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第05课模拟考试(含解析)
第 05 课 模拟考试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 1~2 题。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①,三黜名惭柳士师②。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③东过连山④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①【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②【柳士师】 柳下惠。士师,狱官。《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因“直道事人”三黜。③【桂江】漓江,此处指 柳宗元将要贬往的柳州。④【连山】指诗人所贬往之地连州。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开头一、二句以叙事起,勾画出诗人和朋友屡遭挫折的经历,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B.诗人巧妙地以典明志,“事异”两字,带有自嘲的口气,暗含对当政者的不满和牢骚。 C.“名惭”意为自己声名比不上柳士师,表现了诗人仕途不顺因而声名不显,心情失落。 D.“并”“尽”二字有情有致,描绘出两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并影荒郊,翘首仰望之景。 E.诗人以“回雁”、“哀猿”反衬离别之情,诗境也变而凄厉了,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2.从虚实的角度,分析最后两句诗表现了什么样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E 2.(1)内容上同:情感相同:都是抒写离别之愁绪;异:对象不同:柳词抒写爱人离别之愁,刘诗抒写 朋友离别之愁。(2)手法上同:同为想象别后之景,采用虚写手法(答出虚写或者想象都给满分)异:柳 词直抒胸臆,以千种风情衬尽羁旅愁苦,人间别恨;刘诗以想象之景结情,寄离情于山水;或者答“有所 思”一语双关。(答出以景结情或者双关都给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2 题。 将至海州明山有作① 张耒 望望孤城沧海边,好云深处是人烟。 鸟飞山静晴秋日,水阔人闲熟稻天。 旂影远摇沽酒市,棹歌归去隔村船。 功名富贵非吾事,誓斸明山数亩田。 [注]①绍圣初年,张耒因元祜党籍案被贬谪到润州当官,途经海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望”字领起全诗,以旷远的沧海和美丽的云海衬托海州的地理和景观。 B.颔联以“鸟飞”衬托明山的宁静,以“熟稻”无人收割和“人闲”形成反差。 C.颈联“旂影”和“棹歌”,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来表现当地生活的闲适。 D.尾联“非吾事”直抒胸臆,与前三联相比,陡然提高声调,把情感推向高潮。 E.作者围绕海州风土人情,从多个角度宛转地加以表现,营造汪洋浓郁的意境。 2. 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BE 2. ①前三联描绘一幅海州美好的山光水色图,表现了作者对海州风土人情的喜爱。②尾联直抒胸臆,直接 表达功名富贵不是自己所要追求的。③作者说自己要去明山耕田种地,一个“誓”字表明自己向往田园, 有意归隐。 【解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2 题。 青玉案·邻鸡不管离怀苦 黄公度① 邻鸡不管离怀苦,又还是、催人去。回首高城音信阻。霜桥月馆,水村烟市,总是思君处。 裛②残别袖燕支雨③,谩留得,愁千缕。欲倩归鸿分付与,鸿飞不住。倚栏无语。独立长天暮。 [注]①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福建人,此时在泉南任职期满,秦桧假借君命令他 速回都城临安。②裛 yì,沾湿。③燕支雨,夹着胭脂的泪水纷落如雨。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句运用了拟人手法,以对报晓邻鸡的埋怨表明自己不愿离开的心情。 B.词中“霜桥月馆,水村烟市”以想象虚写时空变换转移,极富形象性。 C.“愁千缕”表面指奸相当道前途未卜之忧,深层是离开家乡亲友之愁。 D.词的结尾意境深远,词人将难言之隐、人骨之痛都寄寓在独立不言中。 E.本词词风柔美,格调闲雅,缠绵悱恻,显示出婉约词含蓄细腻的特点。 2. “欲倩归鸿分付与,鸿飞不住。”该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E 2. 要点:(1)对高城中人思念之情。作者因高城音信阻,欲托鸿雁传情。(2)此情难寄的无奈之情。鸿 飞不住,鸿雁与“邻鸡”一样无情。(3)以伤离别抒积忧之情。一腔忠贞、满腹愤闷,化作别情离恨。 【解析】C 项,“‘愁千缕’表面指奸相当道前途未卜之忧,深层是离开家乡亲友之愁”不得当,把“表面” 与“深层”弄反了,应为“‘愁千缕’表面是离开家乡亲友之愁深层指奸相当道前途未卜之忧”。E 项,“格 调闲雅”不恰当,作者将内心一腔难述之痛入骨之伤都寄寓在不言之中,无“闲雅”的格调。