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3-20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福州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卷 (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全媒体的传播环境中,无论观众的接受方式如何变化,“内容为王”的金科玉律终究不变。因此,在内容.上的精品化追求,必然成为现实题材电视剧实现更加繁荣发展的不二法则。 一部优秀的现实题材电视剧作品,应当在“人”这一核心元素上下足功夫,个中关键点之一在于潜移默化地打通人生经历和时空生态的互联通道。无论何时,宏观的社会图景与微观的个体命运总是彼此映衬、互相影响的。社会的沧桑巨变与人生的波澜起伏,二者的互文性诠释不仅是洞观社会生活与人性深度的绝佳视角,也为电视剧的戏剧性提供了兼具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原生动力。很多现实题材创作选择了“小人物、大时代”的叙事策略,如《那座城这家人》《山月不知心底事》等电视剧勾勒出了时代风云和个体机遇之间的因果张力,从普通百姓的柴米油盐、喜怒哀乐中折射时代变迁与社会进步,让观众在环境背景的高度还原和深度沉潜中有所体察顿悟。 精神主题和情节编织,二者不可偏废。只重主题,则易空洞说教;只重情节,则易魂飞魄散。只有当向善向上的思想内核与畅达考究的故事表达碰撞融合后,现实题材电视剧才可能产生深邃悠远且震撼心灵.的艺术魅力,乃至诞生社会反响强烈的“现象级”之作。《破冰行动》通过紧张的强情节和烧脑的悬念性来昭示邪不压正的精神主旨,可谓“有意义”和“有意思”兼而得之;《都挺好》则在生活流的叙事风格中,用人性的不同侧面来建构激烈的戏剧冲突,让观众充满代入感地体察到人格的自我救赎与亲情的弥足宝贵;《陆战之王》《在远方》《奔腾年代》等在激发观众收视热情的同时,将社会正气与时代精神悄然植入张弛有度的情节之中。 - 28 - 所有历史叙事的终极价值诉求都应在当下。尽管时空挪移,但任何年代中的人性与情感都息息相通,人生转折时的困惑与抉择都无本质不同。现实题材文艺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往往以超越时空的现实观照作为艺术表征之一。比如,以高还原度彰显出浓厚年代质感的《大江大河》,客观描写了几位代表不同经济形态的典型化角色在改革浪潮中的人生阅历,让不少观众产生“心有威戚焉”的共情体验;《最美的青春》《特赦1959》>《伟大的转折》等作品均致力于借助一段距今稍远的年代故事,与当代观众产生心理契合。电视剧是我国文艺队伍中的前沿方阵,对社会发展有着独特的感知力、渗透力和镜鉴作用,因而恰可在对年代故事的典型化书写中,为当前社会发展提供精神烛照、经验借鉴以及思维径向。虽然年代更迭,但年代故事中的坚定信仰和济世品质在今天仍具有触及灵魂的精神感召作用,现实题材剧作者当着力于在真历史的艺术浓缩中将其水到渠成地注入剧作中,从而让作品与社会同频共振、与观众深心共鸣。 倾真心才会得民心,接地气才会有生气。创作者只有辩证处理好环境营造与人物塑造的关系、精神内核与故事编织的关系、年代特质与现实脉搏的关系,将真实的社会生活融入生动的艺术创作,让作品中的感人瞬间激发生活联想、丰富伦理感知、契合内心期待、引发情感共鸣,艺术地呈现社会生活中的常识高下、常情冷暖、常德好恶,生动地诠释小人物对美好梦想的期盼与奋斗,才能在文化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将现实题材电视剧打造成兼具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的精品之作。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11月20日15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优秀电视剧《那座城这家人》《山月不知心底事》选择了“小人物、大时代”的叙事策略。 B. 将社会正气与时代精神悄然植入张弛有度的情节之中是现实题材电视剧通向精品化的正道。 C. 电视剧《大江大河》以超越时空的现实观照作为艺术表征之--,让不少观众产生共鸣。 D. 在全媒体时代,现实题材的电视剧要实现繁荣发展,不应该只注重内容上的精品化追求。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针对全媒体时代现实题材电视剧如何实现精品化这个中心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B.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层层递进展开论证,在论证中注重辩证看待问题。 C. 文章列举了一些能产生艺术魅力、激发观众收视热情的优秀电视剧进行了有效的论证。 D. 文章末段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对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者提出希望,突出文章的中心。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现实题材的优秀电视剧能够将正向的精神立意融入情节和人物之中,让故事对观众产生了持久且强烈的吸引力。 B. 在时空背景的潜沉里塑造人物是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精品化之道,而在年代故事的隐喻中呼应现实则不是。 C. 主题内蕴和故事魅力,对于优质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而言缺一不可,并且应该在作品中相辅相成、互村互彰。 - 28 - D. 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者要付出真心,创作出接地气的作品,才能够在文化市场竞争中取得良好的效益。 【答案】1. B 2. B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B项,“社会正气与时代精神悄然植入张弛有度的情节之中是现实题材电视剧通向精品化的正道”说法错误,由最后一节“创作者只有辩证处理好环境营造与人物塑造的关系、精神内核与故事编织的关系、年代特质与现实脉搏的关系,……将现实题材电视剧打造成兼具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的精品之作”可知,现实题材电视剧通向精品化,需要多方面的因素。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章论证方法的辨别和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论证方法的使用是为了从不同角度分析论证作者的观点,增强论点的说服力。 B项,“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层层递进展开论证”说法错误,由原文可知,文章分别从“‘人’这一核心元素上下足功夫”、“精神主题和情节编织,二者不可偏废”、“历史叙事的终极价值诉求都应在当下”三个方面来论证的,属于平行结构,而非层层递进。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B项,“年代故事的隐喻中呼应现实则不是”理解错误,由第四节“尽管时空挪移,但任何年代中的人性与情感都息息相通,人生转折时的困惑与抉择都无本质不同”可知,年代故事的隐喻中呼应现实也属于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精品化之道。 故选B。 - 28 -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区块链技术也称为分布式账本技术,是一串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具有由多方共同维护、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难以篡改、防止抵赖的特点。 区块链发展的三个阶段并非前后演进式,而是同时并行式的。其中数字货币应用最先起步,但远未成熟,而金融领域的各类合约型应用和社会治理、物联网方面的泛区块链应用也在逐步展开。区块链技术在各领域的发展应当坚持技术与社会的“良性互构”,相关领域技术研发应当走向“负责任的创新”。 