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8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1.1.商代甲骨文中出现蚕、帛、丝、桑等字(如图),并由此辟生出从“桑”、从“糸”等与蚕丝有关的文字100多个。从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是商代 A. 种桑养蚕现象开始出现 B. 丝织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C. 丝、帛等成为主要衣料 D. 丝织业成为重要手工业部门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商代出现了很多与蚕丝有关的文字,这说明丝织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故答案为B项。中国在距今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开始养蚕并有了丝织品,排除A项;麻为商代主要衣料,排除C项;西汉时丝织业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排除D项。‎ 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图示及文字说明体现出的信息,并联系相关史实来确定答案。‎ ‎2.2.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形式的铸币以及黄金同时存在,大量流通,而高利贷竟然也成为一种有社会信誉的行业。这种现象说明 A. 商品经济空前发展 B. “工商食官”传统格局被打破 C. 社会秩序高度失控 D. 诸侯争霸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答案】A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形式的铸币以及黄金同时存在,大量流通,有效地发挥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高利贷竟然也成为一种有社会信誉的行业,它虽然有重利盘剥的性质,但它的出现和维持,是以相当发达的商品经济环境为其前提,故A正确;“工商食官”是商周政府占有工商业者并进行垄断性经营的制度,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各种形式的铸币以及黄金同时存在,大量流通,高利贷,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并非社会秩序高度失控,C错误;D表述错误,并且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形式的铸币以及黄金同时存在,大量流通,而高利贷竟然也成为一种有社会信誉的行业”,联系所学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分析解答。‎ ‎3.3.重农抑商政策是在重视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同时,重官商,遏制农民经商,打击富贾大商,抑制中小商贩人数过多。这表明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A. 便于专制政府与民争利 B. 适应维护专制统治的需要 C. 压抑了社会经济的活力 D. 推动了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答案】A ‎【解析】‎ 根据“重官商,遏制农民经商,打击富贾大商,抑制中小商贩人数过多”可知,抑商主要是遏制农民经商,保证官商利益,表明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便于专制政府与民争利,故A正确;B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重农抑商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和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发展,但“持续发展”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重官商,遏制农民经商,打击富贾大商,抑制中小商贩人数过多”,结合所学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和表现分析解答。‎ ‎4.4.周安平在《中国古代市肆考略》中指出:北宋以前,“市”是零售活动的唯一形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壮大态势。但之后,“市”不再是零售活动的唯一形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官府的重视程度随之下降。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商业市镇开始兴起 B.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C. 坊市制度逐渐打破 D.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答案】C ‎【解析】‎ 根据“‘市’不再是零售活动的唯一形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官府的重视程度随之下降”,结合所学,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坊市制度逐渐打破,商业活动不仅仅局限在“市”内进行,故C正确;明清商业市镇开始兴起,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B错误;D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市’不再是零售活动的唯一形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官府的重视程度随之下降”,联系所学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分析解答。‎ ‎5.5.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迁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向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材料中的农民“迁业”现象主要说明了 A. 传统的封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B. 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C. 明代国家“重商”政策的确立 D. 手工业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 ‎【答案】B ‎【解析】‎ 由“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可以分析出农民迁业是由农业中的粮食种植转为经济作物种植或者从事手工业,这造成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故选B。A不符合史实,自然经济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之后,故排除A;C不符合史实,中国明朝中后期依然是“重农抑商”的,故排除C;D项不符合史实,农业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主导产业,故排除D。‎ ‎6.6.先秦时官营手工业作坊产品上都刻有工种及制作工匠的名字,以此来记录产品的生产情况。但考古资料显示,河北武安县发掘的10座战国晚期窑址中,出土了许多单独刻有生产者姓名印记的陶器、陶片。这说明 A. 官营手工业注重保证质量 B. “工商食官”制度己被打破 C. 国家规范民营手工业生产 D. 工商业经营范围得到扩大 ‎【答案】B ‎【解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先秦时官营手工业作坊产品上都刻有工种及制作工匠的名字,说明官营手工业由政府掌控,而到了战国晚期,出土了许多单独刻有生产者姓名印记的陶器、陶片,说明民营手工业兴起,“工商食官”制度已被打破,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说明“以此来记录产品的生产情况”,无法体现注重保证质量,故A项错误;通过材料中产品上刻有的记录来看,官营手工业更显规范,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记录产品的生产情况发生变化,没有体现经营范围,故D项错误。