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课时优案7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课时优案7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 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诗的通俗并不等同于庸俗,它是平易浅显,晓畅易懂的一种境界, ① 。惠洪《冷斋夜话》云:“白乐天每作诗,令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王安石称誉白居易诗的通俗为“白俚”, ② 。唐代李绅的诗《悯农》何其通俗!又何其朴素!但通俗又不等于朴素。白居易的《忆江南》就于通俗中见绮丽, ③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两句诗又道出了通俗的秘密。 答:① ② ③ 答案 ①白居易有意识地追求通俗 ②通俗是喜爱朴素的 ③可见通俗并非脱口而出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白居易诗歌通俗的特点,所以第①空应该点明白居易诗歌的这个特点。结合下文“何其通俗!又何其朴素!但通俗又不等于朴素”可知,第②空应该说的是通俗与朴素的关系。由上文“通俗又不等于朴素”“于通俗中见绮丽”可知,第③空是说通俗并非直白,可填“可见通俗并非脱口而出”之类的句子。 2.阅读下列文字,在横线处将文段补写完整,注意保持语意连贯。 翻阅中国灿烂的文化长卷,先哲们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情感令我们有所感,有所悟,读李白, ;读杜甫, ;读白居易, ;读李商隐,我懂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仿写:(读李白) (读杜甫) (读白居易) 答案 (示例)(读李白)我懂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一种不屈的傲骨 (读杜甫)我懂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一种博大的胸怀 (读白居易)我懂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一种心灵的共鸣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解答仿写题,先明确仿写要求,后分析例句特点。句式特点是:我懂得+诗句+诗人的胸怀。注意诗人的诗句与体现的情怀、精神要对应。 3.下面是一则征稿启事,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6 说起李白,对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他一生留下大约900多首诗歌。本小组拟将李白诗歌作为研究重点,以学习诗歌写作,陶冶心灵,放飞性情。要求热爱诗歌并对李白有所了解的同学加盟参加。请于本月15日前,将自荐信投入图书馆大厅里的“李白研究”信箱。 李白研究小组 2019年7月5日 答: 答案 ①“说起李白,对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删去“对”;②“他一生留下大约900多首诗歌”删去“大约”或“多”;③“陶冶心灵,放飞性情”改为“陶冶性情,放飞心灵”;④“要求”改为“诚邀”;⑤“加盟参加”删去“参加”或“加盟”。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①主客体错位,应删去“对”;②重复赘余,“大约”和“多”,删去其一;③搭配不当,应为“陶冶性情”“放飞心灵”;④语气生硬,应将“要求”改为“诚邀”;⑤重复赘余,删去“参加”或“加盟”。 4.下图是某校“诗歌朗诵大赛”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答: 答案 本次诗歌朗诵大赛由海选与决赛两个阶段构成。海选通过网上投票,选出15人参加决赛。决赛将于12月31日在礼堂举行,由5位评委现场打分,评出5个奖项并当场颁奖。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重点考查流程图。表述时,先整体后局部。整体看,本次诗歌朗诵大赛由海选与决赛两个阶段构成。“海选”在前,“决赛”在后。然后,一一对这两个阶段细细陈述,仍然是先说“海选”的步骤,然后再说“决赛”的环节。陈述决赛时,要按照时间、地点、事情等顺序来表述。注意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静到动,由看到听,突出山的惊险景象的诗句是:“ , ”。 (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两句写从岳阳楼纵目远望,天空、湖水澄彻;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写天空的广阔明彻,宫阙的富丽堂皇。 (3)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故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说“ , ”,而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则用“ , ”两句,含蓄而深沉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6 (4)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如杜甫《登高》中“ ”一句写诗人因病戒酒,而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 ”却写诗人借酒浇愁。 (5)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 ? ”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答案 (1)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2)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 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3)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4)潦倒新停浊酒杯 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5)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1.[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杜甫的《登高》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两首诗歌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有同有异,试着做一比较。 答: 答案 同:两首诗同为人生失意之作,表达失意之情。从这一角度来看,前者通过写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后者则通过描绘梦游天姥的幻境,抒发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异:虽然同样失意,但由于杜甫和李白的人生追求和际遇各自不同,这两首诗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又有所不同。前者在诗中将个人身居异乡的羁旅情思与深沉的爱国情感相互融合,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思家忧国的家国情怀。后者则在诗中表达了诗人愤世嫉俗、蔑视封建权贵的反抗精神,并抒发了诗人向往仙境、渴望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心情。 2.[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结合《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琵琶行并序》两首诗,试就李白和白居易的诗歌特色进行比较。 答: 答案 (示例)①从风格方面说,李白属于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侧重描写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善于运用奇特的构思,大胆的夸张,运用神话传说为诗歌增加了神奇迷人的色彩。