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3课时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影响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3课时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影响

第3课时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影响 ‎【考试标准】‎ 学考要求 考纲细读 学考要求 c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 能够绘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并说明其移动规律及其产生的影响 b 气压带、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 能够概述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以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 一、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移动 ‎1. ‎2.三圈环流 a.低纬环流:位于赤道与③副热带之间,形成北半球的④东北信风带和南半球的⑤东南信风带。‎ b.中纬环流:位于副热带与副极地之间,形成⑥西风带。‎ c.高纬环流:位于极地与副极地之间,形成⑦极地东风带。‎ ‎3.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⑧北移,冬季⑨南移。南半球则恰好相反。‎ 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1)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到海陆的⑩气压分布。夏季,大陆上形成⑪热低压;冬季,大陆上形成⑫冷高压。‎ a.北半球 b.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⑰纬向分布比北半球明显,呈⑱带状分布。‎ ‎(2)大气活动中心的⑲位置和强度异常,造成世界各地天气、⑳气候的异常。‎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14‎ ‎(1)季风:是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是大气环流的重要表现形式,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2)季风的形成: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的影响而形成。‎ 一、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必考c)‎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各有何特点?‎ 提示:七压六风,三低四高。零三六九,风压相间,南北对称。(顺口溜)‎ 解释:“七压六风”指的是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三低四高”指的是三个低气压带和四个高气压带;“零三六九”指的是气压带的分布纬度为0°、30°、60°、90°;“风压相间”指的是气压带与风带相间分布,气压带中高气压带与低气压带相间分布;“南北对称”指的是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呈对称分布。‎ ‎[探究归纳]‎ 气压带、风带 ‎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成因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特性 气流 影响气候 极地高气压带(2个)‎ 南北纬90°附近 热力原因(冷却收缩下沉)‎ 冷高压 下沉 冷干 副极地低 气压带 ‎(2个)‎ 南北纬 ‎60°附近 动力原因 ‎(暖轻气流爬升到 冷重气流之上)‎ 冷低压 上升 冷湿 副热带高 气压带(2个)‎ 南北纬 ‎30°附近 动力原因 ‎(堆积下沉)‎ 热高压 下沉 干热 赤道低 气压带(1个)‎ ‎0°附近 热力原因 ‎(受热膨胀上升)‎ 热低压 上升 湿热 14‎ 风带 分布 风向 属性(影响 气候)‎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东风带 ‎(2个)‎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冷干 中纬盛行或盛行西风带(2个)‎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湿 低纬信风带 ‎(2个)‎ 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热干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同时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移动幅度大致5~10个纬度。图示如下(以北半球为例):‎ ‎[学以致用]‎ 读“北半球中纬大气环流圈示意图”。完成(1)~(2)题。‎ ‎(1)反映甲乙间近地面环流形式的是(  )‎ 14‎ A.① B.② C.③ D.④‎ ‎(2)受甲气压带和M风带交替控制地区(  )‎ A.终年多雨 B.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 C.降水季节变化大 D.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的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中纬环流近地面部分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组成,北半球的风向是向右偏。故A正确。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对气候的影响。甲地气流下沉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M是盛行西风,他们的交替控制的区域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故C正确。‎ 答案 (1)A (2)C 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必考b)‎ 如何根据亚欧大陆的大气活动中心判断季节?‎ 提示:如果亚欧大陆出现高压中心,则可判断是北半球的冬季;如果出现低压中心,则可判断是北半球的夏季。‎ ‎[探究归纳]‎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 气压带、风带移动对地中海气候的影响 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2.气压带、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的影响 ‎(1)7月 14‎ 夏季:东亚高温多雨,南亚和东南亚进入雨季。‎ ‎(2)1月 ‎[学以致用]‎ 读图,完成(1)~(2)题。‎ ‎(1)此时亚洲东部盛行(  )‎ A.西南风 B.东南风 14‎ C.西北风 D.东北风 ‎(2)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 解析 第(1)题,此时亚洲被高压控制,表明亚洲为冬季,亚洲东部盛行西北风。第(2)题,此时亚洲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之保留在海洋上。‎ 答案 (1)C (2)B ‎                  ‎ 读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3个气压带和4个盛行风带 B.b带盛行西南风 C.①②气压带影响下多雨,③④气压带影响下少雨 D.a为东北信风带,c为西风带 ‎2.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气压带是高空气流堆积下沉形成的 B.a风带的形成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 C.③气压带是冷、暖气流交汇,暖气流上升形成的 D.