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5-10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高考复习高三地理湘教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复习学案
第一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纲解读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知识导图 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在生命出现之后,有机进化即生物演化,则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 (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地质历史时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1)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地理环境中非常特殊的要素。 (2)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3)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正确处理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表现 1.概念: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2.要素: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地貌、生物圈、土壤圈等。 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4.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3)某一要素的变化,还会对其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形成为例) 1.土壤 土壤是陆地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的,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的形成过程 3.土壤形成过程中各地理要素的作用 在各种成土因素中,母质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从土壤形成与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中,可以看出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造就了环境的整体特征。 (1)成土母质与土壤 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 成土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均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2)气候与土壤 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水分和热量交换,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3)生物与土壤 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 苔藓类生物对岩石进行风化;高等植物进一步促进土壤的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所形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 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2)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 (3)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 考点一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地理要素 相互影响 典例 气候与地貌 气候→地貌 云贵高原的岩溶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条件下 地貌→气候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 气候与水文 气候→水文 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变化小 水文→气候 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 气候与生物 气候→植物 →动物 赤道附近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动物耐寒 植物→气候 森林茂盛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湿润 气候与土壤 气候→土壤 东北平原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 土壤→气候 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 地貌与水文 地貌→水文 刚果河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是冰川地貌积水而成的 水文→地貌 黄土高原的沟壑地形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等是河流堆积作用而成 地貌与生物 地貌→生物 阴坡、阳坡植物不同,如马尾松在阳坡,冷杉在阴坡 生物→地貌 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快了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 1.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 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 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 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2)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 A.⑧ B.⑦ C.⑥ D.⑤ 解析: 第(1)题,①表示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淮河、松花江所处的气候区不同,河流的水文特征不同;喀斯特地貌是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流水的侵蚀造成的,黑土退化主要是不当的耕作造成的。第2题,沙丘景观是风力的堆积作用,属于气候对地貌的影响。 答案: (1)A (2)D 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案例分析时不能截然分开。 整体性的表现 举例说明 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 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2.(2019·合肥质检)石林地貌主要形成于石灰岩地区,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下图为石林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石林地貌常见于( ) A.云南省 B.陕西省 C.辽宁省 D.江苏省 (2)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3)石林地貌发育过程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地表水资源变丰富 B.地表变得更加平坦 C.交通运输建设便利 D.旅游资源更加独特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石林地貌主要形成于石灰岩地区,石灰岩主要形成于热带浅海环境,后因地壳抬升出露地表,我国石林在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分布最为典型。第(2)题,石林地貌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过程是:首先因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然后石灰岩因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受流水溶蚀作用地表变得高低不平,随着受流水侵蚀程度的增加,地表形成山峰与山谷,地表水下渗量增加,最后,流水溶蚀作用进一步加剧,地表形成孤立峰林,地下形成暗河,形成典型的石林地貌。