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三12月联考试卷(全国Ⅰ卷)语文试题
2020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 全国I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4.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民生”,这几年已经成了社会生活中分外响亮的“主题词”。政府出台“民生政策”之密集,媒体推出“民生话题”之深入,百姓关注“民生热点”之强烈,可谓前所未有。如何使每一级政府的惠民之举,托起每一个百姓的幸福生活?显然,我们还有许多的结待解。 走进基层,常常遇到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 民生是个“筐”。看一看各地在抵抗金融危机中接连推出的刺激内需的大手笔,看一看基层在跟进产业转移中争相展示的招商引资的新路数,其中究竞有多少是真正关乎民众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有多少是紧密呼应民众迫切需求的民生项目!一些地方向上汇报、对外宣传时,为了标榜自己的“高度重视”,竟然把高速公路、城市广场等基础设施投资都算作了民生工程。民生是个“秀”。“有粉搭在脸上”,这是许多官员的共通心态。就谈新农村建设,不少地方忙于撤并村庄、洗脚上楼,简单地将城市样式照搬进来,靠近路边的建筑,还要涂脂抹粉,配上白墙红顶。老百姓的谋生之道、生产方式还没有改变,就急着要在一个早上颠覆农民既有的居住文明和生活方式,于此,官员们有了迎接上级领导检查视察的“盆景”,有了自己表功炫耀的“面子”,甚至还有了其中房地产开发的“实惠”,老百姓却尝到了难言的苦果。民生是个“痛”。一些地方政府或盲目追求跨越发展,或急于拉动投资需求,或企图摆脱财政困境,提出加速城市化,让更多的百姓以承包土地换一纸户籍,尽快过上城市生活,享受公共服务,沐浴现代文明。但是,他们并没有换位思考:农民到城里买不起房怎么办?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子女就学遇到困难怎么办? 民生是什么?不是口号,不是标榜,它是百姓的切身利益,是人民的幸福生活。民生建设是什么?不是政绩工程,不是权宜之计,它是一种执政理念,一种发展方式,一种社会文明。 有人说:保民生还是要看发展,没有财力保障民生都是空谈。有道理,但未必尽然。财力固然重要,但比财力更重要的是理念,是一个地方坚守的发展基点。有人说:保民生还是要重考核,没有硬性指标民生很难落实。有道理,也未必尽然。考核不可或缺,但比考核更重要的是情怀,是共产党人执政的价值取向。 民生深处是民权。我以为,保民生最关键的,还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本位,坚持老百姓当家做主。当然,更具意义的是民众权利意识的觉醒,公民素质的提升,是主体力量的成长,民主路径的拓展。只有在民众与政府的良性互动中,在权利与权力的法治契合中,政府的民生关怀才有更为深广的内容,社会的民生进步才有更加坚实的基础。 各级政府要将“民生”真正落到实处,还是要更多一些民众情怀,更多一些民生导向,更多一些民主保障。 (摘编自苏北《力戒“口惠民生”》)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政府、媒体和百姓的合力推动下,“民生”近年来已成了响亮的“主题词”。 B. 民众迫切需求的民生项目在各地刺激内需的大手笔中的占比,让作者失望。 C. 民生不是政绩工程和权宜之计,而是人民的幸福生活、社会文明和执政理念。 D. 只要政府坚持人民本位、民众的权利意识觉醒,“民生”就能真正落到实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先从三个方面连举三个事实来突出民生之“热”,再指出问题所在。 B. 第二段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在内容上点明了作者的态度。 C. 作者用“筐”“秀”“痛”的概括生动地揭示了当前民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D. 作者用“有道理,但未必尽然”来委婉否定某些人观点,语言很有分寸。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对某些地方的做法感到气愤,因这些地方竟把基础设施投资都算作民生工程来标榜自己。 B. 那些在新农村建设中撤并村庄、洗脚上楼,粉刷装饰靠近路边的建筑的做法都是在“作秀”。 C. 某些地方政府提出加速城市化,却没有考虑百姓的切身利益,致使民生成为口号,甚至成为“痛”。 D. 作者提出,财力固然重要,考核不可或缺,但比财力更重要的是理念,比考核更重要的是情怀。 【答案】1. B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在政府、媒体和百姓的合力推动下”是错误的。文中“‘民生’近年来已成了响亮的‘主题词’”是观点,“政府、媒体和百姓的合力推动”是摆事实,并非因果关系。属于逻辑关系错误。 C项,“社会文明和执政理念”是错误的。由原文“民生建设是什么?不是政绩工程,不是权宜之计,它是一种执政理念,一种发展方式,一种社会文明”可知,“社会文明和执政理念”不是“民生”,是“民生建设”。属于张冠李戴。 D项,“只要……就……”是错误的,说法太武断。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委婉”是错误的,是直接指明。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B项,“都是在‘作秀’”是错误的,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B。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 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和口碑双丰收,只是国产动画的初始一战。与此同时,80~90%的国产动画电影票房都低于1亿,市场完全是由少数头部爆款电影支撑的。归根结底,国产动画的崛起需要持续、大量的优质作品产出。现在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 国产动画从“少儿向”走向“全年龄向”。成年人对于幻想与感动的需求有过之而无不及。2018年我国动漫用户的规模有3.46亿人,而且还在以12.3%的增速扩张。根据我们的监测,20至29岁的高付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群体在动画电影占比最高超过50%,在网络动画中占比至少超过40%。由于历史原因,国产动画一直以“少儿向”为主,但是《哪吒》的成功,正是“全年龄向”的胜利。