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2 散文阅读(押题专练)-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3-2 散文阅读(押题专练)-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端午的阳光 熊红久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一个普通的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 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在结束自己肉体生命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灌洗的灵魂,犹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行吟,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一个诗人的陨落,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 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于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所以,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系起来。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芭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 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神上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大夫叩谢。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 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殇》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汨罗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对三闾大夫而言,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情会沉重许多。‎ 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聆听到了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映像。‎ ‎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写汨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来证明名家名作对于名胜的重要意义,正如欧阳修之于醉翁亭、范仲淹之于岳阳楼,表现了山河与文化血肉相连的主题。‎ B.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意蕴深厚,充满张力,所引用的余光中“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一句,用了借代的手法写出了屈原在中国文化中开创性的作用。‎ C.文章末段赞颂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写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不足,促使我们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强化了屈原精神在现实中的意义。‎ D.文章以“端午”为线索组织材料,回顾了对端午节的认知过程,对自己最初只喜欢端午节粽子的浅薄感到惭愧,对世人将悲情渲染成欢悦感到不满。‎ ‎【答案】B ‎ ‎【解析】A项,作者写汨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的目的并不是谈名家名作与名胜之地的关系。C项,“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错,原文最后一段中的表述是“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另外,“不断提升自己”没有依据。D项,错在“惭愧”和“不满”,文中并无此意。‎ ‎2.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写了屈原在五月五日自沉汨罗江的事件,点明了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由来)。②内容上,表现了屈原纯洁高尚的品质,赞颂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③结构上,它照应了题目,引发了下文关于端午节的感想。 ‎ ‎【解析】本题第一问要求分析概括前三段的内容:首段点明时间及屈原得知楚国灭亡倍感失意;‎ ‎3.从全文看,“端午的阳光”有几重含义?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它是公元前278年的五月端午的阳光,是照着屈原投江的阳光,是历史的见证。②它是屈原的精神之光、品德之光。③它是端午节的文化之光。屈原的爱国、正直,屈原的纯洁、高贵,就像阳光一样映照进后人的内心。‎ ‎【解析】全文“阳光”直接出现有两次:第一次是第三段开头,“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这时的五月初五还不是端午节,“阳光”是屈原沉江的见证;第二次是倒数第二段的结尾,“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在这里,“端午的阳光”象征着端午节这一节日的文化内涵。间接出现的“阳光”有一次,第五段写屈原“在结束自己肉体生命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据此,“端午的阳光”不仅是屈原沉江的见证,还是屈原精神的化身,寓意屈原所具有的爱国精神和高贵品格。‎ 二、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晒出一片秋实 洪忠佩 篁岭村的日子滑入秋天,家家户户的晒楼便展现出一幅幅晒秋图,明艳、质朴,既有齐白石画中的笔墨意趣,又有印象派画家笔下的新鲜生动。鳞瓦、屋檐,恰到好处地成了画框,布局简单,却在交叉中有变化,搭配得近乎完美。走进篁岭村的一刹那,我的双眼立即被这样的画境吸引住了,甚至忘了看村口花圃的颜色,以及木坊上“渔樵耕读”的雕饰。‎ 其实,篁岭的出身平凡,只是婺源石耳山上的一个典型山村,一百多户人家,挤挤挨挨地蛰居在山腰上。在久远的年月里,满山翠竹青松,水口林立着红豆杉、香榧、香樟、枫香,“其地多竹,大者径尺”,历史上,此地的竹海也相当壮观。篁岭山陡路窄,很难看到一块宽敞的平地,村庄依山而建,房屋错落有致,大多是两层的结构:墙脚山石砌起,一层大门口朝着路,二层开后门架天桥临着山,屋顶鳞瓦,墙体斑驳,大体是黑白色调,也有黄泥红砖裸露的砖墙。而五桂堂、怡心楼、书院、客馆,无不精雕细刻,称得上是村庄有名的“大屋”。山村周围,茂林修竹,屋宇之间,鸡犬相闻,依然透着原始村落的生活气息。‎ 秋日的篁岭,天蓝得纯净,树绿得清亮,环境、空气都可以养眼洗肺。村庄一家一户楼堂前的晒栏,几乎都是用16根或者18根杉木从楼堂前抵墙而出,面朝天空,平整,伸展,放上竹编的晒簟晒盘就成了无遮无拦的晒场,当地人称之为晒楼。篁岭人家晒作物没什么讲究,山里种的、地里长的,什么赶上就晒什么,辣椒、紫苏、稻谷、黄豆、皇菊(菊花)、柿子……一年又一年,循环往复,他们恨不得把整个山野田地的收成都晒起来。而晒楼上色彩最为浓烈的,当属辣椒和稻谷——粉墙黛瓦,配上那一盘盘红色的辣椒、金色的稻谷,正是一幅明艳而恬淡的画卷。如果说,鳞瓦与马头墙展现的是篁岭徽派建筑的“密”,那么天井与晒楼无疑是村落民居的“透”。在篁岭,农家的收成是不必问的,一看晒楼就知道。秋日里,我在天街边走近一位坐在长凳上切辣椒的老妪,她看上去有60多岁,头系方格子的阳袱(头巾)。她把两个或者三个辣椒并拢按在刀板上,一刀接着一刀,刀法娴熟,切下的辣椒一圈一圈的,散在刀板上,水滋滋的,鲜润得很。等装辣椒的竹篮够上一晒盘了,就搬到晒楼上去晒。于是,空气中飘浮着一股辣辣的气味。色泽诱人的辣椒经不住晒,阳光一照就蔫了,原本满当当的晒盘晒簟里便留出了许多空隙。篁岭女人的美是呈现在日常劳作中的,她们永远是晒楼的主角。趁着好天气晒作物,虽然忙前忙后,她们的言谈举止中却有闲适自得的一面。她们觉得生活很简单,日子就是春播、夏种、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有饭吃有事做就够了。往往,她们关注更多的是一家人餐桌上的鲜香。‎ ‎ 从一家两家,到一百多户人家纷纷把晒盘晒簟里的辣椒晒出来,那是何其壮观的场景!穿过高低不平的巷子,平视或者俯视,我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篁岭的晒秋图,感受篁岭人家对农耕文明最原生态的表达。‎ 在篁岭村水口至木坊的青石板路边,有一组二十四节气的石雕。是的,一茬一茬,田地作物在生长轮回,还有什么比生命更奥妙呢?二十四节气石雕的对面,是篁岭人家的开山之作——一层层叠起的梯田,每年秋天,这里都蓄势一场稻浪。在稻子收割的日子里,篁岭人家的晒楼更加丰盈明艳。‎ ‎ 晒秋,一个多么形象的词。面对篁岭人家晒出的一片秋实,我看到了村人农耕生活的质朴,以及这片土地的殷实。‎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徽派建筑的“密”和村落居民的“透”都渗入到篁岭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他们忙于秋收,却也满足于这样简单自适的生活。‎ B.文章倒数第二段提到一组二十四节气的石雕和层层叠起的梯田,意在说明篁岭人晒秋习俗的因袭沿革。‎ C.“我在天街边走近一位坐在长凳上切辣椒的老妪”的描写,说明“我”对篁岭人的晒秋习俗充满好奇,要一窥究竟。‎ D.文章融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为一体,语言典雅不失厚重,有较深的文化意蕴,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篁岭晒秋图的赞美之情。‎ ‎【答案】A ‎ ‎5.文章第二段详细描述篁岭山村的情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点明了篁岭山村的地理位置,交代了篁岭人山陡路窄的生活环境,揭示了其晒秋习俗形成的内在原因。②引出下文,为展开晒秋习俗的具体场景作铺垫。 ‎ ‎【解析】作答本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第二段交代了篁岭的地理位置、村民的生活环境。结构上引出下文,为展现晒秋习俗作铺垫。 ‎ ‎6.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晒秋”的多重含义,请结合全文加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从字面义看,晒的是收成,指篁岭人秋收时将收成放在晒楼晾晒的习俗。②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晒的是篁岭女人的勤苦耐劳,展现她们的劳作之美。③从主旨来看,反映的是篁岭人平淡质朴、殷实富裕的农耕生活图景,作者对此充满赞美之情。 ‎ ‎【解析】“晒秋”即“晒出一片秋实”,作者在第三、四、五、六四个段落中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诠释。第三段中,村民“恨不得把整个山野田地的收成都晒起来”,可见“晒”的是收成;“篁岭女人的美是呈现在日常劳作中的,她们永远是晒楼的主角”,可见“晒”的是勤劳。第四段中“晒秋”是“篁岭人家对农耕文明最原生态的表达”。第五、六段中,“一场稻浪”“一片秋实”晒的则是村人农耕生活的质朴和这片土地的殷实。‎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庄 重 朱以撒 在绿树掩映的弘一法师骨塔前,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巨大的山石上——每一个游客都可以看到深深勒入石上的“悲欣交集”四个字,斜阳照在上边,又是一年深秋了,这四个字在萧瑟的松声里会诉说一些什么?它的含意太缥缈了,一些场景被放置在过去时上,把玩之下只能听到远来的风声。我想起来了,当时的情景也是在深秋,就要进入那个理想状态的世界了,法师挺着病体,已知未来。墨色在干裂的秋风里黏稠了,不是十分滋润,法师要来了纸笔,蘸满墨,闲闲澹澹地落下。字型依旧是清癯修长,像法师此时的一道影子。弟子们在旁屏息敛声,四周死一般岑寂,法师清瘦的面容和深陷的双目,流露出欣慰和平静之光——所有的感受都简化了,浓缩在这四个大字里。当笔轻轻搁下时,暮色已然卷进了高墙。我通常把这种寂静肃穆下的场景归于庄重。是的,怀揣庄严和深重,这种心情让人速长几岁。‎ 人生的一些场景如果不懂得庄重,心就总是悬浮无着。‎ 来到这个省会城市的初期,我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开始了没有人管束的大学生活。我忙着读书写字,不知道这个城市的走向,对这个城市的习俗浑然无觉。一个清晨,从铜管乐的吹奏声中醒来,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伸着懒腰循声走去,婉转的《花儿与少年》在晨风里飘荡。接下来我吓了一跳,原来是办丧事——这是我第一次从侧面见到这个城市对远走的人的送别方式。后来,人陆续地到来,花圈慢慢地铺排展开,就有些人开始坐着喝茶抽烟、聊天说笑。这样的人多起来,气氛就有些变。庄重的场合一旦不庄重了,对其他人来说是一种隐痛,也使场景滑稽起来,模糊了主题。‎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像树,一棵树倒下的时候,内部昭示了它生前隐藏的秘密。人的内部没有年轮,他的出生日就成了一种值得重视的记录——满月、周岁、每年的生日,仪式落满了俗世的尘埃,却郑重其事地举行着。一个人辞别这个世界,仪式的庄重是不亚于出生的。凄美的清明,春雨滋润,空气中布满潮湿,无数的祭奠仪式。我想这就是一种转换,一个人到来了,一个人远去了,他们擦肩而过,都郑重其事。‎ 唯有心真正地投入,庄重的神情才会浮现。对于庄重的感受,最初是一个人给予我的。她就是我的二姨。自幼残疾使她对生活倍加珍惜,在她有生的日子里,她的善良、宽容和博爱让邻里无不称赞。每次用餐前,我见她闭目默祷,然后,徐徐用箸。她感谢上天给予的一日三餐的美食,细嚼慢咽,庄重的神情下用心品尝。其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低谷,日子贫瘠粗粝。粮店凭票证供给的陈年老米,淘米时一片浑浊,入口时一股酸气、霉味;配搭的玉米粉、洗去淀粉后如树皮的地瓜片,令人难以下咽。她常年的胃痛加剧了,却仍然吃得那么香甜,如甘饴入口,点滴不曾遗漏。吃饭时不要说话,二姨如是说。这里的道理是什么呢?后来,我悟出来了,它不纯是生理卫生意义上的,主要是心灵感应上的——安静,有益于用心地品味造物主的赐予,心怀感恩。‎ 在离开家乡之前,我一直被这种庄重的神情熏染着,远离家乡的日子里,它不断涌出来。我最喜欢的还是独自用餐,慢条斯理,从容不迫。像二姨那样,我品尝到了大地的芳香。布莱克说:“从一粒细砂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鲜花便是天堂……”这“看”里肯定有心的投入,不是任何人用眼一瞥就可以那么轻易地感受。‎ 庄重的高级形式乃是敬。还是引朱熹的话来展开,“不要放肆,不要戏慢,整齐严肃,便是主一,便是敬”(《朱子语类》)。敬天地、敬社稷、敬祖宗、敬人伦,都是有道理的。人不是独立不倚的存在,连绵而下的遗传、血缘使人与这个世界的前前后后充满了联系。