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24-2-1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九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24-2-1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人教版

‎24.2.1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一、课前预习 (5分钟训练)‎ ‎1.已知圆的半径等于5 cm,根据下列点P到圆心的距离:(1)4 cm;(2)5 cm;(3)6 cm,判定点P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点A在以O为圆心,3 cm为半径的⊙O内,则点A到圆心O的距离d的范围是________.‎ ‎3.若⊙A的半径为5,点A的坐标为(3,4),点P的坐标为(5,8),则点P的位置为( )‎ A.在⊙A内 B.在⊙A上 C.在⊙A外 D.不确定 ‎4.两个圆心为O的甲、乙两圆,半径分别为r1和r2,且r1<OA<r2,那么点A在( )‎ A.甲圆内 B.乙圆外 C.甲圆外,乙圆内 D.甲圆内,乙圆外 二、课中强化(10分钟训练)‎ ‎1.已知⊙O的半径为3.6 cm,线段OA= cm,则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 )‎ A.A点在圆外 B.A点在⊙O上 C.A点在⊙O内 D.不能确定 ‎2.⊙O的半径为5,圆心O的坐标为(0,0),点P的坐标为(4,2),则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 )‎ A.点P在⊙O内 B.点P在⊙O上 C.点P在⊙O外 D.点P在⊙O上或⊙O外 ‎3.在△ABC中,∠C=90°,AC=BC=4 cm,D是AB边的中点,以C为圆心,4 cm长为半径作圆,则A、B、C、D四点中在圆内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24-2-1-1,在△ABC中,∠ACB=90°,AC=2 cm,BC=4 cm,CM为中线,以C为圆心, cm为半径作圆,则A、B、C、M四点在圆外的有_________,在圆上的有_________,在圆内的有_________.‎ ‎ 图24-2-1-1‎ 三、课后巩固(30分钟训练)‎ ‎1.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外接圆的圆心在△ABC一条边上的是( )‎ A.a=15,b=12,c=1 B.a=5,b=12,c=12‎ C.a=5,b=12,c=13 D.a=5,b=12,c=14‎ ‎2.在Rt△ABC中,∠C=90°,AC=6 cm,BC=8 cm,则它的外心与顶点C的距离为( )‎ A.5 cm B.6 cm C.7 cm D.8 cm ‎3.如图24-2-1-2,点A、B、C表示三个村庄,现要建一座深水井泵站,向三个村庄分别送水,为使三条输水管线长度相同,水泵站应建在何处?请画出图,并说明理由.‎ ‎ 图24-2-1-2‎ ‎4.阅读下面材料:对于平面图形A,如果存在一个圆,使图形A上的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不大于这个圆的半径,则称图形A被这个圆所覆盖.‎ 如图24-2-1-3(1)中的三角形被一个圆所覆盖,图24-2-1-3(2)中的四边形被两个圆所覆盖.‎ ‎ ‎ ‎ 图24-2-1-3‎ 回答下列问题:‎ ‎(1)边长为1 cm的正方形被一个半径为r的圆所覆盖,r的最小值是________ cm;‎ ‎(2)边长为1 cm的等边三角形被一个半径为r的圆所覆盖,r的最小值是________ cm;‎ ‎(3)边长为2 cm,1 cm的矩形被两个半径都为r的圆所覆盖,r的最小值是________ cm,这两个圆的圆心距是________ cm.‎ ‎5.