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1-11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阶段检测八城市与城市化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阶段检测八城市与城市化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单元检测八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8·北京顺义模拟)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读“高雄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回答1~2题。 1.对该城市功能区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商业区高度集中,缩小了服务范围 B.住宅区远离海岸,避免了海洋污染 C.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 D.文教区过于分散,降低了服务功能 2.高雄的石化工业最适宜布局在上图的(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2 / 12 (2018·长沙长郡中学模拟)读“××市某地区某一工作日(图1)与周末(图2)的手机定位数据统计图”,回答3~4题。 3.本区域流动人口的特点是( ) A.5点前后人口流动量最小 B.8点前后人口流动量最大 C.18点前后人口流动持续减少 D.人口流动量周末大于工作日 4.该地区主要是( ) A.工业区 B.居住区 C.商务区 D.旅游区 (2017·吉林省××市调研)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在××区、中心××区以及人流相对集中的公共场所和部分住宅小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位难求”。停车难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城市的经济发展。据此完成5~7题。 5.夜间,下列区域停车最困难的是( ) A.××区住宅小区 B.高级住宅区 C.医院 D.中心商务区 6.停车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道路停车收费,增加社会财富 B.交通事故增多,影响居民安全 C.占用公共空间,节约土地资源 D.挤占草坪,影响生物多样性 7.针对停车难问题,下列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 ①提高收费标准 ②小区建双层停车架 ③单位将内部闲置车位提供给社会车辆 ④小区将绿化带改建车库 12 / 12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7·张家口上学期期末)目前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使得中国的城市化整体处在亚健康状态。下表示意过去25年和未来25年中国城市面临的压力(以过去25年的压力为1)。据此完成8~9题。 城市面临的压力 过去25年 未来25年 水压力 1 1.88 土地压力 1 3.45 能源压力 1 2.89 生态压力 1 2.42 8.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中国城市化整体处在亚健康状态的表现是城市化进程( ) A.快于经济发展速度与工业化进程 B.与居民科学文化素质不相适应 C.滞后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D.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相适应 9.解决中国城市化亚健康状态的有效措施是( ) A.推进低碳、生态、环保、节约型的城市化 B.协调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C.立足资源环境优势,促进小城市快速发展 D.控制大城市规模,避免城市群的形成 12 / 12 (2018·广西钦州测试)我国某特大城市住宅空间外移,市中心区的人口向外迁移,城××区县人口密度增大,人口分布地区落差缩小,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分化明显,形成许多生活社区。下图为“该特大城市住宅租赁价格空间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该特大城市中心区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恶化,交通拥堵 B.市中心就业困难,收入低 C.市中心住宅区全部外迁 D.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调整 11.古北社区的区位特征是( )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B.距市中心近,环境优美 C.依山傍水,交通便利 D.近高新工业区,付租能力强 (2018·长沙一中质检)下图是“2015年甲、乙、丙三个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动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甲、乙、丙三个城市中市区人口数量最多与最少的分别是( ) A.甲、乙 B.甲、丙 C.丙、乙 D.乙、甲 13.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城市群与城市带,人口变动出现“城—城”流动现象,最有利于“城—城”流动的是( ) A.人口快速增加 B.城市之间距离扩大 C.城际快速交通的发展 D.产业快速转移 12 / 12 (2017·江西省仿真测试)城市建成区内的建筑物数量与建成区面积要随城市规划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下图为某大城市在城郊规划的“一居住小区近7年来的区内建筑物数量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的动态变化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信息表明该居住小区( ) A.2009~2010年建筑物数量下降 B.2012~2015年建筑物数量增长而建成区面积下降 C.2010~2014年建成区面积在不断增长 D.2014~2015年建筑物数量下降而建成区面积不变 15.据图分析可知,该小区建筑物数量的变化对区域的影响是( ) A.小区的环境质量下降 B.降低了建筑物的高度 C.城市的土地利用率降低 D.造成建成区面积的无序扩张 (2017·河北衡水中学模拟)2016年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工程师利用挡潮闸将海水引入内陆,帮助科威特在沙漠的盐沼上建造一座新的城市——海城,同时科学家也帮助培育适宜在该地沿岸地区种植的红树种子。下图示意海城位置和遥感影像。据此完成16~18题。 16.海城将海水引入内陆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地下水位,避免地面沉降 B.完善海运条件,营造避风港口 C.利于海水淡化,增加城市供水 D.