“全年龄向”动画电影可能会迟到,但不会永远缺席。 动画的命脉是人才,故事是画龙点睛,技术是锦上添花。动画行业必须以高质量的作品,形成票房和口碑的正反馈。其实,目前国产动画行业的技术水平已经不低了,最大的瓶颈在于人才:大批专业人才被待遇更好的游戏行业抢走了。幸运的是,资本涌入正在改变动画行业的人才稀缺状况。优秀故事也是稀缺资源,但是可以通过漫画、小说改编解决一部分。 动画电影的盈利波动性高,制作周期长,产能有限。《大圣归来》《哪吒》这样的爆款动画电影具备标杆效应,给动画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关注度。但是,动画电影的本质还是电影,可预见性低,制作周期长,现金回收周期更长。在同等条件下,动画电影的产能远低于番剧(日本连载动画电视剧,属于二次元用户常用语)。国产动画的发展不能依靠少数爆款电影,而要形成多平台、多品类、头部和长尾并存的产品矩阵。 (摘编自裴培《《哪吒》之后,中国动画行业会怎样?》) 材料二: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家证券研究所) 材料三: 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蜕变,市场上陆续出现了一批探讨成人世界话题、兼顾儿童观影取向的动画电影,同时日益精良的制作画面和紧凑的故事情节使观众对国产动画的好感度不断提升,进而推动着动画电影行业走向新的发展阶段。进入2019年后,中国动画电影再次迎来发展“小高峰”,整体票房表现良好。总体来说,国产动画电影在国家“政策深化落地,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下进入发展新阶段,出台的各项对动画电影“化泥护花”的扶持政策成功地助力其蓬勃发展,国产动画电影的制作主体和影片数量的规模不断扩大,制片水平及质量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 基于当前现状,未来中国动画电影行业将呈现以下趋势:首先,在题材的选择方面,将更有意识创作面向全年龄观众的动画电影并以此作为攻坚重点,当然也要兼顾低幼市场,才能使低龄向动画电影和成人向动画电影、合家欢向动画电影并驾齐驱,为创作者和观影者都提供广阔的空间,进一步推动电影市场的多元化。在影片的宣传发行方面,受众定位的精准与否直接决定了宣发指导原则并关乎票房,只有精准定位好目标观影人群后,各种宣发的策略措施才能行之有效。在故事的讲述方面,将更多着眼于题材选择、内容布局、世界观构建和角色塑造,把创意、趣味、责任、专业性与对中国传统思想的解读、对当代社会问题的考虑、对国外同类产品的借鉴融合到一起,改编与原创两轮驱动,既要“民族化”,也要“化为民族的”。 (摘编自搜狐网《2019年中国动画电影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进入发展新阶段,迎来全方面提高》) 4. 下列不属于推动中国动画电影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因素的一项是 A. 中国动画电影从“少儿向”走向“全年龄向”。 B. 中国动画电影故事情节紧凑,制作画面日益精良。 C. 国家的扶持政策成功助力中国动画电影蓬勃发展。 D. 持续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票房低于1亿的国产动画电影相比较,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属于支撑国产动画电影市场的少数头部爆款电影之一。 B. 中国动画电影在目标观影人群定位上的变化,和20至29岁的高付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群体在动画电影占比最高超过50%的调查数据有关。 C. 2015年到2016年,我国进口日本动画片的数量大幅减少,但花费却大幅增加,日本刻意涨价正是因为我国的动画片尚不能满足需要。 D. 从材料二两幅图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日本成为我国进口动画片的重要来源地,占有绝对优势地位,资金流向也与此吻合。 6. 你认为基于当前现状,国产动画要崛起应解决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D 5. C 6. ①在作品质量和数量上,需要解决优秀作品数量少,形不成多平台、多品类、头部和长尾并存的产品矩阵的问题。②在动画创作与发行上,要解决传统观念束缚的问题,要紧跟动画行业的发展趋势,在题材选择、宣传发行、故事讲述等方面与时俱进。③在创作者和创作故事上,要解决动画行业人才稀缺、大批专业人才被游戏行业抢走的问题和优秀故事资源稀缺的问题。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不属于推动中国动画电影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因素的一项”,要求选出“不属于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二中找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D项,从材料一第一段可知,国产动画的崛起需要持续、大量的优秀作品出现,但现在还没有出现。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的一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C项,“日本刻意涨价正是因为我国的动画片尚不能满足需要”是错误的。分析推断有些武断,数量减少、花费增加的原因可能是我国进口的日本动画总数减少了,但大片数量增加了,也可能有别的原因,不一定就是日方刻意涨价。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并对文本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究,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将几则材料內容都认真研读,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即可作答。解答本题,要求考生认真审题,题干要求“你认为基于当前现状,国产动画要崛起应解决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然后筛选材料中的有关内容,然后对筛选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解答本题要紧扣“需要解决的问题”答题,答案主要在材料一中。由材料一“国产动画的崛起需要持续、大量的优质作品产出”“国产动画的发展不能依靠少数爆款电影,而要形成多平台、多品类、头部和长尾并存的产品矩阵”可知,需要解决在作品质量和数量上,需要解决优秀作品数量少,形不成多平台、多品类、头部和长尾并存的产品矩阵的问题。