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天津市西青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 ‎①细胞内液  ②血浆  ③淋巴  ④组织液  ⑤消化液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 ‎【详解】①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①正确;‎ ‎②血浆属于细胞外液,属于体液,②正确;‎ ‎③淋巴属于细胞外液,属于体液,③正确;‎ ‎④组织液属于细胞外液,属于体液,④正确;‎ ‎⑤消化液不是细胞内液,也不是细胞外液,不属于体液,⑤错误。‎ 综上①②③④正确。‎ 故选D。‎ ‎2.下列对人体内环境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细胞浸浴在组织液中,组织液就是细胞的内环境 B. 细胞质基质不是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C. 人体代谢中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D. 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相连,不属于体液。‎ ‎【详解】A、绝大多数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少数细胞生活在血浆或淋巴中,A错误;‎ B、细胞质基质不是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B正确;‎ C、人体代谢中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少数体内细胞如肺泡壁细胞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 故选B。‎ ‎3.下列有关人体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只与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 缓冲对的存在使得机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维持pH稳定 D.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A正确;‎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B错误;‎ C、缓冲对的存在使得机体在正常情况下能维持pH稳定,而不是任何情况下,C错误;‎ D、当稳态遭到破坏时,会引起酶促反应紊乱,速率不一定加快,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意义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4.食物中过多酸性物质进入血液后,血浆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 A. 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 B. 很快排出体内 C. H2CO3/ NaHCO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 D. 形成Na2CO3排出体外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体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能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如机体剧烈运动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增强呼吸活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血浆的pH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血液中存在数对具有抗酸和抗碱的缓冲物质,称为缓冲对,如H2CO3 /NaHCO3等,食物中的酸性物质进入血液后,会和缓冲物质反应,维持PH值的相对稳定。‎ 故选C。‎ ‎5.如图表示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②③④分别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B. ②释放神经递质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C. ①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D.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详解】A、神经递质是从②处,通过胞吐方式释放,所以②③④分别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A正确;‎ B、神经递质从②突触前膜处,通过胞吐方式释放,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 C、①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C正确;‎ D、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突触结构及神经兴奋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6.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B. 反射与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C. 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D. 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组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反射和反射弧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反射和反射弧的理解掌握程度。‎ ‎【详解】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的支配下,人或动物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活动,反射的进行不仅需要反射弧完整,还要有足够的刺激,A项错误;反射是规律性的应答活动,反射弧是神经结构,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B项错误;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C项正确;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D项错误。‎ ‎【点睛】掌握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反射活动的进行必须完整反射弧的参与,缺失任何一部分都不能成为反射。‎ ‎7. 右图的神经纤维上有A、B、C、D4个点,且AB=BC=CD,现将一个电流计连接到神经纤维细胞膜的表面AB之间,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其中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A. 偏转一次,方向向左 B. 偏转一次,方向向右 C. 偏转两次,方向相反 D. 偏转两次,方向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据图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与膜外侧的电流传导方向相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刺激C点,若电流计连接到神经纤维细胞膜的AB之间,指针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 ‎【详解】‎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电流计指针能够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说明电流计指针不会同时发生电位变化,故选C。‎ ‎8.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 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D. 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小脑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身体平衡;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A正确;‎ B.脑和脊髓构成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B正确;‎ C.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都在大脑皮层,C正确;‎ D.下丘脑可以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参与体液调节,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选D。‎ ‎9. 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以上现象说明 A. 脊髓的生理活动受控于大脑皮层 B. 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达到脊髓 C. 婴幼儿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 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尿的排出属于非条件反射和人体神经系统的发育,据此答题。