塑造滨海景观,调节城市气候 17.适宜在该地种植的红树种子具有的显著特性是( ) A.喜光热耐干旱 B.根系发达,抗风性强 C.耐盐碱性更强 D.耐贫瘠土壤,生长快 12 / 12 18.海城未来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于( ) A.干旱气候 B.强沙尘暴 C.石油污染 D.全球变暖 (2018·广东广州测试)特大城市数量和变化反映了一个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也是经济、人口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图是“我国1997和2013年南、北方1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统计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1997年北方特大城市数量远超南方,这是因为( ) A.北方高新产业发展,吸引南方人才流入 B.我国大力开发资源、能源 C.北方现代农业发展,吸引农村人口流入 D.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国策 20.2013年南、北方特大城市发展差异显著,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产业结构差异 B.资源和环境状况差异 C.自然条件差异 D.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4题,共50分。) 21.(2017·山东潍坊上学期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当前我国许多大城市面临通风、采光条件差,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建小区将推广街区制,实现住宅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道路及街区布局俯视图。 (1)说明风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 (2)分析该城市道路走向对创造宜居环境的有利影响。 (3)说明城市住宅小区内部道路公共化对城市化的有利影响。 12 / 12 22.(2018·河南百校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云南××市位于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全区总面积约为20 603平方千米,其中坝区(含河谷)面积约为1 586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7.7%,山区面积为19 017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92.3%。为了缓解日益严峻的人地矛盾,××市大力实施“城镇上山”战略,即将部分城镇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有选择地、有计划地转移至低山缓坡区。下图示意云南省不同地市的城镇上山压力等级,Ⅰ到Ⅳ反映上山的压力由大到小。 (1)分析××市山地面积广大的原因。 (2)分析××市“城镇上山”的必要性。 (3)指出××市在实施“城镇上山”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3.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纳瑟姆曲线表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大体上都经历了类似正弦波曲线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二个拐点:当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代表经济发展势头较为缓慢的准备阶段,这个国家尚处于农业社会;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第一个拐点出现,代表经济发展势头极为迅猛的高速阶段,这个国家进入工业社会;城市化水平继续提高到超过70%之后,出现第二个拐点,代表经济发展势头再次趋于平缓的成熟阶段,这时,这个国家也就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进入后工业社会。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 材料二 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区16时的气温差表。 时间 1月 2月 7月 10月 全年 平均气温差/℃ 5.2 6.0 5.4 6.0 5.5 (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 12 / 12 (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区空气质量在××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24.(2017·山东泰安上学期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和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下面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高中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他们所在城市的相关信息。 材料一 该城市及××区地形剖面图。 材料二 该城市1990年和2010年土地覆盖百分比。 材料三 该城市市中心与××区近地面下午4时的气温差。 时间 1月 2月 7月 10月 全年平均 气温差/℃ 5.2 6.0 5.4 6.0 5.5 (1)结合地形和植被状况,分析该城市冬季空气自净能力下降的原因。 (2)指出土地利用的变化给该城市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分析该城市城郊之间近地面污染物迁移的方向及原因,并提出改善××区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 12 / 12 答案精析 1.C 2.D [第1题,商业区集中,扩大了其服务范围;住宅区远离海岸,处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条件好;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文教区分散,便于各地文化教育的发展。第2题,化工厂污染大气、污染水源,因此应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和远离水源地地区。d地接近港口,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且位于下风向和河流下游,在该地布局石化工业最合适。] 3.A 4.C 5.A 6.B 7.B 8.D 9.A [第8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水、土地、能源、生态等资源压力较大,说明中国城市化亚健康状态的表现是城市化进程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相适应。