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卷·2019届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检测(4月)(2018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卷·2019届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检测(4月)(2018

淄博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一 高二化学试题 命题人: 审核人: 2018年4月 第Ⅰ卷(选择题54分)‎ 常用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Al 27 Si 28 Cl 35.5‎ ‎1.“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 A.范德华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 B.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C.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 D.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 ‎2.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d>c>b>a 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 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 ‎3.将钠、镁、铝各0.3mol分别加入100mL 1mol/L 的盐酸中,在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1:2:3 B.6:3:2 C.3:1:1 D.1:1:1‎ ‎4.把4.6 g钠放入100 mL 0.1 mol/L AlCl3溶液中,待其充分反应后(水蒸发不计),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Cl-浓度基本不变 B.溶液仍有浑浊 C.溶液中几乎不存在Al3+ D.溶液中存在最多的是Na+‎ ‎5.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CaCl2 B.N2H4 C.Na2S2 D.NH4NO3‎ ‎6.将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和得到的沉淀物和溶液中所含的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原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为 ‎①1:3 ②2:3 ③1:4 ④2:7.‎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SO2、SO3都是极性分子 B.在NH4+和[Cu(NH3)4]2+中都存在配位键 C.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 D.原子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具有键能大、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和石英晶体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熔化时需克服微粒间的作用力类型也相同 B.化学变化发生时,需要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并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 C.CH4和CCl4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NaHSO4晶体溶于水时,离子键被破坏,共价键不受影响 ‎9.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均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有关的是 A.CaO与CO2 B.NaCl与HCl C.SiC与SiO2 D.Cl2与I2‎ ‎10. 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入下列溶液中,说法正确的是 A.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pH增大 B.放入稀CuSO4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有紫红色铜析出 C.放入MgCl2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有白色沉淀生成 D.放入NH4NO3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 ‎11.晶体中含有极性键,关于该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可能有很高的熔沸点 B.不可能是单质 C.可能是有机物 D.可能是离子晶体 ‎12.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 A.碘和干冰的升华 B.硅和C60的熔化 C.氯化氢和氯化钠的溶解 D.溴和汞的气化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 B.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 C.含有金属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一定越强 ‎14.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CS2为V形的极性分子 B、Cl03﹣ 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C、SiF4和CO32﹣ 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D、SF6中有6对完全相同的成键电子对 ‎15.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熔点:Si3N4>NaCl>SiI4 B.沸点:NH3>PH3>AsH3‎ C.酸性:HClO4>H2SO4>H3PO4 D.碱性:NaOH>Mg(OH)2>Al(OH)3‎ ‎16.向含有1mol KAl(SO4)2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使SO42﹣恰好转化为沉淀,此时生成的Al(OH)3的物质的量是(  )‎ A.1mol B.1.33mol C.0.67mol D.0‎ ‎17.下面关于SiO2晶体网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O处于中心,Si处于4个顶角 B.最小的环上,有3个Si原子和3个O原子 C.最小的环上,Si和O原子数之比为1:2‎ D.最小的环上,有6个Si原子和6个O原子 ‎18.加热5.00 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 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 A.3.38 g B.4.58 g C.4.41 g D.4.16 g 第Ⅱ卷(非选择题46分)‎ ‎19.