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0-16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练习:勾股定理
例01.如图,已知:在中,,,. 求:BC的长. 分析:由条件,想到制造含角的直角三角形,为此作于D,则有,,再由勾股定理计算出AD、DC的长,进而求出BC的长. 解答:作于D,则因, ∴(的两个锐角互余) ∴(在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根据勾股定理,在中, . 根据勾股定理,在中, . ∴ . 说明:利用勾股定理计算线段的长,是勾股定理的一个重要应用. 当题目中没有垂直条件时,也经常作垂线以便应用勾股定理. 例02.已知:在中,,,,,,. 求AC与AB. 分析:在中,已知BC长和,求其他两边,可先求出AB的长,进而使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 解答:在中, ∵(已知), ∴ (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根据勾股定理:. ∴ 中,. 说明:在直角三角形中,求边长的时候,经常会涉及到勾股定理,而勾股定理是已知两边求第三边,因此,在条件不足时,可以根据已知去发现和创造条件. 例03.作长为的线段.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 即斜边长为4,一条直角边为3的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就是. 作法:1.作长为3的直角边AC,过C作, 2.以A为圆心,4为半径画弧交CD于B. 连结AB,则BC即为所求. 如图. 证明:在中,根据勾股定理: , ∴ . 说明:也可按书中作法,由两条直角边都为1 的直角三角形先作出,然后依次作出,2,,,最后作出. 但这样较繁. 可以先作出与相近且能一步作出的线段. 如先作,再作,,也可先作,再作. 例04.如图,已知:,,,. 求:BC的长. 分析:因为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知,即,所以只需求AB的长. AB的长可在中求出. 在直角三角形ABD中,,所以. 那么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 解答:∵,(已知), ∴ .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根据勾股定理:在中, ∴ . 在中,,, 根据勾股定理,在中, ,即. ∴ . 说明:本题中,有两次出现勾股定理,重要的是分清直角三角形,逐步求出欲求线段的长度. 例05.如图,已知:,,于P. 求证:. 分析:图中已有两个直角三角形,但是还没有以BP为边的直角三角形. 因此,我们考虑构造一个以BP为一边的直角三角形. 所以连结BM. 这样,实际上就得到了4个直角三角形. 那么根据勾股定理,可证明这几条线段的平方之间的关系. 证明:连结BM, 根据勾股定理,在中, . 而在中,则根据勾股定理有 . ∴ 又∵ (已知), ∴. 在中,根据勾股定理有 , ∴. 例06.如图,,,,垂足为A,, 求AB的长. 分析:由于AB是中的一条直角边,故要求AB的长,只要求出BD,AD的长,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 解答:∵, ∴, 又∵,垂足为A, ∴, ∴, ∴, ∴, 在直角三角形BAD中,, ∴, ∴ 答:AB的长为. 说明: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因此只要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即可求出第三边的长. 例07.已知:(如图)中,,D为BC上任意一点. 求证: 分析:在证明线段的平方和、差等问题时,首先考虑的是勾股定理,但这个问题中并没有直接三角形,因为结论中有、,所以考虑到应将AB、AD放在直角三角形中,作为斜边出现较好,于是过A作BC的垂线AE与BC交于E点,再用勾股定理予以证明即可. 证明:过A作,与BC交于E点 由勾股定理有: 在中,由勾股定理有 ∴ ∵ ∴ ∴ 例08.已知:(如图)在中,,D、E分别为BC、AC的中点,,. 求AB的长. 分析:先求BC、AC,再由勾股定理求AB. 解答:设 ∵ AD、BE是中线(已知) ∴ 即 ∵ ∴ ∴ 在直角三角形中, ∴ ∴ 例09.已知:(如图)在中,,,. 求AC的长. 解答:过A作于E,则 ∴ ∴ 又∵ ∴ ∵ ∴ 例10.已知:CD为的斜边上的高,且,,,(如图) 求证: 分析:要证这个代数等式,可从左边证到右边. 证明:左边 ∵ 在直角三角形中, 又∵ 即 ∴ 右边 即证明出: 例11.如图,中,,,, 求:(1)的周长;(2)的面积. 