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二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二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开学语文收心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那时,国家实行单休制度,对大多数人而言,既没有外出旅游的时间,也没有那个经济实力,旅游成为少数人的“幸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国家休假制度日益完善,法定假日和周末休息日由过去的59天增加至现在的115天。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民收入更是稳步增长。中国人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了。居民人均收入从1949年的49.7元,增加至2018年的28228元,实际增长近60倍。人们不仅有“闲”了,而且有“钱”了,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几十年来,中国的旅游业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而且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成为大众的生活常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在70年发展历程中,中国人的假期不仅有假日经济,还折射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国人素质的提升,更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理念的开花结果。从乘坐绿皮火车自带干粮出行,到早上在西安吃羊肉泡馍、中午到成都吃个火锅,从出远门怀揣介绍信,到如今出门只带一部手机,中国旅游业的兴旺发展,旅游消费的火爆升级,靠的是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靠的是社会民生的不断改善,这是时代的巨变,也是中国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生活越来越幸福的有力见证。‎ ‎(尹贵龙《70年,中国人拥有更多的“诗意和远方”》)‎ 材料二:‎ 一张小小的旅游年卡,把景区、游客、年卡运营公司及主管部门连接在一起。据介绍,部分旅游卡是福利性质,由政府主导,交给运营公司以PPP的方式操作。我们认为这种模式能实现多方共赢。‎ 以武汉旅游年卡为例,花200元就能畅游44家景区,这些景区门票总价超过3100元,包括黄鹤楼等武汉市所有5A景区以及大部分4A景区,颇受旅游爱好者欢迎。自发卡以来,每年以150%的速度增长,去年售卡近40万张。‎ 景区也越来越欢迎这样的模式。旅游年卡为黄鹤楼景区带来了1000万元的门票收入,因旅游卡带来500万元以上门票收入的景区有5家。‎ - 20 -‎ 而作为惠民工程,部分福利型的旅游年卡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黄陂旅游年卡对所有黄陂人免费发放,去年发行了36.5万张,当地政府对此给予了补贴。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勇认为,黄陂推出免费旅游在全国具有积极示范作用,是全域旅游积极发展的一个方向。‎ 然而,有的旅游年卡实在是“鸡肋”,包含的景区大多都是些不知名的。“不想去。”有游客这样吐槽。部分旅游卡“含金量”不高,引发游客不满。业内人士称,运营旅游年卡的公司中全国仅有两成盈利,每年都有公司进入和退出。‎ ‎“这需要平衡各方利益,没有好的景区加入,游客不买账;发卡数量不高,分成不高,又无法吸引好的景区,于是形成恶性循环,难以为继。”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副院长龚箭说,一些有名的旅游景点多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往往认为无需通过旅游卡来增加游客量。‎ 年卡定价和利益分配,是决定一张旅游卡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定价要经过科学测算,不能太低或太高。“最重要的是,旅游年卡是为景区带来增量,不和旅行社、电商等带来的客源重叠,这样才能吸引高品质景区加入。因此,我们多半都是发售区域内的旅游卡,吸引本地人玩本地景区。”武汉三和融通负责人说,“比如黄鹤楼,70元一张的门票,去的武汉人不多,但若是用旅游卡,你可能就会进去看看,这就是增量,虽然通过旅游年卡得到的单张门票收益比旅行社的少,但若量上去了,还是会给景区带来很大收益。”‎ 而利益分配更是一场博弈。业内人士称,有些年卡运营公司难以生存下去,是因为利益分配比较简单,吸引客人多的景区就会不太满意。还有些发卡公司,一味希望景区“体现社会责任”,而自家公司则分得更多利益,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陈熹《旅游年卡背后,一个正在急速增长的市场》)‎ 材料三:‎ 黄冈美如画,一票邀天下。“2015年,黄冈旅游一票通景区年卡(简称‘一票通’,下同)售价120元,可全年不限次游遍黄冈40多家景区”的消息,引爆了黄冈旅游圈,在淘宝、途牛、大众点评等各大网络爆红。‎ 门槛降低,市民乐于出行。英山大别山主峰景区负责人方汇文深有感触地说:“旅游年卡是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消费模式。一到旅游旺季,景区每天都有人来游玩,持卡人也越来越多,人们很享受这样一种消费方式。现在购卡也很方便,可以在黄州买,可以在网上买,还可以在景区门口买,即时买,即时激活,即时使用。”