治者应该推行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统治者应该礼法并重。‎ ‎(2)共同之处:都认为人性有追求个人私利的一面;都主张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约束、引导。‎ ‎(3)看法:人性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追求私利(自私)的一面。‎ 见解:通过教化弘扬善良、人道,使人向善;通过法制去恶扬善,保护公众利益。‎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