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7-06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高考立体几何法宝
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求法 1. 空间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律: ⑴两个非零向量与垂直的充要条件是 ⑵两个非零向量与平行的充要条件是 ·=±|||| 2.向量的数量积公式 若与的夹角为θ(0≤θ≤π),且,,则 (1)点乘公式: ·=|||| cosθ (2)模长公式:则, (3)夹角公式: (4)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若,,则 , ①两条异面直线、间夹角 在直线上取两点A、B,在直线上取两点C、D,若直线与的夹角为,则。 例1 (福建卷)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AB=2,AD=1,点E、F、G分别是DD1、AB、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1E与GF所成的角是( ) A. B. C. D. (向量法,传统法) 例2 (2005年全国高考天津卷)如图,平面,且,则异面直线PB与AC所成角的正切值等于_____. 解:(1)向量法 (2)割补法:将此多面体补成正方体,与所成的角的大小即此正方体主对角线与棱所成角的大小,在Rt△PDB中,即.故填. 点评:本题是将三棱柱补成正方体 ②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重点讲述平行与垂直的证明) 图1-2 图1-1 图1-3 可转化成用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表示,由向量平移得:若时(图);若时(图). 平面的法向量是向量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求点到平面距离的必备工具.求平面法向量的一般步骤: (1)找出(求出)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的坐标 (2)设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3)根据法向量的定义建立关于x,y,z的方程组 (4)解方程组,取其中的一组解,即得法向量。 A B C D E F G x y z 1. (线线角,线面角).在棱长为的正方体中,分别是的中点. (1)求直线所成角;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B C D P A x y z 2.如图,底面为直角梯形,,面,,为的中点,求 1) 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 2) 直线与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③求二面角的大小 1.范围: 2.二面角的向量求法: 方法一:如图,若AB、CD分别是二面角α-l-β的两个面内与棱l垂直的异面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就是向量与的夹角. β l α 方法二:设是二面角α-l-β的两个面α,β的法向量,则向量与的夹角(或其补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如图,设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为,法向量的夹角为. 注意:在用向量求二面角的大小时,我们是先求出两半平面的法向量所在直线的夹角,但二面角可能是钝角或锐角,因此在求出角后,应判断二面角的大小,再确定二面角就是两半平面的法向量所在直线的夹角或是其补角。 A B C P D E x y z 例:如图,,,求二面角的大小。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如图,四棱锥P 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E为PD的中点. (1)证明:PB∥平面AEC; (2)设AP=1,AD=,三棱锥P ABD的体积V=,求A到平面PBC的距离. 2、(2011年高考陕西卷理科16)(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沿把折起,使.证明: (Ⅰ)平面; (Ⅱ)设。 3、(2011年高考北京卷理科16)(本小题共14分) 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底面是菱形,. (Ⅰ)求证:平面 (Ⅱ)若求与所成角的余弦值; 4、(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理科18)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DAB=60°,AB=2AD,PD⊥底面ABCD. (Ⅰ)证明:PA⊥BD; (Ⅱ)若PD=AD,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直线与平面平行或者垂直(重点掌握) A B C D A111 B11 C11111 D1111 M N 1.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M,N分别是A1B1,BB1的中点.求证: (1)MN//平面ACD1 ; (2)DB1⊥平面ACD1. 2、如图,四棱锥P—ABCD中, PA平面ABCD,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AB⊥AD,CD⊥AD,CD=2AB,E为PC中点. A B C D E P (I) 求证:CD平面PAD; (II) 求证:BE//平面PAD. 3.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M为BB1的中点,求证: (1) D1O//平面A1BC1; (2)D1O⊥平面MAC. 4.如图,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3,BC=4,AA1=4,,点D是AB的中点,求证: (I)AC⊥BC1; (II)A1C //平面CDB1; 5.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E、F、G分别是BB1、DD1、DC的中点,求证: (1) 平面ADE∥平面B1C1F; (2)平面ADE⊥平面A1D1G;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