数字货币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合力催生的产物,通过算法控制货币供给具有非常大的革新性:但当前的数字货币作为一种非政府货币,与中央银行的关系以及对现有货币系统的影响都需要进-步探索。在短时间内,对数字货币而言,其最为理想的情况更有可能是成为信用货币的补充,与之相互配合发挥作用,以使货币系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流动性的需要,从而进入货币形态发展的新阶段。 因社会的极度复杂性和广泛存在的不确定性,智能合约的应用场景也较为有限,它也只是丰富了传统契约制度而非其替代品。因此,完善智能合约的规则和机制设计,积极推动智能合约由“自动化”向“智能化”演变,以促使现行法律制度对其接纳和认可,是智能合约未来发展的主要任务。 - 28 - 区块链所表征的新兴技术或产业其实都是顺应和实现某种未来目标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未来社会的发展目标。在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区块链应结合当下现实作为--种技术手段而非政治理论来应用,警惕陷入技术决定论的陷阱。 (摘编自《国家治理周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张成岗《区块链技术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材料二:. 美东时间2018年2月14日上午10时,英国众议院召开第二次区块链听证会,主题为“超越比特币:区块链技术新兴应用”。相比数天前(2月6日)的首场听证会,内容已经由虚拟货币、证券领域,扩大到无限广阔的应用场景。 全球媒体对于首场听证会的关注,过于放在其对比特币市场的影响和可能的对ICO的监管举措上,其实,那场听证会传递出的“不封杀”,亦即谨慎监管甚至乐观其成的基本态度才是要义。而第二次听证会“超越比特币”的主题,更将区块链上升到“变革性技术”,探讨的应用场景涵盖了金融、商业和政府效率提升。听证会并不代表美国政府的意志,但监管机构官员、官方智囊和商业领袖们之间的共识,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关于区块链技术大规模应用的“美国共识”正在形成。这些共识是超越区块链技术层面的“共识机制”之上的国家共识,其内涵包括“拥抱技术、保持开放、做好准备应用于商业和政府业务、致力于投资者和消费者教育”等。 (摘编自亚太第一卫视新闻:仇江鸿《区块链“美国共识”已经形成》) 材料三: 北京时间2019年10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他指出,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目前,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发展。我国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良好基础,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会上还总结了区块链的“五大作用”,分别是“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要抓住区块链技术融合、功能拓展、产业细分的契机,发挥区块链的作用。 - 28 - 事实上,中国是较早在区块链领城进行国家级战略布局的国家之一。早在2016年1月,区块链即已首次作为战略性前沿技术被写入《“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此后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都相继发布相关政策,在市场上掀起了区块链研发与投入的热潮。而此次将区块链设为“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口”,并为区块链技术如何给社会发展带来实质变化指明方向,这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势必将推动中国在该领域更快更大发展。 (摘编自腾讯研究院徐思彦《区块链为什么上升为国家战略技术》) 4. 下列属于区块链“智能合约应用”的一项是() A. 央行将适时推出数字货币,其名称为DCEP,意为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功能和属性跟纸钞十分类似,主要用于零售支付。它采用区块链技术,具备--定匿名性,又可追踪其流通过程。 B. 运用区块链技术而非中心化信用机构来低成本地建立信用,我们的出生证、房产证、婚姻证等都可以在区块链上公证,成为普遍信任的东西,可以轻松进行各种身份、产权与亲属关系的证明。 C. 小城镇的铁匠王师傅得了当地医生无法治愈的耳疾,他先后去了西安和北京的大医院,输入密码后,各大医院都能查到他的体检信息、就医记录,并从他的医保账户自动支付每次医疗费用。 D. 某旅游城市环保局对城市内河进行全天候水质监控,各监测点采用最先进的设备,将所监控到的各项数据实时发布,并存储到全国环境监测部门的上千个服务器内,实现公众随时查阅。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区块链1.0和2.0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块链3.0技术,已经受到美国、中国等许多国家的重视,将为各国政府提高行政服务效率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B. 2018年2月的两次众议院听证会,标志着美国政府推进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坚定决心,美国将拥抱技术、保持开放、做好准备将区块链应用于商业和各项政府业务。 C. 中国政府早在2016年就开始在区块链领域进行国家级战略布局,而当前进一步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并以此更新国家治理的政治理论。 D. 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其发展都应当坚持技术与社会的良性互构,进行负责任的创新。 6. 根据材料一,简述应如何实现各类区块链技术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构? 【答案】4. B 5. D 6. (1)数字货币应当和信用货币相互配合,满足社会对流动性的需要;(2)完善智能合约的规则和机制设计,积极推动智能合约由“自动化”向“智能化”演变;(3)区块链应结合当下现实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而非政治理论来应用。 - 28 -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由材料一的表格可知,“智能合约”包含股票、期货和公证。 A项,由“央行将适时推出数字货币,其名称为DCEP,意为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可知,属于数字货币; B项,“可以轻松进行各种身份、产权与亲属关系的证明”属于“智能合约”中的公证; C项,由“从他的医保账户自动支付每次医疗费用”可知,属于“泛区块链应用”的医疗等公共服务; D项,由“某旅游城市环保局对城市内河进行全天候水质监控”可知,属于“泛区块链应用”的公共服务。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在区块链1.0和2.0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块链3.0技术”说法错误,由材料一“区块链发展的三个阶段并非前后演进式,而是同时并行式的”可知,区块链3.0技术并不是在区块链1.0和2.0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项,“标志着美国政府推进区块链技术发展坚定决心”说法错误,由材料二“听证会并不代表美国政府的意志”可知,并不能标志着美国政府的决心。 