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4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最新精英时文精选素材四
最新高考精英时文精选素材(四) 1.传承中华文化“天下观”(文论经纬) 在一国之内孕育出以整个世界为思考对象的政治意识,淬炼关于世界治理的文化体系,可谓人类文明史上一大奇观。 这便是中华文化。这个“世界”,即是迄今中国人笔下热词——天下。如梁启超所言:“我国先哲言政治,皆以‘天下’为对象,此百家所同也。‘天下’云者,即人类全体之谓……而不以一部分自画。” 诚然,古人认知世界有视野局限,却并不妨碍他们涵养天下观念、天下格局、天下气度,创造开放包容、胸怀天下的中华文化,致力于“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融凝我泱泱中华。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文化最独特的机缘,亦是今天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中国主张、中国方案最深厚的文化渊源。 最理想世界:天下大同 在古人眼里,“天下”不只是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政治概念。令人称奇的是,古人很早就确立“天下为公”的观念,同时认为“天下”可以建构为一个理想世界。如《吕氏春秋》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这种“天下为公”的认知,成为中华文化天下观一大基石。 以“天下为公”构建理想世界,就是“大同”。《礼记·礼运》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描绘了人类理想生活与秩序图景。 如何看待天下?古人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如老子称“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如今日之世界,若都只是从本国角度、本国利益来谈世界治理,而不是着眼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则全球治理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如何与天下共处?古人观念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把全人类看成一个大家庭。如梁漱溟所言:“中国人是富于世界观念的,狭隘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在中国都没有,中国人对于世界向来是一视同仁。”当代学者赵汀阳认为,中国人的天下观念从逻辑上“排除了不可化解的死敌、绝对异己或者精神敌人的概念”“任何具有外部性的存在都是需要化解的问题而不是征服的对象”。这样的天下观,显然超越国家观,其视野、境界与气象自非寻常可比,决定我们解决国际问题的思维与方法,着眼的都不是战胜征服,而是合作共赢。 如何建构这样的理想世界?古人的理念是“行大道”。如儒家“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等观念,道家“抱一为天下式”等主张,法家“为天下治天下”等观点,墨家“ 14 一同天下之义”等思想,莫不以治天下为对象来构建学说,为实现天下“太平”“大同”提供文化理论支持。 最高文化理想:化成天下 春秋战国时代,群雄遍起,皆以逐鹿中原、制霸天下为最高目的;百家争鸣,皆以平天下为最高理想。 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一文化理想,并非不切实际,而是可以拾级而上的大道。《大学》八条目,即是中国人“行道于天下”的基本步骤。关键就在人,一切从每个人身上开始。内修,必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能内修方能外治,依次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古人悟得的大道,同时认为可以推及全人类乃至万世,能够“化成天下”。《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正是居天地之间的关键所在。如钱穆所言:“中国文化传统精神,建本于一己,而直达于天下。只求一种人与人相处之道来融通解决人类间一切问题,而期求达于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大同太平的大理想。” 循着人这个根本,中华文化赋予了中国人特别是“士”极为丰富的文化精神、文化使命、文化责任。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钱穆则说:“你只要在家做孝子,在社会做一个奉公守法的公民。能担任一件事,便是士。若能推十合一,大而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仅关心到中国前途,并且能关心到世界前途,这便成为天下之士。一乡之士与天下之士,同样是一士。若果能兴起中国之士道,诸位试看明天的世界。”生动而深刻地诠释了中国士人平天下的方法与路径,更寄望于中国士人再兴“士道”,去为世界治理担起自己的文化使命与责任,确乎发人深思。 所以,为着“平天下”的最高理想,历代士人往往“以天下为己任”。《中庸》说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讲的是圣人君子的言行处世榜样。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讲的是士人进退之道。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讲的是士人的志向抱负。这样一种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吸引了无数人为之奋斗,亦涵养浸润了无数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天下情怀,更凝铸为中国人的价值信念与思维方式。 