‎ - 20 -‎ ‎“破除景区门票依赖,本质上要求旅游市场化发展充分,市场规律发挥作用促进利益共享。”市大别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拥华介绍说。基于这样的理念,该公司按实际收入、单次刷卡收入科学测算,“一票通”收益率为挂牌价的108.5%,大大高于景区预期。‎ 旅游年票倒逼门票经济转型,游客叫好,景区点赞。这是因为,只有摆脱“门票经济”,才能促使旅游业转型,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加快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把观光式旅游逐步升级为体验式、娱乐式、休闲式的复合型旅游,促进黄冈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罗玉蓉 吴娅婷《旅游年卡如何倒逼门票经济转型》)‎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实行单休制度,成为人们不能外出旅游最关键制约因素。‎ B. 旅游年卡改变了人们的旅游观念,节假日持卡去旅游,已成为国民消费新风尚。‎ C. 虽然持旅游年卡游览景区是免费的,但景区可以变相地从其他项目中加高收费。‎ D. 旅游年卡在方便了游客的同时,也在推动旅游业的转型,未来的市场潜力较大。‎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交通运输业的大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旅游素质。‎ B. 旅游年卡运营公司要想健康发展,必须积极引入高品质景区,否则可能陷入困境。‎ C. 福利性旅游年卡、区域内旅游年卡都有积极示范作用,能促进全域旅游积极发展。‎ D. 旅游年卡市场要做大,只有综合考虑各方的利益,各方共赢,才能迎来全局兴盛。‎ ‎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上海锦绣江山年卡售价198元,合作景区3000余家,在全国28个省共同发行。‎ B. 武汉杜莎夫人蜡像馆与大武汉旅游年卡续约,2020年一年有效期内可使用多次。‎ C. 2020锦绣江山全国旅游年票西北版可在淘宝官网购买,并可享受到6折优惠。‎ D. 购买厦门旅游年卡时,请先百度一下不同卡片介绍,以免办理不适合自己的卡。‎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5. 旅游业一直被认为是振兴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如果你是一名旅游爱好者,当地旅游资源丰富,请给当地政府提三条合理化建议,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答案】1. D 2. A 3. D ‎ ‎4. ①论证结构上采用了递进式结构。先提出旅游年卡能实现多方共赢,接着指出当前的旅游年卡存在的弊端,最后解决问题,指出旅游年卡要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②论证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正反对比。 ‎ ‎5. ‎ - 20 -‎ ‎①充分利用日益完善的国家休假制度,发展带薪休假,鼓励人们外出旅游。②整合当地旅游资源,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开发地方旅游年卡市场。③发挥市场规律,促进利益共享,完善旅游年卡定价和利益分配机制。④摆脱“门票经济”,加快当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国家实行单休制度,成为人们不能外出旅游的最关键制约因素”错误,原文说“国家实行单休制度,对大多数人而言,既没有外出旅游的时间,也没有那个经济实力”,可见,既有单休制度导致的时间因素,也有经济贫困制约的因素。‎ B项,“已成为国民消费新风尚”错误,根据原文“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民收入更是稳步增长……人们不仅有‘闲’了,而且有‘钱’了,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几十年来,中国的旅游业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而且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可见,改变人们旅游观念的不是“旅游年卡”,而是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 C项,“景区可以变相地从其他项目中加高收费”于文无据,原文没有关系景区从其他项目加高收费的任何表述。‎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 A项,“交通运输业的大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旅游素质”于文无据,“交通运输业的大力发展”与“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旅游素质”之间并无联系,原文“中国人的假期不仅有假日经济,还折射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国人素质的提升”,只是说假日经济反映出素质的提升,并未提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群众素质提升之间的关系。‎ 故选A。‎ ‎【3题详解】‎ - 20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材料二观点是“旅游年卡……这种模式能实现多方共赢”,选项中,“购买厦门旅游年卡时,请先百度一下不同卡片介绍,以免办理不适合自己的卡”是一个反面例证,说明厦门旅游年卡的弊端,而不是实现“共赢”。