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2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5中考物理枣庄解析试卷
山东省枣庄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小题,总分24分) 1.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微米 B. 毫米 C. 厘米 D. 米 考点: 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 根据对PM2.5含义的掌握作答. 解答: 解: 环保学规定:PM2.5是空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μm)的可吸入固体颗粒物.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PM2.5的了解,体现了物理规律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2.(2分)(2015•枣庄)我们通过电视观看王亚平太空授课时,不看电视画面,仅凭声音就知道是王亚平在讲话,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考点: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 解:不同人的声音,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从声音判断出是王亚平在讲话,依据是音色不同. 故选C. 点评: 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3.(2分)(2015•枣庄)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 ) A. 不反射光 B. 能折射光 C. 发生镜面反射 D. 发生漫反射 考点: 漫反射..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表面粗糙的反射面,光线射到反射面上时,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叫做漫反射. 解答: 解:电影银幕和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是为了让光射到上面发生漫反射,让各个地方的人都能看到画面上的字. 故选D. 点评: 要知道光滑的表面会发生镜面反射,粗糙的表面发生漫反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 4.(2分)(2015•枣庄)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 ) A. 30cm B. 20cm C. 10cm D. 5cm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专题: 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当u>2f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解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像, 则u>2f,即50cm>2f,解得f<25cm,则选项BCD都符合,只有A选项是不可能的.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首先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时注意其应用.此题中解不等式是关键,还要注意的是选择的是:“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审题要仔细,认真. 5.(2分)(2015•枣庄)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40 60 80 100 液体的体积V/cm3 20 40 60 80 A. 20g,0.8×103kg/m3 B. 60g,0.8×103kg/m3 C. 60g,1.0×103kg/m3 D. 20g,1.0×103kg/m3 考点: 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1)读图象可知,量杯的质量就是当液体体积为零时,纵轴上的示数; (2)用总质量减去量杯的质量,再利用公式ρ=可求出液体的密度. 解答: 解: (1)读图及表格中数据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即量杯中没有装液体时,质量m=20g,这就是量杯的质量,m杯=20g; (2)读图可知,当体积为60cm3时,液体质量m=80g﹣20g=60g, 则液体的密度: ρ===1g/cm3=1×103kg/m3. 故选D. 点评: 读取图象获取信息,进一步进行分析和计算,是本题的一大特点,形式较为新颖,即考查了密度的相关计算,同时更考查了对图象的认识,值得我们关注,这也是我们应该锻炼的实验能力. 6.(2分)(2015•枣庄)在汽车刹车时,坐在车里的乘客会向前倾倒.这种现象可以用以下四句话来解释( ) ①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倾倒. ②汽车很快停止运动,乘客下半身也很快随车停止运动. ③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然向前运动, ④坐在车里的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车. A. ④①②③ B. ④②③① C. ④③②① D. ④②①③ 考点: 惯性..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解释惯性现象时,注意运动状态的变化先后顺序. 解答: 解:结合惯性知识,正确的解释顺序为: ④坐在车里的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车. ②汽车很快停止运动,乘客下半身也很快随车停止运动. ③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然向前运动. ①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倾倒. 故正确的顺序为:④②③①.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惯性现象的理解和掌握.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7.(2分)(2015•枣庄)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物体A和B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杠杆仍能平衡 B. 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 C. 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 D. 无法判断 考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 专题: 简单机械. 分析: 根据杠杆原来处于平衡状态,利用图示杠杆的力臂关系,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到物体AB的质量大小关系; 根据条件的变化,分别表示出杠杆作用两边的力矩:力和力臂的乘积.比较力矩的大小,即可确定杠杆是否平衡. 解答: 解:原来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分别为物体A、B的重力,其对应的力臂分别为OC、OD,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mAgOC=mBgOD,由图示可知,OC>OD.所以mA<mB, 当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L时,两边的力臂都减小△L,此时左边为:mAg(OC﹣△L)=mAgOC﹣mAg△L, 右边为:mBg(OD﹣△L)=mBgOD﹣mBg△L,由于mA<mB,所以mAg△L<mBg△L; 所以:mAgOC﹣mAg△L>mBgOD﹣mBg△L. 因此杠杆将向悬挂A物体的一端即左端倾斜. 故选C. 点评: 根据杠杆第一次处于平衡状态,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物体A、B的质量大小关系,然后根据现在的条件表示两者力矩,利用推导出物体的质量关系,结合力臂的变化,得出两个力矩的大小关系,从而确定杠杆的偏转方向.这是此题的解题思路. 8.(2分)(2015•枣庄)如图所示是直流电动机的模型,闭合开关后线圈顺时针转动.现要线圈逆时针转动,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A. 只改变电流大小 B. 只改变电流方向 C. 对换磁极同时改变电流方向 D. 换用磁性更强的磁铁 考点: 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专题: 电动机、磁生电. 