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广西省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广西省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

覃塘高中2018年春季期5月月考试题 高二历史 ‎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Ⅰ卷和Ⅱ卷,Ⅰ卷为试题(选择题和主观题),学生自已保存,Ⅱ卷一般为答题卷,考试结束只交Ⅱ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 商人祭祖对象广泛,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到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远近之别,祭祀用品也有简单与隆重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人的祭祀。这说明商代(  )‎ A. 男性与女性均成为重要受祭对象 B. 形成了宗法等级制和贵族分封制 C. 是传统文化体系形成的重要时期 D. 注重借助人伦秩序维护专制王权 ‎2.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这里的“客观条件”最主要是指(  ) ‎ A.分封制的瓦解,郡县制的形成 B.宗法制的瓦解,皇帝制度确立 C.分封制的瓦解,实施郡国并行 D.秦灭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 ‎3.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国家像一个放大了的家庭。君主统而不治;大夫们很重要,不是因为其职位,而是因为他们是君主的亲戚,或是显赫家庭的家长。”这主要反映了(  )‎ A.宗法观念的延续 B.分封体制的完善 C.君主权力的衰微 D.官僚政治的建立 ‎4.据《秦律·置吏律》记载,秦朝时国家任免官吏虽有统一的固定时间,但也可随时调换或补缺。这反映了(  )‎ A.官僚政治具有一定灵活性 B.当时政治体制还不够完善 C.皇权专制统治具有随意性 D.国家官吏的腐败现象严重 ‎5.“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 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 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 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 ‎6.唐代择官标准有四项,其一是身,即身材,须取其体貌丰伟者;其二是言,即言词,须取其言词辩正者;其三是书,即书法,须取其楷法遒美者;其四是判,即公文判词,须取其文理优长者。这反映出唐代择官(  )‎ A.以德行优者为先 B.重视官员所需要的基本素养 C.以才干突出者为先 D.把外在形象摆在首要地位 ‎7.元朝时期,西域之士“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 西游昆仑之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这反映出元朝(  )‎ A.民族隔阂的消除 B.对外政策的开放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民族融合的加强 ‎8.明嘉靖时胡世宁曾上疏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内阁首辅的地位开始突出,倍受大臣们的尊崇,称其为首相,内阁中的其他成员也多为首辅举荐,他们事事附和首辅,不敢有什么意见。材料中的现象(  )‎ A.反映了中枢体制出现创新 B.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 C.说明内阁首辅取得决策权 D.表明权力制衡已被打破 ‎9.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折奏事,甚至是风闻奏事,皇帝朱批后迅速发回,既快又保密。密折制度的实行(  )‎ A.意在解决决策依据与驾驭官僚队伍问题 B.没有起到任何积极的社会作用 C.表明奏折上报的渠道被堵塞 D.目的是弥补军机处办事效率低下 ‎10. 目前,在山东、四川、陕西、安徽、河南等地出土汉代普通百姓墓葬的画像石或画像砖上均发现有“射雀射猴”画像。如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一块画像石上,树下两人持弓仰射,树上共计有20多只雀与猴。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 汉代民间形成了浓厚的尚武风气 B. 麻雀与猴类对小农经济破坏最大 C. 汉代的仕途开阔权力向下层开放 D. 黄河下游逐渐成为政治经济重心 ‎11. 考古界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甘肃放马滩纸、悬泉纸、早滩坡纸,陕西派桥纸等。但《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 A. 纸是汉代的主要书写材料 B. 汉朝各地推广了造纸术 C. 蔡伦发明造纸术最为可信 D. 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汉 ‎12. 唐代王建在《汁路即事》中写道:“千里河烟直,青槐夹岸长。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A. 农村市场获得发展 B. 海上贸易居于主导 C. 坊市界限已经打破 D. 区间贩运异常繁荣 ‎13. 熊人霖称的《南荣集》描述明代闽浙地区的‘·寮主经济,,:“寮主者,汀之久居各邑山中,披寮蓬以待普民之至,给所执之种,稗为锄植而征其租;著民者,依寰主为活,而受其佣值。”促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 A. 资本主义的萌芽 B.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C. 人身控制的松弛 D. 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14. ‎ ‎《清仁宗实录》卷十一载:咸丰初,晋商摊派捐输繁多,朝廷并给与捐输的晋商虚职官衔。1851年,榆次晋商常择通过捐输获得“浩封武德佐骑尉从五品武官散阶”。之后,常家捐输频繁,朝廷封赏不断。这种做法旨在(  )‎ A. 弥补清政府的国库亏空 B. 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 C. 抵抗西方列强侵略 D. 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 ‎15. 清代的木兰秋狝(xian,秋天打猎),是在皇帝出猎的传统基础上形成的一项国家大典。康熙帝在某次行围时强调,从前有人“以朕每年出口行围劳苦军士条奏者,不知国家承平虽久,岂可遂忘武备”;乾隆宜称其行猎目的有三:一是遵循祖制;二是习武练兵,三是怀柔蒙古。由此可见,木兰秋狝(  )‎ A. 具有其特定的军事政治意图 B. 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C. 是为了满足君主的娱乐需求 D. 保持了北方民族的传统习俗 ‎16. 康熙帝时将理藩院从礼部独立出来。理藩院的主要职责一是管理蒙古、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二是处理与俄国的关系。这反映当时(  )‎ A. 蒙古、新疆地区叛乱频繁不易管理 B. 满族主要依靠少数民族加强统治 C. 理藩院基本承袭元朝宣政院职能 D. 