‎ ‎7.7.明清时期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主动“捐帑”、“报效”。……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这反映出 A. 官商勾结是徽商崛起的重要原因 B. 获取功名是富商大贾经商的最终目的 C. 明清富商大贾难成社会革新的力量 D. 清商帮势力强大 ‎【答案】C ‎【解析】‎ 材料显示明清的商人以“捐帑”、“报效”的方式寻求保护,未积极探索自身发展的道路,仍是封建性质的商人,故C项正确。徽商崛起的原因是自身的努力与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官商勾结,故A项排除。材料的主旨是商人期望得到政客的保护,未体现其根本目的是什么,故B项排除。D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主旨。‎ ‎8.8.奥斯曼帝国金币与银币的兑换比例,1580年是1:60,1590年为1:120,1640年为1:250。货币贬值导致奥斯曼帝国政府岁入锐减,从1534年的500万金币下降为1591年的250万金币。与此同时,小麦的价格在16世纪上涨20倍。这反映了 A. 殖民掠夺促使世界市场形成 B. 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了经济剧烈变动 C.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加速进行 D. 奥斯曼帝国丧失对世界航路的控制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奥斯曼帝国金币与银币的兑换比例上涨”“小麦的价格在16世纪上涨20倍”说明通货膨胀出现,主要是新航路开辟后导致价格革命引起,故B项正确;A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形成;原始积累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奥斯曼帝国控制的是传统商路,故D项错误。‎ ‎9.9.《新全球史》作者本特利说:“正当中国船队在印度洋上进行探察之时,欧洲航海家也正准备进入大西洋和印度洋。与郑和及其同伴不同的是……他们的探险有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是 A. 政治和军事动机 B. 经济和政治动机 C. 经济和宗教动机 D. 政治和宗教动机 ‎【答案】C ‎【解析】‎ 题目中的“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均在专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进行,均含有政治动机,故由设问要求“‘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是”即可排除与此不符的A、B、D三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新航路的开辟体现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作为货币的黄金和白银的需求迫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欧弘扬和传播基督教的热情。这表明经济和宗教动机是“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故选C。‎ ‎10.10.下表为英、美、德三国工业生产上升情况简表(以1913年为100%)。据此推断 ‎1870年 ‎1890年 ‎1910年 ‎1913年 德国 ‎18‎ ‎40‎ ‎89‎ ‎100‎ 英国 ‎44‎ ‎62‎ ‎85‎ ‎100‎ 美国 ‎11‎ ‎93‎ ‎89‎ ‎100‎ A. 资本主义各国城市化迅速完成 B. 英国经济发展呈现衰退趋势 C. 科技对经济发展作用愈显重要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表格时间可知,当时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从美国、德国、英国的经济增长率看,各国经济都迅速发展,工业革命的先进技术在欧美大陆广泛传播,科学技术迅速应用于生产,推动了工业的迅速发展,故C正确;从三国工业生产上升情况数据不能得出各国城市化的情况,排除A;从材料数据看,英国的经济增长率仍然较高,无法得出英国经济衰退趋势,排除B;世界市场指的是世界经济紧密联系成一个整体,材料数据无法体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D。‎ ‎11.11.有学者认为: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以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拖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说明 A. 工场时代,妇女思想解放 B. 女权运动开始,民主政治进步 C. 工业时代,妇女角色改变 D. 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答案】C ‎【解析】‎ 抓住材料时期“19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适应机器工业生产的需要,许多妇女走出家庭,走进工厂,由家庭的依附者变成社会的劳动者,妇女角色发生改变,故C项正确;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进入工厂时代,排除A;裙子变短不是女权运动开始的标志,排除B;早在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已经对外殖民扩张,而且D项与材料没有关联,排除D。‎ ‎12.12.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的主观目的范围。”下列最能证明作者观点的是 A. 轮船招商局 B. 江南制造总局 C. 安庆内军械所 D. 福州船政局 ‎【答案】A ‎【解析】‎ 首先从材料来看,“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结合所学知识,这指的是洋务运动口号中的“自强”,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的主观目的范围”指的是洋务运动后期的口号“求富”。洋务运动后期的企业多是民用企业,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C、D选项都是军用工业,故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明白“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的主观目的范围”的真实含义,我们可以从洋务运动的口号出发,分析材料的内容对应的洋务运动的口号,这样就知道材料主要讨论的是洋务运动后期的民用工业。‎ ‎13.13.对《晚清政府财政收入表》(单位:万两)所含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100%‎ 注: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商税、各项杂税等。其中关税1841年约420万两,1887年2054万两;1911年3617万两。‎ A. 中国开启近代化的进程 B. 政府财政收支失衡 C. 中国传统产业陷入困境 D. 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表格信息可知,晚清财政收入中农业税收比重不断下降,到1911年只占总收入的16%,而工商业税收持续增长,到1911年上升到69%,其他收入也在1911年接近农业的比重,可见该表反映了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动,故选D;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A;材料没有晚清政府财政支出情况数据,无法得出政府财政收支失衡,排除B;材料表明1849到1911年,农业税收数额大致呈增长趋势,因此无法得出传统产业陷入困境,排除C。‎ ‎14.14.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受到了外国资本主义猛烈冲击,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包括 A. 封建自然经济、洋务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B. 