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18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7月月考(期末)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7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1-3 小题。 ①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古代交通工具一般只有两类:一类是陆路的车马,一类是水路的舟船。正如南 朝梁江淹在《别赋》中所写:“船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古代送 别诗词中出现的“长亭”和“南浦”意象,就与运用这两类交通工具出行密切相关。 ②秦汉时期,自两京始,在车马所行的官道两旁,已经开始设置邮亭与驿站。邮、亭、驿的设置在功 能上是有区别的。唐代颜师古为《汉书》作注时说“邮,行书舍也”,可见邮是负责递送文书的机构。而 《汉官旧仪》中记载“亭长持三尺板以劾贼,索绳以收执盗”之语,可见亭的职能是抓捕奸盗。驿站的设 置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个古代制度,驿的功能主要是递送朝廷文书或为朝廷任命的使者和官僚提供上任与 出使的旅行服务。邮、亭、驿三者有区别也是有联系的,功能上有太多的重合,故有邮亭、邮驿、驿亭等 复称。北周庾信在《哀江南赋》中说“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大多是文学家夸张之词,而非实录。《汉官 旧仪》所载“十里一亭”“五里一邮”,并言邮亭相去“仅二里半”,汉代也未曾付之实施,这么密集的 邮亭,得有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朝廷与民间的负担又是多少,可想而知。但长亭短驿,在中国古代 交通体制中确实长期存在。《说郛》中记载了宋人一首打油诗:“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如何 只说临安路,不数中原有几程?”这首打油诗就道出了中原地带有“长亭短驿”这样一个事实。 ③古代诗人们在南方写的诗词和在北方写的诗词,其所选用的意象形成的意象群显示出明显的差异。 在古代送别诗词中,这种差异同样存在。南方作家所写的送别诗词,长亭、短亭、阳关、古道等意象,相 对较少。如《楚辞》中,“长亭”“短亭”等意象的用例几乎没有;相反,与河流相关的“浦”或“南浦” 的意象却极为常见。这种现象,与中国南北不同的地理特征紧密相连。 ④屈原是南方诗人的代表,其赋中多见“浦”字,《九歌》中有“望涔阳之极浦”之语,《离骚》中也 有“送美人兮南浦”之句。对于“浦”,《说文解字》解释说“浦,水滨也”。《风土记》说“大水小口别通 为浦”。这里有大小河道分流处,理所当然成为舟船停泊之所。“南浦”是什么时候开始演变为水路送别诗 中比较固定的意象,据初步考察,或与屈原的“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言有很大关系。但使“南浦”这一 意象和送别情怀形成比较固定联系的,完全得力于南北朝诗人。如江淹《别赋》中说“春草碧色,春水渌 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谢朓《送远曲》诗中也有“北梁辞欢宴,南浦送佳人”的诗句。唐诗宋词中, “南浦”意象俯拾皆是,王维《送别》诗曰:“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李白《赠汉阳辅录 事二首》诗曰:“南浦登楼不见君,君今罢官在何处?”柳永《倾杯》词曰:“离宴殷勤,兰舟凝滞,看 1 看送行南浦。”就这样,一代一代的诗人承继屈原这一手法,不断将离愁别绪的文化因子,添加到“南浦” 之上,以致使“南浦”这一意象成为送别之地的代名词。李贺《黄头郎》诗曰:“黄头郎,捞拢去不归。 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清人王琦注曰:“南浦,送别之地。”叶葱奇也注曰:“古人送别之地多称 南浦。” (节选自《古典文学常识》) 1.下列关于文章一、二两段内容的理解与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送别诗中经常出现“长亭”和“南浦”意象,就是因为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 B.邮、亭、驿功能有别,邮负责传递文书,亭主司奸盗,驿则兼有传递朝廷文书和保障官员出行之责。 C.汉制规定,十里一亭,五里一邮,邮亭相距要近,实际上汉朝没有能力完成如此密集的交通设置,但文 人在作品中对此多有夸大。 D.《说郛》中记载了一首宋代人写的打油诗,提及宋代在中原地区也设置了长亭短驿的事实,说明这种交 通体制确实长期存在。 2.下列关于“南浦”这一意象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南方作家所写的送别诗中经常出现与河流有关的“浦”或“南浦”等意象,这与南方交通多走水路、多 用舟船有关。 B.屈原的《九歌》和《离骚》中有关“浦”的诗句赋于“浦”以文学的内涵,而《说文解字》和《风土记》 则赋予它以地理的意义。 C.“南浦”与送别产生固定联系,源于屈原,得力于南北朝诗人,在唐诗宋词巳经成为极其普遍的文学现 象。 D.“南浦”从一个地理名称升华为文学意象,历代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赋予它以离情 别绪的文化因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朝江淹《别赋》中的文句,引发了人们对“长亭”和“南浦”等意象的文化联想,生发了与“别”相 关的情愫。 