三大核心理念:公、仁、和 中华文化天下观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治天下理念,诸子百家多有阐释,于今天的全球治理或多或少皆有裨益。其中有以下三大核心理念,尤其有借鉴意义。 一是公。如孔子云“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讲的是“公”的理念源泉。《吕氏春秋》云“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讲的是以公治世的理念。《尚书》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讲的是以公行王道的法则。《列子·杨朱》云“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讲的是圣人处世以公的信念。凡此,皆极言“公”之于治天下的极端重要性。 二是仁。儒家言道论政,都建基于“仁”。如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曰“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中华文化把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心、同类意识、爱类观念等,视为“仁” 14 的基石,一切以此为出发点,又一切可以推己及人、及国、及天下、及全人类。儒家构建的“仁”的世界,即是“大同”,如《礼记·礼运》所说的大同太平世,便是仁的天下,由仁而化。古人关于以仁得天下的论断更是相当多,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圣人者以己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由“仁”这一元概念,古人推衍出诸多修齐治平之道与术,认为使仁心大明,仁道大行,便达大同太平、天下一家、中国一人之境界。 三是和。这是中华文化的一大基石,是古人关于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处之道。体现于宇宙,即是“天人合一”;体现于国际,即是“协和万邦”;体现于社会,即是“和而不同”;体现于人际,即是“和为贵”;体现于自然,即是“和实生物”。这些关于“和”的认知与感悟,相互渗透,可以说构成了中华民族“和”的文化体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影响至深至远,正如最高领导人所言:“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 天下观不同于“天下中心观” 美国学者柯文有一段著名的阐释:“关键因素是毫不犹豫地坚信中国的中心性……在一个安排恰当的世界中,中国将是权威的终极源泉……相信中国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规范是人类永久的合理性。中国的标准就是文明的标准;成为文明人就是成为中国人。”显然,柯文阐释的恰恰是“天下中心观”而非“天下观”。这种“天下中心观”早已随着历史与现实的大逻辑而被中国人摈弃,但关于世界构想与理想、世界治理方略的“天下观”却从未在中国人的文化意识里缺席。 今天,我们发掘中华文化天下观,一些人可能就会想当然地把它等同于“天下中心观”,进而产生误解与误读。主要有以下两种担心: 一是认为,在今日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民族复兴之际,发掘中华文化天下观可能会触发国人的自大心理,最终导致历史悲剧的重演。 事实上,中华文化天下观本无优越感与歧视心,它主张文化包容性与吸引力。但在晚近一些朝代,暗藏歧视心的“华夷之辨”开始登场,从而使中华文化滋生了自大封闭、唯我独尊的心态。遭遇西方列强蹂躏后,沉重的文化自卑感开始淤积。在中华文化历史演进中,这种自大心理与自卑心态,如一对孪生姐妹,最终都会使中华文化失去开放性与包容性、失去创造力与融合力。我们发掘中华文化天下观,为的是正本清源、去粗取精,从中华文化源头汲取养分与智慧,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而是涵养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增强文化自信。 二是认为,在今天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之际,发掘中华文化天下观可能包含着中国领导世界的野心。 发掘分析中华文化天下观,目的是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借此以为中国要领导世界,便渲染“中国威胁论”,恰恰是没有读懂天下观的意涵,没有把握中华文化的内质。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这样指出:“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上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这样的统一正是今天世界的绝对要求…… 14 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在2014年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最高领导人曾就此列举了15个方面的重要思想理念。这些思想理念之所以引起有识之士的兴趣与研究,正是因为其中蕴含了解决人类发展难题与全球治理问题的“独特思维方法”。 承扬天下观正当其时 几千年来,中华文化天下观已经内化为我们的基因,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 最高领导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新论断,彰显5000年中华民族文明史与中华文化天下观的深厚底蕴,是科学把握世界大势基础上的伟大创造,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为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彰显中华民族“独特思维方法”,给世界发展提供了不一样的思路方略。 