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 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 D. 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D ‎【解析】‎ ‎【详解】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成于1927年之后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在革命根据地产生,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D都错误;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错误;19世纪70年代,封建自然经济虽然已经开始瓦解,但仍然占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在中国出现。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的自救运动产生了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这四种经济都符合题意,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构成与演变相关知识,学生应该紧扣题干关键词“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各种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生时间出发,即可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5.15.1914一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这这次工业化浪潮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发展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 B. 受到当时政治革命的推动 C. 仍然没有独立的工业体系 D. 是清政府放宽民间限制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1914年一战爆发,列强忙于欧洲战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故中国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这说明民族工业发展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由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民国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故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当时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民族工业没有独立的工业体系,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不是1914年,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1914一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的原因、特点等方面出发,从逆向思维入手,即可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16.16.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互相效仿,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这表明近代中国 A. 生活方式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B. 实现了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C. 西装革履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服饰 D. 报纸等大众传媒引领社会生活时尚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喜用外货”体现了人们服饰的变化,“1912年”、“革命巨子”反映了政治运动(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嬗变,由此可知,题干反映了生活方式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A项正确。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只是反映民国初期服饰的变化,不能说明西装革履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服饰,排除C。D项不是题干的主旨,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17.17.1920年苏俄工业总产量是战前的1/3,石油产量为战前的2/5,生铁产量为战前的3%;1920年的工业产值为14亿卢布,只及战前的13.8%,棉织品的产量降到战前的5%。这种情况促使当时苏俄政府 A. 着手解决经济发展比例失调问题 B. 对资本主义经济原则作出妥协 C. 扩大工业企业营业生产的自主权 D. 成为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 ‎【答案】B ‎【解析】‎ 苏俄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工业国有化政策,再加上三年国内战争导致工业生产下降,为此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促使工业化发展,故B项正确;此时任务不是经济比例失调问题,A错误;C是赫鲁晓夫改革内容,排除;政府此时不是工业化推动者,D错误。‎ ‎18.18.有人在1933年评价胡佛总统说:“就为社会指明复兴的道路而言,胡佛是新时代总统的第一任,还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任。事实上,他两者兼具。”材料认为 A. 经济危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B. 胡佛干预危机的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C. 胡佛对危机作出力所能及的应对 D. 胡佛经济哲学思想更适合繁荣年代 ‎【答案】C ‎【解析】‎ 解读材料可以得出,作者认为胡佛的一些做法带有先导和启迪的性质,为罗斯福全面干预经济提供了借鉴,胡佛的做法既推动美国摆脱危机,走向复兴的方向,也使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走向终结,故C项正确;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A明显错误,排除;结合所学可知,胡佛干预危机的措施没有取得明显效果,B错误;结合所学,胡佛经济哲学思想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故D错误。‎ ‎19.19.美国一位作家两次访问苏联,第一次给其印象是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对苏联社会主义表示怀疑;1934年第二次访苏,该作家却向斯大林表示:“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导致该作家对苏联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A. 苏联已全面实现国家工业化 B. 苏联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成功 C.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复苏无望 D. 苏联的经济建设成就十分显著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1937年全面实现国家工业化,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新经济政策1928年已经取消,不是1934年作家对苏联态度变化的原因,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所复苏,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前面分析可知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建设成就十分显著,故D项正确。