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6-03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一轮练习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练习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李仕才 一、选择题 (一)2017年2月2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比利时天文学家团队宣布:在距离地球39光年的“Trappist1”恒星系统的七颗行星中,有三颗位于宜居带。“Trappist1”的质量和表面温度,分别约为太阳的十分之一和二分之一。如图为“Trappist1”天体系统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该图所示的天体系统级别类似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天文学上的“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宜生物繁衍的区域。材料中“宜居带”与“Trappist1”的距离最有可能( ) A.大于海王星与太阳的距离 B.相当于木星与太阳的距离 C.相当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D.小于水星与太阳的距离 解析:1.B 2、D 第1题,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系就是以太阳为中心的一个恒星系统。由题中“Trappist1”的质量和表面温度,分别约为太阳的十分之一和二分之一,可知“Trappist1”是类似于太阳的能发光的一颗恒星,由此可知“Trappist1”系统是一个类似于太阳系的恒星系统。 9 / 9 第2题,若“Trappist1”质量与太阳相似,那么“宜居带”与“Trappist1”的距离相当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而从材料可知“Trappist1”的质量和表面温度,分别约为太阳的十分之一和二分之一。那么“宜居带”与“Trappist1”的距离远小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D正确。 (二)(2018·巢湖联考)2017年7月7日当地时间下午1时,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在德国汉堡(53°33′N,10°E)举行,会期2天。日前汉堡正实行夏时制,时间拨快1小时。据此完成1~3题。 1.峰会开始时,北京时间为( ) A.7月7日20时 B.7月7日19时 C.7月6日21时 D.7月6日18时 2.峰会召开期间,正值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 ) A.夏至 B.小暑 C.大暑 D.立秋 3.与汉堡相比,会议期间北京( ) A.日落时间较晚 B.白昼时间较长 C.正午太阳高度大 D.自转线速度小 9 / 9 解析:1.B 2.B 3.C 第1题,德国汉堡位于东一区,与北京(东八区)相差7个小时,但是德国汉堡夏季采用夏时制,时间拨快1小时,即采用夏时制时汉堡与北京相差6小时,汉堡13时举行开幕式,北京时间应为19时,B正确。第2题,6月22日为夏至,7月7日与6月22日相差半个月,是夏至后的第一个节气,小暑,B正确。第3题,北京比汉堡偏东,日出和日落时间早;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汉堡纬度高,昼更长;北京距直射点近,正午太阳高度大,C正确;北京位于(40°N,116°E),比汉堡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 (三)(2018·衢州模拟)读风速、相对湿度与体感温度的部分关系图,完成1~2题。 1.关于风速、相对湿度与体感温度的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 A.风速越大,体感温度越低 B.气温越高,风速对体感温度的作用越明显 C.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越低 D.冬季,衢州的体感温度普遍低于气温 2.下列天气预报指数能用图中信息判读的是( ) ①着衣指数 ②舒适度指数 ③洗衣指数 ④洗车指数 ⑤运动指数 ⑥防晒指数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解析:1.D 2.A 第1题,由左图分析可知气温25 ℃、-5 ℃时,风速越大体感温度越低,33 ℃时风速的大小对体感温度没有影响,温度高于33 ℃时,风速越大,体感温度越高;故A、B项说法不正确。分析右图可知气温10 ℃时,体感温度与相对湿度的大小没有关系,当气温较高时,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越高;当气温较低时,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越低,C错。衢州冬季气温较低,降水少空气干燥,相对湿度较小,风力较大,体感温度较低,D对。第2题,体感温度、风速大小、相对湿度,会影响人们的舒适度、着衣指数以及适不适合运动等,选A项。 (四)(2018· 9 / 9 成都摸底)红叶是秋季富有色彩和欣赏性的旅游景观,如图为我国部分红叶观赏地及10月红叶的最佳观赏区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四地中,观赏红叶时间最早的是( ) A.红叶谷 B.香山 C.栖霞山 D.五指山 2.九寨沟、香山两地最佳观赏红叶时间大致相同,其主要原因是九寨沟比香山( ) A.纬度更低 B.海拔更高 C.距海更远 D.降水更多 解析:1.A 2.B 第1题,纬度高的先进入秋季,四地中红叶谷纬度最高,最先进入秋季,A正确。 第2题,影响红叶观赏的因素是热量,与降水和距海远近无关;九寨沟纬度低,本应比香山观赏时间晚,但因海拔高,气温低,与香山观赏时间大致相同,B正确。 (五)浙江东南部××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崎岖,山地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溪谷纵横,烟江秀丽,山峦连绵,奇峰挺拔,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形成了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世界四大农业遗产之一。读图回答1~2题。 1.保障该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 A.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B.修建温室,改善热量 C.兴修排灌水利设施 D.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 2.从生态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 ) A.能灵活地适应市场 9 / 9 B.农产品的类型增多 C.提高了生产效率 D.