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1.学习略读,学会通过抓住关键句段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2.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学习本文通过若干件小事,写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 ‎4.感受“小事件”中的“大品格”,学习叶老先生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叶圣陶先生生活和工作中的几件小事,知道了叶圣陶先生宽厚待人、严于律己的做人品质和力求完美、一丝不苟的作文态度。我们除了学习叶老先生的优秀品质外,对于他的写文章的主张也必须要学习。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文章的写作特点和叶老先生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探究以小见大、叙议结合的写法 ‎1.文章所写的都是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一些琐事,请举例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这样一些琐碎之事,可见其待人之宽厚。‎ 又如:对于“做”和“作”分工不明的情况,叶老引导明确其区别,并监督执行。由此可见叶老对待学问严谨的程度。‎ 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这些具体而细微的小事,表现了人物的高尚的品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放慢阅读速度,细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批注自己的阅读心得,并画出疑难的地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找出文中作者对叶圣陶先生高度评价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自己的看法。‎ ‎(1)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我的看法:高度评价了叶老先生总是将立德放在第一位。)‎ 3‎ ‎(2)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我的看法:这是对叶老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总的评价。把叶圣陶先生品德方面的特点看作世人的表率,名副其实。因为文中说:“《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通过前辈的话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3)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我的看法:通过送客、回信这两件事来表现叶老先生待人宽厚。)‎ ‎(4)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的看法:赞扬了叶老先生事事躬行,严于律己。)‎ ‎(5)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我的看法:高度评价了叶老先生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通过严格执行自己“写话”的主张,强调“简洁”的文风,统一“做”和“作”的使用体例可看出来。)‎ 目标导学二:品析含义丰富的句子 ‎1.作者在第1段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文中还有类似这样含义丰富的语句,也找出来做一些品析。‎ 明确:“双层的悲哀”突出强调了作者的悲痛之深,尤其在这除夕之夜,先生却走了,留给作者无尽的怀念与无边的哀思。‎ 语句示例: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品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希望“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应该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写话的主张,领会叶先生的“深重的苦心”,踏踏实实做学问,并要不断反思,不断修正错误。‎ ‎2.本文语言呈现出两种不同风格,你能举例加以说明吗?‎ 明确:一方面,行文平易,如用了一些明白如话的句子,如平常的口语,通俗易懂;另一方面,内涵深厚,如引用了一些古代名句,增强了文章的厚度。举例略。‎ 目标导学三:学习“写话”风格 ‎1.作者用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 明确:“写话”。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3‎ ‎2.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对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在写作时不仅要注意句段,也应该重视字的删改,使语言更简洁。‎ ‎3.在你的文章中找一找你感觉是累赘的句子,修改后对比一下并和大家分享。‎ 课堂小结:“写话”与“简洁”是我们每一个学习和使用语文的人都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牢记叶老先生的主张,把它们运用到写作中。‎ 可取之处 ‎1.本文的篇幅比较长,因此布置预习很有必要。‎ ‎2.本文的语言表现出两种不同风格,因此有必要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来辨析。‎ ‎3.课后引导学生修改作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不足之处 ‎1.忽视了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细节问题,课后有必要进行补充。‎ ‎2.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过于追求答案的一致性。‎ 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