比如提出“正确义利观”理念,强调“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主张“推动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方向发展”,体现的是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的“公”的理念。 比如提出“亲诚惠容”“真实亲诚”理念,强调“邻居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篱笆,而应该去帮一把”,宣示“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彰显的是“亲仁善邻”“推己及人”的“仁”的理念。 比如提出“合作共赢”理念,宣示“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提出“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等论断,蕴含的是“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协和万邦”等“和”的理念。 比如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方案,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呼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等,内蕴的正是“天下一家”“天下大同”的天下观。 天下观是中国古人的卓越文化创造,是中华文化最有气象、最具格局的文化建构,是不同于西方主流观念的东方思维,在当代进行继承和发扬,为世界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新的视野,为推进全球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新的路径。 承扬中华文化天下观,正当其时。 2.锻造最硬的骨头(人民论坛) 向贤彪 14 长征途中,担任先头部队的红五师师长贺炳炎不幸中弹负伤,必须马上截肢。当时没有麻药,手术也只能用木工锯子,贺炳炎硬是坚持了下来。手术后,贺龙捡起锯下的几块碎骨,用毛巾包好说:“我要把它们留起来,长征还刚刚开始,以后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到时我要拿出来对大家说,这是贺炳炎的骨头,共产党人的骨头,你们看有多硬!” 明朝万历年间一位叫支大纶的进士在《示儿书》中说:“丈夫遇权门须脚硬;在谏垣须口硬;入史局须手硬;值肤受之诉须心硬;浸润之谮须耳硬。”这里提到的诸多之“硬”,是古代士大夫追求的人生之境。而作为军人,最重要的特质还须骨头硬。只有骨头硬,才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敢精神,才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攻坚精神,才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牺牲精神。由这样的军人组成的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在我军波澜壮阔的史册上,那些骨头比钢铁还要硬的勇士灿若群星。陈树湘掏腹断肠誓死不当俘虏,凌福顺饱受凌迟酷刑而不屈,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用身体堵枪眼,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李向群救民于水火不惜死……他们用铮铮铁骨支撑起民族的脊梁,用血性书写了苦难辉煌,用传奇展现了中国军人不可战胜的形象。在各个历史时期,正是千千万万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军人,护佑了今天的和平与发展,换来了明天如金子一般珍贵的机遇与前景。 军人也是肉体凡胎,也有七情六欲,他们的骨头为什么那么硬?是因为他们的骨头里有“钙”。理想信念是军人精神上的“钙”。有钙质的骨头最硬,有信仰的心灵最强大。不管面对何种强敌,也能决然胜利于逆境险境;不管面临多少挑战,也能从容应对实现变革图强。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一支将信仰与铁质熔入血液的军队,连敌人也只能发出“可怕,太可怕了”的叹息! “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军人的骨头并不是天生就硬的,而是在艰难困苦中锻造出来的。当年许多还是娃儿的“红小鬼”参加革命之初,并不知道什么是革命,但经过艰苦磨砺和血与火的考验后,他们的意志得到锻炼,生命得到升华,从而成为一群骨头最硬、意志最坚的人。恰如毛泽东同志所评价的:“别看他外表像个泥人,那泥里包着的可是钢铁。” “打仗时,抓到俘虏是英雄,生活中,不被俘虏也是英雄。”这是一位战斗英雄说的话。新形势下,我军承担着繁重而艰巨的使命,也面临着和平环境的考验。这种考验看似平静温柔,实则刀光剑影,稍有麻痹和懈怠,酒绿灯红就可能软化我们的骨头,销蚀我们的斗志。只有以理想信念作为压舱石,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硬度却大相径庭。实现强军梦,需要我们每个人从石墨向金刚石蜕变。”时代先锋李浩的话,道出了当代军人的心声。面对使命敢担当,面对困难勇突破,面对诱惑有定力,军人在烈火中百炼成钢。 3.画到生时是熟时(人民论坛) 魏 寅 古代专事画竹者不乏其人。清代画家郑板桥把竹子画得清新隽秀、独具一格,因此广为人知。