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2.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基础知识 (22分)‎ 一、(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癸丑(guǐ) 彭殇(shāng)譬如(pì) 放浪形骸(hái)‎ B.荫庇(bì) 羁鸟(jī) 自缢(yì) 淇水汤汤(tāng)‎ C.鸷鸟(zhì) 溘死(kè) 踯躅(chí) 将子无怒(jiāng)‎ D.垝垣(guǐ) 愆期(qiān) 修禊(qì) 对酒当歌(dāng)‎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涉江 慷慨 罗敷 长路慢浩浩 B. 沉吟 守拙 驱遣 腰若流纨素 C. 墟里 磐石 樊笼 榆柳阴后檐 D. 故渊 泣涕 惠风 复得反自然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新的历史时期,知识分子在职责上担负起时代发展赋予的神圣使命是责无旁贷的,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B.中小学生减负提了很多年了,但真正的减负并不是教育部门的几个领导信誓旦旦地作出保证就能解决的问题。‎ C.面对网络化潮流冲击,如何帮助学生在面对浩如烟海的外部世界时正确把握前进的方向,成为教师与学校在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教育任务。‎ D.刚入夏季,蚂蚁就开始为遥远的冬天储备食物,以便在万物凋敝的冬季,同样可以丰衣足食。未雨绸缪,这就是蚂蚁的智慧。‎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并领会了《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B.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曾经征服和倾倒了无数热爱它的人民,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 C.人们对“时间都去哪儿了”‎ 的集体忧虑,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公众对浪费时间行为的深深自责以及对生命消逝的无尽怅惘。‎ D.学校举办科技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科技知识,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投身于科技创新。‎ ‎5.下列各句中,全都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隰则有泮 何方圜之能周兮 B.芳菲菲其弥章 匪来贸丝 C.于嗟鸠兮 犹可说也 D.淇则有岸 越陌度阡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 A.所以游目骋怀 处分适兄意 B.昼夜勤作息 否泰如天地 C.可怜体无比 偭规矩而改错。‎ D.本自无教训 蹑履相逢迎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黄而陨 暧暧远人村 ‎ ‎ B.足以荣汝身 鸷鸟之不群兮 C.手巾掩口啼 高余冠之岌岌兮 D.朝成秀夹裙 忧伤以终老 ‎8.下列各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 ‎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亦自缢于庭树 ‎ 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长余佩之陆离 C.为仲卿母所遣 当其欣于所遇 D.死生亦大矣 不吾知其亦已兮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次:旁边 ‎ 君既若见录 见:表被动 ‎ B.夙兴夜寐,靡室老矣 靡:没有 ‎ 嬉戏莫相忘 相:互相 C.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雨雪:下雪 ‎ 谢家来贵门 谢:辞别 D.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扶将:扶持,服侍 ‎ 多谢后世人 谢:感谢 ‎10.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江州刺史、会稽内史等职,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B.陶渊明,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别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其诗作以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著称,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山水田园诗派之鼻祖”。‎ C.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文学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学识渊博,先后任左徒、三闾大夫,后屡遭奸臣陷害。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于夏历五月初五怀石投汨罗江而死。‎ D.《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中称赞它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 ‎1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初七及下九”中的“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初九为上九,十九为中九,二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B.“永和九年,岁在癸丑”中的“癸丑”是古人用的“干支”纪年法。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C.“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子”是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D.“奄奄黄昏后”中的“黄昏”属于我国古代常用的天色计时法。属于这种计时法还有“夜半”“日出”“日中”“人定”等。另外,我国古代还常用地支计时法,即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 第Ⅱ卷 阅读与写作 (98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本题共4小题,共19分)‎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世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1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 B.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 C.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 D.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司徒: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官职。西汉末至东汉末,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三国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B.从伯:父亲的堂兄。次于至亲而同祖的亲属关系叫从,父亲的哥哥为伯。也称堂伯。“堂”与“表”一样都指的是一种亲戚关系。‎ C.东床:因为王羲之的故事,“东床”与“令坦”就成了女婿的称呼,多用来称呼对方女婿。对皇帝的女婿也称为“东床驸马”。‎ D.山阴:山坡背阴的一面,指山的北侧。我国有“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的说法。比如西安咸阳就在渭水之南、嵕山之北。‎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孙绰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骠骑将军王述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怀恨在心。‎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5分)‎ ‎(2)世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5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6-17题。(本题2小题,共9分)‎ 楚江怀古(其一)[注]‎ 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注】在唐宣宗大中初年,原任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的马戴,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尉。这首诗为其南渡湘江洞庭时所作。‎ ‎16.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中“微阳”“猿啼”“乱流”等萧瑟清冷的景色,让诗人倍感寂寞悲凉。‎ B.尾联写诗人想起了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于是感慨丛生。‎ C.尾联中“竟夕”写自己在傍晚时分竟然产生了悲秋之情,有出乎意料的意味。‎ D.全诗风格清丽婉约,感情细腻低徊,语言含蓄蕴藉,别具特色。‎ ‎17.