由材料一“由于历史原因,国产动画一直以“少儿向”为主,但是《哪吒》的成功,正是“全年龄向”的胜利”和材料三最后一段可知,要在动画创作与发行上,要解决传统观念束缚的问题,要紧跟动画行业的发展趋势,在题材选择、宣传发行、故事讲述等方面与时俱进。由材料一“最大的瓶颈在于人才:大批专业人才被待遇更好的游戏行业抢走了。幸运的是,资本涌入正在改变动画行业的人才稀缺状况。优秀故事也是稀缺资源,但是可以通过漫画、小说改编解决一部分”可知,还要解决动画行业人才稀缺和优秀故事资源稀缺的问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街三怪 贾大山 城里西街上,居住着三位老人,人称“西街三怪”。他们是于老、杜老和黄老。于老外号“药罐子”,杜老外号“火锅子”,黄老外号“神算子”。 药罐子 于老今天上火,明天肠干,伤风感冒不断,三天两头抓药、熬药,于是得了“药罐子”的外号。 晚上,尤其是冬天的晚上,李先生的小诊所里总是歇半屋子人,十分热闹。 一天晚上,大家正谈得热闹,于老来了。他说不行了,喉咙发干,四肢无力,浑身冷紧紧的。 李先生赶忙让他坐下,给他倒了一杯开水,然后打开药橱,用小勺取出一粒药,放在桌上让他吃。 于老相面似地瞅着那粒药说: “这是什么?” “‘康泰克’,一种西药。”李先生告诉他。 “我不吃西药!”他说,“我这辈子,凡是挂‘西’字的东西都不吃,西药治标不治本!” 外号“火锅子”的杜老也在这里歇着。当仁不让地说: “老于,西瓜,吃不吃?” “吃!” 于老知道上了当,不再言语。 大家笑了。 李先生也笑了,给他讲了一番道理。李先生说中、西两医,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能妄加褒贬;又说中医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并非千古不变。所以,医家和病家,也应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不可拘泥一法,死认一门…… 杜老笑着说:“我们不能迷信旧东西,但也不能盲目崇拜新东西。盲目崇拜新的,就会迷信旧的。李先生说是不是?” “极是!”李先生说,“天下万物,无旧不成新,无新不变旧嘛!——老于,吃了么?” 于老看看桌子上说: “吃了!” 李先生笑了说: “好好睡一觉,效果更好。” 李先生送他回来,呆呆望着桌子底下,好像发现了什么重要情况,怅然一笑说: ①“唉,我在他心目中,也不过是一粒‘康泰克’!” 说着,从桌子底下捡起一个什么东西,让大家看。 大家看清了,哈哈笑了——于老喝水的时候,那粒药滚到地下去了,根本就没吃到肚子里。 火锅子 于老爱吃药,杜老爱吃饭。 可是,一到春节,他便有些反常。整天少言寡语,食欲也明显下降。 女婚怀疑他得了什么病症,便到诊所去问李先生。李先生听了,朝给病人扎针的小床上一指,笑着说: “这得请教黄老先生!” 黄老先生就是“神算子”。他闭着眼睛坐在小床上问: “你们平常吃什么饭呀?” “家常便饭呗。” “他呢?” “他老了,我们做小的总得给他弄点差样儿的东西吃,也就是炒个鸡蛋、买个猪爪子什么的……” “正月里,还给他炒鸡蛋吗?” “不啦。” “还买猪爪子吗?” 女婿摇头笑了说: “正月里,又是鱼又是肉,又是鸡又是鸭的,还炒什么鸡蛋,买什么猪爪子呀?” “问题就出在这儿了。”黄老说,“你那老泰山,有一种心病:口说知足常乐,心想高人一等。平常和你们吃的不一样,他就高兴;现在一样了,他就不高兴了。” 李先生哈哈笑了说: “黄先生有什么妙方不?” “有。”黄老睁开眼睛,对杜老的女婿说,“你们吃饭时,不要叫他。你们吃饱了,把剩下的莱呀、肉呀,朝锅里一倒,热了给他吃,记住,得说‘折罗’!” 正月十五晚饭,闺女、女婿如法做了,杜老果然吃得高兴!晚上观灯,于老碰见他问: “老杜,吃了么?” “吃了!”他呵呵一笑,说,“‘火锅子’!‘折罗’!” 于是,“火锅子”的外号就叫起来了。 神算子 黄老读过不少古书,到了“不惑”之年,人们说,黄先生开了“慧眼”啦,能看到未来的事情,他便得了“神算子”的美名。 黄老真正受到人们的重视,是在人们刚刚分到责任田的时候。人们穷怕了,一举一动都想卜个吉凶,都要问问他。他开始说自己不善此道。人们便说时代不同了,我们需要你。他心里一高兴,便“开放”了:玄门真言、禅门偶语、毛主席教导、阴阳八卦,熔百家于一炉,给人们指示方向,解难析疑。先是无偿服务,后来变成有偿服务了。 自从变成有偿服务,人们常常望着他的背影说: “别理他,半疯子!” 首先对他发生怀疑的,竟是于老。一天晚上,大家正在李先生的诊所里歇着,他来了,于老便问: “老黄,你什么时候学会算卦了?” “哪个算卦了?”他说,“我那一套,全是哲学!” 大家哈哈笑了,杜老说: “哲学家,你看我的晚运如何?” “你三十挨刀,四十挨炮,五十遭雷打,六十被火烧!” “哎哟,我今年都六十四了!” 在一片笑声中,他灰灰地走了。大家想起昔日的黄老,觉得很惋惜。 于老皱着眉头想了一下,说: “我看都怨大家!” “我看不能怨大家,首先得怨他自己!”杜老说,“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嘛!李先生说是不是?” 李先生点点头,看看于、杜二位,也笑了说: ②“唉,咱街上净出怪人,又净出哲学家!”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塑造了三个普普通通而又个性鲜明的小人物,作者以幽默诙谐的笔调辛辣地讽刺了他们人性中的劣根:观人时精明,看己时糊涂。 B. “火锅子”里杜老患有一种心病——“口说知足常乐,心想高人一等”,这正是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弱点,极富代表性。 C. 给人物起外号来体现人物特点是民间文学常用的技巧,如《水浒传》中108位梁山好汉就各有外号,本文的人物外号也有这样的作用。 D. 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时,目光和笔触从显意识层面深入到潜意识层面,让读者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获得心灵的深层触动,催人警醒。 8. 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 ①“唉,我在他心目中,也不过是一粒‘康泰克’!” ②“唉,咱街上净出怪人,又净出哲学家!” 9. 请结合有关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小诊所的李先生有什么作用。 【答案】7. A 8. ①李先生把自己比作被偷扔掉的西药,是李先生对自己和杜老一番说教根本没有走进“药罐子”心里的无奈,表明改变旧观念并非一朝一夕之功。②这是李先生对“三老”的整体评价,“怪人”同时又是“哲学家”,体现了人性中的盲点和亮点,“观人时精明,看己时糊涂”的矛盾,以此作结,发人深思。 9. ①情节上,李先生是线索人物,故事主要发生在他的诊所里,李先生作为见证者,串连起了三个主要人物。