庄重的举止,使自己的心得到妥帖的安顿。不过,生活中这样的举止毕竟太少,无任何敬畏、禁忌,轻浮、放荡、粗野把更多时间与空间充塞了。在这个越来越娱乐化的世界里,戏说正在迅速消解着庄重;失去了敬,怀旧、伤春、悲秋、闺怨、别离这些恒久的主题,也会渐渐变得轻浮起来,甚至沦为世俗。‎ 放下书本,夜幕降临的时刻走到城市高处,在闪烁着艳丽的灯影里,我看到一个城市在娱乐中漂浮无定。这个城市早年生长过许多慷慨激昂的人物,我对他们是怀有崇敬之情的,把这些英灵看成城市的骨骼。他们的历程伴随着苦难与雄心,每一个人要被考证或阐释,都可以带出与之相伴的那段沉重的时光。可惜——没有噱头。他们的故居此时大门紧闭,黯淡无光,本该让城市所铭记的人,在娱乐声色中,渐渐被遗忘了。一个时代不庄重了,戏说搞笑如潮水浸湿了我们的生活,日子肯定浮华起来。时光如果像一盘不变质的录影带就好了,它可以倒卷,让我们看到一些凝重严峻的细节,包括每一个眉眼里那些值得崇敬的东西。‎ 那么,自问:你,在什么时候显得稍稍庄重一些呢? ‎ 庄重,它所持有的庄严、深重的气息,令今日的生命感到难以承受之重。太多的娱乐色彩,冲淡了我们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阻止我们顺利追求一些本质的东西。在初秋的树干上,我看到夏日遗留在上边的三五蝉壳,风吹过来,微微作响。主人扔下它们远去,此时恍若三五空屋。‎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来省会初期,作者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城市的习俗。‎ B.作者认为人生需要各种仪式,在遵循这些仪式的过程中,人就能体会庄重,懂得敬畏。‎ C.食物难以下咽,二姨却以庄重的神情用心品尝,甘之如饴,因为她对造物主心怀感恩。‎ D.繁华的生活让城市的人们沉溺于娱乐,失去庄重之心,所以作者渴望回到艰难的过去。‎ ‎【答案】C ‎ ‎【解析】A项,“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城市的习俗”无中生有。B项,作者认为“仪式”很重要,应该郑重其事地举行,但仅仅有仪式是不够的。D项,“所以作者渴望回到艰难的过去”于文无据。‎ ‎2.“庄重”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从全文来看,作者笔下的“庄重”表现在哪些方面?‎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庄重”指对人生的一些场景(或“际遇”)怀揣庄严和郑重之心。②面对生命的到来或逝去,持有最基本的肃穆、郑重之情;面对艰苦的生活、坎坷的命运,依然保持感恩之心;面对天地间的诸多人事,保持敬畏之心;对于已逝的英灵,要永远铭记与崇敬。‎ ‎3.请对文末画线的句子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将遗留在树干上的蝉壳比喻为空屋,表现出蝉壳被抛弃后仿佛人去屋空的无奈怅然,流露出作者对人们抛弃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的隐忧与伤感。此处用语形象,表意含蓄,令人思索与回味。 ‎ ‎【解析】作答本题,应从表达技巧切入,品味句子的含意,分析作者的感情。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蝉壳被抛弃后仿佛人去屋空的无奈怅然,表达了作者对人们抛弃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的隐忧与伤感。‎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 城 记 梁实秋 我所谓的双城是指我们的台北与美国的西雅图。对这两个城市,我都有一点粗略的认识。我现在所要谈的只是就两个城市,凭个人耳目所及,一些浅显的感受或观察。“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如是而已。‎ 台北地处亚热带,又是一个盆地,环市皆山。我从楼头俯瞰,常见白茫茫的一片,好像有“气蒸云梦泽”的气势。到了黄梅天,衣服被褥总是湿漉漉的。夏季午后常有阵雨,来得骤,去得急,雷电交掣之后,雨过天青。西市在美国西北隅海港内,其纬度相当于我国东北之哈尔滨与齐齐哈尔,赖有海洋暖流调剂,冬天虽亦雨雪霏霏而不至于酷寒,夏季则早晚特凉,夜眠需拥重毯。也有连绵的霪雨,但晴时天朗气清,长空万里。‎ 我从台北来,着夏季衣裳,西市机场内有暖气,尚不觉有异,一出机场大门立刻觉得寒气逼人,家人乃急以厚重大衣加身。我深吸一口大气,沁入肺腑,有似冰心在玉壶。我回到台北去,一出有冷气的机场,薰风扑面,遍体生津,俨如落进一镬热粥糜。‎ 台北之治安良好是举世闻名的。我于三十几年之中,只轮到一次独行盗公然登堂入室,抢夺了一只手表和一把钞票,而且他于十二小时内落网,于十二日内伏诛。至于扒窃之徒,则何处无之?我于三十几年中只失落了三支自来水笔,一次是在动物园看蛇吃鸡,一次是在公共汽车里,一次是在成都路行人道上。此外家里蒙贼光顾若干次。台北民房窗上多装铁栅,其状不雅,火警时难以逃生,久为中外人士所诟病。西市的屋窗皆不装铁栏,而且没有围墙,顶多设短栏栅防狗。可是我在西市下榻之处,数年内即有三次昏夜中承蒙嬉皮之类的青年以啤酒瓶砸烂玻璃窗,报警后,警车于数分钟内到达,开一报案号码由事主收执,此后也就没有下文。衙门机关的大扇门窗照砸,私人家里的窗户算得什么!银行门口大型盆树也有人夤夜搬走。不过说来这都是癣疥之疾。明火抢银行才是大案子,西市也发生过几起,报纸上轻描淡写,大家也司空见惯,这是台北所没有的事。‎ 台北市虎,目中无人,尤其是拼命三郎所骑的嘟嘟响冒青烟的机车,横冲直撞,见缝就钻,红砖道上也常如虎出柙。有人说这里的交通秩序之乱甲于全球,我没有周游过世界,不敢妄言。西市的情形则确是两样。时常行人过街,驾车的人停车向你点头挥手,只是没听见他说“您请!您请!”可是谁也不能不承认,台北的计程车满街跑,呼之即来,方便之极。西市计程车少,所以清早要雇车到飞机场,需要前一晚就要洽约,而且车费也很高昂,不过不像我们桃园机场的车那样的乱。‎ 吃在台北,一说起来就会令许多老饕流涎三尺。大小餐馆林立,各种口味都有,有人说中国的烹饪艺术只有在台湾能保持于不坠。这个说起来话长。目前在台北的厨师,各省籍的都有,点一个辣子鸡、醋溜鱼、红烧鲍鱼、回锅肉……立刻就可以品出其中含有多少家乡风味。也许是限于调货,手艺不便施展。例如烤鸭,就没有一家能够水准,因为根本没有那种适宜于烤的鸭。大家思乡嘴馋,依稀仿佛之中觉得聊胜于无而已。‎ 美国的食物,全国各地无大差异。常听人讥评美国人文化浅,不会吃。美国人不善烹调,也是事实,不过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如肯下工夫于调和鼎鼐,恐亦未必逊于其他国家。‎ 西市的人喜欢户外生活,我们台北的人好像是偏爱室内的游戏。西市湖滨的游艇蚁聚,好多汽车顶上驮着机船满街跑。到处有人清晨慢跑,风雨无阻。滑雪、爬山、露营,青年人趋之若鹜。‎ 不知是谁造了“月亮外国的圆”这样一句俏皮的反语。偏偏又有人喜欢搬出杜工部的一句诗“月是故乡圆”,这就有点画蛇添足了。我所描写的双城,瑕瑜互见,也许揭了自己的疮疤,长了他人的志气,也许没有违反见贤思齐闻过则喜的道理,惟读者谅之。‎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在第四段中说“台北之治安良好是举世闻名的”,用反语对台北盗贼公然入室抢劫、扒窃之徒到处都是的社会治安状况进行暗嘲,用语诙谐幽默而又辛辣犀利。‎ B.第六段作者写台北大小餐馆林立,汇聚了世界各地的菜品,每当提及便令人垂涎,赞美了台北饮食文化的博大宽广,字里行间充满了自豪感,也流露出淡淡的乡愁。‎ C.文中古典诗文名句俯拾即是,既内容贴近,又形式多样,不但利于文章的表情达意,而且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内涵,显示了梁实秋作为学者型作家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 D.本文散发着浓郁的乡村气息,精致典雅的书面语与浅近活泼的口语相辅相成,形成一种以雅为本、俗中透雅的艺术品格,同时不乏机智幽默,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 ‎【答案】C ‎ ‎【解析】A项,“辛辣犀利”错,梁实秋的嘲讽是温和宽容的。B项,范围有误,“世界”应为“中国”。D项,“浓郁的乡村气息”错,文中写的是城市生活。‎ ‎5.本文语言精炼而意蕴丰富,耐人寻味,请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最后一段画线句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月亮外国的圆”讽刺的是盲目崇洋媚外而看不到自己优点的人。作者借这句反语来说明不应妄自菲薄。②“月是故乡圆”说的是盲目自大,看不到别人长处的人。作者说他们“画蛇添足”也是对这类人的否定和批评。 ‎ ‎6.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这一特色,请结合本文内容对此特色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章虽取材广泛,语言表达活泼,但内容丰富,题旨明确而集中,体现了散文在自由中有节制的美。“形散”:①涉及的内容繁杂,对两个城市进行比较时涉及自然、经济、文化、交通等诸多方面,还时常会宕开笔墨展开联想;②语体风格多样,雅致的书面语与浅近的口语混杂。“神聚”:本文目的在于表达作者对台北和西雅图这两个城市的不同感受,全篇围绕这个主旨展开。 ‎ ‎【解析】“形散神聚”是散文的最大特点,“形散”是指表现手法和语言形式的灵活多样,“神聚”是指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天 姿 刘醒龙 深情莫过深秋,红颜哪堪红叶?‎ 沿着巴河水线边雪一样洁白的细沙,一程程逆流向上,将武汉街头的尘嚣丢在汽车的尾气里,再从纷乱如麻的通途中,选择一条用忧郁藏起残花的平常道路,远望大别山,伫对大别水,抢在偌大的北风到来之前,寻一寻温柔过往。直到那些像细沙一样多的传说,变成天堂寨下坚冰般纯情的巨石。‎ 那些名叫九资河的田畈,那些名叫圣人堂的山冲,那些名叫千基坪的老垸,还有那个名叫罗田的小县,凡此种种细微的地理,春风轻拂时,大小如同一朵花苞;此刻,因为秋已深,因为霜已近,又变得如同一片向着天空瑟瑟的红叶。不是没有对乡村新意的渴望,更加埋没不了的是从头到脚的骨缝与肌腱中,那些作为神经的古朴实诚。无论如何,乡村该是这样,一眼望去就能抵达灵魂。‎ 清风缕缕掠过,丝丝情意分不清是微寒或者稍暖,悄然颤抖只在心中,谁让她变成参天大树摇晃?留下落叶漫天飘散,细叶飞天幻化险峰莽然。青山座座扑来,重重喟叹想必是为着前世与来生,环顾求索才上眉梢,恍惚者流泉飞溅白云横渡,任凭薄雾浓霞搂去,丰腴山坳舒展高挑峰峦。‎ 五角枫红,刺毛栗红,鸡爪槭红,茅草葛藤灌木林,一丛丛,一片片,艳丽到极致。小树迷人,大树惊天的却是山山之间,道道田埂上,处处土岸边,用一棵棵孤独聚集而成的乌桕林海。奔着秋色而来,可是为了追究人生某个元素?是少年用竹筢将太多太多的乌桕红叶收拢来,铺在自家门前晒成过日子的薪火?是青春将太艳太艳的木梓叶铺陈开来,陶醉成对所有岁月的倾情浪漫?那样的红叶,是一棵树平平常常从年头劳累到年尾,忽然爆发的火热之心。那样的红叶,是一个人摸摸索索从黄昏奔波到黎明,终于点燃的蜡烛青灯。那样的红叶是藏得太久的痴心在轮回,那样的红叶是爱意太多的秀目在凝眸。‎ 是昨日晚霞的宿醉,还是今朝晨露的浓妆?或者是二者合谋将天堂迷倒,摔落银河里的许多星斗,暂且栖身乌桕树梢。风不来时,绵绵红叶岂不感动。雨不落时,磅礴红叶犹胜雨声。片片只只,层层叠叠,团团簇簇。终于能够不必相信灿烂等于匆匆,匆匆过后还有撼动心魄的重逢。终于可以用夏天偶尔可忆春花,来明白冬日永远记得秋色。‎ 无所谓欢乐,欢乐再多,红叶也不会为了某种心情而特殊热烈。也不必矜持,含蓄再美,红叶也不会为了某种性格而改变明艳。普普通通踏踏实实就行,用挤满水稻酽香的沃土铺路,款款地走向用红叶燃烧的山野。轻轻松松明明白白亦可,受丛生野草芳菲的季节拥戴,悠悠然迈向红叶拥抱的胸怀。没有忍耐,也不需要急躁。没有伤感,也不需要快乐。唯独不能缺席的是记忆中的怀念,或者是怀念中的记忆。红叶是情怀中的一颗心,红叶是一颗心中的情怀。记住了红叶,就不会有对赤诚的遗忘。‎ 多情之秋,不用盼望,明年,明年的明年,还会在这里;也不用纪念,去年,去年的去年,怎么会离去?红叶让春花的来世提前,又让其前缘重现。百年乌桕将一切愁苦尽数冬眠在斑驳的树干上,又将红叶高擎于天,就像人世间总是需要坚忍不拔,以及沿着蜿蜒小路前行的信念。‎ 秋叶一树,正如大别山的掌心红痣!‎ 红叶一片,唯写天姿!‎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怀念中的记忆”和“记忆中的怀念”为写作发端,热情地讴歌了大别山的天堂寨这一高山的雄伟天姿。‎ B.在作者的心目中,乡村应该是“一眼望去就能抵达灵魂”的,而这“灵魂”其实就是山里人的古朴实诚。‎ C.作者想象丰富,思绪飘飞,由眼前艳丽到极致的大别山红叶,联想到红叶是一年到头忽然爆发的火热之心及其可贵的精神品质,继而写到人的品性和追求。‎ D.本文描绘了大别山红叶的美丽景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对大别山红叶的喜爱之情。‎ ‎【答案】A ‎ ‎【解析】“热情地讴歌了大别山的天堂寨这一高山的雄伟天姿”错,“天姿”指“深秋的红叶”,而非“天堂寨”。‎ ‎2.第三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联系上下文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交代大别山红叶的生长环境。②承上启下,由交代行程转入写景抒情。‎ ‎【解析】画线句子点出了红叶的生长环境,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答题时要答出上承什么内容,下启什么内容,不能只答“承上启下”。‎ ‎3.本文在运用修辞手法方面有独到之处,请选择两种,结合原文语句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拟人。例如“红叶也不会为了某种心情而特殊热烈”“红叶也不会为了某种性格而改变明艳”等赋予红叶以人的情态,揭示其精神品质。②比喻。例如“秋叶一树,正如大别山的掌心红痣”,这一比喻很新颖别致,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树的神韵,也给大别山增添了生气。③排比。例如“那样的红叶……那样的红叶……那样的红叶……”,从不同角度赞美红叶。④反问。例如“深情莫过深秋,红颜哪堪红叶?”引发读者的深思。(答出两点即可) ‎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雨神眷顾的平原 简 媜 兰阳平原的孩子,首先认识的是水:雨水、井水、河水……一年两百多天自成一本雨谱,宜兰人恐怕大部分在雨天出生,死时听着雨歌敛目。‎ 宜兰地形长得大胆,像一只从山脉跃下,打算盛海的“水畚箕”,众水汇聚只好归诸天意。这就难怪宜兰人长得水瘦水瘦,一街子来来往往,没几个胖的;男的像瘦石、女似竹,眼睛里七分水意三分泪意,好像一生都是湿的。‎ 宜兰人天生带山带水,性格里难免多一份巍峨的柔情,与人订交,动不动就靠近山盟海誓,且在浪漫中又自行加出“舍我其谁”的义气;可是,一旦出现严重裂痕,让他铁了心,其壮士扼腕的气概又十分悲壮。这两种极端性格糅合在宜兰人身上并不难理解,柔情属水神后裔,悲壮来自先祖垦拓遗血。祖先们攀山越岭历经艰险,终于在溪浦、河畔落脚时,难免仰首大哭,自后柔水钢刀性格便定了。所以,鸭赏、胆肝与金枣糕、蜜饯成为宜兰名产,外地人弄不懂怎么“咸得要死”与“甜得要死”可以一起出品。只要了解宜兰人性格就懂,它总是加倍给,爱与憎、同志与异类,每一种情感都推到极致。‎ 宜兰人讲“真水”,是动了真感情的,短短二字绕了九拐十八弯,声音极尽缠绵。早年我到台北,有一次买水果,试吃一瓣橘子喊声:“真酸!”老板马上换了表情:“宜兰的!”喜出望外,自家乡亲一切好说,他像不要钱似的猛往塑胶袋里装橘子,我是八十给一百不要找,他坚持八十算四十,两人一面“推托”一面“牵拖”把宜兰县市地图复习一遍,总算在远房的远房亲戚那边找到更进一步的交集。这种萍水相逢的恋恋不舍,非常宜兰味。三山一海的平原里,装着水粼粼的人情。‎ 站在我家大门往前看,通过广袤的稻原,最后视线抵达一列起伏的山峦。接着,想象左翼有条弯曲的河流,离家门最近的扭腰处约一百五十公尺 ‎,她就是“冬瓜山河”,现在被称为“冬山河”。