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2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 (新版)沪科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第2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 (新版)沪科版

‎《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 ‎ 班级: 姓名: 考号: ‎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5分)‎ ‎1.(5分)《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名作,荷塘中月球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月球到水面距离相比(  )‎ A.相等 B.较小 C.较大 D.无法比较 ‎2.(5分)你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向平面镜走去时(  )‎ A.镜中像的位置是不变的 B.镜中像是越来越大的 C.镜中像是大小不变的虚像 D.镜中像与人是等大正立的实像 ‎3.(5分)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 ‎ A.‎1m B.‎1.5m C.‎2m D.‎‎2.5m ‎4.(5分)“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中,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如图所示),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C.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D.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5.(5分)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 8‎ A. B. ‎ C. D.‎ ‎6.(5分)如图所示,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用茶色玻璃板的目的是为了在玻璃板后成实像 B.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 C.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 D.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7.(5分)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cm 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cm/s 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 ‎8.(5分)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8‎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 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A的像 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蜡烛B始终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 ‎9.(5分)小王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为了使像更清晰,应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在B处换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D.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10.(5分)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在他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与平面镜距离逐渐变小 D.与平面镜距离逐渐变大 ‎11.(5分)如图所示,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镜中的像(  ) ‎ A.是等大实像 B.是放大虚像 C.与演员关于镜面对称 D.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12.(5分)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作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  ) ‎ 8‎ A.正立的虚像 B.倒立的虚像 C.正立的实像 D.倒立的实像 ‎ ‎ 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22分)‎ ‎13.(6分)教学楼的走廊里挂着一块平面镜,当同学们走进镜子时,他们在镜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同学间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表明了反射时光路是   的;有时阳光射进来,部分同学看到镜子里很“刺眼”,这是因为镜子发生了  .‎ ‎14.(4分)平面镜可以用于成像,一身高1.7‎8m的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若此人远离平面镜,像  (填“靠近”或“远离”)平面镜,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 ‎15.(4分)用透明玻璃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因为它既能透光也能  光;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车内物体经它所成的像偏向车子的  (上/下)方,因而不会干扰驾驶员对前方的观察. ‎ ‎16.(4分)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m,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  m.‎ ‎17.(4分)如图所示,公路边设有一大平面镜,我们从镜中看到一辆汽车向东驶到十字路口向右拐弯,这辆车实际上是向  行驶,向  拐弯.‎ ‎ ‎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12分)‎ 8‎ ‎18.(12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只相同的蜡烛;⑥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  (填序号).选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此实验的目的是:  .‎ ‎(2)选择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若B蜡烛在桌面上始终不能与A蜡烛的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视线  玻璃板观察光屏(填“透过”或“不透过”).发现在光屏上  像(填“有”或“没有”),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 ‎ 四.作图题(共3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2分)‎ ‎19.(2分)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 ‎20.(2分)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做出一条从光源s射出的光线,使它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A点.‎ ‎21.(2分)如图是人照镜子时的情景,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8‎ 8‎ 参考答案 ‎ ‎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12分)‎ ‎18.(1)①;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大小;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3)不透过;没有.‎ ‎ ‎ 四.作图题(共3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2分)‎ ‎19.解: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 ‎ ‎20.解: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A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 ‎ 8‎ ‎21.解:取人和像其中对应的物点和像点,连接像点和物点,作出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 ‎ ‎ 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