(1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铝热反应实验展开研究。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2、Fe、Fe2O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 Al Al2O3‎ Fe Fe2O3‎ 熔点/℃‎ ‎660‎ ‎2054‎ ‎1535‎ ‎1462‎ 沸点/℃‎ ‎2467‎ ‎2980‎ ‎2750‎ ‎——‎ ‎(1)①某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答:    (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室溶解该熔融物,在下列试剂中最适宜的试剂是  (填序号)。‎ 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2)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一定量上述的熔融物与一定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OC段没有沉淀生成,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DE段,沉淀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则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B与A的差值为    mol。‎ ‎④B点对应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mol,C点对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mL。‎ ‎20.(10分)某中学学生将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用于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经过查资料、提出假设、进行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得到验证结论。下面是他们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现象。‎ 实验 序号 实验程序 实验现象 ‎1‎ 将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配制成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 反应激烈,有大量气体产生,能使该木条复燃 ‎2‎ 将实验1所得溶液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蓝且长时间不褪色 一份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显红色,半分钟内褪色 ‎3‎ 若把实验1所得溶液分成两份,一份滴入酚酞试剂,加热。‎ 溶液显红色,但仍很快褪色 另一份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加热。‎ 溶液显蓝色且很快褪色 ‎4‎ 在实验1变为蓝色的石蕊试液中滴加双氧水(H2O2)加热。‎ 蓝色褪去 ‎5‎ 溶液变红且不再褪色 若把实验1所得溶液中加入少许二氧化锰静置到无气体产生时,分成两份,一份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加热。‎ 一份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加热至沸。‎ 溶液变蓝且不再褪色 ‎6‎ ‎①称取3.9 g过氧化钠固体;当逐滴加入约50 mL水时,至不再产生气体。‎ 测得氧气体积约为185 mL(标况)‎ ‎②再向容器中加入用小纸片包好的二氧化锰,迅速塞紧双孔塞,轻轻摇动反应器,纸包自动散开,二氧化锰与溶液开始接触,至反应完全。‎ 又收集到大量气体 请仔细阅读有关内容后回答:‎ ‎(1)根据实验分析,用反应方程式表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具体过程_______________。‎ ‎(2)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石蕊分子与酚酞分子相比较,它们的稳定性的强弱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分析上述实验,使变红的酚酞褪色的物质是    ,该物质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加入二氧化锰之前该物质的分解率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2分)(1)CO与N2属于等电子体,1个CO分子中含有的π键数目是_______个。C、N、O三种元素的笫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___。‎ ‎(2)右图是某化合物的晶胞示意图,硅原子与铝原子之间都以共价键连接。‎ ‎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②Al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 ‎③已知晶胞边长为5.93×10-8cm,Si与A1之间的共价键键长是___________cm(只要求 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下同),晶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g·cm-3‎ ‎22.(8分)在m mL b mol·L-1 AlCl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a mol·L-1的NaOH溶液。‎ ‎ (1)当a≤3b时,生成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 ‎ (2)当a、b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时,无沉淀生成。‎ ‎ (3)当a、b分别满足______________条件时,有沉淀生成且溶液中无Al3+存在;生成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答案 ‎1.B 2.B 3.C 4.B 5.C 6.A 7.A 8.B 9.C 10.C 11.A 12.A 13.A 14.D 15.B 16.D 17.D 18.D ‎1. 【解答】选B.解: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属于物质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破坏了范德华力,石蜡蒸气→裂化气发生了化学变化,破坏了共价键;所以在“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2. 【解答】选B.解: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O元素、b可能为Na或Mg、c为Al、d为S元素.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应为b>c>d,a为O,原子半径最小,故A错误;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降低,则金属性b>c,a、d为非金属,金属性较弱,则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故B正确;C.c为Al,对应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为弱碱,故C错误;D.