历经40载春秋,郑板桥“日间挥写夜间思” 14 ,在熟谙各类竹子的外表形态、独特风姿之后,不惜“冗繁削尽留清瘦”,逐步达到了画筋、画骨、画精神的境界。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他将画竹的真谛总结为“画到生时是熟时”。 “画到熟时”不难理解。经过艰苦磨炼,取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进步,画技就能日臻纯熟。何谓“生”呢?生者,新也。随着认知水平的提升,在熟的基础上再度探索、更上层楼,又会觉得有一些东西还未认识到位,还是生的。画竹如此,对于探索新领域、发现新知识而言,又何尝不是这样?由生到熟,变熟为生,再化生为熟,就不难在生与熟的演进中,实现认知的螺旋上升。 俗话说“熟能生巧”,但满足于熟、止步于熟,却未必能生出巧来。明朝张溥,每读书必亲自抄写,抄完诵熟就烧掉,然后再抄再读,直到读得滚瓜烂熟,因此留下“七录七焚”的佳话。有的人慕其声名、学其方法,却只见其熟、不见其巧,结果收效甚微。其实,如果只在旧的认识水平上原地踏步、徘徊往复,不潜心去分析新矛盾、探寻新路径,势必会感到无新可创、无巧可生。也许正因为这个缘由,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观察到X射线却视而不见,与伟大成就擦肩而过;日本科学家古在由直遇见了青霉素却疏于研究,与历史性功勋失之交臂。 有人感慨,“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或许,这只是缘于感觉钝化、视线虚化、内心沙化,想象、灵感、激情便随之渐渐枯萎。如此一来,“熟视无睹”便在意料之中了。而自觉将对象陌生化,往往是自我超越、自我突破的开始。让模糊的眼眸重新清亮、让麻木的触觉再度敏感,重新审视那些本已熟悉的事物,也许,新的风景就会呈现于不经意之间。 韩愈和贾岛关于“推敲”的轶事,早已成为文坛典故,似乎再没什么特别的文章可做。美学家朱光潜经过再“推敲”,却提出了新见解:断定该用“推”或“敲”的前提,首先要弄清庙里有几个和尚;倘若只有孤僧步月归寺,这门当然是他自己掩的了,若敲,反倒显得做作。事实上,发扬领异标新的创造精神,大胆设问、勇于质疑,善于从熟悉的事物中理出生疏的因素,有助于揭示新的规律,开掘新的工作面。 “画到生时是熟时”,其实可以推而广之。现实中,积分制不是新事物,但有些地区用积分制推动公共服务同城共享,令人眼前一亮;“悬崖村”脱贫难,有的地方反弹琵琶,开农家乐吸引游客,打造扶贫飞索……类似的微创新,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务实管用的方案。这也启示人们:这个世界并不缺乏创新的空间,而是缺少创新的耐心与智慧。 摒弃浮躁态度,葆有好奇之心,点燃创新热情,再熟悉的路途也会有不一样的风光。 4.最快的脚步是“坚持”(人民论坛) 宋 威 最近读书,偶然翻到一段记述,颇令人感慨。宋代诗人石曼卿做海州通判时,发现县衙对面“山岭高峻,人路不通,了无花卉点缀映照”。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叫人用黄泥裹着桃核做成弹丸,闲暇时便一颗颗往山岭上投。几年下来,竟然“花发满山”。后来,苏轼游历此地,赋诗赞曰:“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 14 空山收获繁花似锦,表面上看得益于诗人的奇思妙想和闲雅情趣,本质上则源自日复一日的坚持。数年之间,没人记得清都有谁参加过投掷游戏,也无法计算究竟有多少颗桃核最终落脚山坡。然而,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重复播种、静谧无言的守望等待,定然不会迎来满山芳华的惊喜。其实,为学立志、干事创业,又何尝不是如此。 “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诚如诗人所言,生活之路迢遥,比拼的并非一时一地的速度。在贵州遵义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挥洒36年时光,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恒心,最终凿通“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彻底改变了祖祖辈辈缺水的命运。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更没有从天而降的“伟力”;那些不急不躁、朝着既定目标砥砺奋进的人,才能在日积月累中抵达梦想的彼岸。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坚持”二字,谈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做一阵子不难,做一辈子很难。苏格拉底曾给学生们布置作业,要求大家每天甩手上百下。结果,第一天所有学生都能完成,但一个月后尚能坚持者仅剩一半,一年后还在坚持的就只有柏拉图一人了。现实中,不少人在干事创业之初也都意气风发,但在漫长而艰辛的跋涉路途中,逐渐褪去了干劲与激情。殊不知,即使慢,即便遭遇挫折,只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终能遇到美好风景。坚持,可说是梦想的生动注脚。 当然,坚持不是不辨方向、不顾实际地盲目前进。方向正确,步履再慢也终将抵达;目标缺失,行动再快也难偿所愿。今天,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职业版图”被快速刷新,人们面临着更多的职业选择、更快的生活节奏。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人认为积累和坚持已经落伍,下苦功夫没有前途。于是,他们以最快的脚步追求速成,开网店赚钱就去做店主,“网红”吃香了又匆忙去直播……在浮躁中,一步步陷入了低效忙乱的怪圈。对个体来说,不省思自身方位、不注重过程积累,就难免竹篮打水一场空。 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河北塞罕坝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面,如今绿树葱茏、天净水清,这样的绿色奇迹,映照着塞罕坝人超越半个世纪的坚守。