我一直无法接受她成为风景明媚观光河的事实。离开故乡那年,她开始接受整治,逐渐变成今日面貌;没有亲见她转型的过程,保留在记忆里的,仍是她旧时的彪悍与沛然莫之能御的水魔个性。我喜欢坐在屋顶上,隐身于苍郁的丛竹间,想象低飞的白鹭鸶正沿着她的身体投下倒影,想象她抵达海口,终于释放被禁锢的灵魂。漂浮在乡野间的多神传说,让我自然而然形塑她的神格,点拨忧伤、鼓动幻想,甚至在不可言喻的压抑下,期待她借着强台风而破堤决岸,赎回狂野与自由。‎ 她,带来大水。水,漫入屋子的速度如厉鬼出柙,浩浩荡荡冲入大门,瓦解屋舍是人最安全的庇护所的定律。苍莽暗夜,一切浸在水里,无边界的漂泊感在我幼小的内心种下一株清明:毁灭与永逝乃动人的暴力。强风咆哮,折断竹身,随势横扫屋顶,砖落瓦碎的声音如细针掉地而已;滂沱大雨摔击屋顶,耳膜只接收巨大鸣响,无法听辨身旁人的语句。‎ 多年之后,我才发觉自己陷溺文字世界,是因为贪婪地想搜罗更多的唇舌替我抒发抑郁——来自那一条母河长年的鞭打,我愈从文字里显影她,愈了解自己的生命能量乃是从她身上获得的事实。她用一把锋利的水刀,砍断我那扎入母腹的双脚,挑明那双痴恋蔷薇不愿远眺的眼睛,她把我赶出新月形沙丘,只交给我暴烈的想象去未知世界构筑自己的命运。即使是最落魄的时候,我在异地街头行走,依然感受得到她的刀尖抵在背后,冷酷地下令:不准回头。‎ 宛如门神的龟山岛出现在火车右侧,整个太平洋吟诵远行之歌。十五岁那年,我忽然可以理解,在我之前无数离开兰阳平原的子弟,坐在火车里凝视龟山岛的心情:怯弱夹杂悲壮。他们可能趁火车驶入隧道时悄然抹去薄泪,肃穆地在心底为家乡种一棵承诺树,等两鬓霜白,会返回兰阳平原,回到雨神眷顾的所在。‎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章里用如诗如画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对故乡宜兰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浓浓的乡愁里夹带着淡淡的哀伤。‎ B.文章从孩子出生写起,中期外出闯荡,最后落叶归根,终老故里,以时间为线索组织材料,详略有致,张弛有度。‎ C.第三段里“与人订交,动不动就靠近山盟海誓”一语,暗指宜兰人忠于爱情,男女一旦相爱,就如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D.第三段写宜兰名产鸭赏、胆肝与金枣糕、蜜饯,通过“咸”“甜”对立,意在说明宜兰人性格既柔情似水,又有壮士扼腕的悲壮。‎ ‎【答案】 D ‎ ‎【解析】A项,“夹带着淡淡的哀伤”不准确,文中无哀伤之情。B项,“以时间为线索”分析不当,文章是以情感为线索的。C项,对句意理解不当,此句为比喻说法,意在说明宜兰人讲信用。 ‎ ‎5.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该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先用“长得大胆”写宜兰地形,赋予无生命的地形以人的性格,再以“水畚箕”作比,写宜兰地形的特征。全句通过拟人和比喻手法的运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宜兰多雨水的特点,含蓄地写出宜兰人天生与水打交道的特殊经历。‎ ‎6.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分析文章是怎样描写“冬瓜山河”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章写“冬瓜山河”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写如“想象低飞的白鹭鸶正沿着她的身体投下倒影,想象她抵达海口,终于释放被禁锢的灵魂”;实写如大水“漫入屋子的速度如厉鬼出柙,浩浩荡荡冲入大门”。通过虚实结合,既突出它以前的彪悍、豪放和内在的狂野,又写了它被整治后的平和与被禁锢的状态。‎ ‎【解析】题干中已指出要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所以作答本题,首先应找出描写“冬瓜山河”的段落,对其认真研读,找出其虚写与实写的部分,然后举例说明,最后点明表达效果。‎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碱蓬草 胡修江 秋天是属于陶渊明的。金秋的菊花开放时,天空蓝得像一个童话,于是人们就登上高坡。高坡上满是文人的诗情,亲朋们精致的思念。而此时,我的心灵却被一丛丛红红的野草完全占据了。乡人说,那是碱蓬草,是沿海滩涂特有的一种植被,也叫碱蓬菜。说它是菜,是怀了亲切;说它是草,是因为野生野长。五月长出新芽时,草叶还翠绿如滴,然后由于生长在海陆之间,潮来潮往间,叶子就逐渐开始变红了,九、十月间,简直是漫滩遍野的红。它喜欢盐碱地,喜欢和海浪亲吻,丛丛簇簇,扎根于荒凉,向翱翔的海鸥铺展野性的美丽。‎ 碱蓬草生长在海滩上,一年又一年,蛮横、执着,看惯的人觉得是顺理成章,初到的人觉得惊讶神奇。我虽不是伴着碱蓬草长大的,但也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所以,我和它就有了一种若即若离的默契,它正适合我的细细阅读。暂时的逃离城市,既非归隐,也非从俗,就是想在作秀般的喧扰中寻到一点朴实的宁静。登高赏菊,很多人是因为陶渊明,似是一种硬造的文人情结,我不想这样。陶渊明的归隐,因着文人的清高,并非本愿,乃逃禄而归耕,不论外表装饰得如何轻视世事,洒脱不凡,内心却更强烈地执着人生,非常痛苦。他种的豆从来就长不好,草长得太茂盛;他的田园就像一个装饰好背景的舞台,一个人粉墨登场,耕种就是演戏了。但当你面对这一丛丛犹如红色的地毯般一直铺到天边的碱蓬草时,你就会直面最朴素的生命诠释:自然。你能炫耀一种坚强么?坚强是在不适合自己的环境中的勇敢生存,碱蓬草不是,它就适合盐碱地,土地肥沃,就会死亡。你能赞美一种热情么?热情是无时无刻不在的青春的涌动,碱蓬草不是,秋天过后就会凋萎。‎ 当年在大沽河边,英雄战死在疆场,鲜血染红了大地,也染红了河岸海边的漫山遍野的碱蓬草,从此野草涂上了英雄的光辉。今天,理想主义的时代渐渐远离我们而去,但草却依然在顽强地生长,铅华洗尽,本色如初。20世纪60年代,“瓜菜代”的岁月,碱蓬草成为救命草。滩边的渔民村妇采来碱蓬草的籽、叶和茎,掺着玉米面蒸出来红草馍馍,几乎拯救了一整代人。今天,也不会再有人会钟情于它,只有一些都市人,在厌倦了生猛海鲜、大鱼大肉后,买上一两个碱蓬菜的包子,调节一下已被油腻堵塞的肠胃。碱蓬草依旧鲜红亮丽,依旧春天发芽,秋天枯萎。它能觉出自己地位的变化、曾经的荣辱么?草木无情,多情的只是人类自己,但往往又是自作多情。草依旧是草,就如同人依旧是人。‎ 碱蓬草环绕的,是一处处的养虾池,那些赤脚的农民经常从碱蓬草上走过,每一天夕阳坠落的时候,家人送来饭菜,一家人就这样在晚霞的余晖中享受着最平常的幸福。为了看虾,他们晚上经常睡在只能放下一张床的小屋中,夜风吹送,送来大海的涛声,与之相伴的就是这丛丛的碱蓬草,一生的匆忙岁月,几世的艰辛劳碌,都融进瞬间的永恒中了。他们说,这里没什么风景。风景就是每天一如既往的生活。‎ 如今,对都市人而言,单纯玲珑的风景已经不再具有太大的诱惑,粗犷与坦荡反倒吊足了一些人的胃口。于是更多的人开始走马观花般地浏览“荒凉”,对此,我只想说,向往一种勾人魂魄的旅程的同时,不要玷污了一份朴拙、一份厚重。‎ 对于那丛红草,我也只是一个过客,回归都市,心依旧茫然,脚步依然匆忙。该忘掉的就忘掉吧,不能忘怀的,就存在心底,一切随缘,自由地生长吧。‎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以金秋时节,人们登高赏菊,抒发诗情、思念开头,既与下文关于“文人情结”的议论相呼应,又暗示碱蓬草从未被人们关注。‎ B.碱蓬草的形象是对生命最朴素的诠释,它们在荒凉、寂寞的环境中地生长,展现出坚强、热情的珍贵品质和朴拙而厚重的美。‎ C.作者围绕着碱蓬草组织情思,叙写不同时代人们对待碱蓬草的不同情感态度,并由此延伸到对自然、风景和人类生活的思考。‎ D.文中将现代都市人与“赤脚的农民”的生活形态作对比,并融入自身的感慨,体现了作者不同于一般都市人的风景观和生活方式。‎ ‎【答案】C ‎ ‎【解析】A项,“暗示碱蓬草从未被人们关注”无中生有。B项,“坚强、热情的珍贵品质”曲解文意。D项,“体现了作者不同于一般都市人的风景观和生活方式”错,作者有着深刻的自省意识,在批判都市人的同时,也承认自己“回归都市,心依旧茫然,脚步依然匆忙”。‎ ‎2.碱蓬草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特点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最突出的特点:自然。文中从两个方面来表现这一特点:生长环境方面,自然地生长在人迹罕至的盐碱地;生长过程方面,随季节变化自然地生长、凋萎。‎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确定答题区域,文中描写碱蓬草的文字集中在第一、二段。然后从中筛 ‎3.作者说“秋天是属于陶渊明的”,后文又说很多人因陶渊明而登高赏菊,“似是一种硬造的文人情绪”,这是否矛盾?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矛盾。①陶渊明真挚地热爱秋天,又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颂秋咏菊诗。②很多登高赏菊的人,并不具有陶渊明的情怀,只是在形式上模仿陶渊明。③作者这样写,意在说明很多人不能真正地欣赏草木的本性。 ‎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准确理解这两句话的含意。“秋天是属于陶渊明的”是因为他真挚地热爱秋天,还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颂秋咏菊诗,其人其诗为后人所称颂;“一种硬造的文人情结”是暗指那些只在形式上模仿陶渊明却不具有陶渊明的情怀的人。二者所指不同,自然就不矛盾了。‎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父亲的树 陈忠实 又有两个多月没有回原下的老家了。终于有了回家的机会,也有了回家的轻松,更兼着昨夜一阵小雨,把燥热浮尘洗净,也把自己都记不清的烦扰洗去。‎ 进门放下挎包,先蹲到院子拔草。这是我近年间每次回到原下老家的必修课。或者说,每次回家事由里不可或缺的一条,春天夏天拔除院子里的杂草,给自栽的枣树、柿树和花草浇水;秋末扫落叶,冬天铲除积雪,每一回都弄得满身汗水灰尘,手染满草的绿汁。温习少年时期割草以及后来从事农活儿的感受,常常获得一种单纯和坦然。‎ 前院已铺盖了砖地,那些草无疑都是从砖缝里冒出来的。两月前回家已拔得干干净净,现在又罩满了。我的哥哥进门来,也顺势蹲下拔草,和我间间断断说着家里无关紧要的话。我们兄弟向来就是这样,见面没有夸张的语言行为,也没有亲热的动作,平平淡淡里甚至会让人产生其他猜想,其实大半生里连一句伤害的话从来都没有说过,更谈不到脸红脖子粗的事了。世间兄弟姊妹有种种相处的方式,我们却是于不自觉里形成这种习惯性的状态。说话间不觉拔完了草,之后便坐在雨篷下说闲话,想到什么人什么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从雨篷下透过围墙上方往外望去,大门外场塄上的椿树直撑到天空。记不清谁先说到这棵树,是说这椿树当属村子里现存的少数几棵最大的树,却引发了我的记忆,当即脱口而出,这是咱爸栽的树。‎ 我便说起这棵椿树的由来。大约是在“三年困难”中最困难的一年,我正上高中,周日回到家,父亲在生产队出早工回来,肩上扛着镢头,手里攥着一株小树苗。我在门口看见,搭眼就认出是一株椿树苗子。坡地里这种野生的椿树苗子到处都有,那时椿树结的荚角随风飘落,在有水分的土壤里萌芽生根,一年就可以长到半人高的树秧子。这种树秧如长在梯田塄坎的草丛中,又有幸不被砍去当柴烧,就可能长成一棵大椿树;如若生长在坡地梯田里,肯定会被连根挖除晒干当作好柴火,怕其占地影响麦子生长。父亲手里攥着的这根椿树苗子是一个幸运者,它遇到父亲,不是被扔在门前的场地上晒干了当柴烧,而是要郑重地栽植,正经当作一棵望其成材的树,进入郑重的保护禁区。‎ 我对父亲的一个尤为突出的记忆,就是他一生爱栽树。他是个农民,除了农作本职外,业余爱好就是栽树。我家在河川的几块水地,地头的水渠沿上都长着一排小叶杨树。地头的水渠里大半年都流淌着从灞河里引来的自流水,杨树柳树得了沃土好水的滋养,迎着风如手提般长粗长高。我的父亲还指望着在地头渠沿培植的这些杨树,能补贴家用,能供给哥和我的学杂费用。‎ 我在每个夏天的周日从学校回到家中,便要给父亲的那棵椿树秧子浇一桶水。这树秧长得很好,新发出的嫩枝竟然比原来的杆子还粗,肯定是水肥充足的缘由。这椿树就一直长着,直到现在。每隔一段时日抽空回到老家,到门口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棵椿树,父亲就站在我的眼前,树下或门口;我便没有任何孤独空虚,没有任何烦恼……‎ 现在,在祖居的宅院里,两个年过花甲的兄弟,坐在雨篷下,不说官场商场,不议谁肥谁瘦,却于无意中很自然地说起父亲的两棵树。父亲去世已经二十五年,他经手盖的厦屋和承继的祖宗的老房都因朽木蚀瓦而难以为继,被我们拆掉换盖成水泥楼板的新房子,只留下他亲手栽的两棵树还勃勃生机,一棵满枝尖锐硬刺的皂荚树,守护着祖宗的坟墓园,一棵期望成材做门窗的椿树,成为一种心灵的感应的象征,撑立在家院门口,也撑立在儿子们的心里。‎ 每到农历六月,麦收之后的暑天酷热,这椿树便放出一种令人停留贪吸的清香花味,满枝上都绣集着一团团比米粒稍大的白花儿,招得蜜蜂,从清早直到天黑都嗡嗡嘤嘤的一片蜂鸣,把一片祥和轻柔的吟唱撒向村庄,也把清香的花味弥漫到整个村庄的街道和屋院。每年都在有机缘回老家时闻到椿树花开的清香,陶醉一番,回味一回,温习一回父亲。今年却因这事那事把花期错过了,便想,明年一定要赶在椿树花开的时日回到乡下,弥补今年的亏空和缺欠。那是父亲留给这个世界也留给我的椿树,以及花的清香。‎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回老家拔草常常能获得一种单纯和坦然,原因是回老家后可以把在城里的很多丧气的烦乱事统统抛掉,不必去想。‎ B.文中“我”和哥哥拔草和闲聊的情景是一闲笔,其目的无非是说明他们间共同的语言不多,只是兄弟之情还非常浓烈。‎ C.父亲去世后,只留下的这棵树,它已经成为“我”心灵感应的象征,看到这棵树,“我”便没有任何孤独空虚和烦恼。‎ D.文章最后一段描写了椿树迷人的花香,但“我”却因事而错过,没能看到这美好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遗憾之情。‎ ‎【答案】B ‎ ‎【解析】不是闲笔,写这一情景,是要表明兄弟间的关系平淡又真实,同时还有引出下文对父亲栽树的回忆,与倒数第二段构成照应的关系。‎ ‎5.综合全文,简要分析“椿树”这一意象在本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椿树是全文的线索,文章所写的内容均与椿树有关。②椿树象征着一生勤劳朴素、善良无私的父亲。③椿树成为回忆父亲的切入点。‎ ‎【解析】从全文看,“椿树”是本文的行文线索,承载着作者情思,具有象征意味。结合文中内容,分析作答即可。‎ ‎6.有人认为这篇散文叙述的只是作为平凡父亲的平凡小事;有人认为,这篇散文情感真挚,意蕴丰富。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见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我认为这篇散文叙述的只是作为平凡父亲的平凡小事。①文章中叙述的父亲的确是一个平凡的父亲,和千千万万的父亲一样,既勤劳又善良纯朴。②文章选取的事例是生活中平凡的小事——父亲种树。父亲种树的原因一是业余爱好,二是补贴家用。③这些平凡的小事的叙述,不仅丰富了人物性格,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更深沉的人文关怀,让人感同身受。‎ 观点二:我认为这篇散文情感真挚,意蕴丰富。①从情感上看,作者对父亲的爱似淡实浓,兄弟之间的情似淡实浓。②从手法上看,以“树”象征人,树人结合,意蕴深刻。③从语言上看,看似平实,实则富有表现力,在淡淡的叙述中表达深沉的爱。 ‎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在水之外活着 葛水平 一条宽阔的谷地间,曾经有一条河流过,如今一群羊恰似河的洪峰滚出山间,更远处四散而去。这生殖的土地,鲜花盛开,青草繁茂,正适合羊们的口粮。