C项,“并以此更新国家治理的政治理论”理解错误,由材料一最后一节“在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区块链应结合当下现实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而非政治理论来应用,警惕陷入技术决定论的陷阱”可知,并不能更新国家的政治理论。 D项,说法正确,由材料三第一节“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目前,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发展”可知。 故选D。 【6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归纳概括,分条作答。 本题,首先确定答题区间在材料一,由材料一第三节“在短时间内,对数字货币而言,其最为理想情况更有可能是成为信用货币的补充,与之相互配合发挥作用,以使货币系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流动性的需要,从而进入货币形态发展的新阶段”可归纳,数字货币应当和信用货币相互配合,满足社会对流动性的需要;由材料一第四节“完善智能合约的规则和机制设计,积极推动智能合约由“自动化”向“智能化”演变,以促使现行法律制度对其接纳和认可,是智能合约未来发展的主要任务”可归纳,完善智能合约的规则和机制设计,积极推动智能合约由“自动化”向“智能化”演变;由材料一最后一节“在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区块链应结合当下现实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而非政治理论来应用,警惕陷入技术决定论的陷阱”可归纳,区块链应结合当下现实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而非政治理论来应用,最后分条作答即可。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分,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头发的故事 鲁迅 星期日的早晨,我揭去一张隔夜的日历,向着新的那一张上看了又看的说:“啊,十月十日,----今天原来正是双十节【注】。这里却一点没有记载!” 我的一位前辈先生N,正走到我的寓里来谈闲天,一听这话,便很不高兴的对我说: “他们对!他们不记得,你怎样他;你记得,又怎样呢?” 这位N先生本来脾气有点夸张,时常生些无谓的气,说些不通世故的话。当这时候,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语,不赞一辞;他独自发完议论,也就算了。 他说: - 28 - “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展,警察到门,吩咐道‘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样一直到夜,——收了旗关门;几家偶然忘却的,便挂到第二天的上午。 “他们忘却了纪念,纪念也忘却了他们! 我们还是记起一点得意的事来谈谈罢。” N忽然现出笑容,伸手在自己头上一摸,高声说: “我最得意的是自从第一个双十节以后,我在路上走,不再被人笑骂了。 “老兄,你可知道头发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贝和冤家,古今来多少人在这上头吃些毫无价值的苦呵!“我们讲革命的时候,大谈什么扬州三日,嘉定屠城,其实也不过一种手段;老实说:那时中国人的反抗,何尝因为亡国,只是因为拖辫子。 “顽民杀尽了,遗老都寿终了,辫子早留定了,洪杨又闹起来了。我的祖母曾对我说,那时做百姓才难哩,全留着头发的被官兵杀,还是辫子的便被长毛杀! “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只因为这不痛不痒的头发而吃苦,受难,灭亡。”N两眼望着屋梁,似乎想些事,仍然说:“谁知道头发的苦轮到我了。” “我出去留学,便剪掉了辫子,这并没有别的奥妙,只为他不太便当罢了。不料有几位辫子盘在头顶上的同学们便很厌恶我;监督也大怒,说要停了我的官费,送回中国去。” “不几天,这位监督却自己被人剪去辫子逃走了。去剪的人们里面,一个便是做《革命军》的邹容,这人也因此不能再留学,回到上海来,后来死在西牢里。你也早忘却了罢?” “过了几年,我的家景大不如前了,非谋点事做便要受饿,只得也回到中国来。我一到上海,便买定一条假辫子,那时是二元的市价,带着回家。我的母亲倒也不说什么,然而旁人一见面,便都首先研究这辫子,待到知道是假,就一声冷笑,将我拟为杀头的罪名;有一位本家,还预备去告官,但后来因为恐怕革命党的造反或者要成功,这才中止了。” “我想,假的不如真的直截爽快,我便索性废了假辫子,穿着西装在街上走。” “一路走去,一路便是笑骂的声音,有的还跟在后面骂:‘这冒失鬼!’‘假洋鬼子!’”“我于是不穿洋服了,改了大衫,他们骂得更利害。” “在这日暮途穷的时候,我的手里才添出一支手杖来,拼命的打了几回,他们渐渐的不骂了。只是走到没有打过的生地方还是骂。” “宣统初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同事是避之惟恐不远,官僚是防之惟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子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 “有一日,几个学生忽然走到我的房里来,说,‘先生,我们要剪辫子了。’我说,‘不行!’‘有辫子好呢,没有辫子好呢?’‘没有辫子好.’‘你怎么说不行呢?’‘犯不上,你们还是不剪上算,——等一等罢。’他们不说什么,撅着嘴唇走出房去,然而终于剪掉了。 - 28 - “呵!不得了了,人言啧啧了;我却只装作不知道,一任他们光着头皮,和许多辫子一齐上讲堂。“然而这剪辫病传染了;第三天,师范学堂的学生忽然也剪下了六条辫子,晚上便开除了六个学生。这六个人,留校不能,回家不得,一直挨到第一个双十节之后又一个多月,才消去了犯罪的火烙印。 N显出非常得意模样,忽而又沉下脸来: “现在你们这些理想家,又在那里嚷什么女子剪发了,又要造出许多毫无所得而痛苦的人!” “现在不是已经有剪掉头发的女人,因此考不进学校去,或者被学校除了名么?” “改革么,武器在那里?工读么,工厂在那里?” “仍然留起,嫁給人家做媳妇去:忘却了一切还是幸福,倘使伊记着些平等自由的话,便要苦痛一生世!” “我要借了阿尔志跋绥夫的话问你们:你们将黄金时代的出现豫约给这些人们的子孙了,但有什么给这些人们自己呢?” “阿,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一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 N愈说愈离奇了,但一见到我不很愿听的神情,便立刻闭了口,站起来取帽子。 我说,“回去么?” 他答道,“是的,天要下雨了。” 我默默的送他到门口。他戴上帽子说: “再见!请你恕我打搅,好在明天便不是双十节,我们统可以忘却了。” 一九二零年十月(选自《呐喊》;有删改) [注]双十节:即武昌起义纪念日。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举行了武昌起义。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中的“懒洋洋”“踱”和“撅”写出了国民对双十节升旗消极被动、敷衍应付的态度。 B. N先生剪辫后,几位辫子盘在头顶上的同学很厌恶他,一位本家预备去告官,这表现了他们的保守落伍和N先生剪辫后处境之艰难。 C. 《故乡》《杜戏》《祝福》等作品中的“我”除了是小说的叙述者,还是形象鲜明、性格丰富的小说人物,《头发的故事》中的“我”同样如此。 D. - 28 - 小说叙述了在剪辫子问题。上N先生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斗争,体现了中国社会改革的艰难,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冷峻思考。 8. N先生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请简要分析小说在叙述上的特点及其艺术效果。 【答案】7. C 8. (1)脾气夸张、无谓生气、不通世故。由“这位N先生本来脾气有点夸张,时常生些无谓的气,说些不通世故的话”可以看出。(2)思想进步、满腹牢骚。