‎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内容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材料二首先提出旅游年卡“这种模式能实现多方共赢”;接着举例证明旅游年卡给景区带来更多门票收入;接着指出“有的旅游年卡实在是‘鸡肋’……‘含金量’不高,引发游客不满”,以及“没有好的景区加入,游客不买账;发卡数量不高,分成不高,又无法吸引好的景区,于是形成恶性循环,难以为继”的现状,即旅游年卡存在的弊端,最后指出“年卡定价和利益分配,是决定一张旅游卡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可以说层层递进,是递进式的结构;‎ 在论证方法上,多种多样,如举例论证,列举武汉、黄陂等旅游年卡来证明多方共赢的观点;引用游客、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武汉三和融通负责人的话,来增强说服力;既指出旅游年卡的优势,又指出其中存在的弊端,正反对比论证,让观点更鲜明。‎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结合文中相关信息进行概括,根据题干要求,回到原文中筛选关键信息,分点概括作答即可。‎ 根据材料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国家休假制度日益完善,法定假日和周末休息日由过去的59天增加至现在的115天”“人们不仅有‘闲’了,而且有‘钱’了,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几十年来,中国的旅游业也从无到有”可见,要利用休假制度,鼓励人们旅游;‎ 根据材料二“一张小小的旅游年卡……这种模式能实现多方共赢”可见,要整合旅游资源,由政府主导,开发旅游年卡市场;“年卡定价和利益分配,是决定一张旅游卡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利益分配更是一场博弈。业内人士称,有些年卡运营公司难以生存下去,是因为利益分配比较简单,吸引客人多的景区就会不太满意”等可见,要完善年卡的定价与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利益共享;‎ - 20 -‎ 根据材料三“旅游年票倒逼门票经济转型,游客叫好,景区点赞。这是因为只有摆脱‘门票经济’,才能促使旅游业转型,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加快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把观光式旅游逐步升级为体验式、娱乐式、休闲式的复合型旅游,促进黄冈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见,要促使当地景点摆脱“门票经济”,加快当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实现可持续发展。‎ ‎【点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完成下面小题。‎ 一念 胡适 今年在北京,住在竹竿巷。有一天,忽然由竹竿巷想到竹竿尖。竹竿尖乃是吾家村后的一座最高山的名字。因此便做了这首诗。‎ 我笑你绕太阳的地球,一日夜只打得一个回旋; ‎ 我笑你绕地球的月亮,总不会永远团圆; ‎ 我笑你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星球,总跳不出自己的轨道线; ‎ 我笑你一秒钟行五十万里的无线电,总比不上我区区的心头一念。 ‎ 我这心头一念 才从竹竿巷,忽到竹竿尖; ‎ 忽在赫贞江上,忽在凯约湖边; ‎ 我若真个害刻骨的相思,便一分钟绕遍地球三千万转!‎ ‎[注]胡适先生曾留学美国,学贯中西,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此诗写于1917年,五四运动前夜。‎ ‎6.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由所居之地的名字忽然想到家乡之景,区区的心头“一念”之间便跨越了时间和空间。‎ B. 诗人借地球、月亮、星球等宇宙大观意象,层层铺垫,反衬“一念”这超乎寻常的情感。‎ C. “忽在/忽在”两句,诗人将思维延伸到美国留学之地,形象地表述了思维的自由和奇异。‎ D. 诗歌最后两句诗人赞美相思的“神速”超过其他客观事物,意在表明文学比科学更为迅捷。‎ ‎7.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虽然写于白话文运动刚开始之时,却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开出一片新天地。‎ - 20 -‎ B. 全诗的句式长短错落,以自由的笔调歌唱,兼具散文的美感与诗的浓郁情感。‎ C. 全诗以四句“我笑你”构成排比,传达出五四运动前后先进知识分子的激情。‎ D. 全诗音节自然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诗人巧妙运用象征手法,诗歌内蕴丰富。‎ ‎8. 这首诗写于百年之前,但我们今天读来仍觉新鲜并有所感悟。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把抽象的“一念”形象生动地呈现给读者的?‎ ‎【答案】6. D 7. D ‎ ‎8. ①选取典型意象,用地球、月亮、星球、无线电等人们都知晓的意象的速度,来衬托“一念”的快速,化抽象为具体。②用奇特的想象,夸张的笔法,引起读者的联想,如临其境。‎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意在表明文学比科学更为迅捷”错误,对诗歌的主旨理解有偏差,诗人并无此意,这首诗主要通过科学快速之物反衬诗人对国与家的刻骨相思之情。