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9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8)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8)

南昌二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命题人:王 娜 审题人:蔡 静 一、选择题(50分)‎ ‎1.在甲骨文里,“帝”字所象的是架起木柴燃烧的样子,表祭祀最高天神的褅祭,属于专用动词;后演变为单指被祭祀的最高天神——天帝,成为名词,再从指最高天神发展成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帝”的字意演变说明 A. 人神共治是中国特有文化 B. 汉字是文明的载体 C. 君权神授催生了天人关系 D. 皇权源于宗教祭祀 ‎2.《尚书·多方》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刑殄有夏。”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材料中两个“民主”的意思 A.主体相同,内涵一致         B.主体不同,内涵一致 C.主体相同,内涵相反         D.主体不同,内涵相反 ‎3.柏拉图从个人需要的多样性、能力的片面性和不同个人能力的差异性这三个方面来 阐述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进而以分工为基础描述了国家的产生。柏拉图的这一国家 学说 A.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理论基础 B.否定了希腊政体的局限性 C.实际上指出了贤人治理国家的合理性 D.成为人文主义萌发的渊源 ‎4.                ‎ 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有两类:直接读者和间接读者。上图为直接、间接读者与通 俗小说传播方式。由此可知 A.明清通俗小说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 B.间接阅读是小说传播的主要方式 C.社会上层阅读小说侧重于版籍传播 D.通俗小说为明清时期的主流文学 ‎5.爱因斯坦曾明确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希腊 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 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联系。”他意在说明 A.古希腊创建了逻辑体系 B.西方哲学思辨传统悠久 C.逻辑学催生了近代科学 D.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别 ‎6. 新文化运动期间,针对旧有的学术思想,胡适既反对盲从,也反对调和,主张整理国 故,找到可以有机地联系现代化欧美思想体系的合适的基础,再造文明。这反映了 A.新文化运动出现了倒退 B.胡适思想方面守旧落后 C.新旧文化存在互补调和 D.新文化运动科学理性的一面 ‎7.‎ 中国 西方 ‎1596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154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 ‎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上图为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的对比。这反映出当时东西方 A.科技发展水平不同 B.文化间的交流加深 C.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D.政治体制本质差异 ‎8.俄罗斯学者潘佐夫所著《毛泽东传》记述了毛泽东“摆脱苏联及其模式的影响、探索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努力”。下列著作体现毛泽东这一探索的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持久战》 ‎ C.《论联合政府》 D.《论十大关系》‎ ‎9.时序观念是历史的重要素养之一。下列成就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双百”方针的提出②杂交稻新品种“南优2号”培育成功 ‎③“211工程计划”的提出④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A.①④②③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 ③①②④‎ ‎10.“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面。”在此背景下出现的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 B.《战争与和平》 C.《思想者》 D.《老人与海》‎ ‎11.春秋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平原君门客四千,孟尝君门客三下,信陵君门客三千,春申君门客三千等。诸侯公卿对人才的渴求 A.导致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B.冲击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权威 C.加剧了诸侯之间的纷争 D.冲击了贵族世卿世禄制度.‎ ‎12.《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这表明宋代 A.重视对监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B.通判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C.地方的权力扩大威胁中央集权 D.避免了藩镇割据局面的重现 ‎13.法国政论家邦雅曼•贡斯在评价古希腊民主制度时指出:“僭主(即独裁者)政治先用一只手打击人民,压制他们的真实意见,再用另一只手打击他们,强迫他们违心地表达合乎需要的意见。”这主要揭示了 A.直接民主制的缺陷 B.陶片放逐法的弊端 C.奴隶主专制的本质 D.多数人暴政的危害 ‎14.秦朝时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二者的最大差别是 A. 对犯罪的惩处力度 B. 惩处犯罪的效果性 C. 对犯罪证据的采信 D. 制定法律的出发点 ‎15.19世纪晚期时,在英国,首相和内阁是议会多数党的“党魁”和领导核心。除非多数党自身发生分裂,议会几乎不对内阁投不信任票。即使通过了不信任票。内阁还可以“诉诸选民公断”‎ ‎,提请英王解散下院,在新议会选举中。内阁因处于执政党的有利地位,获胜也不成问题。这反映英国 A.责任内阁制开始得到确立 B.议会已不再对内阁投不信任票 C.立法权对行政权制衡削弱 D.内阁权力膨胀推毁了宪政制度 ‎16.1870年法国君主派欲发动政变支持亨利为国王,但亨利声称将会采用1789年革命前的百合花国旗,拒绝使用革命之后的三色国旗,这一行为不仅遭到共和派的反对,大多数君主派也转而反对亨利。这表明当时法国君主派 A. 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 希望恢复封建君主统治 C. 反对建立资产阶级政府 D. 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 ‎17. “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样战争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中国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 C.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18.下表为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对外部分借款的概况,由此可知当时 时间 承借人 货款人 用途 ‎1861.11‎ 江苏巡抚李鸿章署布政道吴煦 上海外商 雇船至安庆运淮军至上海 ‎1862.6‎ 苏松太道吴煦 英商怡和洋行 ‎“常胜军”饷银 ‎1863.?‎ 江苏巡抚李鸿章 上海外商 部分湘军军饷 ‎1863.?‎ 江苏巡抚李鸿章 上海美商洋行 上海会防局洋枪队军需等费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不断扩大 B.洋务运动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性 C.清军的近代化程度逐渐提高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中国革命 ‎19.