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台阶学案 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台阶学案 新人教版

台阶 编制教师 ‎ ‎ 总序号 审核人 ‎ ‎ 学生姓名 班级 小组序号 课题内容 ‎11.台阶 学习目标 1. 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从情节入手,深入情节,把握课文所刻画的“父亲”的形象特点。‎ 2. 体会台阶的含义,把握小说的主题,抓住细节适当做些批注。‎ 3. 感受父亲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理解“父亲”这一群体的付出,从而感恩父亲,感恩亲人。‎ 学习重点 从情节入手,深入情节,把握课文所刻画的“父亲”的形象特点。‎ 学习难点 理解父亲老了、“台阶”的深层含义。‎ 学法指导 师生讨论和探究,学会熟读精思,把握文章重点。‎ 一、预习案 ‎ ‎ ‎ ‎ ‎1.完成资料卡 李森祥,生于1956年,浙江衢州人。李森祥的小说以________和_______两大生活背景为主要题材,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他的作品______________获1991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 参考答案: ①农村 ② 军营 ③《小学老师》‎ 2.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小说集《台阶》。李森祥远离故乡,从戎成为军人,时空的距离使他对故乡产生一种极其亲切、真实的回忆。这种回忆成为李森祥小说创作的契机和灵感。‎ 3. 给下列字词注音。 ‎ 凹( ) 凼( ) 硌 ( ) ‎ 涎( )水 揩( ) 嘎 ( )‎ 筹( )划 尴尬 ( ) 唿( )嗒 门槛( ) ‎ ‎ 黏( ) 撬 ( ) 熬( )住 憋( )住 ‎ 4‎ 参考答案: āo dàng gè xián kāi gā ‎ ‎ chóu gān gà hū kǎn nián qiào áo biē ‎ 2. 问题导学 这篇文章围绕“台阶”,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于是立下宏愿,也要造一座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经过艰苦劳作,耗尽大半辈子的精力,终于建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父亲的愿望实现了,但父亲也老了,身体也垮了。‎ 列出我的疑惑 二、探究案 一、 课文分析,层层深入,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 ‎1.父亲为什么要造新台阶?‎ 参考答案:①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②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2.为了实现“造新台阶”这个目标,父亲都做了哪些努力?努力多久?‎ 参考答案:捡砖,捡瓦,攒角票,种田,砍柴,捡基层卵石,编草鞋,砍柴卖钱...... ‎ 父亲准备是漫长的,父亲准备大半辈子。‎ ‎3.新台阶造好,父亲是怎样的表现?‎ 参考答案:1.表现:①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 ‎ ②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得,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 ‎ ③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胸无法挺得高。‎ ‎④父亲露出尴尬的笑。‎ ‎4.读懂人物,赏析形象: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怎样评价他。‎ 父亲的形象:要强、不甘人后、吃苦耐劳、勤劳能干、执着追求、坚韧不拔、忠厚老实、谦卑......‎ 4‎ 一、 读懂作者,体悟感情 ‎1.对这样的父亲,作者饱含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 作者的感情:作者对父亲的感情是复杂的,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热爱;对父亲乃至中国传统农民的最终命运表示同情和惋惜。‎ ‎2.如何理解小说的结局?‎ 参考答案:小说出人意料又令人感伤的结局,引发读者对物质理想和精神追求错位现象以及人生使命的各种思考。父亲虽造好了九级台阶,但仅仅是表面现象,是一种形式上的提高,并未从根本上 改变“地位”,父亲渴望得到的尊重的追求并没有实现,他的精神并没有得到满足。‎ ‎ ‎ 我的知识网络图 ‎ 1.父亲形象:要强、不甘人后、吃苦耐劳、勤劳能干、执着追求、坚韧不拔、厚道老实、谦卑......‎ ‎ 2.作者的思想感情:敬仰热爱、同情惋惜 ‎ ‎ 三、训练案 语文主题阅读(一)‎ 阅读李森祥的《远行》这篇文章(语文主题学习丛书3,109--111页),并回答以下思考题。‎ 通过阅读李森祥的《台阶》,我们认识了一位老实本分、热爱生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追求生活理想的父亲。请同学们再次对比阅读李森祥的《远行》,并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篇文章中“母亲”的形象。‎ ‎ 参考答案:‎ ‎①母亲深明事理,虽不舍儿子远行,却默默支持儿子当兵。②母亲朴实细心,为不能给儿子办酒席感到愧疚,她做儿子最爱吃的菜,杀的鸡只想给儿子一人吃;③‎ 4‎ 母亲勤俭能干,给儿子做新衣,钉扣子,天天忙碌;④母亲自尊要强,自己头发梳得光鲜,全家穿新衣,体面地送儿子去当兵。(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言之有理即可,但不少于两点)‎ 语文主题阅读(二)‎ 阅读《这样的父亲》(语文主题阅读丛书3,117—119页),回答思考题。‎ 请用两个词语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卑微、拘谨、坚强、自尊、坚毅、坚韧、乐观、有责任感、能担当、深沉。‎ 教与学的反思 ‎ ‎ 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