一般来说,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应为a的单质的氧化性强,故D错误.‎ ‎3.【解答】选C.解:将三种金属各0.3mol分别投入100mL 1mol/L的盐酸中,可知三种金属都过量,应按盐酸的量计算,镁、铝产生氢气物质的量相等,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L×1mol/L)×═0.05 mol.‎ 但金属钠活泼,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则生成氢气最多的是钠,‎ 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应按钠的物质的量计算:0.3mol钠产生0.15mol氢气.‎ 故将钠、镁、铝各0.3mol 分别放入100mL 1mol/L的盐酸中,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15mol:0.05mol:0.05mol═3:1:1,所以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3:1:1.‎ ‎4. 【解答】选B。解析:4.6 g钠的物质的量为0.2 mol,与水反应生成0.2 mol NaOH。100 ml 0.1 mol/L AlCl3溶液中Al3+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根据Al3++4OH-=AlO+2H2O,所以溶液铝元素以AlO的形式存在,几乎不存在Al3+,溶液中存在最多是Na+,物质的量为0.2 mol,Cl-浓度不变。‎ ‎5.【解答】选C.解:A.CaCl2中钙离子和Cl﹣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Cl﹣不存在非极性共价键,故A不正确;‎ B.N2H4中只含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 C.Na2S2中钠离子和S22﹣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S22﹣离子内两个硫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故C正确;‎ D.NH4NO3中铵根离子与硝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铵根离子内存在N﹣H极性共价键,硝酸根离子内存在N﹣O极性共价键,故D错误;‎ ‎6. 【解答】选A.解:设AlCl3和NaOH的浓度分别为c1和c2,相同体积为V,‎ 若NaOH过量,生成NaAlO2,此时参加反应的AlCl3的物质的量是c1Vmol,NaOH是3c1Vmol,生成c1V mol 的Al(OH)3,‎ 又因为得到 的沉淀物中铝元素的质量和溶液中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说明第一步反应完后,生成的Al(OH)3有一半(c1V)发生Al(OH)3+OH﹣=AlO2﹣+2H2O,‎ 所以可求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3c1V+0.5c1V=3.5c1V=c2V,所以c1:c2=2:7;‎ 当氯化铝过量时,氢氧化钠不足,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发生反应:Al3++3OH﹣═Al(OH)3↓,设反应掉的铝离子物质的量为x,得到的沉淀物中铝元素的质量和溶液中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c1V﹣x=x,所以x=0.5c1V,消耗氢氧化钠3x,即1.5c1Vmol,所以1.5c1V=c2V,所以此时c1:c2=2:3.‎ 所以②④符合;‎ ‎7. 【解答】选A.‎ A、SO2中心原子S的化合价为+4价,最外层电子未全部参与成键,含有孤对电子对,为极性分子;SO3中心原子S的化合价为+6价,最外层电子全部参与成键,没有孤对电子对,SO3是平面三角形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故A错误;‎ B、氨气分子与氢离子通过配位键形成NH4+,铜离子提供空轨道,氨气分子提供孤对电子对,Cu2+与NH3通过配位键形成[Cu(NH3)4]2+,故B正确;‎ C、电负性是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的标度,元素电负性数值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反之,电负性数值越小,相应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弱,故C正确;‎ D、原子晶体中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共价键结合牢固,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硬度大,故D正确.‎ ‎8. 【解答】选B.‎ A、干冰是分子晶体,而石英晶体是原子晶体,而熔化时需克服微粒间的作用力分别是分子间作用力和共价键,故A错误;‎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断开旧化学键,形成新的化学键,所以化学变化发生时,需要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并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故B正确;‎ C、CH4分子中氢原子最外层达2电子的稳定结构,不是8电子稳定结构,故C错误;‎ D、NaHSO4晶体溶于水时,电离产生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以NaHSO4晶体溶于水时,离子键被破坏,共价键也被破坏,故D错误;‎ ‎9.【解答】选C.‎ 解:A.CaO为离子化合物,熔化断裂离子键,而CO2在固体时是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无关,故A错误;‎ B.NaCl为离子化合物,熔化断裂离子键,而HCl在固体时是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无关,故B错误;‎ C.SiC与SiO2都是原子晶体,熔化断裂的是共价键,与化学键有关,故C正确;‎ D.Cl2与I2在固体时是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无关,故D错误.‎ ‎10. 【答案】C 【解析】A项错误,饱和NaOH溶液中放入钠,钠与水反应消耗水且生成NaOH,从而会有部分NaOH晶体析出,同时生成氢气,由于溶液仍是饱和溶液,故溶液的pH不变;B项错误,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NaOH,NaOH与CuSO4反应会出现蓝色沉淀;C项正确,钠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与MgCl2反应生成Mg(OH)2白色沉淀;D项错误,钠与水反应放热,生成的NaOH,反应生成NH3·H2O,NH3·H2O部分分解产生的少量氨气会与氢气同时放出,故放出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11. 【解答】A 解:A.含有极性键的晶体可能是原子晶体,如二氧化硅中含有Si﹣O极性键,其熔沸点很高,故A错误;‎ B.含有极性键的物质至少含有2种元素,属于化合物,不可能是单质,故B正确;‎ C.有机物中含有极性键,如甲烷中含有C﹣H极性键,故C正确;‎ D.离子晶体中也可能含有极性键,如NaOH中含有O﹣H极性键,故D正确.‎ ‎12. 【解答】选A. 解:A.