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学案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 [时空坐标]‎ ‎[主要线索]‎ ‎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十月革命后,苏俄先后探索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废除新经济政策,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苏联开始进行改革,但是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最后以失败告终。‎ ‎(3)苏联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证明了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辟了现代化的新道路。‎ ‎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1)十月革命至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奉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单纯利用市场调节经济,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2)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开始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罗斯福新政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各国普遍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资本主义出现了新变化。‎ ‎(3)20世纪70年代至今:20世纪70年代,面对经济“滞胀”的局面,西方国家普遍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2.分析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走上发展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3.理解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利弊,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 15‎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国际: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 ‎(2)国内: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3)思想:布尔什维克党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 ‎2.内容 项目 内容 农业 实行余粮征集制 工业 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商业 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分配 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3.评价 ‎(1)作用: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2)局限: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战争基本结束后,情况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强,破坏了经济,激化了矛盾。‎ ‎[思维点拨]‎ 战时共产主义作为应对危机的非常措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尝试则是一种失败。‎ ‎[图解识记]‎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知识点拨]‎ 15‎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了国内外的敌人,但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因而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府亟须恢复国民经济。‎ ‎(2)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日益不满,频繁发生暴动。‎ ‎(3)国家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目的: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3.开始时间: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 ‎4.内容 ‎(1)农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 ‎(2)工业 ‎①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 ‎②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恢复私人小企业。‎ ‎(3)流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5.意义 ‎(1)理论:找到了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即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2)实践: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易混易错]‎ 新经济政策不是恢复资本主义制度,其实质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图解识记]‎ ‎ 新经济政策 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 ‎1.确立:在斯大林领导下,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2.表现 ‎(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15‎ ‎(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4)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评价 ‎(1)积极作用 ‎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②1937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 ‎(2)消极影响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知识点拨]‎ 斯大林模式所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但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不适合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概念阐释]‎ 斯大林模式 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 主题一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材料 否认战时共产主义的历史作用,把它看成是造成当时种种灾难性后果的根源是离开了历史的分析。——王斯德 ‎[史料解读]‎ 从划线部分信息“离开了历史的分析”归纳其方法。根据这一方法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问题思考]‎ 材料主张用什么方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运用这一方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提示 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 (历史的评价);进行全面的评价(辩证的评价)。‎ 15‎ 评价:积极: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消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2.新经济政策 材料 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们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全球通史》‎ ‎[史料解读]‎ 材料中划线句子说明苏俄正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以缓解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稳定政治形势。‎ ‎[问题思考]‎ 根据材料,指出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前提是什么?并指出“后退一步”和“前进两步”的含义。‎ 提示 前提: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 含义:后退一步: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前进两步:巩固苏维埃政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 ‎[史论总结]‎ 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不同点 ‎  政策 项目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 国内战争、物资匮乏 内战结束、社会政治和经济危机 主 要 内 容 农业 余粮征集制 固定粮食税 工业 工业国有化 公有制为主体,公私并存 商业 国家垄断贸易 市场自由贸易 分配 平均主义 按劳分配 特点 ‎(1)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单一公有制 ‎(1)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市场)发展经济 ‎(2)部分恢复私有制,公私并存 15‎ 经验教训 对战争胜利起重要作用,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是符合俄国国情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相同点 ‎①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②都涉及农业、工业、商业等方面。③都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主题二 “斯大林模式”‎ ‎1.特点 材料 “斯大林模式”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计划管理体制,它限制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否定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①用行政命令甚至粗暴的手段管理经济,②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史料解读]‎ 注意①中信息“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②中信息“指令性计划”归纳概括“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问题思考]‎ 材料反映出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特点?‎ 提示 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实行计划经济。‎ ‎2.影响 材料一 下图为苏联的前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增长示意图 材料二 在苏联,1928年的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③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中学历史教学》‎ ‎[史料解读]‎ ‎①注意不同行业之间横向与纵向的对比。‎ ‎②注意“备注”通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③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的强制剥削。