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习目标】‎ ‎1.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成像倒立、缩小(或放大)实像的条件及应用;‎ ‎3.知道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条件;‎ ‎4.掌握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过程。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要点梳理】‎ 要点一、凸透镜成像规律 ‎1、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和应用见下表:‎ 物的位置 像的位置 像的性质 应用举例 u>‎‎2f ‎2f‎>v>f 物像 异侧 缩小、倒立、实像 照相机,眼睛 u=‎‎2f v=‎‎2f 等大、倒立、实像 ‎ 特点:实像大小转折点 ‎2f‎>u>f v>‎‎2f 放大、倒立、实像 幻灯机,投影仪 u=f 不成像 特点:像的虚实转折点 u<f ‎ 物像同侧 ‎  放大、正立、虚像 放大镜 ‎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联想它的应用来加以记忆,典型的三个应用是: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弄清这些仪器的原理,头脑中有使用这些仪器时的情景,就不难记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 要点诠释:‎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利用平行光源或太阳光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实验室提供的凸透镜的焦距有‎5cm、‎10cm和‎30cm,我们所选的透镜最好在‎10cm—‎20cm之间,太大或太小都不方便)‎ ‎2、操作过程中,应固定好蜡烛、凸透镜,然后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读出物距与像距的大小。‎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也找不到物体的像。此时应去掉光屏,透过凸透镜观察火焰的成像情况。 4、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简要归纳成“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1)“一焦分虚实”: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 (2)“二焦分大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 (3)“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远离透镜,像逐渐变大。‎ ‎(4)“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也靠近透镜,像逐渐变小。‎ 要点二、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1、 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距,像距如下图所示:‎ 5‎ ‎2、成倒立放大实像时,物距,像距如下图所示:‎ ‎3、成正立放大虚像时,物距如下图所示:‎ 要点诠释:‎ ‎1、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一):‎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外。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二):‎ 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 ‎【典型例题】‎ 类型一、探究凸透镜成像 ‎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又用这种同样大小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然后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 ‎ (1)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到b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移动光屏,直到 为止。‎ ‎ (2)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最主要的一条优点是: 。‎ ‎ (3)如图乙所示,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1‎ 5‎ ‎,当发光物体在b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2,则s1 s2(填“>”“=”或“<”)‎ ‎(4)小明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又做了一个观察实验。他把光屏取下来,把发光物体放在凸透镜左侧,从凸透镜右侧沿主光轴向凸透镜方向观察,如图所示,当眼睛离凸透镜较远时看到了发光物体倒立的像,离凸透镜较近时就看不到这个像了,请分析并说明其中原因。‎ ‎【思路点拨】(1)根据像在方格纸上所占格的大小来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要得到像的位置,必须调节光屏使像最清晰为止。(2)将发光二极管与烛焰比较,找出其优点。发光二极管的亮度更大,更容易观察其像,同时其形状规则,利用方格纸,更容易比较像与物的大小。(3)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而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且物距增大时,像距无限靠近一倍焦距.(4)根据实像的概念,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要知道在像点之前光线还未会聚成像。‎ ‎【答案】(1)缩小;光屏上的像清晰 (2)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3)< (4)因为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所以说是实像,成像点在凸透镜的右侧;发光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是会聚的,经过成像点后是发散的,所以眼睛必须在成像点以外的光线发散区域才能看到这个像 ‎【解析】凸透镜成的实像是倒立的实像,从光屏上可以看出,此像比物体小,因此是缩小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此时像距变小,所以应将光屏向凸透镜靠近,直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为止;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能使成在光屏上的像变得更清晰,且便于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总结升华】这是一个有一定创新性的装置,利用这一装置更容易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倒正的关系。在物距和像距同时变化的过程中,当物距变远时,像距会变近,而且像会变小,即“物远、像近、像变小”根据这一规律可轻松判断像的变化情况。‎ 举一反三: 【变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50cm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刻度处时,为了能使像清晰的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2)重新调整后,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 ‎ 的刻度范围内,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3)当把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小明做完实验后,想进一步研究透镜成像的情况。他又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表盘及指针的位置,然后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2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应是图3中的 。‎ 5‎ ‎【答案】(1)同一高度(2)‎60cm~70(3)投影仪;A ‎2.下面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请你和他一起完成这项探究:‎ ‎(1)小明将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F(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 f= cm; 将一支高‎1.5cm发光棒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 、 ‎ 的实像。‎ ‎(2)把该发光棒立于凸透镜前,在光屏上成了‎3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9cm B.‎12cm C.‎18cm D. ‎27cm ‎ ‎【答案】(1)12;倒立;缩小 (2)C ‎【解析】(1)如图,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平行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 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将一支高‎1.5cm发光棒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时,u>‎2f,所以在透镜的右侧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 ‎(2)因为该发光棒高‎1.5cm,当把它立于凸透镜前,在光屏上成了‎3cm高的像,说明此时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2f>u>f,C选项符合条件。‎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特点,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要求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做到深刻理解,并能灵活应用。‎ 举一反三: 【变式】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7.5cm B.‎12.5cm C.‎4.5cm D.‎‎10cm ‎【答案】A 类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5‎ ‎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 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 ‎【思路点拨】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等于像距时,成等大、倒立、实像,物距在2倍焦距处,根据图像可得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再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找出正确的选项。‎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随着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当u=‎20cm,v=‎20cm,说明此时像物等大,物距像距都等于‎2f,得f=‎10cm。所以A、B、C不符合题意。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D符合题意。‎ ‎【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这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类型三、综合应用 ‎4.下列光学仪器的应用,哪个得到的实像比物体大( )‎ A.放大镜 B.幻灯机 C.照相机 D.潜望镜 ‎【答案】B ‎ ‎【解析】放大镜、潜望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A、D选项错误;照相机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选项错误;幻灯机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B选项正确。‎ ‎【总结升华】题目主要考察了凸透镜和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属于简单题目。‎ 举一反三: 【变式】(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立放置 C.只要是放大镜,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成放大的像 D.平面镜能成等大的实像 ‎【答案】AB 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