‎ ‎【详解】A、婴幼儿大脑发育不完善,出现尿床现象(成年人则不出现这一现象)和由于惊恐而出现的无意识排尿,都属于脊髓生理活动受到大脑控制的实例,A正确;‎ B、由脊髓控制的低级反射活动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婴幼儿的传入神经同样达到大脑皮层,B错误;‎ C、人的排尿反射生来就有,属于非条件反射,其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只要反射弧完整就可以完成该反射,C错误;‎ D、尿的形成是连续的,白天和晚上没有什么大的差别,D错误。‎ 故选A。‎ ‎10.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A. 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 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C.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D. 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答案】C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详解】‎ 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因此反射活动不能进行即不能运动;但是神经中枢还能把神经冲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感觉。 故选C。‎ ‎11.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1mIU/L=0.144 pmol/L)。请据表分析,其体内将最可能发生的是 项目 ‎ 测定值 参考范围 单位 胰岛素 ‎1.7‎ ‎5.0〜20.0‎ mlU/L 甲状腺激素 ‎10.0‎ ‎3.1〜6.8‎ pmol/L A.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水平 B. 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C.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 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为素材,考查学生对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分级调节、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及其血糖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AB、某人的血液化验的结果显示: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参考范围,而胰岛素具有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因此该人体内的组织细胞有可能摄取葡萄糖的速率减慢,血糖含量高于正常水平,A、B错误;‎ C、甲状腺激素的含量高于正常值,而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其体内可能发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错误;‎ D、甲状腺激素的含量高于正常值,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有可能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表中的“参考范围”与“测定值”这一解题的切入点,采取对比法,找出数据的变化规律,并将“变化规律”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12.高等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是( )‎ A. 激素是细胞的组成物质,种类多且含量较高 B. 激素分子弥散在体液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 C. 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 D. 健康人体内,各种激素的含量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激素调节的特点有:(1)微量和高级;(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但是调节的反应速度比较缓慢,神经调节的反应速度快.‎ ‎【详解】激素只能起调节作用,不是细胞的组成物质,A错误;激素分子弥散在体液中,只对特定的靶细胞起作用,B错误;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C正确;人体内的激素含量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内环境的变化而变化,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激素调节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区分能力,难度不大.考生平时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列表比较,明确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并且识记各自的调节特点.‎ ‎13.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离不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只有体液调节存在分级调节 B. 在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体液调节增加排尿量是促进散热的重要途径 C. 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密切相关,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分泌激素 D. 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素水平升高,可加速糖原合成,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激素调节的特点:通过体液运输、微量高效性和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通成,但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两种调节方式的特点: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以反射的形式来实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特点主要是激素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而发挥调节作用的。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详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但是体液调节存在分级调节,神经调节也存在分级调节,如低级中枢受到高级中枢的控制,A错误;在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排汗量是促进散热的重要途径,B错误;激素的作用往往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作用,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如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C正确;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素水平升高,可加速糖原合成,说明激素具有调节细胞代谢的作用,并没有催化作用,D错误。故选C。‎ ‎14.寒冬人从室内到室外后,体温调节过程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脑皮层是体温调节的中枢 B. 甲状腺激素和汗腺分泌都减少 C. 皮肤内毛细血管中血流量增多 D. 人到室外后产热量比外出前多 ‎【答案】D ‎【解析】‎ ‎【分析】‎ 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骨骼肌收缩,同时有关神经的兴奋还可促进肾上腺和甲状腺分泌激素增多。‎ ‎【详解】A、下丘脑是体温凋节的中枢,A错误;‎ B、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汗腺分泌减少,B错误;‎ C、寒冷时,皮肤内毛细血管中血流量减少,C错误;‎ D、寒冬人从室内外出到室外后,人到室外后散热量比外出前多,D正确。‎ 故选D。‎ ‎15.科学家对生长素发现过程所给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达尔文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向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使胚芽鞘向光弯曲 B. 拜尔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C. 鲍森•詹森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D. 温特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造成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研究历程:1880年英国达尔文→1910年丹麦的鲍森•詹森→1914年匈牙利拜尔→1928年荷兰温特→1931年从人尿中分离出吲哚乙酸→直到1946年科学家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该物质。