分析: 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其转动速度与电流大小和磁场强弱有关;电动机线圈的转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解答: 解: 直流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若使通入直流电动机的电流方向改变或磁场的方向改变,它的转动方向将改变.但是如果同时改变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线圈的转动方向将不变. 故选B. 点评: 知道电动机转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的关系以及影响电动机转动速度的因素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9.(2分)(2015•枣庄)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 B. 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离,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D. 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考点: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2)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压缩气体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热传递是能量转移的过程; (4)热量是个过程量,区别于状态量,只是在热传递这个过程中才有热量这个物理量,当两物体温差达到相等时,热传递就停止.所以只能说某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放出了多少热量. 解答: 解: A、将﹣10℃的冰块放在冰箱的0℃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从冰箱中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所以A正确; B、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B错误; C、用锯条锯木板,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锯条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锯条和木板的内能,所以C错误; D、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热汤的温度高,所以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体内能的改变、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以及内燃机工作过程能的转化,属于热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0.(2分)(2015•枣庄)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我市某技术监督部门对市场上的电线产品进行抽査,发现有一个品牌的铜芯电线不符合规格:电线直径明显比说明书上标有的直径要小.这种电线不符合规格的主要原因是( ) A. 电线的温度引起电阻偏大 B. 电线的材料引起电阻偏大 C. 电线的长度引起电阻偏大 D. 电线的横截面积引起电阻偏大 考点: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 电压和电阻. 分析: 依据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来判断.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共有四个: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解答: 解: 当导体的长度、材料、温度不变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本题中的条件即为电线的横截面积小引起电阻偏大.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影响电阻大小有关因素的掌握情况,注意探究电阻大小时,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11.(2分)(2015•枣庄)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向上移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示数不变,示数变大 B. 示数变小,示数变大,示数变大 C. 示数不变,示数变大,示数变大 D. 和示数的和不变,示数变大 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 专题: 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V2测量R2两端的电压,V1表测量总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得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的变化. 解答: 解: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量总电压,电压表V2测量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故V1示数不变, 由I=可知, 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由U=IR可知, 定值电阻R2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故AB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电路的动态分析,利用欧姆定律即可求解;但要注意电压表的接法,看清处于哪段电路两端. 12.(2分)(2015•枣庄)下列图形是家庭电路的连接,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 家庭电路的连接..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对照家庭电路中元件的连接要求进行判断: (1)电灯的接法:火线首先接入开关,再接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 (2)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解答: 解:A、三孔插座的连接不符合“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的要求,故A接法错误; B、开关、灯泡和三孔插座的接法均符合连接要求,故B接法正确; C、三孔插座的连接不符合“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的要求,故C接法错误; D、开关与电灯的接法不符合“火线首先接入开关,再接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的要求,故D接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掌握家庭电路中灯泡、开关、三孔插座、两孔插座、电能表、保险丝的接法,既是我们要掌握的知识也是经常用到的生活技能.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3.(3分)(2015•枣庄)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 升华 ,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凝华 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暧气流就 熔化 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考点: 水的三态变化..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固态二氧化碳即干冰变为气体,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由于升华要吸收热量,所以致使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从而使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粒,此过程中,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而小冰粒遇到暖空气时,遇热变为雨点,由固态变为了液态,因此属于熔化现象,可根据上面的分析准确进行填空. 