“万事从来贵有恒”。日拱一卒的坚持,永远是打开梦想之门的金钥匙。 5.“以身许之”乃大情怀(人民论坛) 李树杰 电影《党的女儿》有一句经典台词令人难忘:“孩子记住,妈妈是党的人”。“是党的人”这句话,映照了主人公玉梅以身许党的情怀。 战争年代,以身许党、以身许国意味着要为党的事业和国家兴亡舍生取义。解放军档案馆里披露的一组“以身相许”的数字震撼人心:毛泽东一家为革命牺牲6位亲人,徐海东大将家族牺牲70多人,贺龙元帅的贺氏宗亲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050人。还有,共和国十大元帅中7位负伤共有16个“弹孔”,10位大将中7位负伤共有37个“弹孔”,兰考县一个区在战争年代一个月内有9位区长为革命牺牲…… 一个“许”字重千钧。真正以身相许,特别是以生命相许,是何等的壮怀激烈。方志敏在狱中所写《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中披露心声:我们“绝不是厌世主义者,绝不诅咒人生,憎恶人生,而且愿意得脱牢狱,再为党工作…… 14 只有一死谢党的时候,我们就都下决心就义。只是很短时间的痛苦,砰的一枪,或啪的一刀,就完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们常是这样笑说着。”生命诚可贵,作为共产党人也是血肉之躯、有情有爱之人。以“死”相许之时,也充满了对生命和美好生活的留恋。但在他们眼里,党的事业和永不叛党的誓言更需要用生命去捍卫。 和平时期,以身许党、以身许国同样感天泣地、重如泰山。1961年,杰出的核物理学家王淦昌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中央希望回国的他放弃自己的研究方向,参加不熟悉但是国家迫切需要的核武器研究。王淦昌毫无迟疑地说:“我愿以身许国。”而回国之前,王淦昌和他的小组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反西格玛负超子。这个发现,让很多人感到当时的王淦昌想获得诺贝尔奖只是时间的问题了。可是,从1961年到1978年,王淦昌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投身于生活和工作条件极其艰苦的戈壁荒漠,隐姓埋名,为中国核武器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利民”,在王淦昌们的心中,党和祖国的利益是放在最高位置的,为此可以抛弃任何名利。 以身相许,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决心、一种担当、一种精神、一种持之以恒的行为。没有发自内心地对党和党的事业的绝对忠诚,没有一颗对人民和国家的赤子之心,恐怕难以做到。以身相许,有时也是将自己置于悬崖之边,背水而战,绝地求生,敢为不能为之事。因为一旦以身许之,就会“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就会内心笃定、毫无畏惧、激情燃烧。 每一个在党旗下宣过誓的人,都是誓言为党和人民“以身相许”。但是,有一些党员干部别说“许”,就是让他为党的事业多奉献一点,工作多担当一些,为群众服务多细致耐心一些,都做不到;多干一点工作就叫苦叫累,做出一点成绩就要求组织回报,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碰到得罪人的事就躲得远远的。还有一些人,以身相许的不是党和国家,而是大款老板,有的老板“叫他一个小时内赶到,绝不敢超过半分钟”。 “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有一大批敢于以身相许的人,有“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无畏气概,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儿,更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献身精神,伟大梦想定能成真。 6.“宁作我”方能成我(人民论坛) 陈大昊 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名士殷浩与权臣桓温齐名,桓温常有竞争之心,每每要与殷浩一比高下。殷浩对此回应道:“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某种意义上,“宁作我”,就是要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找到方位,在波涛汹涌的浪潮中岿然不动。但在现实生活中,抵达“宁作我”的境界,殊为不易。在我们身边,有的人会产生“卿不如我”的傲气,有的人则会发出“我不如卿”的喟叹。在人与人的对比中,无论是略逊一筹,还是甘拜下风,难免打破平静的心境,让内心起了波澜。 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与我周旋久”,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然而,想抵达“自知”的境界谈何容易。有的登高望远,便自视甚高,忘记了“只缘身在此山中” 14 ;有的自甘堕落,总觉得与失败结缘,久而久之便深陷泥淖,消极怠惰;有的寄人篱下,盲从盲信、毫无主见、随波逐流。事实证明,一个人倘若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始终坚持自我、勇于战胜自我,心理就容易被外界影响,思想就容易被外物奴役,行为就容易被外力裹挟。长此以往,最终只会弄丢了自己。 由此想起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安排一批经过测试确属“心理健康的正常人”分别充当看守和囚犯,结果,无论是看守还是囚犯,都在不知不觉中被角色改变,各自沉湎于相应情境而无法自拔。翻看那些落马官员的忏悔录,也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他们常常陶醉于为官的角色,而淡化了一名党员的本色和为民的底色。