颈联被认为是晚唐诗中的名句,除对仗外,本联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6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本题共3小题,共14分)‎ ‎ 闲读梧桐 余秋雨 ‎①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处,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②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③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扣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 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④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⑤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⑥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其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⑦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如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⑧‎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18.对选文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梧桐不为时光的流逝感到落寞,也不为风暴夺走了它茂密的叶子而自责伤感;它只是感到寂寞。‎ B.母亲的来信,在文中不仅起了引出下文的过渡作用,而且表现了母爱的细腻。‎ C.作者写夜风中的梧桐,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传达出了梧桐与风暴抗争的坚忍与深沉。‎ D.文章通过从梧桐到外祖父的联想,深情地赞颂了外祖父淡泊名利、忠心报效祖国的光辉一生。‎ ‎19.从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梧桐的哪些特征?请简要做答。(5分)‎ ‎20.第四段中,作者看到风中的梧桐想起了外祖父,并感到两者之间“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这种契合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他们的不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6分)‎ 五、名句默写。‎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本题共3小题,共6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决地表示:“ , 。”‎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 , ”两句来批评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 ‎(3)《归园田居》中“ , ”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六、作文。(5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春节期间,全国上千个城市禁放限放烟花爆竹。“前村后村燎火明,东家西家爆竹声”的景象或将成为历史,而共坐守岁观春晚、指尖飞舞抢红包、阖家驱车寻胜景,已成为新春新风景甚至新传统。无需拉开太长的历史视野,我们就能感受到习俗、传统的悄然改变。‎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A。‎ ‎2.B。A漫浩浩。C荫后檐。D返自然。‎ ‎3.D。“责无旁贷”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与前文“在职责上”重复。“信誓旦旦”,誓言诚恳可信,不能作“作出保证”的状语。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这句话形容的是外部世界。‎ ‎4.C。A“阅读”与“精神实质”搭配不当。B“它的传播”中的“它”指的应是“中国皮影戏”而不是“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倾倒”和“征服”应该互换位置。D“目的……是为了”杂糅,去掉其一 ‎5.D。A“泮”通“畔”,“圜”通“圆”。B,“章”通“彰”,“匪”通“非”。C “于”通“吁”,“说”通“脱”。‎ ‎6.B。‎ ‎7.A。A形容词作动词。B形容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C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动词。D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 ‎8.A。状语后置。B宾语前置,定语后置。C被动,状语后置。D判断,宾语前置。‎ ‎9.C。A见,用在动词前,表对自己怎么样。B相,表动作偏指一方。D谢,告诉 ‎10.B。私谥“靖节”,山水诗鼻祖是谢灵运。‎ ‎11.A。“下九”指的是农历每月十九。“上九”是指农历每月二十九,“中九”为农历每月初九。‎ ‎12.C。‎ ‎13.D。反了,应该是“渭水之北、嵕山之南”。‎ ‎14.D。“怀恨在心”不对,应为“深为遗憾”。原文当中的“恨”是古今意义词。‎ ‎15.(1)王羲之高高兴兴地写完《道德经》,用笼子装载群鹅而回,觉得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毕”“笼”“以为”各1分,句意2分)‎ ‎(2)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耽”“若是”“后”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处。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称。他特别擅长隶书,是古今以来的第一人。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誉,而阮裕也把王羲之和王承、王悦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有一次,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袒腹而食,若无其事。”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王羲之有着高雅的喜好,注重衣着饮食,修身养性,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也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等人,皆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经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饮酒,王羲之作《兰亭集序》来阐述自己的志趣。‎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很久。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前去观看,非常高兴,坚决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道士对王羲之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高高兴兴地写完《道德经》,用笼子装载群鹅而回,认为做了一件大快事。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篚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他的书法在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骠骑将军王述年幼时就有声誉,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却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做了会稽内史,因为母亲去世,就辞职守丧,王羲之来接替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一次,就再也不登门。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连忙洒扫以待。这样过了几年,而王羲之竟然不去,王述深感遗憾。‎ ‎16.C。对“竟夕”的理解不正确,“竟夕”的意思是“整个晚上”,也并没有“出乎意料的意味”。‎ ‎17.两句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2分)“广泽生明月”,广阔的洞庭湖是静的,“明月”本来也是静的,但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以活泼的生命,写出了其冉冉升起的动感,该句以动写静,表现出了洞庭湖的阔大与静谧;(1分)“苍山夹乱流”,“苍山”是静的,“乱流”是动的,该句动静结合,写出了青山的苍茫,江流的喧闹。(1分)两句动静结合,描绘出了一幅广阔的楚江月夜山水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2分)(意思对即可,答白描亦可酌情给分)‎ ‎18.A。“寂寞”有误,原文有“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 ‎ ‎19.外形特征是: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或:身躯高大,树冠繁茂)(2分);‎ 内在精神特征是: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花开花落,显示出从容淡泊之大度。(3分)。‎ ‎【解析】 梧桐的外形特征参照第二段这棵梧桐大且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是因为他挺拔向上;“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因它叶如长发,披肩掩面。内在精神参照第7段 “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 ‎20.契合:历经风吹雨打;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3分)不同:梧桐有顺从糊涂的一面;外祖父缺少从容淡泊的大度。(3分)‎ ‎【解析】 契合表现可以根据第4段末尾“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不同点根据第7段概括梧桐精神品质方面的宽容大度和祖父的屈从天命。‎ ‎21.(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2.【立意参考】(1)形式的变化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2)传统的形式更有仪式感,不能丢。‎ ‎(3)传承与发展相辅相成。‎ ‎(4)传统文化要辩证看待。‎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