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8-27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
第19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 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 1.农业区位的两层含义 (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区位因素及变化特点 主要方面 变化特点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比较稳定 社会经 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 变化较快 3.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区位因素(静态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 分析要点 气候 光照 ①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瓜果比较甜 ②光照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长。如西欧因光照不足,只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其农业以乳肉畜牧业为主 ③光照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热量不足。如我国东北平原,虽然纬度较高,但夏季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气候 热量 ①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如我国海南,因热量条件好,农作物可一年三熟 ②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无法生长。如我国东北地区,因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若夏季出现低温,则易造成农作物减产 降水量 ①降水量适中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②降水量过多则易造成洪涝灾害,过少则易造成旱灾 气温日较差 ①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的营养物质积累,农作物品质好。如新疆的瓜果特别甜,但要注意日温差过大对农作物易造成冻害 ②气温日较差小,农作物的品质较差。如温室里栽培的农作物的品质不如室外同种农作物的品质 地形 ①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规模耕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典型地区如美国 ②地形崎岖,地块狭小,只能使用小型机械。典型地区如日本 ③水热条件好的地区,如果地势起伏大,则可发展立体农业,如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若地势起伏较小(坡度<25°),适宜发展梯田 ④发展渔业需考虑水域面积,发展畜牧业需考虑草场、饲料,发展林业需考虑山地、丘陵的分布 土壤 需要考虑土壤中的水分(湿度、温度)、土壤的透气性(如棉花宜种植在透气性好的沙质土壤)、土壤肥力(有机质、矿物质含量高),如酸性土壤适宜种植茶树 水源 既包括天然的河流、湖泊等,也包括水库等蓄水工程,是对降水的调节、补充 (2)社会经济因素(动态因素) 市场 需求量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为突出,如城郊型农业 交通 运输 推动商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政策 政策一般对农产品种类和种植面积影响较大 通过鼓励或限制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影响种植面积和农产品种类 劳动力 劳动力数量多少,素质高低影响着产品成本和质量 农业 技术 如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域的范围,利用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等 分析农业区位的一般方法 1.总体评价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图中某种农业发展的条件,即在分析某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分析评价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限制性条件)。 2.关键因素法 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影响该种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显得十分重要。关键区位因素可分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限制性区位因素三大类。详见下表所示: 类型 含义 主要区 位因素 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条件)。要求分析某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即要求完整、全面地列出某地农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主导区 位因素 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该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会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如大城市的“菜篮子”工程的主导因素是城市的发展和分布 限制性 区位因 素 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的某一条件不能满足,其他条件都能满足,那么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如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因素 特别提示 我国几个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农业生产 地区 主导因素 限制性因素 东北地区的 商品粮基地 地广人稀、土壤肥沃 气温低 南疆的长绒 棉生产基地 光热条件好 水源不足 青藏高原 河谷农业区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气温低,热量不足 华北平原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充足 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南方地区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优越 水旱灾害较为严重;丘陵地区土质较差 3.发展分析法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是相对比较稳定的,而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则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因此,在选择农业区位的时候,更多的是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尤其是市场因素。 (1)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 市场是最富变化的因素。市场的大小、区位、产品的价格、竞争对手以及政府政策等,都从不同侧面影响市场的需求量,进而影响农业区位。可见,农业区位的选择,要综合分析各方面的信息,对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作科学预测。 (2)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扩展了市场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大大缩短了产品运输的时间,加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地在地域上出现分离,并逐渐形成跨地区以至世界性的农业区域专业化。例如,我国北方冬季也可以吃到南方种植的反季节蔬菜;产自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家庭农场已经在我国一些地方涌现。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家庭农场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市场 B.劳动力 C.未开垦的土地 D.气候 2.未来我国家庭农场不断发展首先取决于( ) A.粮食总产量的稳步增长 B.国家优惠政策的落实 C.乡村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D.农业科技投入的增加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家庭农场是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业收入为主,农产品就要面向市场,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安排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第2题,根据材 料可知,家庭农场的发展,有中央一号文件的明确鼓励和支持,所以是国家优惠政策的落实。 答案:1.A 2.B 农业的区位选择 考点二 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 1.