‎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此诗无“象征手法”,而是以对地球、月亮、星球、电等那个时代向来受人膜拜的事物嗤之以鼻,反衬出“我区区的心头一念”的迅捷,形象地表述了人的思维的奇异性以及作者对故乡祖国的刻骨相思之情。‎ 故选D。‎ ‎【8题详解】‎ - 20 -‎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一念”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事物,而诗人在诗歌中先采用了“绕太阳的地球”“绕地球的月亮”“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星球”“一秒钟行五十万里的无线电”等人们所熟知的速度极快的意象,来反衬“比不上我区区的心头一念”,让人们在对比中感受到“一念”之神奇快速,从而化抽象为具体;‎ ‎“才从竹竿巷,忽到竹竿尖;急在赫贞江上,忽在凯约湖边”。“竹竿巷”是诗人所住的巷名,“竹竿尖”是其村后一座山的名字,此时却跨越了时间与空间,无所不在了,“忽在赫贞江上,忽在凯约湖边”更展现出诗人大胆的想象,思维倏忽而至,从家乡到国外,从祖国到全球,无处不在;“我若真个害刻骨的相思,便一分钟绕遍地球三千万转”,则采用夸张手法,说自己“一分钟绕遍地球三千万转”才能尽情饱览祖国这结着乡愁的家园,以慰刻骨的相思;诗人运用了大胆的想象与夸张,用天地之壮观把“区区一念”衬得超乎日月,从而让读者悠然神往,联想无穷。‎ ‎【点睛】在诗词鉴赏里,表达技巧往往就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包括以下几种:‎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衬托、借代、对比。‎ ‎2.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 ‎3.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象征、联想、想象、白描、衬托、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施琅,字琢公。顺治三年,师定福建,琅从明总兵郑芝龙降,芝龙归京师,其子成功窜踞海岛,招琅,不从。成功执琅,琅以计得脱,其父、弟及子侄皆为成功所杀。康熙二十年,成功孙克塽幼,刘国轩等用事。内阁学士李光地奏台湾可取状,因荐琅习海上事,上复授琅福建水师提督,谕相机进取。琅至军,疏言:“贼船久泊澎湖,悉力固守。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夏至后二十馀日,彗星见,户部 - 20 -‎ 尚书梁清标以为言,暂缓进剿。琅疏言:“臣已简水师精兵二万、战船三百,但遇风利即可进。”诏从之。八月,琅统兵至台湾,克塽率属剃发,缴金印,台湾平。遣侍郎苏拜至福建,与督抚及琅议善后事。有言宜迁遗民、弃其地者,琅疏言,台湾原属化外,土番杂处,中国之民潜往生聚,已不下万人。一旦纳土归命,善后之计,尤宜周详。若弃其地、迁其人,以有限之船,渡无限之民,非阅数年,难以报竣。倘渡载不尽,窜匿山谷,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也。上命允其行。琅又疏请克塽纳土归诚,应携族属俱诣京师。诏授克塽公衔。人谓琅必报父仇,将致毒于郑氏。琅曰:“绝岛新附,一有诛戮,恐人情反侧。吾所以衔恤茹痛者,为国事重不敢顾私也。”二十七年,入觐,赏赉优渥。琅辞谢,又言:“臣年力已衰,惧勿胜封疆之重,请辞。”帝不许,命还任,三十五年,卒于官。‎ ‎(选自《清史稿·施琅传》,有删改)‎ 施琅每当调遣,辄冠军锋。寻总水师,屡陈进取;厦门之克,尔与有劳。朕欲声厥罪,以救边氓,谘诹在廷,谓难剪灭。惟尔独抒忠悃,力赞成谋。朕心益断,命尔徂征。尔能上度天时,下揆地势,排群帅以密陈,乘南风而破浪,一鼓而平。四十余年之巨孽悉除,三十六岛之残黎皆悦。戢兵而惟宣德意,受降而不复私仇。调度周详,朕深嘉叹!何不遐年,朕心轸悼!泽加身后,赠恤从优,谥曰襄壮。‎ ‎(选自《施琅碑文》,有删节)‎ ‎9. 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 B. 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 C. 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 D. 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顺治,是清朝皇帝的年号。年号与谥号、庙号相比,起源最晚,皇帝在位期间的年号可以不唯一。‎ B. 疏,封建时代朝廷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疏”原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 C. 户部,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掌管全国的疆土、田地、户籍、赋税、科举、财政等事宜。‎ D. 赠,又叫“追赠”,指古代皇帝为表彰大臣功绩,在大臣死后追授给他或其亲属的官职或称号。‎ - 20 -‎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施琅早年经历坎坷,家破人亡。他跟随芝龙投降清廷,被郑成功抓获,施琅拒绝降服,他的父亲、弟弟及子侄被杀,他只身以计脱险。‎ B. 施琅以国为重,顾全大局。克塽投降后,他理智处理公义私怨的关系,认为杀戮有违人心归顺,不但没有诛杀克塽,还请求皇帝准他归朝。‎ C. 施琅功成不居,淡泊名利。面对自己的功绩和朝廷的优厚奖励,施琅不贪功,以自己年岁已高为由婉拒皇帝的赏赐,得以功成身退。‎ D. 施琅英勇忠心,深合帝意。无论攻克厦门还是收复台湾,他总是身先士卒;朝堂问策施琅对答让皇帝满意,他死后皇帝哀痛不已。