由N先生的剪辫子、装假辫子、取下辫子的遭遇可以得知。 9. 叙述角度:以“双十节”为线索,以N先生独白的方式,围绕着男人留辫子、剪辫子,女子剪发等“头发”问题来叙述故事。 艺术效果:(1)小说通篇没有完整、紧凑、集中的情节,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但这种特殊的结构却形成了独特的视角与观点,使文章对主旨的表达更具表现力;(2)将反语、戏剧化叙述与审美距离相结合,还溶进了若干杂文的特点,排比、哲理警语等所构成的抒情效果和政论特点,于欣慰中见悲哀,于轻松中见沉重,于调侃中见痛苦,于冷嘲中见热烈,于愤激中见赤诚,引发了对于民族与历史的思考。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C项,“《头发的故事》中的“我”同样如此”理解错误,由原文可知,小说以N先生独白的方式,围绕着男人留辫子、剪辫子,女子剪发等“头发”问题组织故事。因此,“我”不是叙述者。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分析小说中的人物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 1.从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入手,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2.从侧面描写人物,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3.从细节描写入手,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本题,由小说第四节“这位N先生本来脾气有点夸张,时常生些无谓的气,说些不通世故的话。当这时候,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语,不赞一辞;他独自发完议论,也就算了”可知, N先生脾气夸张、无谓生气、不通世故;由N - 28 - 先生的剪辫子、装假辫子、取下辫子的遭遇可以得知,他是个受过新思想洗礼的进步知识分子,满腹牢骚。 【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叙述特点及艺术效果赏析能力,赏析叙述特色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 叙述视角、人称;叙事集中;简洁含蓄(句式、修饰语);冷静客观;话题引出故事;历史、现实;情景描写、叙述(诗意美)等。艺术效果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赏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 本题,从叙述角度来看,小说以“双十节”为线索,以N先生独白的方式,围绕着男人留辫子、剪辫子,女子剪发等“头发”问题组织故事。因此,小说是通过人物独白叙事抒情,生动有感染力。从艺术效果的角度来看,小说通篇没有完整、紧凑、集中的情节,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但这种特殊的结构却形成了独特的视角与观点,使文章对主旨的表达更具表现力;同时使用了戏剧化的叙述方式和审美距离原理,小说用了作者自己的经验,N先生便是一个替代作者的角色,但作者与其替代者保持了相当的距离,距离的获得是由于用了戏剧化的叙述,不会将作者与N先生混淆。作者将N先生的叙述置于一个故事的倾听者“我”的叙述的框架中,塑造了N先生的生动的脾气乖张,无谓生气,不通世故的人物形象;这是一篇将反语、戏剧化叙述与审美距离成功结合的技巧复杂的小说,还溶进了若干杂文的特点,如对北京双十节简炼传神的描写所产生的讽刺效果,关于头发的受难史的知识,排比、哲理警语等所构成的抒情效果和政论特点,于欣慰中见悲哀,于轻松中见沉重,于调侃中见痛苦,于冷嘲中见热烈,于愤激中见赤诚,引发了对于民族与历史的思考。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 28 - 高崇文,其先渤海人。崇文生幽州,朴厚寡言,少从平卢军。贞元中,随韩全义镇长武城,治军有声。五年夏,吐蕃三万寇宁州,崇文率甲士三千救之,战于佛堂原,大破之,死者过半。韩全义入觐,崇文掌行营节度留务,迁兼御史中丞。永贞元年冬,刘辟阻兵,朝议讨伐,宰臣杜黄裳以为独任崇文,可以成功。崇文在长武城,练卒五千,常若寇至。及是,中使至长武,卯时宣命,而辰时出师五千,器用无阙者。军至兴元,军中有折逆旅之匕著,斩之以徇。西从阂中入,遂却剑门之师,解梓潼之围,因拜崇文为东川节度使。八月,阿跌光顿与紫文约,到行营愆一日。惧诛,乃深入以自赎,故军于鹿头西大河之口,以断贼粮道,贼大骇。辟之男方叔、子婿苏强,先监良辅军,是日械系送京师,降卒投戈面缚者弥十数里,遂长驱而直指成都。德阳等县城皆镇以重兵,莫不望旗率服。辟大惧,以亲兵及逆党卢文若赍重宝西走吐蓦。吐蕃素受其赂,且将启之。崇文遣高霞寓、郦定进倍道追之,至羊灌田及焉。辟自投岷江,擒于涌湍之中。西蜀平,乃槛辟送京师伏法。文若赴水死。王师入成都,介士屯于大達,军令严肃,珍宝山积,市井不移,无秋毫之犯。先是,贼将邢泌以兵二万为鹿头之援,既降又贰,斩之以徇。衣冠陷逆者,皆匍匐衙门请命,崇文条奏全活之。制授崇文检校司空,兼成都尹,充剑南西川节度、管内度支营田观察处置、统押近界诸蛮西山八国云南安抚部使。改封南平都王诏刘石纪功于鹿头山下崇文不通文字厌大府案牍咨禀之繁且队优富之地无所陈力乞居塞上以扦边戍恳疏累上二年冬,制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汾州刺史、汾宁庆三州节度观察等使,仍充京西都统。恃其功而侈心大作,帑藏之富,百工之巧,举而自随,蜀都一罄。以不习朝仪。惮于入觐,优诏令便道之镇。居三年,大修戎备。元和四年卒,年六十四,废朝三日,赠司徒,谥曰威武,配享宪宗庙庭。 (节选自《旧唐书·高崇文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改封南平那王/诏刻石纪功于鹿头山下/崇文不通文字/厌大府案牍/谘禀之繁/且以优富之地无所陈/力乞居塞上以扦边成/恳疏累上/ B. 改封南平郡王/诏刻石纪功于鹿头山下崇文不通文字/厌大府案牍谘禀之繁/且以优富之地/无所陈力/乞居塞上以扦边戍/恳疏累上/ C. 改封南平郡王/诏刻石纪功于鹿头山下/崇文不通文字/厌大府案牍谘禀之繁/且以优富之地无所陈/力乞居塞上以扦边戍/恳疏累上/ D. 改封南平郡王/诏刻石纪功于鹿头山下/崇文不通文字/厌大府案牍/谘禀之繁/且以优富之地/无所陈力乞/居塞上以扦边戍/恳疏累上/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卯时,根据十二地支计时法,指早晨5点到7点的时间。 B. 制授,是指唐宋时皇帝任命三品以下、五晶以上的官职。 C. 司徒,掌管国家土地和人民的教化,周时为六卿之一。 D. 配享,有大功于天下的开国元勋方可陪祀于帝王宗庙。 - 28 -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崇文能征善战,屡担重任。崇文大破吐蕎,擎行营节度留务,迁兼御史中丞:解了梓潼之围,被授予东川节度使。 B. 高崇文军纪严明,令人敬畏。阿跌光颜与崇文相约见面,但他耽搁了一日,害怕获罪,于是深入敌军希望能将功折罪。 C. 高崇文爱护百姓,秋毫无犯。高崇文率军进入成都时,让军队驻扎在大路上,不惊扰百姓,不侵占他们的财物。 D. 高崇文杀伐果断,严惩逆者。高崇文杀死前来投降但有异心的邢批,又逐条上奏还活着的叛逆者的罪状。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至兴元,军中有折逆旅之匕署,斩之以徇。 (2)以不习朝仪,惮于入觐,优诏令便道之镇。 【答案】10. C 11. D 12. D 13. (1)军队到了兴元,军中有损失旅舍食物的行为,高崇文把这些人杀了来巡行示众。(2)高崇文因为不懂朝廷的礼仪制度,害怕入朝拜见,皇帝下诏让他走便道前往屯戍之地。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本句,“崇文不通文字”为主谓短语,所以,“崇文”之前需要断开,排除B项,“厌大府案牍谘禀之繁”为主谓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 故选C。 句子翻译:朝廷改封高崇文为南平郡王,皇帝发文告要在鹿头山下刻石记下他的功绩。