‎ ‎[问题思考]‎ 15‎ 材料一、二反映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建设存在什么问题?‎ 提示 材料一中的图表反映了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材料二反映斯大林时期牺牲农民利益为工业化积累资金的特点。‎ ‎[史论总结] ‎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特征及教训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苏联的小农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 ‎②客观原因: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 ‎③主观原因: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以及理论上的失误。‎ ‎④历史原因:长期的封建专制遗留下了大量的个人专断和个人迷信的残余。‎ ‎(2)特征 ‎①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上实行完全公有。‎ ‎②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中。‎ ‎③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④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上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 ‎⑤在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上实行工资加奖金。‎ ‎⑥在无产阶级专政形式上实行苏维埃体制。‎ ‎(3)教训 ‎①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 ‎②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③制定农业政策时必须考虑农民的利益。‎ ‎④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必须结合起来。‎ 一、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特点 ‎(1)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3)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2.历史作用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政治经济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2)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15‎ ‎(3)从实践上说明采用什么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模式,必须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适应。‎ 二、列宁与斯大林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比较 ‎1.过渡方式的区别:在列宁的领导下,找到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正确途径;到斯大林时期取消了新经济政策,从而取消了应有的经济手段,单纯利用行政手段,最终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行政体制。‎ ‎2.过渡思想的对比:列宁的逐步过渡是正确的,是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斯大林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这一思想,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造成农业的长期落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失调。‎ ‎1.1919年3月苏维埃政府将全国城乡存在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社,一律联合并改组为统一的消费公社,规定全体城乡居民都必须加入消费公社,日用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由此可知,苏维埃政府(  )‎ A.取消了自由贸易 B.实行了普遍义务劳动制 C.鼓励私人办企业 D.征收固定粮食税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1919年3月”“日用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可知,当时苏俄正在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了商品贸易,日用必需品实行国家统一配给制,故A项正确。‎ ‎2.(2017·德阳期末)1918年7月,苏维埃人民委员会根据列宁的提议,拟定了《俄国吸收外国资本的条件提纲》,10月又通过了向农民征收实物税的法令。这些举措表明苏俄(  )‎ A.决定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已意识到商品经济的重要性 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方针 D.作出废除余粮征集制的决定 答案 B 解析 “拟定了《俄国吸收外国资本的条件提纲》,10月又通过了向农民征收实物税的法令”表明苏俄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所调整,对商品经济的重要性有所认识,故B项正确。‎ ‎3.(2016·广东学业水平考试)苏俄某经济政策公布后在党和共青团中引起了反对。一位俄共领导人抱怨说,经济政策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列宁解释说,政策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去建立……通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用非共产党员的手来建设共产主义”。该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15‎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大规模工业化政策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经济政策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列宁解释说,政策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去建立……通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用非共产党员的手来建设共产主义”可知,该政策是新经济政策,故B项正确。‎ ‎4.(2017·山西学业水平测试)斯大林曾强调“苏维埃的国家工业化方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方法根本不同。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都是从轻工业开始。……而(我国)从发展重工业开始实行工业化。”这种思想给苏联经济造成的严重后果是(  )‎ A.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B.国内农业生产停滞 C.货币和商品贸易消失 D.重工业发展缓慢 答案 A 解析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故A项正确。‎ ‎5.(2016·云南学业水平测试)“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这说明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 A.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B.多种所有制并存 C.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可知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故D项正确。‎ ‎6.(2017·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不乏遗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摘编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年份 钢(万吨)‎ 煤炭(万吨)‎ 棉织物(亿平方米)‎ 谷物(万吨)‎ ‎1928年 ‎425.1‎ ‎3 551‎ ‎18.21‎ ‎7 330‎ ‎1940年 ‎1 831.7‎ ‎16 592.3‎ ‎27.15‎ ‎9 564‎ 增幅(%)‎ ‎330.08‎ ‎367.25‎ ‎49.09‎ ‎30.48‎ 15‎ ‎ ——据周荣坤等《苏联基本数字手册》‎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说:“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3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陆南泉等《苏联真相》‎ 材料四 (1945年后)苏联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列宁两次讲话所体现的经济政策。‎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发展经济的方针,并概括这一方针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四,归纳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因素。综合上述材料,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说说你对发展工农业生产的认识。‎ 答案 (1)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征集制);新经济政策(粮食税)。‎ ‎(2)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化)。‎ 积极作用:经济迅速增长(成为工业强国);为粉碎法西斯奠定基础。‎ ‎(3)因素: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计划经济的弊端;国民经济比例不协调(片面发展重工业);忽略市场需求。‎ 认识:重视工业化;工农业协调发展。‎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分析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三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发展经济的方针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积极作用”从促进经济发展和为日后反法西斯战争奠定物质基础等方面回答;第(3)问,“因素”根据材料信息归纳即可,“认识”在回答时言之成理即可。‎ ‎[基础达标]‎ ‎1.(2017·宜宾期末)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仍处于危急中,于是政府发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号召,为此苏维埃政权实行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全盘集体化 答案 A 15‎ 解析 据材料“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仍处于危急中”和“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可知当时苏俄处于战争的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正确。‎ ‎2.(2016·湖南学业水平测试)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以食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苏俄由此开始(  )‎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推行新经济政策 C.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 B 解析 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以食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苏俄由此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A、C、D三项均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 ‎3.