稻鱼共生,保护环境 解析:1.C 2.D 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有种植业和养殖业,图示信息体现不出该地农业结构的变化,选项A错误;图中没有修建温室的相关信息,选项B错误;水稻生产要求排灌便利,图中稻田最低水渠的高度考虑到鱼群通过能力,所以保障该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兴修排灌水利设施,选项C正确;该农业模式不能体现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的特点,选项D错误。 第2题,从生态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实现了稻鱼共生,保护环境,选项D正确;该农业模式不会因市场需求而改变水稻种植和养鱼所占的比重,选项A错误;农产品的类型并没有增多,选项B错误;图中显示不出是否提高了生产效率,选项C错误。 (六)(2018·湖北新联考模拟)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区域总人口]×100%。读1985~2010年广东、河南、云南、北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回答1~3题。 1.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省市是( ) A.广东、河南、云南、北京 B.北京、广东、河南、云南 C.北京、广东、云南、河南 D.云南、河南、广东、北京 2.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资源状况 C.国家政策 D.交通条件 9 / 9 3.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B.环境污染严重 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限制人口迁入 解析:1.B 2.A 3.C 第1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地1985~2010年的人口一直为净迁入,丙地的人口主要为净迁出,丁地的人口净迁移率在0附近,说明甲、乙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丙、丁两地;且甲地在2005~2010年的人口净迁移率明显大于乙地,因此甲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又高于乙地,故甲表示××市,乙表示广东省,则A、D错误。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人口净迁出省份,因此丙表示河南省,丁表示云南省。 第2题,甲表示××市,丙表示河南省,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故经济发展水平是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A正确。 第3题,乙表示广东省。1995年以前,广东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1995年以后,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降低、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提高,导致1995年以后,广东省的人口净迁移率回落,故C正确。 (七)(2018·福州质检)云桂高铁自昆明到南宁,如下图所示,在扬美站接入南宁铁路枢纽时设计了两个初选方案:方案Ⅰ客运线直达南宁站,方案Ⅱ客运线经过南宁南站到达南宁站。读图完成1~2题。 1.选择方案Ⅱ的理由主要是( ) A.跨河桥梁较少 B.沿途站点较少 C.建设成本较低 D.线路长度较短 9 / 9 2.与方案Ⅰ相比,实施方案Ⅱ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导致南宁站的负荷增加 B.促进南宁××区向西北扩展 C.导致南宁南站的地位下降 D.促进南宁南站附近商业发展 解析:1.C 2.D 第1题,由图可知,方案Ⅱ沿着河流修建,地势平坦,工程量较小,建设成本较低;方案Ⅰ和方案Ⅱ都有一处跨越河流;方案Ⅱ沿途站点更多;方案Ⅱ线路更长。 第2题,方案Ⅱ途经南宁南站,修建铁路会带来大量的人流,使消费者增多,商业活动更加活跃,有利于促进南宁南站附近地区商业的发展;方案Ⅱ经过南宁南站,可减轻南宁站的运输压力;方案Ⅱ偏向西南方向,将促进南宁××区向西南方向扩展;铁路经过南宁南站,提高了南宁南站的地位。 (八)20世纪50年代,已是工业制成品主要出口国的荷兰发现大量石油和天然气,政府将石油、天然气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出口剧增,经济立现繁荣,却也埋下隐患,其他工业遭到削弱。20世纪80年代初期,天然气资源趋向枯竭,荷兰政府不得不面对出口下滑、收入下降、失业人口陡升的困境。国际上把这种资源产业短期繁荣后留下的后遗症,称为“荷兰病”。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城市中可能会出现“荷兰病”的是( ) A.石家庄 B.桂林 C.拉萨 D.鞍山 2.由于石油资源趋近枯竭,大庆开始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历程,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是( ) 9 / 9 ①利用区位优势,建设特色中小城镇 ②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 ③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发展农业 ④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1.D 2.A 第1题,由题干中“荷兰病”的定义可知,可能会出现“荷兰病”的城市为资源型城市,四个城市中只有钢铁城鞍山符合。 第2题,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发展特色产业,发挥区域优势。 二、非选择题 (一)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画出大洋西部两支南北流向的洋流。(要求:寒流用虚线箭头,暖流用实线箭头。) (2)图中40°纬线附近大洋西部等温线较东部________(稀疏或密集),并说明原因。 (3)请简析P处海域多海雾的原因。 解析:第(1)题,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相同,在大洋西部40°N以北为向南流动的寒流,以南为向北流动的暖流。第(2)题,寒流与暖流交汇处,海水温度变化幅度大,因而等温线密集。第(3)题,P处海域为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处,暖流洋面上的水汽遇冷凝结成雾。 答案:(1)略。 (2)密集 寒流与暖流交汇处,表层海水温度水平梯度大。 9 / 9 (3)P处海域为寒、暖流交汇处,暖流洋面上暖湿空气流到冷的寒流洋面上,水汽冷却凝结成雾。 9 / 9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