正如陈云同志所讲的那样,“起初是干革命来的……后来官越做越大,味道也越来越大,有人就只想做官,不想革命了,把革命忘光了。”在高高在上的“失重”状态下飘飘欲仙,在欲壑难填的“超重”状态中腐化堕落,这些人自然容易走上贪腐的不归路,走向人民的对立面。 为官从政难在不忘初心,做人做事更是如此。著名画家丰子恺曾说:凡做人,在当初,其本心未始不想做一个十分像“人”的人;但到后来,为环境、习惯、物欲、妄念等所阻碍,往往不能做得十分像“人”。前进路上,信息的迷雾、信念的迷失、成长的迷茫,都会成为“宁作我”的障碍;变动的世界、个人的眼界、做人的境界,都会影响“宁作我”的坚守。“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始终保持“我是谁”的自省、“宁作我”的自信和“勿忘我”的自律,看淡世俗眼光,看轻世间纷扰,看守住自己心中的世外桃源,才能避免成为“别人的影子”“他人的复制品”。 歌德说:“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从来没有不需要抵抗重力的飞翔,也没有随随便便、轻而易举的成长。一个人真正的敌人是自己,真正的成功是“成我”。无论是面对未知的前路,还是身处人生的低谷,只要坚持做自己心灵的“主人”,一个人就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宁作我”而成我。 7.“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李浩燃 “一箭易断,十箭难折”,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最高领导人引用的这句古语,引发与会者的强烈共鸣,并不胫而走,成为描述金砖国家合作的“金句”。 这句话源于《魏书·吐谷浑列传》。据载,吐谷浑国王阿豺临终时,命20个儿子各取一支箭放于地上。阿豺让同母弟慕利延拿起1支来折,慕利延很轻松地折断了;然后又让他拿起另外19支箭一齐折,结果怎么也折不断。阿豺告诉大家:“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 “折箭遗教”的历史典故,映照着和睦、合作的东方智慧。中国还有句古谚,“高树靡阴,独木不林”。金砖五国虽然山海相隔,但怀着合作共赢的共同目标走到了一起。金砖国家就像五根手指,伸开来各有所长,攥起来就是一只拳头。回首金砖合作走过的10年,金砖国家互帮互助、互惠互利,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让金砖的成色越来越足,分量越来越重。“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10年的光辉历程说明,“和”与“合”是加强国际合作的正道,始终拥有很强的吸引力、感召力。 14 巴西青年马科斯的真实故事,可成为金砖合作日益走深走实的生动样本。两年多前,马科斯惊艳于物美价廉的中国石材产品,果断进军厦门石材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公司快速成长,去年出口额已达1000万美元。在创业期间,他与一位中国姑娘喜结良缘,成就人生美好姻缘。今天,打开跨境电商平台,俄罗斯糖果、巴西“人字拖”、南非的“百洛油”、印度的香料被中国网友放入“购物车”,而手机、服装、电子产品等“中国制造”,也成为其他金砖国家消费者的热门选项。当金砖国家彼此间的联结日渐紧密,携手前行汇成强大的发展合力,老百姓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五国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广。 “福善之门莫美于和睦,患咎之首莫大于内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和”意味着互尊互助、开放包容,“合”则指向齐力同心、相向而行。厦门会晤期间,不少人把目光定格于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的会标。霓虹绽放、多彩汇聚的简洁图案,既象征伙伴关系,也喻示朴素哲理:朋友多了路好走,团结起来有力量。聚力打造“金砖+”合作模式的“金点子”,正是植根于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的中华传统理念,也彰显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独特魅力。对话会上,最高领导人连用四个“加强团结协作”倡议大家同舟共济、携手前行,联手营造有利发展环境。我们有理由相信,厦门会晤发出的“金砖声音”,将传之久远、影响弥深,赢得更多回应。 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随着人类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一国一域难以独善其身,如果不主动汇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只会踽踽独行,固步自封。“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曾作出判断:中国倡导的政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做法,会进一步在世界公众中产生共鸣和影响力。当今世界,因应现实挑战、破解发展难题、防范潜在风险,无不需要播撒“和”与“合”的中国理念。 “金砖合作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找准了合作之道”。崇扬“和”“合”,胸怀天下,立己达人,更加精彩的故事正等待我们去讲述。 8.致敬“最温柔的守护者” 张 凡 “直到我只剩最后一口气,我也要一直教汉语,我教汉语教到不能动为止。”最近,年逾花甲的汉语教师米斯巴引发关注。在巴基斯坦,很多会说汉语的人都是米斯巴的学生;而她毕生致力于传播汉语的信念,则源自对其影响至深的两位中国老师。老师点燃爱的火焰,竟能赋予人超越国界与文化的力量。 