解答: 解:干冰在常温下,很容易有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发生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所以可以给食品降温,防止食品变质;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过程中,干冰进入云层,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时,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小冰晶渐大后下落,遇到暧气流吸收热量,熔化为液态,形成降雨.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熔化.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的判断.分析物态变化时,首先要分析生成物的状态,然后再分析是由什么状态的物质形成的,从而判断出是什么物态变化.对干冰这种特殊物质所形成的物态变化要记住. 14.(2分)(2015•枣庄)人的眼睛好像是一架照相机,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 会聚 (选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 实 (选填“实”或“虚”)像. 考点: 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专题: 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 解: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会聚;实.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了解和掌握,眼睛和照相机类似,可以将2倍焦距以外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15.(3分)(2015•枣庄)人踢球时,对球施力的物体是 脚 ,同时 脚 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一事例说明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考点: 力作用的相互性..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解答: 解: 人踢足球时,球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脚,这时脚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脚;脚;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点评: 该题考查了力的概念,要明确一个物体不可能产生力的作用,在一个力产生时,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16.(2分)(2015•枣庄)一台柴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则在1s内,柴油机完成 80 个冲程;对外做功的次数是 20 . 考点: 有关热机的计算.. 专题: 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在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完成4个冲程,并对外做功1次,曲轴和飞轮转2圈. 解答: 解: 一台柴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则该柴油机每秒钟转40圈,完成20个工作循环,柴油机完成80个冲程;对外做20次功. 故答案为:80;20. 点评: 解决此题要结合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工作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记住相关的数据大小,会根据转速进行相关计算. 17.(1分)(2015•枣庄)现有:①花生油②铅笔芯③水银④塑料盒⑤钢钥匙5种物品,其中属于导体的是 ②③⑤ .(填序号) 考点: 导体..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各种金属、酸碱盐溶液、石墨、人体、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陶瓷、塑料、玻璃等. 解答: 解: 铅笔芯、水银、钢钥匙容易导电是导体,花生油、塑料盒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 故答案为:②③⑤. 点评: 本题易错点在第一空,对于常见的导体可以联系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来记忆,如电线芯用金属来做,因为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 18.(3分)(2015•枣庄)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之比为1:3,则定值电阻R1:R2= 1:2 ;若将电阻R1、R2改接为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则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为 2:3 ,在相同的时间内R1、R2消耗的电能之比为 2:1 .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 计算题;推理法;欧姆定律. 分析: 图甲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图乙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电功公式分析答题. 解答: 解:由图甲所示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通过两电阻的电流I相等, 电压表V1测R1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两电阻总电压, 由I=可得U=IR, 则:UV1=IR1,UV2=I(R1+R2), 已知:V1和V2的示数之比为1:3, 则:IR1:I(R1+R2)=1:2; 解得:R1:R2=1:2; 由图乙所示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它们两端电压U相等, 电流表A1测通过R1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 则====; 相同的时间内R1、R2消耗的电能之比===. 故答案为:1:2;2:3;2:1. 点评: 本题考查了求电阻、电流之比,分析清楚电路结构、应用串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8分.) 19.(2分)(2015•枣庄)如图所示,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标出磁体的N、S极和A点的磁场方向(用箭头表示). 考点: 磁场.. 专题: 磁现象、电生磁. 分析: 根据小磁针的NS极的指向,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原理确定磁体的NS极和磁场的方向. 解答: 解: 根据小磁针的N、S极的指向,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原理确定磁体的N、S极和磁场的方向;如图所示: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对于磁体磁极的判断、磁场方向的理解和掌握. 20.(4分)(2015•枣庄)小华和小国两位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试管里的冰进行加热,并且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和图丙是他们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分别绘制的温度﹣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冰属于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图象中BC阶段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3)通过观察两位同学绘制的温度一时间的关系图象,你认为图 丙 (选填“乙”或“丙”)的CD段数据有问题,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质量一定的冰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冰吸收的热量,加热时间应更长 . 