第(3)题,石林地貌发育过程中地表水下渗量增加,地表水资源变得短缺,地表变得更加高低不平,交通运输建设受地形地质影响,建设困难增加。石林地貌发育形成喀斯特地貌,成为独特的旅游资源。 答案: (1)A (2)D (3)D 考向一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019·课标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 [关键点拨] (1)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首先从材料中明确气候差异有:南北差异、东西差异,其中南北植被差异与纬度相关。其次结合地形特征:南北向山脉、高差大。最后运用地形对气温、降水的影响知识分析。(2)首先逆向思考: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需要什么条件,其食物需求大、活动空间大;其次结合区域特征: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山地多平地少,动植物少。(3)拍摄熊首要条件是容易在此看到熊(熊吃鱼应在河流旁边),其次拍摄需要天气条件,同时熊属于猛兽,拍摄者不要被熊发现。 [听课笔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以堪察加半岛为背景,重点考查了该半岛的自然环境特征。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堪察加半岛地处季风气候区,图中等高线反映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且高差较大。因此山脉对季风起阻挡作用,形成地形雨和雨影区,且形成明显的气候垂直分异。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关键信息是:气候影响植物生长,植物数量影响动物的数量,气候对动物生长也有影响。第 (3)题,图中信息反映甲地有河流,熊的重要食物鲑鱼多,熊出没的几率大。甲位于堪察加半岛南部夏季风背风坡,有森林且晴天多,利于隐蔽和拍摄。 答案: (1)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2)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3)河流附近,熊出没的几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 考向二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在实践中的应用 (2019·全国卷Ⅱ)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2)题。 (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解析: 第(1)题,考查地理环境与物种的关系。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说明科隆群岛地理环境独特,且与其他地区联系较少。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远离大陆”能说明科隆群岛的地理环境独特,且“远离大陆”阻碍了动物的迁徙与交流,故B项正确。第(2)题,主要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纬度位置看,科隆群岛地处赤道附近,属于热带,是喜暖的鬣蜥的家园;从洋流分布看,科隆群岛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受秘鲁寒流影响,气温较低,因而也是耐寒的企鹅的家园。故C项正确。 答案: (1)B (2)C 考向三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2019·全国卷Ⅰ)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9~2019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1)~(3)题。 年份 2009 2019 2019 2019 2019 植株数量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解析: 第(1)题,考查获取数据信息能力。依据表中植株数量一栏信息可知,灌木植物数量没有变化,但草本植物数量有明显增加,则植株密度改变,依后面两个地上、地下生物量可看出生物量总体提高,故①③正确,即A项正确。第(2)题,考查获取数据信息能力。表中地下生物量一栏显示:灌木植物数量逐年减少,而草本植物数量逐年增加,呈现此消彼长态势;故D项正确。第(3)题,从表中数据可看出,总体上草本植物越来越繁茂;而灌木植物呈现地上增加、地下减少态势,且总量无增加,则未来可能出现萎缩,故D项正确。 答案: (1)A (2)D (3)D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对生产、生活的警示意义 (1)警示 从空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客观现实;从时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必须考虑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否则会使环境因子发生一系列的异常,造成各种各样的灾害。如对沙尘暴的长期研究表明,正是由于农牧过渡地区盲目开垦草原,破坏了植被,加上地表土质疏松和强劲的冬季风影响,导致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增加。 (2)人类应采取的措施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时,要用动态的、联系的、立体的、综合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而且应预测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因此,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都要考虑对自然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影响导致的其他要素的变化,并作出综合评价。 1.立足区域认知,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解析: 组成地理环境诸要素之间相关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过本题需要具体说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这种整体性特征。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乙地位于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地势低平,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稳定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答案: 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地,地势低平,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2.立足地理实践力,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下图为不同气候—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曲线Ⅰ、Ⅱ、Ⅲ分别代表( ) A.气温、降水、蒸发 B.降水、蒸发、气温 C.降水、气温、蒸发 D.气温、蒸发、降水 (2)风化壳厚度( ) 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 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 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 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 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气温、降水、蒸发在不同的气候—植被带内的数量状况。第(1)题,Ⅱ曲线从降水量来看最高不超过2 000 mm,不可能代表降水;从气温来看最高不超过20 ℃,不可能代表气温,应该代表蒸发量。温带森林带降水大于半荒漠草原及荒漠带,因此Ⅰ曲线代表降水量,Ⅲ曲线代表气温。第(2)题,甲地气温不如丁地气温高,热量不如丁地丰富,A项错误。乙地风化壳厚度大于丙地是因为乙地热量丰富,降水量大,B项错误。刚果盆地位于热带森林带,格陵兰岛主要是冰原带、苔原带,C项正确。伊朗高原大部分属于半荒漠草原及荒漠带,恒河平原大部分属于热带草原带和热带森林带,所以风化壳厚度伊朗高原总体上小于恒河平原,D项错误。 