分析:从题中条件无法直接求出的周长,可过A点作,构造直角三角形,考虑到本题所给的角度的特殊性,三角形的周长比较容易求出,由于的面积是,从而也不难求出. 解答:(1)作,垂足为D, 则,为直角三角形, ∵ , , ∴ ,,, 在直角三角形BAD中, ∵, ∵, , 在直角三角形ADC中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的周长 (2) 答:的周长为,面积为. 典型例题分析 例1已知:如图,在△ABC中,∠ACB=,AB=5cm,BC=3cm,CD⊥AB于D, 求CD的长. 分析: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先勾股定理求AC,再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于是不难求CD. 解:∵△ABC是直角三角形,AB=5,BC=3,由勾股定理有 A B C D ∴∠2=∠C 又 ∴ ∴CD的长是2.4cm 说明: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先用勾股定理求AC,再用“面积法”求CD 例2 如图,△ABC中,AB=AC,∠BAC=,D是BC上任一点, 求证: 分析:从结论考虑,应将AD放到直角三角形中去,为此考虑过A作垂线段或过D作垂线段,构造Rt△的两种方案,这样就得到两种证法 证法一:过点A作AE⊥BC于E 则在Rt△ADE中, 又∵AB=AC,∠BAC= A B C D E ∴AE=BE=CE 即 证法二:过点D作DE⊥AB于E, DF⊥AC于F 则DE∥AC,DF∥AB A B C D E F 又∵AB=AC,∠BAC= ∴EB=ED,FD=FC=AE 在Rt△EBD和Rt△FDC中 在Rt△AED中, ∴ 说明:涉及到三角形中边的平方关系时应考虑运用勾股定理,而勾股定理只有在直角三角形中成立. 例3 设 求证: 分析:本题是一个代数问题,从结构特点即平方关系,考虑运用几何的方法也就是利用勾股定理来解决. b a 证明:构造一个边长的矩形ABCD,如图 E D A 在Rt△ABE中 d c F C B 在Rt△BCF中 在Rt△DEF中 在△BEF中,BE+EF>BF 即 说明:勾股定理将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垂直的位置关系转化为数量关系,这为我们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提供了工具,反过来,对有些代数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来解决,即用几何方法解决代数问题. 例4 国家电力总公司为了改善农村用电电费过高的现状,目前正在全国各地农村进行电网改造,某村六组有四个村庄A、B、C、D正好位于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现计划在四个村庄联合架设一条线路,他们设计了四种架设方案,如图实线部分.请你帮助计算一下,哪种架设方案最省电线.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O E F 分析:有几种设计方案的,把每种方案的线路长均计算出来,从中择优. 解:不妨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图1、图2中的总线路长分别为 AD+AB+BC=3,AB+BC+CD=3 图3中,在Rt△DGF中 同理 ∴图3中的路线长为 图4中,延长EF交BC于H,则FH⊥BC,BH=CH 由∠FBH= 及勾股定理得: EA=ED=FB=FC= ∴EF=1-2FH=1- ∴此图中总线路的长为4EA+EF= 3>2.828>2.732 ∴图4的连接线路最短,即图4的架设方案最省电线. 说明: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往往工程设计的方案比较多,需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比较从中选出最优设计.本题利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选择题 1.