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0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01)

思南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地域歧视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齐国的晏婴出使楚国楚玉当着他的面说齐人“善盗”,虽属故意羞辱,但也说明当时已存在地域歧视。‎ 地域歧视产生的前提是地域差异,即同区域间因种种原因存在着差异,如在生治方式、生产方式、思想意识、风格习惯等各方面既有发达程度的不同,也有价值现念和习惯方面的不同。在这些差异中,以物质为主的方面有一定的客观标准,但以精神观念为主的方面更多的是主观标准。例如中原的儒家从先秦时就强调“华夷之辨”,歧视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当时少数民族的发展水平的确落后于华夏诸族,但华夏人在精神上的优越感却只是一种虚幻的自信,并没有得到少数民族的认同。应该承认,贫穷和落后,特别是长时期的贫穷和落后,的确会造成当地人群的素质下降,滋生种种劣行恶习,甚至形成根深蒂固的习慣,反映在底层贫民中往往更加严重。‎ 随着不同区域人口的流动,相互间的文明或野蛮、贫穷或富裕、先进或落后就会显现在对方面前,而相对野蛮、贫穷、落后的一方,一般处于弱势地位。尽管流动人口只是当地人口的一 部分,但由于外界只与他们接触,对他们的印象也就成为对当地全部人口的印象.所以,一个地方外迁或流出的人口的形象,往往会成为整个地方的形象.例如,北宋南宋之际,大批河南人随 宋室南迁,由于这批河南人中包括了皇族、高官、名流、巨商、富户,在而宋首都临安(今杭州)举足轻重,杭州人非但不敢歧视,还学着说河南话,以至今天的杭州方言还带北方味。但到大批河南人因天灾人祸四处逃荒时,河南人的优点往往被遮蔽了,操河南方言的人就成为被歧视的对象。‎ 自古以来,一个地方的人受到歧视,基本上都是发生在这一地区由盛转衰、由富变贫、由中心而边缘之后,当河南处于“天下之中”,农业发达,商贾云集,洛阳、开封拥有首都或陪都地位之时,其他地方人既不会也不敢歧视河南人,还以能成为河南人为荣。今天全国不少家族都自 称祖先是河南人,就显示了河南曾经具有的无与伦比的地位。其实,其中不少人根本不是河南人,或者是从外地迁入河南,从此再也不提真正的祖籍。‎ 在人口流动少、信息传播慢的条件下,优点和恶习的传播一般局限于同一地区,形成当地的文化特征。而这种特征一旦形成,就会长期存在。如经济上已经摆脱贫穷,但因贫穷形成的习惯还会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同样,外界对当地的了解也会滞后,即使当地情况变了,原来的看法也不会轻易改变.‎ 所以,要消除地域歧视,肯先应注意缩小地域间的差异,特别要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的发展。‎ 其次,要在人口自由流动、信息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改变相互间片面、主观、滞后的认识。政府必须在法律上保证每个公民的平等权利,媒体要作客观、全面的报道,注意引导。对被歧视者而言,一方面要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也要正视自身的缺点,自尊自强。‎ ‎ (节选自葛剑雄《地城歧视再反思》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楚王当着使者晏婴的面故意羞辱齐国,证明春秋时已存在地域歧视的现象,地域歧视在 我国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B.地域歧视产生的前提是不同区域间存在着在生活生产方式、思想意识、风俗习惯等各方面发达程度的差异以及价值观念、习惯方面的不同。‎ C.尽管少数民族不认同先秦时少数民族的发展水平落后于中原的华夏各族,但中原的儒家却通过强调“华夷之辨”获得精神上的优越感。‎ D.长时期的贫穷和落后,会造成当地人群的素质下降,滋生种种劣行,甚至形成根深蒂固的习惯,反映在底层贫民中往往更加严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对于接触并接纳流动人口的外界来说,外界人员对处于弱势地位的那部分流动的人口的印象常会成为对流出人口所属全部人口的印象。