B.诗人们在南方写的送别诗多选取“南浦”一类的意象,在北方写的送别诗则多选取“长亭”“短亭”等 意象。 C.文中多处选取屈原的诗句,来论证“南浦”的文学内涵,缘于屈原是南方诗人的代表,具有极强的说服 力。 D.唐代李贺的《黄头郎》中的诗句“南浦芙蓉影”中的“南浦”意象已经定位为送别之地,后人对这种理 7 解也多认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5 题 材料一: 在线教育,顾名思义,是以网络为介质的教学方式。通过网络,学员与教师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开展 教学活动;此外,借助网络课件,学员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真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工作 繁忙、学习时间不固定的职场人而言,网络远程教育是最方便不过的学习方式。 由于近期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各地相继延迟了大专院校、中小学等的开学时间。不过, 停课不停学。既要防控疫情,也不能耽误学业,启用在线教育成为各地教学的替补方案。实际上,我国早 已推进在线教育发展。2019 年 9 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 求到 2022 年推出 3000 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如此大规模地让学生在家接受在线学习,还是第一次,那么,在线教学真的能够替代课堂教学吗?在 延迟开学期间,在线教育能否担负起学校教育的空缺?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一直以来,在校学生授受的主要是线下教育,线上教育只是补 充。即使是看在线直播课的学生,也是有线下教师辅导的,即所谓的“双师”教育。如今,在线教育“反 客为主”挑大梁。存疑者认为,在线教育的互动性比面授课堂要差,学生也缺乏接受在线教育的自主学习 能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储朝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线教学的效果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学习的内 容,另一个是学习者的情况。作为一般的知识学习,在线教育是可以替代的。”从学习效率上来看,在线学 习因为有更多的资源可进行多样性、大范围的知识对比与鉴别,从这个角度来说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有优 势。但是在线学习也有它的劣势,储朝晖认为:“它的劣势是在学习的深度上很难跟课堂教学相比,如果学 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就很难学得那么深。另外,在人际交往以及一些技能性的学习上,在线学习很难 替代课堂教学。” 7 材料二: 材料三: 7 (摘编自俞杨《大中小学开学延期,学生在家功课不停》) 2016-2020 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 7 超大流量突然涌入,相关平台、不甚相关的技术工具不堪重荷;处于起步阶段的平台各自为政,功能 残缺,体验欠佳;电子产品的副作用又令人如此惶恐……各种担忧与批判甚嚣尘上。但若回看硅谷几十年 的技术发展史,不难发现类似的技术缺陷并非无解,大多只是时间问题。何况,一些主打线下教学的学校, 通过巧妙搭配不同通讯和直播工具,制定任务调节作息,线上互动、线下自学并举,与学生、家长完美配 合,成功实现了以智慧构筑秩序,抵御无序的侵蚀。 可以预见,舆论将冷静看待技术问题,面对 2020 年初的这起“黑天鹅”事件背后的趋势洪流,会有越 来越多教育人加入勇敢者行列,共同掀起一场对线上、线下教学去伪存真的革命。在那之后,将是课堂教 学大规模实现两者的交替或同步的新世界。 从拥有智能化学习经验的学校来看,网络平台不仅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还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完 成顺序,时间消耗等。这些针对学习行为特征的评价分析,有助于学生评价的个性化升级;同时,评价也 不再局限于教师,家长、同学都可以参与进来,丰富评价的维度。 实际上,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 等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教育评价的形态,促进它的转型。正如 北师大校长董奇所说:智能化教育评价的新趋势已经出现。这个趋势带来了一系列变化,最重要就是回到 教育的本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摘编自新校长传媒,蒲公英教育智库) 4.下列对“在线教育”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线教育以网络为介质,学习方式有网络课件学习与观看在线直播课等。 B.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逐年扩大,增长率却在递减,呈后劲不足的态势。 C.受新冠疫情的冲击,学校开学时间延迟,客观上促进了在线教育的发展。 