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春望教案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30春望教案1

‎《春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反复朗读,背诵课文;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结合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方法:朗读感知法,情境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以爱国名言,人民苦难等相关内容导入。‎ 二、 简介背景(安史之乱)‎ ‎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三、朗读感知 ‎1、反复朗读。要求:读准正音、节奏、语气语调。‎ 溅(jiàn) 搔(sāo) 浑(hún) 胜(shēng) 簪(zān)‎ ‎2、检查朗读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译读。‎ ‎3、引导学生背诵。‎ 四、研读赏析。‎ ‎1、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再现形象,把握物境。‎ ‎①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学生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这是一幅论陷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论陷,城池残破,山河依旧,乱草丛生,满目凄然。‎ ‎②颔联写了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写了花、鸟。春花盛开,鸟儿和鸣,但诗人在视听上并没有愉悦之情,因他与家人的别离感伤所致。‎ ‎③让学生想象颈联、尾联的形象及画面。‎ 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诗人盼望得到家书,可一直都大失所望,由此而焦虑忧愁,满头白头,头发稀疏得不能插簪。‎ ‎2、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把握情境。‎ 提问①: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思亲的情感。‎ 提问②:全诗抓住哪些词语和意象来表达心情?‎ 明确:国“破”——国家支离破碎 草木“深”——更令人满目凄凉、花溅泪,鸟惊心——衬托诗人因国破家亡而产生强烈伤痛的感情。 “抵万金”——表达诗人对妻子儿女及家中亲人的思念。 “搔”——不胜簪:头发稀疏不能插针簪,衰老得快,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五、课堂小结,并美读课文。‎ 六、巩固提升 板书设计 ‎ 肖联写景 心生伤痛 ‎ 颔联抒情 离愁别恨 借景抒情 春望 颈联叙事 眷家思亲 寓情于物 ‎ 尾联描写 忧国伤时 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