已知Rt△ABC的两直角边为a和b,且a、b是方程x2-3x+1=0的两根,求Rt△ABC的外接圆面积.‎ ‎6.有一个未知圆心的圆形工件(如图24-2-1-4).现只允许用一块直角三角板(注:不允许用三角板上的刻度)画出该工件表面上的一根直径并定出圆心.‎ 要求在图上保留画图痕迹,写出画法.‎ ‎ 图24-2-1-4‎ ‎7.某公园有一个边长为4米的正三角形花坛,三角形的顶点A、B、C上各有一棵古树.现决定把原来的花坛扩建成一个圆形或平行四边形花坛,要求三棵古树不能移动,且三棵古树位于圆周上或平行四边形的顶点上.以下设计过程中画图工具不限.‎ ‎(1)按圆形设计,利用图24-2-1-5(1)画出你所设计的圆形花坛示意图;‎ ‎(2)按平行四边形设计,利用图24-2-1-5(2)画出你所设计的平行四边形花坛示意图;‎ ‎(3)若想新建的花坛面积较大,选择以上哪一种方案合适?请说明理由.‎ ‎ 图24-2-1-5‎ ‎8.电脑CPU芯片由一种叫“单晶硅”的材料制成,未切割前的单晶硅材料是一种薄圆形片,叫“晶圆片”.现在为了生产某种CPU芯片,需要长、宽都是1 cm的正方形小硅片若干.如果晶圆片的直径为10.05 cm,问一张这种晶圆片能否切割出所需尺寸的小硅片66张?请说明你的方法和理由.(不计切割损耗)‎ ‎ 图24-2-1-6‎ 参考答案 一、课前预习 (5分钟训练)‎ ‎1.已知圆的半径等于5 cm,根据下列点P到圆心的距离:(1)4 cm;(2)5 cm;(3)6 cm ‎,判定点P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思路分析:利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由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比较.‎ 解:(1)当d=4 cm时,∵d<r,∴点P在圆内;‎ ‎(2)当d=5 cm时,∵d=r,∴点P在圆上;‎ ‎(3)当d=6 cm时,∵d>r,∴点P在圆外.‎ ‎2.点A在以O为圆心,3 cm为半径的⊙O内,则点A到圆心O的距离d的范围是________.‎ 思路解析:根据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判定.‎ 答案:0≤d<3‎ ‎3.若⊙A的半径为5,点A的坐标为(3,4),点P的坐标为(5,8),则点P的位置为( )‎ A.在⊙A内 B.在⊙A上 C.在⊙A外 D.不确定 思路解析:本题有两种方法,既可以画图,也可以计算AP的长,再与半径进行比较.‎ ‎∵AP===<5,所以点P在圆内.‎ 答案:A ‎4.两个圆心为O的甲、乙两圆,半径分别为r1和r2,且r1<OA<r2,那么点A在( )‎ A.甲圆内 B.乙圆外 C.甲圆外,乙圆内 D.甲圆内,乙圆外 思路解析:点A在两圆组成的圆环内.‎ 答案:C 二、课中强化(10分钟训练)‎ ‎1.已知⊙O的半径为3.6 cm,线段OA= cm,则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 )‎ A.A点在圆外 B.A点在⊙O上 C.A点在⊙O内 D.不能确定 思路解析:用“点到圆心的距离d与半径r的大小关系”来判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答案:C ‎2.⊙O的半径为5,圆心O的坐标为(0,0),点P的坐标为(4,2),则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 )‎ A.点P在⊙O内 B.点P在⊙O上 C.点P在⊙O外 D.点P在⊙O上或⊙O外 思路解析:比较OP与半径r的关系.∵OP==2,OP2=20,r2=25,‎ ‎∴OP<r.‎ ‎∴点P在⊙O内.‎ 答案:A ‎3.在△ABC中,∠C=90°,AC=BC=4 cm,D是AB边的中点,以C为圆心,4 cm长为半径作圆,则A、B、C、D四点中在圆内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思路解析:如图,连结CD.