D.在线教育目前还存在诸多技术问题,但假以时日,技术缺陷有望弥补。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地让学生在家接受在线学习,虽然暴露了许多问题,但是也引发了人们的诸多思考, 促使其加以改进。 B.在储朝晖看来,课堂教学在学习的深度上胜过在线教育,且在人际交往以及一些技能性的学习上,也 比在线学习更有优势。 C.如果舆论冷静地看待技术问题,一线教育工作者也积极投身教学改革,线下与线上教学并驾齐驱的新 局面就一定会全面实现。 D.教育评价无论如何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 等新技术进行转型,都不能背离教育本质,阻碍学生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7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7 题。 7 夏至 凌仕江 7 夏至是一个不容修辞的词汇,多了任何字眼都意味着破坏气氛。夏至只能是夏至,干脆利落,不多也 7 不少,就像钢琴,它的属性与气场庞大得让人难以用唯一的情感去填补。 父亲的夏至系在故乡薄薄的黄历书上。那本黄历书封面红纸,内文白纸,其纸张生性脆弱,唯恐风吹 就破,好在一年四季散发岁月的墨香。劳作后的父亲,摇着扇子,将蜘蛛与蛀虫侵害过的黄历书从墙头取 下,当他翻到“夏至”二字时,花白的板寸头里有汗珠在冒,眼角充满欢喜。有时,他会情真意切地掰着 指头,清算去年此时的家长里短,父亲总想找出夏至来临与往年的一些不同寻常。可夏至年年如此,时节 不约自来。最终,父亲什么也没找到,只找出了即将收割秋粮的一些农具,把它们擦拭得比任何时候都亮。 夏至是时节中的光荣日,是一年中阳光照射大地最长久的一天,早晨五点到晚上七点多,阳光威力有 增无减,给足了万物面子,给抢收的农家人足够信心。因此,夏至到来,也是我故乡的蜀南丘陵人家最忙 最累最欢喜的日子。 我知道很多作家喜欢用夏至当标题,原本我极力地反抗过,也努力地试图另辟蹊径,可是最终不例外 地选择了它,这是夏至的魅力,也是夏至的强大力量所在。只是长大离家后,很少再听到这个节气中优美 的词汇。在城市里,我们一般听到的是夏天来了。虽然这句话听似轻描淡写,却潜藏着洪水凶猛的秘密。 “夏至”与“夏天来了”原本表述的不是同一回事,但在乡亲们的意识里却有着同一个意境。他们的意思 是夏至到了,就是真正的夏天来了!夏至,字面上的意思是夏天之极。它有一种古典的光芒质感,具备磁 场效应,像麦场上男人扬起的林盖(打麦子的工具),而“夏天来了”之于大多数城里人,则是一种开放的 抒情文本,蝉或跳蚤都将登场,如同大街上飘飞的长裙与短带。 苏轼有词《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蓑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 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这样的景致不仅属于苏轼一个人,就像在人类呼唤乡愁文化的今天,一个人的故乡或许多人的故乡是 一回事。离开故乡者都离不开乡愁的养分,而夏至让我更多地想起卖蚕茧的故乡人满脸的喜悦,他们把蚕 茧卖掉了,就会在街上扯几尺布,做件新衣服,或买上几双凉鞋,当夏至送给自己或家人的礼物,那些提 着干酥麦子换来一篮子黄软李子的孩童,归家时兴奋与满足的表情,远远胜过一枚熟透了心的果子。当然, 这个节令少不了桃子、杏子、杨梅、枇杷等水果的轮番亮相,它们恰如其分的出场与转基因无关,茄子、 青椒、胡豆、黄瓜等鲜菜也会在这时抢着上桌,田野里插秧人正在忙碌,路边卖冰棍的人也在吆喝,水池 里大鹅小鹅都在拍翅引歌…… 夏至降临,你在想些什么?除了自然万物,我还能想到哪些与夏至相关的人事?没错,夏至应该是属 于故乡的节令,只有在故乡遇见才有特殊的感受,因为城里人从不知季节变换,空调成了他们冷热的护航, 他们宁肯伸手指挥空调,也不会念一念夏至。 我有多久没回故乡,夏至就失联了多久。我还能想到的夏至就是那个在南方工业流水线上埋头作业的 少女,她在十五岁的那年夏至背着多病的父母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如今她是否穿着短裙走在下班路上, 念想属于她夏至的故乡?我不知她当初出走时的行囊里都装了些什么?她姓夏,论辈分,她叫我表叔,她 的故乡早已一片废墟,孤坟两座,青草疯长,野花出没,她对异乡的街道与工厂气味越来越熟悉,对故乡 记忆和草木气息越来越疏离,我安分守己地想着,夏至还在盛大进行。 (选自《羊城晚报》,有删改) 7 6.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语言富有特色,恰当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给足了万物面子”摹写夏至的憨态,使文章读起来 有种畅快淋漓之感。 B.本文注重细节描写,每一处细节都注满作者丰富的情感。如“把它们擦拭得比任何时候都亮”,饱 含对父亲与夏至的深厚情意。 C.本文结构严谨,描写生动形象。特别是对父亲和苏轼的夏至的描写,细致入微,活灵活现。 D.本文融叙述、描写、抒情为一炉,作者巧妙地把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思结合起来,使文章意蕴深远, 读后回味无穷。 7.作者深情地诠释了夏至的丰富内涵,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 8-11 小题。 仇悆,字泰然,益都人。大观三年进士,授邠州司法,谳狱详恕,多所全活,为邓城令,满秩.,耆幼 遮泣,不得去。 调高密丞.。俗尚嚣讼,悆摄县事,剖决如流,事无淹夕,民至怀饼饵以俟决遣。剧寇起莱密间素闻悆 名戒其党毋犯高密境民赖以安密卒闭关叛掠害官吏几尽独呼曰无惊仇公。 