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0-10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历史时间表历史思维导图
历史时间表 事件 开始时间 备注 马可.波罗来华 1275元忽必烈 文艺复兴运动 14—16世纪 起源于意大利 影响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新航路开辟 15—16世纪 西班牙、葡萄牙领先 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殖民掠夺开始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1487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492 发现美洲 达伽马到达印度 1497—1498 麦哲伦环球航行(九上61) 1519—1522 三角贸易 16—19世纪 葡萄牙最早,后来英国是主要经营者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1689 1640议会召开,1649处死查理一世 英国成立共和国(九上68) 1688宫廷政变,资产阶段和新贵族统治 《权利法案》英国(九上68) 1689 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法国为中心 代表人物: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 影响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拉美独立运动 英国对印度疯狂掠夺 17世纪 东印度公司、克莱武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纪60年代至1840年前后 首先是英国 1765珍妮机发明标志开始 1785瓦特改良蒸汽机成为主要标志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 1825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 18世纪后半期 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美国独立战争 1775—1783 1775.4莱克星顿枪声 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1781年英国军队约克镇投降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独立宣言》 1776 大陆会议发表,标志美国诞生 美国国庆日7月4日 美国发表《独立宣言》 萨拉托加大捷 1777 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 1787 确立联邦制国家,三权分立 法国大革命 1789 1789.7.14攻占巴士底监狱大革命开始 颁布《人权宣言》法国国庆日7月14 1792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3处死路易十六 1794处死罗伯斯皮尔 《人权宣言》 1789 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1814 拿破仑称帝,颁布《法典》对外战争 英国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 1825 英国宪章运动 1836—1848 政治纲领《人民宪章》 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但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失败 林则徐虎门销烟(八上3) 1839 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鸦片战争(八上4) 1840.6—1842 开始改变中国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开端 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结束 1842 割香港岛给英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共产党宣言》 1848 马克思主义诞生马克思、恩格斯是德国人 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洪秀全领导 1851—1864 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建立政权与清王朝对峙 美国入侵日本(黑船事件) 1853 1854年日本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印度爆发民族大起义 1857—1859 章西女王领导对抗英国,失败 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 平方公里土地 19世纪50—60年代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中俄《瑷珲条约》 1858 割地最多的条约 英国达尔文《物种起源》 1859 (九上140)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 签订《北京条约》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860—1862 1860年上海青浦大捷,1862年浙江慈溪击毙华尔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1861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进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变俄国社会性质 美国南北战争 1861—1865 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维护祖国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林肯领导 洋务运动(八上28) 19世纪 60—90年代 安庆内军械所 总理衙门成立 1861 洋务运动时期,曾国藩在安徽创办,近代第一个军事工业 《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颁布 1862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颁布 江南制造总局 1865 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时期创办) 阿古柏入侵新疆 1865 英、俄支持 日本明治维新 1868 明治天皇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改变了日本社会性质 巴黎公社 1871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俄国出兵占领伊犁 1871 俄国侵占新疆(八上12) 《申报》 1872 上海创办 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6—1878 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 设立新疆行省 1884-1885 中法战争 卡尔本次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1885 《中法新约》、《中日天津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邓世昌(八上16) 兴中会成立 1894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中日《马关条约》 1895 允许开设工厂,割台湾,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 1895 揭开维新变法序幕 商务印书馆 1897 上海,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戊戌变法(八上33) 1898.6.9 口号是救亡图存,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但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京师大学堂 1898 戊戌变法时期创办,后改名为北京大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辛丑条约》 1901 赔款最多,没有割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张謇实业救国 19末20世纪初 莱特兄弟“飞行者1号” 1903 中国同盟会成立 科举制度废止 1905 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创办《民报》,提出三民主义 1906 钨丝灯泡面世 京张铁路通车 1909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 1911.10.10 中华民国建立,清帝退位 1912 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协约国—同盟国) 萨拉热窝事件 1914.6.28 巴尔干半岛,有“欧洲火药桶”之称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14.7 一战开始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新文化运动《新青年》创刊 1915 凡尔登战役 1916 一战中最惨烈的战役,“凡尔登绞肉机” 俄国十月革命(九下2) 1917.11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 美国、中国参加一战 1917 俄国退出一战 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1918.11 协约国获胜 五四运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结束 1919.5.4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巴黎和会 《凡尔赛和约》 1919.6 凡尔赛合约(九下14)外交失败 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7 上海 陈独秀、李大钊(八上47) 新经济政策(列宁) 1921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 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 1922 (九下17)美英日 意大利墨索里尼上台 实行法西斯统治 1922 苏联成立 1922年底 黄埔军校开学(创建) 1924 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4—1929 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时期 北伐战争开始 1926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7 南昌起义 1927.8.1 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开始 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 1927.8.7 毛泽东领导汀赣秋收起义 1927.9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10 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 井冈山会师 1928.4 建立工农红军第四军 苏联两个五年计划 1928—1937 经济大危机(资本主义世界) 1929—1933 最早爆发在美国 九一八事变 1931.9.18 局部抗战开始 罗斯福新政 1933 希特勒上台 1933 国会纵火案 长征 1934.10. 遵义会议(八上60) 1935.1. 吴起镇会师 1935.10. 甘肃会宁会师 1936.10. 