‎ B.从历史地理看,宋朝时人们曾以做河南人为荣,今天的杭州方言还带北方味就是证明之一,当大批河南人逃难时,操河南方言的人开始受到歧视.‎ C.河南人受到歧视,是发生在河南这一地区从处于“天下之中”、洛阳、开封拥有首都或陪都地位,转为由富变贫,由中心而边缘之后.‎ D.河南具有重要地位时,全国不少根本不是河南人,从外地迁人河南的家族都曾自称袓先是河南人,近代以来.他们再也不提祖籍是河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人口流动少、信息传播慢的条件下,优点和恶习的传播一般局限于经济文化同一的地区,形成同一的文化特征.‎ B.某地域因贫穷而形成的习惯会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外界对当地的了解也会滞后,原来的看法也不会轻易改变.‎ C.要消除地域歧视,首先应特别要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的发展,还要双方充分交流,改变片面、主观、滞后的认识。‎ D.消除地域歧视,需要政府在法律上予以保障,媒体注意引导,被歧视者要维权,也要正视自身的缺点,自尊自强.‎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迁扬州法曹。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六迁司农少卿。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不听。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蚑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帝诏外详议。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迁将作大匠。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遂罢。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B.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C.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D.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韦凑富有胆识,深受长官好评。任扬州法曹时,孟神爽触犯法令,勾结权要,韦凑果断处置,依法杖杀;入为相王府属吏,上司遗憾与他相见太晚。‎ B.韦凑参议朝政,敢于据理力争。景云初年,朝廷议建金仙观,他认为农事季节,建观必使农民抛弃耕作;皇上不听从,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 C.韦凑学识渊博,善于以古证今。开元初年,朝廷议在靖陵建碑,他上奏说明古代园陵不立碑;议论孝敬皇帝庙号时,他又引经据典说不可称“宗”。‎ D.韦凑因受株连,遭到皇上责罚。在河南尹任上,部属洛阳主簿王钧犯事,皇上认为韦凑放纵属吏侵吞牟利,理应负责,于是将韦凑降职为曹州刺史。‎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5分)‎ ‎ ‎ ‎ ‎ ‎(2)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5分)‎ ‎ ‎ ‎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卧 病 许浑 ‎ 寒窗灯尽月斜晖,珮马朝天独掩扉。‎ ‎ 清露已凋秦塞柳,白云空长越山薇。‎ 病中送客难为别,梦里还家不当归。‎ 惟有寄书书未得,卧闻燕雁向南飞。‎ ‎【注】①珮马:饰有佩环之马,官员所乘。②朝天:上朝。③越山:越地之山。此处泛称东南地区,代称故乡。‎ ‎8.简要赏析颔联中“凋”、“空”两字的妙处。(5分)‎ 答: ‎ ‎ 9.