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高高考第一轮复习试题综合练习10 基因突变等综合检测无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必修2高高考第一轮复习试题综合练习10 基因突变等综合检测无答案

‎【高2019届高考第一轮复习试题综合练习-------必修2】‎ 高考题模拟十 必修2 第5章—第7章 综合检测 班级: 姓名:‎ ‎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但不产生新的基因型 B.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导致基因数目改变 C.环境因素可诱导基因朝某一方向突变 D.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在自然状态下,突变的频率很低 ‎2、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起重要作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A基因突变为a基因,a基因还可能再突变为A基因 B.A基因可突变为A1、A2、A3……,它们为一组复等位基因 C.基因突变大部分是有害的,对生物进化不利,所以不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D.基因突变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上DNA中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增添一定引起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均不会引起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4、二倍体水毛茛的黄花基因q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对后形成基因q2,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q1和q2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 B.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测到q2的长度较q1短 C.突变后翻译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了改变 D.突变后水毛茛的花色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 ‎5、某女患者有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下表是与该女有关的部分亲属患病情况的调查结果。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家系成员 父亲 母亲 妹妹 外祖父 外祖母 舅舅 舅母 舅舅家表弟 患者 ‎√ ‎ ‎√ ‎ ‎ ‎ ‎√‎ 正常 ‎√‎ ‎√‎ ‎√‎ ‎√‎ ‎√‎ 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该女的母亲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 C.该女与正常男子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4D.其妹妹和舅舅家表弟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 ‎6、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癌变 ‎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片段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 D.生物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无机环境对生物的不断选择完成 ‎7、某同学在学习了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知识之后,利用表格比较了三者之间的异同点,老师提示他表中有1处错误,请你帮助他找出错误的一项(  )‎ 选项 ‎ 变异类型 比较项目 ‎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A 适用生物 所有生物 主要是真核生物 仅限于真核生物 B 基因种类 增加 不变 一般不变 C 所存在的真核细胞分裂类型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D 生物变异 根本来源 一种来源 一种来源 ‎8、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有性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B. 若基因发生突变,则控制的性状一定改变 C. 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 D. 染色体易位一般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影响较小 ‎9、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可能会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生活在神农架的野兔与狼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10、假设a、B为玉米的优良基因,位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科研小组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表示诱变育种,其最大优点是能提高突变率,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改良生物性状 B.过程②③④属于杂交育种,aaB_的类型经过④后,子代中aaBB所占比例是5/6‎ C.过程⑤⑦使用的试剂一般为秋水仙素,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D.过程⑥⑦表示单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11、多倍体鱼类较正常鱼个体大、生长快速、抗逆性强。下面是采用低温和秋水仙素处理,利用二倍体鱼培育多倍体鱼的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由a、b分别受精后发育成的①和②所含染色体组数目相同 B.育种过程中可发生三种可遗传的变异 C.秋水仙素阻止染色单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D.在育种过程中,低温处理和秋水仙素处理作用的原理不同 ‎12、如图为某种果蝇的染色体组成,染色体上的字母为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Ⅱ、Ⅲ、Ⅳ号染色体各一条和X、Y染色体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B.若图中基因D突变,则将会突变为基因d C.图中基因A与D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若此果蝇产生了含YB的配子,则说明此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叫二倍体 B.单倍体就是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C.多倍体在植物界中比较常见,几乎全部的动物都是二倍体 D.在育种过程中单倍体肯定可育,其优点是稳定遗传,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14、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及染色体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都没有同源染色体 B.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C.人的初级卵母细胞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D.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后,芽尖的细胞中都含有4个染色体组 ‎15、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的猫叫综合征与红绿色盲产生的机理均为基因突变 B.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生物的变异类型中有些不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D.致病基因是导致人类遗传病的根本原因,患者体内均含有致病基因 ‎16、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9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野生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图所示:‎ ‎(1)据图分析,过程①是________阶段,mRNA从________进入细胞质,完成②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 ‎(2)野生青蒿生长受地域性限制,体内生成的青蒿素极少,科学家考虑采用 ‎________________(育种方法),利用酵母细胞大量获得青蒿素。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 ‎(3)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植物通常茎秆粗壮,叶片较大,推测青蒿素的含量也高,故尝试用______________(试剂)处理二倍体青蒿,该过程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从而得到四倍体青蒿。‎ ‎(4)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物种,其原因是两者杂交后,染色体数是________,该子代是________(填“可育”或“不可育”)的。‎ ‎17、芦笋的幼苗是一种名贵蔬菜,又名石刀板,为XY型性别决定。在某野生型窄叶种群中偶见几株阔叶芦笋幼苗,雌雄株都有。‎ ‎(1)、仅从染色体分析,雄性芦笋幼苗产生的精子类型将有_________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 ‎(2)、有人对阔叶芦笋幼苗的出现进行分析,认为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因为基因突变,二可能是染色体加倍成为多倍体。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鉴定阔叶石刀板出现的原因。‎ ‎_____ ___。‎ ‎(3)、现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的结果,为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选用多株阔叶雌雄株进行交配,并统计后代表现型。‎ 若________ ________,则为_________ _______。‎ 若_______ _________,则为______ __________。‎ ‎(4)、已经知道阔叶是显性突变所致,由于雄株芦笋幼苗产量高于雌株,养殖户希望在幼苗期就能区分雌雄,为了探求可行性,求助于科研工作者。技术人员先用多株野生型雌石刀板与阔叶雄株杂交,你能否推断该技术人员做此实验的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杂交实验结果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养殖户的心愿可以实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