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5-12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优选习题知识专题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B卷)
训练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B卷)[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是地丁、钱漕、盐课等,其中地丁几乎占全部税收的三分之二;鸦片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关税、厘金和官业收入几乎占税收的一半。从鸦片战争前后财政收入的变化可以看出( ) A.西方列强的掠夺 B.财政收入的减少 C.自然经济的解体 D.中外贸易的扩大 答案 D 解析 西方主要是从中国掠夺原料,而不是税收,故A项错误;仅根据材料信息看不出财政收入的减少,故B项错误;自然经济解体与材料意思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即可发现,此前地丁税占三分之二,但是在鸦片战争后,增加了关税、厘金等税收种类,且占全部税收的一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中外贸易有关,说明中外贸易从小到大发展起来,故D项正确。 2.有学者认为,“在近代中国,经济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无到有的形成和发展。近代社会转型主要表现在使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的工业化进程中”。对材料的理解最确切的观点是( ) 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B.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C.近代中国工业经济的产生 D.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经济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无到有的形成和发展”可知材料最确切的观点是阐述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与近代工业的产生,故A项正确。 7 3.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至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两幅图可以说明的问题是( ) A.棉纱进口增多导致棉布出现了滞销 B.近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近代纺织业在逆境中无从发展 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答案 B 解析 图一棉布进口总体上稳中趋减,不能反映滞销,故A项错误;近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主要体现在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材料中列强向中国输出棉布棉纱,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19世纪60至80年代”以及图二棉纱的进口增加可知,洋务企业与民族工业在逆境中成长,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4.上海轮船招商局筹建时,商人入股并不踊跃,清政府拨款20万串钱以“示信于众商”。此后,招商局还获得了清政府的大量缓付利息的借款以及减免部分税费的优待。这反映( ) A.政府推动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展 B.“官”与“商”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C.轮船招商局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D.政府对民间资本的控制日渐加强 答案 A 解析 清政府拨款、借款、减税等政策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早期工业化,故A项正确;材料中清政府的举措有利于缓解官商的矛盾,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轮船招商局对外国经济侵略的抵制,故C项错误;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无法反映出政府对民间资本的控制,故D项错误。 5.有学者认为,通过本国金融体系及设立股份制公司等手段募集社会资金从而为工业化提供资金保障,是西方工业近代化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中国的洋务运动偏偏这两条路都行不通,从而决定了它最终崩溃的命运。这一现象反映了( ) 7 A.洋务运动资金保障严重短缺 B.洋务运动背离了近代化潮流 C.晚清经济管理体制的落后 D.洋务派坚持“中体西用”思想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涉及洋务运动没有通过本国金融体系及设立股份制公司等近代化的手段募集社会资金,说明了晚清的经济管理体制的落后,故C项正确。 6.下图是中国1872~1911年按经营方式分类的厂矿及其资本总量统计。结合所学判断,出现图中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 A.政府统一货币且实行关税自主 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C.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蓬勃开展 答案 B 解析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 7.据《中国近代史新编》载,官僚地主杨宗濂兄弟在19世纪90年代初期,既投资棉纺织工业,又大量购买田产,以增强自己的地主地位。杨氏如此选择的原因是( ) A.受到近代工业利润的驱使 B.中国处于半封建社会转型时期 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D.受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受近代工业利润的驱使不能解释其大量购买田产,故A项错误;中国处于半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所以一方面其投资近代工业,一方面又保留旧有的封建传统做法,如大量购买田产,故B项正确;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之后,故C项错误;如果受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其不应该投资近代工业,故D项错误。 7 8.1927年全国华商纱厂拥有纱锭数为209.90万枚,1936年达到274.60万枚;华商纱厂织布机由1927年的1.35万台增加到1936年的2.55万台。从1931年到1936年,华商电厂发电量平均增长率都在13%以上。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 ) A.南京国民政府的支持 B.国内官僚资本的萎缩 C.列强对华侵略的削弱 D.国内革命运动的推动 答案 A 解析 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故A项正确;1927~1936年,官僚资本形成,而不是萎缩,故B项错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大举侵华,列强对华侵略不是削弱,故C项错误;当时国内革命运动主要表现为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而“全国华商纱厂”应分布在城市中,故D项错误。 9.《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记载:“1928年,国民政府修改了过去的单一税率,改为十二级税率,最高关税为50%;后又改为十四级税率,最高关税增至80%。”这在一定程度上( ) A.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B.维护了国际国内市场的稳定 C.保护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D.推动了关税自主运动的开展 答案 C 解析 关税提高会对对外贸易和商品进口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故A项错误;关税提高有可能限制国际贸易的发展,故B项错误;关税提高可以使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优势减弱,从而保护了民族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对关税自主运动的影响,故D项错误。 10.1914~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这两次工业化浪潮都( ) A.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B.承担民主革命的重任 C.