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主张以十八星旗(“十八”代表内地十八省,不包括满洲人居住的东北地区)为国旗,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以五色旗(象征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为国旗。这说明 A.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软弱性  B.满清贵族与革命派实现了妥协 C.近代中国民族观念不断进步 D.民主革命的过程艰难而又曲折 ‎20.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双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这说明 战役名称 中方统计 日方统计 平型关战役 歼灭日军1000余人 亡167人,伤94人 武汉会战 毙伤日军20万余人 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人 徐州会战 毙伤日军5万余人 伤亡3.2万余人 百团大战 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千余人,‎ 俘虏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 亡302人,伤1719人,皇协军(伪军)‎ 伤亡失踪1202人 A.国共合作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B.中日军事互有攻守战事胶着 C.舆论战时中国抗战的重要部分 D.统计标准不同导致统计结果有异 ‎21.1948 年岁末,马叙伦、郭沫若等大批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北上解放区;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策划的“抢救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的计划却应者寥寥,这表明 A.国共力量对比开始逆转 B.辽沈及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C.国民党在政治上日益孤立 D.新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2.1917年11月5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戒严,对此资产阶级的《新时代报》写道:“为什么要宣布戒严?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由此可见此时的俄国 A.封建专制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B.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 C.阶级斗争形势处于僵持的局面 D.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3.马克思通过大量文献和资料,深入分析了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初步阐述了剩余价值的思想,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这些成果和结论都写进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这些研究成果 A.揭示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社会问题 B.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理论学说 C.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D.论述了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特征 ‎24. 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1978年或者1975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 A. 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 ‎ B. “文革”期间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 C. 新时期法制建设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 ‎ D. 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 ‎25.1979年初,邓小平在访美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种态度 A. 基于两岸经济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 B. 有利于中美两国的关系实现正常化 C. 标志着“一国两制”方针正式确立 D. 体现了“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二、 材料题(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法律教育始终是由官学和私学交替兴盛、相辅相成的。后秦设立了第一个专门法律教育机构。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术。由于法律被视为众多维护君主专制工具中的一种,司法始终从属于行政。在学习者心目中,学以致用比探求真理更为重要,他们所追求的是对已有法律的全面了解和熟练运用,为日后的仕途打下知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习法者的这种功利追求制约了他们的学术追求和成就。在官学中,法律教育始终是传统的阐述式教育方式,即教师在课堂上对当朝律令进行讲读和解释,阐发案例,然后学生自己诵读、记忆,理解、意会。‎ ‎ ——摘编自吴秋红《论中国古代法律教育的特征》‎ 材料二 受英国法律教育风格的影响,最初的美国法律教育是开业律师的一项增收的副业,因此美国最早的法律教育有很突出的非官方性。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美国院校式的法律教育成型。随着美国社会关系的复杂化,政府领行的法律越来越多,专门研修法律就显得比较重要,长时间的学位制教育迅速发展。法律院校既有私立的,也有单靠政府资助的;有全日制的,也有函授、夜校性质的。据统计,美国登记在册的法律专科院校有百七十余,每年的在校学生有四至五万人。法学院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按自己的方式、自己编著的讲义教学,教师之间互不监督,平时没有什么往来,只对自己负责的课程质量负责。在课堂上,主要进行法律技能的训练,着重善于处理法律实际问题能力的人。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契约、民事侵权行为,不动产和人身所有权、托管权、商务法、破产法、公司法、税法、行业规则、刑法、行政法、劳动法、犯罪学、国际法等。‎ ‎ ——摘编自舒扬《浅论英美的法律教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法律教育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8分)‎ ‎(2‎ ‎)与中国古代法律教育相比,材料二中所反映的美国近代法律教育有哪些新表现并分析其影响。(8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古希腊各城邦,国家观念也随之出现。随着基督教的出现,神学国家观逐渐形成,教会提出国家存在是因为人有原罪,国家是减轻原罪所必须的安排,国家是上帝的产物。启蒙运动时期的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都用社会契约论来阐释自己的国家观念。霍布斯认为人生是自私自利且充满恶意的,理性为人们提出一些简单可行的和平契约,每个人都同意把权力和力量转让给主权者,从而形成国家。洛克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不可让渡、不可剥夺,否则人民将有权革命,强调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和分权。‎ ‎——摘编自《西方文明史》等 材料二 中国传统的君主统治形式实质是“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维新时期,梁启超批判旧的国家观念,介绍西方新观念。他认为当务之急是速养成自己的国家观念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他强调只有兴民权才能强国家,人人有自由之权,国事决于公论。他更明确了君、臣、民三者的关系,君和臣都是为民办事者。