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广东清远七年级上语文月考试卷
2020-2021学年广东清远七年级上语文月考试卷 一、默写题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_______________。”(《咏雪》) (3)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4)《次北固山下》中揭示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题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 yùn niàng( )。 (2)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 cū guǎng( )。 (3)我的回答已经让她 xǐ chū wàng wài( )了。 (4)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 fān lái fù qù( )地睡不了觉。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有理想,才会有追求。鲜花有理想,才会用美丽装扮大地;蜜蜂有理想,才会用辛劳酿造甜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登高远望,看到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B.经过反复推敲,我们终于找到了消除双方分歧的一套方案。 C.我十分仰慕这位科学家,但当我见到他时,内心却有点诚惶诚恐。 D.感谢惠顾我们的书店,请留下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使城市的空气更加清新。(删去“使”) B.随地吐痰,是衡量一个市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在“随地吐痰”前加上“不”) C.为了减少沙尘暴的危害,有关部门制定了防沙措施,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把“制定了防沙措施”和“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互换位置) D.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密码时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删去“的重要原因”)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相委而去( ) ②尊君在不 ( ) ③下车引之 ( )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客人的责骂,文中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元方的不亢不卑,有节有礼。 B.《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主要是批评那些不守信用、没有礼貌的人。 C.陈太丘是从“无信”“无礼”两方面反驳父亲的朋友的。 D.“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自相矛盾 第9页 共10页 ◎ 第10页 共10页 楚人有鬻(音yù,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下面画线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人弗能应也/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以子之矛/兄子胡儿曰 C.以子之矛/可以为师矣 D.于物无不陷也/尊君在不 (2)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只能断3处) 或 曰 以 子 之 矛 陷 子 之 盾 何 如 (3)“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说 茶 ①在中国,几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老话讲得明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作家老舍甚至说:“我不知道戒了茶还怎样活着,和干嘛活着?” ②喝茶是家常事,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喝茶有学问,种茶、制茶、沏茶,也都有讲究,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经济、文学、美学、植物等方面的知识。茶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四五千年前。传说中的神农氏亲尝百草滋味,一日遇七十二毒,幸亏喝茶才解了毒。这件事在汉代《淮南子》一书中即有记载。到了晋代,喝茶蔚然成风,唐代则成为喝茶的鼎盛期,出现了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这部书距离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而茶树在我国有一个由野生到人工栽培的过程,现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野生大茶树,据说云南镇沅县千家寨的一株树龄有2700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有关茶的诗文、书画、歌舞不胜枚举。 ③弘扬文化的目的是“化人”,即用文明去教化人,感化人,使人类社会趋于和谐。科学饮茶,艺术品茶,不仅可以解渴、提神,还能“净化心灵”。 ④喝茶其实是在练内功,使人内心变得宁静。人们在喝酒时往往觥筹交错,你劝我推,那种喧嚣之形、张扬之态易让人乱了心性。而品茶时神清气爽,心气平静,乐而忘喧,能使人心沉下来。 ⑤喝茶有助于养成简朴的品质。古代虽然有“茶贡”,但茶不是权贵的专宠,而是寻常百姓的家常事。在北京、四川、广东、扬州等地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茶馆,人们在其中。一杯清茶,一碟茶点,就是一种生活的享受。抗战时期昆明的西南联大,宿舍少桌椅,图书馆缺座位,很多学生就在茶馆里“穷泡”。他们有些论文、著作就是在茶馆诞生的。现在每年春节政府举行国拜,也是清茶一杯,纵谈国事,呈现出一股廉政清风。 ⑥喝茶更能喝出和睦。三五友人,数盅清茶,几碟茶点,推心置腹,气氛温馨,可以化解矛盾,增进缘分。在旧中国某些地方的人发生冲突,常到茶馆“吃讲茶”。“讲”就是评理。冲突双方各自陈述立场,中间人调解斡旋,矛盾化解之后,彼此把茶水混合在一起,顿时化干戈为玉帛。 ⑦文化需要交流融合,茶叶充当的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明代郑和下西洋,把茶叶作为国礼赠送友邦,增进了国与国的友谊。1607年,英属东印度公司从澳门、厦门、岭南收购茶叶,销往欧美各地,形成了当今各国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融合性。当今全世界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亿人饮茶,人均每年茶叶的消费量有一斤多,位居前三名的是爱尔兰、英国、科威特。茶时作为文化使者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1)从全文看,作者围绕“茶”介绍了哪三方面的内容? (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说明茶文化。 B.第①段引用老舍的话是为了突出强调在中国喝茶是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事情,引出说明对象。 C.在我国古代,只有宫廷权贵才以喝茶为享受,平常百姓只是用茶解渴而已。 D.第⑥段中“化干戈为玉帛”在文中的含义是“喝茶能化矛盾冲突为彼此和睦”。 (3)文中④⑤⑥三段都是说明茶的影响力,它们之间的顺序可否更改?请说说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老师,我出彩了吗 潘银璋 ①教了十八年的中学,突然面对天性活泼的三年级学生,像是面对一群吵闹的小麻雀,让人束手无策。其实我知道,小孩子嘛,要多鼓励。可这些孩子,我对他们说了无数次“你真棒!”“你真乖!”“你真聪明!”他们夸奖照收,课堂照闹。 ②周三值日,我在走廊行走,听着别班孩子的琅琅书声,像泉水敲击细石,清脆、灵动;再看看我们班,沉闷,没有生气。走着走着,突然看到墙上挂着的学校办学理念:“人人向上,个个出彩”“你就是那片最独特的叶子”……我眼睛一亮,有了。 ③第二天上课,我给全班同学分享了“人人向上,个个出彩”的理念。我说:“向上,就是每天都有进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出彩,就是每天都在变化,向好的方向改变。