选择题 (1)在中,,D为垂足,则CD等于( ) (A) (B) (C) (D) (2)正方形的面积是,它的对角线长为( ) (A) (B) (C) (D)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倍,其对角线的长是,那么它的长是( ) (A) (B) (C) (D)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腰,则AC边上的高为( ) (A) (B) (C) (D) (5)在中,,,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则AC的长是( ) (A) (B) (C) (D) (6)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内有一点O,那么O到三角形各边的距离之和为( ) (A)2 (B) (C) (D) (7)等腰三角形腰长为2,底边上的高为1,则它的底边长为( ) (A) (B) (C) (D) (8)在中,于D,且,则的面积等于( ) (A) (B) (C)3 (D)1 (9)若是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7和24,在三角形内有一点P到各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距离等于( ) (A)1 (B)2 (C)3 (D)6 参考答案 1.选择题 (1)A (2)A (3)C (4)C (5)C (6)C (7)A (8)B (9)C 填空题 1.填空题 (1)在中,. ①若,则_______. ②若,则________. ③若,则_______. ④若,则________,_______. ⑤若,则_______,_______. ⑥若,则_______,_______. ⑦若,,则________,_______. (2)在中,,若,_______. (3)在中,,,则_____,AB边上的高_____. (4)在中,,,则______. (5)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外角是,则另一个锐角的外角是________. (6)在中,,如果,,那么______,______. (7)等边三角形的任意一条边上的中线长为它的边长的______倍. (8)在中,,,则______. 参考答案 1.填空题 (1)①13 ②8 ③ ④6;8 ⑤;4 ⑥; ⑦; (2)(3)5; (4) (5) (6) (7) (8) 解答题 1.求作长为的线段. 2.计算题 (1)已知:在中,,且. 的周长为30. 求的各边长和面积. (2)在中,,,求AC的长. (3)在中,,于D,,,求CD的长. (4)已知的面积是,斜边AB的长是,求直角边AC、BC的长. (5)如图,一铁塔为AB,在离铁塔底部的C处测得,测角仪高为,求铁塔高度. (6)如图,已知:于M,于B,,,求OM. 参考答案: 1.略 2.计算题 (1)设,则由勾股定理可知:,由题意得,∴,∴. (2)解:作于D,则因,∴,∴, ∴ (3)解:,∵. 即 ∴. (4)解:设AC长为,BC为,则有,,可解得或. 因此两直角边长分别为和. (5)解:,∴,∴ (6)解:延长BM交OA于D,则因,∴,∴,∴,又 ∴ ,∴. 解答题 1.证明题 (1)如图,已知:在中,,D是BC的中点,于E. 求证:. (2)如图,已知:在中,AD是高,E在BD上,且,且. 求证:. (3)如图,已知:在中,,P为BC边上一点. 求证:. (4)如图,已知:在中,,D为AC上任意一点. 求证:. (5)如图,已知:在中,,分别以此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画半圆. 参考答案 3.证明题 (1)证明:连结AD,易知,∴,∴ (2)证明:. ∴. ∵,∴ (3)证明:作于D,则有, 又因,∴ (4)证明:,∴. (5)证明: 阴影部分面积和 , ∵,∴, ∴阴影部分面积和等于这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习题精选 A B C M N 1、如图,△ABC中,∠ACB=,AC=12,CB=5,AM=AC,BN=BC, 则MN的长是( ) A、2 B、2.6 C、3 D、4 答:D 2、正方形的面积是,它的对角线长是( ) A、 B、 C、 D、 答:A 3、若一直角三角形二边长为12和5,则第三边长为( ) A、13 B、13或 C、13或15 D、15 提示:有两种情况(1)12和5是直角边则第三边为13 (2)12为斜边,则第三边为 4、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它的高为( ) A、 B、 C、 D、 答:C 5、在△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周长为( ) A、42 B、32 C、42或32 D、37或33 答:C A C B D 6、如图,在△ABC中,AD⊥BC于D,AB=AC=2AD=m,则△ABC面积是___ 答: A D B C E F M 7、如图,在△ABC中,CE平分∠ACB,CF平分∠ACD,且EF∥BC交AC于M, 若EF=5,则=____ 答:25 A B C 8、如图,△ABC中,AB=1,AC=,∠B=45, 求BC的长与△ABC的面积 D 提示:过A点作垂线AD,分别在两个直角三角形 ABD中与AD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