‎ ‎【详解】A、达尔文通过燕麦胚芽鞘的四组对照实验最终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向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使胚芽鞘向光弯曲,A正确;‎ B、拜尔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并未提出“生长素”的概念,B错误;‎ C、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正确;‎ 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D正确。‎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需要考生识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识记达尔文、詹森、拜尔和温特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 ‎16.如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小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而步骤Ⅰ中左侧的a、b不旋转,c、d匀速旋转,所以生长素的含量a大于b,c等于d。‎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步骤中的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是:a大于b,c等于d,即a>c=d>b,而生长素的浓度越低,促进作用越小,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弯曲程度越小,因此步骤Ⅱ中乙上放置的琼脂块(b)中含有的生长素浓度最低,其弯曲程度最小,B正确。‎ 故选B。‎ ‎17. 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运输属于( )‎ A. 自由扩散;极性运输 B. 主动运输;极性运输 C. 主动运输;非极性运输 D. 渗透作用;非极性运输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说明生长素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运输,即主动运输。运输方向是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这属于极性运输。B正确。A、C、D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烯只在果实中合成,主要促进果实的成熟 B. 太空实验室的植物由于缺乏重力,生长素不能进行横向运输 C.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表现为促进植物的生长 D. 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植物激素合成的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 名称 合成部位 存在较多的部位 功能 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 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细胞分裂的部位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植物的各个部位 成熟的果实中较多 促进果实成熟 ‎【详解】A、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A错误;‎ B、太空实验室的植物也可能因为单侧光或离心力的影响,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B错误;‎ C、低浓度生长素表现为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生长素表现为抑制作用,C错误;‎ D、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植物激素合成的变化,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影响植物基因组的表达,D正确。‎ 故选D。‎ ‎19.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某植物插条使其生根,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清水 浓度a 浓度b 浓度c 平均生根数 ‎15‎ ‎29‎ ‎38‎ ‎7‎ A. 实验中用于扦插的枝条可能带有芽或幼叶 B. 根据实验结果无法比较a、b、c浓度的大小 C. 实验结果表明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在a和c之间 D. 该生长素类似物对根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可将本题的表格转化为曲线,可以使问题直观化,转化如下:‎ a1和a2都可以表示浓度a,b1和b2点都可以表示浓度b,;因此最适浓度可能为ab间、ba间、bc间、0b间。‎ ‎【详解】A、实验中只要能控制单一变量即可,扦插枝条可以带有相同数目的芽或幼叶,A正确;‎ B、根据一般规律,生长素类似物应在低于最适浓度时随浓度增加促进作用增强,高于最适浓度随浓度增加促进减弱甚至抑制,根据题干只能判定出c最大,a、b大小无法判定,B正确;‎ C、根据B项分析,无法判定最适浓度的范围,C错误;‎ D、据表格可以判定a、b促进生根,c抑制生根,体现了两重性,D正确 故选C。‎ ‎【点睛】图文转换分析最适浓度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 ‎20.关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B. 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等优点,但效果不太稳定 D. 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以采用浸泡法,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高,并且最好是在遮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答案】A ‎【解析】‎ ‎【分析】‎ ‎1、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们在了解天然植物激素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后,通过人工合成与植物激素具有类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2、浸泡法处理插条要求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较低,最好在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处理,减少蒸腾作用,易成活生根。‎ ‎【详解】A、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A正确;‎ B、根的向地生长能体现植物生长素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但茎的背地生长不能体现生长作用的两重性,B错误;‎ C、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C错误;‎ D、浸泡法处理插条要求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较低,最好在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处理,D错误。‎ 故选A。‎ ‎21.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 A. 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B. 利用低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杂草的生长 C. 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可使植株增高 D. 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类: 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 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 ‎【详解】A、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A错误; B、利用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杂草生长,因为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B错误; C、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芦苇等植物可使植株增高,C正确; 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乙烯利是催熟剂,促进果实成熟,D错误。 故选C。‎ ‎22.某生物学家在测定‎100 km2范围内的野兔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50只作标记,然后放回到草原中,一段时间以后,又捕获60只,其中含标记的5只,则该范围内野兔的种群密度为 A. 500只/km2 B. 600只/km2‎ C. 5只/km2 D. 6只/km2‎ ‎【答案】D ‎【解析】‎ ‎【详解】野兔总数,种群密度== 6(只/km2),D正确。‎ 故选D。‎ ‎23.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B. 出生率、死亡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原因 C. 迁入率、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原因 D. 