②主题上,李先生或直白或含蓄的议论、感叹,突出主题,体现了旧习惯、旧观念存在的普遍性和转变的不易。③形象上,李先生是作者正面肯定的人物,他的思想深刻、与时俱进,恰好反衬出“三老”某些方面的落后。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A项,“辛辣地讽刺”过重,不是“辛辣地讽刺”,而是“善意地批评”。“劣根”过重,而是“性格中的缺陷”。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把握句子的内容,然后从手法的运用或抓住重要词语的角度赏析表达效果,再结合上下文从结构方面进行分析,然后看抒发的作者的情感。①句的话是李先生在送走于老看到那粒“康泰克”滚到地下而不是被于老吃下所说的,说明自己刚才对于老的一番说教并没有被于老听进去,这里面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李先生把自己比作了被于老偷偷扔掉的西药“康泰克”。②句是李先生于老、杜老、黄老三位的对话之后对三人的总体评价,其中“哲学家”体现了人性中的两点,而‘怪人’体现的是人性中的盲点,体现了人们看别人时明白,而在看自己时糊涂的矛盾性,把对三人的评价放在了文章的结尾,引发读者的思考。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次要人物的作用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把握次要人物的特点,而次要人物是为表现主要人物服务的,衬托主要人物的形象,从结构上来说,次要人物常常是文章的线索人物,起贯穿情节、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同时次要人物和主要人物一样也有表现小说主旨的作用。文章是为了表现西街的三怪,而对这三人的描写主要集中在李先生的诊所里,李先生是三人故事的见证者,串联起了三个人物,可以说是文章的线索人物。通过李先生对于老吃药的劝说和最后李先生对三个人的总体评价,可以看出李先生是作者要肯定的正面人物,而写李先生主要是为写主要人物西街三怪服务的,用李先生的与时俱进来反衬出西街三怪某些方面的落后。文章通过对李先生和西街三怪的描写来表现旧习惯、旧观念存在的普遍性和不易转变。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宣和四年真定宣远刘韐募敢战士飞应募相有剧贼陶俊贾进和飞请百骑灭之康王至相飞因刘浩见命招贼吉倩倩以众三百八十人降补承信郎以铁骑三百往李固渡尝敌,败之。从浩解东京围,与敌相持于滑南,领百骑习兵河上。敌猝至,飞磨其徒曰:“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乃独驰迎敌。康王即位,飞上书数千言,书闻,以越职夺官归。诣河北招讨使张所,所待以国士,借补修武郎,充中军统领。所问曰:“汝能敌几何?”飞曰:“勇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谋,‘栾枝曳柴以败荆,莫敖采樵以致绞’皆谋定也。”所矍然曰:“君殆非行伍中人。”飞因说之曰:“国家都汴,恃河北以为固。苟冯据要冲,峙列重镇,一城受围,则诸城或挠或救,金人不能窥河南,而京师根本之地固矣。招抚诚能提兵压境,飞唯命是从。”所大喜,借补武经郎。命从王彦渡河,至新乡,金兵盛,彦不敢进。飞独引所部鏖战,夺其纛而舞,诸军争奋,遂拔新乡。翌日,战侯兆川,身被十余创,士皆死战,又败之。食尽,走彦壁乞粮,彦不许。飞自知与彦有隙,复归宗泽,为留守司统制。泽卒,杜充代之,飞居故职。杜充将还建康,飞曰:“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充不听,遂与俱归。会充已降金,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驻军钟村,军无见粮,将士忍饥,不敢扰民。金所籍兵相谓曰:“此岳爷爷军。”争来降附。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韐募敢战士/飞应募相/有剧贼陶俊/贾进和/飞请百骑灭之/康王至相/飞因刘浩见/命招贼吉倩/倩以众三百八十人降/补承信郎/ B. 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韐募敢战士/飞应募/相有剧贼陶俊/贾进和/飞请百骑灭之/康王至相/飞因刘浩见命/招贼吉倩/倩以众三百八十人降/补承信郎/ C. 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韐募敢战士/飞应募/相有剧贼陶俊/贾进和/飞请百骑灭之/康王至相/飞因刘浩见/命招贼吉倩/倩以众三百八十人降/补承信郎/ D. 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韐募敢战士/飞应募/相有剧贼陶俊/贾进和/飞请百骑灭之/康王至相/飞因刘浩见/命招贼吉倩/倩以众三百八十人降/补承信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左氏春秋》,简称《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B. 东京,是北宋的国都,古代称汴州、汴京等,简称汴,是今河南省开封市。 C. 纛,指的是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选文中即为此意。 D. 中原,又称中土、华夏等,指以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岳飞自强不息,文武双修。他年轻的时候有气节,办事沉稳忠厚并且很少言谈,虽然家中贫困却努力学习,尤其喜好《左氏春秋》和孙吴兵法。 B. 岳飞身先士卒,骁勇善战。在李固渡,他带领三百铁骑打败敌人;在新乡,他单人匹马飞驰迎战;在滑南,王彦不敢进兵,他独自率部与敌鏖战。 C. 岳飞用兵灵活,看重韬略。在滑南,敌人突然出现时,他趁敌人立足未稳时进攻;回答张所提问时,他指出个人之勇不可靠,战争在于谋定而后动。 D. 岳飞治军有方,体恤百姓。岳飞的军队在钟村驻扎时,因为军队缺少粮食,将士们只能忍饥挨饿,即便处境如此,将士们对百姓也能做到秋毫无犯。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康王即位,飞上书数千言,书闻,以越职夺官归。 (2)翌日,战侯兆川,身被十余创,士皆死战,又败之。 【答案】10. C 11. C 12. B 13. (1)康王即位,岳飞上了几千字的奏书,奏书上达皇帝后,因为越职上书而被免官回家。 (2)第二天,在侯兆川发生战斗,岳飞身受十多处伤,士兵都拼死作战,又打败了敌人。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本题中“飞”是人名,“相”是地名,且“相”是“有剧贼”的主语,所以应在“相”前断开。故排除A。 “飞因刘浩见命/招贼吉倩”中,“命”的主语不是“飞”,而是省略的“康王”,所以根据省略句的特点,应在“命”前断开。故排除B。“真定宣抚/刘韐募敢战士”中,“真定宣抚”是“刘韐”的官职,中间不能断开,所以根据同位语的特点,应在“真定宣抚”前断开。故排除D。翻译为:宣和四年,真定宣抚使刘韐招募敢战士,岳飞前去应募。当时相州有大盗陶俊、贾进和,岳飞申请带领一百名骑兵去消灭他们。康王赵构到相州时,岳飞通过刘浩举荐拜见康王,康王命令岳飞招降盗贼吉倩,吉倩带领其部三百八十人投降。岳飞因功升任承信郎。 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选文中即为此意”是错误的,选文中的意思是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B项,“在新乡,他单人匹马飞驰迎战;在滑南,王彦不敢进兵,他独自率部与敌鏖战”是错误。“新乡”和“滑南”错位,应互换位置。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的得分点为:“书数千言”,为定语后置句,几千字的奏书;“书闻”,奏书上达皇帝;“夺官”被免官。第二句话的得分点为:“翌日”,第二天;“战侯兆川”,为省略句,在侯兆川发生战斗;“被”,遭受。 【点睛】理解文章的内容,是做文言文题的基础。要读懂原文,注意重要字词的翻译、理解。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同时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另外,像比较生僻的文章,翻译起来比较拗口,我们可以借助下面的题干去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由点及面,慢慢读懂文言文段。 参考译文: 岳飞,字鹏举,是相州汤阴人。岳飞年轻时有气节,办事沉稳忠厚少言谈,虽然家中贫困他却努力学习,尤其喜好《左氏春秋》、孙武和吴起的兵法。宣和四年,真定宣抚使刘韐招募敢战士,岳飞前去应募。当时相州有大盗陶俊、贾进和,岳飞申请带领一百名骑兵去消灭他们。康王赵构到相州时,岳飞通过刘浩举荐拜见康王,康王命令岳飞招降盗贼吉倩,吉倩带领其部三百八十人投降。岳飞因功升任承信郎。岳飞带领三百名铁骑在李固渡试探敌人,打败了他们。岳飞跟随刘浩解东京之围,在滑南与敌人相对峙,领一百骑兵在河上操练。敌人突然到来,岳飞对他的部下说:“敌人虽然众多,但却不知道我们的虚实,应当趁他们还立足未稳时攻击他们。”于是单人匹马飞驰迎战。康王即位,岳飞上了几千字的奏书,奏书上达皇帝后,因为越职上书而被免官回家。岳飞到河北拜见招讨使张所,张所用国士的规格对待岳飞,让岳飞做修武郎,担任中军统领。张所问岳飞:“你能抵挡多少敌人?”岳飞说:“个人之勇不足倚仗,用兵打仗在于预先制定计划,‘栾枝曳柴以败荆,莫敖采樵以致绞’这些都是谋定而后动。”张所惊讶地说:“你应该不是普通当兵的人。“岳飞趁机劝他说:“国家在汴梁建都,凭仗黄河以北地区获得稳固。如果能占据要地,各个重镇形成特角之势,一座城被包围,其余各城就可以做到有的阻击、有的救援,金国人就不能再进兵黄河以南,那么京城的根本之地就巩固了。招抚如果能率军镇守这些地方,我唯命是从。”张所非常高兴,补任岳飞为武经郎。张所命岳飞随王彦渡过黄河,到达新乡,见到金军强大,王彦不敢进兵。岳飞独自带领部下与敌人鏖战,夺取了敌人的大旗而舞,各军奋勇争先,于是攻占新乡。第二天,在候兆川发生战斗,岳飞身受十多处伤,士兵都拼死作战,又打败了敌人。岳飞的军队粮食吃完了,跑到王彦营中要粮食,王彦不答应。岳飞知道自己和王彦有矛盾,又回到宗泽部下,为留守司统制。宗泽去世,杜充代替了宗泽的职位,岳飞仍任旧职。杜充将率军队回到建康的时候,岳飞说:“中原的土地尺寸不可以放弃,现在我们抬脚一走,这里就不属于我们所有了,以后想再得到,没有数十万人不能夺回。”杜充不听,岳飞于是和他一起回到建康。正赶上杜充投降金国,宋朝诸将大多抢劫掠夺百姓,只有岳飞的军队秋毫无犯。岳飞的军队驻军钟村,军队缺少粮食,将士忍饥挨饿,不敢惊扰百姓。金军中的中原士兵们说:“这是岳爷爷的军队。”争相前来投降归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登楼客次怀张覃进士 潘阆 闻说飘零亦异乡,登楼吟望益悲凉。 当时欲别言难尽,他日相逢话更长。 蝉噪水村千万树,雁过云岫两三行。 明朝策蹇还无定,空倚危栏到夕阳。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标题看,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旅途中对进士张覃的怀念,“客次”指投宿处。 B. 首联以二人境遇相同开始,“闻说”“亦”和“益”自然流露,起笔非常贴切。 C. 颔联内容回忆当初分别时的难舍,和对未来重逢的预期和祝愿,语言含蓄。 D. 前人说潘间眼中少有明亮的色彩和欢快的情境,从这首诗来看是有道理的。 15. 请简要赏析颈联“蝉噪水村千万树,雁过云岫两三行”。 【答案】14. C 15. ①写高楼远望时的所见所闻:水边村落的树上蝉声喧聒,远处的峰峦云雾缭绕,天空中有两三行大雁飞过。②视听结合:“雁过云岫两三行”是视觉,“蝉噪水村千万树”是听觉。层次分明,句子优美。(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俯仰结合,对偶修辞等也可以)③寓情于景:委婉地写出了对家乡的思念。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错误一般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C项,“含蓄”是错误的,可为直白或明快。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核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一般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答题时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手法,再结合句子解释为什么是这种手法,最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颈联写的是作者高楼远望时的所见所闻,写到水边村落的树上的蝉发出喧噪之音,远处的峰峦云雾缭绕,天空中有两三行大雁飞过,作者写到蝉声、成行的大雁、峰峦云雾缭绕,其中蝉声从听觉来描写,而成行的大雁、峰峦云雾缭绕是从视觉来描写,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同时水边村树和云雾缭绕的峰峦为静景描写,而飞过成行的大雁为动静,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更衬托出环境的幽静。