‎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倘渡载不尽,窜匿山谷,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也。上命允其行。‎ ‎(2)尔能上度天时,下揆地势,排群帅以密陈,乘南风而破浪,一鼓而平。‎ ‎【答案】9. C 10. C 11. C ‎ ‎12. 1)如果摆渡不完,逃窜藏匿在山谷中,就是所说的把武器借给了贼兵,把粮食送给了盗匪。皇帝下令允许他这样做。‎ ‎(2)你向上能推测天道运行的规律,往下能揣度各种形势,力排众议秘密上言,乘着南风破浪前进,一鼓作气(一举)平定了台湾。‎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本句译文是:冬春交际之时,飓风时常发生,我们的船只很难渡过海洋。我现在练习水兵,又派遣间谍与我以前的部下联系,使他们作为内应,等到风便利我们的时候出兵,可以大获全胜。‎ ‎“我舟”是主语,前面要断开,排除B;‎ ‎“练习”是谓语动词,“水师”是 宾语,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 ‎“臣旧时部曲”意思是“我以前的部下”,一起做前面“通”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 - 20 -‎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C项,“掌管全国的疆土、田地、户籍、赋税、科举、财政等事宜”说法有误,户部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科举归礼部主管。‎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C项,“得以功成身退”说法有误,原文是“帝不许,命还任”,皇帝命令他留任,他并未“身退”。‎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1)渡,摆渡;载,运载;窜匿,逃窜藏匿;藉,借;赍,赠送;允:允许。‎ ‎(2)度,推测;揆,揣度;密陈,秘密上言;一鼓,一鼓作气(一举)。‎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 20 -‎ 施琅,字琢公。顺治三年,清军平定了福建,施琅随明总兵郑芝龙投降清军,郑芝龙回到京城,他的儿子郑成功占据了海岛台湾,要招纳施琅,施琅不听从。郑成功捉拿了施琅,施琅用计得以逃脱,他的父亲、弟弟及子侄都被郑成功杀害。康熙二十年,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塽尚年幼,将领郑国轩等人负责军务。内阁太学士李光地呈上能够平定台湾的奏本,据此又推荐了施琅熟悉海上的事务,皇上再次任命施琅担任福建水师提督,并命令他见机进军攻取台湾。施琅到任军中,上疏说:“敌人的船只长时间地停泊在澎湖,全部力量坚固防守。冬春交际之时,飓风时常发生,我们的船只很难渡过海洋。我现在练习水兵,又派遣间谍与我以前的部下联系,使他们作为内应,等到风便利我们的时候出兵,可以大获全胜。”夏至后二十多天,彗星出现,户部尚书梁清标以此为理由,要求暂时延缓进攻围剿。施琅上疏说:“我已经挑选两万精兵、三百只战船,只要遇到风对我们有利,就可进攻。”皇帝下诏听从他的建议。八月,施琅带着清军到了台湾,郑克塽率领部属剃了头发,上缴了金印,台湾平定。皇上派遣侍郎苏拜到福建,与督抚和施琅商议妥善地料理台湾平定后遗留的问题。有人提出将在台湾居住的人迁移、将台湾放弃的意见,施琅说,台湾虽然是一个远离太陆的海岛,土番人随处居住,中原的百姓悄悄地前往陌生的地方聚集,已不下万人。一旦收纳他们的土地回归朝廷,以后的事情,更应该考虑周密详细。如果丢弃他们的土地、迁走他们,用有限的船只,去摆渡无限的百姓,不经过多年,难以完成。如果摆渡不完,逃窜藏匿在山谷中,就是所说的把武器借给了贼兵,把粮食送给了盗匪。皇帝下令允许他这样的做。施琅又陈述了请求皇上允许郑克塽交回台湾本土,回归朝廷,并让他带领家眷和部下一起到京城的意见。皇上下诏授给郑克塽爵位。有人认为施琅一定要替父报仇了,会对郑氏家族下毒手。施琅说:“孤岛台湾刚刚回归,一旦发生杀戮的事情,担心人心不会顺从。我忍受哀伤和苦痛的原因,是以国事为重,不敢顾及私怨啊。”二十七年,皇帝召见,入朝时皇帝温和恳切地抚慰犒劳他,赏赐财物众多。施琅辞谢皇帝,又说:“自己的年龄和体力已经衰老,担心不能胜任巡抚的重任,请求辞去官职。”皇帝没有准许,下命让他继续留任。三十五年,死在任上。‎ ‎(选自《清史稿·施琅传》,有删改)‎ - 20 -‎ 施琅每次被调动派遣,总是能够在军中居首位。不久统领水军,多次陈述要有作为;平定厦门,你有大功劳。朕欲宣布他们的罪逆,来拯救我的边民,但廷臣商议(的结果),认为实难剪除消灭。只有你自己表达忠诚之心,极力辅佐立刻成算。我的内心更加强烈要做个决断,命令你赶快出征。你向上能推测天道运行的规律,往下能揣度各种形势,力排众议秘密上言,乘着南风破浪前进,一鼓作气平定了台湾。四十多年的首恶都被剪除了,三十六岛残留的民众都非常高兴。收起兵器布宣恩惠,仇敌投降后不再计较个人仇怨。你安排调动的周到细致,我深表赞叹!为什么不长寿呢,我的心里非常痛彻,深深地哀悼你!在你死后给予你恩惠,并给你的家属赠送财物加以抚恤,赐予“襄壮公”的谥号。‎ ‎(选自《施琅碑文》,有删节)‎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池①‎ 陆游 二月莺花满阆中,城南搔首立衰翁。‎ 数茎白发愁无那,万顷苍池事已空。‎ 陂复岂惟民食足,渠成终助霸图雄。‎ 眼前碌碌谁知此,漫走丛祠②乞岁丰。‎ ‎[注]①南池:故址在四川阆中县南,自汉代以来有灌溉之利,唐以后废毁。②祠:池上之汉高帝庙。‎ ‎1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写阆中百花盛开,黄莺鸣唱,展现春景之盛,以景衬情,奠定基调。‎ B. 颔联写广阔浩大的南池现已废弃,自己无可奈何,头上愁出了数根白发。‎ C. 诗歌后四句写诗人认识到修复南池利于百姓和国家,不同于那些庸碌官吏。‎ D. 整首诗描写、记叙、议论相结合,语言沉郁,意境苍凉,含义蕴藉深远。‎ ‎14.