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 ‎ ‎ ‎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两句意思一致。‎ ‎ (2)《阿房宫赋》中描写宫内歌舞升平,温暖如春的句子是“ , ”‎ ‎ (3)李煜的《虞美人》 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绝的句子是:“ ? 。”‎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义 渡 梅 寒 水乡河多,人出门,上山,下地,抬脚就要船。船是飘在水上的桥,是水乡人的另一双脚。‎ 一百二十年前的大沙河,是一条无船的河。大沙河村就在河岸上,村小,河宽,修不起桥,也买不起船。地却都在河对岸,去种去收,要么绕很远很远的陆路,要么冒险自己扎个木筏子过去。河里每年都有因为过河而淹死的人。‎ 老万是逃荒逃到那里去的。家乡闹水灾,他带着家人一路讨饭,到了大沙河村。那里有山有水,也是水乡,有丰饶的田,最主要的,是那里的人好。村里人不欺生,见老万一家拖儿带女从外乡漂了来,怜他们不易,东家一碗米,西家一瓢面,帮衬着就让他们一家在那个村子里留下来,生了根。‎ 老万总想报答乡亲们的恩情,就琢磨着自己做了一条小木船。老万是撑船好手,他给村里人义务摆起了渡。‎ 乡亲们随叫随到,不能收一分钱。这是老万临终给儿孙定下的规矩。‎ 船桨传到老万的孙子手上时,已经是20世纪80年代了。老万的孙子在大沙河上一撑就是二十年,也把曾经的小万撑成了老万。下面讲的就是老万的孙子老万的故事。‎ 为了乡亲们出行方便,随叫随到,老万在河对岸搭了一间小屋。村人出门,上山种地,到数里外的镇子上赶墟,女人生孩子去外村请产婆……不论晴天晌午还是深更半夜,也不论头顶上下着瓢泼大雨还是飞着鹅毛大雪,来人只要站在岸上冲着河对岸一喊:过河喽——河对岸的小屋里,就钻出头戴草帽身披蓑衣的老万:船来喽——‎ 一只小船就从河对岸急急地划过来……‎ 那条小船,由最初的小木船换成了大点儿的木船,又由大点儿的木船换成了铁船,二十多年的光景就在老万的桨声和歌声里荡悠悠地过去了。老万老了,风雨里落了一身的病。却依然坚持守在船上。‎ 老万摔倒,是一个意外,也属意料之中。人老骨头脆,老万已经七十岁了。大沙河边,去等老万的人头一次扑了个空。河边,只有那条锈红色的船,在水边上一荡一荡……‎ 躺到第三天,老万躺不住了,挣扎着要爬起来去河边。儿媳妇看着瘦骨嶙峋的公爹,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爹,你就好好安心养病,不行么?!没有我们万家,大沙河的人就不过那条河么?语气里有心疼,也有抱怨。一百二十年,只为当年家祖一个承诺。他们万家儿女不能像常人一样外出打工,不能像别人家一样凭自己的力气赚来相应的钱。他们的家里,除了堂上挂着的那块“信义人家”的匾额,可说家徒四壁。有年女儿生病,想吃一口点心竟然都不能够,她含着眼泪给女儿磨米粉做米糊……‎ 不行,得去,我在我爷爷灵前答应过他老人家的……我们渡人过河,也渡人心,不能寒了乡亲们的心呐。老万的儿子外出,不能如期赶回来。大沙河却不能一日无船。老万蹒跚着要往外走,却被身后十几岁的孙子孙女给拉住了:爷爷,您歇着,我们去。‎ 静静的大沙河上,老万家的红铁船又出现了,船上站着的不再是老万,而是他的一双孙子孙女。孙女大几岁,站在船头,孙子年少点,站在船尾。寒冬腊月天,大沙河河面上没结冰,那风也刮得刺骨地寒。姐弟俩却顾不得自己的冷,一唱一和,模仿着爷爷的样子,冲着河对岸的人喊:船来喽——‎ 那声音,还透着几许稚嫩,却又那样清脆响亮。脆亮亮的声音碰上对面黛青的山,打个回旋,又跳回来,在大沙河河面上撒开来。河对岸的人便笑了,笑着笑着,眼里便起了雾:老万家的孙子孙女儿呢,十五六岁的娇娃子……‎ 大沙河人筹划着在河上建桥,尽管那项工程对大沙河村的人来说不是个小工程。但全村人还是全票通过那个决定。当地政府也来了,派了专家,现场勘测,也很快把建桥的资金划拨到位。随后就是一片火热的忙碌。‎ 冬天过完,春天开始的时候,一座结实又漂亮的双孔石桥已像一道美丽的虹,横跨在大沙河河面上。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桥面上每天人来人往,热闹非常。‎ 老万的身体已经康复了,晨光夕照中,他常常倒背着双手到大沙河边上坐一会儿,抽袋烟,看着不远处泊在河面上的那条船出神……‎ ‎(选自《小小说月刊》)‎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 A.