听到的蝉声为近景描写,而成行的大雁和云雾缭绕的峰峦为远景描写,运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这些景物描写都是为作者抒发情感服务的,又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首先,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然后,把握诗中的显性信息,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隐晦的隐性信息,也有一些显性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这些显性信息,一般出现在诗歌的标题或由命题者提供的注释中。比如本题中的“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是关键词。第三,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不仅是在解答“表达技巧”类题目时,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也需要对诗歌中所采用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第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诗句。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总写琵琶女的演奏时,先用“__________”写校弦试音,但诗人却用“__________”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是波涛汹涌的。 (3)李白在《行路难》中形象生动地正面描写“行路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知明而行无过 (2).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 转轴拨弦三两声 (4). 未成曲调先有情 (5). 欲渡黄河冰塞川 (6). 将登太行雪满山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知”“参”“渡”,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子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说,在空间上有两种东西永远让人类________,一是故乡,一是远方。________求学还是出差,探亲还是旅游,每一次远行,都让我们以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感受着时代的脉动、社会的发展。路还是那条路,然而,我们在不一样的时间刻度上观察着,“中国号”列车究竟是以怎样的姿态,一次次驶过历史的站台。(①);出行的脚步,丈量着国家的进步。70年披荆斩棘,70年砥砺奋进,70年厚积薄发。从________起步,历经艰辛奋斗,今天,我国交通事业构筑起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并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为大国复兴铺就了前行的坦途。 从愚公移山的故事,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喟叹,出行便捷始终是老百姓的朴素愿望。新时代,(②),期盼与国家共命运、共发展,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取消省界收费站、让高速公路更加畅通无阻;创新服务方式、让高铁上的乘客收到沿途的外卖;多措并举、努力提高航班正点率……今天,路网在加密、列车在提速、服务在优化,一个流动的中国,正在向着“人悦其行、物优其流”的________稳步行进。经济发展每前进一步,民生改善就跟进一步,始终承载着的是我们党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着迷 无论 一穷二白 愿景 B. 沉迷 无论 倾家荡产 目标 C. 沉迷 不管 一穷二白 目标 D. 着迷 不管 倾家荡产 愿景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发展的路,连着出行的路 ②人民群众不仅渴望提高出行速度,更渴望改善出行品质 B. ①出行的路,连着发展的路 ②人民群众不仅渴望提高出行速度,更渴望改善出行品质 C. ①出行的路,连着发展的路 ②人民群众不仅渴望改善出行品质,更渴望提高出行速度 D. ①发展的路,连着出行的路 ②人民群众不仅渴望改善出行品质,更渴望提高出行速度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今天,我国交通事业构筑起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并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大国复兴铺就了前行的坦途。 B. 今天,我国交通事业构筑起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并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大国复兴铺就了前行的坦途。 C. 今天,我国交通事业构筑起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并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为大国复兴铺就了前行的坦途。 D. 今天,我国交通事业打造起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并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为大国复兴铺就了前行的坦途。 【答案】17. A 18. B 19. C 【解析】 【分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基的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①着迷: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沉迷: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而不能自拔。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此处是为了说明“在空间上有两种东西永远”对“人类”有吸引力,并未涉及“吸引的程度”,故选“着迷”。②“无论……都”注重发生的情况。