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 第2讲 地图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二 第2讲 地图

课时提升作业 二 地图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  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甲地在乙地 (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2.若图中数字的长度单位为百米,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  )‎ A.1/120 000 B.1/240 000‎ C.1/1 200 D.1/2 400‎ ‎3.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A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汽车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 (  )‎ A.东 B.南 C.西 D.北 ‎【解析】1选B,2选B,3选C。第1题,根据指向标,可以判断甲地在乙地的东南方向。第2题,任意选取一段距离,量算图上距离,如A向东的一段,图上距离约为‎1厘米,实际距离为2 ‎400米,计算可知比例尺约为1/240 000。第3题,提取信息:①指向标,②“数字表示道路长度”,③断道施工;依据指向标可判断科技馆位于A路口南方;计算由A路口向东、南、西三个方向的道路长度:向东:24+25+20+40=109;向南:33+20+23+27=103;向西:有两条线路可达——第1条:15+27+20+23+27=112,第2条:15+17+19+23+27=101;按题干要求,汽车应选择向西的路线(即向西的第2条线路)。‎ ‎  读下面四幅等高线图,回答4、5题。‎ 8‎ ‎4.图中坡度最缓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5.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4选A,5选B。第4题,四幅等高线图图幅、等高距和疏密相同,则比例尺越小的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坡度越缓。①图比例尺最小。第5题,四幅等高线图图幅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实地范围越小,图示内容越详细。四幅图中,②图比例尺最大。‎ ‎  (2014·上海地理)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6、7题。‎ ‎6.图1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图2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  )‎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②和④‎ ‎7.若该区位于一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 8‎ ‎(  )‎ A.一个岛 B.两个岛 C.三个岛 D.无岛 ‎【解析】6选D,7选D。第6题,结合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可以判断,从剖面线AB看,中间交点处为向北凸出的山脊,海拔较高,故图中②较符合。从剖面线MN看,交点处为两山峰中间的鞍部,地势比两侧低,图中④较符合。第7题,图中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中仅两条‎150米等高线内的河谷被淹没,而岛屿是指四周环水,故无岛屿。‎ ‎  (2016·宜宾模拟)下图为神农架地区地形图,图中某地是我国南方冬季滑雪圣地,该滑雪场全年积雪时间约150天,总面积约10 ‎000平方米,读图回答8~10题。‎ ‎8.该滑雪场最可能位于 (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9.该滑雪场冬季积雪多,积雪时间长的原因是 (  )‎ A.临近海洋 B.地形崎岖 C.纬度较低 D.海拔较高 ‎10.图示区域A段河流与B段河流相比 (  )‎ A.冰期较短 B.含沙量较小 C.流速较快 D.流量较大 ‎【解析】8选A,9选D,10选C。第8题,滑雪场地要有适合的宽度和坡度,较长时间的积雪条件。①地地形开阔,海拔高,积雪时间长,适合滑雪场地建设,故A项正确;②、③两地坡度较陡,不利于滑雪的安全,故B、C项错误;④地海拔较低,积雪厚度及积雪时间较短,故D项错误。第9题,根据经纬度判读,该地位于内陆地区,故A项错误;积雪时间长短与地形崎岖的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纬度较低,热量丰富,不利于形成较厚的积雪,故C项错误;该地海拔在3 ‎ 8‎ ‎000米以上,气温较低,积雪时间较长,故D项正确。