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节鸦片战争(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节鸦片战争(学案)

第1课 鸦片战争 ‎【考试说明】‎ 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考情分析】‎ ‎【命题规律】本讲内容高考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全国卷高考近5年常有涉及,主要围绕战争发生的原因和不平等条约内容的内容、影响及反映的时代特征为命题切入口。‎ ‎【命题趋势】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可能性较大。从考查内容看,《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依然值得关注,以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的视野来分析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也比较重要,中日关系一直是社会热点,相关史实要继续关注,多角度分析。‎ ‎【单元线索及特征】‎ 近代中国的一百多年,始于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终于独立、民主、自由、统一的新中国的建立。其间,列强通过不断侵华使中国日益陷入亡国灭种的危机之中,中国各阶层则为救亡图存、维护国家主权进行着前赴后继的抗争。‎ 线索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经历了由蚕食边疆、间接控制到全面侵略的过程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外国势力开始侵入东南沿海一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势力遍布东部沿海并开始深入内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外国列强通过清政府间接控制了中国。‎ 线索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经历了由单阶级独斗、多阶级联合的过程 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主要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统治势力。最初表现为某一阶级独自进行的反抗,有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考点1| 两次鸦片战争 ‎【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鸦片战争 ‎1.背景 英国 中国 政治 资本主义确立和发展 封建专制,腐败;主权独立 经济 工业革命,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缓慢;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外贸出超 科技 近代科学;军事强大 近代科技、军事落后 文化 启蒙运动思想解放 思想专制;盲目自大,愚昧无知 军事 船坚炮利、战斗力强 装备陈旧、军纪败坏 贸易 英国处于入超地位 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综合 国力 世界强国 日趋衰落 ‎(1)国内外形势:鸦片战争前,世界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清王朝,但中国对外贸易居地位。‎ ‎(2)根本原因:西方国家迫切要求改变,打开中国市场。‎ ‎(3)直接原因:销烟,禁烟运动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2经过 ‎(1)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2)1842年6月,定海人民把英军赶出定海。‎ ‎(3)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被迫议和。‎ ‎3.结果: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五处为通商口岸。‎ ‎(2)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3)英商进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 ‎(4)列强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概念阐释]       片面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口岸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权等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一般是相互的。片面最惠国待遇,就是外国要求中国给予最惠国待遇,但它们并不以最惠国待遇给予中国,因此是“片面”的,单方面的。‎ ‎4.影响 ‎(1)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 ‎(2)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重大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易混辨析]       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的区别 半殖民地是失去部分而不是失去全部国家主权,半封建是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两者都包含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从社会发展形态而言,中国成为半殖民地是历史的沉沦,成为半封建则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1)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2)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列强提出条约的要求。‎ ‎2.经过 ‎(1)年10月,英法两国联合发动战争。‎ ‎(2)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清政府战败求和。‎ ‎3.结果:1858年6月和1860年10月,列强迫使清政府分别签订《》和《》。‎ ‎(1)增开等11个城市为通商口岸。‎ ‎(2)外国商船可在各口岸往来。‎ ‎(3)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传教。‎ ‎(4)清政府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等。‎ ‎4.影响 ‎(1)中国丧失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清政府发生变化。汉族官僚地主兴起 ‎(3)一部分官绅开始认识到中国的新变局,主张学习西方的“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中国的近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轻巧记忆】两次鸦片战争可归纳为“一、二、三、四、四”‎ ‎(1)一个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2)两次战争: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3)三大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4)四项侵权:割地、赔款、开埠、特权。‎ ‎(5)四大变化:主权遭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冲击了自然经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封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开始向西方学习;社会习俗日趋近代化。‎ ‎【史论归纳】‎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继续 ‎①从背景看,都是发生在工业革命后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为发展资本主义,列强竭力寻找海外市场。‎ ‎②从目的看,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③从性质看,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④从结果看,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大量侵略权益。‎ ‎(2)扩大 ‎①从目的看,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②从过程看,侵略者由英国变为英法两国,侵略时间由两年延长为四年,侵略范围由中国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地区,并侵入北京。