“不管……都”体现说话人的决心。“求学还是出差,探亲还是旅游,每一次远行”是发生的情况,故选“无论”。③一穷二白:比喻基础差,底子薄,物质文化水平不高。倾家荡产:指全部家产都被弄光,强调家产“从有到无”。文中是为了突出“起步”时的情况——贫困,故选“一穷二白”。④愿景:是一种概念,是对未来的设想,是立场和信仰,在短期内不一定能够实现。目标:是清晰的、看得见的,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预期成果。文中的语境“人悦其行、物优其流”是笼统的设想,故选“愿景”。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补写方法: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内容,把握文段层次;2.明确空缺句子所处的位置,判断补写句子与前后句的关系;3 勾画出能够选用或参照的信息;4.选词造句;5.串读检查。 A项,①错误。联系上文“每一次远行,都让我们以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感受着时代的脉动、社会的发展”可以看出是“出行的路,连着发展的路”。 C项,②错误,联系上文“从愚公移山的故事,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喟叹”可以看出老百姓的出行便捷的朴素愿望是从根基上的“能出行”——“出行速度”为基点生发出来的。 D项,①②错误。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 A项,两处错误:一处是搭配不当,“构筑”和“成就”不搭配;一处是偷换主语,可让“大国复兴”做谓语“铺就”的状语,所以在“大国复兴”前加上介词“为”。 B项,一处错误,偷换主语同A项。 D项,一处错误,搭配不当。打造,即制造、创造的意思。进行打造的可以是具体的事物,如金银、首饰、兵器等,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如精神、文化、品牌等。“打造”一词着力突显人们创造事物的决心、对事物品质的关注以及所采用的制造方式的力度,所以“打造”和“成就”属于搭配不当。 故选C。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自信在学习中十分重要,特别是对正处于临考状态的高三学生更为重要。心理积极就能够不断地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促使自己加速前进。下面是用对联形式写出的励志内容,请你对出下联。 (1)三载流年风雨日;①_________________。 (2)耻做攀龙附风客;②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示例:①六月蟾宫折桂时 (2). ②甘为自力更生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撰写对联的能力。实际上是考查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题目要求,其次是要领悟对联的含义及对联的拟写规律及样式。本题的话题为“自信”,要求也对联的形式写出励志的内容。所以写出的句子形式上符合对联格式;内容上要心态积极,自我勉励、奋发向上。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句话,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前不久,我出差由外地坐飞机返回北京,飞机降落后,我正准备起立拿取行李,转头时突然感觉到右耳前一阵剧烈的疼痛!我企图通过张口做吞咽动作来缓解,可此时耳前下颌关节疼痛,嘴巴根本无法张大,怎么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中医科医生刘承在该院举办的首届健康科普大赛决赛中谈及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次突发性耳痛。幸运的是,刘承是一名针灸医生,对这类病症有处理经验。他赶快坐下来,用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合谷穴,持续按压2分钟后,耳痛明显减轻;然后他又用左手按压右手的中诸穴,1分钟之后,耳痛完全消失了,口可以正常张开了。 【答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中医师刘承在该院举办的首届健康科普大赛决赛中讲述了自己乘飞机出差时通过按压穴位治好突发性耳痛的经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有较强的语言转换能力,这段属于叙述类材料。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对文段进行压缩,压缩语段的过程中要保留主要信息,也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在压缩信息的过程中要在字数允许的范围内保留更多的信息。这句话的陈述对象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中医师刘承,事件为在该院举办的首届健康科普大赛决赛中讲述了自己乘飞机出差时通过按压穴位治好突发性耳痛的经历。注意压缩出来的句子必须是一个长单句。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恐怖主义、地区冲突、民粹主义等各种挑战不断,不同国家如何平等相待?不同文明如何和谐共处?显然,“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言行,只会将世界引入歧途。而中华文明为和谐相处提供了独特的思想启发。回顾历史,从玄奘西行到鉴真东渡,从郑和下西洋到古丝绸之路的和平延伸,从将“一带一路”建设成“文明之路”的努力到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举办……中国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之路越走越宽。我们用对话取代对抗,不仅增进了了解和友谊,促进了相知和互信,而且有利于和平理念更深入人心,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梦想照进现实。 读了以上材料,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文明对话,绽放绚丽之花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回顾历史,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经、郑和七下西洋、鉴真东渡日本,写下流传千古的佳话;“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古老丝绸之路,见证亚洲文明交流合作的步伐。 