‎ ‎——摘编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启蒙思想家对近代国家观念形成的促进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时期的国家观念与近代欧洲国家观念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8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如下表所示 时期 口号 ‎1840’s 师夷长技以制夷 ‎1890’s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业救国;扶清灭洋;变法自强 ‎1900’s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0’s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打倒孔家店 ‎1920’‎ 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土豪,分田地 ‎ s ‎1930’s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1940’s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口号与标语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已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马克思、思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但是由于这样有成效地使用普选权,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并且迅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结果,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恩格斯1895年为《法兰西内战1848——1850》一书所作的导言 材料三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 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列宁《四月提纲》‎ ‎(1)材料二与材料一比较,指出恩格斯提出的无产阶级斗争方式的变化。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5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的俄国革命第二阶段的主要方式。分析列宁提出这种方式的原因。(5分)‎ 南昌二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5 BDCAC 6—10 DCDAA 11—15 DACDC 16—20 ABDCC 21—25 CBAAD ‎26.(1)特点:官学与私学的结合;与政治结合紧密;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目标功 利性;教学方式单一。( 4分)原因:君主专制制度;儒家思想的影响;科举考试的影 响;农耕经济的影响。(4分)‎ ‎(2)表现:办学主体更加多元;规模化办学;教学独立性强;课程内容丰富(4分)‎ 影响:有利于推动美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美国培养了大批法律人才,推动了美国法制建设;‎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民主制度;为其他国家法律教育起到示范作用。(4分)‎ ‎27.(1)作用:否定神学国家观念;阐释了新的国家观念,如国家社会契约,国家归属:人民主权,国家运行机制:三权分立,国家职能:保护人权;构建了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两类国家政体。(6分)‎ ‎(2)相同之处:反对专制;主张实行代议制民主。(2分)不同之处:欧洲的国家观念基于反 教会神学,而中国维新时期的国家观念基于反对君主专制和帝国主义侵略。(2分)‎ 原因:中世纪欧洲宗教神学阻碍社会发展,近代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程度高,资产阶级力量 壮大;甲午战后,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通过学习西方转变国家观念,探索强国之路。(4分)‎ ‎28.(10分)示例一:救亡与启蒙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主题。‎ ‎19世纪中期以来,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体系,进步国人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在奋起抗争外来侵略的同时也兴起了启迪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并在洋务运动中加以实践;19世纪末面对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农民阶级掀起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以实业救国、变法图强和民主共和为旗号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新高潮。这些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的侵略,同时又传播了新思想,启迪了民众的智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所以说救亡与启蒙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主题。‎ 示例二: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两大主要矛盾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 鸦片战争之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变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两大矛盾的更替极大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阶级矛盾上升,中共总结经验教训,在农村开辟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伴随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国共双方作出调整,中共提出了“‎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而“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也反映出国民政府抗战到底的决心,国共双方共同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 所以,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一定程度上影响近代史进程。‎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若考生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并且史论结合、论证充分即可。评分说明:论题2分,史实6分,论证过程包括逻辑和结构给1分,结论1分)‎ ‎29.(1)变化:由以暴力革命为主转变为强调合法斗争。(2分)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普遍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劳动人民取得了一定的民主权力,特别是普选权取得,‎ 可以利用民主权力合法进行比较有效的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关键是答到人民有权进 行合法斗争,3分)‎ ‎(2)方式:以和平(合法)方式夺取正确。(1分)原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倡导;(1‎ 分)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比较软弱,同时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使人 民取得了较大的民主权力(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拥有各种合法斗争的有利条件;(1‎ 分)临时政府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1分)群众对临时政府的认识还不够清楚(1(其他正确内容可酌情给分,如布尔什维克党和无产阶级掌握了大量武装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