‎ 点睛: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它在历史上曾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它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成为工业化强国;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当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面临完全危机的时候,苏联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震惊了西方世界。‎ ‎20.20.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罗斯福实施“新政”,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所有这些反映了 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互相学习借鉴 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 伟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 实事求是原则无处不在 ‎【答案】D ‎【解析】‎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罗斯福新政以及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取得了成效,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故D项正确;A不符合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夸大了伟人的作用,错误。‎ ‎21.21.1951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统购棉纱的决定》,规定“凡公私纱厂自纺部分的棉纱及自织的棉布,均由国营纱布公司统购”。1953年10月,颁布《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这 A. 规范了私人资本主义经营的各种行为 B. 解决了广大人民基本生活资料的需要 C. 成为了“一五”计划建设的重要举措 D. 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国营纱布公司统购”“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主要目的是为工业化积累资金,保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顺利进行,故D项正确;规范了私人资本主义经营是三大改造任务,A错误;建国初期经济比较困难,这一举措很难解决了广大人民基本生活资料,B错误;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故C错误。‎ ‎22.22.1961年,国家规定在1960年底12900万城镇人口的基础上,3年内减少2000万以上……并要求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特别是1958年以来从农村招收的职工,凡是能回农村的,都动员回农村支援农业生产。这一规定意在 A. 减轻城市工业发展负担 B. 纠正工作中的右倾错误 C. 支援农村地区工业建设 D. 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国家规定减少城镇人口,并要求1958年以来从农村招收的职工回农村支援农业生产,其用意是纠正1958年以来的“大跃进”运动对农业的消极影响,并调整工农业发展的比例,故D正确。减轻城市工业发展负担不是该规定的用意,故A错误;该规定纠正的是工业中的“左”倾错误,故B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支援农业,而不是农村地区的工业建设,故C错误。‎ ‎23.23.1992-1995年,私营企业户数和从业人数在以年增长率50%以上的速度飞速发展,注册资金的增长速度超过80%,甚至在个别年份成几倍增长。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我国 A. 经济体制转型进程加快 B. 现代企业制度普遍建立 C. 第三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D. 开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A ‎【解析】‎ ‎19992年我国正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私营企业户数和从业人数”成倍增长主要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故A项正确;现代企业制度提出是1993年,普遍建立说法绝对,B错误;材料主要是经济体制转型问题,不是产业变化问题,C错误;D是2001年。‎ ‎24.24.京津塘高速公路是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并部分利用某国际经济组织的贷款建设的跨省、市高速公路,1987年12月动工。这条高速公路的修建最有可能得到的是哪一国际经济组织的贷款 A. 亚太经合组织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世界银行 D. 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C ‎【解析】‎ 京津塘高速公路属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长期贷款,所以申请组织应该是世界银行,故C正确;A属于经济区域组织;B主要负责短期贷款;D是关于世界贸易纠纷处理机构。‎ ‎25.25.1949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为246亿美元,占当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额的73.4%,此后,逐年减少,至1971年只剩下102亿美元,而短期外债为520亿美元,黄金储备只相当于积欠外债的1/5。这表明 A.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B.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丧失 C. 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危机 D. 世界经济危机日益严重 ‎【答案】C ‎【解析】‎ 维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必须有足够的黄金,美国黄金储备逐渐减少,说明美元与黄金兑换的比例难以支撑,因此美国不得不放弃这一比例兑换,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危机,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信息,A错误;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依然存在,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危机信息,D错误。‎ ‎26.26.二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两大金融机构在投票份额和附加条款等方面被广泛诟病。2015年,全球迎来了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投资银行,有学者称亚投行是被逼出来的另起炉灶。这反映了 A.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 B. 旧的国际经济体系正在遭遇挑战 C.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正在加剧 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矛盾激化 ‎【答案】B ‎【解析】‎ 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投票份额和附加条款决定权力使用,中国亚投行的建立冲击了原先经济秩序,故B正确;亚投行不属于经济区域集团,故A错误;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不平衡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错误;D中社会矛盾激化不符合事实。