以淮西宣抚知庐州。刘豫子麟合金兵大入,民情汹惧。时金人出入近境,悆求援于宣抚司,不报。又 遣其子自间道赴朝廷告急,虽旌其子以官,而援卒不至。帝方下诏亲征,而诏亦不至淮甸,喧言将弃两淮 为保江计。念录诏语揭之郡县,读者至流涕,咸思自奋。监押阎仅死于贼,余众来归,州帑匮竭,无以为 赏,悆悉引班坐,犒以酒食,慰劳之,众皆感励。募庐、寿兵得数百,益乡兵二千,出奇直抵寿春城下, 敌三战皆北,却走度淮。 麟复以步骑数千至合肥,谍言兀术为之殿.,人心怖骇,不知所为。会京西制置使遣牛皋统兵适至,悆 顾左右曰:“召牛观察来击贼。”皋素勇甚,以二千余骑驰出,短兵相接,皋免胄.大呼曰:“我牛皋也,尝 四败兀术, 11 可来决死。”寇畏其名,遂自溃。以悆克复守御功,加徽猷阁待制。 初,宣抚司既不以一卒援诸郡,但令焚积聚,弃城退保,文移不绝于道,又请张浚督行之。浚檄悆度 其宜处之,悆谓:“残破之余,兵食不给,诚不能支敌。然帅臣任一路之责,誓当死守。今若委城,使金人 有淮西,治兵舰于巢湖,必贻朝廷忧。”力陈不可,浚韪其言,而卒全活数州之众。寻诏诣阙,军民号送 之。积官至左朝议大夫,爵益都县伯。卒,赠左通议大夫。 (节选自《宋史•仇悆传》) 11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剧寇起莱密间/素闻悆名/戒其党毋犯高密境民/赖以安/密卒闭关叛掠/害官吏几尽/独呼曰/无惊仇公/ B.剧寇起莱密间/素闻悆名/戒其党毋犯高密境/民赖以安/密卒闭关叛掠/害官吏几尽/独呼曰/无惊仇公/ C.剧寇起莱密间/素闻悆名/戒其党毋犯高密境/民赖以安/密卒闭关/叛掠害官吏几尽/独呼曰/无惊仇公/ D.剧寇起/莱密间素闻悆名/戒其党毋犯/高密境民赖以安/密卒闭关叛掠/害官吏几尽/独呼曰/无惊仇公/ 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秩,指官吏的俸禄,也指官吏的品级。本文中的“满秩”指官吏任期结束。 B.丞,指古代辅佐帝王的最高官吏,也指各级长官的副职,如府丞、县丞等。 C.殿,后也。古代行军时,处在前面曰启,处在最后曰殿,如殿后、殿军等。 D.胄,中国古代将士防护胸部的装具。常与护体的铠甲配套使用,称“甲胄”。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仇悆宽厚待民,深受爱戴。他在邠州任职期间,审理案件非常谨慎宽厚,保全了许多人;担任邓城令, 离任时百姓拦路哭泣,不愿意让他走。 B.仇悆临危受命,善励士民。在朝廷将要放弃两淮以保全长江时,仇悆抄写诏书公布到郡县,读到的人都 流下眼泪,都想自告奋勇去杀敌。 C.仇悆遭遇强敌,善于借力。敌兵进犯合肥,人心惶恐,他请曾四败兀术的将领牛皋御敌,敌兵害怕牛皋, 争相逃命。他因功加徽猷阁待制。 D.仇悆恪尽职守,力陈保城。针对宣抚司三令五申弃城退守的命令,他据理力争,认为将帅应坚守职责, 誓死守卫淮西,终使数州之众得以保全。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益乡兵二千,出奇直抵寿春城下,敌三战皆北,却走度淮。 (2) 今若委城,使金人有淮西,治兵舰于巢湖,必贻朝廷忧。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 12-13 小题。 感春(分司东都作)① 韩愈 辛夷花房②忽全开,将衰正盛须频来。 清晨辉辉烛霞日,薄暮耿耿和烟埃。 朝明夕暗已足叹,况乃满地成摧颓。 11 迎繁送谢别有意,谁肯留恋少环回③。 [注]①唐宪宗元和二年(807 年),韩愈因受谗言诽谤,自请分司东都。唐宋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洛阳) 任职者,称为分司。所任之职多为闲职。②辛夷:又名望春花,其花色泽鲜艳。花房:花冠、花瓣的总称。 ③环回:盘桓。 12.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上句写辛夷花瓣忽然全部展开,语含惊喜;下句由“正盛”联想到“将衰”,略带伤感。 B. 颔联写辛夷一日之变:随着时间推移,花由清晨时的鲜艳明丽变成薄暮时的黯淡无光。 C. 颈联由描写转为抒情,抒发因辛夷花而生发的感叹;“况乃”一词加深了诗人的感叹。 D. 诗歌用对比手法刻画辛夷花:衰与盛、辉辉与耿耿、明与暗、满地与摧颓,前后对比鲜明。 13.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 14、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1 (1)问君何能尔, 。(陶潜《饮酒》) 11 (2)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3) ,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王维) (4)怀旧空吟闻笛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5)夜来南风起, 。(《观刈麦》白居易) 三、语言文字运用 11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 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 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 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 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11 A.这名运动员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强体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B.