小说开篇描述了大沙河无船无桥的情况,为后文老万一家在渡口摆渡的故事埋下伏笔,制造悬念。‎ B.小说的故事发展前后跨越百年,画面恢宏壮阔,将万家几代人为报恩而义务摆渡的情景真实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C.老万的意外摔倒,使得故事出现了转机:老万不能亲自摆渡,他的孙子孙女接替他,人们感动于他们的义举,筹划建起了石桥。‎ D.小说中的描写很细腻,比如写老万孙子孙女摆渡时“脆亮亮的声音碰上对面黛青的山,打个回旋,又跳回来,在大沙河河面上撒开来”,形象又生动。‎ E.小说的故事很有现实意义,为了报答村民,老万答应村民要为他们摆渡,为了这个承诺坚守了几代人,这正是社会需要的正能量。‎ ‎(2)小说在人物刻画时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小说的主人公是不是“老万”一个人?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 ‎(4)小说写了老万家几代人如何为乡亲义务摆渡的,作者叙写这则故事有什么作用?请你结合文本并联系社会现实作简要分析。(8分)‎ 答: ‎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葛优:做男人可以丑可以穷但不能不诚 柏邦妮 他能演最好的喜剧,也能演最好的悲剧。他总是演出卑微的小人物,也演悲壮的大人物。他是葛优。冯小刚口中“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工作者,戛纳影帝,中国当代最伟大的演员并且也是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关于“诚”,关于一个男人与他的半生——一个“诚”字,到底可以赋予多少层意义,多少种颜色?‎ 在昌平县兴寿公社香屯大队放猪已经三年了,原本瘦瘦小小的猪一个个长得膘肥体壮,油光水滑。葛优不把它们当作牲口,而是当作宠物,当作朋友。表扬他热爱劳动,葛优搔头,对这种大帽子显得不感冒。半晌了,他才慢悠悠地说:“猪不糊弄咱们,咱们也不能糊弄猪哇!”‎ 我们问现在的葛优:“你还记得要怎么放猪吗?”葛优立刻就乐了:“能!怎么不能?只要我一闭上眼,就能看见猪。放猪的最高境界就是身边无猪,心中有猪!”岂止是放猪!从放猪开始,葛优做的每一件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事,他心里只有三个字:不糊弄。你糊弄了什么,什么就会糊弄你。‎ 对葛存壮老爷子来说,这就是一个平凡的周末。儿子已经28岁了,高不成,低不就,在小剧团里跑着龙套。孩子妈说的也不是不对,趁年轻,学一门手艺,也算是安身立命的本事。‎ 可是怎么开口呢?一顿饭,儿子一句话都没有。看见儿子沉默的脸,他心里突然升起一股爱怜,趁着酒意,说出完全相反的意思来。“小嘎,我看了你这周排的戏了,好多了,有苗头……儿子啊!爹跟你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干演员,尤其是男演员,就是要坚持。你别有顾虑,摸爬滚打,天道酬勤,老天爷会对得起你!”28岁的葛优没说话,眼里浮起一层泪。‎ 我们问现在的葛优:“为什么您觉得‘诚’就是坚持?”他又先来一句:“我得想想怎么说。”下文等着呢,“其实甭管‘诚’的哪层意思,都不是一日一时的事儿,都得是长年累月的积累。我们都讲‘诚信’,‘诚’必须累积到一个程度,才成为‘信’。演戏也是一回事,你得对它诚心,还有,你得对自己诚恳。”‎ ‎38岁的葛优,陡然尝到了成功的滋味。片约像雪花一样飞来,剧本排着队地往里塞。忙乱中他答应了电视剧《寇老西》,而这一回,他演砸了。‎ 我们问现在的葛优:“‘本分’这两个字,怎么讲?”照已经快拍完了,葛优也有点累了,滋润了几口茶,他慢慢地说:“演员要‘诚’,你得对得起观众。观众喜欢你,对你有期待,你不能把这点儿期待给砸了。绝没有什么演员,能演任何角色。演员这个行当,往好里说,是什么表演艺术家;往坏里说,就是戏子。你得牢牢地记住你的本分。你红了,要本分;不红,也要本分。一个演员的本分就是,你得演戏,演好戏,好好演戏。”‎ ‎51岁了,“诚”对他来说,此时此刻,代表了什么?葛优说,就是点点点点。在不同的人眼里,也许代表踏实接地、温和厚道,也许代表坦荡浩瀚、问心无愧。一千个人眼中,“诚”有一千种颜色。葛优的人生继续走下去,也会有一千种不同的诠释。但是毫无疑问,他永远相信:“诚”是一个总和,是一种品质。