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2 题。 寄外舅郭大夫① 陈师道② 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 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 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 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 【注】①外舅:岳父。②陈师道:江西诗派主将。写这首诗时诗人因家境贫苦,无力养活妻儿,只好 托付给岳父郭概带往四川。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句“巴蜀”二字使人联想到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妻孥且旧居”中的“且”字是“仍然是”的意思。 C.颈联中诗人担心路远情疏,强颜欢笑,自我安慰。 D.尾联以自身功名无成、贫病交加的遭际作结,结得深沉。 E.本诗语言平淡质朴,感情含蓄蕴藉,品之有自然之趣。 2. 本诗感情丰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E 2.(1)表达对妻儿的关心思念。面对来使,诗人想细问又不敢问,生怕听得凶讯,表现了诗人对妻儿的深 切关心和思念。(2)抒发家庭不能团聚的悲哀。诗人年已老大,愁病交攻,却还得忍受与妻儿分离之苦, 不禁悲从中来。(或:询问妻儿情况,写信安慰妻儿时都饱含分享的悲哀。)(3)表达怀才不遇的愤慨(或 对社会不平的怨愤)。结尾哀叹自己贫困潦倒,连妻儿都无力养活,只能分居两地,追根究底皆因功名难 就。 2.从创作背景看,古代媳妇称公婆为“舅姑”,“外舅”则是女婿称呼岳丈。北宋元丰七年(1084 年)五 月,陈师道的岳丈郭概由朝请郎提点成都府路刑狱,因为陈师道家贫,无力赡养家室,所以妻子和一女三 子都随郭概赴蜀,陈师道则留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分手时陈师道写有《送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 《送内》和《别三子》三首诗,都流露出至性至情。这首《寄外舅郭大失》则是分别之后的“诗简”,表 达对远居异地的妻儿的关怀问候,抒发家庭不能团聚的悲哀。从思想内容看,这首诗先从岳父寄信来报知 消息入手,写出了自己接到蜀地来信,知道妻儿都平安地住在岳父家中的喜悦心情,但又不敢深问具体情 况的矛盾复杂心理,后再用温言絮语抚慰妻儿,又感慨哀痛自己身世。诗通篇全以感情运行,首联平静, 颔联沉抑,颈联以淡淡的欢快挑起,尾联复归结于感慨哀痛。起伏跌宕,得自然之趣,尽真情之妙。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2 题。 京还留别新丰①诸友 孟浩然 吾道昧所适,驱车还向东。 主人开旧馆,留客醉新丰。 树绕温泉②绿,尘遮晚日红。 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③。 【注】①新丰,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的新丰镇。②温泉,今临潼县东南骊山下,唐玄宗时于此置温泉 宫。③华嵩,分别指西岳华山和中岳嵩山,均为佛教圣地。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在诗人离开京城之际,几位挚友为了表达对诗人的挽留之意而置酒,无奈中要离别,故言“留别”。 B. “吾道昧所适”,指在京城长安实现不了自己追求的“道”揭示了“驱车还向东”原因。 C.“驱车还向东”化用汉魏咏怀诗常见的诗人驾车独行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高独立的形象。 D.“树绕温泉绿”两句写夕阳将下时温泉宫的景色,一“绕”一“遮”用词巧妙,相映成趣。 E.这首首诗的主旨在于借长安风光旖旎、宾客繁盛的景象,表现诗人内心的依恋之情。 2. “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E 2. ①借助细节描写抒情,“拂衣”的细节,诗人掸落对长安繁华生活、仕途追求的眷恋之情,决意离开长 安,表现出诗人傲然独立的个性。②运用借物喻志手法表达思想感情。“华山”“嵩山”喻指高绝超凡的 人格精神,表现诗人超越红尘羁束、追求高洁人格的磊落情怀。(意思对即可) 2.解答“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既要立足诗句内容,又要联系作者的人 生经历和个性特点。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 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他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 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是运用借物喻志手法表达的,“华山”“嵩山”喻指 高绝超凡的人格精神,表现诗人超越红尘羁束、追求高洁人格的磊落情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