第9题,通过上题分析可知,中国城市化亚健康状态主要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过大,所以解决的有效措施应该从减轻环境承载力入手,积极建设低碳、生态、环保、节约型的城市。] 10.D 11.B [第10题,随着城市不断发展,特大城市功能分区越来越明显,城市中心区的中心商务区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为发挥中心商务区功能,必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进行旧城改造,使住宅区、工业区外迁,从而导致人口外迁。第11题,根据图中交通线分布状况可知,人民广场附近可能是市中心区;从住宅租赁价格来看古北社区为高级住宅区,其区位应该环境优美,读图可知,该社区位于市中心附近;从图中找不到高新工业和山水等信息。 ] 12 / 12 12.A 13.C [第12题,甲城市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都为负值,人口数量萎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说明该城市社会经济发达,人口数量多。乙城市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较高,但人口变动量较小,说明人口基数小,人口最少。丙城市介于两城之间。第13题,城际快速交通的发展,利于城市间相互交流与合作,利于“城—城”间人口流动。] 14.C 15.A [第14题,图示时期,该居住小区建成区面积和建筑物数量的增长率都大于0,说明建成区面积和建筑物数量一直在增大,不存在下降情况。第15题,图中建筑物数量的增长速度大于建成区面积的增长速度,意味着区内建筑物密度越来越大,说明区内的土地利用率提高了;该小区的环境质量会有所下降;建筑物高度的变化与建筑物的数量变化无关;该居住小区是按规划调整的,故建筑物的数量变化不会导致建成区面积的盲目扩张。] 16.D 17.C 18.D [第16题,海城将海水引入内陆,海水依然是地表水,为避免由于地下水位低而导致地面沉降,应该直接将水回灌到地下;营造避风港不需要将海水引入内陆,此工程量大且开支过大,直接在沿海地区修建港口更加合适;海水淡化适宜在沿海地区进行,然后将淡水运往内陆;海城建在内陆沙漠地区,气候炎热干燥,引入海水后,可以增加空气湿度,减小温差,调节城市气候。第17题,海水盐度高,该地土壤受海水影响,盐度提升,因此适宜种植耐盐碱性更强的植物。第18题,该地位于内陆沙漠地区,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会增加该地水资源的短缺;另外,该地引海水进入,导致城市距离海洋近,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更容易被淹没;A和B是该城市从修建开始就一直面临的威胁,而题目问题是未来面临的威胁;该城市不是石油运输港口城市,受到的石油污染相对较小。] 12 / 12 19.B 20.A [第19题,1997年前,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依赖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我国资源分布特点,北方地区开发资源的强度和水平高于南方,北方城市化水平也较高,特大城市数量超过南方。第20题,改革开放后,南方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北方,南方工业化对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超过北方,到2013年北方特大城市数量少于南方。] 21. (1)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空气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2)西北—东南向和东北—西南向道路利于街道两侧建筑物采光;(西北—东南向)利于季风的深入(形成季风通道),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改善大气质量。 (3)有利于合理布局城市交通网,缓解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促进土地节约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22.(1)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地壳运动活跃,形成褶皱山脉。 (2)××市实施“城镇上山”可以缓解城市和工业发展面临的土地资源短缺问题,同时,也可以保护耕地资源,保证粮食供应。 (3)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水土流失问题、地质灾害问题等。 23.(1)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加,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 (2)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3)方向: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区流向城市。原因: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措施:在××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区绿化率。 12 / 12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90~2030年,该阶段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第(2)题,城乡一体化的地理意义需要从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方面回答,其最终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第(3)题,城市中心区与××区存在着热力环流,所以要合理规划城市,避免城市中心区与××区的环境受到热力环流的影响。 24.(1)该市地处冬季风(西北风)的背风坡,受地形阻挡,气流下沉,风速小;冬季植被落叶,净化空气的能力减弱。 (2)地表硬化面积增大,植被覆盖率降低,生态调节功能减弱;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加剧城市内涝的形成;加重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小气候趋于恶化。 (3)方向:污染物由××区吹向城市。 原因:由于城市中心近地面比××区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区近地面比城市中心气温低,气压高,所以风携带污染物由××区吹向城市。 措施:减少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增加植被覆盖率;调整城市能源结构;将××区内污染较大的企业迁移到当地盛行风的下风带或城市远××区等。 12 / 1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