不管“诚”的定义如何千变万化,都不是瞬间的概念,而是一种行动的准则,一种人生的质地,一种一以贯之、风雨不改的信念。“诚”是用一生的时光写就的一个字,是一个演员对他的观众的承诺,也是中国电影人对电影的承诺。‎ 葛优不负观众,观众也不负葛优。观众相信他演的戏一定好看,相信他一定演得出彩,相信他不会让我们失望。人们相信他,想去看看他,那是因为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诚”得憨直、可爱,又“诚”得策略、精明,他把“诚”的每一层意思都演绎得深刻、动人,有滋有味。他告诉我们:身为男人,你可以丑陋、笨拙,你也可以贫穷,甚至一无所有,但是你不能不“诚”,因为那是你的根基、你的气度、你的胸怀和你的未来。‎ ‎(节选自2015年第7期《视野》)‎ 相关链接 葛优出生于北京,小时候他不喜欢表演,在幼儿园里即使有老师的命令,他也不会表演节目。1976年,葛优来到北京昌平县兴寿公社插队,因为身体单薄,被分去养猪。1979年,全国艺术院校开始招生,葛优请假回到城里专门参加考试,结果屡次失败。后来葛优报名参加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的考试;面试时他表演了小品《喂猪》,受到考官的好评,并被其录取。‎ ‎(选自“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葛优非常热爱劳动,在昌平县兴寿公社香屯大队插队放猪时,他把猪当作朋友,当作宠物,所以他养的猪一个个长得膘肥体壮,油光水滑。‎ B.葛存壮用“你别有顾虑,摸爬滚打,天道酬勤,老天爷会对得起你!”来鼓励想要放弃演员行当的葛优,鼓励他继续在演艺道路上发展。C.葛优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得到观众的喜欢和期待,就不能把这点儿期待给砸了,应该坚守演好戏、好好演戏的本分。‎ D.葛优的演艺生涯有着成功的光彩,也有像电视剧《寇老西》演砸了的时候,可他永远相信:“诚”是一个总和,是一种品质。‎ E.葛优虽然觉得自己丑陋、笨拙,可是他能凭借策略、精明的“诚”征服观众,使观众相信他演的戏一定好看,一定演得出彩。‎ ‎(2)葛优为什么能在演艺道路上取得成功?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 ‎(3)作为一篇传记,本文在传主事迹记叙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答:‎ ‎(4)你怎样看待葛优的“诚”?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分)‎ 答:‎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黄帝内经》堪称中医理论的渊源,历代医家均将其 。‎ ‎②《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将王语嫣 ,言听计从。‎ ‎③中国历代文人 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A.敬若神明 奉为圭臬 视为至宝 B.视为至宝 奉为圭臬 敬若神明 C.奉为圭臬 视为至宝 敬若神明 D.奉为圭臬 敬若神明 视为至宝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由于受副热带高压西伸,今年“龙舟水”在6月中旬初就比较早地渐渐偃旗息鼓了,在副高控制下,6月中旬连续三日出现高温。‎ B.在理财的种种产品中,我们应该清楚虽然银行存款的利息收益与私人的融资、股票的收益有非常大的悬殊,但这毕竟是老百姓能够保证资金安全的最佳理财方式。‎ C.目前,全国有多个省份地区实行公务员聘任制,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行政效率,机关单位也可以解聘那些不干活、工作能力低下的人。‎ D.“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重塑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蓝图。‎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 当我们刻意描述出企业绿色转型的目标模式,也就是协调企业与自然、社会以及企业内部的关系,促进“双健康”时, 。