(2017·朝阳期末)当列宁认识到“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能及的”之后,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是(  )‎ A.消灭俄国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 ‎ B.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监督小企业 C.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废除实物配给制 ‎ D.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列宁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而要实行新经济政策,故C项正确。‎ ‎4.(2016·贵州学业水平测试)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如下决议:“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这表明苏俄将(  )‎ A.征收所有余粮 B.废除各种农业税费 C.允许商品买卖 D.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是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它允许商品买卖,故C项正确。‎ ‎5.所有制、经济管理等方面全面推行社会主义化,在苏俄内战结束后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为此,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总结了经验教训,苏俄政府迅速调整政策(  )‎ 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B.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允许资本主义的存在 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御法西斯德国的侵略 答案 B 15‎ 解析 材料“在苏俄内战结束后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反映了苏联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B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B项正确。‎ ‎6.(2016·山东学业水平测试)“它在苏联的实行曾经创造过非凡的成就,曾是20世纪中叶大多数新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竞相效仿的社会发展模式。”这里的“它”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凯恩斯主义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创造过非凡的成就”“社会主义国家竞相效仿”可知是斯大林模式 ,故C项正确。 ‎ ‎7.(2016·福建学业水平测试)斯大林执政时期,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优先发展(  )‎ A.农业 B.商业 C.重工业 D.轻工业 答案 C 解析 斯大林执政时期,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故C项正确。‎ ‎8.(2016·贵州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30年代,十万美国人申请向苏联移民,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 A.美苏形成了战时的同盟 B.美国人口多导致生存艰难 C.苏联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D.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答案 C 解析 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而此时美国正在经受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故出现了大量美国人申请向苏联移民的现象,A、B、D三项与史实不符,所以,C项正确。‎ ‎9.学者莫斯统计,(苏联)从1927年到1933年间,高等教育招生(往往是技术学院)增加了3倍,其中工人阶级家庭出生的学生人数从总数1/4增加到了1/2。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 A.农业集体化的推动 B.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C.与美争夺世界霸权 D.经济危机趋于缓解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从1927年到1933年”“技术学院”,可知斯大林执政期间,推行工业化,片面发展重工业,培养工业技术人才,故B项正确。‎ ‎10.阅读俄国及苏联国民经济建设文件汇编材料的排名表 15‎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2‎ ‎1‎ ‎2‎ ‎1‎ 以下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集体农庄的强制推行导致机器制造业发展停滞 B.1932年工业化的实现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1937年苏联实现了工农业生产均衡发展 D.斯大林模式推动苏联工业生产持续发展 答案 D 解析 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推动苏联工业生产持续发展,故D项正确。‎ ‎[能力提升]‎ ‎11.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 A.余粮征集制 B.企业国有政策 C.粮食税 D.义务劳动制 答案 A 解析 题干的核心信息是,一位士兵家里的粮食被全部征走了。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士兵的话针对的是余粮征集制,A项正确;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排除C项; B、D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12.(2017·滨州期末)布哈林是新经济政策最杰出的倡导者之一,他认为“我们的经济是为消费者存在,而不是消费者为经济存在”。下列措施最能体现其观点的是(  )‎ A.发展了国家资本主义 B.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C.国家控制土地所有权 D.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答案 B 解析 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来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措施,故B项正确。‎ ‎13.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15‎ A.苏联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B.苏联建设长期忽视轻工业和农业 C.苏联农民思想觉悟水平低 D.苏联为发展工业,对农村和农民索取太多 答案 D 解析 斯大林模式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众多问题: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主要是指苏联为发展工业牺牲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对农民和农村索取太多。‎ ‎14.(2017·徐州学业水平测试)下表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几项重要指标的完成情况。该表反映了苏联(  )‎ ‎1928年 ‎“一五”计划初步方案 ‎“一五”计划最佳方案 实际完成数 煤(万吨)‎ ‎3 550‎ ‎6 800‎ ‎7 500‎ ‎6 440‎ 石油(万吨)‎ ‎1 160‎ ‎1 900‎ ‎2 200‎ ‎2 140‎ 生铁(万吨)‎ ‎338‎ ‎800‎ ‎1 000‎ ‎616‎ 钢(万吨)‎ ‎430‎ ‎830‎ ‎1 040‎ ‎592‎ 棉织品(亿米)‎ ‎26.78‎ ‎57‎ ‎62‎ ‎26.94‎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忽视商品价值规律 ‎ C.经济发展很缓慢 D.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答案 A 解析 与1928年相比,“一五”计划期间煤、石油等重工业的实际完成数均大幅增长,而棉织品增幅很小,这反映出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项正确。‎ ‎15.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访问苏联后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消极的东西”主要含义是(  )‎ A.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B.新经济政策的弊端 C.支持工业化,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 D.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答案 A 解析 罗曼·罗兰于1934年应斯大林的邀请访问苏联,并写下《莫斯科日记》一书。作者访苏时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故本题中“消极的东西”应指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5‎ 材料一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摘自《列宁选集》‎ 材料二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是指什么?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 ‎(2)材料二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 ‎(3)材料三中“市场经济”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于哪一历史事件?有何影响?材料中的“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 答案 (1)错误:国内战争结束后,俄共领导人希望借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导俄国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根源: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水平。‎ ‎(2)政策:新经济政策。突破:利用商品、货币、市场建设社会主义。‎ ‎(3)事件: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影响:破坏了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加深了各国的政治、社会危机;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任答两点即可)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错误,根据材料一可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第二小问根源,则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政策,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的信息分析回答;第二小问突破,结合所学新经济政策的前提、内容及作用等分析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事件,根据所学可知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可以从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三个方面分析;第三小问特点,结合所学回答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