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8-01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7《往事依依》教案 苏教版
《往事依依》 ◆ 教材分析 《◆ 教学目标 往事依依》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年华”主题中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欣赏作品中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画卷,体会作者的丰富情感。题目“往事依依”是贯串全文的纽带,开头有感而发,引发对几件往事的回忆,接着追忆看山水画、读《水浒传》、听国文课、登北固楼、读中外小说等往事,最后由事入理,抒发感悟,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启示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 2、体会并学习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 3、自觉主动地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学会用人物的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表现精神生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品读文章的过程中,品味文学艺术的魅力; 2、体会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自觉性; 3、能概括作者童年时的几件事情,了解作者的童年趣味生活,说出她对文学作品的感情; 4、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故事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8 2、了解作者成长的源头,感受她对学生时代阅读文学作品的一片深情; 3、能举例说出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自觉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精神生活的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 2、 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教学难点】 1、 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 学习抓住具体的词句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对老师的形象描述; 3、 学会运用人物的情态、心理等描写方法表现精神生活。 ◆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课文的相关知识,预习生字词; 3、相关多媒体素材,包括朗读、图片的准备。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上一节课学习了莫言《卖白菜》,相信,文学已在我们的心中留 8 下了印记。今天,我们和于漪老师一起走进《往事依依》,探究于老师是怎样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下步入人生之路的。 从这句话引出作者,出示于漪图片,请同学介绍于漪及代表作,老师补充。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作者介绍:莫言,男,原名管谟业,1955年出生,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2011年莫言凭借小说《蛙》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检查预习:出示PPT导课练习检测作业。 给下列生字注音: 涟漪( )绚丽( )水浒( ) 水泊( )停泊()浩淼( ) 歌咏( ) 重读( )镌刻()阴晴雨晦()谆谆教导( ) 徜徉( ) 三 总体感知,通读课文: 1. 板书课题:往事依依 播放朗读,学生听读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在听读的过程中,出示问题,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思考:(1)题目中“依依”的含义是什么?(2)文中能说明作者对往事“依依”之情的句子。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通读全文,我们发现作者紧扣题目中的“依依”而写。 (1)这里指萦绕胸怀,十分留恋。 (2)文中能说明作者对往事“依依”之情的句子。 ①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紧扣题目,引起下文) ②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尾末点题,深化主题) 8 3、师生合作,锤炼主题。 提问:怀着依恋之情,作者在文中追忆了哪些往事? 小时候:看图画(1)小屋里的山水画(2)《水浒传》中的一幅幅插图 学生时代:读石印本《千家诗》 听讲课:听两位国文老师讲课:听教辛弃疾《南乡子》;听教田汉新诗《南归》 4、这几件事是怎么衔接在一起的?你能找出哪些过渡语句或语段? ①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 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②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四、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探寻写作思路: 1、作者是怎样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的? 题目“往事依依”是贯穿全文的纽带,开头有感而发,引出对几件往事的回忆,接着追忆看山水画、读《水浒传》、听国文课、登北固楼、读中外小说等往事,最后由事入理,抒发感悟。 2、结合所选四件事,你认为课文选材好在何处? 小组合作探讨,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体会回答,抓住课文中不同年龄段、不同角色的特征即可。 参考:首先从全文来看:文章所选的四件事情都是作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读书的不同的感受,要言不烦。能看出读书在作者的成长过程中的不同的影响。其次从文章的第五自然段来说,虽然选择的都是初中国文老师讲课的情况,但是写出了其中的不同,一情溢于胸,头和身子左摇右晃。一个情满双眸,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里。这样写充分展现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对于开启心智、陶冶情操、培养兴趣所起的重要的作用。 8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文中所提到的《千家诗》中诗句; 2、你所读过的文学作品对你有何影响,用一段200字以上文字加以描述。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内容。 提问学生:于漪老师在这些优美的诗词中有什么收获?(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 二、品读课文,体会文意: 1、品书: 书的世界里,作者沉迷其中,请各位同学品读1-3自然段,回答问题。逐段分析解读,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合作探讨,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1)你觉得作者小时候看山水画和《水浒传》插图时有趣吗?可以从哪些词或句子看出来? ①“百看不厌”“凝视”“徜徉”“津津有味”等词语表现了“我”看画入迷的情景。 ②“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表明“我”入神。 ③“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身临其境”等词句,运用联想和想象,形象地写出了“我”入神的感受。(作者借助眼前的景物解读梁山泊背景的读书趣事。) 追问:看图画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这些情景的描写,充分流露出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品诗: 8 看图画让作者置身于大自然中,下来我们再跟着作者来读读诗,感受其中的韵味,阅读第四自然段: (1)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却能让作者感到美不胜收,它到底美在哪里? 首先诗句本身的语言非常优美,其次诗中所描写的内容和意境总能让作者的脑海里浮现五彩缤纷的世界,如祖国的大地山川,四季的风光,绚丽的色彩。 追问:读《千家诗》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文中引用了很多歌咏祖国风物或者描写春夏秋冬景物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四季景物的诗句,能不能背出其中的一两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品课: 读着《千家诗》,让作者感受到了对生活、祖国的热爱,完全沉醉在美的享受之中,真是回味无穷。我们继续跟着作者来听听课堂中的精彩。请大家仔细阅读第五自然段,回答问题: (1)用横线画出描写老师诵读情状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表现学生感受的语句。 (2)想一想,作者写了两位老师上课的情景,却没有重复之感,为什么? 不同:①讲课情状不同:一为头和肩膀左右摇摆,一为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 8 南归 田汉 模糊的村庄迎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还辨得出五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 作者充满对故乡的怀恋,拳拳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②学生的感受与收获不同:一为“爱国情怀油然而生”,一为“对新文学 更有兴趣”。 4、品哲: 课文第六段引述老师的话的落脚点在哪里?“我”为什么对此“铭记于在心且“一生受用不尽”? 老师这句话的落脚点在“做人”。在作者看来,“当时老师并不说多少大道理,但教我们读书明理,明做人的道理”。 三、品读提升: 1、概括于漪老师“萦绕胸怀,十分留恋”的几件事,往事对“我”成长有什么深远影响? (1)看山水画-读《水浒传》-读《千家诗》--听国文课--登北固楼-读中外小说--听老师的谆谆教导。 (2)小时候观画和读《评注图像水浒传》,如身临其境、乐在其中。 作用:懂得了生动的形象可形成深刻的记忆。 (3)学生时代读《千家诗》美不胜收。 作用:给我带来了生活乐趣,使我热爱自然、获得美的享受。 (4)老师讲课入情入理,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印象。 作用:激起我课外阅读的兴趣,激发了我的爱国情怀;使自己的心和时代更加贴近了。 2、作者是怎样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的? 8 题目“往事依依”是贯穿全文的纽带,开头有感而发,引出对几件往事的回忆,接着追忆看山水画、读《水浒传》、听国文课、登北固楼、读中外小说等往事,最后由事入理,抒发感悟。 3、从“依依往事”中可以看出作者成长的源头在何处? 正是学生时代所读的书编织了“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开阔了“我”的眼界,给“我”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对自然、对生活、对家乡、对祖国的情感),使“我”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4、教师寄语: 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少年时代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我们的人文修养。 多读优秀文学作品,接受优秀文化熏陶。 四、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的写法,以“最令难忘的一件事”为题,写一篇二百字左右的小短文。 略。 8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