其实,企业的绿色转型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障碍。虽然我们一直在关注资源环境问题,一直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健康和发展问题,但这些却一直不能得到最终解决,甚至一些问题还有恶化之势。‎ A.并不是说企业就可以自然而然实现这种转型,迈向理想的目标 B.企业实现转型成为一种必然,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C.我们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能仅仅等待 D.企业绿色转型的目标模式必须成为我们奋斗的目标,并积极为之奋斗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读书是对知识的系统化、完整性吸收。而信息的搜索则只是一种知识的碎片化, ① ,但却不能将人的头脑变得更有独立性, ② 。再高的科技,也无法让人的头脑变得更有独立性和逻辑性;再高的科技, ③ ,才能变成现实的成果。‎ ‎17.下面是“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主题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 答:‎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刷微博、看公众号、逛朋友圈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些假新闻、假信息和谣言也“与时俱进”,搭载科技快车混入其间,不断忽悠民众。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不仅成为虚假信息和谣言的阅读者,还在不经意间轻触按键,以娱乐或无所谓的心态随意转发,加入了谣言传播的队伍之中。‎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南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科参考答案 ‎1.C(“尽管少数民族不认同先秦时少数民族的发展水平落后于中原的华夏各族”有误,原文意思是“华夏人在 精神上的优越感”“并没有得到少数民族的认同”)‎ ‎2.D(“近代以来.他们再也不提祖锘是河南”有误.原文意思是从此再也不提真正的祖籍是哪里的》‎ ‎3.A(“优点和恶习的传播一般局限于经济文化间一的地区,形成同一的文化特征”有误,原文意思是“优点和恶 习的传播一般局限于同一地区”是指一个地区.而不是“经济文化同一的”多个地区〉‎ ‎4.C 〔把握三个人称“州人孟神爽”“ 吏”“(韦)凑”,分别梳理他们的行事,即可断句。〕‎ ‎5.B (“南面”指坐北朝南之位。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理政时皆南向坐,因此称居帝王之位或其他尊位为南面。)‎ ‎6.B (答题时,须把每个选项与原文中的相应内容进行仔细比照、分析,看是否有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错误之处。B项“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分析有误。原文是“凑执争……帝诏外详议。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可见大家以为韦凑实在大胆,并没有同他一起谏诤。)‎ ‎7.(1)吃着丰厚的俸禄,连死都不敢顾惜,更何况圣明时代肯定不会死人呢?(厚禄:丰厚的俸禄。顾:顾念,顾惜。必:一定,肯定。)(5分)‎ ‎(2)近期职权较轻,所以任用你以加重这一官位,还是不要推辞吧!(重:加重。毋:不要。)(5分)‎ ‎〖参考译文〗‎ 韦凑字彦宗,是京兆万年人。永淳初年,开始走上仕途,担任了婺州参军事。调任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认为他是有才能的人,上表朝廷(推荐他),升任扬州法曹。