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答案】A ‎【解析】‎ ‎【详解】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不是空间特征,A错误;‎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原因,B、C正确;‎ 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D正确。‎ ‎【考点定位】种群的特征 ‎【名师点睛】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图解:‎ ‎(1)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 ‎(2)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在具体环境中的种群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 ‎(3)决定种群密度的间接因素——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年龄组成既能影响出生率,又能影响死亡率,而性别比例只能影响出生率。‎ ‎(4)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组成,但这种趋势不一定能实现,如气候、天敌、食物等环境因素发生改变。‎ ‎24.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蝗虫等 B. 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 C. 在蚜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样方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 D. 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变化规律 ‎【答案】A ‎【解析】‎ ‎【详解】A、蝗虫不是土壤小动物,并且蝗虫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调查其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A错误;‎ B、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个体数,可以求得种群密度,B正确;‎ C、蚜虫的活动能力弱、范围小,一般采用样方法来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C正确;‎ D、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变化规律,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D正确。‎ 故选A。‎ ‎25.如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时间获得最高产量 ‎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分析】‎ K值代表的是环境容纳量,即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达到K值后,种群增长率为0,若不考虑迁入与迁出,则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当;根据相关原理,要获得最大的产量,捕鱼应在K值前,而保持种群数量在K/2左右。‎ ‎【详解】①K是环境容纳量,指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①正确;‎ ‎②在K时种群增长率为0,在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②错误;‎ ‎③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等,种群增长率0,③正确;‎ ‎④在K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日捕量最大,但一般捞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所以捕捞数维持在K/2,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④错误。‎ 故选C。‎ ‎26. 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鸟网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的种群数量。连续10年内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2~6年间大山雀种群的年龄组成都为衰退型 B. 大山雀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可用标志重捕法 C. 10年内,第4年的种群数量最大 D. 第8年大山雀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λ与1的大小关系判断种群数量变化:λ大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增长;λ小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减少;λ等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保持稳定。‎ ‎【详解】‎ 分析题图: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λ大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增长,λ小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减少,2~4年间大山雀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错误,大山雀活动能力较强,种群数量的调查可以用标志重捕法,B正确,10年内,第4年的种群数量最大,C正确,第8年大山雀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A。‎ ‎27.一个池塘中,水蚤、虾、鲤鱼等所有动物集合起来组成( )‎ A. 一个群落 B. 一个种群 C. 多个群落 D. 多个种群 ‎【答案】D ‎【解析】‎ ‎【分析】‎ 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其特征包括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群落的演替。‎ ‎【详解】一个池塘中,水蚤、虾、鲤鱼等所有动物集合起来,不是同一个物种,故不属于一个种群,也不包括植物、微生物等所有生物,故也不属于一个群落,故属于多个种群,D正确。‎ 故选D。‎ ‎28.下列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表示猞猁和雪兔之间的关系 B. 图甲表示小家鼠和褐家鼠之间的关系 C. 图乙表示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的关系 D. 图丙表示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之间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如蝗虫与羊、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 ‎2、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如鸬鹚与鱼。‎ ‎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宿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如噬菌体与细菌。‎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大豆与根瘤菌。‎ ‎【详解】AB、甲中两种群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猞猁和雪兔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小家鼠和褐家鼠之间的关系是竞争,AB错误;‎ C、乙中两种群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C错误;‎ D、丙中两种群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竞争关系,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之间的关系是竞争,D正确。‎ 故选D。‎ ‎29.如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 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B. 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 C. 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的一种空间结构 D. 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作物品种 ‎【答案】A ‎【解析】‎ ‎【分析】‎ 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 ‎【详解】A、玉米是一种生物,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分层,A错误;‎ B、影响植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B正确;‎ C、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的一种空间结构,植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光照强度有关,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C正确;‎ D、不同植物对阳光的喜好不同,可以合理搭配相关的作物进行套种,D正确。