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 ‎【答案】13. A 14. ①尾联以白描手法,写当时那些平庸的官吏,不去修复南池,却徒然地到高帝庙祈求年丰的情景。②表达了对平庸官吏的讽刺与批判。南池有灌溉之利,有助于民食充足和国家强盛,而平庸的官吏却只会乞求庇护。③展现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作者虽然身体衰老,身无官职,却依然心忧民生,心怀社稷。‎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A项,“奠定基调”错误,本诗是以乐景衬哀情,尽管黄莺鸣唱,百花盛开,诗人却是“搔首立衰翁”“数茎白发愁无那”,美景更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 - 20 -‎ 故选A。‎ ‎【1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诗句,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诗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诗句内容;其次要看诗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当然任何赏析都离不开诗的主旨,即诗人的情感,所以一定要分析诗句中包含的情感。‎ ‎“眼前碌碌谁知此,漫走丛祠乞岁丰”一句意思是:眼前这些碌碌无为的官员谁知道南池“陂复岂惟民食足,渠成终助霸图雄”的功能呢?只要南池恢复(陂复),哪里只是能让百姓丰衣足食,更能够帮助国家建立起更稳固的统治,可这些官员没有长远的眼光,却只知道去祠堂中乞求丰收,讽刺了庸碌无为的官员;‎ 作者既然在讽刺官员,其实也就侧面反映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尽管他已是一“衰翁”,有“数茎白发”,但他始终牵挂着国家社稷,为南池的干涸而“愁”,为官员的庸碌无为,不干实事而着急心痛,能看出“南池”的真正功用等,既反映出他与一般官员的不同,又体现出他操心国计民生、忧国忧民的情怀。‎ ‎【点睛】诗歌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诗歌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诗歌意思要读懂文章,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诗歌表达技巧上,主要考核内容主旨表达、情感抒发、诗句作用等。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选择题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清新隽永的语言,细致贴切地描绘出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以主客问答的形式阐述人生哲理,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客人以物自比,形象地写出了人的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 ‎(3)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场景。‎ ‎【答案】 (1). 小楼一夜听春雨 (2). 深巷明朝卖杏花 (3). 寄蜉蝣于天地 (4). 渺沧海之一粟 (5).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6).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20 -‎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巷、朝、蜉蝣、渺、粟、弩、卒、何。‎ 三、语言文字运用(7分)‎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艺术评论,尤其对那些实践性很强、技术要求颇高的艺术,如书法、绘画等,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现象评论、文化评论。它们更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 是切实的创作实践体验才能进行深入评论,否则很难 。有位学者试图从甲骨文、《兰亭序》、《寒食帖》等经典法帖的书法线条中去寻找创作者的情感,但结果令他 。于是便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线条美固然十分重要,但创作者真正的情感更多的是通过文字内容表达出来的。创作者在进行书法创作时,一方面更多地通过书写的内容来抒发自然情感,一方面则通过书法的本体语言,即点画、章法等书法内容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情感。对于艺术创作本体的评判和思考,倘若没有任何艺术实践经历和艺术创作切实的认知、领悟的能力,便无法真正理解本体创作中的种种感受。所以对于艺术评论,尤其是书画评论来说,需要实践做基础,否则极有可能出现误读、误判等情况, 误人误己。‎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或者 入木三分 大吃一惊 因而 B. 甚至 入情入理 大失所望 进而 C. 或者 入情入理 大失所望 进而 D. 甚至 入木三分 大吃一惊 因而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 20 -‎ 甚至:强调突出的事例,又更进一层的意思。