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化 D.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 答案 D 解析 洋务运动是以洋务派为主导,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实业救国的主体是来自民间的私人资本主义企业,故A项错误;洋务派不承担民主革命重任,其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故B项错误;洋务派只是以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为主,并未推动政治近代化,故C项错误;洋务运动和实业救国均是因为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而被动学习,故D项正确。 11.日本投降后,美国一些不法商人通过军舰大肆进行走私、贩私活动,使得大量低价商品长驱直入并在华倾销,青岛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工厂仅有四分之一勉强能够维持运转。这反映出( ) A.民族工业发展环境仍未改变 7 B.美国继日本后控制了中国 C.二战后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D.抗战结束后国内物资匮乏 答案 A 解析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始终在本国封建势力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求生,而日本投降后,美国进入,使这一状况仍未得到根本上的改观,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无体现。 12.“洋楼层叠,大厦云连。建筑宏伟,雕刻优美。电线铁道,纵横如网。汽车马车,往来如梳(梭)。广大公园,环植四时花木。道平如砥,旁植乔树,郁郁葱葱。微妙之乐,来自空际……烟筒林立,上矗霄汉。吐气成球,漫濛如雾。机声轧轧,声闻于天……未开之民,置身斯境,目眩神迷……曰文明文明,其在是矣。”材料反映出当时部分中国人眼中“文明”的核心是( ) A.交通工具近代化 B.物质生活近代化 C.城市生活近代化 D.工业发展近代化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出城市建筑、交通、自然环境、工业等的变化,总体上体现出物质生活近代化,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个题,其中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英国与清政府制定第一个协定税则,主要进口货的税率比以前粤海关的实征税率降低了一半以上。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提出值百抽五的原则,再次降低税率。但实征从未达到5%。1902年修订协议后,进口货平均实征在3.2%左右,成为举世罕见的最低税率。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一开始就由外国在华的洋行垄断,不但进口全部由洋行经营,即使出口,也是中国将商品卖给口岸的洋行,而非运销国外。洋行雇用华人做买办,建立买办制度,并通过买办建立了通商口岸到内地城镇的商业网,为洋行推销洋货和汲取出口物资。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除鸦片外,并未能很快在中国打开销路。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取得内地航运通商和免纳厘金等特权后,市场才逐步扩大。1895年甲午战争时,进出口总值达3.1亿余海关两(一海关两合1.558银元),而入超达2 840万海关两。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已先后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它们的对华贸易也急速膨胀。 7 材料二 在中华民国时期,经过1924~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群众性的关税自主运动,国民党政府与列强协商,于1929~1934年四次修订税则,进口货的平均实征税率才逐渐提高到27%左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华商国际贸易业日兴,分享部分利益,但未能改变洋行垄断的局面。1936年,国民党政府应外国政府要求,管制锑、钨等战备物资作为偿还外债之用。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易货偿债范围扩大,国民党政府管制了所有重要出口物资,出口贸易遂大部转入官僚资本之手。旋因东北市场被日本占领,以及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贸易额锐减,到1936年仅有10.5亿余海关两。——均摘编自陈晋文《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征及其原因。(13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民国时期的对外贸易。(12分) 答案 (1)特征:关税主权丧失且税率不断降低;对外贸易由外国洋行垄断;中国逐渐出现入超;半殖民地色彩严重。(任答三点) 原因:列强侵华;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民族工业不发达;自然经济逐渐瓦解。(任答三点即可) (2)评述:由于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的推动和国民政府的努力,关税基本实现自主,提高了进口税率,增加了关税收入;华商和中国政府参与对外贸易,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世界形势的变化和列强之间的矛盾,使日本侵华加剧,在与中国贸易中,日本份额加大。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在外贸方面的措施和成果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国际形象的改善;但加速了官僚资本主义的膨胀,且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特征由材料“实征税率降低了一半以上”“再次降低税率”“成为举世罕见的最低税率”“由外国在华的洋行垄断”“而入超达2 840万海关两”综合信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时代背景,从中国和西方答出政治、经济的原因即可。第(2)问应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积极:据材料“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群众性的关税自主运动”“逐渐提高到27%左右”“华商”“进口”“关税”“旋因东北市场被日本占领”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即可;局限性:由材料“出口贸易遂大部转入官僚资本之手”总结得出。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罗荣渠认为:“广义的现代化(近代化)主要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的大趋势;具体来说,这是以现代化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使工业文明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深刻变化的过程”。近代化可以归纳为如下公式: 近代化=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运用中国近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近代化与公式中任意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分) 答案 (1)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成为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端;③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获得了缓慢发展。 7 (2)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实现了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有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①资产阶级上层维新派领导了戊戌维新运动,这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②清政府进行了预备立宪;③资产阶级中下层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分别从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或思想文化领域三个领域任选两个,论述其中包含的两个要素之间关系即可。 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