有人如此评价教师:在沉淀了所有的苦之后,升华为一种罕见的甜。在我们身边,从不缺少以苦为乐、甘于奉献的好老师。他们用点滴行动,一次次擦亮教师的职业名片。乡村教师支月英30多年倾心相守、黑发积霜,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点亮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灯塔;新疆老人潘玉莲开办“爱心小课堂”,二十五载含辛茹苦,让2000多个孩子有机会走向更广阔的人生之路;浙江淳安12位老师爱心接力,3年来轮流走山路去上课,让13岁的残疾孩子也有梦想花开的机会……类似的价值选择与职业坚守,令人动容,给人温暖。 14 每个人成长的路途上,都曾驻留老师的身影。他们或许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不曾荣膺至高无上的美誉,但却深深刻印在人们心中,成为随时可以唤醒的记忆。在问答网站上,有人发帖讨论:“你有哪些关于老师的温暖和感动的故事?”网友们的回忆触动了许多人。高考前最后一次自习,一位老师对同学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一位网友晒出老师的亲笔书信,“此番赴考,不论成功与否,汝皆应不失少年之志,继之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万篇文。”千千万万俯首耕耘于三尺讲台的老师,普通而平凡,却能影响人的一生。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在中华文化的价值排序中,教师素来处于重要位置。“曾子避席”“程门立雪”等典故,映照着尊师重道、崇学尚智的传统赓续不息。也正是在一代代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我们实现了知识技能的传递、文明薪火的延续。今天,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获取知识空前便利,但教师的价值并不会因此而泯灭。面对信息过载,学生更需老师帮助自己“择其善者而从之”;面对多元价值,老师更有责任引导学生“善养浩然之气”。着眼未来,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质量,事关学生个人发展,也事关国家的前途。 近年来,教师职业也遭遇着“成长的烦恼”。今天,人们的职业版图不断拓展,对教师职业的评价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时代的喧嚣也不时打破校园的宁静,给淡泊名利、潜心育人者带来更多挑战。一些教师还承受着生活的重担,自我发展遭遇瓶颈。破解这些问题,除了教师个人涵养德行、勇于担当,还需要全社会营造有利于教师发展的生态。园地里拥有了充足的空气、水分、土壤,耕耘者才能扎下根来,悉心守护花草生长。 “教育路上一路走来,一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我和我的学生们,彼此是这世间最温柔的守护者。”第三十三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来自老师的话语温润心田。让更多老师享有这样的职业荣光,让更多教育者发自内心地认同“做教师真好”,应是教师节最好的礼物。 9.社交媒体倦怠症来了吗 彭 飞 不久前,新版微信为智能手机用户推出了“不常联系的朋友”功能,点击后可以查看三类“僵尸好友”,并对他们进行删除、屏蔽等操作。有人认为该功能是为了方便用户精准、高效地管理朋友圈。然而另一种解读则认为,微信也是出于无奈。因为关闭朋友圈的用户呈上升趋势,大量无用的社交信息充斥朋友圈,导致信息过载,淹没了用户的真实需求。因此只有鼓励用户清理朋友圈,才能把用户留下来。 事实如何当然不能妄断,但这种解读并非没有道理。《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显示,认为社交媒体给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人从65%下降到61%,特别是“90后”群体中,31%的人认为“社交媒体让我空虚浮躁”;34%的人认为“不能集中注意力”;39%的人声称已经关闭了社交媒体的推送提醒。这让人不禁追问:社交媒体倦怠症来了吗?社交媒体时代要过去了吗? 14 实际上,做出肯定的判断仍然很困难。尽管身边一些朋友确实关闭了朋友圈,一些人痛斥社交媒体的弊病,但不得不承认,社交媒体与我们生活的联系,恐怕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因紧密而产生依赖,因依赖而产生倦怠,虽然倦怠却又不得不依赖,这种一体两面的关系、这份难以割舍的心情,不正精确刻画着人们对手机、对网络、对社交媒体的复杂感情吗?因此,思考的层级就不能停留在依赖还是倦怠,而必须触及:在互联网时代,人类的社交到底走向何处?人与人的关系又当如何界定? 人是社会的动物,社交是人的基本需求,这点古今皆然。社交媒体本质上是为满足这种需求而产生的。它的最大优点就在于高效率: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数字化、虚拟化、信息化,并建立广泛且触手可及的连接,从而大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然而它的最大缺点可能也是高效率:由于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反而把我们的时间切成了碎片;由于可以线上联系,反而让我们忘却了面对面交流的那份真诚与亲切。 因此,当有些朋友抛弃了功能强大、内容丰富的社交媒体,我们就会发现:追求效率可能只是人与人社交的一个面向,交往中伴随的眼神交流、语气变化、感情宣泄乃至当时当地的空气和氛围,才是人类在交流当中最真实、最原初的渴望。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所谓“信息过载”等现象,实际上都不能构成互联网时代真正的社交焦虑。因为信息过载,不过是信息太多了看不过来,随着识别技术的发展,终会解决。