高崇文不通晓文字,讨厌大府繁多的公文请示禀报,并且他认为充足富裕的地方,不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力,乞求居住到塞上来保卫戍守边疆,诚恳地多次上书向皇上奏议。 【11题详解】 - 28 -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配享,有大功于天下的开国元勋方可陪祀于帝王宗庙”说法错误,应该指大臣凭功绩及生前官爵祔祀于帝王宗庙,不是开国元勋。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D项,“又逐条上奏还活着的叛逆者的罪状”说法错误,由原文“衣冠陷逆者,皆匍匐衙门请命,崇文条奏全活之”可知,士大夫受胁迫而叛乱的都到衙门请求保全性命,高崇文为他们分条上奏,使他们都保住了性命。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本题,第一句关键点:“至”:“到达”;“匕署”:“饮食用具”;“徇”:“示众”。第二句关键点:“以”:“因为”;“入觐”:“入朝拜见”。 【点睛】复习时识记、积累大量的文化常识是解题的关键,而且掌握一些识记技巧对应考是十分必要的。介绍三种常用的记忆方法:1.穿针引线法。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例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以内容为线索,用时间线穿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具体如下:韵文类: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散文类:尚书→先秦散文→六朝陶渊明散文→唐宋八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明中叶唐宋派→明末公安派→清代桐城派。2.联想记忆法。识记文化常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比如记忆屈原:屈原→《离骚》→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李白、李贺。这样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3.积累法。对于一些常识性知识,要加强梳理和记忆。如古代的“官职常识”“人物称谓常识”“文集命名常识”“科举常识”“地理常识”“古籍常识”等,可以将所有需要记忆的文学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分配在各个时间段里予以记忆。 参考译文: - 28 - - 28 - 高崇文,他的祖先是渤海人。高崇文生于幽州,他淳朴宽厚少话语,年轻时参加过平卢军。贞元中,跟随韩全义安定长武城,治军很有声望。贞元五年的夏天,三万吐蕃军侵犯宁州,高崇文率领三千披甲的士兵救援宁州,与吐蕃军在佛堂原大战,大败了吐蕃军,使敌方死者超过一半。韩全义到朝廷去朝见皇帝,崇文便主管行营节度的政务,而后又被任命兼任御史中丞。永贞元年的冬天,刘辟仗恃着军队造反,朝堂讨论去讨伐他,宰相杜黄裳认为只需任命高崇文去做这件事,便能够办好。高崇文在长武城时,训练了五千士兵,平常便严阵以待好像敌人要到了一般。等到这时,宦官使臣到了长武,卯时宣布命令,高崇文辰时就能率五千军队出发,兵器用品都不缺少。军队到了兴元,军中有损失旅舍食物的行为,高崇文把这些人杀了来巡行示众。高崇文率军走西边从阆中进入,成功击退剑门的敌军,解了对梓潼的包围,朝廷于是授予他官职东川节度使。八月,阿跌光颜与高崇文约定好,到行营视察便耽搁了一日。他们都害怕因此获罪,于是深入敌军以便能够自己赎罪,所以在鹿头城西面的大河口驻军,来切断贼人运送粮食的通道,贼人十分惊慌。高文崇征召了男方叔、子婿苏强,先监良辅军,这一天军械全部拴好送往京师,递交了兵器当面捆绑住自己来投降的士兵站满了十几里地,于是崇文率军长驱直指成都。德阳等县城都用重兵安定着,看到高崇文的旗帜没有不率领军队归顺的。刘辟十分恐惧,带着近旁的士兵以及叛逆的同党卢文若携带上贵重的宝物向西逃往吐蕃。吐蕃一向受到他的贿赂,将要打开城门接纳他。高崇文派遣高霞寓、郦定进从不同的道路追捕刘辟,到了羊灌田追上了刘辟。刘辟自己投向了岷江,但在汹涌湍急的江水中仍旧被捉住了。西蜀平定了,于是把刘辟关押在囚笼李送往京师受法律的制裁。卢文若在投江的时候死了。朝廷的军队进入成都,士兵们在大逵驻兵,军令十分严肃,珍宝堆聚如山,城镇没有迁移,没有侵犯任何微小的东西。在此以前,贼将邢泚率两万士兵来支援鹿头城,已经投降了又有贰心,高崇文把他斩杀了来巡行示众。士大夫受胁迫而叛乱的都到衙门请求保全性命,高崇文为他们分条上奏,使他们都保住了性命。皇帝颁布诏令任命高崇文为检校司空,兼任成都尹,担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掌管内度支营田来观察处置其中的事务、主管监督附近边界各蛮族,还担任西山八国云南安抚等地的使者。朝廷改封高崇文为南平郡王,皇帝发文告要在鹿头山下刻石记下他的功绩。高崇文不通晓文字,讨厌大府繁多的公文请示禀报,并且他认为充足富裕的地方,不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力,乞求居住到塞上来保卫戍守边疆,诚恳地多次上书向皇上奏议。第二年冬天,皇帝颁布诏令加任他为中书门下平章事、邠州刺史、邠宁庆三州节度观察使等等,仍旧担任京西都统。高崇文仗着有功肆意奢侈,把蜀地国库中的奇珍异宝和机巧工匠都擅自带走,有所举动手下之人都会自发地跟随,蜀都的人都会一起出现帮他。高崇文因为不习惯朝廷的礼仪,所以害怕入朝拜见皇帝,皇帝下诏让他走便道前往屯戍之地。在这里居住了三年,大大地整治武备。元和四年高崇文去世,享年64岁,皇帝停止了三天的朝会,追封他威武的爵位头衔,享有祭祀于宪宗宗庙的待遇。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胡人歌 崔颢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还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 山头野火寒多烧【注】,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寒多烧:猎户将山.上寒冬枯萎的苹木烧掉,使野兽无法躲藏。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雁门胡人歌》颔联中,“胡鹰”“塞鸟”“代马”三个意象,都是在动物名前面加上了一个有边塞特征的定语,突出了地域特点。 B. 《雁门胡入歌》颈联中,“山头野火”和“雨湿孤峰”两幅画面浓淡相宜,将自然景色与人们的生活场景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C. 《塞路初晴》的首句,“晚虹”、“斜日”、“天昏”连续点明时间,看似重复,实际上却渲染出了一幅广阔雄浑的雨后塞上远景图。 D. 《塞路初晴》的前两联由远及近,紧扣诗题,描绘了傍晚雨后的画面,视听结合,动静相生,既稂丽又清新,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15. 与《雁门胡人歌》相比,《塞路初晴》这首诗在思想情感上表现出了什么异同之处?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14. D 15. 相同点:都是表达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之情。 - 28 - 不同点:《雁门胡人歌》表达了对战争生活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之情。《塞路初晴》表达对草原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D项,“视听结合”理解错误,《塞路初晴》描绘了雨后塞外草原的壮丽景象,雨后黄昏时, 积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自由向低洼处流淌, 袅袅的炊烟还盘旋在绿杨簇拥的村庄上,展示出一幅旖旎如江南风光又不失北国雄浑的壮丽图景,并没有听觉的描写。 故选D。 