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 妄.言.之.吧。 C.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 惹上了官司。 D.唐玄宗虽早就觉察到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但并没有及时除掉他,反而放.虎.归.山.,让他出任范阳节度 使,这未免有点蹊跷。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 于.未.然.。 B. 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 地.自.容.了。 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范围以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 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D.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 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国家宝藏》用镜头带领观众走进博物馆,力图对每一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进行总结与梳理,让观众在一眼 万年中,感悟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 B.近 30 年来,验证突破性科学由于所需时间越来越长,科学家往往要在提出理论的数十年后才可能获得诺贝 尔奖认可,部分科学家甚至“等不及”,在获奖前就去世了。 C.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海航集团大力推动“空中通道”建设,它旗下的航空公司新开辟了 65 条国际航线可以直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相关地区。 D.一些公众对现行政策的了解程度有限,因此,专家建议用新媒体传播方式来加大相应政策的普及力度,让 劳动者充分了解自身利益,找到合理可行的维权方式。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人民日报》凭借其高素质的采编力量,对国内外重大事件进行及时、准确的深入报道,赢得了国内外读 者的信赖,是主流人群必读的权威大报。 B.由于经济结构较为单一、大量商品价格走低、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国际市场需求减弱等因素导致不少国 11 家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C.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正是通过建设一系列正风肃纪、激浊扬清、革新吏治的务实之举,推动党风政风 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 D.提出“读其书且知其人”,体现了陈垣先生对史料全面掌握、审慎考辨。他屡次提出,研究史学的人,不论 撰述什么问题,在史料上都要尽量虑周藻密。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透过车窗,尹凡看见一位年约 30 多岁的女子带着两名女服务员笑容可掬地朝小车快步走来,齐欢介绍说这 是市委市政府的接待科科长程雪萍。 B.芯片行业是国内目前产品需求增长非常快、技术水平与海外差距又非常大的阶段,国内芯片行业想要实现 赶超,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 C.台湾薪资尽管低迷已是公开的秘密,但当知道台北平均薪资低于北京时,岛内居民仍然感到惊讶,《联合报》 为此发表社论质问民进党。 D.在我国漫长的封建时代,监察权不仅是皇权的附庸,在某种场合下甚至是权臣的附庸,所以封建时代绝不 可能真正有效地预防和制约腐败。 2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A.国庆节到了,为了搞好庆祝活动,同学们一致同意劳我大驾,创作一个文艺节目。 B.朋友们,由于敝园狭小,容纳人数有限,现在,敬请第一批入园的朋友开始拜辞。 C.本师只收诚信文明之徒,有失信前科、违法乱纪和不文明行为者,请不要前来讨教。 D.在下德薄能鲜,孤陋寡闻,这次取得区区小绩,全是大家帮助的结果,实在不值一提。 22.在文中横线出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3 分) 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 。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 。当黑 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是发出的咝咝声。尽管天文学家认为, ,但正常情况下, 。 ①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 ②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 ③引力波是听不到的 ④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A. ②③①④ B. ②④①③ C. ③②①④ D. ③①④② 2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马 远 画 山 水 布 局 简 妙 , 他 善 于 对 现 实 的 自 然 景 色 作 大 胆 地 概 括 、 剪 裁。 