扬州人孟神爽为前仁寿县令,骄横跋扈,多次违犯法律,勾结皇亲国戚,官吏没有人敢制裁他,韦凑经过审问,用杖刑处死了他,远近的人都称赞佩服。入朝担任相王府属,当时姚崇兼任府长史,曾经说:“韦凑见识高远,文章细密严谨,我遗憾没有早点遇见他。”经历六次升迁,做了司农少卿。因冒犯了宗楚客,出京做了贝州刺史。睿宗继位,(韦凑)升职到太府为官,兼任通事舍人。景云初年,朝廷要修建金仙观,韦凑进谏,认为:“现在正是农忙时节,兴建工程,虽然由公主出资,可是高价雇佣,那么农民就会舍弃耕作来赚钱,(这样)舍本逐末,恐怕天下会有遭受饥荒的人。”皇上不听从他。韦凑坚持谏诤,说“万物生长发育,草木昆虫受损太多,不是皇上的本意”。皇上命令外廷臣僚详细审议。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羲说:“您竟然敢这样吗?”韦凑说:“吃着丰厚的俸禄,连死都不敢顾惜,更何况圣明时代肯定不会死人呢?”朝廷为此减少了数以万计的费用。出京做陕、汝、岐三州刺史。开元初年,朝廷想在靖陵树碑,韦凑拿古代陵园不立碑,天下正有旱灾不可兴建工程为由进谏,朝廷停止了这个工程。调任将作大匠。皇上下令恢复孝敬皇帝的庙号为义宗,韦凑进谏说:“经传说:‘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按照礼的规定,皇帝中有功的才赐庙号‘祖’,有德的才赐庙号‘宗’,这样他的宗庙才百世不毁。历代称宗的,都是开始将天下划为疆域,品德恩泽值得尊敬,列于宗族中,这才可以说是不朽。孝敬皇帝不曾登上帝位,况且已另外建立寝庙,没有称为宗的道理。”朝廷于是就停止了这事。调任右卫大将军,玄宗对他说:“按原来的典章制度,诸卫大将军与尚书交替着做这个官职,近期职权较轻,所以任用你以加重这一官位,还是不要推辞吧!”不久又调任河南尹,封为彭城郡公。正逢洛阳主簿王钧因为受贿被判处死刑,皇上下令说:“两台御史、河南尹放纵官吏侵吞牟利,《春秋》强调处分统帅,韦凑出京做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做通州司马。”‎ 过了很长时间,(韦凑)升为太原尹,兼任北都军器监,边防恢复,皇上下诏赐时兴的服装慰劳勉励他。后来韦凑生病,皇上派太医去为他治疗。死时65岁。‎ ‎8.凋,凋零。长安城已是寒秋季节,青青柳枝枯萎凋零,描写出生活环境之清冷,烘托出作者的落寞忧伤之情。(2分)‎ 空,徒然地,白白地。薇蕨在家乡白白地生长,自己却无法看到,表现有家不能归的苦闷无奈之情。(3分)‎ ‎9. ①孤独失落之情。卧床无眠,在凌晨的寂静中听到马蹄声、佩玉声,官员们上朝,而自己却不在其列,只能独自叹息。(3分)‎ ‎②思乡之情。想回家乡却不能回,只能在梦中回乡;想给家人写信,又无法送给家人,只好把乡思托与南飞的大雁。(3分)‎ ‎10.(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6分)‎ ‎11. (1) 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B不给分。‎ E.为村民摆渡只是万家的一个“规矩”,而不是答应村民的承诺。A.河上无船无桥,只是摆渡的缘由,不是制造悬念。B.“画面恢宏壮阔”“真实地展现”表述有误。小说的故事情节简单,画面不“恢宏”;“真实地”不符合小说特点,小说是虚构的。 ‎ ‎(2)答:小说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外貌描写、细节描写。(2分)比如别人叫船时,“钻出头戴草帽身披蓑衣”的老万,写出了老万风里雨里为乡亲服务的艰辛;生病时。已是“瘦骨嶙峋”却“蹒跚着要往外走”’。写出了老万想要及时为乡亲摆渡的急切;老万身体康复后“抽袋烟,看着不远处泊在河面上的那条船出神”,写出了老万的一点失落。这些描写,将人物更生动形象地展示给读者。(4分)‎ ‎(3)答:小说的主人公不能看作是“老万”一个人,(2分)因为有百十年前的老万和八十年代的老万;从故事的发展来看,老万的孙子孙女显然是老万义举的继承者。(2分)所以,故事的主人公应该是老万家几代人。(2分)‎ ‎(4)答:小说写祖上的老万,为报答乡亲的收留之恩而义务摆渡;后来的老万,为了祖上的一个规矩而坚守在河岸上;后来老万的孙子孙女,继承了这样的义举。(4分)可以说,这样一种优良传统正是我们社会所缺少而应该大力弘扬的。