考点: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掌握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知道晶体在熔化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为固液共存态;熔化完后为液态. (3)根据吸热公式Q吸=cm△t,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在质量一定时,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大于冰吸收的热量,加热时间应更长一些. 解答: 解:(1)由图象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是晶体; (2)由图象知,BC段为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3)观察图象可知,AB段是冰的升温过程,CD段是水的升温过程,AB段升高的温度与CD段升高的温度都是10℃,根据吸热公式Q吸=cm△t,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质量一定的冰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冰吸收的热量,加热时间应更长,所以图丙的CD数据有问题. 故答案为:(1)晶体;(2)固液混合; 不变;(3)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质量一定的冰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冰吸收的热量,加热时间应更长. 点评: 此题考查了对冰的熔化图象的分析,要掌握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晶体与非晶体最大的区别就是看是否有一定的熔点,从图象上分辨,最大的不同就是晶体有一段时间只吸热而温度不变,我们应该学会区分. 21.(7分)(2015•枣庄)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 (1)图甲是让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从B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到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据此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 (2)图乙是让质量相同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B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到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据此你能得出结论是 质量相同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 (3)本实验装置的水平面如果绝对光滑,还能得出结论吗? 不能 ;理由是 无法比较动能的大小 ; (4)实验后,同学们联想到在许多公交事故中,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有汽车的“超载”与“超速”,进一步想知道,在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中,哪个对动能影响更大?于是利用上述器材进行了实验测定,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小球的质量m/g 小球自由滚下的高度h/cm 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距离s/m 1 30 10 4 2 30 20 16 3 60 10 8 (a)为了探究“超载”安全隐患,应选择 1、3 两个序号的实验进行比较; (b)为了探究“超速”安全隐患,应选择 速度 两个序号的实验进行比较.分析表格中对应的实验数据可知: 1、2 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由此造成的危害更严重. 考点: 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分析图甲,两小球的质量不同,可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2)分析图乙,小球滚下的高度不同,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可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3)由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分析回答. (4)a、研究超载危害,应控制速度相等,即小球下滑的高度相同而质量不同,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然后答题; b、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然后答题. 解答: 解: (1)图甲,两小球滚下高度相同,速度相同,两小球的质量不同,探究的是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图乙两小球的质量相等,滚下的高度不同,探究的是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图乙中两小球的质量相同,滚下的高度越大,到达水平面的速度越大,将木块推得越远,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若水平面光滑,木块不受摩擦力,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木块将永远运动下去.木块通过的距离无法确定,做功的多少也无法确定.所以铁球动能的大小就无法比较. (4)a、研究超载隐患时,应控制小球下滑的高度相同而质量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应选择1、3两个序号的实验进行比较; b、为了探究“超速”安全隐患,应选择1、2两个序号的实验进行比较;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同等条件下速度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由此造成的危害更严重. 故答案为: (1)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质量相同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不能;无法比较动能的大小; (4)a、1、3;b、1、2;速度. 点评: 本实验中研究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反映动能多少时运用了转换法.从图中现象发现质量、速度的不同是此题的关键. 22.(5分)(2015•枣庄)如图是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请根据电路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电流表都有示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滑动变阻器阻连入电路的阻值太大 . (3)整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正确进行实验操作,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发光情况 最明亮 明亮 亮 较亮 较暗 微光 熄灭 熄灭 电压U/V 3.0 2.5 2.1 1.7 1.3 0.9 0.5 0.1 电流I/A 0.30 0.28 0.26 0.24 0.21 0.19 0.16 0.05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计算可知: ①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0.7 W;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不成正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②在第7、8两次实验中,灯泡熄灭的原因是 灯泡的实际功率太小 . 考点: 电功率的测量.. 专题: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电流表的量程;根据电路图甲将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 (2)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电压表都有示数,说明电路中没有断路,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是电路中电流太小,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太小; (3)①根据图象读出当灯泡两端为额定电压时通过灯泡的电流,然后根据P=UI求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电流表、电压表都有示数,说明电路中没有断路,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是电路中电流太小,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太小. 