清朝统治者的天朝上国观念浓厚 ‎17. 汉唐时史书里一提及“兼并”,就带有贬义,比如“豪强兼并”。到了宋以后,骂地主“土地兼并”的说法越来越少了,而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了。这说明(  )‎ A. 历史解释随时代变化而发生变化 B. 历史结论总是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 C. 史书记载受朝代更迭的影响较大 D. 同一现象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认识 ‎18. 近代以前,全国最重要的交通线是连接首都的交通线。在各地区,通往行政中心所在城市的道路是区域内最重要的道路。到了近代,中国的新式交通,无论轮船、主要公路还是航空,大多或以港口城市为起点,或与通往港口城市的道路相连接。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央集权解体 B. 中西贸易发展 C. 经济结构变迁 D. 社会动荡加剧 ‎19. 金冲及在《转折年代》中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材料表明(  )‎ A. 中国获得了与美国平等的贸易地位 B. 美国以其经济优势获得隐性的贸易特权 C. 近代以来的不平等条约影响依然存在 D. 中国在中美贸易中处于不利的逆差地位 ‎20. ‎‎1949年1月15日 ‎,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把原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把原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把原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把原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中央军委的这决定(  )‎ A. 旨在集中各区优势兵力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 B. 体现了突破地域限制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需求 C. 落实了七届二中全会夺取全国胜利的总方针 D. 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决心 ‎21. 下图为中国与日、美、欧、俄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化趋势,据此可推知(  )‎ A. 欧盟在国际经济地位上已有超越美国的趋势 B. 区域集团化组织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全球化 C. 大国间政治关系成为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关键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助于中国融入世界 ‎22. 古雅典有关受贿的法律规定:“任何雅典人接受他人贿赂,或本人向他人行贿,或通过承诺腐蚀任何人,损害了人民的总体利益,或以任何方式和方法,损害任何个人的利益,则他将与自己的孩子一道被剥夺公民权,他的财产将被没收。”这从本质上说明古代雅典注重(  )‎ A. 对贪污受贿实行严厉的惩罚 B. 维护大多数雅典居民的利益 C. 构建有利于民主政治的环境 D. 利用宗法关系维护公民权利 ‎23. 1850年时巴斯夏这样描述祖国的种种乱象:“一贯性的反对、议会斗争、街头起义、革命、意想不到的变故、小集团、幻想、人人可以提出的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进行治理的要求……政策对一切事务的人为干预、资本和劳动人为的错误配置、引发无谓的摩擦、波动、危机和损失的根源等等。”这反映出法国(  )‎ A. 政治动荡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B. 工业革命发展缓慢成果不能共享 C. 人们受启蒙思想影响渴望民主政治 D. 外敌入侵激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24.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在世界秩序中的统治地位衰退以来,新兴大国以经济竞争、资本积累、政治和经济影响、技术和物质能力等形式成功渗透到一些权力领域。有人认为,世界秩序正在进入一个相互依存式主导权的时代。这意味着(  )‎ A. 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松动 B. 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正式形成 C. 新兴大国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D. 经济全球化让大国间相互依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2分)‎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针对“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及周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疊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 材料二自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这极大地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梁启超认为,“夫所谓……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认同感,中国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辛亥革命后期,许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进行重新阐释,赋予其“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新内涵。‎ ‎——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取这些举措的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朝前期相比,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13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石器时代 用石爷等工具在巨大木材上凿成回形,制成独木舟 唐宋时期 唐朝采用了钉接合连接工艺,使船的强度大大提高。宋代造船修船开始使用船坞,并普通使用罗盘针,造船业及船舶使用人群多集中在东南地区。‎ 明清时期 除了官方船厂之外,民营船厂的规模也很大。发达的造船技术为海上丝调之路的繁荣和发达的漕运系统奠定了基础。‎ 中国近代 ‎1865-1866年,清政府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学习西方先进的造船技术试造“蒸汽船”、“铁皮船”,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也是中国造船业近代化开端。‎ 建国以来 新中国的造船业迅速发展。