‎ ‎③从影响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经济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清朝统治者开始投靠侵略者,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知识交汇】‎ 鸦片战争的影响 ‎(1)政治: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4)社会转型:促使古老中国被迫向近代社会转型,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第1节 鸦片战争 ‎1.“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这说明洪秀全要求 (  )                  ‎ A.消灭私有制 B.消灭剥削制度 C.实现社会平等 D.发展资本主义 ‎2.《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落后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 (  )‎ A.农民小生产者的主观愿望 B.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性质 ‎3.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这种观点的错误主要是 (  )‎ A.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B.仅看到现象没有抓住本质问题 C.片面扩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 D.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 ‎4.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  )‎ 选项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 ‎《资政新篇》内容 A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统一政令,依法治国 B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C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 兴办保险事业 D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5.近人《世载堂杂忆》记载:“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对于此事一些同学展开讨论,你认为哪种观点最接近该现象所揭示的本质(  )‎ A.甲:太平天国内部充斥争权夺利的斗争,完全抹杀了这场运动的时代意义 B.乙:个体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封闭性决定了农民战争具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 C.丙:这一事件主要是由于洪秀全不理朝政导致了内部的分崩离析 D.丁:这一事件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直接导致了运动的失败 ‎6.太平天国 “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其中“时代”的局限性是指 (  )‎ A.封建主义势力过于强大 B.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过于强大 C.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 D.符合农民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在中国没有形成 ‎7.马克思曾指出“推动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的是英国的大炮”。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没有英国的大炮就没有这次大爆炸 B.英国的大炮加速了这次大爆炸的到来 C.只看到现象而没有看到本质问题 D.马克思高度评价英国大炮对中国革命的作用 ‎8.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些领导人对近代经济制度开始有所认识,以下各项能够反映这一状况的是 (  )‎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C.“免除一切地租、赋税负担”‎ D. “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9.太平天国西王箫朝贵是广西武宣人。在武宣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灶,大大小小一窝熟。”“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  )‎ A.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 C.实现了土地平均分配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10.洪仁玕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的“供词”中说:“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  )‎ A.谴责列强干涉中国内政 B.推卸失败的责任 C.向清政府摇尾乞怜 D.正确总结了失败的客观原因 ‎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太平天国一点进步意义也没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1860·中国纪事》‎ 材料三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中国,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世纪!‎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1)上述材料对太平天国运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其各自的认识角度是什么?(4分)‎ ‎(2)请为这两种观点分别阐述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 解析:洪秀全宣扬男人都是兄弟,女子都是姐妹,相互间没有地位的差别,体现了要求平等的思想。‎ 答案:C ‎2.‎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植根于中国半殖半封的时代环境中。‎ 答案:C ‎3.‎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答案:D ‎4.‎ 解析:本题审题应抓住“直接体现抗灾意愿”这一关键信息,再对应两个文件的内容进行分析、判断“丰荒相通”“兴办保险”等体现了抗灾意愿。‎ 答案:C ‎5.‎ 解析:天京事变这一事件揭示和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所具有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 答案:B ‎6.‎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所以“时代”局限性应为C项。‎ 答案:C ‎7.‎ 解析:从题干的理解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是由于民族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 答案:B ‎8.‎ 解析:题干考查的是近代经济制度,A、B、C三项均是落后的小农经济的体现,D项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主张。‎ 答案:D ‎9.‎ 解析:由题干关键词“民间流传”“到山麓”“妹莫忧”“跟随天军去打仗”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答案:A ‎10.‎ 解析:本题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含义,对它作出正确评价。‎ 答案:D ‎11.‎ 解析:本题列出了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两种不同的看法,即肯定和否定。之所以出现不同,主要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回答时要本着全面客观的态度看待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1)材料一是从反封建反侵略的角度肯定太平天国;材料二、三是从社会生产力进步的角度否定太平天国。‎ ‎(2)材料一的理由:太平天国的斗争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最先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材料二、三的理由: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以宗教为指导思想);定都天京之后,政权迅速封建化;《天朝田亩制度》的社会经济主张违背历史潮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