答案: (1)B (2)C 常考综合题系列 析经典·悟真谛·知能提升 建模(六)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应用 1.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应用角度 (1)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常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 2.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思路 分析角度 解题方法 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 解释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由于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理清要素间的因果联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进,完整呈现因果关系 分析区域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特点 区域内某要素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区域其他要素的变化,乃至整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变化 分析区域间的环境联系 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组织成思路清晰的因果链条,规范学科语言的使用。如青藏高原的隆起,有效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使得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加剧 (2019·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渐堆积,形成泥炭。下图所示岛屿泥炭资源丰富。 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 [套用模型] 该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形成原因,要抓住位置、地形等主导因素对图文信息进行整合。 →→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岛屿)纬度较高,常年盛行西风(位于西风带),受海洋(寒流)影响,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较为均匀,(一年中雨日较多,)日照时间少;年均温较低,蒸发弱。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落差小,排水不畅。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烟瘴挂峡谷位于长江源头附近,谷内沟壑纵横,人迹罕至,降水汇集,草甸灌丛丰富,成为珍稀动物雪豹的聚集区。峡谷将规划建设一个水电站,水电站建成将导致雪豹数量锐减。下图示意电站建成前后的M处水位及峡谷的淹没范围。 (1)分析峡谷内草甸灌丛丰富的原因。 (2)从食物来源的角度分析水电站建成后将导致雪豹数量锐减的可能原因。 (3)在修建电站和保护雪豹的两难选择中,有人从经济效益方面对修建电站提出质疑,请你为该质疑提供论据。 答案: (1)谷地汇集周边降水,蒸发弱,水分条件较好;峡谷海拔较低,热量(谷地暖湿)满足草甸生长条件;峡谷沟壑纵横,地表面积大,地势起伏大,生长环境多样,人迹罕至,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2)水库蓄水将使水位上升,谷内草甸灌丛大多将被淹没,食草动物缺乏食物来源,数量减少,雪豹的食物减少,谷地被淹没,雪豹捕食范围缩小;谷地淹没后,生态环境发生改变,由陆地变为水域,食物链发生改变,食物来源减少,从而造成雪豹数量锐减。 (3)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交通不便,水电站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位于河源附近,流量小,水能蕴藏量较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水位低,冬季结冰期长,发电量不稳定;电站附近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电力需求量少;距离主消费市场远,输电距离长且消耗大;产业辐射带动能力有限。 第二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考纲解读 1.自然带:概念,气候分布与自然带之间的关系 2.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成因及应用 3.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 知识导图 一、地球表面差异性的表现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如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3.地方性分异 4.大、中尺度的地带性地域分异 分异规律 定义 主要成因 主要分布地区 水平 地带性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 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即以热量为基础 低纬度地区和高纬度地区,及中纬度的一定范围内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地带分异,或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经线延伸、随经度变化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以水分条件为基础 中纬度地区 垂直分异规律 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逐渐变化更迭 随着海拔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大 海拔较高的山地 5.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 (1)在大中尺度地域分异的背景上,还存在着局部的、小范围的地域分异因素引起的地方性地域分异,包括地貌部位和小气候引起的分异,局部的地质构造、岩性、土质和水分状况的影响等。 (2)地方性分异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的规律 ① 有序性指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的梯度有规律地更迭。 ②重复性表现为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重复出现。 6.非地带性分布 在地带性分异的基础上,地理环境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一些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二、世界主要的陆地自然带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1.自然带的概念 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世界主要的陆地自然带 自然带类型 分布地区 分类 气候特征 植物 森林自然带(生产量最大) 湿润、半湿润地区 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 降雨量多 森林为主 草原自然带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 降水量少,集中于夏季 草本植物为主 荒漠自然带(生态系统脆弱) 干旱地区 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 降水量稀少,气温日较差大 数量很少的旱生类植物 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考点一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世界气候类型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气候对自然带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图所示: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对比 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定义 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更替,每个地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形成基础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分布)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 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典型景观 变化例证 1. 