乘坐豪华游轮旅行成为潮流,并研制出第三代破冰船与科学考察船“雪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航空母舰“辽宁舰”,造船业在新中国经济发展,便利生活、科学研究、强兵强国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据吴善群《从船舶到海洋工程》等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 ‎2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为防止审判时法官徇私舞弊,宋初制定了回避制度。《宋刑统》规定:“诸鞫狱官与被鞫人有五服内亲,及大功以上婚姻之家,并受业师,经为本部都督、刺史、县令,及有仇嫌者,皆须听换。”在之后的司法实践中,又增加许多重要的补充条款,使回避制度更加严密。如真宗景德二年(1005)九月诏:“应差推勘、录问官,除同年同科目及第依元敕回避外,其同年不同科目者不得更有辞避。”即法官与被审之人有同年同科目关系的必须回避。如果回避的官员太多,则须将案件移送其他机关审理,如哲宗元祐六年(1091)五月庚午,大理寺言:“断案若定夺事,卿、少卿、正应避者,免签书,若俱应避者,牒开封府。”得到朝廷批准。大理寺法官如果与被审之人有荐举关系者,亦须回避。如徽宗崇宁二年 ‎“大理寺申请有服亲及曾经荐举或有仇怨者,许避”。孝宗淳熙元年(1174)六月四日,臣僚奏言:“在法鞫狱、录问、检法而与罪人若干系人,有亲嫌应避者,自陈改差。”即案件审理官员与嫌疑人有亲嫌关系者也要回避。‎ ‎——田志光《宋代大理寺审判制度独具特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在司法审判中实行回避制度的目的及特点。8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初司法审判中的回避制度。7分 高二历史答案 ‎1---5 CAAAB 6---10 BDBAC ‎11—15 DACAA 16—20 DDCBB ‎21—24 D C AC ‎25.【答案】(1)举措: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 背景: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受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2)特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联;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 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进程;有利于増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国家”观念的变化。从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等方面来分析。‎ ‎(1)从材料“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庙” “敬天法祖、勤政爱民” “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针对“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中可以概括出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加强集权的需要、民族融合和儒家思想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2)从材料“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认同感,中国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将“中华民族”进行重新阐释,赋予其“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新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思想解放、民族意识、民主革命、国家统一等方面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26.【答案】示例一:造船业的发展与国家影响力 宋代指南针与造船、航海相结合,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近代中国,面临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制造蒸汽为动力的汽轮,是中国从传统社会转向近代社会的重要内容。今天中国先进的造船技术,则打造了“大国崛起”的基础。‎ 示例二:船舶制造业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紧密相关 随着造船业的迅速发展,船舶与社会生活、国家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船舶最开始仅仅是沿海、沿河地区的交通工具,但后来则沟通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如海上丝绸之路、新航路开辟。现当代,随着科技的提高、经济的发展、造船技术的进步,船舶在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诸多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主观性试题,学生所答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首先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出论题,如根据“唐朝采用了钉接合连接工艺,使船的强度大大提高”“宋代造船修船开始使用船坞,并普遍使用罗盘针”“发达的造船技术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和发达的漕运系统奠定了基础”“学习西方先进的造船技术试造‘蒸汽船’、‘铁皮船’”“并研制出第三代破冰船与科学考察船”概括得出论题:科学技术促进了造船业的发展,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论证即可。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只要言之有理,均可的情给分。‎ ‎27.【答案】(1)目的:防止法官徇私舞弊;维护封建统治。‎ 特点:通过立法手段加以保障;伴随司法实践不断完善;牵涉众多封建伦理关系;亲嫌均要回避。‎ ‎(2)评价:有利于防止司法腐败(或有利于司法审判公平公正;或有利于维护统治);为后世司法审判制度提供借鉴;在君主专制制度下不可能真正实现司祛公平公正。‎ ‎【解析】(1)第一问,据材料“为防止审判时法官徇私舞弊”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第二问,据材料“《宋刑统》规定”、“在之后的司法实践中,又增加许多重要的补充条款,使回避制度更加严密”、“大理寺法官如果与被审之人有荐举关系者,亦须回避。”、“即案件审理官员与嫌疑人有亲嫌关系者也要回避”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2)据材料“为防止审判时法官徇私舞弊”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防止司法腐败,对后世司法的影响等方面加以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对避讳制度的局限性加以回答,即在君主专制制度下不可能真正实现司祛公平公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