【15题详解】 此题的考查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两个,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本题,《雁门胡人歌》通过描写秋日出猎、山头野烧的代北景色及胡人在和平时期从容醉酒的风习的几个生活画面,以及误将野火雨雾当作烽烟而最终释然的事件,表达了对战争生活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之情。《塞路初晴》通过描绘了雨后黄昏时, 积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自由向低洼处流淌,袅袅炊烟还盘旋在绿杨簇拥的村庄上的雨后塞外草原的壮丽景象,以及通过写人们听说边疆无战事之后, 悠然欣赏三三两两的游骑在秋日的草原上游猎的景象,表达对草原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因此,相同点都是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对战争的厌恶之情。不同点:《雁门胡人歌》表达了对战争生活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之情。《塞路初晴》表达对草原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 - 28 - 【点睛】诗歌鉴赏的客观选择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 6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逍逼游》中,为嘲笑大鹏,蜩与学鸠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例,从正面来论证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来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我决起而飞 (2). 抢榆枋而止 (3). 锲而不舍 (4). 金石可镂 (5). 何方圆之能周兮 (6). 夫孰异道而相安 【解析】 【详解】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决”“榆枋”“锲”“镂”,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者查字无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定的技巧。理解性背诵是基础。要想做对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题,首先要下大功夫苦功夫,把原文要求背诵的段落背会。这是做对这类题的前提条件。否则,要谈默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背诵的时候要注意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背诵,不要死记硬背。要背得认真,记得准确,不要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把握语境审好题是关键。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早年,费新我之父曾以“安之若素”为他题写过“安素斋”,意在希望他 - 28 - 要心安一如平素,对困窘的遭遇也要有一个平静如常的心态去对待。费新我思虑再三,“安之若素”被他认为莫如“我行我素”更不适合自己志趣,遂将“安素斋”改为“行素簃”。我行我素,也凸现他____、锲而不舍地攀登艺术之巅的心境、韧性和毅力。他原米以国画著名,56岁那年,他的右腕关节结核病突然发作,不能握笔作画写书,遂练左手运笔,专攻书法艺术。为使左笔书法 ,他博采约取,把名家和民间的书法艺术熔铸一炉。经过30年的矢志追求, ( ),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点画道劲,变态无穷,潇洒率意,韵味深长,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待人接物 手不释卷 精益求精 标新立异 B 待人接物 孜孜不倦 精益求精 自成一家 C. 为人处世 手不释卷 锦上添花 标新立异 D. 为人处世 孜孜不倦 锦上添花 自成一家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其隶书古拙朴茂,楷书敦厚,行草书不受前人羁绊,参以画意 B. 其隶书古拙朴茂,楷书敦厚,参以画意,行草书不受前人羁绊 C. 其行草书不受前人羁绊,参以画意,隶书古拙朴茂,楷书敦厚 D. 其行草书不受前人羁绊,隶书古拙朴茂,楷书敦厚,参以画意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经过费新我的再三思虑,“安之若素”被他认为莫如“我行我素”更适合自己志趣,遂将“安素斋”改为“行素簃”。 B. 经过费新我的再三思虑,“安之若素"被他认为莫如“我行我素”更不适合自己志趣,遂将“安素斋”改为“行素簃”。 C. 费新我思虑再三,认为“安之若素”莫如“我行我素”更不适合自己志趣,遂将“安素斋”改为“行素簃”。 D. 费新我思虑再三,认为“安之若素”莫如“我行我素”更适合自己志趣,遂将“安素斋”改为“行素簃” 【答案】17. B 18. A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能力。分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①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②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③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④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⑤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成语使用还要仔细分析语境。 待人接物:对待别人,应接事物,指跟别人往来接触。为人处世: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对待事情以及事务的处理方式与方法,有积极的、也有负面的。由后文“一个平静如常的心态去对待”可以,此处用待人接物符合语境。 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手不释卷: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由“锲而不舍地攀登艺术之巅的心境、韧性和毅力”可知,此处用孜孜不倦符合语境。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锦上添花:在锦上面再绣上花。比喻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书法属于作品,所以,此处用精益求精符合语境。 标新立异:意思是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故意以与众不同显示自己。自成一家:在某种学问上或技术上有独创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能自成体系。由“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点画道劲,变态无穷,潇洒率意,韵味深长”可知,此处用自成一家符合语境。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 本题,由下文语境“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点画道劲,变态无穷,潇洒率意,韵味深长”可知,“行草书不受前人羁绊”和“变态无穷,潇洒率意”相对应,排在最后,所以,排除B、C、D项。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答题时应先分析原句,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审主干再查附加成分,找出语病,并加以修改,再仔细比对选项所给出的修改方案,找出答案。 