一切都是晴朗的光照,数丈宽的河道,下游一位年长的老汉说:“往山里走是它的源头,公家人叫它沁河源。走到我的脸前头我们喊它秋水河,因为当年秋天雨水多它的声音大便有了这个外名。”‎ 沁河,南北贯穿晋东南。我们立足的这个县就叫沁源。沁源,因三晋名水沁河六出其源于山中而得名。山间沁河的六个源头清泉喷涌,碧水成溪,汇成了绿水沁河。‎ 它魅惑了天地两界。更主要的是魅惑了我。‎ 车开入河道,河卵石高低起伏着,有青草填补了它们的缝隙,黄绿交织,有繁荣,有寂灭,也有疼痛。‎ 河谷两岸没有人烟。云朵让天空无限扩大,空了的村庄让我六神归位。这样的时候,因了空气的绝对新鲜和纯净,声音的穿透力也特别强,不知名的小鸟啁啾声声,在空旷中游走,那啁啾声便遥远了一切,透明了一切。我们奔跑而去,让景色生动起来。一条道被水漫过,人走在水道上,两行杨树形成密匝匝绿色拱道,在一个马蹄形的缺口前水流分开到两边山脚下。“源”至此而出。‎ 泉水清澈,冰凉清甜,东边泉眼水流湍急,西边泉眼水流平缓,两股泉水流出数十米后汇成一股,顺河谷而渗入地下。山崖壁上有大小不一的洞,能感觉到在远古那些洞都有水出,水流分散,涡流丛生该是怎样的景致!浅浅的一汪至山间流出,我把手伸进去,它的深度淹不住我的胳膊肘。水流出泉眼,慢铺开来形成小河,水面刚能把我平放的巴掌淹住。走过河对岸,鞋面不小心会被水打湿,也许是故意的,此时的我居然对水生出了敬畏之情。水面上因了阳光的不同折射,看上去呈颗粒状,有别一番模样。对岸有碑亭,新修却已经残破,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在此设立下的“沁河源头纪念碑”。‎ 它不是原来就这个样子,如今,羊群代替了它成为河道里流淌的植物。开着五朵花瓣的黄花,自在地生动着,羊群走来,放羊人撒了细盐,我听见羊舌头抹布一样擦着,像一支曲子在低声部回旋。放羊人挥着皮鞭,鞭梢带着响,羊群聚集在一起,那一只头羊昂着头,相比于那些勾着头吃草的羊,那只头羊扩大了我的视野。源头在我身后一百米远的地方,就已经看不到水了。我坐下来,粪蛋蛋落在草丛间,索性躺下,我的情绪复杂。源头的河床这么宽,那是常年流水落下的影子,我现在只能用幻觉来填补它的空缺。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用心灵与眼睛观察的习惯,快乐是持久的,痛苦则是刹那之间,而人都喜欢飞蛾扑火,为眼前的利益狂欢而死。‎ 明代诗人王徽诗云:“沁水河边古渡口,往来不断送行舟。”在沁河两岸的冲积平地和原有台地上,由于沁河总体水量的减少和沁河水被过度的开发利用,昔日汹涌的河水变成了今天的涓涓细流,日常流量从过去的每秒几百立方米下降到几立方米。放羊人说:“也就几年光景。”台地上的秋庄稼卷曲着叶子,旱大了。放羊人说:“看着是河的源头,却使唤不上水。”一条河的旺衰总有一定的规律可寻,领导人在社会转折关头的抉择也非常重要。对资源的争夺,可以爆发最激烈的战争,谁都知道。无节制地开采资源,使一座城市变为一片废墟,一座最繁华的都会变成一片草场,沧海变桑田,有谁知道我们少了什么?走走走走走,汲取什么才能够让水茁壮成长?我看到薄淡轻疏的云彩,正俯视数十万烟灶的生命,并不是太久的岁月,放羊人说:“河道里的水再都不敢喊河了。”那些植物和人一样喜欢喝清水,黄花遍开,如经脉一样的腰肢风姿绰约在阳光下,放羊人甩开鞭声,羊群们奋力撂开蹄子顺着河道走往山外,放羊人的鞭声坚硬而空旷。‎ 谁能知道眼泪是生命最后一抿唾液?‎ 我走沁河,水在水之外活着,却是我心里的急事。‎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尽管沁河两岸少了河水的滋润,但河谷空阔、羊群遍野、空气纯净、鸟鸣山幽,这一切让作者心旷神怡,喜不自禁。‎ B.新修却已经残破的“沁河源头纪念碑”暗示当地的人们遗忘和漠视曾经养育了自己的沁河,也就有了今天沁河的干枯。‎ C.作者在第八段引用明代王徽的诗句,主要是为了点明沁河两岸的风物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增添文章底蕴。‎ D.全文语言简洁而富有张力、凝练而富有诗意,如第八段连用的五个“走”字饱含着作者对沁河的满腔热情。‎ ‎【答案】B ‎ ‎【解析】A项,美景带给作者的不仅仅是喜悦。C项,通读全文可知,此处提及古代沁河盛况更主要是引发读者进行古今沁河的对比反思。D项,五个“走”更多的是表达出作者对于恢复沁河盛貌的焦虑之心。‎ ‎2.文章多处提到“羊群”“放羊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结构上,作为文章的线索之一,羊群及牧羊人的叙述贯穿全文,伴随作者沁河探源的整个过程。②内容上,多次提及的羊群、牧羊人与黄花、清泉等景物构成了作者在沁河探源过程中所见的独特风景,反复渲染,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独特的沁河风物图。③主题上,羊群出现于河床与曾经的沁河涡流丛生形成极大反差,牧羊人的言语更是直接指出了沁河的古今风貌,引发读者对沁河干涸缘由的追问与思考。 ‎ ‎【解析】分析文章中的重要词话可从结构、内容、主题三方面入手。结构上,羊群和牧羊人的叙述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内容上,它们和沁河其他风物构成独特的沁河风物图;主题上,牧羊人的言语直指沁河的古今风貌,引发读者思考。 ‎ ‎3.“我走沁河,水在水之外活着,却是我心里的急事。”请结合全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作者前往沁河探源,只见干涸的河床,水存在于沁河之外,作者为此而着急不已。②作者为人们过度开发利用沁河导致沁河断流的现状感到着急焦虑,揭示了作者对沁河现状的反思与拷问。③河流孕育生命,水的干涸意味着昔日农业文明的日渐消亡,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农业文明消逝的忧虑与哀叹。‎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乌镇的修辞 汗 漫 茅盾、木心这两个乌镇之子,应对乌镇熟稔于心并萦回于异乡的梦中。‎ 茅盾,1896年生于乌镇东栅,本名沈雁冰,后外出求学、从文、投身社会变革运动,先后用过几十个笔名,最终以“茅盾”和《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小说确立其在中国文坛的位置。“茅盾”这一笔名,显现出大革命失败后一个左翼文人的苦闷、犹豫和矛盾——人生困境表现为语言的困境。正因这双重困境,他在1949年之后处于一种微妙、尴尬的位置,反复检讨其内心与行动的革命坚定性,站在了那些表面上从来没有苦闷、犹豫和矛盾的文人的偏远处。而正是这种“偏远”赢得我的敬意,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小人物的敬意,分量不大。‎ 在乌镇上可以找到茅盾笔下林家铺子的原型——一家老杂货店,现改成专营字画古玩的商铺,在观前街茅盾故居对面。当然,眼前的老板并不姓林,却按《林家铺子》里的描写来打扮自己,着长袍马褂,表情灿烂像乌镇上的晴空,没有一丝面临破产的忧愤。我伏在柜台上问他,那林老板的后人还在乌镇上否?他说,都去了国外。因茅盾小说,一个普通店铺有望永远保持其格局而不被拆迁,显现出了修辞的力量。‎ 木心,本名孙牧心,1927年生于茅盾故居附近一富裕人家,入上海美专、杭州国立艺专求学,师从于刘海粟、林风眠学习油画。1971年蒙冤入狱,三根手指被折断,仍坚持写作,在纸上画出白键黑键“弹钢琴”,后获释。1982年移居美国纽约,以作画、讲学谋生,后尝试写作,出版小说集、散文集、诗集十多部,像文坛突然出现的一个新人,语言充满汉语言的诗意、别致,例如:“公园石栏上伏着两个男人,毫无作为地容光焕发。”“昨夜有人送我归来,前面的持火把,后面的吹笛。”“秋天的风都是从往年秋天吹来的。”——这风,也都是从乌镇吹来的吧?晚年,木心乘风还乡,2011年辞世。‎ 木心家的“孙家花园”,是乌镇最美的私宅。花园应该有鲜花和如花的女人。当时乌镇码头上搬运的麻袋,都印着一个“孙”字。仆人打扫房间,把花瓶抱出抱进重新摆在案头时出错,会遭到主人责备:“怎么把明代的花瓶搬出来了——去,摆宋朝的,要记住样式的不同。”一个富贵华丽之家,1949年后相继改造成为农具厂、铁器社、五金轴承厂,乃至成为野草高过围墙的废园。90年代,木心声名大动于华语文学界,乌镇政府开始在画家陈丹青指导下,于孙家花园原址重建“晚晴小筑”。2006年,木心回乌镇在此居住五年,去世,晚晴小筑改为“木心纪念馆”,展有各种版本的木心著作、手稿、乐谱,及其用过的写字台、礼帽、皮鞋、手杖等遗物。依然是修辞的力量,在挽留一个人的余温和气息。‎ 木心不是游客,大概不会喜欢乌镇的面目一新。在剧变中的故乡,一个人,反而会加重异乡感吧。孙家花园转化而成晚晴小筑,木心如落叶转化成树根处的泥土,大约会想:乌镇还在乌镇吗?我还是我吗?“从前的那个我如果来找现在的我,会得到很好的款待。”木心这样说,充满对“从前”的留恋和对“现在”的谅解。从前的玉勒雕鞍、锦帽貂裘,现在的霜天断雁、淡茶清酒。‎ 留恋和谅解,我大抵上也是如此态度,对乌镇,对青春。‎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对两个乌镇之子的简介入手,淡化作者的旅游踪迹,突出乌镇的地域文化,进而表达了作者浓郁的乡愁。‎ B.文章第二段概要地叙述了茅盾的巨大文学成就,并用衬托手法表现了他襟怀坦荡、严于解剖自己的高尚品质。‎ C.“表情灿烂像乌镇上的晴空,没有一丝面临破产的忧愤”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等手法,讥讽老板的滑稽。‎ D.文章之所以写“孙家花园”几度更名,意在反映时代的变迁对乌镇的影响以及政府对旧时代富豪的谅解与挽留。‎ ‎【答案】B ‎ ‎【解析】A项,对散文主题归纳有误,作品不是“表达了作者浓郁的乡愁”,而是对乌镇的文化旅游的观 ‎5.文章标题“乌镇的修辞”指什么?文中两次写到“修辞的力量”,各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意加以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问:“乌镇的修辞”既指对乌镇的改造与修缮,也指乌镇借助两位作家的影响而使江南水乡增添光彩和文化底蕴。 ‎ 第二问:“修辞的力量”:①第一处指的是因为茅盾的小说,乌镇一家普通杂货店被打造成“林家铺子”,“有望永远保持其格局而不被拆迁”。②第二处指的是文化名人木心的故居由“晚晴小筑”改为“木心纪念馆”,其著作和人品永焕光辉,令人敬仰与怀念。③两处“修辞的力量”含义虽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乌镇人们对于文化的尊重和留恋之心。 ‎ ‎【解析】第一问中考查标题。作答时,可先结合文章内容对标题进行分析理解。对乌镇而言,“修辞”即改造与修缮,也指两位作家的影响使江南水乡增添光彩和文化底蕴。第二问考查重要词句,需回归原文进行分析。第三段中,林家铺子因为茅盾的小说而有望保持其格局不被拆迁,显出了“修辞的力量”;第五段中,木心的故居由“晚晴小筑”改为“木心纪念馆”,其著作和人品使人敬仰怀念。这些都体现了乌镇人对文化的尊重和留恋之心。‎ ‎6.“对乌镇”,作者持“留恋和谅解”的态度。你是否赞同?请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观点一:赞同。理由如下:①乌镇作为江南小镇,人杰地灵,不仅有宜人的地域风光,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这里走出了茅盾、木心等名人大家,让人喜爱与敬佩,其文化影响力绵延不绝。②‎ 乌镇被世风裹卷,随时代变迁,也有面目一新的变化,甚至给人以物是人非之感,对此我们也应予以谅解。 ‎ 观点二:不赞同。理由如下:①乌镇以其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而闻名于世,固然值得去观光旅游,对于当地的文化名人,我们自然也会心生敬意,但是,假借文化之名,大行经济之实,毕竟有对文化的轻慢乃至亵渎之嫌。②茅盾有《林家铺子》,杂货店老板就按小说里的描写来打扮;木心家的花园随着时代几经“修辞”,已不是原来的模样,可见,乌镇的文化味和历史感淡了、远了,清纯靓丽已消失,徒留遗憾、徒剩怅惘而已。‎ 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秋风袅袅秋虫鸣 张 强 ‎①秋天是虫的季节。蝉在林中“知了,知了”不停地叫着,仿佛已感到时光将尽,要抓住这最后的时刻释放出生命中最后的热情;田野未收割的豆地里,蝈蝈也伏在豆棵下“吱吱,吱吱”聒噪着,和树上的蝉声相应和。夜晚月朗星稀,凉风习习,蛐蛐、油蛉、纺织娘躲在一个角落里忘我地弹唱,时而独奏,时而合唱,直到月已西斜,夜色阑珊,仍迟迟不肯睡去,它们怕辜负大好的时光。‎ ‎②蝉从五月末由黑暗的地下爬出,开始羽化为成虫,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六月三日夜闻蝉》中写道:“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可见六月就已经可以听到蝉声了。“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阴。”整个夏季都是蝉的,它们不知疲倦,伴随着一路攀升的气温,把一个夏天吵得沸沸扬扬,这盛大的阵势一直要持续到秋初。‎ ‎③古时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立秋的三候为“寒蝉鸣”,这时的蝉已禁不住越吹越凉的秋风和越来越浓重的夜露,开始发出凄苦的哀号。宋代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层秋雨一层凉,蝉弱小的身躯的确难以抵挡秋雨的侵袭,这凄凄切切的悲鸣或许就是它们无奈的抗争吧?“薄暮寒蝉三两声,回头故乡千万里。”(郎士元《送别》)一声凄切的蝉鸣曾触发了多少人的千古愁思,因此采蝉就成为悲凉的代名词,这悲凉,有的是身世之痛,有的是家国之思,有的则是离别之苦。蝉本无知,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只因为诗人自己心中有愁。‎ ‎④‎ 秋夜中叫得最欢快最忘我的莫过于蟋蟀,月华如水,洒在庭院中、窗台下,洒在枕边,洒在滴露的梦里。“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些从《诗经》中走来,唧唧吟唱的秋虫,此时就蹲在檐下的月影里,或者躲在墙缝里,趴在草丛中,它们歌唱凉如水的夜色,歌唱大地的丰收,歌唱村庄的温暖。“空庭疏雨后,四壁乱蛩鸣。”“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看,秋夜漫漫,陪伴人打发这寂寥时光的不只是一盏昏黄的灯,还有蛐蛐缠缠绵绵的歌吟。‎ ‎⑤秋夜,纺织娘“轧织,轧织”“织,织,织啊,织,织,织啊”的叫声一点儿也不比蟋蟀逊色,和蟋蟀不同的是,纺织娘似乎很少躲到村庄的屋檐下,野外的草丛才是它们最宽广最自由的舞台。纺织娘古称“络纬”,《诗正义》中“络纬鸣,懒妇惊”是说纺织娘叫起来的时候,懒惰的妇人突然开始吃惊,原来她意识到秋天到了,冬天也就不远了,还没准备好过冬的棉衣,她怎能不惊呢,其实猛然吃惊的何止懒妇,李白《长相思》中写道:“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⑥霜降三候为“蛰虫咸俯”,俯,蛰伏也。过了霜降,秋虫的吟唱渐渐稀疏,这时古人认为秋虫都蛰伏了,实则不然,即使养在笼中,置于炉旁,蟋蟀、蝈蝈、纺织娘也只能勉强活过春节。虫的寿命使然,非人力所能逮也。但秋虫的一生是响亮的一生,它们认认真真活过,这是它们对生命的尊重。‎ ‎⑦我庆幸和小虫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吧,它们还醒着,还用村庄朴实的方言唱着大地的歌,生命不息,大地的歌唱也永不会停止!‎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开头描写秋虫在月夜忘我地歌唱,主要表现出秋虫对时间、对生命的珍视,展示了它们对生命的热情。‎ B.人们常以寒蝉来表现身世之痛、家国之思或离别之苦,这体现了王国维所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C.古人认为蟋蟀、蝈蝈、纺织娘到霜降后都蛰伏了,作者不认同这种说法,作者认为这时的秋虫大部分因为寒冷而冻死了。‎ D.