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选择题 ‎1.下列对于黄老之学中“无为而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无为而无不为” B.“积极无为”‎ C.“毫无作为” D.“待时而动”‎ 解析:选C。黄老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实质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2.董仲舒言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由此可见,董仲舒(  )‎ A.主张以德治国少刑罚 B.宣扬阴阳家的学说 C.全盘否定了法家思想 D.摆脱先秦儒学影响 解析:选A。 材料信息“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说明董仲舒主张以德治国少刑罚,选A项。董仲舒思想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D项不正确;董仲舒思想糅合了法家思想,C项不正确。B项不是董仲舒的本意。‎ ‎3.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 A.法家思想的衰微 B.黄老之学被推岽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 解析:选C。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从汉代起……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应该指的是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4.两汉时期流行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这句谚语反映了当时(  )‎ A.科举取士深入人心 B.儒家思想备受重视 C.商品经济发展迅猛 D.重农抑商思想严重 解析:选B。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两汉时期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地位上升,形成引文中所述的谚语,体现出黄金不如儒家经典的观念,体现了儒家思想受到重视。科举制出现在隋,C、D与题干无关。‎ ‎5.《明史》载:“丁未,帝(崇祯)崩于万岁山,御书衣襟曰:‘……上干天咎,……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材料反映了崇祯帝的政治观是(  )‎ A.民贵君轻 B.爱无差等 C.天人感应 D.君权至上 解析:选C。本题考查董仲舒思想及其影响。崇祯皇帝把自己的死因归咎为“上干天咎”,这体现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中人君无道受天罚的思想。‎ ‎6.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的关系表达确切的是(  )‎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统一 ‎ 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需要 ‎ C.思想统一为政治统一服务 ‎ D.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3‎ 解析:选C。“大一统”即全国人民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听命于皇帝,主要强调的是政治上的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的则是思想上的统一。思想上的统一是为了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因此选C。‎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 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解析:选A。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秦朝之后建立汉朝,汉初以道家思想为治国理念,“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一句说明到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是思想上的大一统、专制的体现。 ‎ ‎8.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增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前124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宣帝时,五经博士增至十二人。弟子员也代有增加,到东汉质帝(公元146年)时,太学生已多至三万人。太学大量扩充的社会根源是(  )‎ A.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完善   B.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C.儒家政治势力日益膨胀 D.儒学教育取得发展进步 解析:选C。汉武帝时期增设太学,以四书五经为主要课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子弟在朝廷做官的越来越多,选C项。‎ 二、非选择题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五年春,置《五经》博士。‎ 八月,……征吏民有明当时之务、习先圣之术者。‎ 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举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汉书·武帝纪》‎ 材料三 董仲舒的教化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时客观形势的正确反映。虽然,从本质说,这一主张是为巩固汉政权的封建统治服务的,但从客观效果来看,它不仅对当时,而且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 ‎——高春菊《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针对教化提出的具体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倡导教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重视儒学的主要措施,分析其作用。 ‎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如何正确理解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历史影响? ‎ 解析:考查董仲舒的新儒学。第(1)问,“具体主张”直接提取材料信息概括作答,董仲舒主张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庠序来教化百姓行仁、义、礼等;“主要原因”则要结合当时形势从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儒家自身主张和教化的功能等方面分析。第(2)问,“措施”可直接从材料中找出,‎ 3‎ 如设置五经博士、征选儒家学者做官、提倡儒学等;“作用”需结合所学知识从巩固统治、发展教育和儒学地位变化等角度分析回答。第(3)问,要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思考,归纳材料三可得出“巩固统治、巩固国家统一”等积极影响,消极影响主要从儒学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的角度回答。‎ 答案:(1)主张:办学校;教化人民行仁、义、礼。 ‎ 原因:适应统治的需要;儒家重教化的传统;教化本身的功能。 ‎ ‎(2)措施:设五经博士;起用儒学家参政;兴办学校,大力提倡儒学。 ‎ 作用:有利于巩固统治;初步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教育体系;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 ‎ ‎(3)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封建思想统治,(或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使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更加巩固,(或社会影响更加扩大),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束缚和阻碍作用。‎ _教材答疑·名师指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与思考(教材P14)‎ 如何理解和评价汉代新儒学的“天人感应”思想?‎ 提示:材料从两方面探讨了“天人感应”思想。①民族国家的形成,需要政治上和社会上的稳定,知识阶层不得不 去确立国家民族的象征性领袖的地位,故承认其受命于天的身份。②为避免君主权力的无限扩张所带来的灾难,故又以天作为更高的正义权威并强调对君主的制约。‎ 二、解析与探究(教材P14)‎ 董仲舒与李斯上述主张的指导思想和社会效应有何差异?‎ 提示:(1)指导思想方面,李斯的指导思想主要是废弃一切思想理论,实行彻头彻尾的愚民政策,禁锢思想,强化君主专制;董仲舒的指导思想主要是统一思想,发展儒家的思想理论体系,使儒家理论定于一尊,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但是对这一区别的认识也不要绝对化,李斯的主张也包含巩固统一的想法,董仲舒的主张也有加强思想控制、维护君主专制的目的。‎ ‎(2)社会效应方面,李斯的主张摧残了思想文化,未能维护秦的统治。董仲舒的主张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兴盛,维护了汉朝的统一与稳定,但也导致了其他思想流派的衰落。‎ 三、自我测评(教材P14)‎ 简析儒学取代黄老之学成为汉代统治思想的原因。‎ 提示:随着汉朝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一整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概述董仲舒的思想体系,并分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意义。‎ 提示:(1)教材中涉及的董仲舒的思想包括大一统理论、“天人感应”学说、“三纲五常”理论。此外,他还力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