A项,“经过费新我的再三思虑,“安之若素”被他认为莫如“我行我素”更适合自己志趣”缺少主语; B - 28 - 项,“经过费新我的再三思虑,“安之若素”被他认为莫如“我行我素”更不适合自己志趣”,缺少主语,且语义错误,“莫如”、“更不”双重否定等于肯定; C项,“认为“安之若素”莫如“我行我素”更不适合自己志趣”,语义错误,“莫如”、“更不”双重否定等于肯定; D项,正确。 故选D。 【点睛】近义成语辨析重点是:感情色彩的误用,望文生义,适用对象弄错,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语境或逻辑错误。本题以选词填空的形式考查成语的使用能力,解答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 20.下面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标识,标识由中间的地球(地球上的中国呈绿色)、外侧的浅蓝色圆环、进口博览会中英文名称和英文缩写(CIIE) (英文缩写呈红色)等部分组成。请分别说出它们的寓意。 【答案】图标中间为地球,寓意进口博览会的广泛性、多样性和包容性,代表我们致力于将进口博览会打造成为世界各国展示国家形象、开展国际贸易的开放型合作平台;地球上的绿色中国,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表示进口博览会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着力打造一流绿色展会。图标外侧为浅蓝色圆环,体现了中国海纳百川的自信与豪迈,寓意与世界各国紧密的团结合作,彰显了我们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图标中进口博览会的英文简称“CIIE(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中间两个字母“II”形似一扇打开的大门,寓意进口博览会是世界连通中国之门、国际经贸合作之门、世界人民友谊之门,字体颜色选取中国红,象征着中国热情好客,欢迎世界宾朋。 【解析】 - 28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图文转换的解题思路是:一是在读懂图表上下功夫。无论是图文转换,还是表文转换,甚至徽标转换,前提、要点都在一个“读”上。 本题,进口博览会的标识由中间的地球、外侧的浅蓝色圆环、进口博览会中英文名称和英文缩写(CIIE)等部分组成。图标中间为地球,寓意进口博览会的广泛性、多样性和包容性,代表我们致力于将进口博览会打造成为世界各国展示国家形象、开展国际贸易的开放型合作平台;地球上的绿色中国,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表示进口博览会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着力打造一流绿色展会。图标外侧为浅蓝色圆环,体现了中国海纳百川的自信与豪迈,寓意着与世界各国紧密的团结合作,彰显了我们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图标中进口博览会的英文简称“CIIE(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中间两个字母“II”形似一扇打开的大门,寓意进口博览会是世界连通中国之门、国际经贸合作之门、世界人民友谊之门,字体颜色选取中国红,象征着中国热情好客,欢迎世界宾朋。 【点睛】做这类题有以下几个技巧:1.读画面,把握画面要素。漫画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并提取关键信息,如主要人、物的特征,画中人物的言行等。2.巧联想,探究画面寓意。在审读、想象的基础上,将画面信息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3.抓关键,客观描述画面。描述画面,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描述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人或物,抓住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一般有以下几种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主后次等。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正在月球背面执行探测任务的“玉兔二号”月球车,截至目前已经在月球运行340余天,成为在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的月球车。此前月面工作时间的纪录由苏联的“月球车1号”保持,累计运行321天。“玉兔二号”月球车随“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9年1月3日共同登陆月球背面。随后“玉兔二号”月球车沿着斜梯缓缓驶向月面,当天22时22分,“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驶上月球表面,在月背留下人类探测器的第一道印迹。12月3日21时42分,“玉兔二号”月球车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设置,进入第12月夜。截至目前,“玉兔二号”月球车累计行驶345.059米。12月20号,它就会被唤醒,之后就要开始第13个月昼的探测工作。 【答案】“玉兔二号”月球车,截至目前已经在月球运行340 - 28 - 余天,成为在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的月球车,它将开始第13个月昼的探测工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要求对一个或几个语段进行缩减或拟写新闻导语、标题、一句话新闻,或对所给语段进行高度概括提炼要点,归纳主旨,或根据材料对某一概念下定义等等。答题时首先要明确材料叙述的主体或对象,然后要明确材料的主旨,抽取提炼主要信息。 本题,由材料“正在月球背面执行探测任务的“玉兔二号”月球车,截至目前已经在月球运行340余天,成为在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的月球车”可知,该语段主要讲“玉兔二号”月球车,截至目前已经在月球运行340余天,成为在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的月球车;由句子“12月20号,它就会被唤醒,之后就要开始第13个月昼的探测工作”可知,它将开始第13个月昼的探测工作。 【点睛】压缩语段一般考查以下类型:1、记叙性语段,要弄清叙述的对象及中心事件,可运用“剔除枝叶法”进行压缩。采用“对象+事件”归纳法。2、新闻类材料。考查形式一般有两种:一是提取要点,二是概括内容,如拟写标题、一句话新闻。3、说明类材料。查的形式主要是给材料中的说明对象下定义,提炼材料中的说明内容。4、议论类材料。议论语段概括的任务重在概括观点,许多时候要把具体的材料变成泛指的通用道理。有的语段观点没有直接表明,这就要通过理性认识概括出观点。要弄清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要养成良好的解题思路: ①分析层次与层意;②概括层意,抓住要点;③注意设题角度。解题步骤:①反复审题,弄清具体要求;②辨明类型,明确概括角度;③划分层次,辨明主次,把握意图;④依照要求,整合信息;⑤作出正确选择。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新华社11月21日报道,11月17日上午,河南郑州公交司机张福军驾驶186路公交车行至一站台时,看到一位老人在护工的搀扶下艰难上车,他将车辆停稳后起身下车,把老人稳稳地抱到座住上,车行驶了一段路程后,他从后视镜中看到老人打算下车,他拉好手刹又去将老人背下了车。在接受采访时,张福军忍不住哭了,他说,老人蹒跚的样子,让他想到自己的父母。 读了这则新闻,你有何联想与感受?对社会中的“陌生人关系”,是否有更进一步思考? 请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表达你的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或抄袭。 - 28 - 【答案】例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题记 敬老是一个永久的话题;老人,则是话题中不曾褪色的字眼。人生的问卷答到了这里,我们是否可以以耐心和爱心来续补这空缺的横线,在老人的阐述中重踏他们曾走过的路,从敬老的氛围中感受炽热的回.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敬老爱老并非一个传说,你必须用真诚去充实它。 唐朝有个姓杨的人,家境贫寒,是不报复,但十分孝顺,靠讨饭养其父母,故人们叫他杨乞。他在外讨的食物,皆带回家去供奉二老。父母没有尝过,他虽然饥饿也不敢先尝。如有酒时,就跪下捧给父母,等父母接过杯子即起来唱歌跳舞就像小孩一样,使父母快乐。有人怜悯他穷困,劝他给人打工,用所得收入养亲。杨乞答道:“父母年迈,若为人家打工,离家太远,就不能及时侍奉他们。”听到的人感到他是个孝子。后来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讨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着食物去墓前哭祭。 著名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老年时像青年一 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老人的生活不应是黯淡的,更多的应富含生的气息与爱的欢笑。老一辈革命家朱德作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伟大主席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拗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 首推博爱。”名人尚且如此,我们是不是应该年迈的亲人做些什么呢? 其实,人生便是平日司空见惯的太阳。它日复一日地遵循着东升西落的轨道。没有永远的烈日当空,无论你的人生多么不凡,最后你也是会慢慢老去,逝去,最终缓缓地被人们遗忘。人生匆匆,如白驹过隙,繁华如梦,往日岁月如云烟般流过天际而无可挽留,不奢求天空对它的眷恋,只为静静储蓄飞翔的力量。那些老人们便是我们前行的高标,你无法忽略他们的存在,试说,如果没有徐徐落下的太阳,又怎会有“夕阳无限好”的美景呢?百善孝为先,是中国的传统,现在它以飞快的脚步遍布世界,我相信,“孝" 将会占据道德的核心,它将会是为人处事的底线。敬老爱老,应从现在开始。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解析】 - 28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对社会中的“陌生人关系”,是否有更进一步思考?作答时要认真审读材料。 审题: 首先解读材料,材料主要讲一个新闻事件:河南郑州公交司机张福军看到素不相识的陌生老人坐公交车,把老人稳稳地抱到座住上,到站之后他又将老人背下了车。在接受采访时,张福军潸然泪下,他说,老人蹒跚的样子,让他想到自己的父母。这则新闻我们在解读的时候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素不相识的老人、想到自己的父母、公交车司机等。 立意: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向社会传播正能量; 3.帮助老人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4.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素材: 1.于是,儿子无论有多忙,无论有多累,每天傍晚都会陪同父亲去散步,只要老天不下雨。起初,儿子用轮椅推着父亲去散步。这样大概过了两年,儿子改变了陪同父亲散步的方式,直接扶着父亲去散步。就这样,儿子在后面搀扶,父亲在前面迈步,一步一步慢慢地往前走。刚开始时,与其说是父亲在前面迈步,不如说是儿子在后面推着父亲挪动。这一前一后,一步一个脚印的又过了五六年了。以前,当这对父子经过时,人们总是用新奇而又疑虑的目光审视着他们;现如今,当他们再从人们面前经过时,人们已经是熟视无睹了,只是在那平静眼神中多了份赞许。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千年前的孟子写下这句话,他没有生在这样一个社会,他该是多么希望后人能创造出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我想,他不会想到千年之后的人们与他的理念该是多么的背道而驰。我的中国, 我的祖国,难道真的要与几千年的文化之本孝完全割裂,甚至是相反。 我的祖国,不应该是嫌弃,甚至遗弃老人的时代。我的祖国, 应该是一个花一般的国家,所有的人都拥有一颗芳香的心。老人所在之地,处处皆有阳光照耀。 3. 大家对这种爱心产生温暖的感觉,源于人与人之间那种最为宝贵的理解和对善的认同。正是这种理解和认同,穿透了世间的冷漠与轻视,用一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心理,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怀。爱心,被看作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最高尚的情操,是人类良知的生动展示,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古人云: - 28 - 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乏善心和爱心,只是在等待一个被触发的机会。当一个人被感动之时,也是他的爱心和善心被触发之时。让人“一看就暖和”的温柔,这是激发了我们内心柔软与善意的温情。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深刻铭记。 4.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因为有爱,父母创造了爱情结晶的我们。因为有爱,不论多大风雨,人类也都能雨中前行,看到雨过天晴的彩虹。命如草芥,脆弱之时,百叶凋零;有时生命又犹如五岳泰山首、巍峨昆仑巅,莽莽太行山!生命总能创造奇迹,只要活着终有希望。它用自己的顽强不屈的姿态,创造了一个个永恒的神话,经久不息的奇迹。奇迹之所以会发生,定然与这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有关——那就是爱!源自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爱! 结构: 结构:任务驱动型文章一般采用这样的结构:第一部分(开篇):1.转述材料,提出问题;2.提出观点;第二部分(主体):析危害1.多层面论述所持观点的正确性——挖根源;2.多层面论相对观点的错误性——联现实;提办法。第三部分(结尾):归结全文,重申观点。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 28 - - 2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语文卷·2018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7-07)
- 2014届高三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试题选编18:空间的平行与垂直关系(教师版)
-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数学(心得)之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探究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知识点复习课件 带练习
- 2006年高考物理评分细则及2007年高考物理备考建议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习课件
- 2019高三数学(北师大版理科)一轮:课时规范练27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第一次高考仿真模拟文科综合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