文章层次条理清楚,行文自然流畅,极富文化意蕴,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表现出作者对秋虫的赞美。‎ ‎【答案】C ‎【解析】“这时的秋虫大部分因为寒冷而冻死了”说法错误,是因为秋虫的寿命使然。‎ ‎2.文章多处引用古诗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答: ‎ ‎ ‎ ‎【答案】①增添文章的文学性(语言典雅,富有文采),增强了文章艺术感染力。②‎ 丰富文章内容,使自己的见解更加深刻(突出作者的看法和情感态度),增强文章说服力。‎ ‎【解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引用古诗文的好处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先答出一般的作用“增添文章 ‎3.在作者看来,“秋虫鸣”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态度?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答: ‎ ‎【答案】①不辜负美好时光,释放生命的热情(忘我地歌唱)。②面对生活中的凄苦,虽无奈但依然抗争。③歌唱生活的美好、大地的丰收、村庄的温暖,生命不息,歌唱不止。④生命虽短暂,但应尊重生命,要认真地活。‎ ‎【解析】题干要求结合“秋虫鸣”分析,答题的关键是找出描写“秋虫”的地方,然后归纳概括作者的生活态度,如结合文章的倒数第二段写“霜降三候为‘蛰虫咸俯’”“蟋蟀、蝈蝈、纺织娘也只能勉强活过春节”的内容可以概括出作者的“生命虽短暂,但应尊重生命,要认真地活”的态度。‎ 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很亮的秋天 王清铭 ‎①南方的季节分野不是很明显,还穿短袖的时候,秋季就在不知不觉中来临了。叶子还是那么绿,偶尔飘落几片黄叶,但这还不是秋天。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在南方往往也等到冬天。郁达夫曾感慨南国的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如果不是肌肤偶尔感觉有点凉意,看到那轮月比夜色还早升上有些黯淡的天空,我还真的感觉不到秋季的足迹正从远处逶迤而来。‎ ‎②我很少仰望天空,也极少出门。刚读过两句古诗:“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我只是用肌肤感觉到一点很淡的秋意,而大雁好像有很多年不见了,这些旧时相识大概也忘了混迹于普通市民的我了吧。如果我也能够长出翅膀,大概也很能飞离这复制一般的日子。站在楼的最高层,我在高处,但天空在更高的地方,秋高气爽,秋天的高度不是任何人可以触摸到的。‎ ‎③但秋天毕竟到来了,尽管不像故都的秋那样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前天中午出门,天气还很热,抬头,天似乎显得高了,应该是逐渐枯落的河水给天空腾出一些位置了吧。立秋以来,有几个阴天,太阳似乎在夏天把自己的能量挥洒殆尽,显得有点有气无力的。不过这一天还好,在很高的天空中太阳依旧炽热,阳光很亮。秋天不是诗人所感慨的那样愁云惨雾、落木萧萧,秋天也是很亮的。‎ ‎④夏天是在炎热的极致中自己化掉的,那么,很亮的秋天是怎么到来的?秋在心上,就是愁。年轻的时候,我面对悄然侵袭而来的秋天总有一种诗人般的感伤,现在没有了,或许是心灵钝化了吧。但有一点,我是明确的,秋天从心境开始,也在心境中延伸。我所要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心境中酝酿一个属于自己的秋天。‎ ‎⑤走在很亮的秋天里,我们也没有萧瑟的感受,南方的秋天更适宜心灵的远行。我很自然地默念几句前人写秋的诗句。比如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空中有没有鹤不要紧,重要的是我让自己的思绪翱翔起来了;再比如毛泽东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鱼在清浅的水底也能够飞翔,真的有点佩服诗人的想象了。鱼没有天空,没有翅膀,但照样可以飞翔。环境只能限制身体,但不能束缚人的心灵。昂扬向上的人,在秋天,或无暇感伤,或超越了悲伤。‎ ‎⑥人生也有四季,秋季是人的壮年时期。读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词,词人感慨壮年的羁旅漂泊生活:“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其实在秋雨中听雨滴落在心上,偶尔感伤一下,说明内心的诗意并没有随流水消逝,随黄叶飘零。晴朗的时候,也不妨让这只断雁引诗情到碧霄。壮年漂泊的生活足够让自己的人生也波澜壮阔。换一个角度看秋天,我们或许能够从中看出秋天的缤纷、高远和壮阔。说过“人生即痛苦”的叔本华也说过这么一句话:“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秋在心上,可以是愁,也可以是无边的诗意。‎ ‎⑦秋天是在心境里展开的,也是在心境中酝酿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犹如酝酿果实,我们也为自己的秋天灌浆,着色。“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我想我的秋天应该会有自己的收获的,最少,秋天来过我的心灵,在我的心内停留了一段,我的秋天就在心境中铺展开去。‎ ‎⑧或许秋意渐浓的时候,我也会有点感伤。我不喜欢张爱玲,但她写的一段话我喜欢:“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 ‎⑨走在很亮的秋天里,我应当也是快乐的。‎ ‎(有删改)‎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说的“秋天不是诗人所感慨的那样愁云惨雾、落木萧萧”,是对中国传统文人常有的“伤春悲秋”意识的一种新的突破,这种意识在古典诗词中前所未有。‎ B.“秋天是在心境里展开的,也是在心境中酝酿的”一句强调了人自身对于环境的体验的重要性:不同的季节和境遇尽管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但人生的心态最终要靠自己去调适。‎ C.第④段中“秋在心上,就是愁”一句,恰当地运用了双关手法,还巧妙地结合了汉字的构成,表现了秋天常常带给人的一种感受。‎ D.本文多处引用古典诗词,除了帮助表达丰富的意蕴外,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色彩,使之呈现出浓厚的文学味,也呈现出作者对“秋天”思考的更深层内蕴。‎ ‎【答案】A ‎【解析】“在古典诗词中前所未有”不正确,古诗词中的秋也并不全部是“愁云惨雾、落木萧萧”。‎ ‎5.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5分)‎ ‎(1)如果我也能够长出翅膀,大概也很能飞离这复制一般的日子。‎ 答: ‎ ‎(2)我所要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心境中酝酿一个属于自己的秋天。‎ 答: ‎ ‎【答案】(1)想象奇妙独特,又合情合理,表达了作者对于当前单调重复、远离自然、令人疲乏的生活状态的解脱的渴望。‎ ‎(2)运用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感伤”心境的超越,以及对人生的积极的成熟的感悟。‎ ‎【解析】所谓“重要句子”往往是表达段落和篇章中心主旨的句子,或结构上有起承转合作用的句子,‎ ‎6.请结合本文以及你所读过的文学作品,探究“秋天”这个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所包含的意蕴。(6分)‎ 答: ‎ ‎【答案】①秋天在中国传统文学中,作为一种“悲凉、感伤”(尤其是在承载着离别、思乡怀人、悼念逝者、感叹年华等情感时)的意象而存在。如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再如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②秋天在中国传统文学中,作为一种“豪放、旷达”(一些诗人一反传统“悲秋”色彩)的意象而存在。如本文中所引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再如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中的“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观点正确,能结合文学作品分析即可)‎ ‎【解析】“秋天”这个意象对于中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多有接触,所以考生如能积极调动积累,深入思考,是有话说的。况且,本文也已从一些方面解说了传统文学中的“秋天”意象的内涵。‎ 十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身后那双眼睛 陈福玉 ‎①据母亲讲,我来到人世,是父亲盼了多年盼来的惊喜,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有了儿子,左邻右舍通知了一遍之后,竟担心不是真的,又匆匆跑回家再看个虚实。那年,父亲已满48岁,是一个给日本人当过苦力、在井下采了近30年煤的老采煤工了,父亲当年惊喜的心情可想而知。‎ ‎②然而,从我懂事开始,却不曾记得父亲对我有过什么偏爱,母亲打我,他往往非但不拦,还在一旁助阵:“狠打,打他个不懂事的东西。”学校里组织种试验田,不少家长都有意见,父亲却鼓励:“去吧,干点活儿好,没害处。”在我15岁时,放暑假父亲硬把我送到煤矿铁道线替母亲当起了护线工。于是,我在内心深处对父亲产生了一种漠然的感觉。记得父亲给我的唯一一次帮助,就是高中毕业那年冬天我要当兵,母亲坚决不同意,悄悄藏起了户口本,父亲却偷偷把户口本塞给我,对我说了句:“出去吃点苦,比在家里有出息。”‎ ‎③入伍后首次见到父亲,是父亲因缺铁性贫血住进了医院,我请了假回去看望。父亲见到我来到床前,却丝毫没有高兴的意思,反复追问是谁告诉了我,消瘦的脸上布满了阴云,当我扬扬自得地告诉父亲我已到了团部当兵时,父亲却极不赞赏地连连摇头:“团部有什么好,要出息还得到那吃苦的地方去。”只过了两天,我便被父亲撵回了部队。临行,父亲拉着我的手一再说:“别怕出力,到那锻炼人的地方去!”说话时父亲的手有些颤抖,他那苍白的脸色和语重心长的神情好像定了格,一下子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后来,我主动申请离开机关,回连队当了一名炮手。再后来,我由一名炮手当上了副班长、班长,入了党,并被保送上了军校。这期间,我每次探亲回家,父亲都极少同我说更多的道理,我想帮家里干点家务,父亲也不客气,既不像母亲那样又阻又拦,也不像我小时候那样对我指指点点,只是每当我干完了活儿,父亲就不声不响地把老白干烫好拿上桌,淡淡地告诉我:“喝点吧,男人长大了不能不喝点。”邻居和同学前来看我,夸我上了军校、当了军官有出息,父亲却坐在一旁从来不搭话,好像说的全然与他无关。然而,每次我离家归队,父亲却一次又一次地嘱咐我,“在外面别怕吃苦,别干那些不争脸的事儿!”‎ ‎④于是,说不清从什么时候起,无论去干一件什么样的事情,都好像有一双父亲的眼睛在我的身后看着我,对我的行为作着评判。‎ ‎⑤1995年农历正月初八这天,是我生命中难以忘怀的黑色日子。这天,我生活在黑龙江老家、已近80岁的父亲在出门倒垃圾的路上因突发心脏病而去世。我赶到家中的时候,是父亲遗体火化的前夜,我守在父亲的遗体旁,看到父亲的面容很安详,他的手上裂满了细细的小口子,在一只手背上,还留着劈柴留下的伤痕。顿时,我的心头一酸,眼前涌起了父母多年来生活上可能遇到的许多艰辛。也就在这时,我的耳边再次响起父母多次安慰我的话:“家里挺好,什么也不缺,生活得很舒心,你就在外面安心地干吧!”‎ ‎⑥送走了父亲,我在一段时间里处于一种落寞的状态,仿佛不再有父亲的眼睛看着我如何进取了,我变得懈怠起来。突然有一天,我接到了家中老母亲打来的电话,令我感到吃惊的是,一向只过问我生活的母亲,完全改变了关注的内容,越过以往的话题竟问起了我工作上有什么长进,这种转变令我愕然,一时间,我无言以对,母亲的语气和声调和父亲是那样的相似,瞬间里我感到透过母亲的话语,父亲的那双眼睛还在身后紧紧地盯着我。尽管我岔开了母亲的话题,却一连数天睡不踏实,我想如果父亲在天有灵,那双眼睛一定正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很快,我又回到了原来的我。‎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善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心理,开篇描写父亲“左邻右舍通知了一遍之后,竟担心不是真的,又匆匆跑回家再看个虚实”,凸显了父亲因为太高兴了,以致于不敢相信的心理。‎ B.父亲老来得子,虽然当时惊喜,但对儿子却不溺爱甚至残酷,第②③两段中父亲的做法和态度致使作者在内心深处对父亲产生了一种漠然的感觉。‎ C.当上副班长、班长,入了党,考上军校、当上军官,作者每一步的成长、进步都源于父亲的一双眼睛在自己的身后看着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作着客观的评判。‎ D.文章语言平实,感情真挚,以“身后那双眼睛”为线索,结构全文,刻画出了平凡而又典型的父亲的形象,同时也表达出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答案】B ‎【解析】“作者在内心深处对父亲产生了一种漠然的感觉”是在15岁还年少的时候,而非后来所有的事情。‎ ‎2.为什么“邻居和同学前来看我,夸我上了军校、当了军官有出息,父亲却坐在一旁从来不搭话,好像说的全然与他无关。”是真的全然与他无关吗?请简要分析。(5分)‎ 答: ‎ ‎【答案】不是真的全然与他无关。①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父亲总是不断地激励自己,但取得成绩时,父亲却从不用言语夸赞;②父亲以这种沉默的方式激励我不断前进;③父亲其实在沉默中肯定了我的进步,每次我离家归队,父亲嘱咐我,“在外面别怕吃苦,别干那些不争脸的事儿!”,说明我的“出息”,在父亲眼里是“争脸的事儿”。(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联系关键句“别怕出力,到那锻炼人的地方去”,可以看出父亲希望我有出息;“从来不搭话”是因为父亲鼓励我前行,但从不当面称赞;“别怕吃苦,别干那些不争脸的事儿!”表明了父亲虽未当面搭话,但在沉默中肯定了我。 ‎ ‎3.“我守在父亲的遗体旁,看到父亲的面容很安详,他的手上裂满了细细的小口子,在一只手背上,还留着劈柴留下的伤痕。”请简要分析这一细节在文中的作用。(6分)‎ 答: ‎ ‎【答案】①“手上裂满了细细的小口子,在一只手背上,还留着劈柴留下的伤痕”,体现出父亲作为劳动人民的身份及辛苦、劳碌的一生。②尽管两个老人在生活上可能遇到许多艰辛,但从不给在外的儿子添麻烦,可以体现出父亲对儿子工作事业的支持。③儿子对父亲仔细地端详,发现父亲受伤的手,体会到了父亲一生的艰辛,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和爱。(意思接近即可)‎ 十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静夜品瓷 程应峰 ‎①夜静时分,忽地就想到了景德镇,想到了多年前不经意打碎的一只来自景德镇的薄胎青花瓷瓶,想到了曾经读过的一首诗,想到了诗中所写的“一根白发,掉落在洁白的瓷盘上,牵动心中万千愁绪”的情景,这情景,竟然一直存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②都是因为瓷器。瓷器这东西,每一道工序都是一个故事,每一片温润都是一种情怀,每一种光泽都闪烁着离奇的色彩,它总是古色古香、不着痕迹地将生活的美和好嵌入一个人的生命。‎ ‎③我有两次抵达景德镇的经历,一次是在梦里,一次是在梦外。这两次都披着夜色,悄悄的,静静的,没有喧闹和喧哗,但我却分明听见质地优稚的瓷器的声音天籁般传来。这声音,沾染着浓重的人文气息,漫溢华宇,贯穿古今,美轮美奂,直入心扉。