或者: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知识储备”与“切实的创作实践体验”之间,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关系,应该是更进了一层,故选“甚至”;‎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见解深刻。入情入理:合乎情理。此处强调评论得恰当,应选“入情入理”;‎ 大失所望:非常失望。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意外事情非常吃惊。此处根据后文“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线条美固然十分重要,但创作者真正的情感更多的是通过文字内容表达出来的”可见,他想要从“书法线条中去寻找创作者的情感”的做法是失败了的,不是“大吃一惊”,而是“大失所望”;‎ 进而:递进关系,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因而:因果关系,表示结果。此处“误读、误判等情况”与“误人误己”之间,从个人误判到误导他人,应是递进关系,选“进而”。‎ 故选B。‎ ‎【点睛】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 第二、注意词语潜在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弄清所用词语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7.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19年12月17日,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为“17”,正式入列中国海军。与辽宁舰利用重型载机巡洋舰“瓦良格”号改装的总体设计不同,山东舰按照航空母舰的标准进行的设计,结构设计更适合舰载航空兵作战需求,内部也有更大空间来装载舰载机。山东舰选择安装相控阵雷达,可以弥补暂时没有舰载预警机的短板,简化雷达数量,相控阵雷达作为重要的传感器可以为航母编队指挥提供更好的感知能力。‎ ‎【答案】①2019年12月17日②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入列③其结构设计更适合作战需求④安装相控阵雷达,提供更好感知能力 ‎【解析】‎ ‎【详解】‎ - 20 -‎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概括材料的内容要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总结、分析,得出题中要回答的问题的答案。‎ 压缩新闻稿语段,可根据新闻六要素来提取关键信息再整合成句。‎ 时间:“2019年12月17日”;地点暂无;陈述对象:“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事件:“正式入列中国海军”。‎ 字数要求不超过60字,以上字数偏少,可从后文再继续筛选关键信息如对山东舰功能的介绍,“山东舰按照航空母舰的标准进行的设计,结构设计更适合舰载航空兵作战需求,内部也有更大空间来装载舰载机”,可概括为“结构设计更适合作战需求”;“山东舰选择安装相控阵雷达,可以弥补暂时没有舰载预警机的短板,简化雷达数量,相控阵雷达作为重要的传感器可以为航母编队指挥提供更好的感知能力”可概括为“安装相控阵雷达”“以为航母编队指挥提供更好的感知能力”。‎ 提取完毕进行整合,再根据字数要求,适当增删字词已达到要求即可。‎ ‎【点睛】概括语段要点技巧点拨 ‎1.摘取连缀法。提取句子主干,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照题干要求进行连缀,此法适用于封闭性语段,以及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的材料。‎ ‎2.分层概括法。这是压缩语段时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考生答题时要有整体意识,不可疏漏或断章取义。考生在通读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语段的层次,概括层意,抓住重点;再将概括、归纳的信息进行提炼、筛选,保留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将提炼、筛选的主要信息用简练、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此步骤可简单概括为: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分清主次—去次存主—连缀语句。‎ ‎3.语意并取法。即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考生在做题时可通过跳读或浏览的方法阅读全文,迅速把握材料的思路和整体结构,找出内容的要点和重点。‎ 四、写作(50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 20 -‎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距离联系都是人间大爱 ‎ 在“疫情”的影响下,城市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昔日车水马龙,如今门可罗雀。路灯依然陪伴着城市夜晚;玉兰花依旧在风中含苞待放;高高挂起的红灯笼,倔强地提示此时仍然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春节。‎ ‎ 我的脑海里,一遍遍浮现出病毒可怕模样。世界仿佛一夜之间就变了,人与人不敢亲近,而我也不能和以前一样随心所欲地走向大街。新闻中每天不断上升的数字,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大家不要出门。出门要戴口罩,要保持一米的距离,这距离为了抗疫,更因为爱。