。 。 , 。 , 。这真是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①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 16 ②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钓的渔翁 ③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 ④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 ⑤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 ⑥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 间 A.①②⑤⑥④③ B.①③②⑤④⑥ C.②⑤④⑥①③ D.③①②⑤④⑥ 24、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B、少纵则逝矣 C、骑皆伏曰 D、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25.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利系者之多 利:获利 B.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 剂:要挟的根据 C.遂缚以出,不羁晷刻 羁:捆绑 D.情罪重者反出在外 情:案情 四、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 都好,国家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 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 16 ——2016 年 12 月 12 日,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评价或联想,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 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7月月考语文 1.【答案】A【解析】A项错误在于偷换因果,生产力低下的原因产生的结果是只有两种交通工具。 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较。C项错误是,将文本的或然判断表述成肯定判断,文中是“与屈原的‘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言有很大关系”。 3.【答案】A【解析】A项错误在于“别赋”中的“别”与这两个意象无关。江淹是南朝人。 4.B(“呈后劲不足的态势”分析有误) 5.(3分)C(“线下与线上教学并驾齐驱的新局面就一定会全面实现”推断武断,假设条件不足。) 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对“苏轼的夏至”并没有细致入微的描写,只是对其《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一词进行了引用。 7.答案(1)阳光威力有增无减;(2)蝉或跳蚤都将登场;(3)水果和鲜菜轮番亮相;(4)农民们辛勤劳作收获;(5)蕴含着“我”对故乡的怀念。(答对一点得一分,答对五点得六分) 8.【答案】B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大盗在菜州、高密之间起事,一向听说仇豫的名声,就告诫他们的同伙说不要侵犯高密地界,百姓依赖他才平安无事。高密的士兵关起城门叛乱抢掠,杀害官吏几乎全部杀光,却独呼喊:“不要惊吓仇大人。”“剧寇起莱密间”,省略句,“剧寇起(于)莱密间”,状语后置句式,之后断开,排除D;“民赖以安”中,“民”是主语,之前断开,排除AD;“密卒闭关叛掠”中,“叛掠”是“卒”的行为,之后断开,排除C。故选B。 9.【答案】D【解析】D项,“胄,中国古代将士防护胸部的装具”错误,胄,中国古代将士防护头部的装具。故选D。 10.【答案】B B项,“临危受命”错误,敌人入侵是在他上任之后;是传言说朝廷将要放弃两淮以保全长江,所以不存在“临危受命”。故选B 16 11.【答案】(1)(仇悆)增加地方武装二千人,出奇兵一直到达寿春城下,敌军三次战斗都失败了,退却逃跑渡过淮河。 【解析】句意2分;(益,增加;北,失败,败北;却走,退却逃跑)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现在如果舍弃城池,让金国人占领淮西,在巢湖整治兵舰,必定会给朝廷留下后患。 【解析】句意2分;(委,舍弃;治,整治;贻,留。)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仇悆,字泰然,益都人。宋徽宗大观三年进士,被任命为邠州司法,审理诉讼审慎宽厚,许多人得以保全活命。担任邓城县令,任职期满,老老少少拦路哭泣,他不能离去。 调任高密丞,民俗喜欢吵闹诉讼,仇悆代理县里政事,判定官司就像流水一样,事情从不拖延过夜,百姓甚至怀揣着干粮等着判决发遣。大盗在菜州、高密之间起事,一向听说仇豫的名声,就告诫他们的同伙说不要侵犯高密地界,百姓依赖他才平安无事。