∵D为AB的中点,‎ ‎∴CD=AB.‎ ‎∵AB==4,∴CD=2<4.‎ ‎∵AC=BC=4,∴点C和点D在以C为圆心,4 cm为半径的圆的内部.‎ 答案:B ‎4.如图24-2-1-1,在△ABC中,∠ACB=90°,AC=2 cm,BC=4 cm,CM为中线,以C为圆心, cm为半径作圆,则A、B、C、M四点在圆外的有_________,在圆上的有_________,在圆内的有_________.‎ 思路解析:AB=2 cm,CM= cm.‎ 答案:点B 点M 点A、C 图24-2-1-1‎ 三、课后巩固(30分钟训练) ‎ ‎1.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外接圆的圆心在△ABC一条边上的是( )‎ A.a=15,b=12,c=1 B.a=5,b=12,c=12‎ C.a=5,b=12,c=13 D.a=5,b=12,c=14‎ 思路解析:只有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在边上(斜边中点).‎ 答案:C ‎2.在Rt△ABC中,∠C=90°,AC=6 cm,BC=8 cm,则它的外心与顶点C的距离为( )‎ A.5 cm B.6 cm C.7 cm D.8 cm 思路解析:AB==10,它的外心是斜边中点,外心与顶点C的距离是斜边的中线长为AB=5 cm.‎ 答案:A ‎3.如图24-2-1-2,点A、B、C表示三个村庄,现要建一座深水井泵站,向三个村庄分别送水,为使三条输水管线长度相同,水泵站应建在何处?请画出图,并说明理由.‎ 图24-2-1-2‎ 思路分析:设水泵站处为O,则O到A、B、C三点的距离相等,可得点O为△ABC的外心.‎ 作法:连结AB、AC,分别作AB、AC的中垂线l、l′,直线l与l′相交于O,则水泵站建在点O处,由以上作法知,点O为△ABC的外心,则有OA=OB=OC.‎ ‎4.阅读下面材料:对于平面图形A,如果存在一个圆,使图形A上的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不大于这个圆的半径,则称图形A被这个圆所覆盖.‎ 如图24-2-1-3(1)中的三角形被一个圆所覆盖,图24-2-1-3(2)中的四边形被两个圆所覆盖.‎ 图24-2-1-3‎ 回答下列问题:‎ ‎(1)边长为1 cm的正方形被一个半径为r的圆所覆盖,r的最小值是________ cm;‎ ‎(2)边长为1 cm的等边三角形被一个半径为r的圆所覆盖,r的最小值是________ cm;‎ ‎(3)边长为2 cm,1 cm的矩形被两个半径都为r的圆所覆盖,r的最小值是________ cm,这两个圆的圆心距是________ cm.‎ 思路解析:图形被圆覆盖,圆一定大于图形的外接圆,它的最小半径就是外接圆半径.‎ ‎(1)正方形的外接圆半径,是对角线的一半,因此r的最小值是 cm.‎ ‎(2)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是其高的,故r的最小值是 cm.‎ ‎(3)r的最小值是 cm,圆心距是1 cm.‎ 答案:(1) (2) (3) 1‎ 点拨:注意应用“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和勾股定理解题.‎ ‎5.已知Rt△ABC的两直角边为a和b,且a、b是方程x2-3x+1=0的两根,求Rt△ABC的外接圆面积.‎ 思路分析:由a、b是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所以可求出斜边是,这样就得外接圆半径.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外心是斜边中点,因此,其外接圆直径就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来源:学+科+网Z+X+X+K]‎ 解:设Rt△ABC的斜边为c,∵a、b为方程x2-3x+1=0的两根,∴a+b=3,ab=1.‎ 由勾股定理,得c2=a2+b2=(a+b)2-2ab=9-2=7.‎ ‎∴△ABC的外接圆面积S=π·()2=π=c2=×7=.