长征胜利结束 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12.12 联共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 斯大林模式形成(九下9) 1936 新宪法的制定是标志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1937.7.7 全民族抗战开始 八路军平型关大捷 1937.9 南京大屠杀 1937.12 台儿庄战役 1938 慕尼黑阴谋 1938 绥靖政策顶峰 二战 1939—1945 德国闪击波兰 1939.9.1 二战开始 德国进攻西欧 1940 法国沦陷 百团大战 1940 敦刻尔克撤退 (1940.5)(九下38) 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保卫战 1941.6 二战扩大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12 “二战” 达到最大规模 《联合国家宣言》九下39 1942.1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1943 二战转折点 诺曼底登陆(九下41) 1944.6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雅尔塔会议 1945.2 决定成立联合国 中共七大(八上81) 1945.4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苏联 攻占柏林,德国投降 1945.5.8 宣告 欧洲战场战事 结束 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8.15 抗日战争胜利(八上82) 日本签署投降书(九下39 1945.9.2 二战结束 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 重庆谈判 1945.8 《双十协定》 全面内战爆发 1946.6 进攻中原解放区 丘吉尔“铁幕演说” 1946 美苏冷战的信号 转战陕北 1947.3 挺进大别山(八上90) 1947.6 中共战略反攻序幕 印度独立 1947 英国的印巴分治方案 杜鲁门主义出台 1947 美苏冷战开始 马歇尔计划 1947 援助西欧 中东战争 1948 多达5次 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 1948—1949 渡江战役 1949.4.21 4月23日 南京解放 北约成立 1949.5 第一届政协会议 1949 南京解放 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 1949.10.1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八下2) 土地改革 1950—1952 抗美援朝(八下7) 1950—1953 西藏和平解放(八下4) 1951 祖国大陆统一 1953—1957 我国第一个“一五”计划实施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 1953 与印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运用 1954 与印度、缅甸 三大改造 1953—1956 共和国 第一部宪法 1954 第一届人大通过 华约建立,两极格局形成 1955 万隆会议(八下78) 1955 求同存异方针 中共八大 1956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公私合营三大改造完成 1956(八下25)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 古巴独立, 1959 古巴革命取得胜利 非洲独立年 1960 1964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实战导弹、导弹部队 1966 文化大革命(八下32) 1966—1976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7 欧洲共同体 1967 匈牙利改革 1968 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人造卫星 东方红1号 1970 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20世纪70年代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 第 26 届联大会议 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 1972 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袁隆平 籼型杂交水稻 1973 中国核潜艇(八下72) 1974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八下42) 中美正式建交 1979 中共十二大 1982 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宪法(第四部) 1982 (八下40) 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1983 开放14个沿海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4 特区 第二批(八下44) 国有企业改革 1985 863计划 1986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共十三大 1987 初级阶段理论、基本路线、三步走战略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APEC) 1989 东欧巨变 1989 非洲殖民体系瓦解 1990 纳米比亚独立 走向“全球化” 20世纪90年代 苏联解体(对我国启示)P60 1991 标志是《阿拉木图宣言》,两极格局结束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1 邓小平南巡讲话 1992 发展才是硬道理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 中共十四大 欧洲联盟(欧盟) 1993 WTO成立 1995 中共十五大 1997 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香港回归 1997.7.1 澳门回归 1999.12.20 科索沃战争 1999 美国挑战多极化趋势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01 中国加入WTO 2001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001 迄今承办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近代开放政策和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比较: 项目 近代开放 新时期对外开放 背景 西方列强侵略下被迫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而主动开放 国家行使主权情况 关税自主权等主权受损 中国依法行使主权 内容 列强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如: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吸收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力) 影响 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国家,经济利益受到严重侵害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及影响: 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时间 1840-1842(道光帝) 1856-1860(咸丰帝) 1894-1895(光绪帝) 1900-1901(光绪帝) 侵略者 英国 英法联军 日本 八国联军 经过 火烧圆明园 (攻入北京) 黄海大战(邓世昌)、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覆灭) 攻入北京 签订 条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内容 割香港岛,赔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关税协商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赔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口岸 赔白银4.5亿两,严禁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 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俄国趁机割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化历程: 历史事件 口号 领导阶级 学习内容 性质 时间 洋务运动 自强求富师夷长技 地主阶级 器物武器练兵方法 封建统治者的 自救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百日维新 救亡图存 资产阶级改良派 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 改良运动 1898年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革命派 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 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 1911年 新文化 运动 民主科学 爱国知识分子 思想文化 思想解放运动 20世纪初1915年开始 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比较: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时代背景 国内 列强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陷于极端孤立地位。 清政府对内依靠汉族官僚地主,对外妥协退让,共同绞杀人民革命,守旧势力很强大 国际 世界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 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并开始瓜分中国 领导者 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 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士大夫 参加者 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市民、商人和手工业者 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少数官僚 改革措施 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方面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 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设立中小学堂、京师在大学堂;准许设报馆;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军事方面 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精练陆军,扩建海军 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 会议 内容 意义 备注 中共一大 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任务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7月 、上海) 八上47 中共二大 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 八上48 八七会议 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1927年) 八上56 遵义会议 取消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5年1月) 八上61 中共七大 1.中心任务是讨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解决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2、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指出要努力实现光明前途。 