白居易属于现实主义的风格。以客观地反映现实为主,注重刻画典型的环境,塑造典型人物,表达典型的感情。②从感情基调上看,李白诗中虽然表现了现实带来的苦闷、抑郁,但感情激越奔放,表现了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和高度的自信,反映了盛唐时期知识分子的心理和精神风貌。白居易则显得低沉伤感,反映了中唐以后社会变化给人们带来的苦闷心态。 3.[鉴赏诗歌的形象]《琵琶行并序》中的琵琶女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如何评价琵琶女这一人物形象? 6 答: 答案 作者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侮辱的社会底层妇女的典型形象,琵琶女在自叙中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达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控诉。琵琶女的身世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悲剧,它概括了冷酷的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特别是歌女的不幸遭遇。“梦啼妆泪红阑干”是对当时社会的强烈控诉。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不但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侮辱、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华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诗人也仅仅把她的遭遇看成是个人的悲剧,却没有认识到这是社会的悲剧,更没有揭示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根源,这说明作者的阶级局限性,他还不可能从本质上来认识和表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①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②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③。 闲征雅令④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 ①梦得:唐代诗人刘禹锡,字梦得。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白居易和刘禹锡同在洛阳,刘禹锡任太子宾客分司,作者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政治上同遭冷遇。本诗即作于此时。②十千:十千钱,言酒价之高以示尽情豪饮。③七十欠三年:诗人白居易、刘禹锡都生于772年,写此诗时两人都六十七岁。④雅令:高雅的酒令,自唐以来盛行于士大夫间的一种饮酒游戏。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从“少时”到“老后”,是诗人对自己生平的回顾,豪迈之气与身世之慨均隐含其中。 B.颔联说你我争拿十千钱买一斗好酒,醉眼相看都只差三年就七十岁。“共”字体现出两位老友争相解囊、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情景。 C.颈联说喝酒时引经据典作为酒令,倾听对方吟诵胜过欣赏美妙的音乐。“闲”字体现两人相聚对饮的悠闲愉悦之情,快活自在之态。 D.本诗言简意丰,蕴藉深厚,语淡情深,将深情以清语出之,体现出一种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 答案 C 6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闲’字体现两人相聚对饮的悠闲愉悦之情,快活自在之态”理解错误。根据注解中的背景介绍,诗人与刘禹锡在政治上同遭冷遇,担任闲职,诗人虽有匡时救世的志向和满腹经纶的才学,却只能引经据史,行行酒令,虚掷时光。这里的“闲”体现了诗人政治上遭到冷遇,闲极无聊,内心的寂寞愁苦只能借饮酒赋诗来排遣。 2.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尾联表现了刘、白之间的深厚友谊和诗人深重的哀伤愁苦。本次聚饮,意犹未尽,相约再聚饮,见友情之深厚、真挚;诗人在醉乡中才能陶然,流露出极为深重的哀伤和愁苦。②写法上,借助想象,虚写菊黄酒熟,共醉陶然的情形,表现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或答以乐写忧,悠然的心态更显哀伤之情,也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诗尾联,诗人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此番“闲饮”,似乎犹未尽兴,于是二人又相约在重阳佳节时到家里再会饮,那时家酿的菊花酒已经熟了,它比市卖的酒更为醇美,也更能解愁。“共君一醉一陶然”,既表现了挚友间的深情厚谊,又流露出极为深重的哀伤和愁苦。只有在醉乡中才能求得“陶然”之趣,才能超脱于愁苦之外,这本身就是一种痛苦的表现。 白话诗歌 少年时尚不知为生计而忧虑,到老来谁还吝惜这几个酒钱? 你我争拿十千钱买一斗好酒,醉眼相看都已七十只差三年。 闲来征求酒令穷搜经书史籍,酒醉聆听吟咏胜过欣赏管弦。 待到菊花黄时自家的酒酿熟,我再与你一醉方休共乐陶然。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 古风①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 ①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3.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6 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B.三、四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 C.“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 D.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D项,“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说法错误,“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在诗中不典型,更谈不上“充满”。故选D。 4.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作者托物言志,表达了对自己高洁品性的自信。写荷花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暗示了自己才高品洁。②怀才不遇、空任时光流逝的慨叹。写荷花,纵然有绝世的美丽,因“结根未得所”,无人为它传递馨香,只能凋零,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因没人举荐不能建功立业,坐看年华流逝,心生感慨。③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结尾“愿托华池边”表达了自己也像荷花希望生长在华美的池子里一样,期盼得到举荐和朝廷垂青(重用)。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本诗是一首咏物诗,托物言志是该类诗歌的主要手法。解答本题,可从物的特征入手分析诗人的情感。前两句写荷的生长环境和“艳”“鲜”,中间六句写荷花的“花”“叶”“色”“香”,绝世空前,暗示了自己才高品洁。最后两句中,“结根未得所”一句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因没人举荐不能建功立业,而心生感慨。“愿托华池边”一句表达自己期盼得到举荐和朝廷的重用。 白话诗歌 碧绿的荷花生长在幽静的泉水边,朝阳把她们映照得鲜艳无比。 清秋季节,一朵朵芙蓉从绿水中袅袅举起,茂密的圆叶笼罩着缕缕青烟。 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可是谁能将馨香传递给欣赏她的人? 眼看着秋霜渐浓,秋风劲起,难免红颜凋谢。 荷根所处非宜,但愿能在王母的瑶池里生长,时时鲜艳,永不褪色。 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