‎ 故选A。‎ ‎30.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时,应防止标志物脱落 B. 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个种群的数量 C. 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四边上的菌体 D. 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应将样方中的其它植物全部拔除 ‎【答案】B ‎【解析】‎ ‎【分析】‎ 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虫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要统计方格内的菌体,边线上的菌体要计算两条相邻边线上的数量。‎ ‎【详解】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A错误;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个种群的数量,B正确;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两条邻边线及夹角上的个体,C错误;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不应将样方中的其它植物全部拔除,因为拔除过程中可能会带走蒲公英,影响调查结果,另外拔掉样方内的其它植物会使调查区域中的植物数量减少,调查时应尽量保证调查的环境不被破坏,D错误。 故选B。‎ ‎31.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 B. 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C. 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D.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速度基本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在适宜条件下,最终会演变成森林。‎ ‎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A正确;‎ B、沙丘、冰川、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错误;‎ C、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都有竞争现象,C错误;‎ D、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错误。‎ 故选A。‎ ‎3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不能用环境破坏作为代价来换一时的发展。下列关于人与自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必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 大力植树造林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根本措施 C. 生态农业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D.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生态能量流动和群落演替的方向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抵抗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2、恢复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影响。‎ 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 ‎3、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人是主要成员和中心环节。人们建立生态农业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作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包括身体代谢的利用和生活上的利用),同时又要降低生产成本和避免环境污染,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4、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详解】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使原有物种消失,所以不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错误;‎ B、缓解温室效应的根本措施是减少CO2的排放,B错误;‎ C、生态农业可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 D、人类活动可以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并且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正确。‎ 故选D。‎ ‎33.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一组是( )‎ ‎①学校校园内的所有蒲公英;②西青郊野公园的全部生物;③水上公园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④冀州盘山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①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据此答题。‎ ‎【详解】①学校校园内的所有蒲公英属于种群;‎ ‎②西青郊野公园的全部生物属于群落;‎ ‎③水上公园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更不是生态系统;‎ ‎④冀州盘山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 所以①②④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故选D。‎ ‎34.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鹰迁入后会使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增加 B. 鹰的迁入没有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C. 鹰迁入后会改变蝉和螳螂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 D. 该生态系统中真菌等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隐藏的食物链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 ‎【详解】A、根据前的分析可知,当鹰迁入并在栖息于林中后,食物链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鹰。鹰的迁入使黄雀的数量减少,这导致蝉的天敌(螳螂)的数量增加,进而导致蝉的数量减少,A错误。‎ B、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鹰的迁入没有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B正确。‎ C、鹰迁入前后,蝉均处于第二营养级,螳螂均处于第三营养级,蝉和螳螂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不变,C错误。‎ D、该生态系统中真菌等产生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能流向生产者,D错误。‎ 故选B。‎ ‎35.如图是一条食物链的示意图,该图判断正确的是( )‎ A. 食物链有四个营养级 B. 蝗虫是第二营养级 C. 青蛙是食草动物 D. 蛇是次级消费者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一条食物链的示意图,其中草是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蝗虫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青蛙属于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蛇是三级消费者,属于第四营养级;鹰是四级消费者,属于第五营养级。‎ ‎【详解】A、该食物链共有5个营养级,A错误;‎ B、蝗虫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B正确;‎ C、青蛙是食虫动物,C错误;‎ D、蛇是三级消费者,D错误。‎ 故选B。‎ ‎36.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若E种群中的总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总能量为1.6×108 kJ,从理论上分析,A种群获得的总能量最多是 A. 2.0‎‎×108 kJ B. 2.32×108 kJ C. 4.2×108 kJ D. 2.26×108 kJ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为10%~20%,特点是逐级递减,单向流动。已知低营养级的能量,求高营养级能量时:(1)获得能量最多:按×20%计算;(2)获得能量最少:按×10%计算。析图:E为生产者,其余均为消费者。E是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则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包括B、C和D)。