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14 发布 |
- 37.5 KB |
- 5页
![](http://data.wuyouwenku.com/file-convert/2020/11/18/17/35/32c3cb71c291d4a89abc795fae4c79f8/img/1.jpg)
![](http://data.wuyouwenku.com/file-convert/2020/11/18/17/35/32c3cb71c291d4a89abc795fae4c79f8/img/2.jpg)
![](http://data.wuyouwenku.com/file-convert/2020/11/18/17/35/32c3cb71c291d4a89abc795fae4c79f8/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古代议论性散文阅读(一)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古代议论性散文阅读(一) 学案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选出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木直中绳, 以为轮。(使……弯曲) B.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接近,放到……上)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统一) 2.找出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种生活现象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实现超越。 B.第一段用“木为轮”来推导出通过学习和“参省乎己”才能达到理想境界的结论。 C.第二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 D.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参考答案】 1.D 2.C 3.B 4.(1)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之外。 (2)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尚志斋说 【元】虞集 亦尝观于射乎?正鹄① 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畜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弛焉以嬉,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②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为丧;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谕者也。 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 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离。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也。济也,尚思立志乎哉。 【注】①正鹄:靶心。②准的:标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立志始终不可谕者也 谕:表明 B.正鹄者,射者之所志也 志: 追求、目标 C.患难忧戚,志不为慑 慑:屈服,改变 D.和而有制,严而不离 制:规定 2.下列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 B.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 C.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 D.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先阐述了射箭过程中“正鹄”的必要性,用来比喻做学问时目标与条件的关系问题,是再恰当、直截、鲜明不过的了。 B.第四段说到圣贤是天纵之才,他们或者初始涉猎一下学问就可以了,至于像黄君之子黄济一类的后学则当立志求学。 C.一个人如果志向明确并持之以恒的话,就能够达到圣贤们的境界;如果不确立志向,将难成大事。 D.文章写得精简有力,引譬喻类,节奏层次分明,文笔也很有韵律,且遒劲畅达。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 (2)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 1.A 【解析】谕:通“渝”,改变。 2.C 3.B 【解析】原文“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强调圣人为学亦需立志。 4.(1)治学的人想要达到圣贤的境界,就像射箭的人追求射中靶子一样。 (2)已经有了确定的方向,就追求如何达到目标的方法,不是特别有志向的人不能做到。 【解析】注意重点词语“善器”“施”“安”“底止”“其”“几希”的翻译。 【参考译文】 你曾观看射箭吗?箭靶子,是射箭人瞄准的目标。于是要使你的弓好,使你的箭直,养好你的精神,蓄积你的力量,使你的身姿正,遵守你的射箭方法,来面对箭靶。拉弓一定要拉圆,瞄靶一定要看清,射箭一定要果决,求得射中箭靶中心就可以了。如果不设立箭靶,就没有专一的志向目标了,就算有好的弓箭、强大的力量,茫茫然地你将要施箭何处呢?况且对于那些以松弛弓箭来嬉游,漫不经心地射箭,起初没有固定目标,也不要求一定能射中的人,那么君子就会与他断绝往来,不和他结为朋友,因为他们没有志向。 善于治学的人,如果懂得了这个道理,那也就能够稍稍警诫了吗?治学的人想要达到圣贤的境界,就像射箭的人追求射中靶子一样。不拿圣贤作为标准来学习的人,这和不设立靶子来射箭的人一样。没有固定的志向,就像随水漂浮漫无边际,没有到底的去处,他们不沦为平庸人的很少!这是立志的人首先要做到的。 已经有了确定的方向,就追求如何达到目标的方法,不是特别有志向的人不能做到。所以拜师、识友,读书、探究事理,都是追求达到目的的途径。由是平时闲居没事的时候,这样的志向也不曾懈怠;待人接物的时候,这样的志向也不曾杂乱;安逸舒适的时候,志向不被意气用事;患难忧愁的时候,志向不被困顿胁迫;一定要求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才罢了。这就是立志始终不可改变啊。 如今大司寇的上士开封浚仪人黄先生善于教育子女,温和且有规制,严格却没隔阂。曾教他的儿子黄济跟从我学习,黄济请我给他的书斋题字来勉励自己,因此我替他写了“尚志”两个字送他。有一天他暂时回乡,又来我这里求教。我挥笔写出想说的话,不以黄济的要求为烦劳。黄济还要想想(怎么)立志吧。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