基本概念: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共同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混合农业(以墨累一达令盆地为例) (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 区位条件 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气候 气候暖湿,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 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 土壤 土壤肥沃 水源 灌溉条件较好 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密度 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 交通 交通发达、便利 市场 面向国际市场 机械化 机械化水平高 科技 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 政策 政府鼓励扶持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绵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所示: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积极影响:人类利用自然环境发展农业生产,在可能的范围内,控制和改变自然规律的作用和发展趋势(改良土壤、培育良种、围海造田等),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塑造了农业文明。 2.不利影响: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下表: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 对地理环境影响 毁林开荒、垦山种粮 水土流失 修水库、修渠道、不合理灌溉 沼泽化、盐渍化 过度放牧、滥垦滥挖 草场退化、草场沙化、载畜力下降 过度采伐森林 森林资源减少、森林生态保护功能减弱、河流下游涝灾频发 滥捕滥杀、施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鱼类资源大幅减少 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农产品产量与品质降低,危害人类健康 大型畜禽养殖场的粪便、污水 污染土壤与水体,危害人类健康 境外物种的引进 病源、生态灾难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的分布北界。读图回答1~3题。 1.影响种植业分布北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B.降水增加 C.戍边垦荒 D.人口剧增 2.公元前1世纪种植业的分布北界在①处明显向北弯曲,下列不属于影响该曲线向北凸出的因素的是( ) A.地形 B.水源 C.土壤 D.生物 3.在②处可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是( ) A.水稻 B.小麦 C.甜菜 D.油菜 解析:第1题,种植业分布北界不断向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推移,主要是由人口剧增、人地矛盾加剧造成的。第2题,①处位于宁夏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较为肥沃,且黄河流经该地区,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有利于发展种植业。第3题,②处位于渭河平原,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典型的农作物为小麦。 答案:1.D 2.D 3.B 农业区位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 农业区位图多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农业生产条件,或考查某种农作物和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如根据图例获取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等信息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图1 某区域农业分布示意图 图Ⅰ 图Ⅱ 图2 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图Ⅰ)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图Ⅱ) 图3 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分析农业区位图的目的就是做好农业区位选择,而农业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分析农业区位图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有两个: 1.大范围地区区位选择原则 在进行大范围地区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来说,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 (1)考虑地形条件的影响 地形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与分布,可结合下图理解: (2)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 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作物生长,这种影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柑橘——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水稻——水热条件好的平原地区;苹果——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2.小范围地区区位选择原则 (1)农业类型单位产值——从单位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蔬菜>粮棉。 (2)地价——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故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等。 (3)需水量——如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靠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4)交通运输——如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花卉等的生产应布局在靠近城镇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图Ⅰ)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图Ⅱ)。 图Ⅰ 图Ⅱ 简要评价该农场的生产经营优点。 [思维流程] 1.问题探究 (1)影响图Ⅰ中农业分布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其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 提示:海拔。混合农业。 (2)混合农业有什么优点? 提示:形成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市场适应性强;生产灵活性好;能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2.信息解读 [标准答案] 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综合效益(或农林牧立体利用土地,发挥了各类土地的生产潜力);种植业、畜牧业与土地之间形成了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或利用海拔差异多层次发展农林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冬季从事旅游经营,利用了劳动力的农闲时间;多种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 考向 农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 (2014·高考江苏卷)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图1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图2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 1.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 ) A.洪泽湖周边地区 B.太湖周边地区 C.沿江地区 D.沿海地区 2.“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 ) A.山地易排水 B.山地日照充足 C.山地风力大 D.山地云雾多 解析:第1题,从茶树生长适宜条件看,要求年均温15~25 ℃、年降水量在1 000~2 000 mm,结合江苏气候资料图,可判断B、C两项正确。第2题,山地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而利于茶树生长;同时山地云雾多,符合茶树生长要求光照遮荫的条件,故A、D正确。 答案:1.BC 2.AD (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3~4题。 3.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地形较平 B.降水较丰沛 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 4.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 A.运费低 B.热量足 C.技术高 D.品种全 解析:第3题,哥伦比亚地处赤道附近,与美国相比,在冬季其生产鲜切玫瑰花的突出优势为气温较高。第4题,墨西哥与美国相邻,与哥伦比亚相比,其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突出优势是距离近,运费低。 答案:3.C 4.A (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5~7题。 5.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7.