解答: 解: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通过小灯泡的最大电流为0.3A,因此电流表的量程选择0~0.6A;将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串联连接;注意将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如下图所示: (2)两个电表都有示数,说明小灯泡既没断路也没短路,问题出在滑动变阻器上,小灯泡不亮,说明电路中电流过小,即滑动变阻器阻连入电路的阻值太大. (3)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8A,则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5V×0.28A=0.7W; 因为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小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不成正比;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第7、8两次实验中通过灯泡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的电压都很小,从而导致灯泡的实际功率很小,即几乎不发光. 故答案为:(1)见上图:(2)滑动变阻器阻连入电路的阻值太大; (3)①0.7;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②灯泡的实际功率太小.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物图的连接、电表量程的选择和正确的使用、数据分析、功率的计算、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以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3.(6分)(2015•枣庄)电吹风是现代家庭的常用电器.如图甲所示是电吹风的电路原理图,R是电热丝,M是带动风扇转动的电动机,三角牌电吹风的主要技术参数如图乙所示,求: (1)当只闭合S1时,电动机正常工作,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多大? (2)当同时闭合S1、S2时,电吹风正常工作,10min内电流通过电热丝R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3)小明家的电能表如图丙所示,当小明家其它用电器都关闭,只有电吹风正常工作且吹热风时,在15min内电能表的转盘能转多少圈? 考点: 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 电能和电功率;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1)当只闭合S1时,只有电动机工作,电吹风吹冷风,由表格数据可知吹冷风时功率,根据P=UI求出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2)当同时闭合S1、S2时,电动机和电热丝同时工作,电吹风吹热风,吹热风时功率减去吹冷风时功率即为电热丝的功率,根据Q=W=Pt求出10min内电流通过R产生的热量; (3)已知吹热风时的额定功率和工作时间,根据公式W=Pt可求消耗的电能,已知电能表每消耗1kW•h的电能,转盘转动600圈,可求现在电能表的表盘转动的圈数. 解答: 解: (1)当只闭合S1时,只有电动机工作,电吹风吹冷风,由表格数据可知,P冷=110W, 由P=UI可得,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I===0.5A; (2)当同时闭合S1、S2时,电动机和电热丝同时工作,电吹风吹热风, 电热丝的功率: PR=P热﹣P冷=880W﹣110W=770W, 10min内电流通过R产生的热量 Q=W=PRt=770W×10×60s=4.62×105J; (3)电吹风正常工作并且吹热风时,半小时消耗的电能: W=Pt=880×10﹣3kW×0.25h=0.22kW•h, 电能表的转盘旋转的圈数: n=0.22kW•h×600r/kW•h=132r. 故答案为: (1)当只闭合S1时,电动机正常工作,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0.5A; (2)当同时闭合S1、S2时,电吹风正常工作,10min内电流通过电热丝R产生的热量是4.6×105J; (3)电吹风正常工作且吹热风时,在15min内电能表的转盘能转132圈.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公式和电热公式以及电功公式的灵活应用,知道吹热风时功率减去吹冷风时功率即为电热丝的功率和电能表参数的含义是关键. 24.(8分)(2015•枣庄)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底面积为100cm2,质量为为400g的圆筒,筒内装有16cm深的某种液体.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挂着一个底面枳为40cm2、高为8cm的金属柱,当金属柱从液面上方逐渐浸入液体中直到全部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金属柱浸入液体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圆筒厚度忽略不计,筒内液体没有溢出,g=lON/kg) 求: (1)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受到液体的浮力是多少? (2)圆筒内所装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考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浮力. 分析: (1)根据图象分析出物体的重力和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的拉力,根据公式F浮=G﹣F计算出浮力的大小; (2)根据F浮=ρ液gV排的变形公式ρ液=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根据完全浸没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柱形圆筒容器的底面积可求得增加的高度,再利用p=ρgh可求得液体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强 (3)判断出此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圆筒和液体的总重加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的浮力,根据公式p=计算出压强. 解答: 解:(1)由图象知,当h=0时,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圆柱体的重力,所以G=10N; 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即当h1=h=×8cm=4cm时的拉力F1=6N; 所以F浮1=G﹣F1=10N﹣6N=4N; (2)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V排1=S物h1=40cm2×4cm=160cm3=1.6×10﹣4m3 由F浮=ρ液gV排得: ρ液===2.5×103kg/m3; (3)由ρ=得液体的质量: m液=ρ液V液=2.5×103kg/m3×100×10﹣4m2×0.16m=4kg, 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 G总=(m容器+m液)g=(0.4kg+4kg)×10N/kg=44N, 当圆柱体的一半浸入液体中时,对地面的压力: F=G总+F浮1=44N+4N=48N, p===4.8×103Pa. 答:(1)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受到液体的浮力是4N; (2)圆筒内所装液体的密度是2.5×103kg/m3; (3)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是4.8×103Pa. 点评: 此题是一道有关浮力知识的计算题,同时涉及到了有关固体压强和密度的计算,能够通过图象确定物体的重力和浸没时的浮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问中关键能分析出压力大小,这是此题的难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