‎ ‎④就像大都市总是陷落在繁华里一样,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景德镇总是陷在瓷器里。这里的花盆是瓷的,灯杆是瓷的,景观是瓷的,图案装饰也是瓷片镶嵌而成的。比比皆是的商铺,摆放着五花八门的瓷器,旅馆、饭店、广场、游乐园,哪里都泛现着瓷器的光泽。那些看起来无处不在的,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瓷器,总是旗帜鲜明地撞入眼帘,令人心怡而感叹。就像有人说的,景德镇的瓷,比汉语里的词还要多得多哩。‎ ‎⑤灯影笼罩下的瓷都,是值得慢慢品味的。无须外在的叩击,这满街满巷遍布的瓷,就可以层层叠叠地在心中回响起来,回响起千年的美丽和沧桑。如此美妙的去处,如此美妙的音韵,是值得在静夜、在灯影月色里、在行云流水处细细品味的。‎ ‎⑥走过一家乐器店,我看见了各种瓷乐器:瓷排箫、陶埙、瓷琴、瓷二胡、瓷唢呐、蓝斑腰鼓等,令人目不暇接。我不知道它们究竟能散发出怎样不同凡响的音韵,但在我的想象中,它们一定有着或厚重,或悠远,或美丽多姿,或情意绵绵的音韵,这音韵,有着不可抵御的诱惑力。‎ ‎⑦回转,静坐宾馆大堂,入目的博物架上,“荷花碗”“旋纹搏”“荷叶口瓶”……在声光电的策动下呈现出古朴、娴雅、沉静、大气之神韵,那优美的形态、别致的釉色、含蓄的花纹生动而传神,教人观之再三,不舍移步离去。是啊,最美的瓷器如淑女,最精致的瓷器如少女,就算在幽幽暗暗里,明明灭灭中,也能感受其晶莹剔透的质地,滑润如玉的釉面,以及迷离状态下所具有的神秘温润的气息。这聚集着东方女性纯洁、温柔、细腻、内敛品性的瓷器啊,究竟蕴含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生命美丽?透过眼前的瓷器,所能体验的,除了窑变的神奇,还有空明无尘的人间趣味。‎ ‎⑧无论读瓷还是听瓷,都需要慢慢慢慢地品。用心品了,就能品出它的源远,品出人类卓越的智慧,品出属于它的春花秋月,品出它所承载的历史蕴含。用心品瓷,可以让人沉入或清新或愉悦或凝重的人生境界里,继而在思想的枝丫上,长出簇新的可以自由飞翔的芽叶来。‎ ‎(选自《文学与人生》,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夜静时分,忽地就想到……薄胎青花瓷瓶”与“一根白发,掉落在洁白的瓷盘上”诗句开头,既呼应题目,又增添文化气息。‎ B.文中多处运用比喻,如“就像大都市总是陷落在繁华里一样”“最美的瓷器如淑女”“滑润如玉的釉面”等,起到了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 C.文章开头从夜静时分想到瓷器写起,然后展开梦里梦外听瓷与读瓷的经历,随之触发人生的思考,构思巧妙,感情真挚。‎ D.文章总体上运用了象征手法,字面上写品瓷,实际上是借品瓷写人生,强调人们要像品读瓷器一样品读人生独特的滋味。‎ ‎【答案】B ‎【解析】“就像大都市总是陷落在繁华里一样”不是比喻。‎ ‎5.请结合全文简析文章结尾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5分)‎ 答: ‎ ‎ ‎ ‎【答案】结构上:①点题(照应题目);②总结全文,卒章显志。内容上:①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思想”比作“芽叶”“枝丫”,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品瓷能让人更深层地体会人生的境界,让人们的思想自由;②‎ 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品瓷就是品人生。‎ ‎【解析】解答作用类题目,一般从内容、结构和主旨等方面作答。内容上,结合所用修辞分析句子的内涵,很明显能看出该句运用了比喻,将“思想”比作“芽叶”“枝丫”,形象地说明了品瓷对品人生的启发;结构上,结合此句的位置,不难答出照应题目、总结全文的作用;另外该句在文章结尾,从主旨表达角度来说,颇有卒章显志的意味。‎ ‎6.从全文看,作者静夜品瓷“品”出了哪些韵味?(6分)‎ 答: ‎ ‎ ‎ ‎【答案】①品出了生活的美和好;②品出了贯穿古今的浓重的人文气息;③品出了有着厚重悠远、美丽多情的不可抵御的诱惑力;④品出了空明无尘的人间趣味。‎ ‎【解析】从第②段“瓷器这东西,……不着痕迹地将生活的美和好嵌入一个人的生命”可知品出生活的美 十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米的恩典 甘典江 ‎①在所有的汉字当中,我最敬重的一个字,是“米”。‎ ‎②甲骨文中,“米”字像琐碎纵横的米粒,典型的一个象形字。《说文解字》曰:“米,果实也。象禾实之形。”意思是,米是谷物和其他植物去壳后的籽实。‎ ‎③断奶之后,我们开始要吃饭了。民以食为天,说明吃饭是天大的事。多少年以来,中国人见面都要问候一句:“吃了吗?”难怪古代的圣人早就明察:仓廪实而知礼节。‎ ‎④吃饭要靠天,更要靠地。没有谁能够管得了天,但是,地,却是被人牢牢控制住了。‎ ‎⑤在中国的传统中,土地是万有之源,万物都从中孕育化生。《易经》云:“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安土便能乐业,就会诞生故乡,同时,还象征着淳朴的道德选择与坚守的精神意志。土地联系着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而其中的媒介与命脉,即是白花花香喷喷的米。一切财富与权力,最终,都可以通过米来衡量与转化,以“石”计量。‎ ‎⑥‎ 广义的“米”,包括稻米、高粱、玉米、小米、黄米等等,一般而言,主要指稻米,即大米。在南方,稻田随处可见,甚至在陡斜的山坡上,也被开垦出一圈一圈的梯田。在雾气中,在月光下,那些成片的梯田,像大地的行为艺术,在视觉上极为震撼,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 ‎⑦上世纪八十年代,母亲带我去粮店买米,揣着一册购粮本。彼时,每个人的粮食,都是一个定数,有钱也多买不到一两。卖米的工作人员常常带着居高临下的目光,我们则像是等待赈济的灾民,需要他们来拯救。我突发恐惧:要是哪天他们关门不卖米了,我们又怎么办?‎ ‎⑧幸好,某一天,人们又做起了交易,在农贸市场,大米开始自由流通,只要有钱,想买多少买多少。望着那些被解放了的大米,我觉得生活才真正开始。‎ ‎⑨吃饱饭后,人性苏醒了。接着,我们各式各样的欲望,日益膨胀。不知不觉之间,人们见面,不再问候吃饭,而是关心挣钱发财。很快,米的命运也发生了变迁,它们被包装进入超市。在某种意义上,这时候的米,面目全非,与土地紧密的关系已经断裂。顾客从一袋米中,看不到四季的替换,闻不着泥巴、雨水和阳光的气味,也无视农夫的喘息与农妇的忧伤。可怜的米,被抽象成了一种消费符号。‎ ‎⑩每次不得不去超市,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都在猜想:假如苏格拉底看到这一切,不知还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在两千多年前,他就对物质消费不屑一顾:“我们的需要越少,就越接近神。别人为食而生,我为生而食。”也就是,对于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来说,他只需要粮食即可生存,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与理性。‎ ‎⑪许是因为苏格拉底的提醒,我开始尽量少去超市,实在要去,也要扪心自问一番:是不是因为听从了大米的召唤?我越来越相信:过度的物质消费,是一种恶习,甚至,是对人类独立于物质的高贵精神的冒犯。‎ ‎⑫每一粒大米,无论是干瘪的还是饱满的,一起经历了四季的轮回,演绎了生命的涅槃,见证过土地的馈赠,追逐过阳光雨露,都领受了人的安抚和神的祝福。在此意义上,它们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利进入人的胃,化为人的血肉与精气。‎ ‎⑬联想到米的“远亲”——麦子。西方人眼中的麦子具有神性,因为麦子经过“施洗”已经脱胎换骨,变成了有信仰的面包,荣升为基督的圣餐。我想,倘若真有神灵可以降福于诸般良善与恩惠、纯洁与正义,那么它可以启示麦子,同样也能祝福大米。‎ ‎⑭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敬畏粮食,就是遵守心灵的律法,可以凭此找回自我,梳结人与大地的伦理,并抵达感恩的故乡。‎ ‎⑮从一粒大米的恩典中,我领受了永恒的充实与安宁。‎ ‎(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点题,明确交代“米”是我最敬重的一个汉字,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B.《说文解字》《易经》中的词句、苏格拉底的话以及西方对麦子的膜拜,既表达了对米的深厚理解,更增强了文本的厚重与力量。‎ C.文中叙述,母亲带我去粮店买米,工作人员居高临下的目光使我突发恐惧。后来,大米开始自由流通,人们真正的幸福生活便开始。‎ D.文章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内涵丰富语言极富感染力,告诉读者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并非抽象的一种消费符号。‎ ‎【答案】C ‎【解析】“工作人员居高临下的目光使我突发恐惧”错误,文中使我突发恐惧的原因是:要是哪天人们没有了粮食怎么办。“人们真正的幸福生活便开始”错误,原文是“我觉得生活才真正开始”。‎ ‎2.综观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句中加点词“恩典”的内涵。(5分)‎ 答: ‎ ‎ ‎ ‎【答案】“恩典”原指帝王的恩赐和礼遇,现泛指恩惠。文中的“恩典”有以下意义:①“米”丰富了中华文化;②“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③“米”是联系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的媒介和命脉;④生产稻米的梯田,给人以视觉享受,“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 ‎ ‎【解析】大米的“恩典”指大米给予我们的恩惠,梳理文章思路可知,答案信息集中于文章前半部分(①~‎ ‎3.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文本及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 ‎ ‎ ‎【答案】①本文表达了对米的感恩和敬畏之情。指出物质富裕后不能过度物质消费,敬畏粮食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永恒与安宁。②可以从珍爱粮食、“光盘行动”、厉行节约、敬畏粮食等角度来联系生活谈自己的看法。‎ ‎【解析】第一问总结文章主旨,可以结合文中的“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敬畏粮食,就是遵守心 十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流水写意 彭学明 ‎①流水总是这样的,从一个山谷整装出发,满山奔走。流水的步态闪闪妩媚,流水的表情清亮秀美,流水的腰肢柔弱坚韧。流水像一个亦歌亦舞的诗人,以青山为题,以音乐为伴,写一首一泻千里的长诗。‎ ‎②两岸的山谷危崖峭壁,崖壁的树木郁郁葱葱,清新的绿色云诡雾谲,灿烂的花朵儿孙满堂。披红戴绿的流水,犹如一支出嫁的唢呐,踩着宫商角徵羽,一段一段地道白,一程一程地数板,把两岸景物唱得斑斓绚丽,一派温情。花鼓戏的韵律、黄梅戏的节奏、河南梆子的念词,都如飞流直泻的秦腔秦调,在黄土地上高高低低,深深浅浅,信天漫游,这些水底跑动的音乐,常在寂静的山谷哗哗呼啸,清澈的嗓子和音符,成群结队地爬上石壁、挂在树梢。叮叮咚咚的流泉,则让我们想起琵琶、吉他、古筝、古笙,想起这些宫弦里楚楚动人的女人。一曲流水,就是一只长袖,飞动深宫欲海,民间衷情。古典的浪花,新鲜的笑脸,千回百转,常转常新。其实,流水本身就是女人柔弱无骨的精灵,摇摆的风姿,绰约秀丽,牵动两岸民俗、两岸风情。‎ ‎③莺飞草长的时候,流水丰腴得又嫩又胖。一河一河的新绿,既似一锅划不开的米粥,又似一匹扯不断的丝绸,典雅素丽,流淌着胭脂的芬芳。看山山是绿的,看树树是绿的,看天天是绿的,看云云是绿的,整个世界都在绿水里掠过似的,绿淋淋的,滴!顺着流水的源头,我们看到流水插满了桃花和柳条的,打马过庄,碰到有炊烟的地方,流水打一个结才走。碰到有果实的地方,流水打一个结才走。流水,总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旅人,有打不完的胭脂扣,拧不完的感情结。它恋山,山是它坚强厚实的胸膛。它恋树,树是它灵巧修长的手指。它恋草,草是它飘逸秀美的长发。当然,它也恋村,村是它安居乐业的家园。那些村子与花朵往往就在流水最美的地方绽放着,饭香与落花,飘泊在河床。‎ ‎④剥开一座又一座青山,流水的肩头不仅落满了四季景色,也落满了风雨雪霜。鱼是流水最负盛名的舞蹈演员,飞翔的舞蹈,带动水乡民情。成群结队的鱼群,自由多变的舞型,像一梭子扫来扫去的子弹,击倒我们。蓄谋已久的鱼竿,就在这里纷纷下饵,长一根短一根,诱惑单纯的演员们。跳舞的鱼们被勾引上钩,满街的鱼香,在空中独行。那些船,是一只只远行的鞋子,在流水上面来来回回地跑了多年龙套,此刻歇息了,伴随鱼鹰休生养性;而桨,依然是一支推窗作画的笔,在水中入墨,水中切题,把一河水乡描得温情丛生。‎ ‎⑤顺着流水,一个楚国的三闾大夫涉水而来,高高的个,飘飞的须,一袭长衫,满目苦泪。求索,碰壁,再求索,再碰壁,金质的思想与水质的灵魂,使得他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世俗只需要愚昧,皇帝只需要昏庸,一切权贵都只需要谗言、媚笑、马屁,他只能选择雷电风雨的时候,把清白的良心投入清白的流水,只能以死作一次不朽的抗争。从此,一尾伤痕累累的鱼,总会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游过来,让我们想起楚辞,想起离骚,想起端午龙船和那颗倔强沉浮、永不屈服的心。所有酷似汨罗的流水,就从离骚楚辞里流来,千年万年的端午龙舟,在离骚楚辞里竞渡。方块的汉字,竹制的书简,都密密麻麻地坐在船上,划着桨,擂着鼓,把一页页历史搅得天翻地覆、欢声雷动。屈原的诗与辞,繁茂地包围着我们,珮环叮当,衣裙窸窣,洗涤我们的肮脏与黑暗。‎ ‎⑥无论涉水而过,还是隔水而居,我们都割不开流水的莫逆亲情。我们可以没衣穿没饭吃,但不能没水喝,没有水,我们就不能活。因此,让我们热爱流水,珍惜流水,让流水的光华,世世代代,与人相伴。听!流水的歌声,正从我们面前奔跑而过。‎ ‎(节选自《中国作家网》,有删节)‎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部分写流水“从一个山谷整装出发”,用抒情的笔调写出了流水的源头。作者从“步态”“表情”“腰肢”三个方面为我们刻画了流水“妩媚”“清亮秀美”“柔弱坚韧”的特点。‎ B.“古典的浪花,新鲜的笑脸,千回百转,常转常新”,作者善于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灵动的流水,将流水欢快、活泼的形象印在读者的脑海深处。‎ C.第③段中作者写流水“恋山”“恋树”“恋草”“恋村”,将流水拟人化,表达出作者对流水的喜爱之情,极富诗意,读来亲切自然。‎ D.“蓄谋已久的鱼竿……诱惑单纯的演员们”中“蓄谋已久”“诱惑”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水乡渔民的幸福生活。‎ ‎【答案】B ‎【解析】“作者善于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有误,句子没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新鲜的笑脸”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5.以第②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方面的主要特点。(5分)‎ 答: ‎ ‎ ‎ ‎【答案】①层次感强。如第一句作者由“山谷”写到“树木”和“绿色”,再写到“花朵”,有条不紊,具体可感。