‎ ‎ 夜晚妈妈看我时常站在窗口眺望远方,终于说:“方呈瑞,要不我骑着电瓶车带你出去绕一圈吧,戴好口罩,不要乱摸。”第一次因为可以出门,欣喜万分。‎ ‎ 坐在妈妈电瓶车后座的我,惊奇地发现在城市每个小区的门口,都出现了一座座“蘑菇房”,说是“蘑菇房”,其实就是一个个简易的帐篷。帐篷里的每个人,穿着红马甲,戴着普通口罩。‎ ‎ 母亲告诉我,他们是志愿者。守护着各个小区大门,劝导大家尽量不要出门,并做好小区进出登记工作。‎ ‎ 夜晚街道安静。简易的帐篷抵挡不住早春的寒风。很多帐篷里没有灯,只能借助路灯微弱光线,可是志愿者们仍然一丝不苟地填写通行证,做好小区进出人员登记。我心里默默的想,“病毒如此可怕,他们难道不危险吗?”‎ ‎ 一杯水,一桶方便面成了每个帐篷的标配,我恍然大悟原来饭店目前不能开门,志愿者们工作只能靠这些充饥。‎ ‎ 原本我和妈妈还准备到南湖去走走,妈妈突然改变了主意,“我们回家吧,不能给国家添乱。”‎ ‎ 回到了家,天空飘起了小雨。我便迫不及待来到窗口。在马路对面也有一个这样志愿者值守的帐篷。帐篷内有微弱灯光,街上几乎看不见行人,志愿者却仍在坚守,此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天太冷了,我只看见他们在不停跺脚,来回走动……这是联系,这联系更是书写了人间大爱。疫情无情,人间有爱。‎ - 20 -‎ ‎ 妈妈手机响起,不用说,那肯定是爸爸的。一张照片格外显眼,穿着红马甲,戴着口罩,爸爸也在衢州小区门口值守。晚上9点,他刚下班。‎ 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幅画面,帐篷中的每个志愿者像一个个小太阳,温暖着城市大街小巷。居家隔离的人们,你们同样是一个个小太阳,是战“疫”中最美的人,因为,距离和联系皆是人间大爱,是你们让我们相信有爱就有力量,有爱就有希望!‎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社会热点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的主体是面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我国从国家到大众、娱乐场所、学校、公共服务场所、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医学专家等的做法。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这体现了我国的制度优势。材料二、三段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二段阐述“距离”——大众居家隔离;娱乐场所关闭;政务网上办理;学校推迟开学;安全线“一米”。为了防疫,需要距离。第三段阐述联系,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为了大众四处奔走;医学专家在线指导防疫;快递员顶风冒雪四处奔波——各行各业因为疫情而紧密联系。距离是爱,联系也是爱;距离是责任,联系也是责任;距离是面对疫情的顽强斗争,联系亦然。‎ ‎【立意】距离彰显能力,联系体现力量;众志成城,用距离和联系书写人间大爱。‎ ‎【结构】《距离联系都是人间大爱》主体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因为疫情,城市被按下了“暂停”键,没有了车水马龙,人与人拉开了距离,这是抗疫,也是爱。后半部分重点描写志愿者,他们支帐篷,守小区,填证件,细登记,与他人发生联系,这同样是为了抗疫,彰显了爱。结尾抒情,点明主旨。‎ ‎【素材】1.高三刚放假时,公交车上,一个阿姨戴着口罩,我看着她。一个星期后,我下楼去便利店买两瓶啤酒。没带口罩,口罩上方的目光直直地落在我身上,我好像变成了那个阿姨。‎ 网上看到好多新闻。看见匆匆离开的背影。看见布满勒痕却仍笑着的脸。看见隔着防护服的拥抱。看见躺在冰凉地板上入睡的年轻身躯。看见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握着扫帚的手,看见空荡荡的公交车上稳稳的掌在方向盘上的手。那么多的画面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我们能安心呆在家里,是因为他们承担了我们本该承担的重量。‎ 可是我也看见不少装牛的人,不戴口罩四处溜达,还要与劝告他们的人“殊死搏斗”;可是我也看见不少装傻的人,隐瞒病情盲目自信,传播病毒和丑恶;可是我也看见不少装睡的人,用语言当武器,让冲在第一线的人们面对危险肩扛希望,却腹背受敌,背上满是滴着血的利刃。人们啊,什么时候才能醒来,不做看热闹看笑话的人;什么时候才能醒来,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中国人。‎ - 20 -‎ ‎2. 你可能已经年过花甲,但你知道疫情之后,你用你的毕生所学去研究如何克服疫情;你可能只是一位清洁工,但你将自己的全部积蓄捐往疫区,自己再前往疫区帮忙;你可能是一位老师,但是你只身前往疫区给你的所有学生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你可能只是一个军人,服役多年后你终于可以回家,但是知道疫情爆发之后,你又一次放弃了回家的机会,“若有战,召必回”,你奋不顾身地赶往了一线……‎ ‎3.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比普通战争危险数百倍,但他们依旧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穿梭在各个重病监护室中,手中拿着“武器”冲向前线,他们在与命运斗争,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人。身穿防护服,口上带口罩,早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 ‎ - 20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