最真诚的对话总能跨越千山万水,冲破层层阻隔。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处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是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川紧突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没有任何一个召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另一方面“文明冲突明论”“文明优劣论”等陈词滥调不绝于耳,一些国家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做法,却给世界带来了重重危机。 2019年的初夏,古老而现代的北京张开热情的双臂拥世界,亚洲47个国家和五大洲的各方嘉宾齐聚,迎来刘明交流互鉴的历史性时刻。“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丽多姿”“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把握大势、顺应潮流,努力把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构建亚在逻辑,深刻阐释了“多彩、包容、平等”的中国文明观,宣示坚定不移推进文明对话交流的决心。深切的话语、般切的期待,在与会代表中产生强烈共鸣,也为亚洲文明繁荣发展擘画了美好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回顾历史,张骞出使西域、玄装西行取经、郑和七下西洋、鉴真东渡日本,写下流传千古的佳话;“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古老丝绸之路,见证亚洲文明交流合作的步伐。今天,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亚洲各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世界提供丰富的文明选择。从形成覆盖广泛的世俗礼仪,到写下传承千年的不朽巨著,从留下精湛深邃的艺术瑰宝,到形成种类多样的制度成果,亚洲文明发展壮大的历史一再启示我们:交流互鉴是推动业亚洲文发展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想要拥有真正的全球眼光,就要对不同文明有真正深入而持续的了解。带着一双欣赏的眼睛,发现文明之美,深入文明对话,见证文明力量,创造美美与共的未来。 【解析】 【详解】审题: 这是一道宏大主题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宏大主题的作文是难点,当然也是重点,是高考备考必练的写作题型之一。今年喜逢祖国70周年华诞,家国情怀必须有,全球视野更不可丢。希望用本次作文检验一下考生们对宏大主题类作文写作的掌握程度,老师们也可借机扫除考生此类作文写作的障碍。做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写作者的身份为“新时代青年”,考生写作时要有身份代入意识,并且立论和议论的“支点”是“新时代”;“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你,有怎样的思考?”写成议论说理性文体比较合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是要求在材料涉及的范围内进行立意,具有明确的写作内容。试题材料总体上由一问两答构成。一问是: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恐怖主义、地区冲突、民粹主义等各种挑战不断,不同国家如何平等相待?不同文明如何和谐共处?两答:一是“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言行,只会将世界引入歧途;一是中国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之路越走越宽。两种方式形成对比,同时“文明冲突”和“文明优越”的对抗方式的结果“只会将世界引入歧途”,是为了突出“中国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方式的作用(不仅增进了了解和友谊,促进了相知和互信,而且有利于和平理念更深入人心,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梦想照进现实)。一言以蔽之,试题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当今世界不同国家和不同文明之间应以对话方式平等相待、和谐共处。所以,材料的核心话题是“对话”,讨论对象(范围)是不同国家之间、不同文明之间等。考生的发散角度可以有三个:对话之于中国(对话之于国家),对话之于世界,对话之于文明。不管从哪个角度立意,考生尽可能做到从精神上的认识迈向行动上的执行,从小的方面扩展到大的格局,展示出自己的文化自信、国家自豪和全球视野。 参考立意: 1、对话,增进友谊; 2、用对话保护家园;对话共生,世界繁荣; 3、对话,展示中国智慧; 4、对话,绽放文明之美; 素材积累: 1、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2 、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 3、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4、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世界文明历史揭示了一个规律: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我们应该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 层次分析: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文明对话,绽放绚丽之花”这一中心论点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论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点睛】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