②‎ 简明。多使用短句,语言简洁明白。如“一曲流水,就是一只长袖,飞动深宫欲海,民间衷情。古典的浪花,新鲜的笑脸,千回百转,常转常新”等。③生动。作者善于使用多种表现手法,如“披红戴绿的流水,犹如一支出嫁的唢呐”“清澈的嗓子和音符,成群结队地爬上石壁,挂在树梢”等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 ‎6.你认为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文本做简要分析。(6分)‎ 答: ‎ ‎ ‎ ‎【答案】①对生生不息的流水的喜爱之情。作者以优美的笔调描绘出活泼、灵动的流水飞越山川大地的美姿,喜爱之情溢于言表。②对流水哺育水乡百姓的感激之情。文中写流水恋村,写水乡温情丛生,都流露出作者对流水的感激之意。③对流水承载着历史意蕴的深刻反思。以清白的灵魂投入清白之水的屈原的悲剧,让后人不断地反省自我,洗涤我们灵魂深处的污垢。④希望人们喜欢流水,珍惜流水。既然无法割舍与流水的莫逆亲情,我们就应该珍爱流水,让流水永远在心中流淌。‎ ‎【解析】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和概括主题的能力。探究作品的情感意蕴,要依据文本思路,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合理分析。 ‎ 十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祈求 林敬钧 ‎①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湛蓝的天空下,苍劲古朴的长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画家在一块白布上泼墨挥毫。长城上的风扬起老人的白发,鼓动每一个人的衣襟。他展开那面墨汁未干的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阳光普照群山,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旗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层的眩晕,一种沉淀压抑已久的力量猛烈爆发:天空、阳光、长城、老人、长风、鹰。‎ ‎②那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却是第一次为鹰震撼。‎ ‎③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鹰的巢穴。那只是一个粗陋的石坑随便地搭上几根粗树枝,其余一无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又看到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时,我想到了北方的鹰。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鹰的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我明白鹰不需要巢穴,它从不躲避风雨。它是天地间飞翔的精灵,高傲、敏锐、凶猛、无畏,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④我带着一身风尘回到家乡,听说公园里来了个动物展览团。我想起了鹰,于是我去了。‎ ‎⑤从羽毛的颜色和体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已经苍老的鹰和一只年轻的鹰。鹰架距我不到三米。那只苍老的鹰的羽毛零乱而支棱突兀,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那只年轻的鹰目光迟滞,仿佛在看什么,又什么也没看到。‎ ‎⑥一个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皮扔向那只埋头的鹰,他一定不知道他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因为他还在得意地笑。那只鹰猛地昂起了头,有力的颈部弯曲成了一个矫健而凶猛的弧度。我看到它眼中凌厉地闪过什么,它闪电般地直掠下来。然而那不足一米的铁链狠狠地拽住了它,它猛然回坠,被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上,晃来晃去。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 ‎⑦那个被吓呆的小孩这时才清醒过来,悻悻地抓起一把泥沙朝那倒吊着的鹰狠狠扔去,又嘿嘿地笑起来,一边捡石块,一边大声地骂。那只苍老的鹰耸着翅,挣扎着,发出一串低沉的鸣音。它的声音在颤抖。我分明地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我拦住那个小孩,叫他走开。‎ ‎⑧鹰渐渐停止了挣扎,静静地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下。利爪笔直地伸向天空——那里曾是它的家园、梦想、荣耀和骄傲。四下沉闷,天地间只有蝉在不停地叫。‎ ‎⑨我不知道鹰是否会流泪。‎ ‎⑩那夜我在山顶坐了很久。天上有月,月旁有星;山上有风,山下有楼。我在山顶大梦一场,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清晨我再去看那两只鹰的时候,苍老的鹰依然倒吊着,刚刚死去。喂鹰的人说,野生的鹰是没法养活的——它不吃东西。他告诉我那只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 ‎(选自《美丽如初:10年精短散文100篇》,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在开篇选择“长城”这个特定的场景,象征了中华民族,同时奠定了沉郁、厚重、苍凉的基调,也为下文看到鹰旗,展开联想以至为鹰震撼作铺垫。‎ B.作者写南方织鸟精致而安全的巢,是为了与鹰的巢穴形成对比,反衬鹰是“飞翔的精灵”“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C.作品通过对小孩无知行为的描写,对人类残害动物、虐待人才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 D.文章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对苍鹰性格的叙写,表达了对志在高远的奋飞精神的渴望。‎ ‎【答案】C ‎【解析】“对虐待人才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在文中没有根据。‎ ‎2.结合上下文,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5分)‎ ‎(1)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请品味句中画线词的妙处,3分)‎ 答: ‎ ‎ ‎ ‎(2)我在山顶大梦一场,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请写出这“一颗泪珠”的特殊含意,2分)‎ 答: ‎ ‎ ‎ ‎【答案】(1)运用了神态描写。(1分)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虽有鹰的身躯,而全然没有野生鹰的特性,没有自由的灵魂。因此它不会同情野生鹰的遭遇,更不能理解野生鹰所向往的远方。(2分,只要能说出“不会同情”和“不能理解”之意即可)‎ ‎(2)天上落下的泪,是鹰的泪。鹰高傲、凶猛,却被捆在架上无法高飞,当尊严受到冒犯却无法还击时,心中当然充满强烈的悲怆。作者用梦到鹰泪的描写,表达了对奋飞者遭遇厄运的深深的同情以及对鹰的施害者的怨愤。‎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的能力。(1)画线的两个词,是对年轻的鹰的神态描写。‎ ‎3.有人认为本文的标题“祈求”若换成“鹰的遭遇”,可以更加突出鹰的不幸。你赞成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说说你的理由。(6分)‎ 答: ‎ ‎ ‎ ‎【答案】不赞成。(1分)因为本文不只写鹰的不幸遭遇,(1分)更重要的是借鹰的遭遇来呼吁善良的人们应“给鹰一颗翱翔的心,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2分)是对生命意识、生命尊严的祈求。(2分)所以用“祈求”作为题目,更能切合文章的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一般来说,文章的题目都直接或间接地揭示文章的主 十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年三十夜的爆竹 ‎①这些年,年三十夜几乎每年都是回乡下陪父母过。按乡下的说法,叫花子都有个年三十夜。这普天同庆的日子,无论你贫穷、富有,生活在城市、乡村,是在自己的出生地,或是流浪在异乡,在年三十夜,哪怕是远隔千万里的游子,都要不辞辛劳,奔赴自己的家乡,与亲人们聚在一起,团团圆圆,开开心心过个热闹的年! ‎ ‎②在我们那儿,年三十夜吃年夜饭前先要祭祖,家家户户,堂屋香火前八仙桌上摆上酒菜,焚香、化纸钱,对着祖宗牌位三叩九拜,然后放爆竹,但听得满村的爆竹声在群山回响,此起彼伏,经久不息。更为热闹的时刻则是凌晨“开财门”。我们那儿的习俗,年三十夜,吃过晚饭,十点钟左右,每家每户都要大门紧闭,亲友串门只能从侧门进出,称之为“封门”;到了凌晨一至三点,在堂屋里点上红烛,斟上美酒,焚香,击磬,随着悠扬的磬声,化纸钱,祭拜天地,然后打开大门(即为“开财门”),燃放爆竹烟火,迎春纳福,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谁家的爆竹声响得久、烟火放得多,寓意这户人家兴旺发达。一时间,爆竹声铺天盖地在群山回响,绵延不绝;黑暗的天空被烟火点亮,璀璨夺目,把年三十夜推向高潮!‎ ‎③这几年回乡过年,有时我一个人回去,有时是带着妻儿回去;弟弟也偶尔带着弟媳回去;父亲长年病着,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家里有个病人,气氛难免有些压抑,年夜饭常吃得寡淡无味。斟上酒祭祀,遇上弟弟也回去过春节的时候,为了烘托节日气氛,兄弟俩也喝上三两杯,浅尝辄止,索然无味。隔壁的其敏表哥每年年夜饭吃得早,这几年常叫我去陪他喝酒,说与几个儿子喝不起兴,有我这个省城去的“客”,才能喝得尽兴。表哥礼数繁多,先是与他喝几杯,再安排三个儿子、媳妇,甚至孙子分头向我敬酒,最后他还要做“总结”,几巡下来,常是一二十杯酒下肚,让我醉意朦胧。这边还没喝完,屋下的其兵表哥又来邀了,说年三十夜,我这个贵客不能只光顾一家,他家那儿怎么也得去喝杯新年酒。又跟随着去,同样的礼数,“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喝得昏天黑地,不知身在东西南北矣!‎ ‎④饭罢哪里还守得了夜,开得了“财门”,连有些串门来想见见我的寨邻都无暇顾及,早早地就去见周公,任凌晨“开财门”铺天盖地的爆竹炸响,我昏沉沉的,一觉即到天明。‎ ‎⑤‎ 父亲自2007年摔伤致残,行动多有不便,故土难离,不愿外出,母亲守着他;每年回去,想到父母不辞辛劳地把我们兄妹三人养大,到了老年,妹妹远嫁他方,我们兄弟又在贵阳生活,家中只剩下他们两位老人留守,唯有寂寞相伴,心底未免郁郁于怀。前年秋,父亲因病去世,春节回去陪母亲,百年老屋,只剩下母亲一人,人去屋空,触目伤怀,叫人情难自禁,唯有酒入愁肠,化作点点泪!‎ ‎⑥母亲去年已到贵阳与我一起生活,快要过年的时候说是要回乡料理些事,还吩咐我别回去过年,她在乡下过完年即回来。因此,猴年的除夕,我没有回乡去,留在贵阳过。年三十夜,与岳父母,还有岳父弟弟一家及襟兄等,一大家子人,满满的两桌席,酒也喝了不少,幸而未醉。妻子带着女儿在国外旅游,回到自己家里,我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屋子,听那窗外新年的爆竹阵阵炸响。‎ ‎⑦我是一只倦飞的鸟,此刻,故乡远隔千山万水之外,感知不到故乡年三十夜的欢腾。城里人的爆竹是图个喜庆,也没个讲究,常是没来由地有一搭没一格地乱放。‎ ‎⑧于是,在年三十夜,我一个人,听了城市半宿七零八落的爆竹声。‎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提及乡下关于年三十夜的说法,引出对家乡风俗的介绍,也为下文写作者这几年回乡过年做好铺垫。‎ B.文中隔壁的其敏、其兵表哥每年年夜饭后都叫我去陪他们喝酒,且礼数繁多,可见他们的做法有些不顾他人意愿,作者觉得太烦琐。‎ C.“唯有酒入愁肠,化作点点泪!”写出了作者由于无法陪伴双亲,内心充满了愧疚之情,也寄托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怀念。‎ D.文章前后写到年三十夜的爆竹,乡下的“铺天盖地”而城市的“七零八落”,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身在城市的作者内心的冷清。‎ ‎【答案】B ‎5.文章第②段介绍家乡年三十夜的风俗,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答: ‎ ‎ ‎ ‎【答案】①让读者对作者家乡的风俗习惯有所了解,引出行文线索“年三十夜的爆竹”。②家乡年三十夜的风俗,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一种承载,既展示了家乡的淳朴民风,也传达出乡民对新年美好的祝愿。③‎ 承上启下,照应了文章标题“年三十夜的爆竹”,又为下文年三十夜表哥们热情地请“我”喝酒做好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分析文段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从内容上看,这段文字介绍了祭祖、吃年夜饭、开财门、燃放爆竹等新年习俗,展示了家乡淳朴的民风和乡民的美好愿望,让读者对作者家乡的风俗有所了解,这也是作者难忘家乡新年的原因之一。从结构上看,文章的标题是“年三十夜的爆竹”,因此,照应了标题。文中多次提到爆竹,文章的线索也是“年三十夜的爆竹”。后文还详写了表哥们邀请“我”喝酒,这一段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6.作者笔下的“年三十夜的爆竹”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进行概括。(6分)‎ 答: ‎ ‎ ‎ ‎【答案】①“年三十夜的爆竹”既是庆祝节日的风俗,也是行文的线索。②“年三十夜的爆竹”传达了亲人团聚的欢乐及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③“年三十夜的爆竹”寄托了作者对亲人及故乡深切的怀念之情,亲情牵绊,乡土情结是永恒主题。④“年三十夜的爆竹”也是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载体,作者赋予它深刻的文化内涵。⑤“年三十夜的爆竹”在乡下热闹,在城市则稀落,触发人们在现代城市文明中对乡土文化、传统民俗的远离进行深刻反思。‎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找出文中写新年燃放爆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长冬麦语 ‎ 宋殿儒 ‎①寒烈的长冬里,很多人会赞美那枝“风中俏”的梅花,而我却常常透过梅香,想起家乡冬野里盛放春绿的麦子。‎ ‎②麦子是人们心中不可或缺的植物。秋风起,麦子播下地,残忍的秋风扫落叶过后,麦子长高了一截,面色也浓绿了一成。寒冬来临的时候,常常会伴着大雪和刺骨的寒风一股脑儿地来了,呼呼的寒风凛冽地喊叫着,河面上一层薄薄的白冰,世界万物好像在一瞬间就被肃杀成一把干尸,就连秋风中倔强着开花的菊儿也熬不过寒冬的惨烈和无情,死去了。而唯独麦子,仍然为这个世界坚守了一派浓绿,一汪春情。‎ ‎③冬天不会放过你的倔强,它们用三九四九冻破石头的大雪和冰冻来攻击你。它们在一夜之间会用厚厚的白雪覆盖你的头颅,妄想把你一下窒息,它们还妄想在窒息你的同时,又把你身边的土壤冰冻成一块铁板——掐死你!