‎ ‎6.有一个未知圆心的圆形工件(如图24-2-1-4).现只允许用一块直角三角板(注:不允许用三角板上的刻度)画出该工件表面上的一根直径并定出圆心.要求在图上保留画图痕迹,写出画法.‎ 图24-2-1-4‎ 思路解析:因为三角板有一个角是直角,所以可利用直角画90°的圆周角,由此可得直径.再画一个90°的圆周角,也能得到一直径,两直径的交点为圆心.‎ 作法:如图,(1)用三角板的直角画圆周角∠BDC=90°,∠EFH=90°.‎ ‎(2)连结BC、EH,它们交于点O.‎ 则BC为直径,点O为圆心.‎ ‎7.某公园有一个边长为4米的正三角形花坛,三角形的顶点A、B、C上各有一棵古树.现决定把原来的花坛扩建成一个圆形或平行四边形花坛,要求三棵古树不能移动,且三棵古树位于圆周上或平行四边形的顶点上.以下设计过程中画图工具不限.‎ ‎(1)按圆形设计,利用图24-2-1-5(1)画出你所设计的圆形花坛示意图;‎ 图24-2-1-5‎ ‎(2)按平行四边形设计,利用图24-2-1-5(2)画出你所设计的平行四边形花坛示意图;‎ ‎(3)若想新建的花坛面积较大,选择以上哪一种方案合适?请说明理由.‎ 思路分析:过A、B、C三点画圆,以△ABC为平行四边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得平行四边形.[来源:Z+xx+k.Com]‎ 解:(1)作图工具不限,只要点A、B、C在同一圆上,图(1).‎ ‎ (2)作图工具不限,只要点A、B、C在同一平行四边形顶点上,图(2).‎ ‎(3)如图(3),∵r=OB=,‎ ‎∴S⊙O=πr2=≈16.75,‎ 又S平行四边形=2S△ABC=2××4×2×=8≈13.86,‎ ‎∵S⊙O>S平行四边形,∴选择建圆形花坛面积较大.‎ ‎8.电脑CPU芯片由一种叫“单晶硅”的材料制成,未切割前的单晶硅材料是一种薄圆形片,叫“晶圆片”.现在为了生产某种CPU芯片,需要长、宽都是1 cm的正方形小硅片若干.如果晶圆片的直径为10.05 cm,问一张这种晶圆片能否切割出所需尺寸的小硅片66张?请说明你的方法和理由.(不计切割损耗)‎ 图24-2-1-6‎ 解:可以切割出66个小正方形.‎ 方法一:(1)我们把10个小正方形排成一排,看成一个长方形的矩形,这个矩形刚好能放入直径为10.05 m的圆内.如图中的矩形ABCD.‎ ‎∵AB=1,BC=10,∴对角线AC2=100+1=101<(10.05)2.‎ ‎(2)我们在矩形ABCD的上方和下方可以分别放入9个小正方形.‎ ‎∵新加入的两排小正方形连同ABCD的一部分可看成矩形EFGH,‎ 矩形EFGH的长为9,高为3,对角线EG2=92+32=81+9<(10.05)2,但是新加入的这两排小正方形不能每排10个,因为:102+32=100+9>(10.05)2.‎ ‎(3)同理,∵82+52=64+25<(10.05)2,92+52=81+25=106>(10.05)2,∴可以在矩形EFGH的上面和下面分别再排下8个小正方形,那么现在小正方形已有了5层.‎ ‎(4)再在原来的基础上,上下再加一层,共7层,新矩形的高可以看成是7,那么新加入的这两排,每排可以是7个,但不能是8个.‎ ‎∵72+72=49+49=98<(10.05)2,82+72=64+49=113>(10.05)2.‎ ‎(5)在第7层的基础上,上下再加一层,新矩形的高可以看成是9,这两层每排可以是4个,但不能是5个.‎ ‎∵42+92=16+81=97<(10.05)2,52+92=25+81=106>(10.05)2.‎ 现在总共排了9层,高度达到了9,上下各剩下约0.5 cm的空间,因为矩形ABCD的位置不能调整,故再也放不下一个小正方形了.所以10+2×9+2×8+2×7+2×4=66(个).‎ 方法二:可以按9个正方形排成一排,叠4层,先放入圆内.然后 ‎(1)上下再加一层,每层8个,现在共6层.‎ ‎(2)在前面的基础上,上下各加6个,现在共有8层.‎ ‎(3)最后上下还可加一层,但每层只能有一个,共10层,这样共有 ‎4×9+2×8+2×6+2×1=66(个).‎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