②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解析 第1题,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其中①是赤道低气压带,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是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是极地高气压带,a是东北信风带,b是西风带,c是极地东风带。北半球的西风带盛行西南风。第2题,①气压带是空气膨胀上升形成的;a风带的风在近地面,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影响;②气压带是高空空气堆积下沉形成的。‎ 答案 1.B 2.C ‎3.关于气压带与风带位置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冬季向南移动 ②夏季向北移动 ③导致气压带、风带移动的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会引起季风环流 ⑤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形成地中海气候的重要原因 14‎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解析 气压带、风带随直射点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形成季风环流的重要原因,地中海气候的形成也与之相关。‎ 答案 C 读某盛行风向形成示意图,完成4~5题。‎ ‎4.该风向形成的主要季节是(  )‎ A.北半球夏季 B.北半球冬季 C.南半球夏季 D.南半球冬季 ‎5.导致图中风向发生改变的主要动力是(  )‎ A.摩擦力 B.风力 C.地转偏向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 解析 第4题,此时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盛行西南季风,为北半球夏季。第5题,图示风向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而成。‎ 答案 4.A 5.C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季的大气环流状况,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一般地说,A地降水量比B地________,原因是什么?‎ ‎(3)C气流来自________(气压带)。该气压带控制的地区降水情况怎样?为什么?‎ ‎(4)请说出A、B、C、D四处风向的差异。‎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向南半球发生位移,应为北半球的冬季。第(2)题,A地气流由低纬向高纬流动,有利于水汽凝结,降水较多。第(3)题,C气流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冷凝故降水少。第(4)题,A为西南风,B为东北风,C为西北风,D为东南风。‎ 答案 (1)冬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向南半球发生位移,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应该在南半球,对于北半球来说,此时是冬季。‎ 14‎ ‎(2)多 A地气流由低纬向高纬流动,流动过程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凝结,降水较多;而B地气流向低纬流动,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凝结,所以降水相对较少。‎ ‎(3)副热带高气压带 降水少。 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冷凝。‎ ‎(4)A是西南风,B是东北风,C是西北风,D是东南风。‎ 教材P52活动(上)‎ 提示 1.左图为夏至日,中图为二分日,右图为冬至日。‎ ‎2.以北极为中心的半球气压带、风带投影如下图所示:‎ 教材P54活动 提示 1.甲图是1月,乙图是7月。因为甲图中亚欧大陆上是高压,说明陆地上的温度低,符合冬季的情况,北半球冬季的代表性月份是1月。乙图中亚欧大陆上是低压,说明陆地上温度高,所以是7月。‎ ‎2.甲图中,东亚地区吹西北风,南亚地区吹东北风,因为东亚位于高气压的东部,南亚位于高气压的南部。‎ ‎3.乙图中,东亚地区吹东南风,因为气压梯度力由太平洋指向亚洲大陆内部,又受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而形成;南亚地区吹西南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右偏形成的。‎ ‎                    ‎ 一、选择题 14‎ 右图为全球性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名称正确的是(  )‎ A.a为东北信风带 B.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C.c为东南信风带 D.d为极地东风带 ‎2.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空气受热膨胀形成的 B.极地高气压带是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 C.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相遇 D.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固定不变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a为东南信风带,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为西风带,d为副极地低气压带。第2题,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抬升,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是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 ‎ 答案 1.B 2.B ‎(浙江省2017年11月选考科目考试原创猜押卷)下图为低纬度地区大气环流的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甲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风向为东南风 B.风向为东北风 C.性质湿热 D.性质干热 ‎4.关于乙气压带叙述正确的是(  )‎ A.乙是由于热力作用而形成 B.地中海气候与乙有关 C.此时气压带、风带向南移 D.亚洲高压将乙切割只保留在海洋上 14‎ 解析 第3题,根据图形信息可知,图中甲为信风带,风向可能是东南风,也可能是东北风,无法确定,A、B错误;该风带是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应为干热。所以D正确。第4题,根据图形信息,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其影响形成高温少雨,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是动力作用而形成;无法确定该地所处的南北半球,因此无法判断此时向南向北移,亚洲低压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割。‎ 答案 3.D 4.B 右图为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a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6.图中b处的气压带及其对降水的影响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多雨 B.副热带高气压带 少雨 C.副极地低气压带 多雨 D.极地高气压带 少雨 解析 第5题,根据图中从30°吹向0°的风向判断此图所示为南半球,则a处应为南半球的西风带,故风向为西北风。第6题,根据b处的纬度位置判断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降水少。