现今社会,物欲横流,一些人轻诺寡信,面对这种情况,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为了纠正这种不正之风,所以说,这篇小说有着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4分)‎ ‎12.(1) (C3分,D2分,E1分;A、B不给分)【A.“葛优非常热爱劳动”表述有误,应为“表扬他热爱劳动,葛优搔头,对这种大帽子显得不感冒”。见第2段。B.“想要放弃演员行当的葛优”表述有误,是葛优的妈妈认为要趁年轻学一门手艺,原文没有说葛优要放弃演员行当。见第4段。E.“他能凭借策略、精明的‘诚’征服观众”表述有误,葛优的“诚”的策略、精明不是有意而为之的。】‎ ‎(2)答:①丰厚的生活积累,如他表演亲身经历的插队生活的小品《养猪》,而被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录取。②他有着坚持的精神,长年累月的积累促进了他的成功。③他守着一个“诚”,警诫自己不能把观众对自己的期待演砸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答:①选取几个片段,展示传主的人生。②以人物自述的方式展示传主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③评述结合,更有利于揭示传主的精神实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答:葛优的“诚”是他性格使然,是他人生经历的必然结果。(2分)①不管大小事情,即使是养猪,他都不糊弄,这是他的性格。(2分)②坚守本分、坚持长年积累,这是他的经历。(2分)③将“诚”当做人生准则、一种信念,这是他的承诺。(2分)‎ ‎13. ( D )解析: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敬若神明: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人十分尊重。视为至宝:极其珍视,看成是最珍贵的宝物。‎ ‎14. ( C )解析:A.成分残缺。缺少“受”的宾语中心语,在“西伸”后加“的影响”。‎ 解析:B.成分赘余。删去“非常大的”。解析:D.搭配不当。“重塑”不能与“新蓝图”搭配,将“重塑”改为“重绘”。‎ ‎15. ( A )解析:横线处之后谈的是“深层次的障碍”“但这些却一直不能得到最终解决,甚至一些问题还有恶化之势”,所以横线处应该从转型困难的角度写,排除B、C、D。‎ ‎16. 答:①虽然可以有助于解决许多问题②反而会变得,更有依赖性③也必须依靠人脑的指挥和利用(句①,根据前后文“只是一种知识的碎片化”“但却不能……”,可以补写“虽然可以有助于解决许多问题”;句②,根据“不能将人的头脑变得更有独立性”,可以补写“反而会变得更有依赖性”;句③,根据前后文“再高的科技,也无法让人的头脑……”“才能变成现实的成果”,可以补写“也必须依靠人脑……”。)(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旬给5分。意思对即可。)‎ ‎17.答:图形整体为草书的“文”字,而“文”字又像昂首翻舞的巨龙与长城,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寓意是动员全民积极投入到“行动计划”中,达到保护旅游资源,弘扬文明形象的目的。(答出构图要素2分,答出寓意3分,语句通顺1分。)‎ 六、写作(60分)‎ ‎18.写作提示: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 写作时,首先要弄清材料的内容是指现在随着各类媒体形式,尤其是微信、微博等风生水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人”——信息的传播者。我们虽然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但必须重视手中的“发布”和“转发”按键,切莫被某些别有用心者牵着鼻子当枪使,越过道德的底线,触碰法律的红线。尤其是对那些转发的内容,更需肩负起审核、查验、求证的职责。如果不能确定其真实性,就不要轻点鼠标、轻触按键。‎ 可以立意:不盲从,不跟风,站稳自己的立场;把握住手中的按键,担负起社会的责任,传播正能量的信息;轻轻一点,却关乎民生,责任重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