右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②为( ) A.草原 B.荒漠 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 (2)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 ) 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季风 解析: 第(1)题,图中②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我国北方地区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草原、荒漠,②介于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荒漠之间,对应的植被应为草原。第(2)题,读图可以看出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越往北越窄,主要原因是越往北受夏季风影响越小,降水减少,夏季风影响的区域范围变小,所以影响我国东部森林植被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季风。 答案: (1)A (2)D 考点二 垂直分异规律 1.影响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1)山地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地,纬度越低,自然带垂直带谱越复杂。 (2)山地海拔——纬度相当的山地,海拔越高,自然带垂直带谱越复杂。 (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山地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垂直带谱越复杂。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据此可知: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纬度地带分异(下图),纬度越低,山地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 (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差异明显 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因此,有些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上部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3)随着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的分布高度也不同: ①山地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低。如针阔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分布海拔可达2800米,到暖温带(小五台山)只能分布到2019米,而到了中温带(长白山)仅分布到1200米。 ②坡向——同一山地,同类自然带,阳坡分布海拔高,阴坡分布海拔低。 [方法技巧]雪线高度的判读 气温(热量和纬度) 雪线高度和基带气温呈正相关,阳坡高于阴坡 降水量 降水量越多,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 地形坡度 坡度越陡,雪线越高;坡度越缓,雪线越低 季节 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低,雪线下降 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雪线上升 气候、地形等综合影响 若一山坡既是迎风坡又是阳坡,一般降水对雪线高度的影响大于气温对雪线高度的影响,雪线低 2.(2019·岳阳二模)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据此完成(1)~(3)题。 (1)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m)最可能是( ) A.1 800—1 900 B.1 900—2 000 C.2 000—2 100 D.2 100—2 200 (2)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 ①喜光 ②抗风 ③喜湿 ④耐寒 ⑤喜阴 ⑥耐贫瘠 A.①⑥ B.②③ C.③⑤ D.④⑥ (3)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力增强 B.封山育林 C.降水增加 D.气候变暖 解析: 第(1)题,图示四条折线都是在1 800—1 900米林带比重最大,故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最可能是1 800—1 900米。第(2)题,图示林带比重,阴坡高于阳坡,迎风坡高于背风坡,故可推断该森林植被喜湿、喜阴。第(3)题,高山苔原带因海拔高而气温低,不适宜森林生长,故主要制约森林生长的因素是气温;但近年来森林增长趋势明显,说明气温有所改善,即气候变暖是主因。 答案: (1)A (2)C (3)D 考点三 地方性分异规律 1.表现 可以总结成“缺失”“改变”“约束”“块状”等几个方面: (1)“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的原因,使得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2)“改变”:由于地形的影响使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带森林带,东侧是温带荒漠带。 (3)“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并很长。 (4)“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2.案例分析 由于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形成许多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现归纳如下表所示: 实际分布的 自然现象 形成原因 按理想状态的 地带性分布 南美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隆起 自北向南是热带雨林带(北)、热带疏林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 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南美大陆南段东岸形成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 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疏林草原景观 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 热带雨林带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 东部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 热带疏林草原带 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 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暖湿 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成因类似于马达加斯加岛东岸的热带雨林带 热带疏林草原带 南半球缺少寒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南半球相应纬度带是海洋,没有陆地分布 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 温带荒漠带 [学法指导] 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的判断 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3.(2019·河南一模)读我国30°N附近甲山坡聚落数量和植被随海拔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甲山坡在海拔约2 200—2 800米地段聚落数量多的原因是( ) A.