高密的士兵关起城门叛乱抢掠,杀害官吏几乎全部杀光,却独呼喊:“不要惊吓仇大人。” 仇悆凭借淮西安抚使的身份掌管庐州。刘豫的儿子刘麟聚合金兵大举入侵,民心惶恐不安。当时金兵往来出没接近边境,仇悆向宣抚司请求援助,没有回复。又派遣他的儿子从小路赶到朝廷求援,朝廷虽然用晋升官职来表彰他的儿子,援军却始终不到。皇帝刚刚下达诏书亲自出征,但诏书也没有下达到淮甸,就有谣言说朝廷将要放弃两淮作为保全长江的策略。仇念抄写诏书内容公布到各个郡县,读到的人都激动得流泪,都想自告奋勇去杀敌。监押官阎仅被敌人杀死,残部归附仇悆,州府的钱帛用光了,没有钱作为赏赐,仇悆把他们全部请来依次而坐,用酒肉来慰问犒劳他们,大家都受到感动和激励。仇悆招募庐、寿两地士兵得到数百人,增加地方武装二千人,出奇兵一直到达寿春城下,敌军三次战斗都失败了,退却逃跑渡过淮河。 刘麟又率军到合肥,间谍报说兀术为他殿后,人心惶恐,不知所措。这时恰好京西制置使牛皋统兵到来,仇悆对左右的人说:“召牛观察来攻击贼人。”牛皋素来非常勇敢,率两千骑兵奔驰而出,短兵相接。牛皋摘下头盔,大呼:“我是牛皋,曾经四次打败兀术,你们可来决一死战。”敌兵畏惧他的名声,即自己溃散了。因为仇悆能够防守御敌的功劳,加官徽猷阁待制。 16 当初,宣抚司不派一兵一卒救援各个郡县,只是命令焚毁积累的物资,放弃城池后退自保,公文接连不断,又请张浚监督执行命令。张浚发公文让仇悆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仇悆说:“在受到战火摧残破坏的情况下,军队粮饷无法供给,确实无法抵挡敌军。但是将帅承担着一路的防卫职责,应当立誓死守。现在如果舍弃城池,让金国人占领淮西,在巢湖整治兵舰,必定会给朝廷留下后患。”仇悆竭力陈述不能这样做,张浚也赞同他的观点,因而最终保全救活了几个州的百姓。不久朝廷下诏让他赴京,军民痛哭着为他送行。仇悆不断升迁到左朝议大夫,封爵益都县伯。死后,追授左通议大夫。 12.D【详解】D项,“诗歌用对比手法刻画辛夷花……满地与摧颓,前后对比鲜明”错误,所谓“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而“满地”与“摧颓”都是形容辛夷花的衰退之态,“满地”是说花落满地,“摧颓”是说辛夷花摧折衰败,二者所呈现的情形是一致的,所以“满地与摧颓”不是对比。故选D 13.含意:迎来繁花送走落花,我心中别有意绪;谁肯留恋这株辛夷花,为它逗留片刻?(2分) 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辛夷花绽放的喜悦与沉醉,对辛夷花凋谢的惆怅与不舍;(2分)同时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含蓄地表达了对自己被闲置东都无人赏识的抑郁与怨愤。(2分) 14、(1)心远地自偏(2)不宜妄自菲薄(3)征蓬出汉塞(4)到乡翻似烂柯人 (5)小麦覆陇黄 15【答案】B【解析】A、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B、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C、声情并茂: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D、附庸风雅: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16.【答案】B【解析】A项弱不胜衣:胜,禁得起,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C项飞短流长:同蜚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D项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三项都使用正确。B项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作自谦,用来说别人不恰当。故选B 17.【答案】B【解析】A.防患于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B.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愧,用于此处不合语境;C.信马由缰:骑着马不拉缰绳,任其自由行动,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行动;D.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答案:B 18.D[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将“总结与梳理”改为“梳理与总结”。B项,语序不当,应将“由于”提到“验证突破性科学”的前面。C项,句式杂糅,“新开辟了65条国际航线可以直飞……地区”是“新开辟了65条国际航线”和“这些航线可以直飞…地区”的杂糅。可将“新开辟了”改为“新开辟的”。 16 19.A[解析]B项,滥用介词“由于”,导致该句无主语;C项,“我们党正是通过建设一系列正风肃纪、激浊扬清、革新吏治的务实之举”中的“建设”赘余D项,“体现了陈垣先生对史料全面掌握、审慎考辨”缺少宾语中心语。 20.D[解析]A项,语意重复,将“年约30多岁”改为“年约30岁”或“30多岁”;B项,搭配不当,应为“……行业是……的行业”或“……行业处于……阶段;C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尽管”要放在句首。 21.D【解析】A“劳”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劳我大驾”不得体。B“拜辞”是敬辞,用于向他人告辞,不能用于他人向自己告辞。