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 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 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5题,由材料信息可知,地膜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故在春旱严重、低温(冻害、寒潮)、多大风(沙尘暴、沙尘)天气的春季使用最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第6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地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丰富,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作用不显著,可排除选项A、B;由于冬季积雪融化,东北大部分地区春季土壤的水分条件比较好,地膜覆盖的保湿作用不显著,可排除选项C;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尤其是春季时,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土壤缺水严重,同时春季仍然受亚洲高压的影响,易受低温冻害(寒潮)、大风天气(沙尘暴、沙尘天气)等影响,使得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显著,故选项D正确。第7题,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不利于根系的伸展,从而危害根系的发育;地膜的透水性差,从而阻碍土壤中水肥的运移。 答案:5.A 6.D 7.A (2013·高考海南卷)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武都(位置见图)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据此完成8~9题。 8.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优越的主要原因有( ) ①纬度较高 ②海拔较高 ③位于夏季风迎风坡 ④年温差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不便 B.人力成本上升 C.土质退化 D.种植面积扩大 解析:第8题,花椒的生活特征为:喜光,耐寒,耐旱。四川盆地为盆地地形,云量多,太阳辐射弱。根据图示,武都纬度、海拔较高,所以气温较低,光照较强,利于花椒的生长。第9题,花椒的果实需人工采摘,说明劳动力需求大、投入多,因此其生产成本主要受人力成本的影响。 答案:8.A 9.B 10.(2014·高考大纲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25~30 ℃,开花、结铃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 ℃以上,光照充足。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下图示意英国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 分析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 解析:本题以棉花生长发育需要的气候条件及英国位置、气候资料图为背景,考查英国种植棉花的限制因素。文字材料中告之棉花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光照条件,而英国的气候条件是气温低、降水较多而光照不足。 答案:纬度位置较高,气温偏低;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多雨,光照不足。 11.(2014·高考重庆卷)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咖啡是世界主要饮品之一。世界某咖啡连锁企业的原料实行全球化采购,我国云南的小粒种咖啡也是其原料之一。小粒种咖啡树适宜生长在海拔800~1 800 m、年均温19~20 ℃、土壤排水良好等环境中。下图是云南某区域示意图。 分析上图所示区域地形起伏、地势高低及变化对咖啡树生长的有利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中地形对农作物的具体影响。从图中读出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地势较高、地势北高南低,结合材料中咖啡树适宜生长的条件,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地形起伏大,土壤排水良好;地势总体较高(海拔较高),满足咖啡树生长的温度(海拔)要求;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山地高),阻挡寒冷气流南下,使咖啡树少受低温冻害。 一、选择题 (2015·河北唐山模拟)上海郊区顾某一家有7口人,2007年之前种0.5公顷地;2008年承包10公顷农田,建起家庭农场;2009年起,用部分承包地,建了年上市1 500头肉畜规模的生态养殖基地,形成了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养殖基地牲畜粪便连续还田2年后,顾某农场与其他单纯粮食家庭农场相比较,每公顷种粮化肥成本降低20%,粮食产量和品质均有提高。2010年其全年种养收入超过18万元。据此完成1~2题。 1.该家庭农场农田面积增加主要是由于( ) A.土地流转 B.人口减少 C.开垦荒地 D.生态好转 2.种养相结合的家庭农场生产方式( ) A.化肥用量会提高 B.土壤矿物质渐增加 C.市场适应性增强 D.农业科技投入减少 解析:第1题,承包的土地必然是其他农民的土地转让出租出来的。第2题,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属于混合农业,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 答案:1.A 2.C (2015·河北唐山一模)“某山区土地利用形式多种多样,1 000米以下的河谷平原以种植甘蔗为主;1 000米至2 000米左右的坡地,多种植咖啡、可可;2 000米到3 000米的地区种植玉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一年可两熟;海拔更高的地区是高寒草原和终年积雪。”读上述材料,回答3~4题。 3.影响该地农牧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为( ) A.坡度大小 B.气温变化 C.土壤类型 D.水分变化 4.在2 000米到3 000米的地区多种植玉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其中以马铃薯的栽培高度上限最高,其原因是( ) A.可在霜期栽种 B.适合冻土培育 C.生长季最短 D.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解析:第3题,该地农牧业空间分布呈明显的垂直分异,则海拔差异导致的气温变化是其布局的主要因素。第4题,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适宜作物生长的时间越短。马铃薯的栽培高度上限最高说明其生长季最短。 答案:3.B 4.C 下面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读图完成5~6题。 5.产生图中所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6.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A.水源充足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热量条件好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自南向北纬度越高油菜的生长发育越晚,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热量。第6题,图中a地位于青藏高原的河谷地带,高原上热量不足,河谷地区因海拔低,热量条件相对较好,可以种植油菜。 答案:5.B 6.D 7.下面图甲是我国某地四种农产品产值百分比示意图,图乙表示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一般模式。读图,影响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 A.政策 B.市场 C.交通 D.气候 解析:选B。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农产品以乳产品和蔬菜为主,因此影响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二、综合题 8.(2015·浙江六校模拟)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智利葡萄栽培起始于1518年,至1850年已有70多个葡萄品种。能出产品质极佳且拥有本土风格的葡萄酒,价格不贵。 材料二 智利的葡萄有13个种植区,主要为地中海气候区,如图甲所示为该国最主要的八大葡萄产区。图乙为其中的一个产区,Ⅰ区、Ⅱ区为波状起伏海岸山脉中的两山谷,图丙为该产区内沿南纬28°的夏季日较差分布线。 材料三 席卷全球的经济萧条,蔓延到实体经济,从欧洲到澳洲,从北美到南美,葡萄酒行业也陷入困境。图丁中A、B、C、D为新西兰的葡萄产区。 (1)据材料分析比较智利的葡萄比新西兰品质优良种类多样的原因。 (2)据材料评价图乙产区两山谷种植葡萄的水源条件。 (3)据图分析新西兰葡萄产区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 解析:(1)水果的品质一般从光照和气温日较差两方面分析;种类多少一般从热量或纬度高低方面分析。(2)图乙中显示两区域有发源于山地的河流流经,同时由于离海岸近河流短小,径流量小。(3)图丁中四个葡萄产区都位于该国东部。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岸日照少,温差小,不利于葡萄生长,而东岸处于西风带背风坡,光照较强,利于葡萄生长。 答案:(1)智利葡萄主要产自地中海气候区,夏季晴天多,光照足,日较差大,所以葡萄品质优良。智利纬度跨度大,热量南北差异大,地形复杂,所以品种多样。 (2)有利:安第斯山脉冰雪融水汇成河流交汇在河谷。不利:径流量小。 (3)岛屿东侧。该国终年受西风影响,西侧降水多,光照少,日较差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