‎ ‎27.27.下表为1973年美国、欧共体和苏联的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出口贸易额及黄金外汇储各比较表。这说明 ‎(据郭吴新《论当代世界经济格局》)‎ A. 欧共体的发展已经可以同美国分庭抗礼 B. 苏联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 C. 资本主义世界已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D. 美国、欧共体和苏联都发展迅速 ‎【答案】A ‎【解析】‎ 表格显示欧共体在国民生产总值方面仅仅次于美国,而出口贸易和黄金外汇储备都大大超过美国,说明欧共体的发展已经可以同美国分庭抗礼,故A正确;表格显示苏联经济实力显然落后于美国,B错误;材料没有比较日本的信息,三足鼎立是美欧日,故C错误;表格属于横向比较,不是纵向比较,故D项错误。‎ ‎28.28.由于相关优惠政策仅仅局限在各个成员国之间,所以对外的贸易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滞后的阶段之中,各个国家之间依然维持有一定的贸易壁垒。所以,对于非成员国的贸易发展以及建设扩张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对于贸易全球化的发展也产生到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材料内容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 A. 排他性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B. 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 C. 是阻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D. 增强了世界各国间的关税壁垒 ‎【答案】A ‎【解析】‎ 材料内容反映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排他性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但无法体现出是阻碍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也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A项正确,C项错误。B项是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并不是指区域经济一体化,排除。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经济一体化会对本集团以外的国家设置关税壁垒,不是世界各个国家,D项错误。‎ 点睛: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的关系: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或初级形态,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们在性质上一致的,只是程度上有所区别;实际上,全球化有时更多地表现为地区化,并由地区化所带动。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但总体上看利大于弊。‎ ‎(非选择题44分)‎ ‎29.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代城邑中已有“市”。西周的市场多设在王宫的后面,并由“市司”管理。战国时,商品交换在市内进行,“过午则散”。汉代长安、洛阳等大城市的“市”与居民区—“里”是分开的,市场的启闭时间亦有严格规定。隋唐时期,市在大城市和各州、县都有设置,“大小市场皆有专官管理”,对擅自翻越坊市间的篱笆、围墙者处重刑。北宋初年,市场不再以墙垣围圈,也不再有定时启闭的门禁制度。明清时期,商品的长距离流通推动跨区域市场的形成,商业城镇逐渐增加。‎ ‎——根据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原来的国内市场被迫与世界市场接轨。在近代海运和陆运工具变革的推动下,以进出口贸易为主的交易成为各贸易口岸城市商品市场的主要内容。沿海、铁路沿线等城市商品流通的主线,已经不限于以调剂本地市场需求和消费,而是洋货、机制品、土货等程度不同地形成了土货和洋货并存,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并重,以对外贸易和埠际贸易为主的多元的商品流通结构。这就打破了自然经济的藩篱,逐渐建立与世界经济相适应的具有一定殖民性质的市场格局。‎ ‎——根据李颖《中国近代市场变迁及市场经济的产生》‎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市”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近代的市场与古代的“市”有何不同?并简析近代市场发展的影响。‎ ‎【答案】(1)趋势:政府逐步打破交易的时空限制,政府的直接管理减弱;由大城市逐渐向中小城市扩展;由区域性发展向跨区域性方向发展;专业化日益明显 ‎(2)不同:与世界市场相联系,具有殖民性质,商品流通更加多元化影响:密切了与世界市场的联系,瓦解了自然经济,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适应了列强经济侵略的需要,中国日益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推动了社会转型,促进了通商口岸城市的崛起和文明的进步 ‎【解析】‎ ‎(1)由材料“北宋初年,市场不再以墙垣围圈,也不再有定时启闭的门禁制度。明清时期,商品的长距离流通推动跨区域市场的形成,商业城镇逐渐增加。”,可见以宋代为界,交易的时空限制、市的规模和专业化等方面多有所发展。‎ ‎(2)由材料“原来的国内市场被迫与世界市场接轨……沿海、铁路沿线等城市商品流通的主线,已经不限于以调剂本地市场需求和消费,而是洋货、机制品、土货等程度不同地形成了土货和洋货并存,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并重,以对外贸易和埠际贸易为主的多元的商品流通结构”,可见中国近代的市场与古代的“市”相比,与世界市场相联系,具有殖民性质;商品(商品流通结构)更加多元。‎ ‎30.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列宁全集》(第42卷)‎ 材料二罗斯福大胆地采取了一些促使经济通货膨胀的措施,缓解由大萧条引起的饥饿状况。他的解决经济灾难的建议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机会和农业补贴,给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这个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项目被称为“新政”。它的基本前提:即政府干预经济来保护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财富是正当的。这标志着美国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开始了社会改革立法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在大萧条后仍持续很久。‎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三世界各国在谋求发展的道路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经验,无论是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其他社会制度,都有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研究证明,一个国家的改革和发展模式必须依据本国的国情自主地探索和选择,任何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和书本上的教条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据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俄新经济政策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应对危机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和美国两者政策调整的共通之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发展模式与自主选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尝试的失败;严重的经济与政治危机的出现.