气温高 B.坡度较小 C.气温低 D.靠近河流 (2)甲山坡出现地方性分异(非地带性)规律的植被是( ) A.常绿林 B.高山草甸 C.针叶林 D.干旱灌木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海拔2 200—2 800米处,甲山坡坡度最小,同时聚落最多;另外,此海拔不是最高或最低,则气温也不是最低或最高,也不靠近河流。第(2)题,注意该地位于30°N,为亚热带气候,山麓分布常绿林,向上分布针叶林、高山草甸,符合垂直自然带分异规律;但河谷分布干旱灌木不符合此规律,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答案: (1)B (2)D 考向一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2019·课标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 000~2 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下图)。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4)说明从2 300米至2 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关键点拨] 本题解题的突破口在于把握题干中的关键词句。如第(1)题回答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要紧扣材料中“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依据规律发现有关坡向与某海拔范围内植物多样性的异常之处。 [听课笔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按照材料中揭示的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规律。可发现阴坡符合这一规律,而阳坡在2 000~2 300米范围内,植物多样性出现异常,未按规律呈现多样性增加的特点。 (2)材料揭示该苔原带仅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这“部分地区”是指阳坡苔原带下部。而中部和上部并未受干扰的情况下,植物多样性明显少于阴坡。 (3)阳坡太阳辐射强,热量足,气温高于阴坡,蒸发量大。材料中告知阴、阳坡降水量差别不大,而湿度主要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多少,所以阳坡湿度小于阴坡。 (4)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随海拔升高缩小,说明自然条件的差别变小。主要原因在于,海拔越高,阴、阳坡面积减小,阴、阳坡水热差异变小,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 答案: (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 000~2 300米左右)。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 (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 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 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 (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 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 (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 考向二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2019·课标Ⅰ)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9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解析: 第(1)题,此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拍摄当日”为3月25日,“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说明当地杂树不可能是常绿树种,而为落叶阔叶树种。杂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植被,故B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影响自然地理环境水平地域分异的因素。常绿灌木生长条件介于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之间,其分布主要受制于气温高低。 答案: (1)B (2)A 考向三 雪线的分布规律及原因 (2019·课标Ⅲ) 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 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自然带及读图分析能力。经历三次冰期的果洛山应该最早抬升至终年积雪高度,其次是经历两次冰期的雪宝顶,太白山最后抬升至终年积雪高度。 第(2)题,本题考查自然带。读图可知,点苍山经历了末次冰期,应该有过冰川。没有现代冰川发育,应该是气温升高,雪线升高所致,B项正确;点苍山位于抬升带,海拔不会更低,D项错误;日照长短与有无现代冰川发育关系不大,A项错误;植被对雪线影响不大,C项错误。 答案: (1)B (2)B 考向四 全球变暖对垂直自然带的影响 (2019·课标Ⅱ)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 A.大气温度 B.降水量 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 (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 A.年降水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 (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布。高山苔原带受海拔、坡向、纬度等因素影响明显。对流层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降水量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少,二者都会影响植被生长,故A、B、D三项都与海拔相关。积雪厚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故C项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长白山西北坡冬季冻害高发,主要原因是该地冬季风以西北风为主,风力大,降温明显,因此冻害高发,故D项正确。西北坡为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降雪量大,而积雪对植被起保温作用,故A项错误。冻害在气温低于0 ℃时就有可能发生,而不一定是气温最低就会造成冻害,故B项错误。夏季,长白山南坡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量多,云量多,日照少,故C项错误。第(3)题,本题考查气候变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使蒸腾加剧,但与冻害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冻害是气温下降到0 ℃以下时出现的对农作物的伤害,低温更低,不一定使冻害加剧,故B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生物生长旺盛,雪期缩短,气温降到0 ℃以下,没有积雪覆盖而使冻害加剧,故C项正确。气候变暖,不一定使太阳辐射减弱,故D项错误。 答案: (1)C (2)D (3)C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从赤道到两极(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到内陆(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在分析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2)在分析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1.立足综合思维,考查地理环境的水平分异规律 (2019·广东一模)下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为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草原、苔原、荒漠。