‎ ‎【详解】E是生产者,共含有5.8×109 KJ的能量,则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包括B、C和D)=5.8×109 KJ×20%=1.16×109 KJ,又已知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1.6×108 KJ,则C和D 生物种群的总能量=1.16×109 KJ-1.6×108 KJ=1.0×109 KJ,所以,A最多获得的能量是1.0×109 KJ×20%=2×108KJ。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解题关键是“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包括B、C和D)”掌握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相关计算,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37.森林中的导蜜鸟发现蜂巢后,通过叫声引导蜜獾咬破蜂巢,共同食用蜂蜜和蜂蜡。导蜜鸟的叫声属于生态系统的( )‎ A. 物理信息 B. 化学信息 C. 行为信息 D. 生物信息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 ‎(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 ‎【详解】物理信息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导蜜鸟的叫声属于物理信息,A正确。‎ 故选A。‎ ‎3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多样性的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种多样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相对较高 B. 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 D. 生物多样性包括种群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不同的生态系统会因为营养结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抵抗力或恢复力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详解】A、物种多样性较高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较复杂,抵抗力稳定性相对较高,A正确; ‎ B、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营养结构更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正确; ‎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C正确; ‎ 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错误。‎ 故选D。‎ ‎39.下列关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建立生态农业,延长食物链,降低系统总能量利用率 B. 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 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D. “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 ‎(4)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详解】A、建立生态农业,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系统总能量利用率,A错误;‎ B、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会破坏环境,B错误;‎ C、应该是退耕还林、还草、还湖,C错误;‎ D、“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D正确。‎ 故选D。‎ ‎4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看,这句话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  )‎ A. 间接价值 B. 直接价值 C. 经济价值 D. 潜在价值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巨大。‎ ‎ ‎ ‎1、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2、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3、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详解】根据以上解析可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话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直接价值中的美学价值,故选B。‎ 二、非选择题 ‎41.近年来,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共同研制出了具有免疫效果的艾滋病“联合疫苗”。这种“联合疫苗”由两种疫苗组成,其中一种负责刺激免疫系统,使其做好攻击艾滋病病毒的准备;第二种则担当“助攻手”,负责增强免疫反应。下图为人体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 ‎(1)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图示①②③中可能发生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_____。‎ ‎(2)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3)科学家早已认识到,研制疫苗是抗击艾滋病最有效的良方。艾滋病疫苗首次注射后,人体主要发生图示编号中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4)图中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②③ (2). 效应T细胞 (3). 抗体 (4). ③⑦ (5). ④⑥和⑤⑦ (6). 反应快而强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①表示吞噬细胞消灭病原体;②表示T细胞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③表示B细胞的增殖分化浆细胞和记忆细胞;④表示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⑤表示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⑥表示效应T细胞将靶细胞裂解死亡;⑦表示浆细胞分泌抗体,因此B为抗体。‎ ‎【详解】(1)图示①表示吞噬细胞消灭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②③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2)由以上分析知,题图中的A是能和靶细胞结合的效应T细胞;题图中的B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其化学本质是球蛋白(蛋白质)。‎ ‎(3)艾滋病疫苗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首次注射该疫苗后,人体主要发生体液免疫,即主要发生题图中的③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⑦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的。‎ ‎(4)图中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④⑥和⑤⑦,其特点是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 ‎【点睛】本题结合人体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的知识准确答题。‎ ‎42.下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d代表4种动物。 ‎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 ‎(2)请写出图中存在的食物链(网):__________________。 ‎ ‎(3‎ ‎)每年的旱季来临时,草原的部分食草动物会迁徙到水草丰富的地带,这一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答案】 (1). 呼吸作用 (2). 二氧化碳 (3). (4). 信息传递 ‎【解析】‎ ‎【分析】‎ 图示表示碳循环途径,甲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双向箭头,甲是生产者,甲、乙、丙中,指向丙的箭头最多,丙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根据种群能量数据可知,a是初级消费者,bc是次级消费者,d是三级消费者。‎ ‎【详解】(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主要是呼吸作用;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 ‎(2)图中的食物链(网)存在于甲乙之间,由于b、c的能量相等,因此处于同一营养级,所以食物网可以写成:。‎ ‎(3)每年的旱季来临时,草原的部分食草动物会迁徙到水草丰富的地带,这一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碳循环的途径,学会根据碳循环图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并写出食物网,根据具体实例判断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