‎ 答案 5.D 6.B ‎(2017·11浙江选考科目考试)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局部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甲、乙气压带成因及气流垂直运动方向是(  )‎ A.甲:动力原因 上升 B.乙:动力原因 上升 C.甲:热力原因 下沉 D.乙:热力原因 下沉 14‎ ‎8.从气候角度考虑,全年都受到该风带明显影响的大陆西部地区,最适宜种植(  )‎ A.甘蔗 B.葡萄 C.香蕉 D.牧草 解析 第7题,根据图示可以确定甲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气流垂直运动方向为上升;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垂直运动方向为下沉,两个气压带的成因均属于动力原因。故A正确。第8题,读图可知,该风带为盛行西风带,全年都受到该风带明显影响的大陆西部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甘蔗和香蕉为热带、亚热带农产品,葡萄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农产品,故A、B、C错误;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生长,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 7.A 8.D 图1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2为“该区域内三地月降水量分布图和月最高气温统计图”。据此回答9~10题。‎ ‎9.甲地月降水量与月最高气温,正确的组合是(  )‎ A.③④ B.②⑤ C.①④ D.②⑥‎ ‎10.7月控制甲地主要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 A.东风带 B.西风带 C.副极地低压带 D.副热带高压带 解析 第9题,结合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甲地位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依据图示信息判断,C选项符合。第10题,依据区域图分析可知,7月控制甲地的主要风带为西风带。‎ 答案 9.C 10.B ‎11.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影响,近地面形成了风带和无风带(无盛行风地带)。全球无风带的分布范围是(  )‎ A.南北纬30°附近 B.南北纬40°附近 C.南北纬60°附近 D.南北纬80°附近 解析 南北纬30°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属于无风带。40°~60°为中纬西风带,80°附近为极地东风带。‎ 答案 A 14‎ 读图,回答12~13题。‎ ‎12.有关上图所示月份和A气压中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7月份,亚洲低压 B.1月份,亚洲高压 C.7月份,亚洲高压 D.1月份,亚洲低压 ‎13.①②两处盛行风相同的一项是(  )‎ A.成因相同 B.风向相同 C.性质相同 D.势力相同 解析 第12题,此时东亚盛行东南风,南亚盛行西南风,亚欧大陆上应为低压控制,由此可判定图示月份为7月份,A气压为亚洲低压。第13题,①处是东南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②处是西南风,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形成的。两者性质相同,都是炎热、湿润,但势力不相同。‎ 答案 12.A 13.C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完成14~15题。‎ ‎14.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15.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A.A地高温多雨 B.B地寒冷干燥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正值1月份左右 14‎ 解析 第14题,南亚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造成的,性质湿热,其强弱进退影响降水的多少;冬季风由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性质温和干燥;夏季风势力强于冬季风。第15题,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吹西北风;7月份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吹东南风。‎ 答案 14.D 15.D 二、非选择题 ‎16.读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________(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__________风,D处盛行________风。‎ ‎(4)夏季,D处盛行________风,形成原因是________。‎ ‎(5)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分析等压线分布图,可知亚欧大陆被高压控制,判断出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冬季,代表月份是1月。第(2)题,冬季,亚欧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形成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第(3)、(4)题,C地位于亚洲东部,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D地位于亚洲南部,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其成因为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第(5)题,季风的成因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答案 (1)1‎ ‎(2)亚洲高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 副极地低气压带 ‎(3)西北 东北 ‎(4)西南 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 ‎(5)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17.读“世界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4‎ ‎(1)比较②、④两地气候类型。‎ ‎②地 ‎④地 气候类型 特点 分布规律 ‎(2)②地常年盛行风是__________风,该地的盛行风__________(填字母)。‎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C.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3)在上图的右侧画出1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要求用表示高压带,表示低压带,箭头表示风向)。‎ 解析 第(1)题,图中②地和④地分别位于大陆西岸和东岸,再结合纬度位置,可判断出②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然后回答其他问题。第(2)题,②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第(3)题,绘图时,要求一是赤道低压的位置必须南偏;二是两个风带的风向无误。‎ 答案 (1)‎ ‎②地 ‎④地 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 终年温和湿润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低温)少雨 分布规律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2)西南(西) D ‎(3)如下图:‎ 1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