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各代号中表示海南岛典型植被类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可显示的信息错误的是(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规律表现不明显 解析: 第(1)题,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热带季雨林;结合图示温度和降水变化,及材料中的六种植被类型,可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为:荒漠、草原、苔原、热带雨林;则D正确。第(2)题,读图,根据气温变化趋势,图中丁、戊、己植被类型更替是以热量差异为基础的,表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则A表述正确。图中丙、乙、己植被类型变化是以水分差异为基础的,表示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则B表述正确。图中降水变化不能显示出迎风坡、背风坡以及海拔差异,故不能反映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则C表述错误。图示区域跨温度带、干湿地区的范围广,没能体现非地带性规律,则D表述正确。 答案: (1)D (2)C 2.立足地理实践力,考查垂直地域分异 (2019·郑州二模)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某河流上游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干旱河谷小叶灌丛—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云杉、冷杉林—高山灌丛、草甸。图甲是该河流上游河谷林树下线海拔与坡向的关系及变化示意图,图乙是该河流上游河谷聚落区与非聚落区坡度与林树下线最大海拔关系图。读图回答(1)~(3)题。 (1)该地水分条件最好的坡向是( ) A.东南坡 B.东北坡 C.西南坡 D.西北坡 (2)该地林树下线的海拔( ) A.随坡度增加而降低 B.随坡度增加而升高 C.聚落区较低 D.非聚落区较低 (3)2019—2009年,该地林树下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过度樵采 B.毁林开荒 C.修建梯田 D.人工育林 解析: 第(1)题,从该地垂直带谱及林树下线含义可知,林树下线越低,表明针叶林分布的海拔越低;而干旱河谷中水汽随山地上升而减少,水分条件越差,需要上升到一定高度才能形成降水;故林树下线海拔越低表明该地水分条件越好,图示西北坡林树下线海拔最低,故该坡水分条件最好。第(2)题,从聚落区与非聚落区坡度与林树下线最大海拔关系图中可看出,各坡度林树下线海拔都是聚落区低于非聚落区,故C正确。第(3)题,图示2019—2009年期间,林树下线海拔变低了。原来较高海拔才有森林分布,现在森林分布海拔变低,说明森林面积增大了,则可能是人工育林的结果。 答案: (1)D (2)C (3)D 3.立足区域认知,考查地方性分异规律 (2019·甘肃诊断)读沿某半岛甲、乙两地所作的自然环境剖面图,完成(1)~(2)题。 (1)图中③植被带形成的原因是( ) A.处于东北信风迎风坡,降水较多 B.位于山脉东侧,是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C.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少 D.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多 (2)图中①植被带的分布反映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解析: 第(1)题,③植被带主要位于山脉(西高止山)东侧,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为热带草原带。第(2)题,①植被带位于低纬地带、距海近且位于山脉西侧,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较多,形成热带雨林带,是非地带性现象的表现。 答案: (1)B (2)D 高考常考的图表系列 析经典·悟真谛·知能提升 (九) 垂直自然带谱图 垂直自然带谱图多以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常考图示] 图1 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 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图2 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 坡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图3 两座山脉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 [判读技巧] 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 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 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6.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 (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下图所示: [应用体验] 1.(2019·郑州质检)读世界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图,回答(1)~(2)题。 (1)该山地位于( ) A.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B.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C.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D.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2)该山地迎风坡的盛行风是( )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西风 D.东南季风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落叶阔叶林在南坡的分布海拔上限高于北坡,因此南坡为阳坡,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山麓地带为耕地和牧场,耕地和牧场之上为落叶阔叶林,由此可知山麓地带的原始地带性植被可能为亚热带常绿林,因此该地区应位于中纬度地区。综上可知,D选项正确。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山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可排除A、B选项;若该山地地处季风区,山地南坡应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排除D选项。 答案: (1)D (2)C 2.(2019·宁夏联考)下面四幅图分别示意四座山地南北坡的植被或气候要素随海拔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3)题。 (1)从南北半球看,位于不同半球的两座山地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丁 C.甲和丙 D.甲和丁 (2)四座山地的共同特征是( ) A.南坡都是阳坡 B.南坡都是迎风坡 C.山顶都有永久积雪或冰川分布 D.阳坡都是迎风坡 (3)甲、丁两山地所在区域( ) A.分别处于亚热带大陆的东、西两侧 B.冬季都盛行西南风 C.河流汛期出现的季节相反 D.南坡的光热条件都优于北坡 解析: 第(1)题,一般情况下,同一高度气温偏高者为阳坡,可知甲、乙、丁三座山的南坡都是阳坡。丙山3 000 m以下北坡温度高于南坡,3000 m以上可能受永久积雪或冰川影响,北坡温度低于南坡,故丙山北坡为阳坡;再根据纬度低的一侧气温高,可知甲、乙、丁三座山都应位于北半球,丙山则位于南半球,故选C项。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A错;受降水影响,降水较多一侧的山坡(迎风坡)雪线偏低,图中丙山的北坡及乙、丁两山的南坡雪线都偏低,即乙、丁两山的南坡为迎风坡,丙山的北坡为迎风坡,故B项错;甲山山顶7月均温大于10 ℃,故没有永久积雪或冰川分布,C项错;综上分析可知,甲、乙、丁三座山的南坡气温高,降水多,属阳坡和迎风坡,结合上题可知丙山的北坡为阳坡和迎风坡,D项对。第(3)题,甲山7月高温少雨,1月温和多雨,应位于北半球大陆西侧的地中海气候区;丁山南坡为阳坡,基带又是常绿硬叶林带,故也位于北半球大陆西侧的地中海气候区,则两地冬季都盛行西南风,即B项对,A、C项错;甲、丁两山的南坡均是迎风坡,降水多,光照条件不及北坡,D项错。 答案: (1)C (2)D (3)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