班级是一棵大树,如果你能成为一片出彩的叶子,我就奖励你一本老师的散文诗集《心灵的散章》。”教室里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子,泛起了阵阵涟漪,“啪啪啪”,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④效果真的很好,很多同学马上态度就转变了,连平时最调皮的那几个孩子作业也认真了,坐姿也端正了。班级的大树上长出越来越多独特的叶子,《心灵的散章》也在班级里处处唱响。 ⑤唯独李东,让我很忧心。他像是一片睡着了的叶子,书不会背,听写仍然错一大片,作业老是不认真,唯一的变化就是坐姿稍微好了一点。 ⑥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李东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我正要找你,你却自己送上门来。”我正准备批评他。“老师,我送你一样东西,好吗?”他的声音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什么东西?”我皱起眉头。他的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是这个,老师。”我一看,泡泡糖。我正准备告诉他,我不吃糖,他已经轻轻把糖纸撕开,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老师,您吃了吧,您每天上课擦黑板,吸进了很多粉笔灰,每天吃一颗泡泡糖,它可以帮您吸收灰尘,对您的肺有好处。”我听了很感动,原本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第9页 共10页 ◎ 第10页 共10页 ⑦我放下手中的红笔,拉起他的手。“孩子,你怎么知道的?”“老师,您不是每天安排三分钟的阅读分享吗?我是在书上看到的。”我心里不禁有些惭愧了,因为李东调皮、不认真,每天三分钟的阅读分享从来没有让他上过台,但他一直在努力跟着,不是吗?谁敢说他没有进步呢? ⑧傍晚在环湖散步,风从湖畔椰树的梢头拂过,椰树手舞足蹈,修长的叶片抖动起来,将树下斑驳的光影抖得支离破碎。光斑破碎再合拢,合拢再破碎,互相追逐着……李东的影子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⑨六月,骄阳似火。教室里像个蒸笼,闷得透不过气。课堂上,我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地上课,同学们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一只小手悄悄地举了起来。“什么事?李东。”“老师,我要上厕所。”“又是他。”同学们叹气道。“好,你去吧。”我不耐烦地说。 ⑩同学们正在回答问题。“报告!”“进来!”“呀,怎么端着一杯水,你不是上厕所吗?”全班同学一下子用惊奇的目光盯着他。 ⑪李东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走进教室。“老师,您讲课声音都嘶哑了,我知道您口渴了,请假出去给您倒杯热水润润喉咙。”他说完腰弓成90度,两手笔直地伸出,礼貌地把水递给我。我看着水杯,热气在空中缘绕,慢慢向上、向上。水汽氤(yīn)氲(yūn),我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看着李东的目光也不觉有了改变。我放下课本,露出赞赏的目光,慎重地接过热水喝了一口。真甜啊! ⑫一直看着我的李东,露出天真的笑容,怯怯地问我:“老师,我出彩了吗?” ⑬我心里一颤,心弦仿佛被拨动了,每个人都是一片独特的叶子啊!我伸手从讲台上拿出一本《心灵的散章》,“孩子,你出彩,你比任何人都出彩。因为你懂得……” (摘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根据文意,在表格的横线处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小说情节 “我”的心理感受 李东不爱学习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感动 ③_______________ 惭愧 李东给“我”倒水润喉 ④_______________ (2)请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问题。 ①品读文章第⑧段,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②第⑪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意,说说你的理解。 (3)结合文中的具体情节对李东的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4)文章的标题能否改为“一片独特的叶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六、写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以“那件事,让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为题目(空格可选感恩、艰难、奋斗、宽容等),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班名。 七、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选文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2)“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阅读选文,请你试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加以概述与评论。 ①原因:_______________。 ②评价:_______________。 第9页 共10页 ◎ 第10页 共10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广东清远七年级上语文月考试卷 一、默写题 1.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闻王昌因左迁斯征遥植此寄(李白) 观沧体(拉操) 次北固验极(王湾) 咏雪(《明说养语》) 天正区型也思(马致远) 名篇较句默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二、填空题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春(表自烧) 秋天的怀于(史深生) 雨的四正(刘湛秋) 根据因音写顿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续常补换 句三仿臂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三、单选题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成体的硫用 正确水都词语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病使修如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四、文言文阅读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陈太根助友期驶(《世证新语》) 文言文内验他解与分析 文验极译 课内根冬文阅读 文因优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文言文内验他解与分析 文水因句 课外因言文优读 一于深义 文于凸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五、现代文阅读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第9页 共10页 ◎ 第10页 共10页 【考点】 说明文内于理解落分析 筛选于息,技女钙点(说明文) 说验口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记叙明标织作用 鉴赏较学形溴 理解体叙火中质子含真或作用 分析文根中人物助感 梳理较事情轻 赏析使香语言 散都北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六、写作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半因斯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七、名著阅读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朝射过拾》 情使内之 观表评红 名著都接形象 课内表著烧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第9页 共10页 ◎ 第10页 共10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