3、制定党的政治路线 这是团结、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1945年延安) 八上81 中共八大 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956年) 八下24 十一届 三中全会 ①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体领导;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完成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我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978年) 八下36 中共12大 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2年) 八下46 中共13大 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987年) 八下46 中共14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1992年) 八下42 八下47 中共15大 江泽民作报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要意义 八下47 三次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 兴起时间 主要标志 主要成就 意 义 共同影响 第一次 18世纪 60年代 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应用 棉纺织机器的发明;改良蒸汽机的应用;火车、汽船 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都改变了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都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第二次 19世纪 70年代 发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电力的发现;家用电器的发明;电车、电灯、电话电报、汽车、飞机 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第三次 20世纪 四五十年代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互联网、克隆技术 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洋务派与近代工业: 洋务派代表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教育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 开平矿务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 无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无 船政学堂(派遣留学生) 张之洞 无 湖北织布官局 汉阳铁厂 无 有关新疆、西藏和台湾的历史知识: 时期 新疆 西藏 台湾 西汉 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 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东汉 西域都护 三国 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台湾); 《临海水土志》 唐朝 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 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金城公主和亲(唐和吐蕃关系日益密切“和同为一家”) 元朝 西藏正式成为行政区 (宣政院辖地) 加强对琉球(台湾)的管辖 清朝1840 年前 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①确立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 ②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清朝1840 年后 ①左宗棠收复除伊犁外的整个新疆地区; ②曾纪泽通过外交途径收回伊犁; ③1884年清朝设新疆行省; 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 1945年日本投降将台湾归还给中国 民国 1949年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致使台湾与大陆分离,这是今天台湾问题的由来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阿沛·阿旺晋美与中央谈判,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20世纪60年代,废除封建农奴制,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今天,西藏自治区成为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 ……毛泽东提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改革开放后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1990年海基会(辜振甫)1991年海协会(汪道涵)1992年,两会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民歌《弦子舞曲》 1993年,汪辜会谈,达成共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P62 1995年江泽民“八项主张” 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 比较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 第二次(电力革命) 第三次(新的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完成时间 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末20初 正在进行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内燃机的发明、电力广泛应用,电气化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标志性发明 蒸汽机的改良 电力的广泛使用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理论基础 牛顿的力学 法拉第的电磁学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德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实质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智能化 对生产关系的影响 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垄断与国家政权相结合) 进入的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网络信息时代 交通工具 汽船(轮船)、火车 电车、汽车、飞艇、飞机 宇宙飞船 动力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煤炭)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 核能 共同影响 1.改进了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促进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3.促使阶级结构发生变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不断调整; 4.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形成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格局,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并形成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5.影响了世界工业布局,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思考启示 1.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对象的扩展,都要依靠科学技术,同时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一种新的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4.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必须实行改革,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次科技革命对 世界格局的影响 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积极迅速发展,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政治上,英国工业革命后,为了掠夺原材料和市场,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破坏中国的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一方面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另一方面是中国逐渐陷入资本主义市场。思想上,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如林则徐、魏源、洋务派。 第二次科技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加紧侵略和瓜分世界,落后的中国再次成为被掠夺的重要目标。列强通过一系列侵略活动,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重。民族资产阶级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思想上有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转为学习制度,如严复、资产阶级维新派。 使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从整体上看,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出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发展民族经济是一个良好的机遇,抓住机遇,会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但由于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有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总之,我国应积极参与竞争,趋利避害。 启迪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 我国的对策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扩大开放,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两次世界大战比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14——1918年 1939——1945年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过程 开始: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战役:马恩河战役。 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开始: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英法对德宣战。 扩大:苏德战争爆发 进一步扩大:太平洋战争爆发 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发动国、军事集团 德国 , 国集团与协约国集团 德国, 心国集团 性质 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影响 ①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②性质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③一战后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①前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人口卷入,范围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范围的战争,也是一场空前浩劫,几千万人失去生命,无数财产被毁。 ②二战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通过雅尔塔会议,形成两极世界格局 二战胜利的原因 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法西斯恐怖独裁反人类、反社会,违背历史潮流的,威胁世界和平,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改变了力量对比,为战胜法西斯国家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战的教训 (1)各大国在战争开始不应推行绥靖政策,应将法西斯势力消灭在萌芽状态; (2)各大国应早一点消除因政治制度的不同而产生的隔阂,积极联合; (3)在战争初期对遭受法西斯势力侵略的弱小国家给与物质和道义上的帮助等。 二战的启示 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②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 ③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是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团结就是力量。 ④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如何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并积极反对霸权,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各国人民之间只有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才能有力地遏制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这样才能最终避免战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