碘和干冰属于分子晶体,升华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类型相同,故A正确;‎ B.硅属于原子晶体,C60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分别破坏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故B错误;‎ C.氯化氢溶于水破坏共价键,氯化钠溶解破坏离子键,故C错误;‎ D.溴气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汞气化破坏金属键,故D错误.‎ ‎13. 【解答】选A.解:A、惰性气体组成的晶体中不含化学键,只含有分子间作用力,故A正确;‎ B、分子能电离出两个H+的酸才是二元酸,如CH3COOH分子中含有4个H,却是一元酸,故B错误;‎ C、AlCl3晶体中含有金属元素,但以共价键结合,属于分子晶体,故C错误;‎ D、氮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因单质中的键能较大,则N2很稳定,故D错误.‎ ‎14. 【解答】选D A、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CS2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故A错误;‎ B、由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Cl03﹣中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是×(8﹣3×2)=1,所以Cl03﹣是三角锥形,故B错误;‎ C、SiF4和CO32﹣ 的空间构型分别为正四面体和平面三角形,中心原子分别采用的是sp3杂化,sp2杂化,故C不正确.‎ D、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和氟原子之间有6对完全相同的成键电子对,故D正确; ‎ ‎15.【解答】选B.‎ 解:A、Si3N4为原子晶体,NaCl为离子晶体,SiI4为分子晶体,一般来说,不同晶体的熔点高低按照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的顺序,故有Si3N4>NaCl>SiI4,故A正确;‎ B、NH3含有氢键,沸点最高,PH3和AsH3不含氢键,沸点的高点取决于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应为AsH3>PH3,故顺序为NH3>AsH3>PH3,故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由于非金属性Cl>S>P,所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的强弱顺序为:HClO4>H2SO4>H3PO4,故C正确;‎ 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就越强,由于金属性Na>Mg>Al,所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的强弱顺序为:NaOH>Mg(OH)2>Al(OH)3,故D正确.‎ ‎16.【解答】选D.‎ 溶液含有1mol KAl(SO4)2,所以含有SO42-2mol.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使SO42-恰好转化为沉淀,由反应SO42-+Ba2+=BaSO4↓可知,加入的氢氧化钡含有2molBa2+,即需加入2molBa(OH)2.由于溶液含有1mol KAl(SO4)2,则含有1molAl3+,加入2molBa(OH)2,提供4molOH-,恰好反应Al3++4OH-=A1O2-+2H2O,没有沉淀生成.‎ ‎17. 【解答】选D.‎ 解:A、二氧化硅晶体中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每个硅原子能构成四个共价键,每个氧原子能形成2个共价键,Si处于中心,O处于4个顶角,故A错误;‎ B、最小的环上,有6个Si原子和6个O原子,故B错误;‎ C、最小的环上,有6个Si原子和6个O原子,所以最小的环上硅氧原子数之比为1:1,故C错误;‎ D、最小的环上,有6个Si原子和6个O原子,Si处于中心,O处于4个顶角,故D正确.‎ ‎18.解析: 此题可用差量法求解:设混合物中的质量为X,则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HCO3===Na2CO3+H2O+CO2↑ Δm ‎ 2×84 g 62 g ‎ X 0.31 g X=0.84 g 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5.00 g-0.84 g=4.16 g 答案: D ‎19、(1)由表中数据比较可知,铝的熔点比铁低,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利用金属Al 和碱液反应放出氢气的性质即可验证。由于Fe和Al都是活泼的金属,所以可以用稀硫酸或者稀盐酸溶解。(2)由图象可知硝酸过量,OC段发生酸碱中和反应,CD段为Fe(OH)3、Al(OH)3沉淀的生成,DE段消耗了NaOH,由此证明硝酸和金属反应的还原产物为较低价态的NH,EF段为Al(OH)3的消失,只剩下Fe(OH)3沉淀。B与A的差值为Al(OH)3,为4 mol·L-1×(36-34)×10-3 L=0.008 mol,参加反应的n(Al)=0.008 mol,因为1 mol的Al3+、Fe3+均与3 mol的NaOH反应,由电子守恒可知Fe和Al化合价升高的总数=HNO3生成NH降低的总数,即3n(Fe)+3n(Al)=n(NH)×8=4 mol·L-1×(34-31)×10-3 L×8,解得n(Fe)+n(Al)=0.032 mol,n(Fe)=0.024 mol,两种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032 mol。生成两种沉淀共消耗n(NaOH)=0.032 mol×3=0.096 mol,所以C点体积为:31 mL-×103 mL·L-1=7 mL。 ‎ 答案:(1)①合理 ‎②NaOH溶液 ‎2Al+2OH-+2H2O===2AlO+3H2↑‎ ‎③B ‎(2)①H++OH-===H2O ‎②NH+OH-===NH3·H2O ‎③0.008‎ ‎④0.032 mol 7 mL。‎ ‎20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对比其实验现象,做出判断。根据实验1木条复燃,说明有氧气生成;加入石蕊变蓝、酚酞变红证明有碱生成,且酚酞变红后半分钟褪色,说明有强氧化性物质生成,实验5中加入二氧化锰直至无气体产生,加入酚酞后变红不再褪色,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可以判断生成了H2O2,所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具体过程为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根据实验2,可以判断石蕊分子比酚酞分子稳定。(4)根据方程式,由关系式:3.9 g过氧化钠完全反应生成H2O2 0.05 mol,由反应2H2O2===2H2O+O2↑,生成氧气185 mL,则分解的H2O2为 ‎0.0165 mol,所以分解率为0.0165÷0.05×100%=33%。‎ 答案、(1)Na2O2+2H2O===2NaOH+H2O2‎ ‎2H2O2===2H2O+O2↑‎ ‎(2)石蕊分子比酚酞分子相对稳定 ‎(3)过氧化氢或双氧水 ①不稳定易分解;②具有强氧化性(或漂白性),加热时氧化能力增强 ‎(4)1/3(或33%)‎ ‎21、(1) 2 N ‎ ‎(2)①LiAlSi ②1s22s22p63s23p1‎ ‎③×5.93×10-8/4 ‎ 3.9(4b-a) g a≥4b ‎ ‎22、(1) (2) (3‎ ‎ (4)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