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7-30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水循环每日一题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水循环每日一题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Ⅲ)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参考答案】1.B 2.C 3.D 5 / 5 2.降水量增加与否与植被变化关系不大,主要和大范围的大气运动有关;植被恢复后,植被涵养水源功能加强,降水下渗比例增加,坡面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由于植被增多和地下水增多,蒸发(腾)量增加。故选C。 3.由于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在植被恢复后,坡面下渗量增加,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地下水,通过地下水的形式补给河流。从图中透水岩层和不透水岩层的倾斜情况来看,更多的坡面降水通过地下水补给到乙河流,所以乙河流流量增加;由于植被恢复,降水转化为地下水的比例增加,而地下水并不是都补给地表河流,所以甲、乙两河流的流量总体减少。故选D。 水循环 1.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1)三大类型及主要环节 类型 环节名称 海上内循环 A蒸发→B降水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D降水 (2) 2.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5 / 5 流域面积 (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 (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改变 地表径流 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影响 地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 影响局部地区 大气降水 如人工降雨 影响蒸发 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影响下渗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 [技法点拨] 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相关地理问题 (1)三江平原沼泽地的形成 (2)内流河断流的成因 下图甲表示××市城市与郊外的水循环相关数据,图乙表示北京城不同历史时期雨洪径流变化状态图,读图回答1—2题。 5 / 5 1.图中最能反映最早历史时期北京城市雨洪径流变化状态的数码及XY的含义分别是 A.①和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 B.②和Y表示城市中心区,X表示郊外平原区 C.③和Y表示城市中心区,X表示郊外平原区 D.④和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 2.从水循环角度看,北京采取的应对措施及给市中心带来影响正确的是 A.从××区调入地表水到市中心——径流总量减少 B.适当扩大市区的绿地面积——地下水位下降 C.推广使用渗水砖、扩大绿地面积——蒸发量和下渗量增加 D.减少建筑物的密度,控制城市发展规模——降水量增加 (2018届福建省××市高三3月质量检测)美国波特兰市的数条街道按照“低影响开发”理念和技术,将人行道和街道侧石间的空间利用起来,建设了若干个连续的侧石扩展池,并在池中种植植物,形成一条特殊的“绿色街道”,下图示意侧石扩展池的结构和雨水流向,右图示意绿色街道景观,据此完成3—5题。 3.在侧石扩展池内设计小型拦水坝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增加雨水的 A.储水量 B.蒸发量 C.下渗量 D.径流量 4.“绿色街道”的核心功能是 A.减少雨水径流量 B.提供观赏景观 C.保护生物多样性 D.调节局地小气候 5.“绿色街道”最适合建设在城市的 5 / 5 A.中心商务区 B.高级住宅区 C.停车场附近 D.街心公园内 【答案】1.D 2.C 2.北京城市建设使径流总量增加,从××区调入地表水到市中心可应对城市用水量大的需求,A错;地下水位下降主要是城市用水量过大,增加绿地面积不用解决城市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B错;由于城市硬地面积广,雨水大量在地表流失,推广使用透水砖和扩大绿地,可以增加蒸发量和下渗量,C正确;××区气流上升为主,降水量大,应多植树,而不是减少城市建设,D错。故选C。 【答案】3.C 4.A 5.B 5.“绿色街道”交通建设主要是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全面构建集排水、蓄水、绿化于一体的城市生态系统,推进“绿色街道”建设,大幅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打造更高水平的和谐宜居环境,最适合建设在城市的高级住宅区。故选B。 5 / 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