C“讨教”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D“德薄能鲜”指德行浅薄,才能低下,是谦词,正确。 22.【答案】B【解析】此题先看选项,第一空只有②③两种可能,比较之下,必然选②,排除C、D再看第二空,只有③④两种可能,但如果填入③,则这一句内部已经前后矛盾,因此只能填④,由此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23.【答案】D(由第一句介绍马远的山水画具有善于概括、剪裁的特点可知,紧承其后的应是说明马远在山水画中对山、对水的处理,所以第一处应填。接着由其画面简清的特点引出马远的山水画善留白,可知第二处应填①。其他四处以马远的名作《寒江独钓图》为例来说明其中“空白”的艺术效果,特别注意横线处的两个逗号,然后可确定后四处应填②⑤④⑥。) 24.答案:A B:“少”通“稍”,稍微。C:“伏”通“服”。心服。D:“从”通“纵”,采用合纵的策略。25.C(羁:停留) 作文:【审题】第一则材料:“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意为“人们有句口头语,都说‘天下国家’。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个人”,这句话意在说明:个人只有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才会为家,为国,为人类作出贡献。第二则材料是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给我们指明了怎样看待、处理家与国的关系。 综合分析,本题站在时代的高度上审视“家国情怀”这一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所谓“家国情怀”,其实就是古人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是对家庭、对国家的深沉热爱。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中华儿女也将爱国视为做人最重要的事情。写作时,适合通过小切口,从身边事、身边人着手,以小见大地展示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 参考立意: 16 国家富强,你我有责;心怀中国梦,树立远大理想;成长之路,家国共筑;勇担责任,为国守望。 【例文】 为国守望 几千年前,在天下纷乱的战国时代,孟子曾说:“天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在那个时代,他自觉地担当起匡扶天下的历史责任。如今,生逢盛世,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同时,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我辈虽才能不及先贤,却也要应时代要求,肩负责任,为国守望。 肩负责任,为国守望。苏武隐忍雪域,不屈服于权力压迫,不贪慕荣华富贵,是因为他心中始终秉持着责任和担当同样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忘我旷达,源于他的责任和担当;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刚烈决绝,源于他的责任和担当;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舍家报国,源于他的责任和担当…… 梁启超先生曾说:“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无数志士仁人以国家之任为任,以百姓之心为心,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忠诚守望、勇敢担当的精神滋养着中华儿女,以致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复兴路上,涌现出了几十年背井离乡、远离父母,把一生交给祖国,始终守望着“国之重器”的黄旭华式的科技工作者;涌现出了带领村民在恶劣环境中战天斗地、劈山凿渠,守望一方的黄大发式的村干部……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共同担负着复兴家国的重任。 无私奉献,为国守望。古往今来,为国守望者无不勇于牺牲和奉献。国难当头时,以自身鲜血警醒同胞的陈天华,奉献牺牲的是自己的宝贵生命;和平年代在异国争取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的爱国人士黄素梅历尽周折,艰难奔走,奉献牺牲的是个人享乐;入伍七年,却没有回家过过一次春节的国旗哨兵张自轩,牺牲奉献的是小家幸福。正是因为他们自觉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命运有机结合,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怀为一体,从流连小家的私情走向复兴中华的大义,中华民族才能国运昌隆。 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才会有望。同样,一个国家多一些为民族利益而忠诚守望的人,国家才有希望。如果只耽于一己私心,守望着鲜花美酒,守望着权位美色,那国家就危险了。 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为国家担起责任,为民族奉献牺牲吧! 1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