可是,你面对如此残忍的杀生,却坦然微笑。你利用严冬给的厚厚白雪做了一床自己过冬的被子,把敌人的武器变成了自己的“武器”;你为了不被冻土“掐死”,就趁被冻住脖颈的时候,狠命地往大地深处扎根,用长长深深的根系去汲取大地深处的温暖,积蓄自身战斗的力量,把自己分蘖成三头六臂、成为不可战胜的壮士……‎ ‎④春雷滚滚的那一阵子,冬天望着一竿子高、绿油油的你,常常会把最后一点失败的泪滴,滴在你胜利微笑着的田野里。那时候,农民们都能听你给无奈的冬天说声“拜拜……”。‎ ‎⑤其实麦子是流浪过来的植物。它从异域寻寻觅觅才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家园,麦子最喜爱中国这块土地了。咱们中国人,喜爱它,它更喜爱咱中国人。大半个中国的人喜爱麦子,都依靠麦子生活,早在数千年前就和麦子结下了骨肉相通的情缘。‎ ‎⑥父亲曾经说过,麦子的阳光就是夏日的成熟色,那无边的金色麦浪就是麦子为人类世界跳的一支阳光舞,它明媚、靓丽,芳香醉人……‎ ‎⑦乡亲们都把麦子称为“硬性嫩娃”。是说麦子看起来柔弱,而性子刚烈不屈,是乡亲们最离不开、最金贵的一个娃。乡亲们对待麦子,也是扑心扑肝的疼爱。他们愿意把最好的肥料上到麦田里,他们也舍得用汗水去浇灌麦子的一季旺盛。父亲说,只要你舍得流汗,把它按时种到大田里,它就决不会辜负了你的期望。给人结出白馍细面和幸福的日子……我们常常看见,父辈们的犁铧开处,就有麦浪滚滚,那就是麦子的品格——它其实也是农民们的汗水、泪水和希望凝固成的一个姿态。‎ ‎⑧亲近麦子的人,不仅是品尝到麦香的时候才会想到它们,而是每时每刻会把麦子放入自己的脉动。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念叨自己的麦子:“不知道麦子长得好吗?”“今冬的雪多了,麦子又能丰收了哈……”“麦子也是咱不可忘怀的一个亲人……”他们在念想着麦子的一个个日子里,数点着自己对麦子情结的记忆。‎ ‎(选自《 人民日报 》2015年2月23日8版,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中第②段描写了麦子在寒冬的艰难处境,把世间万物比作干尸,写出了冬日的无情;同时作者又借菊花的死来反衬麦子的坚守,表达了对麦子的赞美和喜爱。‎ B.文章第④段表达了“冬天”自卑、不甘、沉沦的心理,也表达了麦子的自豪、愉悦、蔑视,这些是从“最后、失败、胜利、微笑”等字眼体味出来的。‎ C.文章采用了视听结合手法。浓绿成一片是视觉感受,寒风呼呼是听觉感受,写出了麦子的生机和坚强。‎ D.作者行文采用第二人称叙述,给人以亲切、自然、直接、生动的感觉,叙述语言生动活泼、富有韵味。‎ ‎【答案】B ‎【解析】文章第④段表达了“冬天”沮丧、不甘、无奈的心理,没有“自卑、沉沦”。‎ ‎2.简述第⑤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内容上:插入了中国人和麦子结下的情缘,突出表现人与麦子之间的深厚情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②结构上:启下,引出下文人们对于麦子的情结。‎ ‎【解析】对于情节的安排作用,主要从与主旨的关系去分析,一般的情节安排,在结构上: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埋伏笔、照应前文、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线索,贯穿全文。内容上:点明人物活动的环境、表现了(突出了)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等。‎ ‎3.结合全文,探究“长冬麦语”的丰富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赞美麦子坚守不屈的品格;②赞美麦子给人以希望与幸福;③赞美农民坚韧和对生活的信念与希望。 ‎ 十九、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4~6题。‎ 套袖 铁凝 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我因事去天津。行前朋友嘱我带封信给孙犁[注]老师。我脸上竟显出了难色,我怕见大作家,尽管他的优美篇章有些我几乎可以背诵。我还听人说过,孙犁的房间高大幽暗,人也很严厉,少言寡语,连他养的鸟在笼子里叫得都不顺畅。向我介绍孙犁同志很注意细节的渲染,而细节是最能给人以印象的。我怎么也忘不掉这点:连孙犁的鸟都怕孙犁。‎ 我带了信,终于走进了孙犁老师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了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 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先看到老人的侧面,就猜出了那是谁。‎ 看见我,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目光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感觉到他的关注。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写作、工作情况。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 再次见到孙犁老师,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还刮着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老师迎过来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 ‎ “您是见老。”我说。‎ 接着我便发现,孙犁老师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套袖的颜色是凝重的,但人却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 ‎ 我又见孙犁老师,是和六七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子,也没糊窗缝,正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坐。我还是先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 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却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次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老人的临时“武装”。‎ 一副棉花套袖,到底联系着什么,我说不清。我没问过孙犁老师为什么总戴着套袖。也许,他也会说是为了爱护衣服,但我深信,孙犁老师珍爱的不仅仅是衣服。不然,为什么一位山里老人的靛蓝衣裤,就能引他写出《山地回忆》那样的名篇?尽管《山地回忆》里的一切和套袖并无联系,但它联系着织布、买布。作家没有忘记,战争年代山里一个单纯、善良的女孩子为他缝过一双结实的布袜子。而作家更珍爱的,是那女孩子为他缝制袜子所付出的劳动和在这劳动中倾注的难以估价的感情,展现的中华民族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的天性。是这种感情和天性,滋养着作家的心灵。‎ 正月已近。“正月里来是新春”,春天是开拓、创造的季节。春天永远属于勤劳、质朴、潜心创造着的人。春天离珍惜它的人最近。‎ ‎[注] 孙犁: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极富盛名的小说、散文大家,他崇高的文品、人品,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4.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借物抒情,通过叙写“我”对套袖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颂扬了孙犁老师的简朴美德和淡泊名利的精神。‎ B.“套袖”是行文的线索,作者三见孙犁老师,次次都写到了套袖,并通过套袖反映出孙犁老师的不苟言笑与宽容。‎ C.作者说孙犁老师的住处是高墙大院,并特意用了引号,强调了孙犁老师的院落高大,与他的大作家身份相匹配。‎ D.文章以赞美春天收束全文,抒发了作者对孙犁老师勤于耕作的深深敬意,又深化了主旨,升华了感情,余味无穷。‎ ‎【答案】D ‎5.探究文章以“套袖”为标题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作为行文的线索,贯穿始终,使结构浑然一体。②以小见大,从细微处表现了孙犁先生平易近人(有亲切感),勤劳质朴(热爱工作)、珍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珍重劳动的尊严和德行的人格品质)。③“套袖”凝结劳动人民的感情,展现了中华民族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的天性。‎ ‎【解析】标题的作用从文章的情节、人物的性格和文章主旨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此题主要是线索,以小见大的手法反映人物的性格和突出文章的主旨。‎ ‎6.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结尾段与全文内容联系不大,可以删掉。你认为可以删掉吗?请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观点一:可以删掉。理由:内容上,与前文联系不够紧密,衔接生硬,略显突兀;结构上,前文已经相对完整,结尾实属赘余。‎ 观点二:不可以删掉。理由:文章以赞美春天收束全文,更加生动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孙犁老师勤于耕作的深深敬意,又深化了主旨,升华了情感,余味无穷。‎ ‎【解析】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从文章结构的完整性、人物的形象性和文章的主旨表达上分析原因即可。‎ 二十、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 横岭苍茫 李御 故乡门前有座山,名横岭。一道横亘于眼前且耸入云天的屏障矗立在你面前,犹如一位彪形大汉,既护住你的村庄田园,又阻隔你投向远处的目光。‎ 开门相见,横岭就像与你相生相伴的一部分,显得格外熟络。清晨,你可以看到雾幔缭绕;午间,你会感到热烈张扬;而夜晚,你会体味到峰峦如磐,如同巨人的臂膀,环绕于你,呵护于你。‎ 我第一次爬上横岭的记忆已很模糊,但绝对是上山斫柴。那是寒暑假的“必修课”。从村里上山,要走很久蜿蜒曲折、山石嶙峋的山路,才能到达山顶。也是在横岭,我认识了山枣、山楂、山胡椒;认识了野猪、野鸡和野兔。一双草鞋,一副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山里人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艰辛与快乐。 ‎ 一个寒暑假,天天走在山道上,我几乎熟悉了其间的每一道弯,每一块巨石,路旁的每一棵大树和路边的每一孔泉眼。饿了,摘一串野果充饥;渴了,掬一捧山泉,沁人心脾。 ‎ 上山斫柴,汗流脊背,不饿不渴之后,就一个劲唤风,当山风从胸前背后徐徐掠过,人就会觉得风是最贴心的伙伴。山中精灵莫过于风,有声响,但不声张,把爽适给你,又悄然走过,你若再唤,又会飘然而至。 ‎ 人在山里,有时想笑,有时想哭,有时想唱,有时想喊。站在山顶,吼几句刚学会的山歌,无人聆听,无人喝彩,但自己很快活,很惬意。 ‎ 山的阻隔,虽不同于锁链,但形同于门,总想推门而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 当我怀揣一份渴求离开小山村,走入不一样的世界,多少年后,回首顾盼,故乡与横岭却依然在我的梦中。一个人骨子里的情结也许永远牵绊于生你养你的那山、那水、那片热土。 ‎ 横岭早已修通了穿山隧道,昔日的羊肠山道已被水泥公路所覆盖。前些年,我曾陪父亲一起开车穿过隧道,去了山那边的横岭水库。一泓碧水,既可调洪,又可发电。这也算是生养我的那片土地上沧桑巨变的一帧缩影吧。‎ 在山上,拜访过我所熟悉的一位家乡“父母官”,他在仕途正旺时,毅然辞职上了横岭,带领乡亲们种植油茶树。其中的酸甜苦辣,他知道,山民们也知道。在山寨的火塘边,他对我说了这样一席话:“现在不缺想当官的,也不缺能当好官的。但还是缺能真心实意与百姓摸爬滚打,一起做点事的。我从山里出去,又回山里,也算是返璞归真吧。”几经风雨霜雪,如今油茶林已经硕果满园,而他却长眠在了其人生所拼力冲刺的油茶林。 ‎ 在横岭,山民朋友争相给我介绍一位来自大都市的姑娘,一位名校毕业的女生,自愿来到横岭深山的学校当教师。亲友不理解,水土不服,被毒蛇咬伤,她也没有退却。我特意去学校造访,可惜正赶上女教师去山外为孩子们购买课外读物,未能谋面,却在橱窗里读到了孩子们创作的儿歌:“山有形,山有道。你喊他答应,你走他不跑,冬去春来就不老。”“山儿高,山儿陡,山儿就像个乡巴佬。一坐几千年,高高低低都知道。”我在橱窗前徜徉吟叹,一点点走近山区老师与可爱的孩子们。 ‎ 横岭就是如此。她是沉寂的,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看天观云的老人。但在沉寂中孕育与滋养着万千生物,给你根,给你直指云天的一片天空。面对横岭苍茫,我似乎读到了很多,却又心静如水,或许这就是生活中的另一种神示吧。 ‎ ‎(选自2015年11月2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 ‎1.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散文第二段的景物描写抓住不同时段横岭景物的特点,运用排比、白描、比喻手法,表现了横岭昼夜变化的自然之美,表达了对横岭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B.“我”怀揣着梦想和渴望离开小山村,在另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打拼。而骨子里的情结永远牵绊于淳朴美丽的小山村,因为外面的世界真的太嘈杂太肮脏了。‎ C.横岭山民为“我”介绍一位来自大都市的姑娘作对象,因为山民们热爱她,那位姑娘把自己的青春和知识全部奉献给了贫瘠的横岭,而我也被她深深感动了。‎ D.横岭历练了“我”的人生,增长了“我”的见识,解除了“我”的饥渴,给了“我”精神慰藉和心灵自由,使“我”永远挂怀于那片热土。‎ ‎【答案】D ‎【解析】A项没有白描,有比拟手法;B项不能说外面的世界是“肮脏的”;C项文中并没有明显看出山民要把姑娘介绍给“我”作对象。‎ ‎2.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父母官”和都市来的大学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父母官”和大学生的宽广的胸怀、无私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壮举,体现了横岭孕育滋养万物的大爱性格;②揭示了横岭巨变的原因,预示着横岭的未来会更加美好;③丰富了题目的内涵,使“苍茫”厚重的人文意蕴具体可感。‎ ‎3.请探究文章结尾处“另一种神示”的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看淡功名利禄而造福社会;②抛却喧嚣浮华而返璞归真;③追求内心宁静而大有作为;④历经人生磨难而绝不退却;⑤尽力奉献而不事张扬。‎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主要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应抓住前一句话“她是沉寂的,就像一位饱经风霜、……却又心静如水”这一句进行分析。‎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