特点: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 ‎(2)措施: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进行金融改革;农业减产,政府提供补贴;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等。共通之处:都面临着经济和政治的困境;都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等。‎ ‎(3)示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自主选择的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我国照搬了苏联模式,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也犯过错误,走过一段弯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新的探索过程中,我党总结了经验与教训,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思想,开辟了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道路。党的十四大又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的自主选择,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可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尝试的失败,结合所学,当时俄国出现严重的经济与政治危机的出现。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采用国家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以巩固工农联盟。‎ ‎(2)第一小问,由材料“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机会和农业补贴,给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进行金融改革;农业减产,政府提供补贴;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等”,从而归纳罗斯福新政的措施。第二小问,结合所学,通过比较罗斯福新政和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可知都面临着经济和政治的困境;就措施而言,都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就效果而言,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等。 ‎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本题要求围绕“发展模式与自主选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自主选择的发展模式。论述环节,可以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过程分析,要做到史料丰富,表述科学,论从史出。‎ ‎31.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人一直有一种奇怪的想法,即认为英国不属于欧洲,这固然是一种岛国心态的反映,但更重要的是英国始终站在帝国的立场考虑问题,而帝国利益与欧洲的利益又往往是冲突的……这种思维定式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的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欧主要潮流是一体化,英国却对此持消极态度,生怕过多的欧洲色彩会影响它的帝国性质。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经济状况不好,而欧共体六国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于是英国分别在1961年9月首次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1967年5月申请加入欧共体,但都遭到了拒绝。1973年1月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可是,同年10月,全球石油危机爆发,欧洲经济受挫,英国也受到牵连。1975年6月英国举行留欧公投,最终67.2%的民众选择留欧。2016年6月,英国再次举行脱欧公投,超过半数的英国公民选择脱离欧盟。‎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等 材料二合理的政治应该是国家责任与公民义务的平衡、精英政治与民众参与的平衡、契约的扩展在其适应范围内。英国脱欧公投是对20世纪以来日益高涨的民主精神的呼应,然而它却是对英国作为民族国家的契约伦理的违背,是对合理政治的背离。大量外来移民所带来的人口结构改变,使人口的种族和文化构成发生巨大改变,颠覆了政治共同体赖以形成的往日基础。英国公投脱欧的一大原因就是对欧盟的难民政策不满,担心英国“国将不国”。‎ ‎——摘编自程亚文《匮乏、政治过度与文明危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欧共体(欧盟)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英国与欧共体(欧盟)关系的主要因素。‎ ‎【答案】(1)变化:由排斥到申请加入再到主动脱欧。‎ 申请加入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实力下降;西欧一体化,欧共体经济迅速发展;主动脱欧原因:欧债危机的影响;对欧盟难民政策不满;英国传统外交政策(孤立主义);政治的过度化(对合理政治的背离);英国的岛国心态、帝国心态等。‎ ‎(2)因素:国家利益的需要;综合国力;历史文化传统;国际形势的影响。‎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英国却对此持消极态度”“1973年1月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以及材料二“英国公投脱欧”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经济状况不好”“而欧共体六国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的信息归纳申请加入原因;依据材料一“全球石油危机爆发,欧洲经济受挫,英国也受到牵连”以及材料二“对英国作为民族国家的契约伦理的违背,是对合理政治的背离。大量外来移民所带来的人口结构改变”的信息归纳回答。‎ ‎ (2‎ ‎)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从国家利益的需要、综合国力、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国际形势的影响等角度思考回答。‎ 点睛:脱欧公投,指就英国是否脱离欧盟进行的公投。2013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首次提及脱欧公投。2015年1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如果有可能,将原计划于2017年进行公投提前举行。2015年5月28日报道,英国政府向下议院提交并公布了有关"脱欧公投"的议案,包括公投问题的语句,并承诺将在2017年底之前举行投票。2017年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授权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正式启动脱欧程序。2017年7月18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北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7)》,脱欧公投入选2016年度十大综合流行语。‎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