真正的挑战在于:那些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技术的优势与缺陷并存,我们该如何取舍?从这个角度讲,无论是社交媒体留下的“线下感情空白”,还是人工智能或克隆技术对人类伦理的挑战,不都是同一个更为深刻的时代命题下,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不同问题吗? 10.知标本者 万举万当 张其成 “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黄帝与岐伯探讨疾病的标本和针刺的逆从问题:“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疾病有“标”与“本”之分,针刺方法有“逆”与“从”(顺)之别,所以要恰当运用、灵活处理。岐伯分析了“治标”和“治本”的四种关系:有的病在标就治标,有的病在本就治本,有的病在本却治标,有的病在标却治本。如果懂得逆治和从治的原则,就能正确治疗而不必疑问;如果懂得疾病的标本关系,治疗就可以万无一失;如果不懂得疾病的标本关系,就是胡乱治疗。 什么是“标本”呢?从文字的形义上考察,“本”是个指事字,指草木的根,“标”是个形声字,指草木的末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木部》说:“本,木下曰本。”“标,木杪末也。”清代段玉裁注:“本、末皆于形得意。”“标,杪末。谓末之细者也。”因茎干与根直接相连,故通常“根本”并称。“标”与末、杪、梢意同。“标”是由“本”发展而来的,故先有本,后有标,无本也就无标。故“本”“标” 14 常被引申为事物的根本与枝节。在古代文献中,还有很多论述本标关系的,如《墨子·经说下》说:“相衡,则本短标长。”《管子·霸言》说:“大本而小标。”《淮南子·天文训》说:“物类相动,本标相应。” 中医上说的“标本”,既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术语,又是一个医学哲学的概念范畴,它的含义随着它所指的对象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本”是指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标”是指次要矛盾或矛盾的次要方面。“本”和“标”是相对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主与次、先与后、轻与重、缓与急等不同意思。中医的标本所指对象很多,有疾病的标本,有藏象的标本,有治疗的标本,有经络的标本,有腧穴的标本,等等。 仅就疾病的标本而言,明代张景岳说:“本为病之源,标为病之变。”“本”是疾病的本源本质,“标”是疾病的现象变化。具体来说,可分为:正气为本,邪气为标;病因为本,病机为标;病因为本,症状为标;先病为本,后病为标;主证为本,杂证为标;病在内为本,病在外为标;病在下为本,病在上为标;原发病为本,继发病为标;病人为本,医工为标,等等。区分标本是中医指导疾病治疗的重要原则。《黄帝内经》反复强调掌握标本理论的重要性,除“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以外,还提出“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标本不得,亡神失国”。 在治标与治本的问题上,中医提出了一些原则,主要有三条,首先是“治病必求于本”,就是要透过症候的现象,去探求病因病机的根本。只有从根本上除去了发病原因,才会消除疾病的各种症状。其次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就是在标病危急的情况下,要从“标”上治疗,先治标病,比如大出血、剧痛,就要先止血、止痛,否则会危及患者生命;在标病不急的情况下,要从“本”上治疗,要治本病,找出病因、辨别症型,解除病之根本。再次是“标本同治”,在标病与本病都紧急的情况下,要标病和本病同时治疗,不能单治标病或者单治本病。 在最高领导人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对于“标本”有着准确把握。最高领导人指出:“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需要找准导致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脱贫攻坚举措。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县、贫困村,致贫原因和贫困现象有许多共同点。”这就是“治病必求于本”,致贫原因就是“本”,贫困现象就是“标”。脱贫的关键是找准导致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这个“本”,才能消除贫困现象这个“标”。 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中,谈及反腐倡廉工作,最高领导人引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治标,对腐败分子能够起到惩治、震慑、遏制作用,突出‘惩’的功能。治本,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对腐败现象能够起到预防、阻拦作用,重在‘防’的功能。在腐败存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只有以治标为先,才能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同时,这也倒逼我们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这说明,建设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是治本,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是治标。“防”是治本,“惩”是治标。 准确把握“标本”,治国理政会“万举万当”。 14 1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