第10题,A段河流海拔高,气温低,结冰时间较长,故A项错误;A河段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区,落差大,以侵蚀作用为主,泥沙含量大,故B项错误;坡度较大,流速较快,故C项正确;B河段位于河流的干流,支流汇水量大,水量丰富,故D项错误。‎ ‎  (2016·广东联考)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该地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 (  )‎ A‎.600米 B‎.650米 C‎.700米 D‎.800米 ‎12.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  )‎ A.方案1 B.方案2‎ C.方案3 D.方案4‎ ‎【解析】11选D,12选C。第11题,读图,根据图中数值判断,等高距是‎100米,图中海拔最高处是左下角山峰,海拔约700~800米。根据等值线递变规律,最低处在右上角,海拔约0~100米。高差约600~800米,所以该地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800米。第12题,根据山区修路原则,尽量少穿越等高线,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方案3,穿越等高线条数较少,坡度最小;方案1、方案4穿越等高线条数多、坡度陡;方案2在甲处坡度大。‎ ‎【加固训练】‎ 如图,图甲为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乙为沿图甲中AB、CD、EF、GH四条剖面线中的某一条所绘制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8‎ ‎(1)图乙所示的地形剖面图对应图甲中的剖面线是 (  )‎ A.AB线 B.CD线 C.EF线 D.GH线 ‎(2)图甲中沿EF线行进,所能到达的最高点的海拔可能为 (  )‎ A‎.450米 B‎.550米 C‎.650米 D‎.700米 ‎【解析】(1)选A,(2)选C。第(1)题,从图乙中的剖面看,最高处超过了海拔‎600米,左侧起点海拔低于‎200米,因此只有AB线符合。第(2)题,沿EF线行进,可看到与该线相交的最大等高线是‎600米等高线,说明所能到达的最高点的取值范围在‎600米到‎700米之间。‎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读某岛屿等高线地形图,完成问题。(26分)‎ 8‎ ‎(1)假如图示岛屿南北长5厘米,该图比例尺最接近 (  )‎ A.1∶555 000 B.1∶5 550 000‎ C.1∶55 500 000 D.1∶555 000 000‎ ‎(2)图中丁处地形为________。‎ ‎(3)若要在岛上从甲地到乙地修建铁路。根据你学过的知识设计一条较合理的线路。用图例“”画在图上。‎ ‎(4)对比分析丙地和乙地降水量差异,并分析原因。‎ ‎(5)甲、乙两地筑港条件较好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该岛屿南北跨纬度约2.5°,可根据经线上每隔纬度1°相差‎111千米,求出南北实地距离,再计算比例尺。第(2)题,丁处位于闭合‎500米等高线内部,符合“小于小值”的规律。第(3)题,铁路应尽量避免与等高线相交,选择地形起伏和缓、距离较短的线路。第(4)题,结合经纬度可知该地常年受西风控制,丙地位于西风的迎风坡,因此降水多于乙地。第(5)题,从该岛屿风向、海岸形态、沿岸地形等方面比较分析。‎ 答案:(1)B ‎(2)盆地(洼地)‎ ‎(3)见下图:‎ 8‎ ‎(4)丙地降水多于乙地。 丙地位于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5)乙 地处海湾且海岸线曲折,风浪小 ‎14.(高考预测题)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 ‎(1)量算图示地区铁路桥至公路桥一段河流的路程。‎ ‎(2)写出大青山顶与李村之间的相对高度;站在大青山顶可否看到李村,并简述理由。‎ ‎(3)某游客在山区小路游览,在小桥至古庙一段行走感觉轻松,请分析其原因。‎ ‎(4)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并简述其对该地区聚落的影响。‎ ‎(5)图示地区开发了以“青山、幽谷、溪流”为主题的旅游项目,若利用暑假时间赴该地区旅游,应注意防范哪些自然灾害?‎ ‎【解析】第(1)题,用比例尺量算即可。第(2)题,先判断出等高距,然后再计算即可。大青山与李村之间有山脊阻挡。第(3)题,从等高线疏密上判断。第(4)题,从河流流向或等高线上判断。第(5)题,夏季要防范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等。‎ 答案:(1)600~650米。‎ 8‎ ‎(2)‎250米至‎350米之间。不能看到,因为两地之间有山脊阻隔视线。‎ ‎(3)坡度缓;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 ‎(4)地势北高南低。地势低平的地区,聚落规模大;地势较高且起伏较大的地区,聚落规模小。‎ ‎(5)暴雨、山洪(洪涝、洪水)、滑坡和泥石流等。‎ 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